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主学习的原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词汇;语义;策略;英语教学
“自主学习”( autonomous learning ) 这个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关于发展终身学习技能和培养独立思维者的辩论。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 )、自我指导(self-instruction )、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 )和自我强化( self-inforcement )。
根据“自主学习”的概念,外语教学的目标应朝着培养学习者的自我学习能力,提高其学习策略,使其终身受益的方向发展。本文着重探讨英语教学中以“自主学习”为目标的词汇教学。
一、 语义知识
语义知识的定义是: 习得一个二语词,意味着不但要知道它的最常用词义,还要知道它的其他意义;不但要知道它的字面义,还要知道它的非字面义;此外还要了解它的语义值。( Richards,1976; Taylor,1990)根据此定义,在语义知识的教学中,除了传统的对词汇的多义解释之外,可把此词放入句中,在句子的层面上使学习者掌握词的语义知识。如在学习单词“bear”时,可结合此词的多义性介绍由此词的多义引起的歧义句,“bear”带有双义:1. 忍受 2.怀孕
此词在下面的句中可引起下列歧义句:
例1:She can’t bear children so she never talks about them.
此句中“bear”的意思是可以是“怀孕”,可译为“ 因她不能怀孩子,所以她从不谈论他们。句中“bear”的意思也可以是“忍受”,也可译为“ 因她不能忍受孩子,所以她从不谈论他们。”
再看下句中由“overlook” 引起的歧义句:
例2:The police on duty overlooked the meeting.
此句无论从结构上还是词汇方面来看都很简单,但仔细推敲,也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意思。英语单词 “overlook”带有两种完全不同意思的。 A. 忽视 ,未注意到。B.眺望,俯视。此句的第一层意思是:The police on duty failed to notice the meeting. 可译为“ 值勤的警察没注意到聚会。” 此句的第二层意思是:The police on duty kept watching on the meeting. 可译为“值勤的警察一直在观望聚会。”
在这种层面上进行词汇教学,学习者能从句子层面上习得语义知识,扩大了词汇量,扩展了思维,能把所学知识用于实践。
此外,语义知识还可关联到英语习语,成语,谚语的教学。在讲解与习语有关的词时,可介绍相关习语。如在讲解单词“leap ” 可介绍: “Look before you leap. ” “三思而后行”。在讲解单词“ poison” 时可介绍 “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对甲来说有益,对乙却有害。”
奈达(1969)认为,如果碰巧在翻译过程中译入语既能保持源语的形式又能保持源语的内容,那就更好。”此概念对词汇学习也同样可实施,因词汇的选用直接影响着翻译。在习语教学中,除介绍些与中文顺序完全一致的英语短语习语外,如 “好久不见“ long time no see “ ,还可介绍部分在英文和中文两种语言中具有相似性习语和成语,便于学习者记忆和使用。
例如下列习语和成语在英文和中文两种语言中具有相似性。
be head and shoulders above others可译:出人头地
cry at the top of the voice 可译:大声疾呼
turn white into black 可译:颠倒黑白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可译:赴汤蹈火
see far and wide 可译:高瞻远瞩
众所周知,与汉语一样,英语习语,成语,谚语中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知识,在实践中使用频率很高,应把它放入词汇教学的一部分。
在用词方面,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某些动词带有溶厚的文化色彩。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情绪性方面的差异,都可以依据文化上的差异加以解释。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传统,使得一些共同的行为模式有着不同的文化涵义,这种差异直接反映在语言的词义上。
例如,在某些动词的使用中,汉语中用施动性动词,强调施用动作,像“踢”足球,“打”牌,“拉”小提琴,“弹”钢琴。而在英语中都用“play”, 如:play basketball打篮球;play cards打牌;play violin拉小提琴;play piano弹钢琴;play chess下棋。
同样,汉语中有些词的词性也带有强烈中国文化的色彩。如典型的动词“吃”。中国人讲究“吃”,推崇“吃”的文化。常言道:“吃在中国”。中国人在吃方面花很多时间,中国菜肴的制作精良是西餐无法比拟的。这种吃的文化导致汉语中出现大量的由“吃”字组成的词语,如“吃得开”、“吃香”“吃苦”、“吃香的喝辣的”、“吃醋” “吃得住”、“自讨苦吃”、“吃闭门羹”等。
在语义知识的教学中,结合中西文化,介绍习语、成语,突显带有特征的词,能开拓学习者的思维,扩大学习者语义知识的视野,利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二、词汇策略知识
词汇策略知识指的是:“词汇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了促进词汇的习得、记忆、提取和使用,所采取的行动、步骤、计划、做法等。”
词汇策略知识的教学成效对学习者影响很大,在翻译、写作、交际过程中,在词汇中如何搜寻选择合适的词汇,句型都取决于词汇策略知识。它的教学面涉及很广,词汇策略知识的教学不应仅仅限制在词汇层面,因词汇与句型语法是相连的,可结合句法和语法等方面的教学。笔者在词汇策略知识的教学中尝试结合隐性语法教学。隐性语法教学往往采用归纳法,强调学生学习语法时必须置身于有意义、可理解的语言环境中去,尽可能地自然习得目的语法知识。这种结合语法的词汇教学能在广度上扩大学习者的词汇策略知识。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尝试中实行的部分策略知识方面的教学:转贴于
1. 使用连字符号连接词汇
英语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广泛频繁地使用连字符号连接词汇,达到既可表达词义句意又可简练句子的目的。它的功能是在达意上既可相当于冗长的定语从句,在形式上又简短。不妨看下列例句:
(1)像一场淡紫色,淡红色的珊瑚雾.
Like a lavender-pink coral fog.
试比较译句:Like a coral fog that is lavender and pink.
(2)人们认为, 新英格兰人是不爱说话的。
New Englanders are supposedly tight-lipped.
试比较译句:People think that New Englanders are men of few words.
(3)色峻塘是隐蔽的,四周环树,春意盎然的绿洲。
Sergeant Pond is a secluded, tree-ringed, spring-fed oasis.
试比较译句:Sergeant Pond is an oasis which is secluded , surrounded with trees and full of spring.
(4)寻找不会起皱的布料。
Look for wrinkle-free fabrics.
试比较译句:Look for fabrics that can’t get wrinkles.
从上述例句中可看出,使用连字符号连接词汇的译句在字数上比用定语从句的译句要少得多,从而达到简洁的目的。
2. 运用介词短语
使用介词短语可使语句更地道、简洁。有时,它的功能可代替小句。用介词短语表达目的,原因等含义是英语的一种地道的习惯表达法,在汉语中通常用动词,副词,连词等来表达这类含义。如汉语中“我们再也想不出任何办法了”可用介词短语译成“ We are at our ends of wits.”
再看下面例句:
(1)你把我吓傻了。
You scared me out of wits.
试比较译句:
You scared me so much that I became foolish.
(2)由于好奇,他们来到了小岛上度假。
They came to spend holidays on the small island out of curiosity.
试比较译句:
Because they were curious , they came to spend holidays on the small island.
(3)在晚会上,我们尽情地跳舞、唱歌。
At the party we were dancing and singing to the full.
试比较译句:
At the party we were dancing and singing as much as we wanted.
从以上每句的对比句中,我们可明显看出与使用介词短语的译句相比,给出的“比较译句”显得冗长、累赘、不够地道。
这种基于词汇策略知识的教学符合自主学习概念。教师授于学生这种词汇策略知识中的方法,便于学生进行自我指导,把这些知识用于其它句型,用于实践中。建构主义(construction)教学理论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用已有的知识探索、发现进行知识建构;联系已经知道的事物来思考当前的学习内容。这种词汇策略知识的教学是以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为中心的,学习者可基于原来的知识,思考教师所教的内容,进行知识建构,用新掌握的词汇策略,使句型多样化,结构简洁化,扩大知识面。
教师在词汇知识教学中应注重“导”,提供便于学习者领会,模仿,对照的句型,以启迪学习者思维为教学指导,而不是仅仅教会学生几个单词的用法。要持“授学生予渔,使其终身能捕鱼”的教学原则,培养出不仅是四、六级的高分者,而且是毕业后能把所学英语知识真正用于实践的社会所需人才。
结束语
词汇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它牵涉到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特别与翻译教学关系密切。本文探讨的用简洁的方式运用词汇的方法符合吕叔湘提出的“语言实践中的经济原则”。在词汇教学中应重视词汇策略和用词技能的授课形式,培养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扩大学习者语义知识的视野,以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教学原则。
参考文献
[1]马广惠.二语词汇知识理论框架〔J〕.2007.4.外语与外语教学.
[2]朱玉山.隐性语法教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写作型任务设计.〔J〕2007.9.外语与外语教学.
[3]肖辉.汉语“得”字结构英译初探〔J〕.2007.9. 外语与外语教学.
[4]苏筱玲.论外语自主学习中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9.
[5]濮明.文化差异对词语形成的影响〔J〕.甘肃社会科学,2005.3.
【关键词】自主学习;中学语文;引导
“三维互动、五步导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三维互动”包含两方面的意思。首先“三维互动”指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导学练案》之间的活动;其次,“三维互动”指的是教学活动中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五步导学”是具体划分了课堂活动流程,“五步导学”的流程为:导入学习目标、自主前置探究、合作探究与多维展示、高效点评与答疑总结、当堂自测与反馈。学生自主学习是实施“三维互动、五步导学”的重要途径,自主学习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
(一)效果性原则。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需要具有一定的效果,缺乏效果,引导活动的开展也将失去价值。效果性原则要求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需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对于自主学习的建议,对于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应该积极采纳,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人翁作用。效果性原则还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测评,通过测评,了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进行调整,提升引导效果。(二)实际性原则。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还需要遵守实际性原则,实际性要求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在思维方式以及理解能力方面存在差异,这样就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效率不同。因此,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引导策略,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际性原则还需要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结合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形式的引导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点。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语文教师是引导活动的实施主体,在引导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教师在业余时间需要不断进行知识的积累和补充,从而充实自己、提升自己,这样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断对引导方式进行调整,从而提升引导的效率,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师综合素养还需要教师积极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取长补短,从而提升自身。语文教师在沟通交流时,可以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二)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还要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配合教师的工作,提升引导效果。其次,在自主学习时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小组活动的开展是“三维互动”中学生之间互动的重要形式,在小组活动开展时,学生可以将自主学习掌握的知识点以及总结的规律与他人进行分享,学习他人的学习方式及学习经验,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最后,还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互动,这也是“三维互动”的重要要求。师生之间的互动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问题创建,通过问题创建,可以使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更具有针对性,教师需要对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把握,若问题太难,学生无法通过自主学习解决,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自信心;反之,若问题太过简单,则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可以说,问题的难度系数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首先,学生需要养成勤做笔记的习惯。在课堂中,学生对教师归纳总结的知识难点以及知识重点进行记录,这样可以方便学生在复习时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其次,在进行语文学习时,需要充分借助资源,包括图书馆资源以及互联网资源,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时,难免会遇到一些无法理解的词汇,这样就需要学生进行资料的查阅,从而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学生需要制订学习计划,建立的目标需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这样可以激发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建立学习目标时,学生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在学习目标制定完成后,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习目标制定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学习计划的顺利完成。
三、总结
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需要遵守效果性原则和实际性原则,遵守这两个原则可以提升引导的效率。在引导时,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通过这三种措施的采用,可以保证引导活动的顺利完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因此,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需要教师以及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需要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保证教师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增强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校红瑞 单位: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刘洞九年一贯制学校
参考文献
[1]王佳美.浅议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
关键词:幼儿教育;自主学习;养成教育研究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已有经验和学习的兴趣与特点,灵活、综合地组织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
一、当前幼儿自主学习积极心态养成教育存在错误倾向
(1)教学活动内容选择不合理。在教学上出现随意性和 “小学化”倾向,“灌输”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或者教学内容不适合幼儿的学习水平,或者进行大量的低水平的重复,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活动方式的采取不适当。教学活动不能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为基础,不注重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的“活而不动”,教师主导过多;有的“动而不活”,幼儿只是机械模仿,没有积极的情感参与。
(3)教学活动片面强调游戏化。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幼儿教育游戏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不能光为游戏而游戏。有的教学活动表面上看把游戏和教育结合在一起,而实际上并没有达到效果。
二、幼儿自主学习积极心态养成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体验性原则。要创设有利于幼儿自主性学习的环境,让幼儿全身心自由投入其中,通过参与操作获得体验,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与喜悦。
(2)适应性原则。幼儿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注重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目标的合理性、活动形式的可行性、操作材料的层次性。
(3)主动性原则。自主性是指教学活动不是外在强制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出于学习主体的兴趣和需要,自发、自愿、自主地进行活动。教师要使用适宜的言行来指导幼儿活动,以保证幼儿活动的权利,尊重幼儿活动的意愿,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的内容,满足幼儿兴趣和发展的需要。
(4)互动性原则。在活动内容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心理特点,努力使课程内容吸引幼儿,唤起幼儿的共鸣,从而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幼儿自主学习积极心态养成教育方法探索
1.营造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积极心态的心理氛围
幼儿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要尊重幼儿积极心态的天性,从幼儿的内在需求出发,激发幼儿主动愉快地学习。幼儿教学不在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也不在于获得某种特殊的技能,而在于关注幼儿的发展与成长。一是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积极加强引导,满足其求知欲望和探索需要。二是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学习;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和疑惑做出自己的解释、理解和判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独特的理解与创造,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活动和讨论,鼓励幼儿大胆发问,使幼儿的思维处于轻松活跃的状态。三是创造宽松的自主学习环境。幼儿在自主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低级错误,但从幼儿的认识水平来说是合理正确的,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进行评判。
2.构建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积极心态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 自主学习;启发性;多元互动机制
一、自主学习理论及其意义
何谓自主?自主,顾名思义就是自觉、主动,即实施者对实施行为享有自我决定、激励、控制的权利。“自主学习”就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自觉发现、探索、理解知识的过程,即“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国内外学术界对自主学习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产生丰硕的研究成果。美国教育学者迈克-G-穆尔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自我控制……学习者要具有高度的学习责任感和自我控制学习的能力……衡量自主学习的三个指标是学习目标的建立、学习方法的掌握及学习评价的实现。”在我国,余文森教授认为, 自主学习则把学习建立在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一面上;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元认知监控的学习。[1]学者庞维国则将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模式或学习方式来界定。即指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 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2]笔者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主动、自觉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进程进行了解、建构、调节以及评价的一系列认知和行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掌握学习内容,控制学习的效果。
二、中学历史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解读
伴随着中学课程改革,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也取得较深入发展,成效也逐步显现。“教师要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学会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3]这一观念已经成为历史教学工作者的基本共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要求指引历史老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使学习成为学生自我感悟、自我激励的过程,培育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考察中学历史课程自主学习现状,我们发现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能力不足,服务功能无法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欠缺,被动学习的情况仍很严重;学校相关配套机制仍没有建立起来,历史课程自主学习环境氛围仍不浓厚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学校以及历史教师深入思考,努力解决。
三、初中历史课程中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基本原则
1、启发性原则。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基本的要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主动的学习习惯很重要。而独立、主动的学习模式,需要历史教师学会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要给予学生耐心、细致的指导和引领,而不是不屑一顾。因此,历史教师在帮助学生构建自主学习模式的时候,要充分把握启发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
2、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即一切内容、方式、渠道都是一成不变、墨守成规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持续的。开放性原则要求历史老师注意教育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及其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适合学生自身学习、记忆、掌握知识的模式都是合适、可接受的。
3、自主性原则。“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自觉主动地去发现、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良好的自学方法是自主学习模式的基本目标。因此,历史教师应该激发起学生的自主认知兴趣, 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鼓励学生自己寻找历史知识内容、自己设计学习形式,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改进中学生历史课程自主学习模式的路径探究
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发现的学习。中学历史教师需要充分认识构建历史课程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要意义,增强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加强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指导
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历史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论指导。一方面,老师要引导学生如何读好、读懂历史教材。历史教材是最基本的素材来源。历史老师首先要热情、耐心地教导学生用好教材、用活教材,学会从教材中寻找历史知识。另外一方面,老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好问的积极性。此外,老师应及时、巧妙地鼓励学生自己从纷繁复杂的历史材料中寻找合适的答案。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用妥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不但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也使他们增强了寻找新知识的技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会总结、归纳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历史老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历史事件繁多,各个领域知识错综复杂、较为凌乱,需要进行归纳整理。一方面,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如对某一朝代进行政治(政局、制度、政体、阶级、民族、政策、对外关系)、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出版、新闻)、社会(民生、医疗、住房)等方面的罗列、归纳,以掌握整个朝代的基本面貌,唐、宋、明、清等朝代均可以此解读。另外一方面,老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纵向的比较分析,如对某一事件进行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变革等方面的对比、总结,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两次国共合作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可以使用该方式进行。学生在学习中,要掌握历史的横向的、纵向的联系比较法,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综合的历史知识体系,有利于系统掌握历史知识。
2、加大服务力度,构建多元互动新机制
做好服务和互动工作,为学生提供细致、到位的指引和帮助,是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构建的重要保障。老师不仅仅是教学工作者,更是服务提供者。老师应该努力构建多元互动机制,以制度化途径确立老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关系,确定老师的服务和引导角色。初中生心智、心力等方面发展还不成熟,历史老师更要倍加关心,适时启发点拨,服务好学生的合理需求。当然,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 包括了解自己的个人需要、学习动机、语言潜力、认知风格、学习策略等。协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 实际上也是一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过程。”[4]
教师服务功能的落实,还可以在具体的学习环节中体现。比如老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一堂辩论会,以“秦始皇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为辩题让全体学生分开两组进行辩论;老师也可以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比较、分析《》与《中日》的异同点,相互辩论、各抒己见。[5]多元互动机制的确立,能有效开拓学生的思路,增强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
3、构建评价机制,提高学习效果
任何一个教学过程,都有教学开发、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等程序。过去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重点内容的考核模式导致了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因此,历史老师应该完善学生历史学习评价机制,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成效。笔者认为,评价机制应该包括老师考核和学生自主测评两部分。“自我测评就是学习者对学习结果与预期目标的一致性进行评判。测评的根本目的是使考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进, 以便更好地完成对知识的建构。”[6]自主学习模式评价机制的建构,应该有一套完善的操作指标体系,注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老师应以素质教育为中心,考虑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评价指标要体现开放性和多元化,坚持学业成绩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原则,从重知识考查向重素质、重能力考查转变。通过构建历史学习评价机制,反馈学生学习效果,提高中学历史学习的水平。
参考文献:
[1]余文森.简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2,(1).
[2]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6).
[3]周静.教学与趣味相结合―浅谈如何提升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3,(2).
[4]乔虹皓.自主学习模式中的教师角色[J].教育探索,2008,(3).
[5]宫文波.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2012,(12).
摘 要:高中物理是高中刚开始学习的必学科目之一,这是一门相对较难的学科。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的教学方式也应得到一定改变。这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还需要教师的协助、学校的支持。就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阐明教学模式现状并提出如何开展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物理;自主学习;对策
什么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即学生凭借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师的引导或同学的帮助指导下,自主习得知识,并且能够熟练运用。自主学习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活力。对于高中物理学科,学生需要掌握两方面来促进高中物理的学习,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熟练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和原理,并能够理解,保证基本知识的学习;第二,能够进行一些物理实验操作,增强对物理实验的理解。
一、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中的问题
1.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动力
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是高中生学习物理的一个条件。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动力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部分高中生认为物理学习枯燥无趣,没有学习物理的兴趣。这也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弊端,学生一味地接受知识,没有自己发挥的地方,致使他们缺乏学习乐趣,从而降低了自主学习的动力。第二,部分高中生由于自控能力差,难以进行自主学习,这时需要教师的监督引导。
2.教师缺乏引导能力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要起引导作用。倘若一个教师没有引导好学生,学生的能力就难以实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只一味传授,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上课模式单一。比如,在讲解质点的运动这一章节时,教师只讲解书本上的公式,没有举出一些例子,让学生共同探讨、互相学习,学生对这节内容就缺乏认识。
二、开展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对策
1.坚持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则
高中物理的自主学习有利于高中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自主学习课堂模式需要满足以下要求:第一,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原则。只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促进教学的开展,明确高中物理自主学习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提高高中生学习物理的效率。比如,在教学力学这一章节时,明确哪一部分是学习重点,哪一部分需要重点掌握等,提出对应的教学目标,开展学生之间的自主学习、讨论学习;第二,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原则。高中物理如果只是将书本知识按部就班传授给高中生,部分学生会缺乏对高中物理的学习热情,自主学习课堂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学习热情;第三,同学之间的合作性原则。学习是个人的,但同学之间是可以共同进步的,同学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合作,这样不仅增强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也帮助了其他同学对知识的接受。比如,在进行小车实验时,将实验工作进行分工,一位同学准备实验工具,一位同学负责记录,一位同学负责实验,互相帮助完成实验目标。
2.加深同学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有益于学习的开展。高中物理知识繁多,在开展自主学习时难免存在一些自己无法理解消化的知识,这时同学之间的帮助显得尤为重要。学习小组的开设能增加同学之间的交流,物理实验可以通过学习小组进行开展。比如,在课堂做实验时,同学们只有互相交流,才能将实验做得优秀,将实验完成得更加精准。同学之间的合作,互相学习,是自主学习课堂模式的一个方面,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3.教师加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导
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下,需要营造良好的轻松学习氛围,将师生关系拉近,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比如,在教学动力学这一章节时,教师可增加一些活动,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准备一个装有东西的箱子,让两个同学在对立面互相推箱子,看谁能推过谁,娱乐的同时,体现出与课堂学习内容相关的力学知识,就可以将牛顿定律展现给大家。由此可见,高中物理教师对于自主学习课堂模式有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加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导,但这也需要学校的协助。学校也要加强对高中物理教师的培训,促使高中物理教熟悉这种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教学引导能力。
高中物理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也是新课改的成果之一。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不能仅仅是教师的传授,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还需要改变课堂模式、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高中生学习物理的效率,有利于改善课堂的学习氛围,还有利于拉近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能够提高高中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对其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开展高中物理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学校需要注重的教学方式了。当然,对于其他科目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也需要不断开展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