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可持续发展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物业管理收费难绝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多,有政府的原因,有开发商的原因,有业主的原因,也有物业管理企业自身的原因。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各方均以各自利益为出发点,因而产生片面的认识所致,或者说是行业定位和社会定位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1、我县的物业管理行业起步较晚毋庸赘述,至今仍徘徊在“政府主导”时代。物业服务费采用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相结合的方式,而占市场主体超过三分之二的住宅类物业基本上实行的都是政府指导价,物业服务企业一开始就被定性为保本微利企业。尤其在今天的“民意维稳”的大环境下,政府定价一般都会在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中选取成本最小化的法则,这就使物业服务费政府指导价成了一个实足的被晒干了油水的标准。使物业服务企业一直在低标准、低收交率的状态艰难运营。
2、物业服务费价格形成机制的问题。在各类服务业中,目前很难找到如物业服务般全包全搅,散而不精的大一统企业,既不能建立和推动受社会普遍接受的刚性标准和量化体系,又无法获得社会高度认同的专业信誉,因而要各种不同背景和不同需求的业主依靠心理感知去判断物业服务物业费的标准是非常难的。
3、社会舆论夸大对物业服务企业服务工作的质疑,助长了业主拒不缴费的气势。物业管理需要的是理解、支持、鼓励,这个时期社会舆论诸如“物业管理企业只收钱不服务”、“物业公司赚取昧心钱”等等一些未加证实、不客观而又附加渲染的说法都会摧毁物业人的职业荣誉,颠覆物业管理在社会的信誉,也让业主拒交物业费心安理得。
4、物业管理行业在社会的公信度不高。由于种种原因使物业管理行业的社会评价不高,社会对物业服务价值的认可程度普遍不高,对物业服务工作尊重度不够。
5、业主认知错位的原因。一是对物业服务企业的职责认识不清或错误,把非物业服务责任范围的事务理解成物业服务公司份内职责。对物业公司无力解决有误解,认为物业公司不尽服务职责而拒交物业费。例如:业主发生车辆或家庭财产被盗,因其他业主相邻关系侵权干扰其生活而物业公司制止无效,认为物业公司应当负责;二是许多业主把应由开发商承担的开发遗留问题和房屋质量问题,包括擅自更改规划,不按标准配套设施,销售物业时的乱承诺等问题。把小区车位、会所、物业用房等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产权归属问题,以及应由政府承担的一些社会职能,社区承担的社会保障职能,都误认为是物业管理责任,认为交了管理费,凡是找物业服务企业,解决不好就是管理不好,解释不认可就是服务态度不好,动不动就媒体曝光;二是忽视物业服务的价值,盲目认为收费标准过高而拒绝交费;三是无理由的恶意欠费,将责任推脱给物业公司,找理由赖帐;或存在侥幸心理、从众心理、习惯拖欠心理;四是业主行为不当,如违章搭建、饲养动物破坏环境等影响到邻里关系,受扰者无力解决而拒交物业费。
6、开发商的原因。一是一些开发商粗制滥造,把大量的工程问题留给物业管理企业去处理,导致物业投入使用后,管理问题层出不穷,许多问题物业管理企业根本无法解决。而业主认为我交物业费物业公司就必须对我负责,结果矛盾直接在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之间产生,等于开发商在物业建设完成阶段就把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推到了对立面。这恐怕是至今为止造成业主拒交物业费最多和最直接的原因了。二是销售阶段宣传和夸大物业服务、配套设施,或交房前期要求物业公司对业主提供超值范围和超标准服务,业主后入住一段时间后,特别是项目整个建设全交付后,服务质量下降,业主产生巨大心理落差。三是房屋保修期内的维修工作不及时彻底,业主不满意成抗拒心理。
7、物业服务企业自身的原因:主要是服务不规范,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维修不及时,给业主的生活带来影响;二足服务不到位,不认真履行合同的服务承诺和应承担的责任;三是收费不规范,不透明。
二、破解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物业管理服务费是物业服务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物业服务收费难的问题,直接关系到物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通过分析探讨其发生的本源,使我们能够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物业服务收费难的问题还将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存在物业管理的活动中,解决物业服务费问题,不能希望于一朝一夕,而要做好长期的思想准备。
(一)呼吁政府部门要改变目前物业服务费“一费定终身”的政策。要按照当地政府物价上涨系数和最低工资调整比例,及时调整物业综合服务费标准,从市场经济的角度,逐步扩大市场调节价的范围,除非住宅物业外,逐步将高档住宅物业纳入市场调节价的范畴,缩小政府指导价的范围,逐步过渡到除了售后公房和保障房外,所有物业都纳入市场调节价范畴。
(二)规范物业服务企业行为
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无论是常规的物业服务还是延伸的物业服务都必须严格执行健全的管理制度。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定有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做保障。
2、提高履行合同的能力,在企业制度的约束下,通过不断培训提高员工法律意识、责任心和人性化的服务水平。
3、加强诚信经营意识,提升行业社会公信度。作为服务型行业,物业管理服务的质量一直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诚信经营、优质服务依托于规范的管理。规范是基础,诚信优质是关键。在物业管理行业中,诚信经营要做到:一是建立物业服务企业诚信经营管理体系,强化诚信意识和自律能力,不断提升行业整体形象;二是要以诚信为宗旨,以业主满意为目标开展诚信物业服务企业活动;三是推行公示制度,主动接受业主监督。
4、实行企业标准化管理,借鉴其他先进的服务行业的服务标准、服务技能,提高管理效益。
(四)大力宣传“质价相符”的消费观念,培育业主“花钱买服务”的意识。
业主接受物业管理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交纳物业服务费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物业管理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是有偿服务,合理收费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如果业主不交物业管理服务费,物业管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岂不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个看起来非常浅白的道理,在物业管理行业就被异化了。市场上菜价上涨了老百姓愿意多掏钱,到医院看病愿意多掏钱看知名专家门诊,但涉及到物业服务就不行了,这一方面是因为业主“花钱买服务意识”没完成形成,主要的还是因为物业管理产生的自身原因,我国的物业管理是业主对物业服务消费意识还没有萌发的情况下产生的,存在着先天不足,虽然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但是在市场嫁接过程被异化,很多好的成功的物业管理的经验和模式,没能有效地引进,造成与市场经济的本质背离。消费者从古时代就知道买菜要掏钱、看病要掏钱且优质优价。但人们对物业管理的理解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可以不掏钱、少掏钱。从而就有了很多业主一方面要求物业管理服务的内容越多越好,管理服务越到位越好,另一方面又希望物业管理服务收费的标准越低越好、越少越好、不收最好。个别业主不但自己不交物业服务费,还串通其他业主拒交物业管理服务,心安理得地享受无偿服务。
针对这种情况,全行业要发起宣传攻势,向全社会宣传物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使业主真正明白什么是物业管理?物业管理的职责是什么?物业服务不是万能的是由服务边界的,物业服务标准是什么?交费后应该得到哪些服务?业主究竟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尤其是要宣传“质价相符”的观念,一份价钱一份货,高标准的服务一定要高标准的收费给予支撑。低标准收费产生的一定是低标准服务,不交费就不会有服务。
(五)企业要创建核心竞争力,发展品牌战略。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包括知识积累,特殊技能以及各种资源的综合体系,是企业独具的与他人不同的能力,是企业中最为核心和最为根本的能力。物业服务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的服务实践中的特有的方式积累而成,在常规和个中建立起来,不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超越的能力。这种能力还体现在能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品质为业主和使用者带来更高的价值,也为企业创造超额利润。物业服务企业只有加快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才能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以顾客价值为目标对象,形成核心专长。企业在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核心专长是什么,并集中力量对其进行研究、开发、改造、提高,最终形成自有的、独特的、别人无法模仿的竞争力。
2、以强化管理为内容,打造优秀管理团队。并不是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就可以保障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如果企业运行过程中执行不力,则会直接影响和制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因此强化执行功能是物业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与提升的重要保障。
3、发展“品牌”战略。现代企业经营非常注重企业形象和服务品牌,品牌是企业自有的形象,是来自于社会的公认度。正所谓的有品皆碑,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如一种好的产品,对大众产生一种优质吸引。由于物业服务产品的无形性以及服务产品的产生和消费同步进行,使得物业服务不可能象其他有形产品能让顾客直观形象地感受,因此更需要通过长时间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服务并通过良好的口碑和传播,形成品牌优势和品牌产品,从而赢得社会对物业服务企业和产品的信任。谁拥有了品牌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取得先机,也就能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品牌物业服务企业要注重品牌的延伸,管理标准的输出,才能实现公众对品牌的最大认知,发挥品牌的最大价值。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可持续发展 功能设计 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c)-0188-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文化建设当中基础性的环节,对于文化建设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十三五”期间所提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政策的提出,为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由于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多种多样,在新时期公共图书馆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对自身进行功能设计,针对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划分不同的文化功能分区,从而使得人们对于文化需求的愿望得到满足。
1 图书馆的功能
随着我国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于图书馆来说,其自身的功能对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书馆自身所谓的功能主要指的是,在图书馆的发展过程当中,按照发展的定位、目标以及所拥有的图书资源等相关的情况,确定好图书馆在发展中的核心内容。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图书馆担负着不同的功能,而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其主要是采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向社会提供文化服务,进而保证公共图书馆能够在所在地区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最大程度的把自身的作用发挥出来。在确定好公共图书馆的功能之后,资金、场地、设备、图书以及人员等多种方面都需要以图书馆的功能为核心进行建设。
2 我国公共图书馆功能实现的现状
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时间较短,在建国,尤其是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一般而言,各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于当地文献的保存、建设具有特色的馆藏、提供图书的外借和阅读服务以及为当地各级机构一共信息利用服务等方面,公共图书馆能够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使得当地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公共图书馆在实现信息利用功能的主要形式是馆藏文献资料的借阅,在公共图书馆当中,都会设置部分阅览室,以便于满足读者阅览的需求,甚至有部分条件较好的公共图书馆已经设立了分科阅览室,一般而言,绝大多数的公共图书馆都会集中所藏的文献书籍,创建工具书阅览室。公共图书馆还拥有图书外借的功能服务,读者要想进行图书的外借,就必须要向图书馆事先申请,并且为了把图书外借服务延伸出去,公共图书馆还在社区、企业、学校等需要文献资源的地方设置了专门的服务网点。
然而,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发展中国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首先,经费困扰,这严重导致图书资源的不足,使得信息收集不全面,致使服务水平下降;其次,专业的工作人员不足,这使得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缺乏图书馆服务的相关知识,对公共图书馆功能的实现造成一定的影响;最后,缺乏对公共图书馆的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忽视了对文化生活的享受,并且图书馆要想实现自身的功能还需要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合作,而部分政府部门只重视经济建设,这就导致社会对公共图书馆缺乏必要的重视。
3 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功能设计
就目前而言,公共图书馆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当中,要想进行具体的功能设计,就必要与当前发展的背景相结合,明确公共图书馆所担负的社区中心、教育中心以及阅读中心等功能,做好有针对性的功能设计。
3.1 社区中心功能
所谓的社区主要指的是公共图书馆在发展中的目标服务区,由于公共图书馆本身所具备的包容性、平等性以及自由性等相关原则,使得图书馆不会对人产生排斥性,能够成为一个特殊的社区中心。公共图书馆相比于其他场所来说,本身有着极强的文化性,在对地区文化以及居民道德素养的提升过程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我国当前并没有一个专门性的社区服务机构,缺乏对社区居民的文化教育服务活动,而公共图书馆自身社区中心的功能,能够与其他相关的文化教育机构进行紧密的联系,为社区中的每一位成员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以及信息服务。
为了实现公共图书馆社区中心这一功能,对于图书馆自身所处的位置、工作人员所具备的社会参与力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实现这一功能的过程当中,需要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各项社区活动当中,促进社区活动的顺利开展,并且在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还应当深入到居民当中,掌握好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并把居民的相应需求传递到相关的机构。同时,公共图书馆要想实现社区中心的这一功能,还应当加强自身的硬件建设,为图书馆配置会议室、视听室以及各种类型的展览设备等,促进社区功能得到顺利发挥。
3.2 教育中心功能
公共图书馆自身除了具备社区中心功能之外,还具备着教育中心的功能。在这一功能实现的过程当中,可以为正规专业的学校教育以及业余培训机构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第一,在对正规专业教育机构提供资源支持之时,由于公共图书馆所提供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图书馆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参考书籍以及在线数据库等方式,帮助学生开展课外学习,并且还可以为学生创造机会,对图书馆进行参观,使得学生能够学会正确的使用图书馆。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需要具备与学校教育相适应的资源储备,以便于学生能够在图书馆中进行资源的查阅;第二,在对业余培训机构提供资源支持之时,由于业余培训机构对于年龄以及职业没有限制,因此,公共图书馆可以为这部分人群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例如:提供培训学习的场地以及必要的参考书籍;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相应的主题培训等。
3.3 阅读中心功能
阅读中心功能是公共图书馆最主要的一项功能,在这一功能实现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藏书的质量以及数量,使得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能够找到所喜欢的图书。同时,构建规范的搜索引擎,使得人们能够利用搜索引擎寻找所要找的图书。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图书馆在满足人们文化需求以及提升人们文化知识素养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公共图书馆要想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到自身所具备的优势以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顺应时展的潮流,做好自身社区、教育以及阅读中心的功能设计,为公共图书馆所在地区的社会文化做出相应的贡献,促进当地的文化建设,为不同的人群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功能,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从而最终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红霞.公共图书馆的城市文化功能研究[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84-85,90.
[2] 王黔平,王艳红,吴卫华,等.城市文化发展中公共图书馆的作用及实施策略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2(8):57-58,62.
关键词:档案库房;安全管理;管理措施;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长期的发展中,档案资料越来越多,做好档案资料的管理能确保国家核心秘密的安全,因此档案库房的管理就显得更加的重要,在库房的管理上,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尽最大的可能延长档案的寿命,确保档案管理的安全,而且在档案库房的管理上必须要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统筹兼顾,促进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下一步阶段重点任务在于档案库房的管理上,下面我们就简单的谈谈现阶段如何加强档案库房安全措施 实现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一、档案库房管理的重要内容
库房的管理是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同时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的任务,而且库房的管理必须要得到上层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这样才能进一步开展库房管理工作。当前我国经济和政治进一步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档案的管理更加的重要,而科学的库房管理能确保档案管理和完整性和安全性,高质量的库房管理能有效的避免档案管理的安全问题,延长档案的寿命。
(一)档案库房管理中的业务管理。档案库房管理中的业务管理是管理的重要的环节,在此环节主要包括库房编号的管理、档案装具的编号管理、档案上架的管理等其它的一些管理。当前我国大多数档案管理库房都采用的是统一编号的这种管理模式,而且编号的方式符合要求,遵循一定的规则,这便于库房的科学管理。在档案架柜的管理上,要做到档案架柜排列的整齐有序,疏密适宜,这便于管理人员对档案的查找。在全宗的排列上一定要遵循进库房档案先后循序的原则,并且要按照相关的管理制度,做到同类型的全宗排列有序,不同类型的全宗要分别管理,避免管理混乱的问题。
(二)档案库房管理中的行政管理。档案库房管理中的行政管理管理主体在于库房的管理人,以行政的手段对库房的管理人进行管理,严格要求管理人员奉行管理制度,并不断建立和完善库房的管理制度。行政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人员配备的管理,档案库房的领导要具有组织、管理好协调的智能,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以及专业的业务能力,能有效的对人员进行分配和管理。而且在档案库房管理中要制定严格的管理机制,实行定岗责任制以及考核机制,适当的对管理人员内进行表表扬和处罚,确保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档案库房管理中的技术管理。现在很多人认为档案库房的管理是比较简单的一项工作,在管理中只要严格的管理制度就能提升管理的质量,其实不然,档案库房的管理是比较复杂的,在库房的管理上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方式,才能确保管理的安全。而且21世纪是信息的化时代,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影响下,在库房管理技术上一定要采用先进的科技设备,这是时展所需同时也是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这为档案库房管理的安全性做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二、实现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近几年随着我国不断的发展,档案资料越来越多,这无疑就提升了管理的难度,而且很明显传统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理念已经不能满足档案管理的需求,因此我国不断的完善档案库的构建,档案库建设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并且在档案库房的管理中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实现库房管理的科学化,这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做了必要的前提保障,进一步促进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做好管理的保密工作。档案库房管理的主体是档案的管理,这是档案库房管理的首要任务,因此在管理中做好保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档案库房的建设一定要满足档案保密管理的所有要求,所以档案库房的建设不能在整个办公楼的最底层,而且库房的门窗都要经过特殊的加固,防止发生档案盗窃事故。同时在档案的存放上一定要用铁柜来存放,并配置消防的设备。此外库房要尽量的避开办公区和阅览区,档案库房要配置专业的管理人员,制定严格的管理机制,闲杂人等不得入内,档案的管理人员在下班后不可以将档案的内容泄漏出去,这样就能确保管理的保密性。
(二)创新管理技术。随着我国不断的发展,档案信息资料越来越多,使我国库在数量以及载体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档案库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求,如果在管理的技术上没有重大的突破,这样严重影响档案库管理的质量,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现阶段的档案库管理上,必须要在管理的技术上进行创新,实现档案库管理的办公自动化,这不仅能提高管理的效率,而且还能提高管理的质量,同时还使管理的业务电子化和系统化,有效的避免了管理上的一些问题。
(三)构建档案库房管理的网络系统。21世纪的今天是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的介入实现了档案库房管理的信息化,运用数字档案信息代替传统的档案信息,并高效的对档案信息进行收集、归档、整理、鉴定以及保等等,档案库房管理网络系统的构建,有效的避免了传统档案管理上的一些问题,使管理的工作井然有序。虽然互联网管理系统的构建使档案管理更加的方便,但是由于数字档案信息在互联网中具有流动性,会对档案管理工作产生各种的影响,必然会与传统的管理所有冲突,所以管理人员要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档案库房管理建立一个良好的网络管理环境。
三、总结
总的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档案信息会越来越多,将强档案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促进我国档案管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滨声.谈如何做好档案库房管理中的“九防”工作[J].黑龙江档案.2012(02).
[2]高永青.档案库房建设与管理纠偏举隅[J].档案.2012(02).
【关键词】轨道交通;规划;评价方法
轨道交通规划是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环节。依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探索以实现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同交通三者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规划及评价理论方法,是目前轨道交通重要研究的方向。伴随着大家对交通道路可持续发展认识进一步化的提高,交通规划领域的研究正在发生着如火如荼的变化。交通规划从以原始基本靠经验上的定性分析,征在向经过调查研究后的基础上的定量分析,作为主向定性、定量相结合的阶段过渡,呈现出盘旋上升的发展势态。这主要缘于交通系统规划要求的变化,不但要满通需求,还要对社会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撑。要求的变化形成研究范围的变化,导致了无法对研究对象其长期的发展做出准确预测。因而,交通规划将会更加的注重同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配合,更加的注重解决战略规划问题,更加的注重在长期的道路交通需求预测不准确的前提下,对交通规划及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作为一种理念,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轨道交通规划与评价方法中具有重大现实性的指导意义。本文将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对轨道交通规划与评价方法进行探索。
1 可持续发展战略引发轨道交通规划的新思路
轨道交通规划思路是在一定的技术装备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一定是随着轨道交通技术装备的改进而不断变化的。轨道交通规划思想经历了多个层次的提高: 先是以工程造价作为标准层次;其次是结合技术作为标准层次;再次是增加环境保护作为标准层次;最后是增加可持续发展作为标准层次。每一个层次的提高,都是在上一层次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评价因素,从而体现一种观念上的更新。每次层次的提高,都是伴随着最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第一次层次的提升,把加大土建工程作为运营条件,就是用固定的设施去适应已落后的移动设备的设计思路, 提升了为用移动设备来适应固定设施思路。第二次层次提升,注重引进巨型系统思想,把基础设施建设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第三次层次提升,引进环境科学的新观念,形成对轨道交通环境的研究,考虑轨道交通噪声、振动公害的防治和轨道交通景观设计等路网环境的提升。第四次层次提升,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将轨道交通规划进行目标、观念和系统结构的调整。可持续发展日渐成为道路轨道交通规划及发展的目标。
怎样将轨道交通规划的目标同社会发展相协调?作为一种发展的战略,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体现在思想上,这就意味着观念上的转变;可持续发展同时又是一种方向,就意味着规划目标的改进;可持续发展还是一种宣言,就意味着在具体行动中的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是经济、社会同生态三者的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其中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条件,生态的持续发展是基础 ,社会的持续发展是目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轨道交通的规划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连的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是:提高人类居住区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以上这个目标需要通过许多种途径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其产生了多项作用: 一对区域的社会经济空间形态的发展产生引导性作用;二为区域空间基本支撑框架提供支持作用;三对于地震灾害等的救援提供保障作用。基于以上原因,我国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对目前的轨道交通规划进行必要的合理性的调整。
2 轨道交通规划的决策方法
目前,有关轨道交通规划中所进行研究的问题都是大而复杂的,必须要分层次、分阶段的进行处理。
2.1 全局性的规划方案,由高层次决策
在轨道交通规划中,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需要高层次决策做出决定,其解决的问题常常具有广泛性、战略性和长期性的特征。
比如:路网的建设布局,编组站的分布,新旧线的投资比和建设计划;大交通运输网的规划,重载铁路的建设,高速铁路和公路的建设;出关通道,东南、西北、南北、西南通道,晋煤外运通道等大通道的建设的规划决策。
2.2 战略性的规划方案,由中层次决策
在轨道交通规划中,带有战略性的问题由中层次决策进行解决。比如:旧线改造方案的制定;新线建设的技术标准,基本走向,建设起止点和建设的时机及工期;枢纽、长隧道、大编组站、特大旅客站和独立大桥等大型工程方案的拟定等。
2.3 局部性的规划方案,由低层次决策
在轨道交通规划中,低层次决策带有短期性和技术性的特点。比如:旧线的改造方案和技术标准,编组站改建方案的确定;长隧道同短隧道群、绕行或直行、新建编组站设计、过河同不过河等新线局部的设计方案等。
在轨道交通规划的多个方案中,多个决策的指标下,选择出决策者认为的最佳方案。因此,在轨道交通规划方案进行优化决策的步骤是:首先,使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结合计算机决策技术,再次通过评定决策指标,确定决策指标权,然后,对备选方案进行排序,从而产生最佳的偏好方案,最后,获得整个决策层都为满意的决策方案。
3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际轨道交通线路规划方案
轨道交通规划是指按照一定时期的经济同社会发展目标,来确定轨道交通的规模、性质及发展方向,合理的利用土地,进行交通空间功能布局的协调及进行各项设施的全面安排和综合部署的。道路轨道交通线路领域,因为在规划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所要涉及的因素错综复杂,所以在系统方案论证的阶段,对方案的选择和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于多目标、多准则的决策性问题,研究系统性的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优化决策方法及理论,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上的支持,不论在应用上还是理论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轨道交通的社会、自然、环境工程和经济等各项因素互为前提,相互制约,这一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体系因素,影响着轨道交通的规划。影响因素综合体系的复杂性,影响着轨道交通规划方案的多样化倾向及形成。近些年,国家在进行交通规划时,非常重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以此来缓解交通环境影响。优化轨道交通规划,能够在根本上推动发展目标得以实现。因此,轨道交通规划中,怎样寻找优化的规划方案,成为了主要问题。下面分别从城际轨道交通中的客运专线及铁路线路的规划方案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规划方案两方面进行阐述。
3.1 城际轨道交通中的客运专线及铁路线路的规划方案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城际轨道交通中的客运专线及铁路线路的规划方案。客运专线是中国铁路进入高速化发展的起点,通过对其专线的设计,可以对建设高速铁路提供丰富的材料及数据。客运专线的设计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多项专业知识,涉及很多方面,需要多个专业进行互相配合。在确定一个线路规划方案时,要在多个优秀的线路方案中对比筛选,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设计路线的工作量。客运专线线路长达上千公里,其造价高、面积大、施工过程复杂,不容易改建。所以,线路的规划要根据经济、技术和环境效益的分析对比以及施工投入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设计。客运专线存在着平面曲线半径大、书曲线半径大和缓和曲线长的特殊的要求,因而同其他普通的铁路相比有异同之处,需要结合国内外的众多实践经验,进行选线的设计。
保证高速铁路同客运专线的建设有效合理的布局,就要防止布局和决策的随意性,前期的规划最为重要,那么客运专线的选线工作就是重要所在。路线方案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工程自身的投资费用、使用质量和运输效率。方案评价研究对于客运专线的规划非常重要。本文将采用多目标决策系统的优选模型进行轨道交通规划设计。
多目标决策系统的优选是一个多钟指标、多个决策者共同参加判断选择的过程,这个软件系统从体系结构上,根据功能划分成四个层次:决策层、应用层、信息源层和管理层。决策层是这个系统的核心,其中包括决策指标体系的建立模块、控制协调的机构、指标权重的计算模块、方案的优选模块和优选的结果显示模块、备择方案的生成模块等等。此系统包含了十几个模型,很多种界面窗口和常用数学方法,每个子系统用类库的方式进行存储,内部的集成度很大,他们间的相互关系用知识库来进行协调,从而避免代码冗余,使系统降低了复杂度。针对客运专线的铁路线路走向,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数据仓库通过多维的数据库模型,实现了数据仓库的结构。
3.2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规划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是一项多目标的决策问题,需要利用大系统的观点,站在城市交通系统、城市系统和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角度,全面的、动态的思考市民外出和经济发展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影响,从而提出规划方案。
4 轨道交通规划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价
人类的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人类的发展必须保证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及环境的优化,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涵。轨道交通运输的节能性、轻污染性及占地小的特性,是可持续发展理解的重要体现。虽然在整体污染水平来看,轨道交通对于环境和大气以及声音上环境的污染影响不大,但针对局部的环境,仍然存在较大的影响,那么怎样认识和控制这类影响,就成为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需要关心的问题。因而,当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时,必须做好环境影响评价,有效的防止轨道交通对环境的污染。轨道交通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于城市的建设、规划和环境管理,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有助于防止和控制轨道交通产生的环境污染。人类的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人类的发展必须保证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及环境的优化,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涵。轨道交通运输的节能性、轻污染性及占地小的特性,是可持续发展理解的重要体现。虽然在整体污染水平来看,轨道交通对于环境和大气以及声音上环境的污染影响不大,但针对局部的环境,仍然存在较大的影响,那么怎样认识和控制这类影响,就成为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需要关心的问题。因而,当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时,必须做好环境影响评价,有效的防止轨道交通对环境的污染。轨道交通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于城市的建设、规划和环境管理,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有助于防止和控制轨道交通产生的环境污染。
轨道交通涉及的线路长,波及面广,在施工和运输过程中都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因此要求在进行规划时,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做到工程设计和环境保护协调进行,尽量避免对道路沿线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寻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结合点,发展绿色设计。
5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轨道交通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轨道交通规划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按照发展组织和经济合作,最先提出的: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来构建的,此框架从人类的经济活动同自然环境间的互相作用的关系出发,使用状态指标来回答,环境同人类的经济系统发生的变化;使用压力指标来评述,造成现有环境变化的活动原因;使用响应指标来回答,社会对于解决现有环境问题做出的努力。以此来建立轨道交通规划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在这个框架中,状态指标包含:资源存量指标、区域环境的质量指标、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指标、生活环境的指标、社会稳定的指标、交通环境的容量指标和公平性指标。压力指标包含:交通运输过程中造成的废气、振动、噪音污染程度和能源消耗量。相应指标包含:交通需求管理合理程度、交通优先战略实施的情况、交通产业政策其制定合理性以及交通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与技术进步等。
6 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轨道交通规划与评价的发展方向
可持续发展是融技术、科学理论同政府行为的综合体的发展。将可持续发展由理念转化为行动,必须重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其能力指的是公众参与能力、政府能力以及科学技术能力,对于未来轨道交通规划的发展方向,政府应具备如下能力:
6.1 将轨道交通规划同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和经验进行相互交流
6.2 结合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规划确定优先发展领域
6.3 在交通发展战略和实施上,把发展同环境相互结合
6.4 在把发展同环境相互结合的前提下,完善管理政策,制定实施机制
6.5 审议原有组织机构及法规,并对其进行从新构建从而促进可惜续发展
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参与,不只是包含公众积极参加相关行动和项目,还要改变思想,培养有节制的交通消费习惯。
科学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中包含微观工程技术、宏观分析技术、新概念技术等。
7 总结:
轨道交通的发展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及深远的影响。探析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轨道交通规划与评价方法,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促进轨道交通发展,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积极地意义,对轨道交通技术进步有着特殊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蔡庆华.中国铁路技术创新工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2)
[2]阚叔愚,王连子,曾学贵.铁路设计理论和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5)
[3]郝瀛.铁路选线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6)
[4]吴小萍.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轨道交通规划与评价方法研(D).长沙:中南大学,2007(5)
[5]杨东援,吕晓明.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交通系统建[A].第2届海峡两岸及香港土木及结构工程交流与研讨会论文集[C].财团法人台大土木基金会,2008(5)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通常把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称之为城市规划。国内外经验证明,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首先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明确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并以之为依据,指导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城市的发展目标。
一、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其思考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大多是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研究社会经济状态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规划的目标根据目标分解为具体指标按照以上问题提出不同的规划方案研究不同方案的利弊确定总体规划按照总体规划进行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近期实施方案制定建设规划的管理。通常情况下,规划的重点在于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城市规划的着眼点是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在有关城市规划的法规中提出了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保证措施和有效的实施手段,往往忽略了资源和环境问题,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上。
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启示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全球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满足当代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不损害满足子孙后代生存发展对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和环境需求的能力。我国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将城市规划《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和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强调要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我国人口众多,许多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沉重的资源环境压力。由于我国大中城市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任务繁重,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西方国家相比更为突出,在城市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尤为重要。
当前,可持续发展观念至少在如下几方面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1)如何确立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与规划方法体系;(2)在规划环节怎样才能保证城市发展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3)如何体现“科教兴市”从总体上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4)资源、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客观约束,通过何种形式才能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得到有效反映。显然,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将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工作更好地适应和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而有助于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思路框架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城市规划中除了包括常规的规划内容之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预测在不同政策方案下,城市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状况,在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两个关键指标的约束下,制定城市的发展方案及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对城市规划的内涵进行必要的拓展,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新思路。
城市规划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如果城市规划的初步方案突破了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及城市的资源供给力,则要求进行相应的需求管理,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控制,据此在环境指标和资源指标下得出一个新的城市规划方案,再与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比较,直至满足为止。这种城市规划新思路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综合需要与可能,建立一个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城市系统,同时必须考虑城市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将城市的资源环境消耗确定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
根据研究目标设立了两个决策作用点:城市交通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城市环境承载力即城市环境对污染承载能力;城市资源供给力即城市的资源(包括土地、淡水、森林、能源等资源)对城市发展的供给能力。对于任何区域,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的资源利用和城市的环境污染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限度将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作为现代城市,其规划应具有如下特点:(1)规划内容已不局限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是将与之关联的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纳入规划过程,在保证上述因素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寻求城市适宜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特别在规划的开始,就把城市的环境分析和城市的资源分析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分析一并考虑,由此得出平衡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初步方案。(2)规划的出发点不仅是以往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关系,而特别强调了城市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这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的要求。(3)资源环境体系的基本承载力是决策城市规划方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控制点,即规划方案中建议的城市规划不能突破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指标的引入,保证了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上述规划思路充分考虑到客观条件对城市发展的约束及科技进步对城市发展的能动作用,以之作为规划工作的出发点,将有助于从规划环节保证实现城市的内涵型、集约式发展以及“科教兴市”战略的贯彻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