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谈一谈对安全环保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公路施工 低碳 环保
近年来随着干线公路建设的提升,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公路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交通行业不得不关注的严竣问题。如何面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如何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这是摆在我们广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结合公路工程施工的现状,谈一谈公路行业应如何走一条低碳的环保发展之路。
一、公路施工与环境保护的不和谐因素有哪些?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公路建设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污染、高碳排放、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公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下面简单列举一下公路建设的主要污染行为:
1.路基施工产生的各类污染
在路基施工中开挖爆破的土石容易落入河流农田耕地中。施工中大量土石容易滚落河谷、农田耕地中,阻塞河道,毁坏农田耕地。公路建设中开挖土石方量大,除部分用于填筑路基外,大部分土方废弃或就地乱堆乱放造成新的环境破坏。公路建设边坡极易形成滑坍、泥石流,危害公路及附近农田。路基施工时扬起的大量粉尘和扬沙,土石方填挖、装载、运输、大块破碎等作业均会产生大量粉尘,粉尘的产生与开采强度,作业方式,设备类型等因紊密切相关。路面的扬尘不仅使可见度大大降低,影响车速和行车安全,大量粒径小且含较多游离的粉尘进入人体,还会造成严重的职业病――矽肺病。各类土石方施工设备在路基工作时油料燃烧排出的有害气体。各类施工设备油料泄露渗入地表造成的水质污染。各类施工设备或者基础件缺乏保养摩擦碰撞发出的各类噪声。
2.路面施工产生的各类污染
公路面层生产时使用的水泥混凝土拌合设备、沥青拌合设备在工作时排放的大量粉尘和有害气体。沥青灌、油料筒、化学物品容器随意丢弃遭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沥青伴和楼中挥发大量致癌的物质苯丙烷芘,是引发皮肤癌、肺癌、胃和食道癌的主要恶凶。沥青拌合楼严重地污染大气和生态环境,会引起周边居民特别是老人和婴儿的身体不适和疼痛、严重催残群众的身心健康。
3.和公路建设相关的各类污染
公路施工工人生活区生活用煤或天然气排放的气体;施工指挥车、生活用车的尾气排放等。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直接排入水体。桥梁作业时的施工垃圾随意抛弃导致的水质污染;各类施工设备、公路指挥车、生活用车在施工现场内随意鸣笛;施工人员进驻某施工区域导致局部人员密所产生的噪声。 公路施工噪声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严重时甚至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如引起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噪声可使学习工作效率降低、产品质量下降,在特定条件下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交通噪声还会影响到公路沿线的经济发展。
二、公路建设低碳环保的抓手和助力
1.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重视和严格管理是工作关键
伴随着公路建设,环境保护也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因地制宜地解决好公路建设、养护的环境保护问题,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作领导小组会议,提出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指导意见和交通运输行业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把低碳发展的理念落实到交通运输生产、生活、出行方式的各个环节。着力在交通运输装备使用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中做到节约能源、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减少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为目标,组织实施一批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理念的交通运输科技项目研究,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加快在公路节能减排与材料循环利用技术、城市公共汽车节能技术、水运环保与节能减排应用技术等重点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在环保新材料等方面开展专项课题研究。推广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技术。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及相关要求,从政府层面到施工一线都提出了具体要求,是公路环保建设的有力保证。
2.抓公路建设环保的源头工作是首要
大多数公路建设项目在预审阶段都需经过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审批和规部门的确认,重大项目还要经过国家部委审批。但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多集中经济效益上,很少有人关心建设项目对诸如水源、生态系统的影响。倘若在方案论证、实施、后评估等过程中,有关部门像重视交通和经济问题那样重视环保问题,严把环保关,就有可能将公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另外在公路勘察设计阶段,公路建设中的环保问题主要由道路专业设计人员承担,行业主管部门在制定设计规范和设计文件编制办法时,以及在施工图阶段,将环保设计按独立的章节对待,强制规定出勘察设计中在环保方面需要的基础工作和流程安排,将对整个环保工作大有裨益。
3.公路治污施工机械治理首当其冲
公路施工行业的主要污染多数来自于工程机械。工程机械的使用贯穿整个施工的全过程,牵涉的机械比较多面比较广。工程机械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水、电、气消耗,因此治理公路污染工程机械首当其冲。目前比较有效地办法一是加强公路施工机械的节能改造,节能改造的目标就是降低工程设备的无谓消耗和超标排放。
三、借鉴他山之石有助于我国公路环保认识的提升
走向世界: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突出矛盾的今天,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循环经济被看好并逐步实践和应用,请概括地谈一谈循环经济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式?
张:要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须坚持生态环境优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全过程控制污染,充分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随着环境保护不断深化而被国际社会确认为一种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式和新的技术范式,代表着当今世界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前沿。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无害化为基本特征,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循环经济的根本属性是经济性,表现形式是物质循环,本质上是生态经济,文化理念是生态文明。全球出现的人口剧增、资源短缺、污染加剧、生态蜕化的严峻形势,使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探索新的经济发展规律和模式,循环经济应运而生。努力推进循环经济作为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生态环境就更能发挥经济增长的战略作用,自然界就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资源环境支持。循环经济是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和实现生活福利升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走向世界:就目前来看,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其发展前景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途径,是解决环境与发展矛盾的治本之策。环境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用科学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科学发展积极地体现了发展这个硬道理,其根本还是发展,但表达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要努力推进环境优先的理念,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经济以高速度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新存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我们付出了消耗资源,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巨大代价,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更加尖锐。如果我们继续沿用传统发展模式,到2020年,们要实现经济翻两番的目标,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世界环境保护的历程表明,发达国家在人均GDP8000-10000美元,韩国等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人均GDP5000多美元的发展阶段,环境状况总体开始好转。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必须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
目前,中国正处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重要转型期,要避免和防止发达国家走过的 “先污染,后治理”和“边治理,边污染”的老路,就必须转变发展理念,把生态环境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转变增长方式,逐步抛弃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积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运行机制,按照自然生态学原理来设计经济社会活动,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循环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与机制,环境问题就能在发展中得到有效解决,有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走向世界:受固定生产模式的制约,传统的经济关系必然会影响甚至阻碍循环经济的发展,应该处理好这个矛盾,推进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
张: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科学发展,就必须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依法推进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循环经济作为当 今环境保护的高科技,已成为可持续发展和迈向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丰富和发展了环境保护的内涵。中国环境保护是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污染防治主要是点源和流域的末端治理。这种治理方式不仅费用高,见效慢,而且企业负担重,工作推动难度大,环境监管被动,执法效率低。
2000年中国提出了“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使环境保护由单一的治理转向防治结合,保护与建设并举,环境保护的职能进一步拓展。后来,国家根据资源环境条件和区域特点,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规范和指导经济社会活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环境保护实现由末端治理到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控制的转变,由单一治理到综合防治的转变,由事后监管到事前监管的转变,促使环保部门的工作职能由末端治理转变为总量控制和全过程监管,变被动执法、行政调控为市场调控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强化法律监督与主动为社会服务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环保工作效能。循环经济是新时期新阶段环保理念的经济体现,这种在本质体现了环境保护宗旨的先进经济模式,推进着各种环保意义上的高科技在各种环节上应运而生,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集中体现了环境保护的高科技。
走向世界:在发展循环经济当中,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具体到山东省,准备如何为循环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张: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和朝阳事业,体现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涉及到各级各部门,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环保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山东2000年开展了循环经济的试点,逐步建立了具有山东特色的“点、线、面”循环经济系统推进体系,即以企业为单元,推行清洁生产,建立“点”上的小循环,以行业为单元,拉长产业链,建立“线”上的中循环,在社会区域层面上推行循环经济,建立“面”上的大循环。坚持把企业的发展定位在低消耗、高效益、无污染上,实施了以节能、节水、节地、节约矿产资源和原材料为重点的资源节约战略,创建生态示范区,环保模范城,环境优美乡镇,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生态居住小区,生态工业园区,环境友好企业,各类循环经济试点,以及生态市(县、区)的环境友好战略。培育了鲁北化工、潍坊海化、泉林纸业、青岛啤酒厂、黄岛电厂、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日照市等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典型。
下一步,山东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加强环境法制建设。环保执法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将通过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改变部分地区存在的“企业排污、社会买单、群众受害”的现象,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二是强化环境规划与环境评价,对建设项目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加快推行清洁生产,鼓励和支持企业全过程控制污染。三是严格环境政策和环境准入标准。鼓励低消耗、轻污染、科技含量高而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的发展,严格环境准入,加强对废物排放和处置的监督管理,降低排放强度。四是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强制淘汰制度。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产品单位产值的能源物耗和污染物排放。对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企业,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行强制淘汰。五是继续开展系列创建活动。综合推进“点线面”循环经济试点及带有循环经济细胞工程的环保模范城市、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生态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环境友好企业、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生态居住小区等系列试点示范工作,用典型引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走向世界:在前面您提到循环经济文化理念上是一种生态文明。能解释一下它的内涵吗?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 分层递进 构建措施
德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思想道德层面的教育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熏陶。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德育对学生的影响才会更加深刻,小学是德育教育开始的关键阶段,但是当前大部分小学的德育教育尚未形成完善的层次,教育内容也缺乏实践性。构建分层递进的德育教育是提高德育质量的根本途径。
一、小学德育教育分层体系的基本目标与内容
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跨度比较大,不同阶段内,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目前来看,小学德育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都是比较笼统的,并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阶段性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这也是导致小学德育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根据不同阶段内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层制定德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十分必要。
首先,从德育教育目标分析。教师在展开德育教育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充分尊重不同阶段内学生主体的主体差异性,不同阶段内,教师应该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不同思想素质能力。进入21世纪以来,小学阶段德育教育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法律和纪律意识、心理素质、政治素质几方面内容。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是长久培养的结果,因此低年级就需要进行对应教育。而法律和纪律以及政治素质,都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和认知能力,需要针对高年级学生进行。为了合理制定不同阶段的德育教育目标,教师可以参考《中小学德育纲要》等文件的要求,逐步设立德育教育目标。让学生逐渐了解到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应该提倡、那些事情可以存在、哪些事情需要坚决发对。
其次,从小学德育教育分层体系的构建内容层面来分析。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的德育教育主要以狭义的德育教育内容为主,即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但是随着德育分层体系目标的确立,德育教育内容也需要进一步增加政治素养、心理素养、法律意识等方面的内容。近年来,我国社会的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也越发重视。德育教育分层体系下,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其一,教育学生做人的基本准则和价值观念,让学生分清楚该做的和不该做的;其二,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各种道德标准的判断能力;其三,不断提高学生对思想道德素养结构的理解。逐步从个人道德素养的认知逐步上升到对整个社会道德素养的认知。具体来说,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应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这些内容。而这些内容在小学各项教学中均有体现,比如《品质与生活》《小学德育纲要》等。
二、小学德育教育分层体系构建的有效策略
首先,学校相关领导者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号召各个科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实现学生的知识与品质的共同进步。为此,各科目教师应该积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多与小学德育课程教学者进行沟通,找出德育课程与相关科目之间的关联,利用德育教学中的一些案例展开教学活动。同时,各科目的教师也必须时刻用德育教育的高标准来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受到优秀思维品质的熏陶,逐步提高思想道德品质。
其次,小学教育应该积极的组织各种校内和校外活动,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落实到实践过程中,使学生知道德育教育的实际价值。比如,思想道德品质好、团结积极的同学加入少先队。在此基础上组织多样少先队活动,比如好人好事评比、合唱、小品等,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接受到德育教育。另外,教师也应该积极的组织各种校外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必要性。注意各种事件活动都一定要保证安全性和科W性,老师需要做到合理的安排实践和地点。
学校需要积极组织召开晨会、周会、班会等活动。注意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结合不同的学习内容制定对应的会议主题。比如某小学组织一年级学生展开了“热爱小学校园,争做小主人”主题的班会活动。这一主题的班会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集体生活中,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学校、班级的特点和优势,逐步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集体的思想。针对三年级学生召开了“了解不同行业的特点”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不同行业对社会贡献,让学生对不同职业的人们增添一份理解和尊重。针对六年级学生召开了“保护环境,由我做起”的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自己谈一谈在生活中环保的小妙招,分析当前我国进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可见,这种活动的安排充分尊重了不同阶段内学生的主体特点,循序渐进的让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内学习和掌握对应的道德教育知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教育分层体系的构建还需要相关教育人员进行大量的努力与尝试。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德育教育目标和内容。文中就如何构建小学德育教育分层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望与相关教学人员共勉。
参考文献:
[1]胡力.小学分层递进德育体系构建研究――以湖南大学子弟小学为例[D].湖南大学,2012.
[2]王宏君,程雨丝.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我国小学德育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5,(06).
[3]李凡.大中小学德育资源一体化机制建设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5).
[4]乔芳,丁道勇.何种勇气――小学德育教科书中勇气概念的错位[J].上海教育科研,2013,(10).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 互联网 发展 应用
物联网的雏形最早可于追溯到1990年,物联网的概念提出是在1999年,在这几十年的发展里,物联网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且有着一个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物联网的本质是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完美融合,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实现了物与物直接的信息联系、或缺、融合、传递等,真正达到物物相连的网络模式,使人与人直接的信息交换上升到物与物直接的信息交换,本文就物联网,谈一谈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1 何为物联网通信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物联网是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
2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工作的应用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典型的应用关系体现在物联网技术与专业技术行业的结合,实现智能应用的解决;物联网应用层让信息技术与行业结合,对经济和社会产生影响,可以说物联网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革命,它主要有九大应用领域有: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保、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等。
2.1 智能物流
现在的物流管理有着明显的信息化发展,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物联网技术与物联网与卫星定位技术、GSM/GPRS/CDMA移动通讯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使物流管理的每一个流程都被准确无误的感知和掌握,GIS与GPS与感知信息的结合,构成了物流信息一张强大的网。
2.2 智能医疗
自动识别技术为医疗领域提供了方便,最典型的代表是RFID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及药品物流系统的融合,是医疗信息化的必然趋势,智能医疗能够帮助医生实现对病人全方位的监控,达到会诊记录,病情记录等关键信息的共享,还有对病人医疗器械和病人病情发展的追踪,这种智能医疗必然会得到更大的推广。
2.3 智能交通
物联网在智能交通上的应用也非常普遍,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乘坐公交车时IC卡的使用,物联网技术与公交系统的融合,统筹运用GIS和GPS等手段,达到调度,发配,收费等管理于一体,同时还有智能化的停车,系统调配红绿灯,及时查看路况信息等交通控制调配等手段,都体现了物物相连的物联网对于交通的帮助,还有公路、桥梁、交通的智能检测,都体现了智能交通的作用。
2.4 智能农业
智能工业。智能农业与智能工业最主要的体现上是在对于数字的实时监控上,从生产、加工、运输、分销、零售上,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从生产监控系统,信息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信息服务系统,到信息跟踪,事故追溯系统,质量评估系统,统计分析系统,信息门户系统等,使农业和工作都达到智能化的水平,方便生产。
2.5 智能安保
智能安保体现在传感节点的利用上,利用传感节点的覆盖全面性,来防治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威胁安全的入侵,这种智能安保已经应用到世博会当中。
2.6 智能家庭
物联网对于智能家庭,数字家庭的建设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智能家庭不是简单地将家中的电子产品结合到一个遥控装置当中去,这样做只是一个简单的电子设备相连,物联网所要达到的智能家庭,数字家庭的目的,是通过物联网建立外部联系,让服务与设备之间产生联系,达到互动效果,一个最理想的例子就是在工作的过程中,在办公室里就可以指挥家用电器的工作,在下班回来的途中各个家用电器已经各司其职,回家时就享受自动化的成果与便利。
3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
物联网是推动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有人把它比作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革命,这样的比喻一点也不为过,1990年的施乐公司可乐售饭机可以被看作是物联网技术的最早实践,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Auto-ID中心在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的支持下提出了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的概念.比尔盖茨1995年在书中提及了物联网的概念,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阐明了物联网的含义,但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这种含义也产生了变化,再随后的时间段内,各国开始提高了对物联网的认识,并把物联网当作一项国家战略来发展,目前的物联网当中有三项关键的技术,分别是传感器技术、RFID标签、嵌入式系统技术;所涉及的四大关键领域分别是:RFID;传感网;M2M;两化融合,随着各国对于物联网技术的重视,一些关于物联网发展的战略也相继被提出,如日本的u-Japan计划,韩国确立了u-Korea计划,欧盟执委会发表了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智慧地球被提出并引起强烈反响。
2009年8月,总理的感知中国讲话和建立的感知中国研究中心将中国的物联网信息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
4 总结
物联网通信技术作为一项前沿技术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目前无论是国家还是技术企业,都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价值看的很重,物联网技术应用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但是人们在享受物联网所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对物联网的概念认识还并没有互联网那么深入人心,人们对于互联网的认识要远远高于物联网,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物联网技术会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相信人们对于物联网的认识将会逐渐提升,同时,物联网通信技术将会更好更快的发展也必将有一个更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董新平.物联网产业成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郝罡.物联网的发展及在通信运营商领域的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
[3]焦文娟.物联网安全―认证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
[4]赵静,喻晓红,黄波,谭秀兰.物联网的结构体系与发展[J].通信技术,2010(09):106-108.
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探究题;特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0-0067-01
《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考生必须有“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结论的能力”。“能将实验问题(题记情境)分解,找出解答的关键,运用自己贮存的知识,将它的分解,迁移,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应用能力。”近年来高考实验题常以教材实验的变衔变方式命题,直接考察对教材和基本实验操作的掌握情况,更多以开放性、探究性试题来考察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和实践能力。
一、实验探究题的特点
实验是化学认识的探究源泉,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往往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探究性实验题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起源的。试题重点关注和考察的是学生的探究能力。限于试题篇幅,更多的考察的是探究过程中的某些环节,一个或几个方面,而不是全部。如提出问题或猜想,设计和实验实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的能力等。
(一)与新情境有机结合。题中有时会结合工业、生活、科技、环保给定新的题设环境,将基本的实验操作,实验设计置于新的情境中,结合基本知识能力来进行仪器组装、现象描述、数据分析、考虑安全防污等。主要用来考察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综合和评价能力。由于这类实验试题情境新颖、设问巧妙,铺垫得当,知识新,思维量大,所以区分度很好。
(二)深入探讨化学的反应原理。以教材为本,通过深化和改进教材实验,以及对实验原理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对利用教材中的实验原理设计的操作进行解释和判断,并提出改进措施。在深化理解教材实验原理的同时考察基础操作理论和迁移能力。
(三)紧扣教材,挖掘教材。高考化学实验题也常对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做出与教材不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以弥补教材实验的不足。自行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分析实验误差。实际实验看起来似乎新颖,变化多端,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字就是中学阶段学过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在拓
宽教材实验的基础上考察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评价能力。
二、解决实验探究题的策略
解答探究性试题,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其次要结合问题运用有关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步骤、方法进行逐步的分析研究。例如,在讲述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气体后,对课本上实验装置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反应装置能否做进一步的优化改进呢?结合实验原理,教师可给出下列仪器供学生们探究;烧杯、底部有一个小洞的破试管、玻璃导管、橡皮管、单孔橡皮塞、针管、内装玻璃球的U形管、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止水夹等,要求:至少设计四套装置,比较每套装置的优、缺点。结合学生探究情况教师点拨,这样即调动学生设计实验的积极性,也让学生体会到改进实验装置的必要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切实掌握一些实验技能,学会用实验来探究问题,同时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装置设计上,使学生上升到了一个理论高度。以此为例,笔者总结出以下策略,仅供交流探讨:
(一)以课本为主,梳理教材。基本技能的复习要从课本中的实验入手,每一个重要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器材的选取和使用,步骤的准确性,现象的观察和记录,结果的处理和分析都要求学生在头脑中过一遍。在此基础上,再把各个不同类型的实验及不同环节进行归纳总结。
(二)实验方法的提炼和应用。实验探究题中的问题可能是新的,但能用的方法一定是大家学过的。在复习时要在实验中提炼出实验方法,通过分析总结,领会实验方法使用的环境、条件、程序、注意事项等,使自己在新的实验中灵活应用。
(三)熟悉探究过程,增强探究意识。探究意识的形成来自己平时的探究学习。要改变以往以听为主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着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去解决问题。通过一系列探究过程的训练。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锻炼探究能力。通过对一类问题的独立思考、探索、不断提高观察,判断和应变能力,使自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分析解决问题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