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浅谈自主学习

浅谈自主学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浅谈自主学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浅谈自主学习

浅谈自主学习范文第1篇

学生是教学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客体 ,这是大家所公认的。如果主体地位不能充分体现,主人不能真正的自主,新的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更无从谈起。鉴于此,我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良久的思考,认为学生仅靠接受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导”。古训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也经常听人说:教师只是引路人。由此,我认为教师的作用应是“导”、“领”、“引”。

然而再到课堂上去看看,有些教师仍是领衔主演,坚守着“我是主人”的底线,有些教师仍然滔滔不绝地讲,口若悬河地讲,酣畅淋漓地讲,神采飞扬地讲,苦口婆心地讲,口干舌燥地讲,自始至终地讲,分秒必争地讲。再看看听者(课堂的真正主人),有的装腔作势地听、有的昏昏欲睡地听。在教师舌枪唇剑的强大攻势下,在密织的火力网面前,学生只能被动地被牵着鼻子走。

要实现从接受学习到自主学习的转变,就必须从教师观念、学生习惯、课堂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如果说,学生是千里马,而自己不主动发挥才能,只是在等待伯乐的发现和器重,那将会困于马厩而不得志。

近年来,在国内出现了许多教改成功的典范,比如江苏的洋思中学、山东的杜郎口中学,他们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全国学习的楷模。他们成功的真谛就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潜力,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别像杜郎口中学响亮地提出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我是课堂的主人”,“我参与、我快乐、我学习、我进步”的口号,这些都充分表明:只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只有学生的内因起了作用,一切才皆有可能。

自主学习的过程是个性张扬的过程,将打破封闭,走向开放,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千里马就要“才美外现”。自主学习使学生具有自主性,能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挖掘自身的潜力,锻炼创新、实践的能力,提高分析、总结的水平,对其合作精神、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些素养的具备,肯定会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只有使学生通过对知识的体验、品尝、感悟,才能对所获得的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并能牢固的掌握,灵活的运用。除此而外,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对学生“人”的发展,自主学习不只是一种学习方式,而是一种能力,自主学习浅层理解是学生高效的完成了学习任务,掌握了知识,深层理解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有益于学生的发展。

那么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哪?我谈一点浅显的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1 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师生的情感极大地影响着教学过程,如果教师能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课堂气氛就融洽、民主,就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感知更敏感,记忆更牢固,想象更丰富。所以,为了减少学生的心理障碍,课堂教学必须体现民主。

1.1 尊重学生。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在教学过程中,实实在在地爱护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与学生共同学习、平等交流,让学生消除一种错误认识,那就是:教师高高在上,无论教师说什么、做什么都是正确的。当学生的这种心理障碍一旦消除后,他们的思想工作便会活跃起来,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便会油然而生。

1.2 培养个性。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个性发展。个性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心理品质,为了不使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遭到无情的“裁剪”,我们必须帮助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枯燥的学习生活中解放出来,还给孩子一片湛蓝的天空,为他们创造一种和谐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欲望,为每个人提供最大限度“自主学习”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中,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 为学生主动参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的智慧和创造在于课堂上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深度挖掘每个人的个性潜能,积极促进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发展。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调控和指导。

浅谈自主学习范文第2篇

一、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也是重大教学理论问题,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本次教改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认为,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过程的本质定位为交往、互动,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这一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师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抄,在课堂上,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的,而不是自己学会的,更不用说会学了。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老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服从教,教学由“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

新的教学理论强调,学生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使师生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的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二、教学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结论与过程的关系是教学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它包括学习与思考、学会与会学、知识与智力、继承与创新等关系。就某一学科而言,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有什么样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果或结论,概念的获得依赖特定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学科概念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肌体又有灵魂的学科认知结构,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

从教学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要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的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因此,教改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过程与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地位。

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一切都是现成的,即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论证、现成的说明、现成的讲解,这种教学方法从源头上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实质上,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压抑,甚至是摧残。

重结论轻过程,从学习的角度讲,就是重学会,轻会学。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而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问题,是一种创新性的学习。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在学校学到、获得的知识到社会上已远远不够用了,人们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需更加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培养。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双自主”教改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因此,在教学中,要精心为学生设计探索知识的问题情境,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去发现问题;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过程中培养方法,从而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结论。

总之,要掌握新的教学理念,扭转目前在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不良现象,通过转变教学行为与方式,做到既重结论,更重过程。

三、“双自主”教改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等统称为学生观。“双自主”教改的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新的学生观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是发展的人。其含义是: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遵循规律做好工作;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在一定的意义上讲,可以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学生是不是能生活的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

2、学生是独特的人。包含以下基本含义:①学生是完整的人。要认识到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各不相同,且各有侧重,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以下基本含义: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学生当做不依自己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不能强加给学生。强加,不但加不进去,而且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起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抵制或抗拒。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一条规律。教师能让学生自己完成上述认识活动。③学生是责权主体。从法律角度看,学生在学校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并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是一个法律上的责权主体。因此,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合法权利,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树立学生为责权主体观念,是建立民主、道德、合法教育关系的前提。

四、“双自主”教改需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双自主”教改的内容和任务。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当前,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师生伦理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混乱。表现为把学生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侵犯学生独立个人权利,以及教师为学生筹划一切,包办代替,实质上是忽视学生独立性,不让学生履行自己的义务,这些都是不恰当的师生伦理关系。

1、如何建立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㈠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民主平等是新型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民主思想首先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其次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⑵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明确师生的权力义务关系。

⑶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具有道德纯洁的教育关系,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更新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管理思想,打破师道尊严和师生如父子的庸俗观念。

2、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

师生情感关系虽然受到重视,但也存在难以令人满意的状况,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缺乏沟通交流的现象依然存在。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应做到以下几点:

㈠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更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应该相信,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⑵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策略。

⑶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

浅谈自主学习范文第3篇

培养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在于我们教师要改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的活动过程,真正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这里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几点体会。

在多年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我选用了以下五种教学法来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故事诱导法

所谓故事诱导法,是教师精心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简短有趣而又能说明问题的故事,设计与教学知识相关的几个问题,让学生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其程序为:创设情境――学生联想――师生研讨――点拨小结――反馈练习。

如,初一教材“自觉磨砺意志”一框中,涉及到学生怎样在生活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意志,其中问题三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教师给学生讲刘备请诸葛亮做军师三顾茅庐的故事,学生听完故事后,理解了教师所讲故事的目的所在,准确地回答出了培养和锻炼意志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二、比喻启发法

所谓比喻启发法,是指教师灵活运用自然贴切、新颖有趣、生动形象的巧譬妙喻,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深为浅、化繁为简、化理为趣,达到启智开塞的目的。其程序为:创设情境――开展讨论――点拨小结――反馈练习。

例如,初中教材中“我国人口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问题”所授内容为: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师比喻:一张饼如果一个人吃和十人人吃,结果会怎样呢?让学生讨论发言,既形象又生动,学生豁然理解,准确地得到了问题的结论。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增强学生的形象记忆,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想象思维及学习的积极性。

三、直观演示法

所谓直观演示法,是指教师利用直观手段和演示操作,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其程序为:教学演示――提出问题――得出结论――反馈练习。

如:在初二教材中的“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教师通过两幅直观的教学挂图――“随手丢”和“干渴的山村”,启发学生直接回答环境问题表现的两个方面:一是向自然任意排入废弃物;二是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环境。学生很快理解了学习内容。

四、类比法

浅谈自主学习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素质教育

现行中学数学教材内容体现了它的基础性、可读性和实践性,也从各方面体现了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比如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等. 教材的编排对能力培养这方面的引导更加明显,教师是要充分理解教材,用好教材,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后续发展打好基础.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做法.

一、通过兴趣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灵丹妙药. 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在课堂上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减轻学生对数学的枯燥感,教师首先可以从一些比较有趣的数学故事着手.

数学课本上有很多非常有趣的故事,比如说在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学习“实数与数轴”的时候,关于无理数,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的著名数学家祖冲之,他对圆周率的研究和推算比西方国家早一千多年. 在学习“勾股定理”时,同样可以让学生先进入到一个有趣的话题,就是关于勾股定理在古代的研究,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教材上“阅读材料”部分的内容,让他们了解一些有趣的数学研究历史. 如果教材上没有相关的一些数学故事或材料,教师可以适当地把一些课外收集到的相关故事带到课堂中,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让学生了解一些中外数学趣味故事,还可以用一些真实的数学研究事例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比如在八年级下册学习到“相似三角形”时,教师可以插入这样的一个应用事例. 相传古希腊的哲学家泰勒斯在游览金字塔的时候,当地人也不知道金字塔到底有多高,而泰勒斯却用自己的身高把金字塔的高度测量出来了,测得塔高为131米,那么他是用什么方法测出来的呢?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实例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生肯定对这个方法充满了好奇,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学会了利用三角形相似的原理来测量一些建筑物的高度.

二、通过学法指导来帮助学生自主探究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保障,素质教育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让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学会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真正“会学”.

新课程改革强调预习的重要性,也就是鼓励学生在教师讲课前“先学”,“先学后教”,预习同样需要教师来引导. 比如,可以指导学生结合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先把教材粗略地看一遍,然后再自己研读和思考,对一些看不懂或者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先做一些自己认可和读懂的标记,做好课前的准备,才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 学生在看课本的例题时,也可以先看一遍,然后不看解答过程,自己在草稿纸上演算一遍,这样就不会像大部分学生看书一样,只是一眼带过,看的时候懂,过后又不明白,看完之后又忘了. 同时,更要注意总结,既要总结书本上的例题所使用的思维和方法,也要总结自己的一些思维方法,对比课本上的内容进一步学习和巩固. 对于课本上的一些随堂练习,同样可以让学生在预习阶段提前完成.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在完成这些练习时,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来进行,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具体地分配任务. 比如大多数学生只完成三分之一的练习,或者三分之二的练习,能力强的可以全部做完.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更能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满足不同的个性化需求. 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有清晰的目标.

三、通过激励机制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除了兴趣和方法之外,对于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意识的强化,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通过建立一些激励机制来影响学生. 比如可以进行作业改革、评价改革、建立学习小组,尽量从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上去激励学生,带给学生一些积极的影响. 我尝试着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改革,从教师布置固定的作业变成半固定的作业,可以给出部分习题,让学生按照要求选择其中的一部分来做. 学生对作业有了一半的主动权,再也不是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了. 过一段时间,作业的布置形式越来越自由,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就会加大,让学生慢慢地养成了自主作业的习惯,后来我直接不给范围,让学生自己做作业,大部分学生表现都非常好,都能够自主地挑选一些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习题来完成.

总的来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也是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一个方面. 除了上述的几个点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大胆探索和实践,一定会找到一些更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参考文献】

[1]肖月季.浅谈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信息教研周刊,2013(16).

浅谈自主学习范文第5篇

一、“自主学习”与英语教学

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充分证明:只有在如下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对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看到到了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英语教学单靠教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英语知识技能的比重,必须随着学段的提高而增加。这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

二、“自主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1. 自主性。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收器,而且是自主学习探索者,学生能够按自己的方式学习英语知识,体会运用英语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是英语教学中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标志。

2. 差异性。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开展“自主学习”教学的重要体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特长,培养每一个学生的成就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3. 创新性。“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自我,具鲜明的个性特征。教师注重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精神,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勤于探究;既能求同,更能求异,成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三、“自主学习”方式的实践途径与策略

1. 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要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并不是排斥“教”,也不是不要教师的系统讲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体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由不知到知的矛盾转化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促成矛盾转化,从而使学生较快地实现学习上的跨跃。所以本人认为“学”是在“教”之下的学,“教”是为“学”而教。

教师在发挥引导作用的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下几个环节:①在备课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师如何教,又备学生如何学;既考虑教材、“课标”要求,又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并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②在课堂中“走出演讲的角色”,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情境,开动脑筋,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从而保障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③在课后不使学生进入大量的“题海”,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 教学要归还学生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学习的主动权应掌握在学生手中。然而,教师成了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落实,这是当前英语教学中师生关系最突出的问题。要优化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必须坚持活化教师主导作用和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①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彻底改变单纯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况,把课堂变成学生“问”的天堂。②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课堂40分钟,教师讲得多,无疑就挤占了学生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学到知识。③把练习的安排纳入课堂。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自觉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创新的能力。

3. 精心设计主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通过活动表现的。活动是更新教学观念,开创英语教学新局面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活动是转变学习方式的关键。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更是通过学生参与的主体活动实现的,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组织活动要了解主体、客体、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主体情况指学生的认知水平、英语基础;客体情况指英语特征、教学的目的和内容;环境指英语输入和输出的外部条件。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就是要根据阶段性教学要求,把主体、客体、环境等方面情况联系起来,并寻找出三者间相互作用的最佳联结点,使学生能够参与,乐于参与并在参与中得到听说读写方面的有效训练。

按照学习英语的一般过程,可将学习活动分解为理解――操练――表达三部分。教师教学中要抓住教材特点,抓住学生学习语言的一般规律,恰当地选择教法,让学生有效地参与时要兼顾以下几点:

(1)情景中引出教学内容,降低学生理解语言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