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教育现代化

乡村教育现代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教育现代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村教育现代化

乡村教育现代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城镇化 乡村文化 危机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过去的乡村和现在的乡村相比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对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值得肯定的,另一方面就乡村文化的发展方面出现了乡村文化的荒漠化,如果不注意保护乡村文化,可能就会最终导致乡村文化的瓦解。

一、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

(一)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我国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要成分的传统国家,一直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为主要目标,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几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也得到提高。大多数人普遍地把城镇理解为富裕、发达及发展的很现代化,而对于乡村大多数人则普遍理解为贫穷、落后及发展的传统化。因此在城镇化的背景下乡村的一切教城镇化相比较,都是那样的被“排斥”与“否认”。现代的人们一味追求城市的繁荣与发达,古老乡村的文明就这样被忽视。

现代学校的教育价值取向都是以城市发展为主导的,没有与乡村本土文化相联系,乡村一直都是被城市排斥在外的。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乡村教育是否存在都是个问题,哪里还有乡村文化的立足之地呢?学校对于青少年所灌输的是城市的现代化与发达,让他们以能在城市取得生存与发展为目标,为城市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很少的学校的教育有提倡重视与保护乡村文化。乡村教育及乡村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位置很少被重视。

(二)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

现在社会整体的文化宣传中很少注重对乡村文化进行引导,没有显示出乡村文化的价值。社会整体所呈现出的是对现代文化的尊崇,而没有看到乡村本土文化的价值。过去的乡村都是一个集体,集体农忙,集体过重要的节日,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更多的村民选择外出务工,现在乡村大多数人都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在乡下种田还不如去县城务工,这样挣得也比较多,就这样农村好多的农田都被闲置了,好多田地都荒漠了。现在的村子里剩下的基本就是老人与孩子,农村整体就是一个空壳,剩下的只是老人在家看门。然而过去乡村里的这些老人都是被人尊重的,因为他们经历的事情比较多,懂得也很多,乡村里的一切旧的习俗活动在他们的号召和引导下也一直被沿袭着。随着现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乡村经济的发展,这些村子里老人的地位也被那些去城里见过“场面”的年轻人所取代了,他们大多感觉到的是城市里面的繁荣与发达,显得乡村是那样的贫穷与落后,所以摆脱“农村”而过渡到“城市化”也是最终目标。

(三)城镇化背景下乡村传统习俗在社会中的地位。

过去乡村的农忙时节也是一项重要活动,到了收割的时节家家户户都是忙完这家再忙那家的,每到农忙时节,村子里是特别的热闹,一般天还没有亮村子里就已经那么的热闹,到了晚上的时候也是给哪家帮忙就在哪家吃饭的,一大桌人在一起很热闹,村子里各户之间的关系相处得也很融洽。现在的乡村因为年轻的大都出去务工了,剩下的老人也无力种田,所以没有以前的农忙时节了。还有一部分的选择在家种田的,但随着现在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现在农村收割谷物稻子的都直接用收割机之类的,不需要像以前那样要一起帮忙收割谷物。这也使得乡村各户之间失去了原来的那种内在凝聚力。

一直以来,农村过春节或是有重要节日的时候都会有舞龙灯的习俗,大家在一起都在欢呼庆祝,那主要是由村子里的长辈主持的,但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老人的地位也被取代了,现在也很少看到一群孩子或年轻人围绕老人听老人讲故事的画面了。现在农村的赌博现象比较严重,这在以前是没有这种现象的,特别是在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也没有以前那种农忙时节了,一些农民在下雨或空了时候都会有赌博习惯,这对古老乡村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二、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文化发展遇到的问题

(一)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村民社会价值观的改变。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大多数的人主要是生活在农村为主,少数的人生活在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村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以前村民那种纯朴及各户之间友好帮助的场景也很难重现,这主要是受到了城市的那种“金钱至上”观念的影响。现在的村民一般都会形成有钱才是硬道理,不论是在城市或是农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越来越冷淡,现在农村因为子女不赡养父母而上法院的也显得很正常,这在以前这种现象基本是不存在的,但现在对于一些子女来说,父母年纪大了反而是他们的负担。这些其实都是受“金钱至上”观念的影响,这些观念对古老乡村一直传承的尊老爱幼道德观念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使得乡村古老的传统不能继续传承和发展。

(二)城镇化背景下乡村生活的解体。

古老乡村一直都是过着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如今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也都不同于以前了。传统的生活习惯已经受到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先是乡村里村民的改变,然后是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乡村的生活方式现在也按照城市生活的模式进行着。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村民空闲的时间也多了,不再像以前那样从早到晚都忙着种庄稼,以前的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已不复存在。

(三)城镇化对乡村教育的影响。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教育的模式也是按照城市的模式进行的,教育所传输的都是乡村的贫穷与落后,以及城市的繁荣与现代,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追求城市的那种现代化。乡村孩子所受的教育,并没有让他们感受到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的优点,与城市相比,“他们”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与渺小。对于乡村所受的教育来说什么时候摆脱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什么时候能到城里才是以后人生的出路。现在乡村的这种教育观忽视了乡村教育自己的特点,只是一味地追求城市化与现代化。现在乡村进行的教育都是以城市的教育为依托,而学校是乡村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中枢,这从另一方面对于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四)城镇化对乡村少年的影响。

现在乡村孩子所受到的教育都是对城市现代化的尊崇,很少有提到乡村本土知识与本土文化的渊源与传承,乡村孩子所接受到的教育与他们自己生长的环境又有着一定的距离。他们以前常做的游戏经常是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打牌、打弹珠的,在夏天的时候也会几个一起在村里的池塘里游泳或是摸鱼的,在农忙的时候孩子们也会帮忙放牛和割稻子,那时的他们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现在乡村里大部分人都选择外出打工,把孩子留下来让爷爷奶奶带,这些孩子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留守儿童。由于这些留守儿童家长的缺席,对这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也不利。据调查,“留守儿童教非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自尊较低,有严重的自卑感,对自身的评价偏低。”[1]这些留守儿童所接受到的学校教育也是以城市化为主的教育模式,这些都可能造成乡村少年精神的荒漠化。

三、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文化发展的路径

(一)重新构建村民的社会价值观。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一些现代性物质文明也都渐渐传入农村,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当然这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也不能离开这些物质而生活。但是我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文明也同样重要,特别像我国这样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农民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国家主要的文化体系中,乡村文化也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重新构建村民的社会价值观,对于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具有重要影响。村民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在这样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文化很快就会被淹没,村民们也失去了他们精神的根源。因为古老乡村的文明是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而形成的。重新构建村民的精神面貌不仅可以促进乡村的和谐发展,而且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一些乡村地区受到了一些不良价值观的影响,这对乡村社会的稳定发展构成了威胁。重新构建村民的社会价值观,政府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加强乡村文化宣传与发展的资金投入。

(二)重视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些都是与教育密不可分的,但是现在的乡村教育基本都是以城市的教育为依托。刘铁芳教授曾说:“现代化的过程,对于乡村社会而言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去祛魅的过程。在现代化的想象中,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作为乡村教育的他者,显现出来的乡村教育是落后、愚昧,乡村教育赖以依托的乡村文化基础与乡土意蕴都在以有用性价值比照中逐渐消解。”[2]而我们现在的乡村教育基本上是与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相分离的,因此我们的乡村教育应当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模式,应当与乡村的生活方式相联系,成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教育应当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为乡村文化生产与传承培养人才为目标。在发展乡村教育事业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宣传科学知识,使村民知道与了解科学知识是第一生产力,要想掌握科学知识,就应当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因此要注重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三)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乡村青少年。

青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建设的希望,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一些乡村儿童父母外出打工,他们在青少年儿童成长最重要阶段的缺席,造成了一些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健康,这些留守儿童也都是祖国和乡村未来建设的希望。从小的心理健康对他们以后的生活都会有重要的影响。要培养出身心健康发展的青少年,就要一方面培养他们对这片养育他们土地的热爱,另一方面培养他们有积极向上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对乡村少年进行教育的内容要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相结合,使他们在了解本土文化的基础上,了解现代化文明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不能走过去那种只要乡村少年一味追求现代化的文明,而对本土知识却漠视不理的老路,这样有利于帮助青少年在乡土与城市的现代化的迷途中认清方向。

(四)新建乡村公共文化场地,重视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

现在的乡村伴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的空闲时间也比较多,但现在乡村多有赌博的恶习。邻里之间也缺少了往日的交流,拜金主义的浪潮在农村盛行起来了。这些其实都是村民精神文明空虚的表现,他们平时没有公共的休闲娱乐的文化产地,因此就以赌博等其他不好的生活习惯来打发时间。新建乡村文化场地可以通过兴建小型简单的文化广场、或乡村图书馆来供村民在闲暇时聊天或是跳舞,以及其他的业余活动。这样既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又加深了邻里之间的感情,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凝聚力的形成。村民的精神生活丰富了,有利于促进乡村的稳定与文明。

城市的现代化对乡村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在享受城镇化所带来的物质文明时,往往忽视了乡村的本土文化。乡村的本土文化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的稳定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就算在经济迅速发达的今天,也要注意保护和弘扬乡村文化。

参考文献:

[1]罗静,王薇,高文斌.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评述—心理科学进展[J].2009(5):990-995.

[2]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C].乡土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州:福州教育出版社,2008.

[3]赵霞.乡村文化的次序转型与价值重建[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4]贺雪峰.中国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及对乡村治理的影响——以辽宁大古村调查为例[J].学习与探索,2007(5).

[5]张永岳.我国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与思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1).

[6]田正甜,李江源.教育制度变迁与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3(1).

[7]陆学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J].社会科学研究,2009(4).

乡村教育现代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黑龙江;教育发展;社会现代化;运河战略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3-0239-02

一、人的现代化是实施社会现代化运河路径的关键

社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8世纪到21世纪的400年里,广义社会现代化进程可分为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两大阶段[1]:

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特点包括:城市化、福利化、专业化、自动化、技术化、公平性、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大众传播等。

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特点包括:知识化、信息化、城乡平衡、绿色化、创新化、妇女儿童权益、普及高等教育、终身学习等。

目前我国面临两次社会现代化的双重压力:一方面需要弥补以城市化和福利化为特点的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缺课,另一方面需要追赶发达国家以知识化和信息化为特点的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先进水平。瞻望中国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前景,可以说困境与希望同在,风险与机遇共生。国际经验表明,欠发达国家走发达国家老路,升级为发达国家的概率只有0.2%~1%。如果不采取跨越式发展战略,2050年中国成为中等发达社会的概率只有20%。因此,有学者提出实现社会现代化的运河战略[1],即中国式的社会现代化发展战略:如果按部就班地先实现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后再朝向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迈进,先建设工业社会再走向知识社会,无论无何是追赶不上发达国家的。因此,必须在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之间,开辟一条人工运河,沿着这条运河航行,就相当于同时推进两次现代化,就有可能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知识社会的先进水平,而不是亦步亦趋,步步落后。其基本思路是:采用综合社会现代化原理,协调推进两次社会现代化进程,加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的转型;2020年完成城市化和普及九年免费义务教育;2030年基本完成社会信息化、普及十二年免费义务教育、消灭绝对贫困、建成和谐高效的新型福利国家;2040年基本普及高等教育、消灭知识和信息鸿沟;2050年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社会现代化;21世纪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面实现社会现代化。

纵观实现社会现代化的运河路径的每一步战略目标,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是重中之重,而提高国民素质是当务之急。任何社会领域的任何现代化都离不开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坚实基础。现代化并非只是“宏大叙事”,它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最早使用现代化概念的美国社会学大师帕森斯就是从个人观念与行为的角度提出现代化问题的,他的得意门生、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英克尔斯则系统研究了人的现代化问题:“痛彻的教训使一些人开始意识到,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种制度的真实生命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果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们的手中变成一堆废纸”。[2]因此,人的现代化是国家与社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二、黑龙江省人口文化素质及教育的现状剖析①

人的现代化首要一点就是国民文化素质的现代化。国民文化素质是反映人力资源综合质量的重要指标,随着黑龙江省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但也存在教育发展不均衡,地区差异较大等问题,这种情况若长期存在,必将成为影响和制约我省社会现代化运河战略实施的瓶颈。在大多数现代国家,教育是促使个体社会流动,获得较好社会经济地位和生活机会的重要机制。教育经济学家认为,教育收益率总是高于非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同时各教育阶段的边际收益随着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教育的提高而出现稳定的递增趋势[3]。因此,要提高人的素质,实现社会现代化,大力发展教育是必然选择。

(一)我省人口文化素质现状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分别为232.7万、529.3万、1 590.4万和1 046.1万,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大学、高中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分别增加了55.7万、17.3万和156.4万,小学人口减少了107万。全省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和高中在校生分别为54.1万、14.2万和94万,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1.7倍、1.4倍和0.7倍,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和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分别提高15.7个和2.0个百分点。2005年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占6.18%,较2000年普查的6.33%文盲率下降0.15个百分点,全国文盲平均下降1.96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低于国家水平,依然是多文盲省份。

(二)我省教育发展现状与社会现代化运河战略的实施

1.高校与技工学校在校人数增加较快,成人职业学校适度减少。从学校在校学生数量上来看,2005年高等院校在校生与2000年相比人数增长了2.55倍,成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学在校生数分别增长了2.3倍和9.3倍,技工类学校人数增长了5.5倍, 2005年高等院校和技工学校招生数比2000年招生和毕业生数量适当减少,这种变化有利于各专业学科的健康协调发展,使整个受教育人口不仅从数量上更从质量上有了明显的突破,使人才教育向高层次和多元化方向迈进,为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奠定了了人才基础。

2.城乡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差别依然明显。2005年在校学生人口中,乡村受教育程度依然以初级教育为主,高中以上在校生比重依然大大低于城市。从性别构成上来看,城市受高等教育男女人口数比例为0.92:1,而乡村受教育男女比例则随受教育层次提高而提高,乡村受高等教育人口数比例为4:1,比例差距依然较大,乡村女性人口进一步受教育意识还需加强引导。由此可见,我省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低,必将阻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3.高等文化教育发展地区差异较大。我省受地域等条件制约,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高校数量及教职员工特别是高级教职员工差异较大,哈尔滨、大庆、牡丹江、齐齐哈尔高校数量占全省数量的80%,教职工数占全省87.9%,高级讲师(教授、副教授)占全省90.1%,其他地市的高等文化教育发展相对滞后。

三、进一步提高黑龙江省文化教育水平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扫盲工作的投入力度,着重关注女性文盲。2005年黑龙江省文盲比重较2000年下降仅为0.15个百分点,与高等教育成倍增长相对比,初级教育需进一步加强;女性文盲率为8.91%,明显高于男性的3.50%,性别比例依然较大。在基础教育已经普及多年的今天,女性扫盲工作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女性的现代化程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指针,没有女性的现代化则不会有社会的全面进步。

2.创造条件逐步解决高校分布不均,制约偏远地区居民的进一步受教育机会和选择的问题。全省65所高校58.41万在校学生,其中哈尔滨高校数占55.38%,在校学生占65.63%,5~6所的城市分别是牡丹江,齐齐哈尔和大庆,其余各地市只有1~2所高校,因而偏远地区高等学府求学费用和投资较城市偏高。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可增加偏远地市的高等学府的数量和资金投入、加强对当地政府教育投资的督导力度;另一方面在对奖学金的发放和困难学生补助方面加大力度扩大范围,对家庭有困难的学生予以帮扶。

3.多渠道多方位引导求学方向,促进各方面人才全面健康发展。2005年全省高校应届毕业生比2000年增长2.18倍,就业压力凸显对部分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产生消极影响,造成学习并不特别突出并且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放弃进一步受教育的情况比较普遍,建议鼓励并引导在校学生适当关注技工类院校,以一技之长取得就业竞争中的优势;进一步加大对技工院校和就业方面的指导和正规化管理力度,使这类学生能够得到更高更适合自己兴趣和爱好的专业教育。

4.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的水平。首先应将当地群众光懂加减乘除就可以生活,靠天吃天,靠地吃地等陈旧思想彻底摒弃;其次应积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地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让广大乡村群众针对本地地域特色和本人特长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和专业,此外当地政府应在教育上加强对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还应通过加大对教职员工人才资金的投入吸引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投身乡村教育,以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替代本地落后传统的教育模式,达到以教育改造思想,从思想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2006中国现代化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385.

乡村教育现代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字化 教学资源 调查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数字教育资源的重要性凸显,正如扬州市教育局局长周应华在《区域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实践》一书所言:计算机和网络是一扇通向世界先进教育的大门,打开这扇门,就会发现外面教育世界的无限精彩;计算机和网络是一个挽手走向教育现代化的忠实朋友,和这个朋友相处越久越深,教师们对其信赖感就愈强,思想和行为改变也愈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差距在拉大,山区乡村教师数字教学资源应用能力普遍低下,这成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率先必须逾越的“坎”。

一、数字资源应用在乡村学校举步维艰

日前,笔者围绕数字教学资源的应用,采取问卷和座谈的形式,对南方某市两个山区县的农村教师进行专题调查。

表1.乡村学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情况调查表

注:年龄A指20~35岁、B指36~45岁、C指46~60岁;培训次数指参加县级以上、每期7天以上的培训。

统计表明,目前山区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使用能力偏低,使用热情不高,提升的积极性不强,数字教学资源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极为有限,现状堪忧。

二、数字资源“困”在乡村学校,原因何在

1.教育观念滞后

许多农村老师未能认识到教师的角色正在促进者、学习同伴和必要的机制间变换,学生的学习思维正在从“海绵式”向“淘金式”转变。特别是中老年教师,时常讲出这样的话语:都教半辈子书了,不要太复杂,我的学生还有上重点大学呢;用电脑、上网等上课,那是城市学校的事,再说,校长只不过说说而已……除了重要性认识不足之外,还存在畏难情绪――老教师“临近退休不学了”、年轻教师“人在农村随波逐流”。这些观念极大地伤害着我们的教育,因为我们的孩子们将生活其中的世界正在以比我们的学校快四倍的速度变化着( 威拉德・达吉特 在《地球村在行动》一书中指出)。

2.平台建设滞后

突出表现为:硬件设施配置不全不足,实用性不强,老化现象严重,有的形同虚设;数字化音频、视频等资源短缺,添置和保管没有规划;校园网建设滞后,甚至空白;县、校两级对教师用好网络、微信、微博等通讯平台服务教育教学的引导工作不力等。

3.信息技术滞后

因为疏于使用,大量中老年教师未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操作;年轻教师虽然会简单操作,但对资料的处理合成就显得力不从心,更谈不上移动终端课件、精品开放课程、学科主题社区等课程资源的开发。

三、数字资源应用,教育现代化的必然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教学材料,包括数字化幻灯、数字化投影、数字化音频、数字化视频、数字化网上教学资源等。

与传统的教学资源相比,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处理技术数字化、处理方式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学习资源系列化、使用过程智能化、资源建设可操作化等特点。实践证明,它对学生在以下方面有深刻的影响: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建构知识的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互动精神,进而培育其开发本身的价值,训练其判断分析力、评估力、批判力和帮助他人的能力等。

四、乡村教育数字化,路在何方

乡村教育现代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镇化 城镇化社区居民 学习需求 学习需求分析

“活到老,学到老”是中国人很早就提出的一个学习观念。长期以来中国人并没有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从社会大教育的角度出发,对这一观念的形成给予高度的实质性认识。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仅验证了中国前辈提出这一学习观念的正确性,同时也对社会性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其要求教育实施的核心必须针对教育对象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力求追随社会的发展去弥补教育对象素质的现代性缺失。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是教育的核心功能,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发展经济的要求才是产生教育需求的基础。在农村开展教育如不能为乡村民生建设与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与服务,就会失去教育服务的本质意义。中国人“四十而不惑”的说法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大量新知识技术的涌现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没有疑惑。农业经济时代,人只要接受7至14岁的教育足以应付一生;工业经济时代,人需要接受5至22岁的教育(大学毕业)即可保证一生受用;知识经济时代每天都有新的知识出现,不管是谁,不论年龄,肯定有不懂的东西必须学习,否则就会直接影响到现实生活,所以,对现代人来说不可能没有“惑”。因此,今天社会的人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是学习能力,只有具备了有效的学习能力才能不断弥补自身素质中现代性的缺失,保证自身的能力符合现代化社会的需要。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成人继续教育处张志坤处长提出:“(中国的)社区教育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期和机遇期,因为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教育将对社会发展承担更大的责任,做出更大的贡献。社区教育在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社区教育是解决教育面向人人的问题,要推动社会扬善向上、要为人的全面发展而努力。”促进中国农村城镇化真正的实现就是教育应对社会发展承担的更大责任,所以,我们还应补充一句:社区教育也必须为城镇化的真正实现而努力。打造现代化农民是当今发展中国农村经济的基础,也是真正使中国步入小康社会的基础。农村城镇化是中国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手段,是今后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如果城镇化只能使农民现实地进入了城市而不能使农民素质城市化,不能实质性地推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则不可能真正实现。农村城镇化依赖于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依赖于农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则依赖于教育,而教育的有效实施又依赖于满足城镇化中农民的学习需求。

笔者的三个研究对象都是海淀区北部新区已被城镇化或正在城镇化中的新型社区,辛庄村是等待拆迁而村民即将移地迁入城镇化社区的典型代表,杨家庄村是村民当地回迁入住城镇化社区的代表,车耳营村则是在原农村环境基本不变的基础上村民在原地被城镇化的代表。

一、城镇化中农民的显性学习需求

1.提高精神文明质量的学习需求

对已经被城镇化的农民来说,通过学习提高生活质量是其学习需求的重点。从杨家庄村反映的情况看,被城镇化的农民特别关注的是提高精神文明质量的学习需求。形成这样的关注点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城镇化社区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拆迁,他们获得了政府给予的较为丰厚的经济补偿,不仅取得了较低成本的足够的住房面积,而且大大增加了家庭存款,加之子女已经工作,无更大的生活负担,因而,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远远地高出了城镇中一般工薪族的生活水平。所以,除了已经在镇、村企业工作的人外,其他人不再关注转岗就业,就业的人也不完全依赖就业的收入维持生活,因此,不管是就业还是未就业的人理所当然地会关注康体健身和文化娱乐,希望提高自己的生活品位与生活质量。二是转型城镇化社区后,社区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社区的精神文明的软件建设亟待提高,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不尽如人意。虽然社区内建设了文化大院,有着较完备的硬件设施,但利用率很低。在车耳营开展实验性培训中我们感到,村民对书法、摄影、健身操、太极拳等内容的培训都很感兴趣,不仅说明丰富城镇化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的学习需求规模在不断扩大,而且也说明政府开展的文化性社区教育和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三是闲暇时间的增多,城镇化的社区居民较以前从事农业劳动相比,不管是就业与不就业的人闲暇时间都较以前增多,为了有意义地利用闲暇时间,因而产生了学习需求,对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学习的渴望,主要来自于追求闲暇时间有效利用的目的。

2.保证自身利益的学习需求

对正在城镇化中,由原来农村社区向城镇化社区转变的等待拆迁的社区居民而言,通过学习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保证城镇化后正常生活是其学习需求的重点。农民在生存环境的改变过程中,必然产生对未知的一种恐慌,尽管有许多先例的经验可借鉴,但由于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他们必然会担心自身合法权益会受到伤害。对大部分人而言,并不想让政府给予自己更多的补偿,而是担心自己应该得到的补偿而没有得到,所以他们希望学到一些法律知识,清楚地了解政府的有关规定。

对于正在城镇化中的社区管理者――以原村两委为主体的管理队伍,他们的希望是,在这一过程中配合政府使城镇化过程更顺利。城镇化顺利,村落拆迁顺利,最主要的因素是村民利益得到保障。但是由于农民的认知水平有限,往往对一些事情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他们不仅希望通过教育的实施提高村民对城镇化的认知水平,也希望通过教育提高自身做思想工作的能力,使自己能够在城镇化过程中担当起教育村民的责任。这正是辛庄村书记李青利的关注点。车耳营的情况与辛庄不同,但也在城镇化过程中关注教育的实施来保障城镇化的顺利推进。

3.新环境中提高生活水平的学习需求

对原来农村社区基本环境条件不变向城镇化社区转变的城镇化社区居民而言,在身份改变后通过学习保证城镇化后生活水平能不断提高是学习需求的重点。以车耳营为例,由于其较早地开发了乡村旅游,村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基础,村民生活较为富裕。乡村旅游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苏家坨、上庄和温泉三镇均把发展乡村度假旅游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由于乡村旅游市场的迅猛发展,为海淀乡村旅游经营提供了机遇,最早进行乡村旅游的人都在经营中致富。但是,由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经营者的能力问题,使其发展遭遇瓶颈。城镇化后客观上没有增加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条件,所以,使他们意识到必须解决自身主观存在的问题。就目前情况看,他们把提升自我经营能力的重点放在服务技能上,希望受到一定的技能培训,更为关注面点的制作、菜肴烹饪等技术的学习。他们认为在服务技术上提高,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客人,扩大经营的规模,保证经营效益。

二、城镇化中农民的隐性学习需求

城镇化中农民隐性的学习需求是指还未被城镇化的农民所准确地意识到,但确实客观存在的学习需求。这些学习需求影响着他们真正能适应城镇化的思想意识的确立,反映在适应现代化城市文明所需要的能力的缺失上。我们认为,城镇化的农民真正实现城镇化,通过教育实施所需确立的现代化思想意识和所需提升能力的学习需求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现代化生活观念对现代化适应能力的学习需求

农民城镇化后,固有的观念不会立刻改变,那么必然会影响其对新环境的适应。如前所述,农村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民的现代化,也就是说农民真正成为城镇化居民所必需的是自身素质的现代化。那种知足常乐的小农意识、胆小守旧的处世态度、不讲效率的劳动习惯必须改变,否则不可能真正实现城镇化。农村城镇化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还是一个文化概念,农村的城镇化是由被城镇化的农民的素质现代化所决定的,它应该是城镇化社区居民生活观念的现代化、文化的现代化。他们必须通过一定的学习,确立现代化的文明意识,才能形成符合城镇化需要的适应能力。

2.确立现代化职业意识和提高城镇化所需职业技能的学习需求

农民城镇化后,转岗就业者多从事三产服务业,大部分人在道路保洁、环境绿化、房产物业等行业工作,形成这些行业的职业意识的重点是服务意识的确立,特别是服务质量意识的确立,以及必要的服务技能的提升。北部新区中西北旺、温泉及上庄三镇,三产发展很快,三产企业所服务的对象主体是二产中的高新科技企业。三产企业的经营者和从业者的管理水平、服务技能特别是服务意识,与服务对象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管理技术落后与服务能力不到位,与服务对象形成极大的反差,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这种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从业者不能确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从心里轻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认为它也属于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失的职业,因而没有学习、提升能力的动力。当我们在访谈中问到“城镇化后需要转岗就业的女性是否能接受家政服务工作”时,辛庄于艳说:应该有,但不会太多,大部分人还是认为那是伺候人的事,不算正经工作,宁愿挣1000块钱去超市做保洁,也不愿挣3000块钱到别人的家里做保姆,城镇化中十分需要通过教育使她们建立起职业意识,改变落后观念。

3.确立自我创业意识和提升资源经营所需能力的学习需求

从海淀北部新区的实际情况看,农村城镇化后仍有在一产中工作的人,这一学习需求的满足对他们的自我发展尤为重要。特别是像车耳营村这种特殊性的被城镇化的社区,人的自我创业意识和资源经营能力的提升是其实现城镇化的一个关键点。但是,海淀北部乡村旅游村中的(包括车耳营)农家院经营者,真正把“农家院”作为自我创业的实体,把其视为家庭主体经济来源和主要就业渠道的并不多,大部分农家院经营者仍把农家院视为可有可无的副业,宁愿从事村中管理等一些辅工作,宁愿让子女去城里打工,也不愿意在农家院经营上投入更大的成本与精力。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很多,但自我创业观念的落后和对自己经营能力的不自信无疑是主要因素。对于这些特殊性城镇化的社区居民来说,确立自我创业意识和提升对资源的经营能力是尤为重要的学习诉求。通过观察我们看到,车耳营、管家岭、七王坟都有大面积的杏树林,每年都举办杏花节,但树龄已超过50年,虽然果实味道确实很好,但果实越结越小,产量越来越低,成本投入不变,效益却不断降低,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其原因不完全是缺少必要的技能,更重要的是缺少现代化经营理念,故不敢下决心对其给予必要的改造。

三、城镇化中农民的关键性学习需求

以上三个方面的隐性学习需求能否满足,显然是实现城镇化的关键,因为这样的学习需求的满足影响着城镇化的实质性实现。满足这样的学习需求需要达到两个目标,一个是农民在观念上实现转变,另一个是农民掌握必要的技能,而达到这样的目标只能依赖教育服务,特别是观念的转变只能依赖社区教育的实施,我们认为,更为关键的是通过社区教育服务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有了这样的方法与技巧,专业知识就可形成执行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渔”就是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它是人自我求知、做事、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先要“会学”,才能实现“学会”,才能通过观察和体验把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中而改变知识结构,并将它快捷、简便、有效地转化为自身发展的能力。因此,城镇化居民隐性的学习需求中更为关键的是提升学习能力的学习需求。车耳营村委张林主抓村内文化管理工作,是一个学习能力较强的人,他通过在网上的查阅和学习,自编自创了多个文艺节目,有些节目曾在镇举办的文艺汇演中获奖,其通过网上学习改编的传统民俗表演“小车会”在汇演中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与好评。由此可见,城镇化社区居民提升学习能力的需求能否满足是城镇化实现的关键中的关键。因此,促进农村城镇化真正实现,首先要满足城镇化社区居民提升自身学习能力的学习需求。

四、小结

城镇化的定义目前理论界尚不能统一,但就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的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的城市文明社会转变的这一性质是能达到共识的,其基本形式是农民由原来的农村社区进入城市社区。尽管随着这一转变过程发生了产业形势的变化,但其核心还是人的转变,不是物的转变。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素质的改善和提高,不仅是身份和居住区域的改变,而重要的是基本素质的改善和提升,要真正实现农民素质的城市化,真正使农民融入到现代化的城市文明中。也就是说,农村实质性的城镇化是农民的现代化。依据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观点,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核心作用是教育功能的实施。从不同教育形式所实施的具体功能看,担当转变农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素质的任务只能是社区教育。所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成人继续教育处张志坤处长说,中国的社区教育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期和机遇期。因为,中国农村的城镇化的实现必须依赖社区教育功能的发挥,否则,只能是在形式上实现而不是本质上实现。

但是,中国农村的城镇化不是有了社区教育的作用就能实质性实现,是要有了社区教育有效的作用才能实质性实现。而社区教育若发挥出有效作用,前提是把握被城镇化的农民的素质与城镇化要求的差距,也就是说必须把握住农民究竟缺失了那些现代化素质。弥补这些缺失的素质也就形成了农民的学习需求,清楚了这些学习需求,城镇化中的社区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叶忠海.21世纪初中国社区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2]杨志坚.中国社区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

[3]陈乃林.社区教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乡村教育现代化范文第5篇

在如今这个时代,科技的力量已经渗透各个行业,帮助每个国家各尽其责。但遗憾的是,教育界不在这个行列内。

我们的学校仍然是这场科技革命风暴没能席卷的最后一个角落。五十年前的人如果今天仍在,他看到的教室和维多利亚时代依旧相同:一位教师站在一群孩子面前,拿着一本书,后面一块黑板,前面一只粉笔。

默多克因此大声呼吁:“在每个人的国家中,都有千千万万的年轻人,他们的思想决定着国家的未来。现在坚信学校引进科技能激发年轻人潜力,已经是时候了!”

此次演讲之后不久,默多克在接受另一场采访时,以乔布斯为例,再次强调科技应该进入到教育中,进而改变世界未来。

传媒巨头的呼吁当然有其前瞻性。但在不同的国家,实现教育科技化却必然有不同的结果,科技化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在教育方面的呈现方式也绝不会一片坦途。

笔者曾经去拥有电子白板的乡村学校调研,结果发现,优良的硬件和现代化的技术带来的不完全是便利和进步。

从器材成本上考虑,电子白板的价值不菲,如果不是赠送,普通的乡村学校几乎很难配备,更不用提全国推广。

从使用维护的成本上考虑,电子白板的使用需要对教师进行长时间相应的培训,使之能够熟练地将课件导入或导出。

与此相对应的最直接的一个结果,就是现代化机器直接淘汰了教书数十载的有经验的老教师,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无法熟练掌握这些最先进的技能了。

另外,如需电子白板长期安稳使用,必须同时拥有专人维护、维修。在城市里这些都可以得到解决,但在乡村,这些不但成为巨大的难题,就连在电子白板上所耗用的电量,都会成为极大的负担,让学校感到结果与成本并不成正比。

除去以上硬件方面带来的弊端,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尤其对教育领域来说,软硬件日新月异所带来的升级换代才是最大的致命之处。

教育承接过去与未来,它本身与永恒挂钩。而现代化技术则恰恰相反,人的创造性成就让设备之间的更新变得极为迅速,而软件上的不断更新更是达到几乎三个月一代。

一旦更新,以往用巨资投入建设的现代化科技设备就意味着落后,那么究竟是进行淘汰还是继续使用?如果继续使用,在本质上就违背了科技化推动世界进步的本意。一旦进行更新,这之中巨大的浪费又由谁来承担呢?

当然,科技带给人类的巨变难以阻挡,在教育上虽然应用显得艰难,但并非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