首页 > 文章中心 > 浅析教育现代化

浅析教育现代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浅析教育现代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浅析教育现代化

浅析教育现代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核心理念

近年来,江苏各地教育现代化推进工作做得比较好,在理论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与引领作用。特别在校舍等硬件设施上,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譬如我驻地附近的这所高中占地几百亩,有宽敞的广场、高大的办公楼和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当然还有实验楼、图书楼、体育馆、体育场等,功能齐全、豪华气派。

但是,当我们走进孩子的教室,我们却有一种失落感。教室里挤满课桌,课桌前挤满了学生,学生面前的课桌上挤满了各类教辅资料,与我们当年几乎没有差别。要说差别,就是多了个不能投影的投影仪;多了个不能加热的饮水机,墙上多了个“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标语,黑板的右上角写着距离期中考试还有155天。学生个个面色青黄,精神萎顿,显然是过度劳累,饮食不佳所致。不同的是桌子上的书明显多了,每个桌子都用书立将不少于20本的书夹在桌子上。学习资源除了书本,几乎没有别的,因为实验楼太远了,图书楼也不近,课排得满满的,课间短短10分钟连到图书楼、实验楼都不可能。估计,学生的学习方式除了听讲,很少有别的。

这难道就是我们理想中的现代化教育吗?

现代化教育,即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及以学生发展为基础的综合涵义。

从现代化教育的对象上看, 应当是“全员发展”。在未来的教育模式中, 每一位公民每一位学生都应成功发展。现代化教育要“为每个人设计通向成功而非失败的计划”。 我国推行的是全民九年义务教育, 每一名适龄儿童都必须入学, 机会均等, 资源共享, 入学后都应得到成功发展。另外, 未来将是学习型社会, 中小学时期不打好学习的基础, 则难以保证终身教育的质量, 未来公民素质也难以提高。可见, 以学生发展为本中的第一个涵义, 应当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成功发展, 或称全员发展, 这也是由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的普及性、全民性决定的。

从现代化教育的内容上看, 应当是“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关于人的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现行教育方针将其确定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则是全面发展。而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大多数学生是片面发展。认知与品德、情感相脱离,有才无德;动脑与动手能力相分割,也就是马克思指出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对立;学校教育与社区进步相脱节,封闭式的教育难免培养出“书呆子”。教育内容的优化,是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在课程、教材乃至教法、教育渠道等方面的反映。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本,要开齐学科,上满课时,配全教师,选足教材,用活教法。社会是新活的,教材是呆板的,为了弥补教材的不足,要有理、有序、有效地引导学生到社区中学习新科技、新事物,吸纳新信息。课堂教学中不仅传递知识,而且更要注重情感、品德、能力诸多素质的培养。从课程体系上看,普遍认同学科、活动课程与环境课程。

浅析教育现代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多媒体技术 网络教学技术 语境模因论 模仿

一、引言

现代教育技术,既包括具体的课堂多媒体授课,也包括网络教学。多媒体授课首先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教案电子)。在教学实践中,通常采用CAI(计算机辅助教学)和CALL(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课件,前者强调“教”,后者注重“学”。英语教学离不开语境,制作课件时,要尽可能合理设置语境,即语言环境。语言学习即信息获得,制作课件时还需输入大量信息。有时以及为了快捷、方便,或由于受时空所限,需要网络授课作为补充。当然,教学评估课件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以下,我们将分别讨论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二、现代教育技术导入英语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被人们逐渐认识,许多老师正在或已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手写教案进行优化设计,制作出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教案电子),借助计算机、幻灯机,投影仪等设备,将教学内容栩栩如生地展现给学生。多媒体课件具有以下优点:增强感官刺激、简化文字输入、加大课堂信息、美化教学环境。听觉、视觉等感官刺激,使大脑皮层兴奋,有利于激发热情,强化记忆。提前输入文字,老师无须边说边写,忙碌不堪,既可节省板书时间,亦可保持课堂的连贯性。提前下载或扫描相关资料,有助于加大课堂信息量。屏幕、话筒、耳麦、激光教鞭取代了飞扬的粉笔沫,美化了教学环境。

网络教学也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之一,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就批改作业而言,过去背着学生的一大包作业爬楼费时费力,改用网络批改省时省力。有时需要提前为学生准备材料,利用网络,打印、复印等问题迎刃而解。笔者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英语教学改革中,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语境设置、信息输入、网络教学和教学评估。

1.利用多媒体技术设置合理语境

语言学习离不开语言语境。结合现代教育理论模式,我们制作电子教案时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语境设置。第一,设置具体语境。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模仿出具体的语言使用环境,例如,模拟设置北京奥运会外宾接待情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也可以把自然界中具体的人物、事件真实地记录下来,根据教学需要直观地呈现在学生而前,进行“设境启思”,学生根据语境反复模仿、操练,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语感;第二,设置联想语境。即利用超级链接将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构建知识系统,以提高记忆力和增强语言的运用能力。在教授《词汇学》时,我们将单词perspective利用超级链接,将该词的同属词、同义词、反义词或同词根派生词以及由该词组成的合成词和词组等链接起来,设置联想语境,可以联想到诸如aspect, respect, inspect, prospect, specter, prospective等40多个与“看”有关的词汇,有助于扩大词汇量。第三,设置推理语境。我们通常采用从语料库选材,然后让学生对原始素材进行观察、推理,归纳其中的普遍规律,例如,“孩子就是孩子,怎能不犯错误呢?”“大款毕竟是大款,看人家脖子上的项链有多粗?”学生通过对这种句首重复现象(tautology)的观察、推理,归纳规律,最终掌握其认知机制。第四,设置语用语境。一句话,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产生不同意义。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你真是个热心人”这句话,它可以表示赞许,但是,假如这句话出自一位爱吃干醋的官太太嘴里,那就变味了,因为她最不喜欢老公“热心”地帮助女下属。我们合理地设置出各种语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利用自己的认知模式,对具体的语言素材进行分析,推导出话语的隐含意义。

2.利用多媒体技术输入大量信息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英语教学不仅需要大量的素材,也需要大量的信息,信息的获得就是知识的获取。多媒体课件利用了计算机存储容量大、显示速度快的特点,对大量教学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加快教学进程,扩大课容量,加大信息量和提高教学效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大量的清晰直观的文字图像或动听的音乐,取代传统黑板上的蝇头文字和单调的讲解,使教学从平面的视觉接受变为立体的视听接受,使学生置身于信息之中,轻松愉快地接受信息,获取知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的,“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认知主体的主动建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学习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刺激、反应(S-R)过程之中,而是新旧信息的相互作用,不断通过同化和顺应过程来建构个人意义,学生可以对新信息进行分析、甄别,形成自己的思想。总之,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可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增大信息量,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入,并强化以内容为中心的语言活动。

3.实施网络手段

如前所述,网络教学也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之一,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而且快捷方便。例如,批改作业,用网络批改省时省力。利用网络,打印、复印等问题迎刃而解,可以节省成本。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将教学内容制作成网页,学生通过浏览网页进行学习。当然,网页制作较为复杂,需要专业技术,如Dreamweaver,flash,firework,图像素材需要BM P, GIF, JPG, PDS等格式存储,音频数据需要MP3. MIDI等格式存储,动画素材存储则采用GIF,Flash,AVI,FLI/ FLC和QuickTime格式。网页学习的好处是它具有超强链接、超强扩展、方便实用等特点,逐渐被人们所认可。

4.教学测试与评估

测试评价是检测多媒体网络教学技术的重要手段。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可以对教师教学、学习者学习进行动态分析并进行信息反馈。因此,教学测试与评估课件的制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制作课件时一般以成绩测试(achievement test)和水平测试(proficiency test)相结合。我们在制作课件过程中以课程的总目标为依据,结合大纲与教材,既包括了分散点测试(discrete-point testing),又包括综合测试(integrative testing)。测试内容既有知识题又有能力题。力求测试有较高的信度(reliability)和效度(validity)。同时建立试题库,并开展网上测试与作业批改。

三、结语

文章主要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英语教学改革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推进语言教学改革的积极意义。当然,教学是一门表演艺术,教师应该是表演家、艺术家,而不是“放映族”(学生戏称那些缺乏师生互动、一味点击鼠标的老师)。因此,很有必要将现代教育技术科学合理地应用到现代外语教学之中,培养出高水平的外语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Halliday. An Introduction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2]黄华新,胡霞.认知语境的建构性探讨[J].现代外语,2002,(3).

[3]陈美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要素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J].2007,(2).

[4]程琪龙.语义框架和认知操作[J].外语教学,2007,(1).

浅析教育现代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学化学 实验教学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误区 措施 途径

一、现阶段利用信息技术处理和进行教学时的误区

1.一味追求课件制作的技术含量。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会有意无意地追求最新的“高科技”,特别是一些课件的评比和上公开课的课件,认为所用软件越高级,会的人越少越好。殊不知,信息时代下的多媒体教学毕竟只是辅助教学,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课程标准以及心理学、教育学,运用科学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去教书育人。

2.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忽略了化学学科自身的特色。信息时代下的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多媒体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不是所有这一节课都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如果教师一个演示实验也没做,就连“氨的喷泉实验”也直接用媒体进行了模拟演示,即使画面很是生动,像变魔术似的,如此这样学生怎能相信?反过来不如演示实验,那学生就能轻松地毫无疑虑地接受下来。

3.忽视了师生情感交流。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教者已不自觉地放弃了主导作用,而沦为一名“播映员”,学生也变成了普通观众,失去其主体地位。少量的学生活动也因为缺乏情感交流而显得苍白无力。这样,既限制和束缚学生发散思维的绳索、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又使课堂变得没有任何悬念和意外,使教者失去发现问题的良机。

二、信息时代进行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措施与途径

课件的运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但现在许多中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还处于初始阶段,特别是化学课件的制作更是处于探索性阶段,有些内容有没有必要制成课件,制作出了优秀的课件又如何把这堂多媒体课授好,所有这些,都要努力去思考和研究。

1.制作化学课件的内容要有选择性。制作化学课件,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明确要实现的教学目标,看所选内容适不适合用多媒体技术来教学。例如,一些元素的性质,如钠在空气中的氧化过程,钠的燃烧及钠与水的反应等,在课堂上演示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就不宜制成课件。但抽象的化学概念,难以理解的化学理论以及反应或合成路线及机理。如《盐类的水解》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强碱弱酸盐CH3COONa的水解过程以及溶液呈碱性的原因难以理解,我们可通过计算机用Flash软件制作的动画:CH3COO-与水电离出来的H+结合,生成CH3COOH和OH-的过程微观模拟,可形象、生动地将盐类的水解过程呈现出来,使其通俗易懂,一目了然。

2.制作化学课件要以学为中心。以学为中心,要有好的创意设计,要把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生接受信息的心理特征及创作工具的特点等多方因素综合考虑,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课件的具体内容及表现方法,并且把一节课的内容分为很多教学片段,每个教学片段作用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资源,每个独立的教学资源又可根据自身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表现方法,这样就可以把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综合起来考虑,从而设计出一个好的可编辑和可运用的课件。

3.化学课件制作的最后一步,是采集或自己制作一些媒体素材集成创作为一个课件。对媒体素材的采集和利用也有一定的要求:(1)文字内容要简明扼要,以提纲式为主,突出重点。(2)动画、影像要能控制自如,可随时播放和多次播放,可以暂停,可以倒退。(3)声音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如山涧溪流流动的声音,轻风吹过松涛的声音等,都可让学生心情平静舒畅。

制成了一个好的课件只是实现了成功的开始,还需要有好的授课策略,才能使它在课堂教学上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1.教师是主角,多媒体是配角。在课堂上,教师是组织教学的中心,课件是辅助教和学的一种工具,教师要让课件跟着自己的思路转,而不能让自己跟着课件转,不然教师就成了典型的“放映员”和“解说员”,没有了有声语言、肢体语言所能表现出来的魅力,失去了教师昔日的光彩,缺乏与学生进行交流,难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学生根本就品尝不到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情景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与交流,并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及时的评价,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使教与学两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提高。例如,在课题小结中,不能是传统的老师单一的总结,而是学生总结,老师适当补充,再与课件小结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后老师再进行评价,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总结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

3.课件的运用也要适时、适度。可以以课件为主线,以黑板和普通媒体作为辅助,这样使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手段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三、信息时代进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措施与途径

中学化学实验的课件和录像的获得并不难,化学教师可以直接从网上下载相关内容或去书店购买与教材相符的相关光盘,值得注意的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不能滥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中学化学实验教学需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的有两类。

1.现象不明显的实验。如铁钉与稀硫酸的反应,由于反应速度很慢,产生的气泡又小,坐在第四排以后的学生很难观察到实验现象,就可以利用投影仪,通过大屏幕电视,扩大演示效果,提高细微现象的可见度。再如,做电解演示实验后,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电解的理解,可以再用动画模拟电解的过程,重做一次,让学生观察,可以起到单独演示实验或单独使用媒体教学难以获得的良好效果。

浅析教育现代化范文第4篇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融合到化学学科教学中,并把相关知识贯通起来,这就要求教师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因此说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是信息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基础。信息技术素质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还应包括如何选择信息能让和将其融入化学学科的能力。

1.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整合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独有的数据处理、编辑、存储、播放等功能,已成为课堂教学信息呈现的重要手段。多媒体课件具有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三维动画的综合能力,更是集中了幻灯、投影、电影、电视、录音、录像、立体模型等教学媒体的优点,并且具有人机交互的独到之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学媒体的展示力和交互性,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2.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将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使学生学习方式实现了转变,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元化、主动性的学习方式转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题都是由教师事先安排好的。而在信息技术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题。

3.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方式的整合

如何改变教师以往上课方式,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教学方式改进的新机会,使乐学落到实处。比如,过去对抽象的、难理解的内容,教师要花费很多时间去讲解,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就能用形象具体化的手段,让学生看清楚、听明白。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编制一系列各种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改变教学的单调模式,使课堂教学活跃起来。如今,部分学校课件制作室、电子阅览室、数字投影教室、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等教学设备的投入使用,大大更新了教师教学方式,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4.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的整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不仅是中学化学的基础,也是引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基本途径。计算机多媒体创造了虚拟实验的空间,用于实验教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计算机可以展示传统课堂上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很快或很慢的化学进程:如燃烧、爆炸与缓慢氧化、氯化钠的空间结构等,这些在常规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时间、空间和实验条件限制,难以通过实验向学生直观展示,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印象不深。但运用计算机就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进行模拟实验,灵活地放大或缩小,加快或减慢化学情景,从而将这些化学过程形象、生动的展示给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同时又能使学生加深认识,深化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5.辅助实验教学,切不可完全替代演示实验、学生实验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点,就在于能够模拟,可以这样说,中学化学几乎所有的演示实验计算机都能较好模拟出来。正因为如此,许多课件在开发时,就将演示实验百分之百的模拟化,表面上其效果是即节省大量教学时间,又让学生在音乐、动画中轻松记忆。这些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方式,但忽略了学生实验无异抹杀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开发。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决不能喧宾夺主,模拟实验毕竟无法全面体现化学实验的作用,所以一般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不能完全由计算机取代。

浅析教育现代化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运用投影、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演示实验,突破了时间、实验条件、学生观察能力、认识水平等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能够将细小的动作放大,能够化虚为实,化难为易,能够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跪中动脑、动手接受教育。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定格实验进程

    演示实验有时由于客观原因的制约,如实验过程太快,无法起到直截了当的效果,往往使学生对所观察到的事物了解甚少。然而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延迟实验时间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如观察青蛙跳跃运动时,由于青蛙跳跃可以说是一气呵成,导致青蛙跳跃过程无法看得真切。在这里我们借助多媒体技术慢放镜头,可以将青蛙的跳跃过程定格在每一个瞬间,从而使学生对青蛙的跳跃运动有个清晰、完整的认识。

二、利用现代教育提高实验效率

    在教师做演示实验时,会因为实际环境的影响,实验效果会很不理想,影响实验的效果。

    如在《美丽的彩虹》一课,讲解彩虹形成条件是阳光斜射在小水珠上。课本安排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面镜子斜插入水盆里,让阳光透过清水,照到镜子上,再由镜子反射到墙上,会出现一段人造彩虹。实践证明,这个实验成功难度较大,且出现彩虹不清楚,影响演示实验的效果。在教学中,巧用幻灯光,将幻灯光打在天花板上,拿三棱镜放在幻灯机工作面上下移动,至一定位置时,天花板上就会出现一条七色彩虹。事实证明,巧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实验可见度

    在教师做演示实验时,面对的是台下几十双眼睛,因距离远近,会造成观察不清的问题,影响演示实验的效果,巧用现代教育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如在教《热胀冷缩》一课时,关于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烧瓶口装上一个插着玻璃管的塞子,在管里滴一滴带颜色的水,外面用线做个标记,然后用热毛巾捂住玻璃瓶,瓶内空气逐渐变热,管里的小水滴就会向管口移动,放开热毛巾,瓶里空气变冷,管里的小水滴向相反方向移动。这个实验可见度小,且移动距离短,弄不好小水滴会窜出玻璃管外。可以把玻璃弯成“m’’或“l"形,这样实际距离长了,就避免了小水滴溢出,将它平放在投影器的工作面上,再照上方法实验,实物投影或幻灯放大的图像十分清晰,小水滴在玻璃管里的移动,学生一目了然,非常直观。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实验重点

    演示实验的过程是连贯的,在实验中总有些细节实验的关键处,指导学生细致观察、思考这些关键处,能很快地帮助学生找出有关的自然规律,而这些关键的实验细节却常一瞬而逝,被学生忽略。如果为了达到突出实验重点的目的,重复做实验,将会影响教学进程,也没有必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实验重点,能强化演示实验的效果。

    例如《水的净化》一课中关于过滤的演示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往往只注重实验结果,轻视了实验过程的方法,结果当他们亲自操作时,实验效果很差。但是,如果采用电教媒体进行实况直播,可以让全班学生通过电视机屏幕清楚地看清老师在实验过程中的每一关键动作,从而很容易使学生掌握实验每一步骤。

五、利用现代教育模拟改变实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