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现代化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G47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7(B)―0006―02
教育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必然选择,既是教育发展的目标,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容和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这是对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必须结合学校工作的实际,以困扰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思路的关键问题为突破口,进行深层次的反思,用十七大精神指引学校确立科学的、现代化的办学理念,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全方位提升办学水平,充分展示示范性学校的生命力。
一、 全面理解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什么是教育现代化?从大的方面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硬件”,二是“软件”。“硬件”就是“物的现代化”,“软件”就是“人的现代化”。具体讲,包含教育体制、教育环境、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对象、教育载体、教育条件和教育质量等方面,而首要的是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思想支配着教育行为,没有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就谈不上教育现代化。就目前来看,许多学校重视“物的现代化”,用“硬件”建设标准衡量学校现代化水平,把主要精力和财力放在了改善办学条件上,甚至负债大兴土木,高楼有了,大厦有了,教学设施应有尽有,但金碧辉煌掩盖不了底气不足。这样理解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现代化是形式上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思想现代化,其次是内容、目标、手段的现代化,同时也包括培养出来的人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思想,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现代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就是示范性中学的内涵。
二、 全面理解“示范性”的内涵
示范性中学示范什么,怎样展示示范性?这些问题一直以来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示范性中学即重点中学,其示范的主要方面是“三率”,尤以高考升学率为重。在这种错误认识的引导下,就出现了示范性学校依靠政府公共财力的大力支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利用优越条件挖学生、挖教师、争设备,与薄弱学校进行恶性竞争,千方百计提高升学率、创收率,以扩大社会影响。这种做法严重偏离了示范性中学建设的宗旨,背离了示范性中学示范的方向。同时也导致社会上对示范性中学产生了一些疑问,到底是优质生源成就了示范性中学还是示范性中学培养了优秀学生?这些看法虽有许多偏见,但反映出目前示范性中学自身建设和办学现状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是对示范性中学的“示范性”理解有偏差,导致办学目标和办学方向出现偏差。示范性中学的示范性应该是全面性、先进性、科学性和现代性。以引领学校向现代化目标发展为己任,示范性中学的生命力在于示范,这是与重点中学的一个本质区别。其示范的基本方面是教育创新、教育理念、教育载体、教育方法、教育目标、教育评价、教育质量和现代学校制度等。对于示范性中学的认识和建设,需要站在一个新的高度,用宽广的视野、较高的境界和反思的态度去审视,积极承担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的责任,以培养现代化人才为最高目标。同时也应该明白示范性中学不是“高大全”的巨人,在任何方面都要示范,这样就没有了特色,要以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作为办学目标和示范目标。
三、 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
以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努力提升示范性中学的办学水平,充分发挥示范性中学的引领示范作用,关键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强化学习意识,实现教育观念和办学思想的现代化。从本质上讲,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决不了思想现代化的问题,就无法解决办学行为和手段的现代化。通过学习十七大报告,学习教育理论,学习借鉴兄弟学校先进的办学经验和办学理念,用先进的、科学的、现代化的思想作为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真正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
2.要强化师资建设,实现队伍现代化。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师德建设,学校的办学目标要通过教育者去实现,学校的办学思想要通过教育者去体现。因此,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是学校首要的、长期的工作,必须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依靠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去推动学校现代化建设。
3.要优化管理机制,实现发展模式现代化。继承学校管理机制中的科学因素,创新内部管理方式,优化学校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效能,使学校更快地形成科学的发展模式,用科学的模式引领区域教育发展,是示范性学校的本质要求。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是制约数学教育的主要因素,因此数学教育改革必须符合时代特征.新数运动正是在国际竞争特别是军备竞赛的社会背景下发起的一场数学教育现代化的运动.为了适应当前国际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培养高素质人材的需要,我国数学教育正朝着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因此,对新数运动进行回顾、反思,无疑对促进我国数学教育的现代化有着积极意义.着重从宏观上进行分析.
一、新数运动倡导数学教育现代化
众所周知,新数运动是六十年起的一场席卷世界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其主要目标“就是要以现代数学思想对传统的数学教育进行改造,从而实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1]新数运动对传统数学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小学的数学已经全部作了重新考虑,‘结构’主要是代数结构成了中学课程的基础,许多国家里,几何作为独立的实体趋向于从课程中消失.虽然作为补偿,增加了图像和图像表示的应用.特别地,坐标几何倾向于下放小学.”[2]
因此,新数运动所倡导的现代化,实质上就是数学内容的现代化,其前提是“要像20世纪的数学家所理解的那样,去逐步向学生揭示数学结构,从而使学生们进一步领会、应用和爱好数学.”[2]但倡导者们的美好愿望因新数运动的受挫而破灭了.
二、从新数运动看数学教育的现代化
1.数学教育的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新数运动之所以受挫,就是因为过多地注重了数学内容的现代化,而忽视了数学教育现代化的其他方面.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数学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由一系列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子系统组成,同时它又从属于数学教育这一更大的系统.因此,在研究该系统时,既要从系统总体出发,综合考虑诸子系统及其相互作用,又要把它放到更大的系统中,研究它和外界环境的关系.
1.1数学教育现代化必须综合考虑
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数学教育的现代化,简言之就是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数学教育.其中,数学教育观念的更新.数学内容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学习方法的现代化、师资队伍的现代化、数学评价的现代化等要素均为该系统的子系统.诸子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新数运动的宗旨是实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它顺应了社会对数学教育的要求,是完全正确、合理的.但倡导者们没有认识到,数学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包含着一系列要素的大的系统工程.数学教学内容或学习内容突出了现代化,而数学教学方法、数学教师素质却没跟上现代化的步伐.用传统的方法去实施新课程的教学,难免会出现“异化”、“落伍”的现象.同时教师面临的是“放弃他们熟悉的东西而去追求他们感到陌生的东西,”[2]这样,不仅存在心理上的障碍,而且有知识结构上的障碍.可见各子系统间若不相互配合,便会产生负作用.只有综合考察,使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协作,才能形成实现数学教育现代化的合力.
1.2数学教育现代化必须置于数学教育这个更大的系统中考虑
数学教育现代化又从属于数学教育这个大系统,因此研究数学教育现代化,还必须探讨教育学、心理学、科学方法论等相关学科对它的影响,即考察它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新数运动虽然符合社会发展,又有现代数学提供理论基础,但它只注意充实现代化的内容,而没考虑学生的心理结构,违背了教育学、心理学规律,以至学生接受不了新的数学课程体系,这是新数运动受挫的最直接原因.也就是说,新数运动没有注意吸收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或成果,忽视了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导致了失败.
可见数学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复杂浩大的系统工程,我们不仅要研究该系统的诸要素,而且要探讨系统所处的环境,忽略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2.数学教育现代化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当然也不例外.缺少典型的实验和评价过程也是新数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因此,实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必须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一现代化的内容要渐进,其二现代化的范围要渐进.现代化的内容要渐进是指,现代数学必须经过教材上的技术处理,将其思想方法由浅入深地渗透到中小学课程中去,以螺旋上升的形式出现,使学生逐步理解、接受现代数学思想.现代化的范围要渐进是指,进行数学教育现代化的改革,必须要有一个从小范围到大范围、由试点到推广的过程.首先在小地区、小范围内进行试点,如果收效良好,则总结经验,宣传推广,进而普及;如果出现问题,则及时修正、调整,再投入实验,在完善的基础上再进行大范围普及.
数学教育的现代化也必须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方面,数学教育改革不同于一般的实验——具有可重复操作性,它的失败将意味着付出贻误一代人的惨重代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学教育的现代化要尽量避免失败,慎重从事.另一方面,突如其来出现的新事物,会给传统的思想观念在头脑中已形成固定模式以巨大冲击,人们于心理上难以接受,而且从知识水平上讲也难以接受.从这个角度来看,缺少渐变过程的数学教育改革不易成功.新数运动就是典型的实例.
3.实现数学教育现代化必须充分调动各方人士的积极性
新数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是与欧美各国政府的支持、教育界的热情欢迎分不开的.但由数学家和数学教育理论工作者组成的领导者们并不太了解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除了他们是积极的参与者外,其他人士如教学第一线的数学教师、学校管理工作者等均是运动的响应者.因此新数运动的课程体系重视了现代数学的因素,但脱离了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居高”而不够“临下”.
新的课程结构使“许多父母因再无力帮助子女而担忧”,“部分不知所措的父母把它看成是代沟的又一新象征”.[3]教育界虽然表现出“热情地接受新课程、新概念、新符号”,[3]但教师自身素质达不到新体系的要求,面对一系列的新术语,他们也是一片茫然.因而,新数运动必然遇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的阻力.
事实上,社会各方在数学教育改革中均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尤其是教师,他们是改革试验的直接实施者,熟悉、了解第一线的实际情况,因此来自他们的意见、建议是极有价值的.“如果教师是改革的发起人,或者在设置新目标、确定新目的或者在实践中起了作用,或者就只是……要在他她那儿进行改革,那么他她实际上就是这项创新的一个‘股东’:他她得到一种明显的激励,这将有助于克服事业开头所遇到的困难.然而,如果决定是上头做出的——有时情况很可能是这样的——,那么情况就大为不同了.这时就必须使教师信服改革的必要性,并对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鼓励.”[2]可见,使广大教师成为现代化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意义重大.同时,政府的支持、公众的理解、家长的协助,对促进数学教育的现代化都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进行数学教育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各方人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要把“由数学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数学家所组成的共同体在全国范围内的领导作用,和广大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家长等在各个具体区域内的创造性工作”[1]协调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阻力,加快现代化的进程.
4.数学教育现代化具有动态性
其动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纵观改革的历史,它具有时代性和相对性;二是就每一项具体的改革而言,它具有过程性.
4.1数学教育现代化的时代性和相对性数学教育现代化是符合新的时代要求的数学教育,是时展的产物,因此它具有时代性.同时,随着社会进步,现代化的内涵也必定不断发展,因此就其内容而言又有相对性.从而数学教育现代化不是一个固定的、僵化的模式,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工程.六十年代正好是布尔巴基学派的结构主义思想时期,因此结构主义学派就为新数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所倡导的数学教育现代化就是以结构主义思想来重建数学教育.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当然也在影响着数学教育的发展,或者说数学教育要符合这一时代特征.因此近年来又出现了这样的说法“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就是要以计算机为基础来‘重建’数学教育”.[1]可以预见,随着时代的前进,数学教育现代化又必将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4.2数学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性新数运动的以现代数学思想改造传统数学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深入人心的,正因为此,人们对新数运动寄予了很大希望,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容忍不了它所暴露出来的弊病,以致招来暴风骤雨般的尖刻的批评、指责,令支持者也无力摇旗呐喊.
事实上,任何事物都是过程,都是作为过程而出现、而发展的,数学教育的现代化也必然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当它以崭新的面貌问世时,难免会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它在过程中得以成长、壮大、完善.充分认识其过程性,就可“善待”改革: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很难一步到位,而需不断发展,对其弊端,不应刻薄攻击,而应客观评价,也就是给它一个“宽裕”的反思环境,使之在调整中发展,在改进中完善.从新数运动的现代化一下子“回到基幢,“回到祖父一辈的数学上去”,就是没有正视其过程性.
5.数学教育现代化具有可行性
新数运动所倡导的数学教育现代化,一直是世界各国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我国在1958年~1960年间和1978年~1983年间,也进行了现代化改革的尝试,增加了概率、统计、逻辑代数、微积分等近现代数学知识[5].但由于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改革没有实施下去或进行了调整,其情况与新数运动有某些相似之处.于是,人们不禁要问:究竟能否在中小学充实先进的数学内容?
布鲁纳认为,可以将任何数学教给任何水平的任何学生.A·A·斯托利亚尔指出:可以把现代数学的重要思想转化为儿童能接受的语言[6].这就为数学教育现代化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新数运动并不是全军覆没,法国教改的成功,从实践上论证了在中小学阶段充实近现代数学内容是完全可行的.国外许多心理学家、数学家、教育学家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反驳了关于不可能进行小学数学现代化的意见[6].因此,我国应当对数学教育现代化充满信心,不能因为新数运动的受挫而裹足不前.
关键词:现代化媒介;计算机教育;新时代
计算机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而现代化是一个“集大成”的过程,它具体表现为“心灵、技巧、管理妙、环境好”的严整多层的集成过程。两者的碰撞为军事、医疗、交通、教育等各个领域带来了新的火花(即计算机现代化)。尤其是在计算机教育领域的应用,为我国教育事业而言可谓是如虎添翼,效果更为明显。由于计算机现代化技术的先进性、高效性,使得计算机现代化媒介为新时代的学生带来了除教师外的新知识领域。而将计算机现代化作为新的媒介对新时代学生教育带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计算机教育改进过程中,由于现代化媒介的进入,给新时代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过程带来了巨大活力,同时也给学生计算机教育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现代化媒介对学生计算机教育的促进作用和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计算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基础。
1传统计算机教育的优缺点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教师主要依靠教材进行计算机相关知识的讲授。教师占绝对主导作用,教师可以很好地掌握课堂节奏,知识的重现性好。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知识的更新性不够,无法反映最新的成果和资料;而且,利用传统计算机教育方式也很难将一些抽象理论和具体实践过程阐释清楚,导致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被动地学习,不能真正理解消化计算机课程,导致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无法满足计算机教育改革的需求。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媒介的出现对传统的计算机教育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一些新兴的现代化媒体技术进入到了计算机教学的各个领域。现代化媒介的进入给计算机的学习过程带来了巨大活力,同时也给计算机教育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2现代化媒介对学生计算机教育的促进作用
2.1更新教育观念,改变知识结构
在计算机教育改进过程中,现代化媒介在学生计算机教育的改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现代化媒介可以更新教育观念,改变知识结构。一部分计算机专业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潜移默化之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单一,毫无创新之处,无法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现代化媒介的进入,可以以现代化媒介为主导,进行计算机教育的改进,使计算机教师改进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增强知识储备,由此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传统计算机教育中,教师在课堂上只用板书的形式进行计算机教学,现代化媒介的出现使计算机教师掌握了利用现代化技术处理教学信息的能力,并能制作质量较高的教学课件,在课堂上能够熟练的与课件相结合进行计算机教学,让学生对枯燥的计算机知识产生兴趣,从不同方面进行学习。
2.2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在计算机教育改进过程中,现代化媒介的出现,使教师的角色发生改变,逐渐形成多元化趋势。教师从传统的“传到授业解惑”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学的设计者、学生进行计算机实践的导演者。在这种背景下,在不同的情景中,学生可以摆脱传统的“手把手”式的教学模式,只需在教师的指导下,就可以合理的利用有效的学习资源,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获得大量的、最前沿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将这种能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这样一来,教师扮演的不同角色都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使学生由消极的知识接受者逐渐转变为积极的知识探索者和能力的进取者。
2.3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性
在传统计算机教育过程中,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惑时,就必须去找相关教师进行答疑解惑。但是这种方式,由于被地理因素、时间因素等外部条件制约时,不能做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直接交流。现代化媒介的出现,是增强师生、生生之间互动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新兴的现代化媒介,与互联网相结合为教师答疑解惑、学生提问、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探讨、交流和共同学习提供了平台。这种师生之间的探讨方式往往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对知识进行学习与探索。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现代化媒介进行学习和互动,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达到了计算机教育的目的。
3现代化媒介对学生计算机教育改进的影响
但是,过多的依赖现代化媒介,在课堂上,会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面临威胁,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由于现代化媒介带来的巨大的信息量,使教师不能良好把握计算机教学知识的难易程度,使教师授课内容增多、计算机知识本来就晦涩难懂,这样无形中增加了计算机授课难度,使学生无法对知识进行理解并消化吸收,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导致计算机教学的重点不突出。(2)由于现代化媒介的进入,在计算机教育改进过程中,计算机教育的教学手段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但是教学目的还是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普遍规律,导致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现代化媒介不能很好的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现代化媒介的交互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3)无论所授的计算机课程是否需要现代化媒介,如果在计算机教学中都使用的话,就会使教师失去对教学应有的控制地位,甚至出现一些离开现代化媒介后无法进行教学授课的情况;对于学生而言,如果现代化媒介出现过多,反而会使学生大脑疲劳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降低了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热情。(4)运用现代化媒介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且要求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可以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有些教师为了彰显所谓的“高大上”,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去学习运用现代化媒介,相反却忽略了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研究,导致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利于教师对整体教学的设计。
4小结
本文主要通过现代化媒介对学生计算机教育的促进作用和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计算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基础。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应该正确理解现代化媒介的作用,才能扬长避短,现代化媒介才能被合理运用在日常的计算机教学中,在计算机教学改进过程中真正的发挥作用。
作者:彭兆军 单位:郑州财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郭丛斌,闵维方,刘钊.保研学生与考研学生教育产出的比较分析——以北京高校硕士研究生为例[J].教育研究,2015.3:47-55.
[2]穆建亚.微信场域中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5.7:127-131.
[3]朱玉彬,陈坚林.基于语料库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平台的理论构想与工程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2015.4:52-57.
[4]范文静,胡晓毅.自闭症儿童计算机辅助教学单一被试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15.8:30-37.
[5]刘大允,李靖茂.论高校和谐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J].教育导刊,2010.3:49-52.
[6]马冲宇,陈坚林.基于虚拟现实的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理论、方法与技术[J].外语电化教学,2012.6:28-33.
[7]赵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现状及发展[J].科技信息,2011.23:206+210.
[8]佟矿.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3:255-257.
[9]李静.浅谈多媒体教学对课堂的作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5(10):251-252.
[10]高媛.计算机技术对教育的重要影响[J].天津科技,2015.42(2):32-33.
[11]黄海洋.新媒体对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教育路径研究[J].电子制作,2015(11).
[12]倪秀荣.如何通过小学计算机教改提升学生创新能力[J].才智,2015(13).
[13]严军峰.研究教育教学方面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J].新课程•下旬,2015(3):74-74.
一、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师的观念现代化
课堂是学习的唯一场所,教师传授知识主要靠一本书,一支粉笔和一张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师生都围着考试的指挥棒转。而现代教育技术要求教师不但要了解、掌握现代教学资源,学会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应用电教媒体的水平。教师要摒弃旧的教育思想,把握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与时代特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人才观,才能适应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要求。
(1)教师应做好起终身学习的思想准备,当今是信息迅速激增的时代,知识的更新和发展速度极快,教师如果不注意学习,就很容易落伍,丧失教育者的资格。在信息技术环境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应不断更新和扩展知识信息。发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合作学习的思想;发展以问题共同解决为中心的思想;发展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强调终身学习的思想。
(2)教师应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创新素质,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为实现人的现代化服务。教师需要培养创新精神,更新教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这正是新时期教师努力的方向,正是教师创新精神的体现。
(3)追求卓越,为人师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让大量生动的、丰富多彩的文字、图表、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影片和录像片等,以电子化和形声化的特点,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创设情景引起学习兴趣,使学生视听并举,加深、加知和理解;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增加课堂知识容量。这样一来教师成了设计者、编制者、操作者和组织者,教师工作量增加了,需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精力,更需要教师具有持之以恒、追求卓越、为人师表的红烛精神。
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师必须适应新的条件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带来的不仅仅是思维和观念上的革新,还包括外部形式、环境与手段各个方面的变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作为新型的教育模式,为教师的教学形式带来了全新的活力。教育领域中,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演变在不断变更与革新。在传统教学中,通常以语言、直观、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讲授、谈话、讨论、演示、参观、实践等形式进行。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学习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学生可以在不同时间、地点、环境下通过网络连接,跨学科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使空中教室由设想变为现实。
总之,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既是一个可以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与系统,同时又是能够形成相互协作的教学环境与系统。不论是传统的电化教育手段,还是多媒体教学系统组成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输入与输出手段的多样化使其具有很强的交互能力。多种学习形式交替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完成自主学习。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还可以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跨越时空的限制进行互相交流,实现自由讨论式的协同学习,这显然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这就需要教师必须适应新的条件。
三、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师必须具备新的教学方法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形象直观的演示,促进学生对事物认识和理解;提供多种多样的资源,扩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方法;提供便利的交流工具,有效地开展协商与讨论。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帮助者,学生则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和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学生会发现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负有更大的责任。
在传统教学中,通常以语言、直观、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讲授方法、谈话、讨论、演示、参观、实践等形式进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师教学方法发生变化,主要以媒体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
四、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师必须具备新的素质
教育技术现代化对教师在教学上的作用依然举足轻重,不可忽视。教育的现代化促进了人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方法的更新。它要求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的思想、意识,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素质,掌握利用现代的教育媒体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断对自身素质进行充实和提高。
一、新数运动倡导数学教育现代化
众所周知,新数运动是六十年起的一场席卷世界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其主要目标“就是要以现代数学思想对传统的数学教育进行改造,从而实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新数运动对传统数学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小学的数学已经全部作了重新考虑,‘结构’(主要是代数结构)成了中学课程的基础,许多国家里,几何作为独立的实体趋向于从课程中消失.虽然作为补偿,增加了图像和图像表示的应用.特别地,坐标几何倾向于下放小学.”
因此,新数运动所倡导的现代化,实质上就是数学内容的现代化,其前提是“要像20世纪的数学家所理解的那样,去逐步向学生揭示数学结构,从而使学生们进一步领会、应用和爱好数学.”但倡导者们的美好愿望因新数运动的受挫而破灭了.
二、从新数运动看数学教育的现代化
1.数学教育的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新数运动之所以受挫,就是因为过多地注重了数学内容的现代化,而忽视了数学教育现代化的其他方面.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数学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由一系列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子系统组成,同时它又从属于数学教育这一更大的系统.因此,在研究该系统时,既要从系统总体出发,综合考虑诸子系统及其相互作用,又要把它放到更大的系统中,研究它和外界环境的关系.
1.1数学教育现代化必须综合考虑
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数学教育的现代化,简言之就是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数学教育.其中,数学教育观念的更新.数学内容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学习方法的现代化、师资队伍的现代化、数学评价的现代化等要素均为该系统的子系统.诸子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新数运动的宗旨是实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它顺应了社会对数学教育的要求,是完全正确、合理的.但倡导者们没有认识到,数学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包含着一系列要素的大的系统工程.数学教学内容(或学习内容)突出了现代化,而数学教学方法、数学教师素质却没跟上现代化的步伐.用传统的方法去实施新课程的教学,难免会出现“异化”、“落伍”的现象.同时教师面临的是“放弃他们熟悉的东西而去追求他们感到陌生的东西,”这样,不仅存在心理上的障碍,而且有知识结构上的障碍.可见各子系统间若不相互配合,便会产生负作用.只有综合考察,使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协作,才能形成实现数学教育现代化的合力.
1.2数学教育现代化必须置于数学教育这个更大的系统中考虑
数学教育现代化又从属于数学教育这个大系统,因此研究数学教育现代化,还必须探讨教育学、心理学、科学方法论等相关学科对它的影响,即考察它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新数运动虽然符合社会发展,又有现代数学提供理论基础,但它只注意充实现代化的内容,而没考虑学生的心理结构,违背了教育学、心理学规律,以至学生接受不了新的数学课程体系,这是新数运动受挫的最直接原因.也就是说,新数运动没有注意吸收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或成果,忽视了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导致了失败.
可见数学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复杂浩大的系统工程,我们不仅要研究该系统的诸要素,而且要探讨系统所处的环境,忽略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2.数学教育现代化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当然也不例外.缺少典型的实验和评价过程也是新数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因此,实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必须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一现代化的内容要渐进,其二现代化的范围要渐进.现代化的内容要渐进是指,现代数学必须经过教材上的技术处理,将其思想方法由浅入深地渗透到中小学课程中去,以螺旋上升的形式出现,使学生逐步理解、接受现代数学思想.现代化的范围要渐进是指,进行数学教育现代化的改革,必须要有一个从小范围到大范围、由试点到推广的过程.首先在小地区、小范围内进行试点,如果收效良好,则总结经验,宣传推广,进而普及;如果出现问题,则及时修正、调整,再投入实验,在完善的基础上再进行大范围普及.
数学教育的现代化也必须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方面,数学教育改革不同于一般的实验——具有可重复操作性,它的失败将意味着付出贻误一代人的惨重代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学教育的现代化要尽量避免失败,慎重从事.另一方面,突如其来出现的新事物,会给传统的思想观念(在头脑中已形成固定模式)以巨大冲击,人们于心理上难以接受,而且从知识水平上讲也难以接受.从这个角度来看,缺少渐变过程的数学教育改革不易成功.新数运动就是典型的实例.3.实现数学教育现代化必须充分调动各方人士的积极性
新数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是与欧美各国政府的支持、教育界的热情欢迎分不开的.但由数学家和数学教育理论工作者组成的领导者们并不太了解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除了他们是积极的参与者外,其他人士如教学第一线的数学教师、学校管理工作者等均是运动的响应者.因此新数运动的课程体系重视了现代数学的因素,但脱离了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居高”而不够“临下”.
新的课程结构使“许多父母因再无力帮助子女而担忧”,“部分不知所措的父母把它看成是代沟的又一新象征”.[3]教育界虽然表现出“热情地接受新课程、新概念、新符号”,[3]但教师自身素质达不到新体系的要求,面对一系列的新术语,他们也是一片茫然.因而,新数运动必然遇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的阻力.
事实上,社会各方在数学教育改革中均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尤其是教师,他们是改革试验的直接实施者,熟悉、了解第一线的实际情况,因此来自他们的意见、建议是极有价值的.“如果教师是改革的发起人,或者在设置新目标、确定新目的或者在实践中起了作用,或者就只是……要在他(她)那儿进行改革,那么他(她)实际上就是这项创新的一个‘股东’:他(她)得到一种明显的激励,这将有助于克服事业开头所遇到的困难.然而,如果决定是上头做出的——有时情况很可能是这样的——,那么情况就大为不同了.这时就必须使教师信服改革的必要性,并对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鼓励.”可见,使广大教师成为现代化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意义重大.同时,政府的支持、公众的理解、家长的协助,对促进数学教育的现代化都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进行数学教育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各方人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要把“由数学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数学家所组成的共同体在全国范围内的领导作用,和广大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家长等在各个具体区域内的创造性工作”协调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阻力,加快现代化的进程.
4.数学教育现代化具有动态性
其动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纵观改革的历史,它具有时代性和相对性;二是就每一项具体的改革而言,它具有过程性.
4.1数学教育现代化的时代性和相对性数学教育现代化是符合新的时代要求的数学教育,是时展的产物,因此它具有时代性.同时,随着社会进步,现代化的内涵也必定不断发展,因此就其内容而言又有相对性.从而数学教育现代化不是一个固定的、僵化的模式,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工程.六十年代正好是布尔巴基学派的结构主义思想时期,因此结构主义学派就为新数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所倡导的数学教育现代化就是以结构主义思想来重建数学教育.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当然也在影响着数学教育的发展,或者说数学教育要符合这一时代特征.因此近年来又出现了这样的说法“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就是要以计算机为基础来‘重建’数学教育”.可以预见,随着时代的前进,数学教育现代化又必将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4.2数学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性新数运动的以现代数学思想改造传统数学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深入人心的,正因为此,人们对新数运动寄予了很大希望,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容忍不了它所暴露出来的弊病,以致招来暴风骤雨般的尖刻的批评、指责,令支持者也无力摇旗呐喊.
事实上,任何事物都是过程,都是作为过程而出现、而发展的,数学教育的现代化也必然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当它以崭新的面貌问世时,难免会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它在过程中得以成长、壮大、完善.充分认识其过程性,就可“善待”改革: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很难一步到位,而需不断发展,对其弊端,不应刻薄攻击,而应客观评价,也就是给它一个“宽裕”的反思环境,使之在调整中发展,在改进中完善.从新数运动的现代化一下子“回到基幢,“回到祖父一辈的数学上去”,就是没有正视其过程性.
5.数学教育现代化具有可行性
新数运动所倡导的数学教育现代化,一直是世界各国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我国在1958年~1960年间和1978年~1983年间,也进行了现代化改革的尝试,增加了概率、统计、逻辑代数、微积分等近现代数学知识.但由于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改革没有实施下去或进行了调整,其情况与新数运动有某些相似之处.于是,人们不禁要问:究竟能否在中小学充实先进的数学内容?
布鲁纳认为,可以将任何数学教给任何水平的任何学生.A·A·斯托利亚尔指出:可以把现代数学的重要思想转化为儿童能接受的语言.这就为数学教育现代化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新数运动并不是全军覆没,法国教改的成功,从实践上论证了在中小学阶段充实近现代数学内容是完全可行的.国外许多心理学家、数学家、教育学家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反驳了关于不可能进行小学数学现代化的意见.因此,我国应当对数学教育现代化充满信心,不能因为新数运动的受挫而裹足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