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技术学的基础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信息加工的基本理论
1.记忆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把人的记忆分为感觉记忆、工作记忆、长时记忆。工作记忆相当于计算机的寄存器,长时记忆相当于计算机的外存储器,具体理论如下:感觉记忆:接受大量来自各种感觉系统的信息,信息只保留短暂的时间,一般在0.5-2秒之间,如果这些信息得到注意,会进入工作记忆进一步被处理,如果没有被注意很快会消失。工作记忆:存储人们正在思考的信息的记忆系统。容量有限,在短时间内只能记住7±2个独立的信息单位,所有信息要想被大脑处理必须先进入工作记忆。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一个信息库,其容量无限,并且可长期保存信息。
2.组块理论
由于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而工作时,工作记忆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进入工作记忆中的信息,才能被进一步地加工。为了增加工作记忆的信息容量,提高加工效率,可以运用组织的策略。组织的实质是建立新知识间的联系,使之结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个知识的“组块”,减少了独立的信息数量,从而提高了进入工作记忆信息的总量。
3.编码理论
所谓编码,就是为了把信息放入人的信息加工系统,把信息加以修改、转换,使之适合于人的信息的过程。[1]编码的基本策略是维持性复述和精致性复述。[2]
4.提取理论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用已有的知识经过复杂的认知操作来解决问题,已有的知识保存在学生的长时记忆中,此时学生要从长时记忆中获得这部分知识,重新放回到工作记忆中,这个过程称为信息的提取。研究表明,“信息的提取与信息在长时记忆中的记忆痕迹强度有关。而记忆痕迹的强度又与相应信息所受到的加工深度有直接关系”[2]。另外,该理论认为,信息的提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存储形式,以及长时记忆中相关知识的关系。
二、对数学教学的指导
1.知识的注意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关于记忆的相关知识,学生从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首先到达感觉记忆,而信息在感觉记忆中的停留时间又非常短,如果得不到注意,就会丢失这部分信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呈现知识的形式要能够引发学生注意。众所周知,学生在课堂中,各种感觉器官都发挥作用,教室中也有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都会进入学生的感觉器官,进而进入感觉记忆。但根据注意的过滤器理论:“神经系统对加工信息的注意选择存在如下机制,神经系统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只能对特定的信息进行加工,而且加工的容量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在神经系统的某一个加工阶段存在着一个过滤机制,这个过滤机制会对来自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地加工,使一部分信息能够通过这个过滤器,并得到进一步的加工;而其他的信息就被阻断在过滤器之外,得不到进一步的加工。”[3]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是图形信息用不同色彩粉笔,从复杂图形中分离基本图形,对学生产生较强剌激,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使此信息通过过滤器,引起进一步的信息加工。二是运用复述策略。也就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强调,重要知识,教师反复强调,就是一种复述策略,其目的是使这些信息通过过滤器,得到进一步加工。三是数形结合。数形结合能够使学生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接收的信息是一致的,这样来自两个通道的信息是一致的,不论哪个通道的信息通过,知识信息都得到加工。四是充分发挥板书作用。漂亮的板书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教师要边书写边说,学生可一边听一边看,这样两个通道的信息相同,因此通过过滤器的信息是一致的,故能够被选择,受到加工。
2.知识的组块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工作记忆的容量为7个左右,一旦超过这个限度,新进入的信息将“赶走”旧信息,并且工作记忆中的信息是以“组块”为单元的。因此在教学中,为使学生进入工作记忆的信息量有所增加,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总结规律,然后依据规律进行联想记忆,这样可使学生进入工作记忆单元所包含的信息量明显增加,从而达到在工作记忆的容量限度之内增加信息加工的数量。例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学习,笔者总结的规律是:四个对,三加一。具体是指:四个对是平行四边形的四个性质定理。即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轴对称图形。三加一是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前三个定理的逆定理就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外加一个是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样一是可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所有定理总数非常清楚。二是可使学生把这些基本知识之间形成联结,形成二个“组块”,进入工作记忆的信息量增大,从而提高工作记忆的处理能力。三是这些基本知识进入学生的工作记忆后,学生如需要这些基本知识,不需要再到长时记忆中去检索,有利于学生提取这些知识信息,从而缩短提取信息所用的时间。
3.知识的编码
工作记忆中的信息,经编码才会进入长时记忆,而编码的策略之一是维持性复述,就是我们经常运用的背诵。这种方法对简单信息运用比较有效,对复杂信息要运用精致性复述。这种方法要对信息进行重新组织,可以利用接词法、顺口溜、谐音法、联想法等等进行编码。如对因式分解方法可编写如下顺口溜。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考虑用公式,十字相乘试一试,分组分解要合适,四种方法反复试,最后必是连乘式。
4.知识的结构
知识的结构指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是经过学习者对外显知识的感知、理解、内化进而储存在自已长时记忆中的、相互联系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组成的结构。我国学者的研究表明,CPFS结构是一种优良的数学认知结构,有助于知识的贮存和提取,所谓CPFS结构是指概念域、概念系、命题域、命题系形成的结构。[5]而概念域是指同一个概念的各种表示形式的集合,概念系是指概念之间的关系联结而成的网络。命题域是指一个命题A的等价命题网络的图式为命题A的命题域。命题系是指存在推出关系的一组命题网络的图式。
基于以上观点,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稳定的CPFS结构。
第一,教学中要能够使学生形成概念域与概念系。概念学习中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背景去深入地理解概念,从而形成概念域。例如平行四边形概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还可以用如下方式定义,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等等,这样便形成了平行四边形概念的概念域。而关于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系是指平行四边形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比如与矩形概念、菱形概念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如图1,这样就可在四边形一章学习结束后,形成平行四边形概念的概念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平行四边形概念的比较清晰的图式。
第二,教学中要能够使学生形成命题域与命题系。众所周知,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已经习得的知识,使这些知识回到工作记忆,然后才能被加工处理。然而因为长时记忆的容量很大,这就给信息的检索带来了麻烦,为使信息能够在需要时,很快被检索到,指导学生形成命题域与命题系,目的是当学生需要某部分知识时,能够走捷径直接检索到所需要的知识信息,而不是顺序去搜索,这样可减少搜寻所需时间。如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是下列一些等价命题的图式:三边相等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边上的高相等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这样就可形成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命题的命题域。此外还要形成命题系,把相关的命题组织在一起形成命题系,便于检索。如下列命题组成一个命题系: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命题,SAS;ASA;AAS;SSS;HL;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另一条截得的线段也相等。此命题系中的命题都与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有关。显然,以上形成的命题域或命题系,在长时记忆中会分别形成一个图式。这些图式把同类问题在长时记忆中形成一个集合组块,当要提取这个集合中的一个知识点时,命题域或命题系中的相关知识就会被激活,这样整个命题域或命题系中的知识被激活。如当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时,很快就会激活命题系中的相关知识,也就是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然后再依据题设条件选择证明方法,从而提高效率。
三、几点思考
第一,知识的呈现形式要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显然,信息的呈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很多信息的载体,如语言、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等,教学中选择那一种刺激形式,要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学生的认知结构相联系,这样才能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促使信息从工作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
第二,解决好课堂教学效率与工作记忆容量有限的矛盾。众所周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增加单位时间的知识信息量,而工作记忆的容量又有限,这样,如果不控制课堂信息容量,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信息,而不给他们留有加工或思考的时间,结果必然会像狗熊掰玉米一样,掰一个丢一个。因此要解决好这个矛盾,一是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认知操作,不能违背规律。二是要结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其基本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还起作用。因此要提高效率,有时要借助形象思维提供给学生一些图形帮助学生进行认知操作,待学生先学的知识进入了长时记忆后再增加新的知识点。三是提高学生的运算性学习能力。学生获得知识要进行复杂的认知操作才能获得,这是人类学习知识的共同特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这样就可以在不违背规律的条件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组块与编码要统一。为了提高进入工作记忆的信息量,在教学中要对一些知识信息进行组块。编码是信息从工作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化过程中发生的,编码的方式与个人的知识经验有关,与教师的教学经验也有直接的联系,一个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知道什么知识运用什么方法进行编码能使学生掌握,因此做为教师首先要掌握一些编码的技巧,比如掌握一些知识的顺口溜等,这样学生在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知识时,提取出来的是顺口溜,对学生来说不需要重新组织就形成了一个组块,因此可提高效率,否则提取出来还要经过重新组块,进入工作记忆,增加时间,效率低。
参考文献
[1] 李士锜,吴颖康.数学教学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张学民.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信息技术;地理教学;新课改
初中的地理教学是这一阶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其它的学科一样,传授的是基础的学科性知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将使学科教学的整体得到发展,推动整个初中阶段的教育。信息技术是基于当今科学飞速发展下的产物,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电化教学,它标志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这一发展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改革,那就是新的课程改革的出现。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新的辅助教学设备及新的教学观念的改革,都将围绕“以人为本”、以达到人的终身学习为目标。
1、让愉快教学再次重现于课堂
使愉快教学再次重现于课堂,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新理念,体现了课改地理在教学中最讲究图文的运用,通过读图、析图来获取知识、巩固所学知识;通过理解、推理解决疑难而扩张思维。传统的教学所使用的地图是静止的平面图,而图中所扩展的知识都是由教师口头描述补充,学生去进一步想象。教师言语中描述的过程,这是一个虚拟的过程。教学幻灯片中的抽拉式的动画,虽然可以使虚拟的教学过程变得现实一点,但仍有不足。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解决了这一虚拟的教学,正所谓的“一切尽在无言中”。如讲火山和地震的形成,借助资料库中的实况录像,让学生观看,达到了形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一饱眼福。在讲四大洲、七大洋及板块构造学说时,运用教师收信集整理好的网络辅助教学课件,让学生在局域网上的相应课件中操作鼠标,填出七大洲、四大洋及六大板块的位置,并自测相关的练习。对于测试不满意的同学,通过自测,发现不足,重新更正,再次练习,以达到自己最满意的效果。在填绘练习中,同学的互助、互动,教师对学生作品的展示,和学生运用网络获取新知识的展示以及师生的对话丰富了课堂的教学,让大家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取了知识、品尝学习中获取知识的快乐。
2、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分析问题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体现了新的课改,培养了学生学习初中地理的技能传统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系统性传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少,获取的知识局限于课本。学生对于教学中的抽象性知识很难直观的理解,尤其是对于刚进初中的学生,要解决这一难点,过去靠的是板图、板画、挂图和幻灯片来展示,教师讲解为主,抽象的思维还得靠学生自己建立,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设备,可以使这一难点迎刃而解。如在讲授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问题时,自转的问题比公转简单多,公转显得抽象,运用教师收集整理好的网络课件——“九大行星的公转”,展示地球的公转,直观的演示了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自西向东的运动。运用地球公转——“四季变化”的网络课件,动态演示地球公转的结果,并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完成以下的练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得以突破。
3、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使教师在传授系统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和信息量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所学的知识掌握好,做到不仅会学还要会用。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时候,不应仅仅只是死记硬背的系统性知识,而是掌握知识的技能和学习的方法。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吮吸知识的营养,在开阔眼界的同时,感受到人类智慧的伟大,科技的迅猛发展所负时代人的重任,同时可以品味到人类社会的彼此联系和合作。这样的教学,即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所带给学生的信息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以达到知识的终身运用促进整个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对学生学习成绩的科学评价
体现了新课改对学生学习成绩的科学评价,体现了“以人为本”知识的传授要“以人为本”,以达到终身学习。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以讲授完本节知识为目标,以让学生能考出好成绩为宗旨,期末考试一次定局,高分者优秀生,低分者为差生。难道我们对教育对象的评价就是这样的格局和框架吗?非也。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给予了教育对象接受知识的新的评价,要评价就要给参评的对象提供平等竞争的条件和机会。从地理学科而言,教师通过自制的电子表格,可为所教班级学生进行以下的平时成绩的评价记录,占全学年的6 0%,期末测试的成绩占4 0%,并在教师的网页中让学生查询自己的得分,并不断完善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提高成绩。
4.1评价的内容
(1)系统性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2)读图、填图、绘图、析图技能的评价。(3)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评价。(4)扩展性知识的评价。
4.2具体评价方法
(1)系统性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可在学期教学中根据每一章节的内容,给出相关的“基础性知识”的检测题,学生可通过访问教师机自选所有章节检测题中的四个章节中的内容进行自行检测,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以每章节5分制满分打分,不满意的同学可以重测。(2)读图、填图、绘图、析图技能的评价:教师可让学生可通过访问教师机,在教师设计和规定好的“网络辅助教学课件或地理填充图”中,选择所有章节检测题中的四个章节中的内容进行自行检测,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以每章节5分制满分打分,不满意的同学可以重测。3)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评价:教师结合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设计好“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检测题,让学生在网络中通过访问教师机,自选两个部分的题进行检测,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以每个部分5分制满分打分,不满意的同学可以重测。
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学科的整合,丰富了课堂教学、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扩展学生获取知识的信息量、增加学生学习知识的趣味性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技能、增强了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全方位能力。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学科的整合,为地理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教具,为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创造了条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推动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保障。
参考文献:
[1]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
[2]徐光泽.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
teach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is Mayers' multimedia learning theory and J. Piaget’s constructive learning theory and its linguistic basis is Krashen's second language input hypothesis and 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Key words】multimedia learning theory;constructive learning theory;input hypothesis;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听力教学已成为一种必然。了解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听力教学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更好的提高听力教学效果。
媒体(Media)就是人与人之间实现信息交流的中介,就是信息的载体,也称为媒介。多媒体就是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的统称,即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
目前把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主要基于下述心理学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一、梅耶的多媒体学习理论
梅耶认为,人类有两种基本的信息加工系统,一种是加工言语材料的系统,一种是加工视觉材料的系统。使用多媒体学习充分利用了人类加工信息的资源即教学信息根据人类大脑的工作方式来设计。例如,材料可以以屏幕文本或解说的言语形式呈现,也可以以静态图表或动画的图像形式呈现。同时,学习者也在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觉系统来接受信息。例如,在网络信息环境下,眼睛知觉动画图像,耳朵知觉解说语言;在演讲的情境中,听觉通道加工演讲者的声音,视觉通道加工投影仪上的幻灯片的内容。由于学习者接受教学信息的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的特异性,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通道呈现图文和声音信息,学习者就能够在通道间建立一定的联系,形成整合信息,促进有意义的学习,使课堂教学更显直观生动。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相应机能区,比单一媒体信息刺激所引起的反应要强得多,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让?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观点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于1966年提出的,其核心可以概括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课堂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学生知识的获取是以学生的主动建构方式为主,教学不再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根据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对外界提供的信息主动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教学观重视情境设置、意义建构和协作学习等重要环节,认为影响学习过程的因素有:教师、学生、任务和环境,它们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相互作用。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在一定情境下发生的,知识也只有在具体环境下才有意义。
听力理解过程被看作是积极的信息处理过程。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得教师能够创造出各种声音、图像等逼真的生活场景,学生则可以同时接受视觉与听觉两方面刺激来完成知识的建构。多媒体网络环境可以很好地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念。多媒体能够通过视频、音频同时刺激学生,以多种学习资源组合的形式,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使他们成为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过程的活跃参与者。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在课堂学习中触发学生多种感官体验形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听力教学还能促进和深化师生间的交流、同学之间的互相合作和互相竞争,使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交流更顺畅。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互相协作、辩论,从不同角度交换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多媒体听力教学还更好地支持了学习小组的活动,帮助小组成员理解各人的不同角色,并包容不同的或有冲突的观点,这一优点更是支持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点。多媒体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实行个性化学习,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时空限制,构建了一个无限开放的教学空间,学生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开展学习;学生还可以按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由选择不同级别和水平的学习材料,自己设定目标,不断做出调整,决定学习进度。学生通过自测反馈信息,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发现问题,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难度和内容。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网络信息加工的主体、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者。
三、克拉申的“输入”假说
克拉申在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一书中全面阐述了“输入语”的重要性。他说,因为“输入语”回答了语言学习中一个关键问题:人们怎样才能习得一种语言,特别是外语。克拉申认为:“输入语”的假设与过去的外语教学法理论大相径庭。以前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提倡先学句子结构,然后再运用这些句子结构去进行交际。而“输入语”假设是学生首先接触大量易懂的实际语言(输入语),通过情景与上下文理解其意思。这样,寓于交际语言中的句子结构就自然学会了。克拉申认为,学习者所接受的输入语言,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语言习得才有可能发生:(1)可理解性的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2)包含已知的语言成分;(3)包含略高于已知语言水平的成分。此外,克拉申还认为,语言教学中应有两种输入,即“粗调输入”(roughly tuned input)和“精调输入”(finely tuned input)。后者指的是对语言作调整之后的输入材料,而前者指的是未进行任何调整的语言输入。克拉申认为,外语教学没有必要费力费神地去为学生准备“精调输入”,而应采用“撒网”(casting a net)的方法,大剂量地为学生提供“粗调输入”。由学生根据其自身的语言水平挑选新的语言知识。根据克拉申的观点,学会外语只有靠自然习得。其途径是在最小或没有心理障碍的情况下,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输入量。只要输入量大于学生目前的语言能力,情感过滤又低,学生自然就会学会语言。
多媒体软件利用数字压缩技术和超文本连接方式组织,可存储大量音频及视频信息。因此,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听力练习和内容丰富的录像材料,创设模拟生活情景,供学生在地道的英语氛围中学习英语,理解英语从而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实现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
四、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
克拉申的“情感过滤说”最初是由杜雷(Dulay)和波特(Burt)在1977年提出的,其目的在于解释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过程的影响。他们将“情感过滤”定义为:“一种内在的处理系统,它潜意识地通过情感因素来阻止学习者对语言的吸收。”1982年,克拉申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这一理论。他认为,有大量适合的语言输入并不等于学习者可以学好目的语,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还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input)必须通过情感过滤(filter)才有可能变成情感的摄入(intake)。在此过程中,情感因素对语言习得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语言摄入(intake)起着过滤的作用,克拉申称之为“情感过滤假说”。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中所指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自信心及焦虑程度三者。克拉申认为,学习者动机不足、缺乏自信及极度焦虑会阻碍语言的摄入,因而阻碍语言学习或习得;相反,低焦虑感、高动机、高自信会加速语言的习得。根据这个假说,语言习得者的情感过滤强度因人而异。消极的外语学习态度对语言输入有很强的过滤作用。持消极态度的语言学习者不仅不会主动地获取更多的输入,即使能够理解语言的输入,也不会习得。情感障碍就像一堵墙,“输入”一旦碰上它,其中一部分就反弹回来,而不能进入学习者大脑中的“语言习得机制”。这样,习得者学习语言的能力就大打折扣。相反,对外语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人,其情感过滤的作用很弱。没有了“情感障碍”这堵墙,“大量可理解的输入”就会畅通无阻地进入“语言习得机制”中去,经过“内化”成为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耳目一新,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尤其是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软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
环境和学习氛围。在学习过程中,各种媒体可以快速切换,交互使用,具有灵活、方便、快捷、高效等特点。利用多媒体练习听力,学生可以快捷地选择适合自己程度的听力材料,从容不迫地对自己没听懂的地方进行反复练习,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中由于个体差异所带来的干扰与影响从而消除学生学习上的情感障碍。
前言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对高职毕业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实际情况是相当数量的高职毕业生英语交际能力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达不到企业用人标准,英语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所以高职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理论基础
(一)输入理论
语言输入理论是Krashe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他认为,人类只有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时,才能习得语言,所谓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用公式表示,就是i+1,其中,i表示语言学习者目前的水平,1表示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输入中必须包括一部分下一阶段的语言结构。 习得者在接触大量易懂的实际语言时,借助交际情景和上下文理解输入语,自然地掌握其中的句子结构,最终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
根据克拉申的观点,理想的输入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
1.可理解性。 他认为,如果学生不能理解语言输入的信息, 就不能习得语言。
2.趣味性和关联性。要使语言输人对语言的习得有利,必须对它的意义进行加工,使学习者对之感兴趣 ,并在在无意识中习得语言。
3.非语法程序安排。Krashen (1982:68)认为,输入应该是大量的含有丰富结构的自然输入,以语法为基础的(grammatically-based)输入势必降低可理解性输入的质量,破坏交际的焦点。
4.要有足够的输入量。如果学习者在理解输入的前提下,能获得大量的语言输入,往往就能够成功地进行交际,使i+1自然出现。
因此语言输入总体难度不超过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但又包含了略高于学习者现有能力的语言材料。这样,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水平通过不断地努力以及吸收所接触的语言材料,逐渐提高其使用目的语的技能。
(二)输出理论
“输出假设”是Swain在1985年提出的,她认为仅仅有“可理解的输入”对于语言习得是不够的,还需要可理解输出。学习者为了表达他们的信息去构建语言,输出促使学习者花更多精力更深层次地对语言进行处理,使它更恰当便准确便容易理解。这样语言学习才能从语义加工过程(semantic processing)过渡到句法加工过程(semantic processing)。
(三)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输出和输入是不可分割的。 输入是输出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足量的输入,输出便成了空中楼阁。但输入不可能自发转化为输出。输入只有经过学生的理解、吸收,并伴有实践和输出,才有可能被内化和掌握。所以,学习者情感态度和可理解性输出对语言习得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二、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是由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20世纪70年代针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仅包括乔姆斯基提出的能否造出合乎语法句子的语言能力,而且还包括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由此他首次提出了包含“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两个方面的交际能力。海姆斯指出,如果一个人获得了交际能力,那么它应知道在什么场合、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对什么人讲些什么话。交际能力由四个部分组成:可能性,可行性,得体性,语言应用。主要包括:
1)语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也就是语言符号本身的知识,包括词汇、语法、语音、句法等。
2)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指在不同的社会语言环境中恰当理解和表达话语的能力。
3)语篇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即组织语段的能力。即指把语法形式和意义融合在一起,用口头或书面形式连贯地表达不同种类语篇的能力。语篇的完整统一通过语言形式的衔接(Cohesion)和语义的连贯(Coherence)来实现。
4)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是为了加强交际效果或弥补由于缺乏交际能力等因素而引起的交际中断所使用的策略。
由此可以看出,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不能脱离语言能力去空谈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个组成成分。而所谓“交际能力”是则指在具备一定语言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语境,采用恰当的会话技能和交际策略来进行人际交流的能力。
三、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语言输入或输出
现在的高职英语教学存在两个极端。有些院校不重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即使使用多媒体等新教学设备,往往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词汇、语法知识的传授,以教师为中心,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而且存在不少上大合堂课的情况,不注重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课堂设计上忽视输出活动的安排,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上课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延续了多年来的“哑巴英语”状况。另一方面,为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很多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以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为立足点的英语教学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活动围绕促进输出为中心展开。这符合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然而非常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忽视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输出的英语句型简单,词汇贫乏,语言的准确性差,更不用提语言运用的得体性了。大多数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本来就比较薄弱,所处外语环境使接触真实语言的机会很少,语言输入的不足严重制约了输出的顺利进行。
(二)输入内容和质量有待丰富、提高
教材课文内容 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材种类很多也比较乱,很多教材沿用本科教材编写体制,不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内容选材与现实联系不密切,特别是与行业脱节。其次,语言能力不能等同于交际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交际说到底是运用语言能力得体得进行跨文化交际。很多院校高职英语教学语言与文化分离,忽视对文化背景知识和交际原则的介绍,缺乏目标语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导致学生对跨文化交际了解不深,不知道在什么场合讲什么话,往往使交际活动遭遇预想不到的困难,甚至造成一些误解。再次正因为交际活动并不总是顺利的,当交际活动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交际策略。交际策略是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是真实交际过程中必需的技巧,然而教学活动中交际策略的传授往往被忽略。众多因素制约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三)输入输出方式单一
由于地区教育发展的的不平衡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高职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通常输入过程中对个体差异关注不够,往往对所有学生采取同一教材和进度,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对同班学生进行同一内容和方式的输入, 以致课堂教学无法使绝大部分学生获得相应可理解的处于i+1水平的语言输入,不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因而不利于不同基础的学生提高英语水平。此外,大部分高职院校英语课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学生第二课堂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一本教材很难满足输入需求,课堂外的学习,如网络课堂、英语角等活动没有得到充分开展,英语输入输出的量和质自然无法得到保证。
四、对高职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启示
(一)平衡输入与输出,实行分级教学,提供大量的优化的可理解语言输入
输入和输出是语言习得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两者对语言习得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任何偏执一方而忽视另一方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以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为目标的高职英语教学必须平衡输入与输出。必须注意的是先输入后输出的次序是不可逆性,要保证足量的语言输入,在此基础上进行输出才能最有效的培养语言能力,进而提高交际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行英语分级教学,在学生入学时进行分级测试,把学生按照成绩分入相应级别学习,并在教学要求、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体现个体差异,使大部分学生获得i+1水平的可理解语言输入。输入应该是大量的含有丰富结构的自然输入,所以要突破教材的局限性,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搜集许多难度适宜的课外材料并对其加工。同时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大力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如利用网络上丰富的英语资源,积极开展校园英语角活动,开展各种英语竞赛,观看英语电影等,使外语环境的限制最小化,才能为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重视情感因素,促进输出
情感因素主要是指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动机、自信心和焦虑感三方面。学习者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即学习者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充满信心、无任何焦虑感,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输入不可能自发转化为输出,需要经过情感因素的过滤作用,才能被理解和吸收,从而进入语言习得机制进行内化处理,最后习得语言知识,增强语言能力。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的人才有可能更持久的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在语言学习中会取得较大的成功。随着近年生源质量的下降,很多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差,自信心不足,学习动机不高,对学习英语存在畏惧抵触情绪。因而教师需要用创造性的方式教授语言,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语言的动机;采取灵活的考核及奖励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另外教师应该了解来自不同背景、兴趣性格各异、学习目的不同的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相互信任,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才能在教室创造出积极向上、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从而降低情感因素对语言的过滤。
(三)应用情境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交际策略能力
根据海姆斯的理论,如果掌握了交际能力应知道在什么场合、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对什么人讲些什么话。实现这种能力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了解和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流知识。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还包括文化教学。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跨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将语言输入材料和输出活动融入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中,提高学生文化语境中交际能力素养。应用情景教学是课堂上提高交际能力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中根据目标语文化背景,设计仿真场景,模拟真实对话,将真实自然的交际活动引入课堂,以弥补外语学习环境的不足。教师要注意把交际策略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情景活动中并贯穿日常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交际策略的认识,鼓励学生交际活动中积极运用交际策略。
五、结语
高职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一直是高职英语教学的方向和目标。然而培养出顺应时展,适合企业用人需求的高职英语人才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一方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丰富优化输入、强化输出并使之有机结合,从而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要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和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要从根本上提高高职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还需要继续推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探索适合高职英语教学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杨文秀.语用能力・语言能力・交际能力[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3):5-8
[2]贾冠杰.1996.《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
[3]Krashen,S.D.1982.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Pergamon.
[4]Krashen,S.D.1985.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
进攻战术基础配合篮球作为一项集体协作的运动,要取得比赛的胜利就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篮球运动要求每名队员在比赛中做到齐心协力、密切配合。而且要求充分发挥教练员的指挥才能,将全队作为一个整体设计战术、制定战略。本文从哲学的角度简述普遍联系的观点及质量互变规律在篮球进攻战术基础配合中的体现,以供提高篮球运动训练水平作为参考。进攻战术基础配合是指在篮球竞赛中,进攻队员两三人之间组成的简单配合方法。它是组成全队进攻的基础。进攻战术基础配合有传切(空切)、突分配合、掩护配合、策应配合。
一、普遍联系的观点所谓联系是指事物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的普遍性既指每一个事物内部各要素、部分或方面及其发展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在篮球进攻战术基础配合中无不体现这一观点。传切战术传切战术是指队员之间利用传球和切入技术所组成的配合。它包括一传一切和空切。传切配合是项基 础的进攻配合。要求各个跑到队员之间都要相互观察自己的跑到路线,假动作要逼真、变向切入动作迅速、侧身看球并且要求传球队员动作要隐蔽、及时准确。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要培养队员培养运动员的篮球视野,要求队员做到“人球合一” “人球并重”。只有各个队员及人与球之间处理好传接球时机、传与切的关系。此战术才能熟练地应用于比赛之中。
2.突分配合突分配合是指持球队员突破以后,遇到对方队员补防或协防及时将球传给进攻位置最佳的同伴进行攻击的配合方式。这里的“突”与“分”突出了这两个阶段之间的联系。当持球队员遭遇对方补防或协防时,采用突分配和可打乱对方的防守部署、压缩防区,给同伴创造最佳外围投篮或篮下进攻的机会。要是突分的各个环节达到最优化就要求队员在突破中动作要快速、突然。在准备投篮的同时要注意观察攻防队员的位置变化及时、准确地将球传给进攻位置更好的同伴。当持球队员突破后,其他进攻队员要摆脱对手,离开原先位置切向空隙区域。准备接球进攻获取抢篮板(要本文由收集整理求突破队员要突破快速、突然,还要传球准确无误:无球队员要积极摆脱防守,积极寻找空当)。篮球运动本就是一项集体运动项目,只有积极发挥各个队员的积极性、审时度势篮球的技战术水平才能达到最优化效果。
3.掩护配合是指进攻队员选择合理位置,借用自己的身体用正确的技术、动作挡住同伴防守者的移动路线,使同伴借以摆脱防守,获得投篮攻击或其它进行攻击的一种配合方法。掩护形式多样,但从掩护组成行动上来看:一是者主动给同伴作掩护,是同伴摆脱防守。二是摆脱着主动移动,利用同伴的身置将对手挡住,是自己摆脱防守。掩护配合是攻破紧逼人盯人防守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掩护配合要求掩护者应选择正确的掩护动作和位置,掩护的一瞬间掩护着的身体是静止的,并与对方保持适当距离,两脚平行站立、两膝微曲、双先后交叉放于胸前,有利于保护自己和攻守对抗。同时,要求被掩护者应选择嘴角摆脱角度,隐蔽掩护意图。掩护的同时同伴间根据防守变化组织中投、突破、内线进攻。在掩护教学训练过程中,只有充分考虑到各个环节的内部联系,突出整体系统观念,有条不紊的把各个环节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起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
4.策应配合策应配合是指进攻队员背对或侧对球篮接球后,通过各种传球方式与外线队员的空切、绕切相结合,借以摆脱防守创造各种里应外合的进攻机会的配合方法。在策应配合教学和训练中要求策应队员突然起动摆脱对手,占据合理有利的策应位置。策应队员接球要求两脚开立、两膝微曲、两周外展、用身体护球,准确判断场上攻守变化情况及时地将球传给进攻位置最好的同伴或个人进攻。传球后跟进或抢篮板(策应对队员不要站在限制区内,传球要隐蔽、及时、准确)。外线队员传球后利用起动速度或假动作摆脱对手,接到策应队员的传球后迅速做出投篮、突破或传去的最佳选择。只有把各个环节用合理的方式衔接起来才能真正达到“策”的效果。同时还要求接应队员传球后,利用速度或假动作摆脱对手或吸引对方防守,给策应队员或自己营造出传球、突破或投篮的时机,真正做到“应”的效果。总之,只有正确策应者及接应者内部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同时采用合理的方式将“策”与“应”两个部分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策应的整体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