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改革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教师教育改革 实践取向 改革措施
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一直困扰着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随着新世纪以来教师实践性课程和教学改革研究的发展,这个问题再次吸引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进一步说明了教师教育应该直面实践,强化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取向性。
一、实践取向的课程内容设置――基础理论课程内容设置要回归经验生活
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同样承认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如《教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等教育类的基础理论课程是必不可少的。设置这些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师范生教师信念系统及教育学理论素养问题。理论在本质上就是抽象的。由于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师范生一度很抵触此类课程的学习,考前临阵磨枪背笔记、考完试后全忘记的现象普遍发生。在重构这些课程内容时,要与学生的经验世界相联系,用学生熟悉的案例分析说明相关理论知识,在完善他们既有教师信念系统的同时,内化生成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1]。
二、建立师范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伙伴关系
1.大学和中小学共同培养教师。
教师培养是一个实践性问题,学科专业的学术性可以抛开教育实践进行纯理论研究,但是学科教育却离不开教育实践。不管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师范教育专业,教师的培养模式都不能脱离中小学教育实践。师范生掌握相应的学科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最终目的是用于教学实践,只有一线教师才有更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教师培养标准。因此,大、中小学教师应该共同协作培养教师。师范院校可以定期聘请中小学的优秀教师或校长到大学授课讲学,传授教学经验,在本学院教师传授教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一线教师对师范生的实践指导。大中小学的教师还应该针对师范生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开设相应的理论补习和实践指导课程,从而进一步推进教师培养模式的变革。
2.推进师范大学与中小学双方互惠共赢。
传统师范专业培养模式中的教育实习是一种单向获利的模式,师范大学把中小学作为教育实习的实践基地,这些中小学只是单纯提供服务,在自身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并没有太多收获。因此,在中小学实习的师范生无法与教师实现真正的对话交流,容易导致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联系更加疏远。所以,师范大学要与中小学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使师范生早期就和中小学建立联系,把见习和帮助中小学生学习与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结合起来,在教学理论和基础教育改革实践方面与中小学教师进行更深入的交流[2]。
三、完善师范生教育实践实习制度
1.深入教学第一线,建立教育实践制度。
传统教师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多数高师院校的师范生实习制度不完善、实习时间过短,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提高教师素养、培养观察思考和沟通应变的能力,走上教师岗位很难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变化。因此,在改革过程中要使师范生深入教学第一线,建立合理的教育实习实践制度,可以规定师范生每学年的“蹲点”见习课时和进入中小学实际讲课课时,这样有助于解决教师脱离教学实践的问题。与此同时,还应该不断强化与基础教育的联系,增强学生选择的自由度、灵活性,加大教学实践所占的时间和比重。
2.建立中小学实验教学基地。
在有条件的地方,师范大学应该建立中小学实验教学基地,通过见习、适当参与中小学教学活动增强师范生对学科教育的理解能力和对热点教育问题的关注,逐步改变师范院校为了解决学生实习问题而随便选择一些学校进行超短期实习的现状。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 舞蹈教育 改革
舞蹈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无论是专业团体还是业余欣赏,人们对于舞蹈人才的大量和急迫需求日益增长。这就对舞蹈教育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一、高校舞蹈教学现状分析
(一)舞蹈类学生文化知识缺乏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是舞者综合能力的展现,对于舞者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不光是要具有扎实专业的基本功,还应具有宽广的文化底蕴,在传统的高校舞蹈教学中,一直比较侧重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讲解以及学生的文学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少,学生也认为只要上好专业课就可以了,这导致学生只知道肢体动作,却不知其动作本质原理,对于舞蹈作品的理解比较欠缺,完成肢体动作时也只是机械的完成,缺少了舞蹈的灵魂和艺术表现力,导致很多舞蹈学生对专业知识以外的知识了解少之又少,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是没办法更深层次的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就更不谈不上艺术的再创造。
(二)课程设置对舞蹈艺术人才培养的发展影响
好的课程结构是培养人才的基础,目前高校舞蹈课程大多是采用班级授课,由于学生进校时的层次参差不齐,而且在班级的编排上没有更细致的安排,就出现了班级学生专业不均衡现象,差异性的教学模式很难开展,所有学生专业训练方式都是一样,很难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专业基础好的学生想要提高还要考虑基础差的学生能否完成,这样非常影响教学进度。
(三)中国特色舞蹈体系的研究欠缺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舞蹈文化特色,现目前在舞蹈教学中虽然已有一些民族舞蹈课程教学安排,但不够系统化,只是了解性学习,除了专业的民族院校做了专业课程设置,大多数艺术院校,在开设民族舞蹈课程时间只有一学期或一年,这样就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的研究相对有限,学生在学习时也只是学到了片面,不能做深入的研究,这导致中国的舞蹈发展非常艰难。笔者认为应该加大民族舞蹈的教材编写和课时设置的研究,创设民族舞蹈文化研究相关机构,结合我国多民族特色和优势,把地方文化和我们舞蹈艺术更好的结合起来,让民族舞蹈文化更加系统化,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对我国的舞蹈艺术发展与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新时代下高校舞蹈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注重舞蹈教师的在岗培训
当今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使得高校舞蹈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虽然国家和社会对高校舞蹈教学的改革给与了高度关注与重视,但事实上,我国高校舞蹈教学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应注重对教师的在岗培训,健全教师专业素质培养体制,定时的为教师创造进行再学习机会,为教师注入新的知识理念,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如果我们老师不能坚持学习,必将会被社会所淘汰,很多教师在一毕业进入工作岗位时,由于经验的缺乏,基本是照搬以前在校时的学习内容,所教内容没有和自己所教学生很好的结合,教学思路单一,如果本身在学习阶段时就存在很多问题,那工作时问题同样会存在,对解决学生的问题也提不出更好的解决方案,这样是一种恶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师也应该自身严格要求自己,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舞蹈教学有很大影响。经常鞭策自己在除了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以外,还应抓住继续学习的机会,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应抱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观点,不断的学习,拓宽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教育能力,学习各种新的教育思路,以便于迎接各种新的挑战,在注重学生专业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教师的横向发展,这样才能带领学生走向更高的平台。
(二)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型
在传统的舞蹈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被动的进行学习,舞蹈课多以大班课程设置为主,教师和学生之间严重缺乏沟通和交流,学生的针对性教学难以实现,教师对学生之间互动情况的关注程度也不高,学生对舞蹈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对舞蹈教学的质量非常不利。这也是导致我国高校舞蹈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当前我国大学面临全球技术革新加快和信息化对传统知识冲击等多方面的挑战,在此情况下,亟须增强我国大学生应对知识爆炸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需加强和改善通识教育管理,抓住通识教育管理的本质。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及时进行改革与完善;其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本领,教会学生普遍认同民族优秀文化以及各领域共通的知识,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进入职场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
顾名思义,通识教育就是打通所有知识屏障的教育,其内容包含所有知识的共同属性。因此,基础性是通识教育管理的本质要求与基本属性。同时需认识到通识教育非实用教育,通识教育也非精英教育,通识教育非排它教育。通识教育就是一种基础教育。对通识教育的管理,要重抓基础、强方法。在基础知识传授,普适价值理念宣扬,通用技能锻炼上,发挥管理的功能。
其实学校对通识教育管理的投资,是一种机会成本的投资,因为它的成果不易于被衡量;而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潜在的积累,短期内也难见到质的提升。这都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长远考虑,做好扎扎实实的管理,努力将通识教育的基础功课做得尽善尽美,发挥通识教育课程最大的潜在价值和对未来最远的辐射能量。
2 走向融合:通识教育改革的方向
2.1 知识与人文融合
授课教师在通识课程教学中应将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融为一体。在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课程方案中要突出一个“亮点”,那就是以人文社科教育为重心的“核心课程”。可以先行建设若干门核心课程,这些课程要涵盖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当代中国与世界等人文社科领域;同时,以阅读经典为主要内容,采取名师上课、助教导修等形式的双轨教学进行。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其实就是旨在更加坚实地奠定所有学生的人文素养基础,同时,对其他通识教育课程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并非仅简单累加或扩大知识面。正是基于这一思路,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应该而且必须由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或骨干教师领衔开设和教学,在课程遴选上,要注重基础性而非纯粹的实用性,同时力图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形成科学与人文两者均衡发展、相得益彰的效果。
通过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学校要努力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总体品位和实效,切实把通识教育课程定位为本科阶段的重要基础课程。这不仅可以在本科阶段对学生进行知识结构的重新整合与完善,而且,还能对学生在文化知识、思维习惯和精神气质等多方面,促进他们逐步形与科学、艺术与技术的有机融合,为培养得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真正求知愿望和学术良知的知识基础扎实的优秀人才打好基础。
2.2 思想与内容结合
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要在思想性上下功夫,不能简单地当成知识传授课程或是方法培训课程,在思想深度上,下功夫进行挖潜深化,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揉合中国传统文化,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进行创新性的思想教育。
通识教育课程需要在思想性方面继续做工作,所谓思想性主要指通识教育应在制度化和课程体系上有所建树,努力建设校园文化,树立当代精神,需要考虑通识教育课程的整体,引导学生为人治学、治学为人的观念。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批判的眼光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建立起新的世界观和方法系统,使他们能在更广阔的视野下,审视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与其他知识领域的内在联系,把握其发展过程及其与社会现实的关联,这是世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宽厚基础和博大视野。(下转第116页)(上接第78页)
目前,不少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大多存在这样的现象: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大多还是按照传统学科专业的知识框架进行组织,是专业课程的简化或压缩版,即把某专业的课程降低要求后,拿来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这种课程的内容专业性较强,思想性却相对较薄弱,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有限。通识教育课程要求的是一种普适的、基础的、彼此内在联系的课程体系。因此建议在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时,要兼顾内容和思想性相结合。
要让课程达到最好的效果。对于教学内容,任课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让学生的认识、思想境界得到提高。关于通识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问题,可以进行多样化考试,比如:适当组织小班讨论和辩论形式等。平时课堂讨论发言和听课的表现也将计入总成绩中,而不只是看出勤率。
2.3 小班与讨论结合
小班讨论制最早出现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课堂,后来传播开来,普遍运用到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上。讨论教学可以实现从“灌输式”的教学转变为师生“参与式”教学。
在中国内地,除了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在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有一些小班讨论制的尝试外,其实,许多高校对此还比较陌生。小班讨论制很值得推广,这实际上是一种研究型教学,对于通识教育来说当然是很不错的方式之一。但是小班讨论制只是一种好的方法之一,并不是通识教育特有的标签。要搞好通识教育,可能还有其它更好的方法值得运用。
现在,大家都提倡小班教学,也是通识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但问题是有条件进行小班教学的学校,却忽视了讨论,没有很好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得小班教学的大好形式白白浪费了。
就算在清华大学,要想采取小班上课,发现也不容易,因为50人的一个班,分成两个小班讨论,最后却发现25人一个班讨论仍然困难,人多了,就会延长讨论的时间,本来计划1堂课,现在拖到2堂甚至3堂课了。使课程无法上完。
哈佛大学规定,其课程一般也不会超过20人一班。无论多大规模的课,都要分成若干不超过15个人的小班进行教学讨论;芝加哥大学松一点。小班讨论的人数限制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投入,所以,著名的通识教育专家甘阳说,如果哪个大学能强制规定本科生选通识课,包括专业课最多不得超过6门,那也算是功德无量的事情。①
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能力、技能和知识等综合素质的要求增多,用人单位对毕业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1]。而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高校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及适应能力有些失望,不少企业在招聘中甚至倾向实践操作较强的职高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目前高等教育的不认可。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为减轻目前高等教育承受的社会争议,改变社会的负面看法,高校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加强大学生动手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下面结合自身教学情况,就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提几点建议。
一、重视实验教学
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作为理论课程的附属环节,被看成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在绝大部分高校均未得到重视,将实验教师和管理人员放在了次要地位,极大地挫败了实验教、管人员的工作热情,其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而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误认为实验课可有可无,实验中机械地按照实验步骤,获得几组数据,对实验设计思想、实验方案等缺乏最起码的思考,学生仅为了上交一份实验报告来到实验室,对实验现象视而不见,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束手无策。因此,部分高校的实验教学形同虚设,完全散失课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目的。
为此,要改变此种状况,高校需加强对实验教学重视,至少应将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放在同等地位,并且同工同酬,提高实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并对教师的实验教学进行严格监控,进而促进其对学生实验的严格要求。因此,学校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可促进教师及学生均认真对待实验教学,起到一箭双雕之效。
二、加强实验课程改革
首先,需要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原则上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0%、理工农医类和师范类本科专业不少于30%,高职高专类专业不少于50%[1]。
其次,加强实验课程的改革。传统的实验课是对应理论课而设置,这样只利于单独一门课程的改革和完善,而不同科目的实验课程之间缺少配合和沟通,整个实验教学缺乏系统的统筹安排[2]。使得教学内容既有空隙又交错重叠,降低了学生的学校效率,也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3]。且多数实验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只需跟着步骤完成报告即可,严重阻碍了其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实验课程应根据需要更新教学实验内容,及时删除陈旧实验,引入新的具有实用性的实验内容,将理论与新的实验技术结合,使实验课程能够与时俱进,且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创新性[4]。可将实验课程划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形成较强的实验教学系统。基础性实验及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使得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综合性实验,在基础实验的前提下,增加一定的难度,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设计性实验,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由教师提出实验目的、要求,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完成,要求学生综合一门课程或一类课程的知识点完成实验[5]。
最后,在实验教学中,针对实验课程,教师应向学生灌输一定的科研思维,启发一定数量的对学术兴趣浓厚的学生,为其进一步的深造奠定基础。教学中,教师可将实验当作一个科研课题,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学生感兴趣的、与科研应用密切相关的问题,平时教师也应注重查阅研究性文献和书籍,将零散的知识点、理论热点系统地穿插在实际应用中,给学生展示学科的发展趋势、科研成果,开阔学生的眼界,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6]。
三、加强实验教学观念改革
目前高校实验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方法相对落后,大多数实验课仍采用教师事先告知学生实验项目、方法,学生按照已知的步骤进行操作;且通常教学将理论和实践独立开来,加之实验条件的限制,多数情况在理论课结束一段时间后,才进行实验课的安排,造成了理论与实验的脱离。
因此,关于实验教学观念改革,首先,实验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可将实验教学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这样循序渐进,打破固定的实验教学模式,增强学生自主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4]。其次,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紧密相结合,且同等对待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将实验教学也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教学[2]。实践教学中尽量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独立思考、自主设计和操作,必要条件下老师给予帮助。最后,多样化考核实验课程,改革传统的实验考核方法,建立以能力评价为核心的成绩考核体系,建立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创新意识和实验考试等多环节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方法,迫使学生端正对待实验课的态度[5-7]。
四、加强实验室管理与建设
实验室是高校开展实验教学的硬件基础,其管理和建设直接关系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因此,首先实验室应投入资金,及时更新仪器,淘汰陈旧设备。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实验技术总在不断更新,造成许多新技术学科课程难以开出实验,或是因实验设备数量不足,只能开出演示实验,使学生失去动手的机会[5-7]。可见,学校在实验仪器上的经费投入非常必要。其次,实验室的运行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目前,许多高校的实验室管理基本上由专业教研室直接进行管理,缺少一个统一的管理中心,不能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因此,实验室管理需要实行统一管理、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教学资源,并不断完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制度、安全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人员管理上,实行校领导、二级学院领导分管统筹,实验室主任主管,结合实验员具体实施及学生助管等多级管理方式,促进实验室管理的不断进步。
五、加大实验教学经费投入
实验教学经费是进行实验教学的有力保证,是决定实验教学开展的根本依据。因此,实验教学要适应学校的发展,就必须根据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提高教学经费的投入。目前部分高校不断扩招,而学校实验场地面积并未相应增加,造成学生人均实验面积减少,同时实验教学经费也没有随之加大投入,造成实验经费的不足,实验教学远远达不到实验教学课程的标准。更为不妥的是,实验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减少实验项目,实验耗材试剂质量也得不到保证,使得实验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必须保证实验经费的相应增加,且为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应有计划地逐年增加实验教学经费投入,用于教师实验教学改革、实验设计的创新,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好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所以实验教学经费的持续投入,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既是对学生成长的负责,也是对学校声誉的负责[8]。
六、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实验教师队伍在实验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优秀的实验教师队伍对实验教学改革至关重要[6-9]。对于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加强对实验教师岗位的重视,在岗位津贴、年终考核、职称评定及求学深造等做到同理论课教师一视同仁,充分调动实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支持和鼓励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参与到实验教学,更欢迎他们带着研究课题参与实验室的工作,为实验教学带来新的理念及知识,丰富实验教学,促进实验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2,7-10]。
一、英语教学的改革
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社会活动。改进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步骤。那么我们应如何组织、设计英语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应尽量用英语组织,即使是语法也应坚持用英语进行讲解,互相交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给每位学生练习机会,使每位学生觉得自己是课堂活动中积极的一员,而不是一个无所作为旁观者。
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个步骤,都应尽量创造练习机会让学生在练中学,又运用到规则去指导新的知识,做到“做和学”的充分结合。课堂活动中使用的材料和内容要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学生喜欢的题材,并启发他们自己来运用和表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乐趣,进行课堂教学时,尽量积极有效地利用pair work和group work,让学生明白他们所要达到的目的。活动中提出的要求不要太难太复杂,要让学生通过互相帮助能够完成任务。活动过后,一定落实检查并总结归纳,对好的给予表扬、鼓励。为此,我们组织课堂教学要以提高言语能力为目标,逐步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实践的能力。课文教学是综合性的教学活动,而课文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和语言知识教学的综合材料,所以要力求保证几者在课堂教学中的时间,以推动英语教学的改革。
二、课堂教学的反思与建议
教课改理念是一种渗透,需要时间和过程,学生学习观念和方法的转变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能一下子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必须认真反思,吸取传统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的精华。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客观理性地认识新教材、新教法,把那些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都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1. 面向全体学生,夯实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正视学生基础薄弱、两极分化的现实,积极采取有效方法培优补差。落实拼读、听写、会话,对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四方面具体列出单元教学目标,逐一分解、落实。不断强化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新的求知欲,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 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向盘,也是起始和归宿,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每节课的目标与知识点的目标都应该分解逐一落实。教学目标要分清主次轻重,即重难点突出,让学生一看就能很容易明白,而不是一节课下来,学生还不明白重难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