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顶岗实习汇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时候,宋祖英的那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在我心中留下了痕迹。在我的心里,老师犹如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老师犹如雨露,孕育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老师是伞,为学生遮风挡雨;老师是虹,为学生搭起走向成功彼岸的桥梁。对于老师,学生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学生的进步就是自己的进步;对于老师,酸甜苦辣才是真正的生活。顶岗实习,可以说让我更近一步地接近了这个职业,也更深刻地认识了这个职业。
实习期间,我收获了很多,经历了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面对自己的学生听到有人对我喊:老师好!的声音;第一次走上讲台,拿起粉笔,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换;第一次批改作业;第一次与学生面对面的探讨问题、谈心、第一次以老师的角色进行监考、第一次与多位资深老师讨论交流,共同探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第一次写新闻,做报纸,第一次组织活动……这些尝试使我的成长有了一个新的飞跃。顶岗实习是我们师范生将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的必需环节。是走向社会的前奏曲。通过实习,求职简历范文接触了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这四个半月的体验,我收获了很多,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体会了作为一名老师的艰辛与劳累,也明白了作为一名老师的光荣与责任。
现将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一、生活篇
四个多月的时间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让我们细细品味。在威县二中实习生活过得很充实,很快乐,也让我充分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不尽的光怀。记得大家一起听评课,包饺子,搞团日活动。尽管我们十六个人来自不同的班,在实习前我们也不是非常熟悉,但在半年的实习期间,我们感觉我们各自的了解逐渐加深。刚到实习学校时,我们一起打扫收拾我们的宿舍,威县二中记录了我们的欢笑,我们的忙碌,我们的进步与成熟等等。这一切永远都会尘封在我记忆的深处!很感谢各位队友与我一起度过这半年的时光,其中的点点滴滴都铭记于心。实习结束意味着大家要接受另一番现实的考验,希望每一位队友都能坦然地面对,走上自己另一个精彩的人生旅程。
二、教学实习篇
关键词 顶岗实习 人员遴选 过程管理 实习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3.076
Abstract Practical ability of teachers, students' practical training environment and other issues has been an important factor in furthe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al limitations. This paper from the teacher and student internships perspective, studies related to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pproach to enhance internships effect,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abili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o enhance and improve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level.
Key words internship; staff selection; processing management; practice assessment
1 顶岗实习及其重要意义
顶岗实习是指在基本完成理论技术学习及基础实习训练后,到专业对口的生产现场,利用本专业所学知识与技能,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并完成一定生产任务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一般高校顶岗实习安排在学生本科阶段的最后一年,确保学生在理论知识准备充分后进行实习,保证顶岗实习效果。
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对实习岗位工作内容的完全实践,有助于学生全面接触实际工作环境及工作内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理论有效转化为实际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①②通过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使教师深入了解企业及岗位对技能的需求,在自身充实技术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有助于其调整教学计划及授课内容,提高人才培养效果。③顶岗实习还是实现校企合作的有效手段,能有效促进校企技术共同发展。
2 国内高校顶岗实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顶岗实习源于河北师范大学,该校每年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顶岗支教,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效果显著。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如福州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每年组织应届毕业生到企业开展顶岗实习活动。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机械系每年还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到指定的生产实习基地或企校联盟有关机构参加暑期顶岗实践。
虽然国内高校大多开展了顶岗实习活动,但多数学校组织管理效果不理想,致使顶岗实习流于形式。④⑤目前大部分高校顶岗实习范围仅限于学生。然而,实践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应选派中青年教师进行顶岗实习,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促进本科工程教育质量的提高。
有效的组织管理办法是提高实习效果和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⑥且组织教师与学生同时进行顶岗实习,可以强化资源利用,方便组织管理。因此,本文以同时选派教师及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为前提,研究顶岗实习组织管理办法,以达到提高顶岗实习效果的目的。
3 顶岗实习人员遴选标准
顶岗实习是一项持续性工作,对高校教育教学发展及校企间进一步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在遴选参加顶岗实习教师及学生时,要为长远计,严格把关,宁缺毋滥,切实选取出优秀人选。
学生遴选标准为:积极上进,思想端正,平时在校表现良好;对顶岗实习感兴趣;理论知识扎实,成绩优秀,在专业排名靠前;实践能力强,实验课成绩良好;班主任或辅导员推荐者优先考虑。
教师遴选标准为:认真负责,对顶岗实习感兴趣;有三年以上专业课授课或主持专业实验项目经验;40岁以下专任教师或实验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有工程项目经历者优先。
为保证学生顶岗实习效果,应为每名学生配备校内指导教师。每名校内指导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跟踪指导1~10名学员,遴选标准为: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专业课授课教师;在学院或系担任行政职务优先。
企业指导老师由学校及企业共同商定,原则上选择组织纪律强、业务能力好的优秀员工,每个企业指导老师指导1~3名学员,指导老师人数根据企业接纳人数具体情况确定。
4 顶岗实习组织与管理办法
4.1 顶岗实习前期准备
学校应提前制定详细的顶岗实习计划,并与企业商定接纳教师和学生人数、实习时间、工作岗位、教师和学生的食宿和工资待遇安排,确定顶岗实习期间的企业指导老师和校内指导教师。根据遴选标准选定参加实习的教师及学生后,学校应组织帮助师生与企业进行岗位双向选定,签订相关顶岗实习协议,并组织参加顶岗实习的教师及学生进行相关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学习,对其就实习日志等材料撰写进行培训。
顶岗实习前,企业指导老师与校内指导教师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共同制订顶岗实习工作安排、进度表等各种文件,为顶岗实习奠定良好基础。
4.2 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1)企业管理职责。企业在实习人员(参加顶岗实习的教师及学生)上岗前要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实习人员的工作安全。顶岗实习期间,企业应担负监督管理职责,监督并协助企业指导老师认真完成指导和考核工作。
(2)实习人员要求。实习人员在工作、食宿等方面严格按照企业管理和学校要求,实施与企业员工同吃同住同劳的形式,按企业作息时间工作,不得无故缺勤,因故请假一天及以上需经学校及企业同意;按制定好的工作安排进行实习,记录每天的实习工作、遇到的问题,形成实习日记并留存备查;实习结束后针对个人实习情况、个人收获、心得体会等内容撰写实结报告。
(3)校内指导教师职责。加强与实习单位的联系,主动与企业指导老师或相关领导沟通,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每周做好顶岗实习校内指导教师指导记录;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定期向学校通报实习情况,对违反纪律的人员,除做好其思想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工作外,与实习单位协商,提出处理意见,及时上报;指导学生撰写实习日记和总结报告,做好实习的检查、考核工作。
(4)学校职责。学校定期了解全校顶岗实习情况,做好沟通及相关保障工作。
4.3 顶岗实习考核
校企双方要加强对实习人员工作过程的监控和考核,实行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校企双考核制度,双方共同对教师及学生的顶岗实习表现进行评定。
4.3.1 学生顶岗实习考核
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要提交实习日记及实结,并由学校统一安排进行顶岗实习工作汇报会,了解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情况。
学生顶岗实习考核成绩由企业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考核、校内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及学校答辩考核组成。企业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在企业表现进行打分;校内指导教师根据跟踪了解及检查学生实习日记情况进行打分;学校打分由答辩组教师根据学生提交材料及汇报情况给出。学生顶岗实习最终成绩=企业指导老师打分60%+校内指导教师打分25%+学校打分15%。
4.3.2 教师顶岗实习考核
教师顶岗实习结束后,要形成顶岗实习日记、实结和相关课程教学计划修改方案,并向学校进行汇报。
教师顶岗实习考核成绩由企业指导老师及学校共同打分,企业指导老师依据其在企业工作表现评判;学校依据教师提交实习材料及汇报情况打分。教师顶岗实习最终成绩=企业指导老师打分80%+学校打分20%。
4.4 支持与保障
权益保障方面,学校应保障参与顶岗实习教师及学生的人身安全,维护其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各项权益;企业应确保实习人员在企业期间的人身安全,不得安排其进行危险作业,不得将其作为廉价劳动力,不得无故增加其工作时间。
学校负责师生顶岗实习中的相关交通费用,为每位参加实习的师生购买人身保险,并对表现优秀的教师及学生给予适当奖励,考核结果纳入教师的年度绩效考核。
5 结束语
严谨的组织管理办法可有效提高顶岗实习实施效果,从而大大增加教师及学生顶岗实习的收获,促进高校实践教学水平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高校应严格顶岗实习管理,加强实习过程监管,并通过合理的考核、奖励制度激励教师及学生积极认真完成顶岗实习,以达到顶岗实习实施的预期效果和人才培养的目的。
注释
① 朱小萍,袁田利.高校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创新研究与实践[J].经济师,2010(6).
② 刘学文.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③ 冯学花,曹殿洁,陶阿丽,戴一,孙靖,施伶俐.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之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0).
④ 杨昌勇.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高职院校;智能交通专业;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1-0030-02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高专办出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通过调研,目前高职智能交通专业顶岗实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顶岗实习与专业培养目标脱节。很多企业将顶岗实习列为单位用人计划的一部分,而不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学生实习变成了工作。(2)顶岗实习岗位层次过低。由于担心影响工程进度,同时缺少国家配套政策的支持,许多企业不愿接受大规模学生实习。企业根据工程进度和岗位需求,将部分学生安排在与专业不相关的岗位或简单重复性劳动岗位,影响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3)顶岗实习管理不到位。顶岗实习企业规模小,接纳学生数量不多,校外顶岗实习时间较长,学生分布岗位不同,教师数量有限不能及时跟进指导,企业工程师教学方法不得当,实习管理监控指标不具体、不科学,致使部分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处于放任自流状态。(4)顶岗实习中多“工”少“学”。由于缺少实习评价标准和监控体系,在实习过程中,企业把学生当员工看待,对学生缺少教学指导;学生在顶岗过程中仅仅是机械地工作,达不到顶岗实习的预期目标。
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
要建立稳定的校外生产实训基地,选择合适的企业是关键,应考察企业是否具备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潜力。合适的校外实训基地应拥有核心技术、先进的企业文化、适当的规模,能提供与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例如,广东京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就是比较合适的实习企业,该公司是“珠三角”地区智能交通产品生产、施工的龙头企业,工作岗位包括产品设计、制作、检测、施工、维护等多个方面。京安公司各岗位与智能交通专业对口,能满足实纲要求,并对学生的生产实习较为重视;有良好的食宿条件,便于安排师生宿舍;企业规模较大,能接纳整班学生实习。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流程如图1所示。
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多岗位轮换车间课堂”
根据顶岗实习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应采取企业生产与学生教育教学相结合,师傅即教师、学生即员工、车间即教室、作品即产品的培养方式,如把“京安厂中校” 的智能交通产品生产制作、智能交通产品检测、交通工程方案设计与投标、智能交通产品工程安装与调试、智能交通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等多个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融入基本性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三个实训环节中,使学生在各个车间课堂中实现多岗位轮换,如图2所示。
校企合作制定生产实习管理制度
为切实做好生产实习管理工作,使师生员工统一思想,应通过召开学生生产实习动员会等方式使全院师生充分认识到加强生产实习管理的重要性。
校企合作制定生产实习管理制度 为加强学生校外实习基地生产实习管理,保证生产实习的顺利进行,我院制定了《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和《学生实训实习见习安全管理办法(修订)》等制度;同时与实习单位配合,根据学生生产实习过程中所涉及的校企双方权利和义务,对实习学生的管理、实习学生的考核、实习学生的补贴、实习安排等问题多次协商,并签订了《校企合作实习协议书》,为生产实习提供了制度保障。
做好实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编制《顶岗实习学生指导手册》和《顶岗实习带队教师工作手册》,使实习管理规范化。(2)选派具有一定实习管理经验的教师带队,对首次选派带队的教师进行培训。(3)根据实习场所的条件拟定学生实习实施方案,并于实习之前征得实习单位同意,具体包括实习内容安排、实习要求、人员组织、实习起止时间等内容。(4)做好实习动员工作和学生入职前的培训与教育,宣布实习纪律,学习企业生产用工管理流程和员工奖惩规定,进行实习安全、技术保密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顶岗实习实践课程,明确实习目的和实习要求,并能结合专业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顶岗实习。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实习观,并将实习过程中获得的实践工作经验、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素质与个人职业规划结合起来,从而淡化金钱观念,消除急功近利的思想。
校企合作制定顶岗实习考核标准
顶岗实习难以管理,主要原因是仅仅将学生安排到工作岗位上,没有具体的岗位职业要求,缺少明确的技能、知识、素质教学目标和教学实施方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制定顶岗实习考核标准。
通过岗位分析,制定专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考核标准和实施方案 我院专业教师与京安公司车间主任一起确定了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包括交通信号机生产、交通信号机组装、交通信号机检测、交通工程方案设计与投标、智能交通产品工程安装与调试、智能交通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等6大岗位。根据调查确定的顶岗实习岗位,由企业工程师和专业教师联合制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考核标准和实施方案,包括顶岗实习中的毕业设计实施方案。课程标准要充分体现工与学的有机结合,明确每周由企业工程师对不同岗位的学生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指导总结一次以上,以帮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完成技能的提升和知识的学习。
建立两支教师队伍 要明确顶岗实习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职责,确定顶岗实习相关岗位企业兼职教师和学校专任教师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在此过程中探索出合适的顶岗实习教学方法。要重点提高校内指导教师的技术服务能力,打造一支“双师”教学队伍。同时,通过对企业兼职教师的培训,提高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
制定顶岗实习过程监控指标体系及教学管理规范 应参考企业员工管理考核方法,根据考核标准制定顶岗实习指标监控体系及教学规范。主要监控指标包括实习生产的产品质量、岗位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安全意识、工作态度、进取精神、团队精神等。要根据监控指标建立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顶岗实习方案和考核标准如图3所示。
校企合作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补偿制度》 要根据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的顶岗实习岗位、分担实训任务和实训基地运行成本等因素,由校企合作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补偿制度》。
校企共管顶岗实习过程及学生考核
要建立健全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指导教师动态管理制度,由校企共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体系。
建立相关管理机构 通过成立生产实习管理领导小组、实习领导小组定期巡查、派专业教师驻厂管理实习学生、企业坚持每日“晨会”制度反馈实习生的表现、召开阶段总结会等方式,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好学生考勤和实习情况调查工作。在实习结束前,在实习单位召开实结表彰会,表彰实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并给予物质奖励。
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由校企共同考核 考核成绩分两部分,由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业务考核,包括实习出勤情况(占10%),实习工作表现(占40%),考核的内容主要为顶岗实习的成果(如产品、方案或作品等);由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报告、实习周记、毕业答辩和实习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实习纪律表现(占10%),实习指导教师评价(占10%);实结报告(占30%)。顶岗实习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必须重修。
建立“学生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 由于学生实习时间长,岗位较多,为加强实习管理,我院建立了“学生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学生可登陆平台汇报自己的实习情况、与学校的专业教师沟通遇到的技术问题等。学生对每周的实习情况、实习内容可通过学校顶岗实习管理信息平台提交实习周汇报。指导教师阅读学生的周汇报,回答学生的疑问并及时反馈。周汇报数量严重不足或多次未及时提交的学生,顶岗实习成绩将记为不及格。
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进入职业岗位前知识、能力、素质的一次全面提升。对顶岗实习进行有效管理,是实现校企双赢的有效途径。企业可从顶岗实习学生中选取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校可根据企业实习要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参考文献:
[1]李绍中,王晓敏.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难点透析与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1(5).
[2]万平.提高高职顶岗实习质量的策略[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
[3]方跃春.关于高职顶岗实习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职业教育研究,2010(6).
[4]陈明忠,童岩峰,等.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2).
关键词:中职生 顶岗实习 管理
引言
顶岗实习是中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教学的有效延伸和拓展,为中职生未来步入社会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近年来,随着中职生顶岗实习的不断开展,校企合作力度逐渐加强,实习实训基地逐步建立,顶岗实习在提高中职生实践技能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在对顶岗实习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顶岗实习期间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稳定性较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等,为此,经过研究实践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顶岗实习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顶岗实习的相关规定、流程、特点
顶岗实习是现今中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一大创新,也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三年制的中职在完成在校两年的教学任务后,第三年进入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实训。
顶岗实习前学校先联系相关企业,并审查企业的资质,审查合格的企业自己进校或委托校方就业部门进行企业和岗位的宣传,学生根据自己专业、爱好等情况自主选择企业和岗位,当然企业也要对学生进行面试。企业与学生双方达成意向一致后,签订三方协议,校方安排实习指导老师,再由老师送学生赴企业实习或企业相关负责人接学生去企业实习。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要受到校内实习指导老师、企业实习指导老师、校内就业部门三层管理与控制。实习结束后,顶岗实习成绩由校内实习指导老师、企业实习指导老师根据实习期间表现共同评定。
顶岗实习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充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有效的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二、中职生顶岗实习期间出现的问题
(一)中职生的适应能力较差
中职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其适应能力较差。面对与学校反差极大地顶岗实习企业,很多中职生并不能完全适应新环境,如顶岗实习企业的工作时间、人际环境等等,同时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工作技能不熟练,一旦遇到工作中的困难,很容易出现抵触心理,降低自信心,导致很多中职生会找各种理由离开实习单位。
(二)学校对顶岗实习管理的质量较低
顶岗实习工作虽然已开展多年,但是相关教育部门对顶岗实习的配套规定和政策尚未出台,导致中职院校对顶岗实习的管理缺失相应的政策依据。同时由于实习单位地点分散,管理难度较大,只能借助电话、电脑、邮件等通讯技术进行交流、联系,当学生在顶岗实习单位出现问题时,学校也只能通过远程指导进行辅助,局限性的管理方式使顶岗实习管理质量较低。
(三)多样化的实习单位难以统一管理
各实习企业位置、规模、行业、文化背景、提供的实习岗位等各不相同,因此给顶岗实习管理带来一定困难,不可能像在校内学习那样实现全校统一管理。
(四)家长对学生的监管难到位
顶岗实习的企业大多比较分散,地理位置较远,导致中职生参加顶岗实习后离家远,而顶岗实习时间较长,有些学生会产生恋家情绪,容易出现不能坚持正常工作或私自离开工作岗位的现象。由于距离远、时间长,学生疏于与家长联系,家长对学生的监管也很难到位。
三、提高中职生顶岗实习管理的方法
(一)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中职院校应该对顶岗实习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实现依据制度规范对顶岗实习工作的管理,减少甚至杜绝离职离岗现象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有效监管。
对于学生而言,在顶岗实习前,学校要加强开展顶岗实习的宣传动员工作,要明确顶岗实习的意义,如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做好实习与就业的充分准备;进行安全教育,对中职生就安全事宜进行反复的强调和提醒,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企业的安全规程和技术操作规范,如用电安全、技术车间潜在的安全问题等都要对学生进行强化教育。
对于顶岗实习企业而言,学校应该进行严格审核其资质,不仅要现场勘察实习单位的工作环境能否满足中职实习要求,还要审查实习企业的安全措施、劳动保障、薪资水平等等,加强对中职生实习期间的权益保护。
(二)加强对顶岗实习期间的有效管理
中职院校除了要做好顶岗实习的前期准备工作,还要加强对学生实习过程的管理,比如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工作的跟踪,校方就业部门的远程跟踪包括实地考察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实习指导老师和班主任可以每月定期向就业部门递交顶岗实习管理月报表,月报表中包括学生薪资水平、联系电话、是否转岗、调薪理由、出现的问题等等。学校就业部门通过月报表可以了解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动态发展,对隐患问题做出及时处理,促进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条件的中职院校可以采取在校园网网上签到的方式来掌握学生的动态情况。微信、QQ群等现代通讯手段都可以运用在顶岗实习管理中。中职院校可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相关会议和培训,组织指导老师们互相交流,并总结汇报顶岗实习管理工作。
(三)加强家长的配合管理力度
顶岗实习工作需要多方面的积极配合,比如学校与顶岗实习企业之间、校内指导老师与企业实习指导老师之间的密切配合,同时也离不开家长对顶岗实习生的监管,因此也需要家长与学校、家长与实习企业的配合。顶岗实习期间要求学生经常与家长联系,家长通过积极的联系与沟通,了解学生在实习期间遇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安慰、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充分调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同时校方和企业的指导老师经常跟家长联系,发现重大问题及时向就业部门和相关领导汇报,以便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结语
中职生顶岗实习管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性。为此,中职院校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解决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与实习企业、与家长等的联系和沟通,做好顶岗实习管理的各项工作。明确中职生在顶岗实习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推进和深入落实顶岗实习各项工作,从而为中职生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途径。
参考文献:
[1]徐红英;;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1期.
关键词 建筑工程技术;核心能力;课程体系;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02-0013-04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普遍采用传统的学科体系和三段式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中“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的三段式课程模式和“教师、教材、教室”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中重理论讲解,轻实战动手能力的培养,重知识传输,轻岗位技能训练等,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1]。因此,构建新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加强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与整合,建立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对于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来说势在必行。
一、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分析与形成
通过对大量的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等活动。明确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实践技能和专业综合素质,根据专业就业岗位群及岗位职业技能要求确定职业核心能力。
(一)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岗位群及能力要求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具有鲜明土建岗位特色,实践动手能力强,毕业后即能上岗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就业岗位群的界定和岗位能力的划分对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通过调研、整合分析出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基本从业岗位,调研表明,施工员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具体从业岗位群划分见图1。
围绕各岗位的职业能力和技能要求,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核心,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和顶岗实习为主线进行课程改革与开发,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有效性,分析职业核心能力确定岗位工作任务,具体见表1。
(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分析
根据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及岗位具体核心能力分析,参照2014年4月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分解为四大核心能力模块:建筑制图与施工图识读能力;施工技术与组织能力;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建筑工程概、预、决算能力,具体见图2[2]。四大能力模块中,建筑制图与施工图识读能力是基础,施工技术与组织能力是重点,项目管理能力是关键,建筑工程概、预、决算能力是拓展和延伸。
二、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新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已确定的四大基本核心能力的基础上,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突破原有传统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按照专业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专业知识的课程设置步骤,确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其基本思路见图3。此课程体系为贯彻工学结合,实现校企合作以及理论与实践统一、课堂与现场实训统一、教学与工作实战统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
(一)新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课程开发和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是:以职业岗位群为基准、以基层施工管理典型工作岗位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突出“岗、证、课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培养方式,明确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岗位核心能力,确定学习方向,构建基于“工作项目为导向”的系统化新课程体系,具体见图4[4][5]。
(二)新课程体系构建
新课程体系的构建突出专业知识必需、够用为度,强调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采取 “2.0+1.0”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两年在学校学习,一年在施工现场进行顶岗实习以及专业毕业综合设计,培养模式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突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的重构过程中,根据企业行业对技术人员的能力需求,毕业生反馈的意见,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建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打破分解原有传统的课程体系,将原有“职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选修课程”三层次课程体系按以施工过程为导向重新组合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构建基于以施工过程为主线的新课程体系[6],具体见表2、3。
学校在新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开发过程中,以工作岗位能力为目标,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为标杆,强化学生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在调研的基础上,整合工程制图与建筑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等传统的课程教学内容,实施模块化、项目化教学。如将工程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即建筑力学与结构,精选课程内容,压缩理论学习课时,课程教学中增加了平法配筋、结构施工图识读等课内实训环节,同时,通过课程的整合与优化,避免了学生在学习结构的过程中与力学脱节,强化了力学与结构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性。将原有课程体系中建筑施工技术按施工顺序及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拆分”,形成从基础施工技术到装饰工程施工技术共五门课程,即: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砌筑工程施工配筋、围护结构工程施工以及装饰工程施工,实现了“教、学、做”的有效合一[7]。
(三)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新构建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职业岗位技能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根本,围绕从单项技能训练到单一课程设计,从单一课程设计到专业实训,从专业实训到专业综合技能实训,以递进式进行课程设置,让学生通过三大实训教学模块的学习与实践,做到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让学生一毕业就能基本上手上岗。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见表4。
2.顶岗实习基本流程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历届学生从第五学期开始全面进行毕业顶岗实习。为更好地加强顶岗实习的管理,在顶岗实习前,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制定毕业顶岗实习计划,明确顶岗实习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实习内容、形式、程序、时间分配、实习岗位、考核要求及实习方式方法等均由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共同确定,保证实习按计划完成。
学生到企业后,以工程技术人员助理的身份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实习。实习中,学生和企业正式员工一样接受企业的考核与管理,企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实习计划,要求学生每天记录实习工作日记,定期书写实结,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的作息时间和规章制度,用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保质保量完成实习工作。实习期间,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要求实习学生每周最少一次向企业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通过学校实习管理系统平台每周不少于两次向校内指导教师进实习汇报。通过汇报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动向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及时解决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的困惑奠定基础。
3.顶岗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在顶岗实习的教学评价中,学校具体做法为:借鉴德国双元制评价体系,学生实习成绩由企业指导教师和学校指导教师分别给予评价再进行综合,企业指导教师从学生的实习情况、工作态度、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的等多个方面给予评价,学校指导教师则从企业反馈、学生实习汇报、实习资料整理、实习成果以及不定期的实习抽查等对实习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考核的重点突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出勤到岗情况、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工作实际中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最后将学生的实习成绩按一定比例纳入到学生的毕业综合实践总评成绩之中。考核结果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标准。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以就业岗位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为重点,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尝试,构建了一套适应当前建筑行业的教师易教、学生乐学的新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部分核心专业课程实施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新课程体系的综合特色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而与此课程体系相配套的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后续工作的重点所在。
参 考 文 献
[1]谭现东.高职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D].济南:山东大学,2010.
[2]蒋晓燕.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于核心技能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8(17):29-31.
[3][4][6][7]李继明,蔡小玲.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4(5):13-18.
[5]韦清权,凌卫宁.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究[J].广西教育,2014(20):64-65.
Abstract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is the core and key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cor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professional training target and builds new course system with the objective of professional core competence. The new curriculum system highlights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degree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emphasizes to regard the working process in the employment as the guidance, regard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as the core, and regard professional practice skills and post practice training as the key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