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保险行业总结

保险行业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保险行业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保险行业总结

保险行业总结范文第1篇

保险内勤的半年工作总结1

XX年半年以来在公司经理室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紧密围绕市公司总经理室贯彻的“保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促稳定”的工作指导方针,全体收展内外勤人员不断进取,共同奋斗经过半年的努力各项主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坚决积极调整保费结构,提高保费内涵价值,稳定收展队伍。进入XX年以来,收展部紧密围绕公司工作指导方向,以10年期及以上期交产品为XX年的主要业务指标,深挖10年期及以上期交产品的卖点及价值,及时向全体收展伙伴贯彻宣导,销售10年期及以上产品的意义,全体收展伙伴积极响应,截止6月27日,二部收展部已完成10年期及以上险种保费为101.58万,完成全年计划的65.54%,按时完成了市公司要求的60%的半年进度。通过半年的10年期及以上险种的销售,在提高公司内涵价值的同时对稳定队伍起到了积极作用,很多收展伙伴通过销售以上险种认清的寿险保障的本质,也在公司的广大孤单客户资源中很好的树立的公司的美誉度。

二,夯实组织基础,扩大组织发展,建立三高团队。组织人力发展是寿险不断发展主题。XX年以来收展部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年初就积极通过人才市场,网络招聘,同业引进等方式加大增员力度,经过努力收展部持证人力从年初35人,发展 到目前49人,超额完成市公司半年人力发展要求,基本完成全年50人的发展目标。在增员的同时严格加大筛选,为打造三高团队输送优秀人才,同时加大培训力度,打造专业化销售队伍。

三,倡导共同创富,树立典型带动,人人成功创富。万众创富大赛这一省公司的重要举措,对一线全体营销人员起到了非常有力的促动作用。进入XX年我收展部认真分析往年经验,总结出模范带动的积极作用,特别是收展这一队伍,如何在年轻化的队伍中树立标杆,带动全体收展伙伴创富成为今年增员,留员的工作重点。加大对新人的培育工作,设专人跟进所有入司新人,各层级主管紧密配合的思路。截止目前收展部入司半年多点的新人XX伙伴FYC已达61402元,无论对新人带动还是对老伙伴的促动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及时总结经验,认真分析原因,迅速反应调整工作思路。在每一阶段的工作,收展部都要进行总结评估。虽然在这半年的 工作中收展工作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与发展要求,与先进公司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2010年在积极发扬以上成果的同时,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调整,以更好更快的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跟上公司步伐。

1,在继续保持发展10年期及以上业务的同时,增加短期意外和短期健康险的销售力度,特别是卡单销售,开发更多有针对性的专题,为全体收展伙伴展业提供有力支持。

2,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对收展人员的面访率和活动管理进行每周检查,每月总结的层层把关,培养全体收展人员坚持有效拜访的习惯。

3,提高区域经营活动。根据时机结合公司和各区域特点举行适宜的社区活动,把区域收展做到实处,真正做到区域经营的有效带动作用,树立国寿品牌影响力。

4,针对各层级伙伴,做好532经营。提高队伍的有效人力占比,稳定队伍基础。

5,加强各级主管的培训学习。主管作为公司组织的基础骨干是管理队伍的基石。下半年在主管的培养上增加力度,提高主管的自主经营意识和管理能力。

6,培养团队文化和凝聚力。将二部收展团队文化“用真诚赢得感动,用专业赢得尊重,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深入到日常管理中,逐渐建立团队影响力。

以上是对收展工作半年来的简单总结,不足之处还请领导批评指正。

保险内勤的半年工作总结2

20XX年7月21日,我进入民生保险**分公司南宁本部两年了。20XX年上半年在南宁本部全体内外勤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获得首届保险业“优质服务窗口”殊荣。感恩民生,感恩优秀的南宁本部带着我从职场新人逐渐走向成熟。

综合内勤处在一线部门是为数不多不需要业绩考核的岗位之一,事务性的工作占了很大一半,重复的事情做多了,最后就做出了自己态度和自己特色。日常所做的事情有时候多而繁杂通过反复摸索和总结也创造了一套化繁为简工作模式,事情从来都是熟能生巧,工作不止是给你带来经验更是不断磨练了自己的心志。

结合自己所做的工作,让自己每天都同时拥有归零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感恩的心态和包容的心态是对我工作最大最复杂的挑战。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是一个职场人必备的素养,在近半年的工作中,我学会了理智的把生活和工作情绪调控至适合的范围并区分开来。知道工作是为了给自己更好的生活享受,因此从工作中获取收获的快乐,这样面对工作就多了一份轻松的从容。我所负责的是本部的一项支援服务外勤伙伴的事物性工作,我检讨以往的工作,始终还是在态度上处理的不够得体恰当,显得生硬没有人情味,在面对都是比我年长和能包容我的外勤伙伴,我是否是因此而变得不会改善自己了?因女性特有的细腻心思才能更懂得外勤伙伴所需的是什么,有时候适当的一个小玩笑,小问候,小关心,小鼓励会更能让外勤在接下来一天的展业中获得自信。在忙乱的工作过程中怎样更细心的关心和服务外勤伙伴是我还得继续修炼的一项课程。

保险行业总结范文第2篇

保险业为什么要反思

国家审计署在2010年秋季对我国主要保险公司进行审计后,总结出保险行业存在着严重的“三乱五假”现象,即“保险业务乱、中介乱、营销秩序乱”和“虚假承保、虚假批退、虚假费用、虚假理赔、虚假挂单”。中国保监会及其各地派驻机构对于行业存在的问题也不护短,在2010年签发了约1500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即每10亿元的保险业务收入就会有1张罚单。对比中国股市总市值超过26万亿的证券市场和总资产超过保险业19倍的银行市场,监管着资产总量不到5万亿元的中国保监会系统签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数量大比例领先于其他金融监管机关。

保险业作为金融行业的组成部分,其运行过程中的问题也影响到其他金融领域。中国银监会2010年11月1日以银监发[2010]90号文的形式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在更加明确规范商业银行保险业务规则的同时,特别强调“通过商业银行网点直接向客户销售保险产品的人员,应当是持有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的银行销售人员;商业银行不得允许保险公司人员派驻银行网点。”并且规定“商业银行每个网点原则上只能与不超过3家保险公司开展合作,销售合作公司的保险产品。”银监会的此项通知表面上是为了进一步规范银行保险业务,事实上是为了维护商业银行的市场形象,对于近年来保险业通过银行渠道销售保险产品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之后的“救火”动作,通过“驱逐”保险公司派驻银行网点的银保业务专员,设置相应的防火墙,防止保险行业存在的问题蔓延到商业银行系统。

面对中国保险业存在的各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问题,中国保监会在加大惩戒违法违规力度的同时,还在2010年颁布了10项部门规章、59项规范性文件和17项其他法规。其中包括对于保险行业在2011年及以后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的《关于改革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人身保险电话营销和电话约访行为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产保险公司电话营销专用产品管理的通知》和《人身保险业务基本服务规定》等直接剑指影响保险行业社会形象和社会诟病较多的规范性文件。其中,分别占全部保险业务来源各1/3的银行渠道和保险营销渠道在2011年都将面临严峻挑战。银行渠道如果严格按照银监发[2010]90号文的精神执行,银行保险业务将出现一定规模的下调;保险营销渠道面对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的启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保险营销渠道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正在逐步形成规模的电话销售渠道由于监管部门明令禁止个人随机拨打陌生客户电话,并且要求各公司电话营销专用号码在2011年6月30日前实现全国统一号码,对于电话销售业务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国保监会将在2011年采取约束力更强的手段督促保险行业合法合规、稳健经营,中国保险业在新的五年规划开局的第一年将重点关注行业形象、规范运行和业务质量,从而导致在传统作业方式下形成的保险业务增长模式将开始调整,保险业务收入的数量指标将出现下滑。因此,保险业2011年将在反思中启程,以反思开始新的五年规划在传统观念上可能不被接受,但保险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累积已经到了严重的程度。2010年作为中国保险业全面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的30周年,没有看到来自官方和业界的任何庆祝与总结的举动,最佳的重塑行业社会形象的政治公关时机以种种不可理喻的理由被“忘却”,保险行业唯有深刻反思,才能找出影响保险业发展的严重症结。

保险业要反思什么

保险行业发展方式失衡。上个世纪末,境外资本对于中国保险市场的过度憧憬随着国际保险巨头大手笔的政府公关和形象展示,促使中国保险业者顿悟市场原来有如此大的空间,开始通过跑马占荒粗放经营拓展市场,导致市场健康发展的根基先天不足,似乎只要拿到保险经营牌照或开设分支机构批文,保险费就可以如潮水般源源而来,忽视了行业规则和科学经营的基本建设,偏离国情和市场资源及人才资源的现实,实施人海战术、盲目扩张经营主体、破坏行业生态环境,片面理解做大做强和又好又快发展的真实含义,将保险费收入作为衡量保险经营者政绩的唯一指标,既不考虑保险费的组成结构,也不顾及保险业务对于经济社会和人民福祉的保障作用,更不遵循保险行业经营的基本规律,将科学发展观停留在文件和会议,保险费收入的多少完全取决于人有多大胆,“三乱五假”现象屡禁不止,违规经营成为市场常态,全行业出现严重的发展方式失衡的现象。

保险行业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保险文化;关系

一、中国特色文化的内容及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其核心内容是儒释道三家。

儒家文化,讲究的是一种“家国一体论”。倡导血亲人伦、修身存养,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追求的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说的是人应顺应自然规律,顺势而为。佛教是 “慈悲为本”,“皈依三宝”。佛家讲求因果报应,六道轮回,是惩恶扬善、自净其意的教法。佛家思想的宗旨是慈悲,核心是“空”。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释道三者虽然立场不同,观点各异,但是最终却殊途同归,其价值观都是以人为核心,因此以儒治国家,以道修身,以释正心就成为了人生追求的理想目标。

中国特色文化既包括传统文化,又包括现代文化;既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又包括汉族文化。她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海纳百川汇集而成经典的中国特色文化;她讲究修身养性,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厚德才能载物;她还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美,受到中华文化熏陶的人虽不一定都可以成为谦谦君子,但是会形成一系列完整的心理原则,在面对许多事情的时候能够从容应对。

二、中国特色文化与保险文化的关系

1、中国文化中的朴素风险管理概念

论语有云:“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我们现在所说的保险只是“艺”中的一小部分。从法家思想到儒家的礼仪仁义,再到黄老之术的无为道家思想,进而再到利他、无我境界的佛家思想,是一个思想的变迁过程,也是文化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

保险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好多人都讲保险是纯粹的舶来品,但事实上,保险意识早在几千年前孟子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时就已经存在。中国自古就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念死无常”、“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鱼水”等的朴素的风险管理思想,可见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保险是科学的慈善事业,是一种事前的制度安排,简单来说保险行业的特点就是大家保大家,其意义和功用在于解决人们的财务忧虑、增加人们的财务安定感。这样的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行业更应该充分汲取中国优秀文化养分,不断充实和丰富自身行业的文化内涵。加强保险文化建设,应当深入研究中国特色文化,不仅是停留在形式上,更多的要在内容上体现出中国特色。

2、保险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一个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事业的成功与否其实是企业哲学观的外化。保险文化的核心就是保险行业的核心价值观,在于坚持诚信、礼仪和道德,坚持风险管理和社会理财,从而真正达到为投保人分散风险,为社会管理财富的目的。

保险业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成长过程,也是保险业核心价值体系的不断构建和发展的过程,使其核心价值观不断得到修正的过程,始终都贯穿于保险业服务民生的需求和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过程中。

3、保险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保险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积累了很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保险公司的声誉风险问题,其表现就是保险从业人员的诚信缺失、为达成保单不择手段、职业道德水准低、业务办理缺乏规范性等。而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保险业并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保险的概念,在现代完全被保险公司所取代,这是一种偏狭的理解,而且是一种责任的推卸和勇气的缺失。由保险文化缺失导致的行业社会形象缺失在当前已经成为了制约整个保险行业发展的瓶颈。

三、用中国特色文化为保险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1、积极培育保险文化土壤,发展保险行业文化

优秀的保险文化是不赶时髦的。不能把文化矮化,或者是使之成为知识甚至是一个技术,更不能把文化成一个符号。加强保险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稳定的保险文化土壤对于整个保险业的从业人员都有积极影响,集中体现在从业人员的认知方式、评判标准、精神状态以及言谈举止上。保险文化是保险业发展的内在本质载体,有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保险业才能更加健康和富有活力的发展。

2、从我做起改善行业文化氛围,扩大保险行业正面宣传

要增强保险行业的正面宣传效应,将保险文化中最本质、最有特色、以及最富有感召力的“风险分散,互助共济”等文化理念介绍给大众,着力破解保险文化社会认可度不高的问题。还要加强从业人员人本思想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解决保险行业实践与文化脱节的问题。保险行业的发展应当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作出一定贡献。

3、系统化推进行业文化建设,使文化贯穿保险全过程

保险行业的文化建设必须要根植于浓厚的中华文化当中,不能局限在特定的概念定义中,而应当努力把握保险文化建设的规律,不断提炼总结具有代表性的保险从业人员先进人物和事迹,使保险文化建设不断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要充分发挥道德和法律的作用,同时还要正确发挥保险机构、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对于保险文化建设的作用,使保险文化贯穿保险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谒基盛.再议保险文化之核心—诚信[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0(12).

[3]朱进元.不断丰富保险文化内涵 打造行业科学发展的文化支撑[J].保险研究,2009(11).

[4]张瑞.塑造与现代保险业相适应的先进行业文化[J].中国保险,2008(09).

保险行业总结范文第4篇

加强功能的整合与管理的创新

一是依据市场的需求加强保险机构的功能整合。在铁路局范围内,依照市场发展需求和各地区保险业务发展的侧重点,将保险机构进行重组合并,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突出专业管理部门、业务拓展部门和营销骨干队伍的作用发挥,通过业务指导协调,险种开发分析论证,达到集思广益,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资源共享,稳住路内客户,拓展路外业务,扩大业务规模,增强铁路保险机构的市场竞争力。二是不断拓展保险企业的能力。当前,保险行业在能力建设方面尚未进入创新的轨道,表现在目标不明,责任不清,疲于应对日益增长的工作量。保险企业的能力建设的内涵取决于保险机构的定位。一个正规化、专业化保险机构,是建立逐步完善、可持续发展的保险方式的前提。铁路保险机构的定位应着眼于全路货运业务,着眼于全路全局高铁不断开通运营的有利局势,主动承担起连接保险公司与货主的责任,打造集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经济实体。保险企业的能力,包括机构内部管理能力和外部服务能力。内部管理能力是保证保险机构正常运行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方针的设计;外部服务能力包括对授权或委托人的服务,为行政主管部门决策和推进保险拓展服务,对参保人或待参保人提供业务咨询、征收保费、各险种待遇落实等服务。三是切实转换经营理念,规范保险企业的经营行为。要全面梳理保险保理机构营销员管理情况,要缩减保险营销队伍组织管理层级,加强基层机构的管控和监察力度,从严约束和规范基层营销团队管理人员的行为。要逐步转变人力和规模考核导向的利益分配机制,激励考核向基层绩优人员,向业务质量倾斜。注重加强保险营销队伍建设,加大对保险营销员的教育培训投入和力度,狠抓营销员队伍的诚信建设,提升保险营销员的综合素质。改善保险营销员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提高保险营销员的职业归属感和公司认同感,促进保险营销队伍稳定发展。

注重专业化引领与职业素养的培训

当前保险企业人力资源现状,突出表现是人员编制紧张,首尾难以兼顾。在这种形势下,注重专业化引领与员工的职业素养培训,充分挖掘发挥保险员工的全方位潜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是以专业化为目标,引领保险业高标定位,长足发展。就铁路保险行业而言,必须确立以发展货物保险为核心,实现专业化经营的发展道路,向专业要业绩,向管理要效益。坚持每周例会、每月经营分析会等制度,及时做好工作总结和部署,总结工作亮点和不足,实现自上而下顺畅高效的沟通,用系统化的会议管理来确保沟通的流畅和各项战略政策的贯彻执行。突出做好组织发展这项系统工程,透过留存、转正、晋升等形式,不断改善组织结构。同时,按照保监会的要求,定期开展主管大轮训,确保每名保险员工每年接受不少于36小时的业务培训,提高保险人员的保险知识和业务水平。通过轮训,达到思想高度统一,确保每名从业人员都清楚了解公司的战略部署和整体规划。二是着力培养崇尚平等合作的精神文化。保险行业不同于一般企业,不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是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不单纯地以经济效益作为最终考核目标。因而,它的各级管理机构和管理层也不能等同于行政机关,不应过于强调等级差距,而应着力培养崇尚平等合作的精神文化。目前,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虽说分布各地,但都在从事着共同的事业,承担着不同的负荷与工作量。但随着保险监管与保险佣金清算办法的调整和利润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必须用心观察每位员工,用足现有政策关爱职工,加强与员工的沟通,放大员工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员工参与公司的每项活动,激发员工敬业的决心和创新的灵感。三是建立具有保险行业特色的经办机构的企业文化。保险行业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树立为客户服务的理念,培养勤勉敬业的工作精神,塑造经办机构和从业人员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保险行业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应包括统一的机构名称、服务项目、服务标准、建筑装饰风格等。企业文化的制度层,应包括各种行为准则和各项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应包括取得大多数员工认可,共同遵守的基本理念、价值观、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貌。四是秉承“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的原则,热心公益事业,在捐资助学、植树造林、扶危济困等一系列公益活动中,以实际行动履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树立富有道德感和正义感的企业形象。同时,扩大品牌宣传投入,户外广告、车体广告、广播宣传、报纸宣传等齐头并进,全力打造保险行业温馨时尚的品牌形象。同时,高度关注服务质量反馈工作,要求严守“不诋毁同业、不误导客户”诚信经营“天条”,在经营理念上倡导“客户为尊”的服务理念,在行动上要求保险业广大员工实践“专业规范、诚信经营”的服务宣言,在理赔上要求迅速快捷,让投保的客户享受到个性化、亲和化、综合化、全天候的服务。

作者:成爱东 单位:徐州蓝惠保险有限公司

保险行业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债券保险 市政债券 “单线”业务模式 信用增进

今年5月,财政部印发了《2014年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办法》,允许上海、浙江、广东等省市试点地方政府债自发自还,标志着“中国版”市政债正式启动。而作为专门为市政债券配套的债券保险,因其具有提高市政债券流动性以及降低发债主体发行成本的独特功能,必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现代债券保险业起源于1971年的美国。因此,总结美国债券保险业的发展历史和市场结构变化特点,对于发展中国的市政债券市场和债券保险业意义重大。

美国债券保险业发展历史回顾

1971年,全美第一家债券保险公司――AMBAC成立。此后,随着美国市政债券发行量的快速增长,对于债券保险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先后有多家债券保险公司相继成立并开展债券保险业务。债券保险行业俗称的四大巨头――AMBAC、MBIA、FGIC、FSA即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

同时,对于债券保险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69号法案”也诞生于该时期。“69号法案”中明确了债券保险公司只能从事市政债券保险业务,而不能从事财产及意外险等其他类型的保险业务。我们通常所说的债券保险公司“单线”业务模式即因该法案形成。自此之后,美国债券保险业务开始呈现井喷式增长,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全美约有50%的市政债券含有债券保险。但随着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迅速发展,不断有债券保险公司介入高利润的结构化金融产品市场和国际业务。尤其是随着债务抵押债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CDO)市场的快速发展,债券保险公司通过卖出CDO 各分支的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 CDS)产品获得了大量收入。这些业务为债券保险公司承保规模的迅速扩大做出了很大贡献。至2006年,债券保险公司承保总规模已经达到了3.3万亿美元。

然而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给整个债券保险行业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在次贷危机之前,在美国金融担保保险协会(AFGI)注册的会员共有11家(见表1,并且共有7家债券保险公司具有AAA级(Aaa级)主体评级。在次贷危机之后,由于美国债券保险行业遭受重创,所有债券保险公司评级均遭下调,甚至多家公司出现倒闭。截至2013年底,已经没有一家债券保险公司具有AAA级(Aaa级)主体评级,并且仅有3家债券保险公司在继续开展业务(见表2及表3)。

此外,受债券保险公司主体评级大幅下调的影响,债券保险市场规模也大幅萎缩。在2005年美国债券保险市场发展的顶峰时期,约有57%的新发行市政债券含有债券保险,然而受次贷危机影响,2013年新发行市政债券中含有债券保险的比例已降为4.6%。因此,无论是存量市政债券还是新发行的市政债券,其含有债券保险的比例都达到了历史较低水平。

美国债券保险市场结构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一)近年来美国债券保险市场总体发展环境

2012年,由于美国的低利率环境,再加上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缓慢,债券保险公司缺乏理想的外部发展环境,整个行业持续萎缩。如当整个债券市场的发行量由2011年的2878亿美元猛增至2012年的3762.4亿美元时,债券保险的业务量却在下降。根据Thomson Reuters的数据,全部在保的长期债券总量比2011年下降了13%,投保债券发行总量也由2011年的152.6亿美元下降至2012年的132.7亿美元。

2012年债券保险市场的萎缩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首先是低利率环境使得债券保险对投资者缺乏吸引力。其次是金融危机后整个债券保险行业遭受了重大损失,市场投资者对于债券保险的价值仍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再次,目标市场也发生了萎缩。由于债券保险公司主要承保A级及BBB级市政债券,而这两个级别的债券占比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萎缩,于是导致整个行业出现下滑。

2013年,美国债券保险市场延续了2012年的下滑趋势,主要是因为美国市政债券发行量出现了下滑。据Thomson Reuters统计,2013年美国长期市政债券发行总量为3152亿美元,比2012年下降了13%,也低于过去10年3815亿美元的平均发行总量。美国市政债券发行量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利率市场环境的波动,二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恢复。美国市政债券发行量迅速下降主要体现在2013年下半年。随着美国地方政府紧缩政策的退出,市政债券的发行量在2013年上半年曾有一定的提升;而到了下半年,市政债券的收益率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发行主体由于利率成本上升开始推迟发行,许多再融资项目都被暂停。另外,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复苏,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已经开始不断提升,对于市政债券融资的需求开始降低,因此导致美国市政债券发行量出现下降。

(二)次贷危机之后美国债券保险市场结构变化情况

次贷危机之后至2012年7月,AGL4曾是唯一一家从事债券保险业务的债券保险公司,然而这一情况随着2012年7月一家新的债券保险公司――BAM的成立而发生了改变。2012年BAM共开展了3笔业务,合计承保总金额2870万美元。虽然当年市场占比仅为0.2%,但也为债券保险行业今后的发展带来了希望(见表4)。此外,2013年,巴菲特掌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HA)也重新开展债券保险业务。而在此前,因次贷危机后美国债券保险行业陷入衰落,该公司曾于2009年退出了市政债券的保险业务。此次重新开展债券保险业务,预示着整个行业开始出现回升的迹象(见表5)。

根据美国证券业和金融市场协会统计结果,2014年第一季度仅有约27亿美元的市政债券含有债券保险(见表6),仅占2014年第一季度新发行市政债券总量的4.6%,而这一比例在2013年第四季度为5.3%,但与2013年同期比(2.7%)已经有了一定的回升。可以说,虽然美国债券保险行业仍旧不太景气,但是已经显现止跌回升的趋势,2014年可能会成为美国债券保险业发展的转折年(见图1)。

(编者注:1.去掉左边纵轴千分符;2.去掉右轴数字中的%,将%标注在右上角;3.修改图例:绿色图例为“带有保险的市政债券存量总额”;红色图例为“带有保险的市政债券存量总额占全部市政债券存量总额的比例”)

(三)美国昔日四大债券保险公司目前经营情况

2009年7月1日,AGL旗下子公司AGC完成了对FSA的兼并。目前,由于MBIA、AMBAC、FGIC因主体评级原因无法开展新业务,因此,在美国昔日的四大保险公司中,仍在正常开展业务的仅有AGL,AGL也是当前美国最大的债券保险公司,而AMBAC和FGIC的经营状况则严重堪忧。2012年底,AMBAC的总资产为27亿美元,所有者权益为-3.25亿美元,2013年AMBAC的经营状况虽有所恢复,但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正常经营时的水平。2012年底 FGIC的总资产为2.05亿美元,所有者权益为-3.7亿美元,已经严重资不抵债,完全丧失经营能力,并且最新财务数据已经无法获得(见表7)。

美国债券保险市场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一)债券保险市场的发展对于市政债券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美国债券保险行业目前仍处于低谷期,但是从美国债券保险市场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债券保险在繁荣市政债券市场、帮助低级别市政债券发行主体进入债券市场融资、降低发行人融资成本以及提高债券流动性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我国而言,“中国版”市政债券刚刚推出,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主体评级相对较低的市政债券发行主体进入债券市场融资,对于市政债券保险的需求也将与日俱增。建立我国的市政债券保险市场对于未来促进市政债券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意义重大。

(二)债券保险公司应始终坚持低风险偏好

美国昔日四大债券保险公司在经历了残酷的金融危机之后,AGL可以独善其身主要是因为其低风险的业务策略。在债券保险公司都为了追逐高收益,疯狂的开展结构化金融产品的保险业务和投资业务时,AGL却始终坚持原有的低风险业务策略,审慎介入结构化金融产品业务,因此受次贷危机冲击较小。次贷危机后,AGL迅速抢占市场。虽然债券保险行业发展不景气,但是AGL的盈利能力却在提升,进一步奠定了自己行业领军者的地位。因此,坚持低风险偏好有助于债券保险公司的长久发展。

(三)“单线”业务模式对于债券保险公司至关重要

在美国债券保险行业发展史上,“69号法案”中关于债券保险公司“单线”业务的规定对于债券保险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无论是次贷危机之前还是之后,市政债券保险业务违约率一直都维持在很低的水平。债券保险公司受到冲击主要是因为涉足结构化金融产品而遭受了重大损失。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美国金融监管的滞后。如果在结构化金融产品出现之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能够进一步控制债券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严格限定其仅能开展市政债券保险业务,那么美国债券保险行业现在或许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可以说,监管滞后也是债券保险行业遭受重大冲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未来如果我国发展市政债券保险市场,一方面监管当局应对债券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进行严格的限制,发展专业的仅从事债券保险业务的债券保险公司;另一方面,债券保险公司自身也要通过内部风控体系,严格限制业务范围,防范业务风险。

未来展望

虽然目前美国债券保险市场处于低谷期,但是未来的增长潜力仍然巨大。据标准普尔估计,未来美国债券保险将覆盖美国新发行债券20%~30%的市场份额。随着美国市政债券市场的不断扩大,投资人对于债券保险的需求也将上升。尤其是对于那些实力偏弱且发行频率不高的市政债券发行人而言,仍需要依赖债券保险商提供的债券保险服务。

在我国,债券保险被称为“信用增进”,目前我国仅有一家准债券保险公司在为金融产品提供信用增进服务。笔者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专业的信用增进公司在金融市场出现,为市政债券市场建设和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完善、风险分散分担机制的建立健全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

1.NPFC(National Public Finance Guaranty Corp.)为MBIA旗下专门从事市政债券保险的子公司。

2.Syncora担保公司前身为XL capital。

3.BAM(Build America Mutual Assurance Co.),即美国建设互助保险公司。

4.AGL下辖4家子公司,分别为AGM、MAC、AGC、AG Re。2013年,AGL为重整市政债券保险业务,新设立了子公司MAC,于是在AGL旗下具有从事市政债券保险业务资质的子公司有3家,分别是AGM、AGC、MAC。但目前主要依靠其旗下子公司AGM和MAC来开展市政债券保险业务。

作者单位: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风险管理部

参考文献

[1]张启迪,樊力嘉.美国债券保险发展与启示[J].中国金融.2014(03).

[2]陈晓虹,刘彦,等.美国债券保险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货币市场. 2009(06).

[3]黄蔚,吴韧强.次贷危机中债券保险的风险与启示[J].商业时代. 2009(28).

[4]刘冬雨.我国市政债券发行过程中的风险防范与控制[J].金融与经济. 2006(09).

[5]袁东,毛玉萍,等.债券保险公司、次贷危机及债券市场趋势分析[J].财贸经济. 2008(07).

[6]张家伦.关于我国公债问题新探[J]. 浙江金融. 199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