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谈谈对自主学习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自主学习;定义;特点
一、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1.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初,由哲学家维柯提出,之后许多人从事与之有关的研究。直到20世纪对建构主义做出贡献并把它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是美国的杜威、皮亚杰和俄国的维国茨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它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它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2.教育主体自主性发展的教育理念。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现代教育理论还认为,学校教育应着眼于教学学生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终生学习”的基础,这已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口号。
3.以学习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社会的需要,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产生了根本性变革。变革的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以教育主体自主性发展和创新教育为中心来构建现代教育的理论体系,建立以“学会学习”为中心内容的现代教育理论。二是以“学习论”改造现行的“教学论”,建立“学习论”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观念。自主学习要求真正确立学习者主体发展和自主发展的地位,使知识经济时代的教学理论更加符合学习者学习知识、技能与人格发展的内在规律,教师的所谓“教学”,其真正含义由过去的“教学生知识与技能”变为“教会学生学习”。建立以学习论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论。三是以学法研究为中心带动教学法观念的根本性变革。构建以学法为中心的教学法理论体系,并不断推进这一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
4.以理解为核心的学习观。教师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必须确立学习是一个理解、记忆、运用过程的观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一个初步理解、强化记忆、学会应用、加深理解的过程。学习过程的实质和核心在于理解,而不是记忆。确立这样的学习观才能使学到的知识更稳固、更灵活,才有可能使知识成为创造力的翅膀。
二、自主学习的定义
1.关于自主学习概念的不同理解
目前,国外使用的与自主学习有关的术语很多,但是对于什么是自主学习,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对自主学习概念的理解,大致分两类。
第一种观点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或学习方式。如余文森等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程晓堂认为自主学习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一是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就是学习者指导和控制
自己学习的能力;二是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学习材料的控制权,就是学习者对这些方面的自由选择的程度;三是自主学习是一种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育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这种观点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监视、调控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持相近观点的还有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Barry J. Zimmerman, Sebastian Bonner, Robert Kovach等人。如美国自主学习研究的著名专家、纽约城市大学的Zimmerman教授指出,不同的研究之所以在自主学习习得界定问题上存在分歧,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理论立场和视角不同,往往只关注学习的一两个方面。他对自主学习的有关定义做了系统的总结,归纳出共有的三个特征:
(1)强调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自我调节策略的运用;
(2)强调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定向的反馈循环过程,认为自主学习者能够监控自己的学习方法或策略的效果,并根据这些反馈反复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
(3)强调自主学习者指导何时、如何使用某种特定的学习策略,或者做出合适的反应(Zimmerman,1989,1990)。
第二种观点以庞国维为代表,主张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定义自主学习。横向角度是指从学习的各个方面或维度来综合界定自主学习。如果学生本人对学习的各个方面都能自觉地做出选择和控制,其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具体来说,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自我驱动的,学习内容是自我选择的,学习策略是自主调节的,学习时间是自我计划和管理的,学生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性条件,并能够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判断和评价,那么他的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反之,如果学生在学习的上述方面完全依赖于他人指导或控制,其学习就是不自主的。从纵向角度界定自主学习是指从学习的整个过程来阐释自主学习的实质。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如果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完全依赖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监控,其学习就不是自主的。
综上所述,大家对自主学习的定义不同,但其本质涵义是一致的。我们可以把自主学习理解为一种学习方式,是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强度和学习结果评价的学习方式;但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能力和习惯,学生能够指导、控制、调节自己学习行为的能力和习惯。
2.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
在教育实践中,自主学习经常和自学相混淆。首先,自主学习与自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自学是学习者在没有外在的帮助下独立学习的方式,由于学习的过程当中没有同学和老师,因此要求学习者具有较高的学习自律性。自主学习并不等于绝对孤立的学习。自主学习是主动的、有主见的学习,它不是放任自流的学习,也不是自由散漫的学习。主动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和本质,它的内容包括自我识别、自我计划、自我选择、自我监控等等。其次,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自学是在没有老师授课和指导的情况下学习,而自主学习仍然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自主学习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学习者的自主程度是一个连续体,一端是完全依赖教师,另一端是完全自主。 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习者从完全依赖教师逐步走向完全自主、教师从紧紧控制学生逐步走向不干涉学生学习的过程。自主学习不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一种意识、一个教学原则和学习方式。
三、自主学习的特点
1.自主学习的自立性
(1)每个学习主体都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人,学习是学习主体“自己的”事、“自己的”行为,是任何人不能代替、不可替代的。
(2)每个学习主体都具有自我独立的心理认知系统,学习是其对外界刺激信息独立分析、思考的结果,具有自己的独特方式和特殊意义。
(3)每个学习主体都具有求得自我独立的欲望,是其获得独立自主性的内在根据和动力。
(4)每个学习主体都具有“天赋”的学习潜能和一定的独立能力,能够依靠自己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障碍”,从而获取知识。
学习“自立性”的四层涵义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具有独立性的学习主体,是自主学习的独立承担者;独有的心理认知结构,是自主学习的思维基础;渴求独立的欲望,是自主学习的动力基础;而学习主体的学习潜能和能力,则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基础。可见,自立性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学习主体内在的本质特性,是每个学习主体普遍具有的。它不仅经常地体现在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所以,自立性是学习主体内在的本质特性,是每个学习主体普遍具有的。它不仅经常地体现在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因此,自立性又是自主学习的灵魂。
2.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自主性学习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能动性基础上,它以尊重、信任、发挥人的能动性为前提。能动性的表现形式有:自觉(自律)与主动(积极)。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一种主动学习。自我创造性是学习自主性更重要、更高层次的表现。它是指学习主体在建构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出能够指导实践并满足自己需求的实践理念模型。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他律到自律、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积极,不仅开发出了学生的潜能,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责任心。
3.自主学习的异步性
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学生在充分了解自身的客观条件,并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需要,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并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评估。学习的异步性,使不少学生脱颖而出,使暂时落后的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尽快赶上来。
总之,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学习,学习也就变成自己的事,自觉自愿的事。学习积极性的根源在于学生内部学习动机,而这种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学生将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习也将是高效的。教师要放手给学生必要的个人空间,为学生创造、发现、表现提供更多的机会,特别是为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 可以说自主学习不仅能开发出学生潜在的能力,而且能激活、诱导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四、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
完全自主的学习者可以在没有课堂、没有教师、没有教科书的情况下学习,但这种理想的自主学习者和学习条件并不存在。我们提倡的自主学习,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创造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以期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并且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便学习者离开学校后能继续学习。学校仍然是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习资源的主要来源,教师仍然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教学大纲仍然是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文件。学习者可以有自己的学习目标。但这种目标不应该与教学大纲的总目标相抵触。因此,自主学习不是否定已经有悠久历史的学校教育而应该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我们有必要就如何协调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提出以下建议:
(1)增加教学大纲的灵活性,以便教师在教学中有更大的自,从而缩短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距离。
(2)革新教学方法,主要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改变。
(3)转移课堂教学的重点,使之成为学习者与学习者或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协商、讨论、合作的场所,以便解决那些学习者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4)适当减少课堂教学时间,增加自主学习时间。
(5)革新评估标准,评估方法和评估手段,力求体现自主学习的实际效果。
五、结束语
自主学习是21世纪社会、学校、个人最为重视的一种学习方式和生存发展方式。如果说21世纪是一个学习的时代,是一个学习的社会,那么适应这种时代和社会的必备素质之一,就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但是自主学习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我们教育实践者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参考文献:
[1]余文森.略谈主体性和自主学习[J].教育探索,2001.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在教师“导”的情形下,学生围绕学习对象,通过自主、合作两种途径进行学习,以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模式。该模式中,我认为有几个认识方面的问题,应该予以澄清。本人在这里谈谈一些个人想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1.学生是主体,教师只引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位置是不容质疑的,教师只能是起“引而导之”的作用。“导”在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导”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成功与失败。因此,教师必须使“导”具有启发性、兴趣性。
但是遗憾的是,如今这个观念还不被大多数教师所真正接受。教师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置,突显学生的重要性,在课堂上起到“引领”作用,轻轻敲敲,慢慢诱导,起到“敲边鼓”的作用。总之,教师千万不要“一讲到底”,把痒痒的嘴闭一闭,把宽大的嘴收一收,把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务实地还给学生,这才是智者的做法。
2.形式是表象,“智动”是关键
课堂形式(如学生座位编排,课堂的活跃等)是表象,而关键的是:教师把课堂的学习氛围营造好没有?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起来没有?他们进入学习状态没有?如我们看到的有的课堂,表面好像“死气沉沉”的,而认真仔细观察,确是“静水深流”,学生反映强烈,思维活动一刻也没有间断的迹象。这是何等的高明呀?
与之相反的是,有的课只是课堂氛围活跃,显得热烈,无论你从什么角度看,都只是形式而已。这样的课,让人觉得可惜;还有的课,既没有形式也没有内容,有的只是教师的声音和学生的无赖之象。所以,课堂形式的活跃不等于学生的智慧得到了启发,要启而发之。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形式与实质统一在一起,不是更好的吗?
3.课堂是开放民主的“立体式”
所谓的“自主”是指学生白己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主动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合作”是指在学生个体探索的基础上,开展生与生,或者师与生间的互相合作性探讨,进行开创性学习。教学课堂就是开放的、民主的,课堂就不再是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学”。学生也不因教师的讲而听厌烦,教师也不会因学生的厌烦而厌教,从而达到和谐的课堂学习形式。
4.自主学习是第一位的,合作学习是第二位的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中文综;学习能力
【中国分类法】D432.63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今天这个知识更新迅速的社会里,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做过一项研究指出,信息通信技术带来了人类知识更新速度的加速。在18世纪时,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缩短为30年;上个世纪60~70年代,一般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为5~10年;而到了上个世纪80~90年代,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5年;到进入新世纪时,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因此,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一、“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浪潮席卷全国,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并获得成长。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他才会去认真努力地学习,然而强迫是不会让学生感兴趣的,只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要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只能是自主学习。所谓的自主学习简而言之就是自己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才能让学生在学此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
二、“自主学习”的要求
如何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作为一名文综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主学习在高中文科综合中的应运。
首先,要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意识是行动的先导,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必须要靠自身的积极主动而不是靠老师的灌输,从而从内心深处去自觉的去学习,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其次,要让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针对学习计划要对课堂、课后具体的时间和任务安排有个详细的实施方案,这是自主学习能够持续下去而不至于半途而废的重要保证。
再次,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自主学习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的主观条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要培养学生的自控自律能力。学习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高中学生由于其自身的生理和心里的特点使得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对外界的各种诱惑不能很好地抵制,如果静不下心来就无法自主学习和提高学习的效率。在这过程中,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督管理,使学生养成有较强的自控自律能力。
(二)要培养学生的选择鉴别能力。自主学习很多时候是在离开老师甚至是家长进行的,对事物的是非、美丑、善恶等必须要有个鉴别和选择。因此,选择鉴别能力在自主学习过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学的内容必须是健康的、美好的,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的,这才能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要培养学生使用辅助工具的能力。当今知识更新迅速,周期大大缩短,新知识层出不穷,必须要学会使用学习辅助工具和手段(如互联网、字典等)才能确保自主学习能顺利进行。
(四)要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的方法对自主学习是非常有用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是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和成就感,使他们乐于学习,自觉去学习。
三“自主学习”的实践
我在教学实践是怎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呢?我采取的方法那就是“人人当小老师”。当前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使得他们乐为人师,好为人师。针对这一特点,我的做法之一是:在下午上课之前的二十分钟,让同学到讲台上去当小老师,带着大家去预习和复习知识,有时也可让他们谈谈学习心得体会。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台,避免了部分人的侥幸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做法之二是:在每天晚自习之前半小时(新闻联播时间)让班委组织同学们观看新闻联播,因为文科学生必须心怀天下,放眼世界,必须了解和关心时事,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经过长期的积累,到高考之前,同学们这种对时事的敏锐感知能力会使他们在高考中如鱼得水,大有斩获。通过这种做法,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兴趣也提高了,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改善。
【关键词】中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思考
语文课堂自主学习方法的掌握并非“朝夕之功”“立竿见影”,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直以来,中学语文教学都在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探究实践的机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改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从自主学习的特点出发,谈谈个人的一些浅见。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的特点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之前就能够明确学习目标、制订有效的学习计划并做出具体的学习准备,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随时进行自我监控、反馈和调节,在学习结束后对结果进行自我检查总结、及时评价纠正。简单来说,自主学习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动性。语文自主学习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意识,能够主动去学,而不是靠教师和家长去压迫。主动性是学生自主学习一种内在需要的满足,中学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
(2)自主性。以往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跟着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自主性就是让学生把学习真正变成他们自己的事情。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学,不理解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自主学习。
(3)独立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中学语文的学习也是独立的,这是教师无法替代的事情。在语文学习中只有让学生自己读书,让他们自行感受和思考,独立掌握知识和明晓事理、
(4)过程性。作为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自主性学习应当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情感体验和认知体验。这个自主学习的过程是要学生亲自去体验的,而不是由别人强制施加,只有学生自己亲自实践。
二、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一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过于重知识而轻能力,导致学生缺乏实践探究的机会,问题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就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1)营造和谐轻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被当作一个容器,教师只是不断地往里面填充东西。实际上,学生应当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要做的是尽力去助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权威课堂姿态,通过欣赏的角度来对待学生,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课堂表现的亮点,及时给予鼓励,以增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信心,不断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成就感和新鲜感,让自主学习逐渐成为一种乐趣。
(2)创设有效语文学习情境,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语文自主学习的实现必须要依赖一定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主要包括人力、信息和环境方面的资源。教师创设的自主学习情境,从环境资源方面来说主要是指自主学习的时间、情境、氛围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进行自主选择和自主活动。所以,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时候,需要我们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结合一定的背景介绍,然后创设合理的情境,为学生构建起自主学习的平台,让他们满怀期待和信心去文本中探寻内心所需的东西。
(3)明确初中语文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需要教师不断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引导。初中学语文自主性学习的瓶颈在于让学生明确学习中的任务,由学生来规划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任务意识与能力,在实际学习中一般会采取问题情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阅读。对文本阅读来说,自主学习计划也就是阅读学习的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条理地实现自主学习,同时也可以对自制力差的学生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和警示作用。只有当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强化并且慢慢转化为内心的一种素质时,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自主性学习。
(4)开展有效自主学习实践,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过程中,语文教师没必要对所有的知识进行一一讲解,因为有些内容是可以让学生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式的小组交流学习,以促进教学相长。学生们可以走上讲台当小老师,提出疑问,让台下的学生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的学习体验可以让学生尽快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这样他们才会主动深入语文教学,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动力,它促使学生津津有味地学习,并得到很大的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好动心很强,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适合他们心理特征、形象生动、带有丰富表情的互动交流式的学习情境,刺激他们自主学习的兴奋点,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2、3、4的乘法口诀”时,首先创设这样的情境:“在知识王国里,有一位知识老人,有一天他发现,麻雀和乌鸦在争吵什么,争得不可开交,知识老人走到它们身边说:‘别吵了,谁先算出这道题谁胜。4x3=?’只听麻雀快嘴快舌地说:‘4加4得8,8再加4……’可还不等它说完,乌鸦却一字一句地说:‘三四十二’。”老师描述完情境之后提问:“同学们说谁获胜了?”儿童自主思维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异口同声地说是乌鸦。老师说:“对了,知识老人宣布乌鸦获胜,还夸奖乌鸦把乘法口诀记得牢固!”为了使儿童自主思维的兴奋点及时转移到乘法口诀上来,老师又紧迫着提问:“乌鸦为什么能获胜呢?”全班学生都兴趣高涨,纷纷举起小手,企盼着老师叫自己回答。通过这样一个情境,既巧妙地导入了新课,又自然地将儿童的注意力一下子从课外转入课内,燃起了儿童自主思维的火花。
二、操作、参与、协作学习。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主旋律
操作是一种启迪学生自主思维的最好的实践活动,参与是一种加深学生感性认识,并促使向理性认识升华的有效途径,相互协作是一种与人协作共事、与人共同创造,发挥集体智慧的能力,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21世纪所需人才的必备能力之一。恰如其分地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自参与求知过程,相互协作探究,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旋律。
三、融洽的师生关系及和谐向上的氛围,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有力保证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小学生在尊重、热爱老师的同时,也非常需要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情况,捕捉学生感情的变化,针对不同情况,适时采取措施。如对自卑感强、学习缺乏信心、胆子较小的学生,教师应及时通过善意的眼神、关切的手势和充满爱意的微笑予以关怀;对发言积极,学习主动性较强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少数思维活跃,但好说好动的学生,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他们得到充分展示,发展自我。例如在进行“2”的乘法口诀的第一句:“一二得,这个知识点教学时,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口诀的编法,在学生已掌握口诀的含义后,我又问:“那能不能编成‘二一得二’,为什么?”真是一石击起千重浪,同学们又七嘴八舌地争论开了。经过激烈争论,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同时得到了答案。不能编成“二一得因为”“一二得二”中的“一”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二”表示相同加数。如果编成“二一得二”就把它俩的位置交换了,表示的就不再是1个2,而成了2个1了,这样就把整个算式的意义改变了。这些精辟的回答博得了全班学生的阵阵掌声。这时,教师及时地对这些思绪敏捷的同学予以表扬,对特别突出的嘉奖“小红花”、“小红星”等。教师这一问一奖,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之间在情感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与共振,有力地调动了全体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信心,把学生的自主心理、自主意识、自主行为能力和自主学习效率提高到最佳程度。
四、自我评价反馈,是学生对自己自主学习效果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