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政策的基本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职本,大学生,对策
“中职本”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没有经过普通高中的学习经历,与从普通高中经过高考上来的学生相比既具有同性,也具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地到来,也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可以及时准确的把握与研究“中职本”大学生的特点,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下文是笔者对“中职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中职本”大学生的主要特点
1.求知欲强,但学习动力不足,自觉性不强。(厌学现象普遍)。现阶段的大学生处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为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包围,对事物有自主看法,有较强的求知欲。“中职本”大学生与“高中本”大学生相比,在基础知识,基本素养方面有很多的差距,突出的特点是不爱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学习动力,学习兴趣不浓。他们还未完成相应的角色转换,以至于在课堂上接受新知识困难,而在课后自控力较差,导致学习成绩很难提高。同时,由于普遍存在的“60分万岁”的思想作崇,促使部分学生对待课程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一门功课考试及格而已,甚至出现有考试缺考、旷考现象,缺乏对自己的前途和职业发展的规划。
2.竞争意识强,但心理脆弱。“中职本”大学生在进行中等职业教育时主要侧重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已经对学生进行了竞争意识的培养,因此大部分学生都具有很强的竞争意识,乐于表现自己,在很多方面都能够主动承担工作。
3.思维活跃,但纪律性不强。“中职本”大学生曾经接受过兴趣活动的培养,乐于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许多活动的场所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可以感受到他们活泼向上的精神风貌。但是现在的中职本学生普遍存在着思想凝聚力差、纪律性不强的问题。
4.学生干部工作热情高,但缺乏服务意识。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工作的主力军,是沟通老师和学生纽带,是老师工作的得力助手。他们对工作热情高,接受新事物快,思想开放。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干部在工作中爱出风头,团队合作意识差,过分强调个人利益的获得,在学生面前摆架子,过于抬高自己,缺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5.电脑运用纯熟,但网络依赖心理重。大学生正处于新青年时代,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喜欢刺激,追新猎奇,接受新事物快,是互联网等高科技产品的主要用户。虽然网络成为了大学生学习的工具,但是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引起的网络依赖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出现个别学生因网络成瘾而荒废学业的现象,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学生网络使用情况,提前预防。
二、“中职本”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从“中职本”大学生的特点不难看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代相适应,不能固步自封,要了解学生,把握其特点,运用相适应的方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
1.要以生为本,构架新型的大学生师生关系。对于“中职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以人为本”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建立相互尊重、平等、信任的新型师生关心,着眼于大学生的思想,理解、信任、关心他们。特别是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成长特点、能力、价值观取向等方面,采取学生乐于接受,贴近生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不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在工作中尽可能避免惩罚,更多的应是正确的引导,也勿求整齐划一,要包容学生的个性。辅导员老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从而走近学生的内心。这样学生就会敞开心扉,新会接爱这份“爱”,就能与之形成良好的亦师亦友的关系。辅导员在用自己的“爱”去温暖和教化学生的同时,也就达到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以新媒体为载体,加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3.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形成家校合作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学校和家长们的共同愿望就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成才。因而构建新型家校合作培养模式对当前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家校之间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够让家长更全面地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并及时纠正和正视学生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误区,让家长能理解和正确对待家庭教育。这不仅能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让学生感受到家校双方的关心与爱护、理解与帮助,更能激发其自身内在动力,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成才。开好新生家长座谈会,建立学生家庭信息库,认识和了解学生,尤其特殊学生的家庭状况和思想、个性、特长等情况,并及时沟通互动。
4.加强学生干部培养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学生干部是广大学生的带头人,他们的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对开展“班风”、“学风”、“考风”建设能起到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采取集中培训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医学院校;教育管理
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快速进步,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已经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全方位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如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达到提高教学管理效果、健全教育管理体系、改进教学工作方法等要求,是目前医学院校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难题。因此,医学院校应该全面分析现代医学教育的特点以及要求,建立与学校教学管理特色互相符合的信息化系统,促进医学院校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高,教学管理有所加强,对社会应用型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
一、医学院校教学管理中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教育信息化缺乏认识
据分析相关调查情况得知,最近几年,我国医学院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以及建设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以及领导仅有着片面的认识,只对网络布线、机房、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建设工作给予重视,对建设软件设施有所忽略,出现明显的“轻视应用,重视技术”的倾向。另外,医学院校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相对单一的教学手段以及方法,没有合理运用与信息化教育互相符合的教学模式。
2.医学院校教学体制以及机制的影响
大多数医学院校在教学管理中没有重视信息化发展与建设的工作。虽然有少部分医学院校已经将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必要的内容,但是因为缺乏管理政策以及规章制度进行约束,或者尚未构件领导决策机构,没有建立针对性的政策协助以及支持信息化建设工作;又或者人员编制、机构设置不完善,导致医学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受到影响。
3.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相对缺乏
医学院校教学管理实施信息化建设时教师可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达到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但是由于多数教师仅重视日常教学工作,对于在教学中引入信息化建设有所忽略。加上大部分医学院校没有重视教师信息素质培养的工作,导致教师只是了解简单的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在教学管理中应用技术手段以及综合课程以及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弱。教师无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进行完善,无法达到现代教学的具体需求。
二、完善医学院校教学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对策
1.有机融合医学学科课程以及信息技术
通过分析医学院校学科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特征,以专业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置全面重组以及优化作为前提条件,完善有机融合各学科课程以及信息技术的工作,确保信息化学科课程教学得以实现。医学院校要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学科课程学习效果,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促进教学方法得以实现,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学习兴趣得以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妥善安排,确保学生能够具备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另外,医学院校应该将信息化教育教学理论作为指导,根据信息技术与不同学科课程融合的方式以及程度,进行多媒体课程、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工作。若课程理论程度较高,可以综合虚拟仿真、动画模拟、网络图片等方式进行讲解;对于诊断学教学,因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可以通过视频课件模块制作的方式,进行信息化实践练习以及教学。
2.加大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的力度
医学课程具有教学环境场地多样化、课程门类多等基本特征,要求信息化教学具有较高的平台。因此,医学院校应该以目前网络平台作为基础,升级局域网,在教学场所内增加数字化影像教学设备,确保网络信息中心与教室互联互通得到实现的同时,满足临床病房、练习室、实验室、教室等特殊教学场所信息化教学的需求。对网络信息终端数量进行扩充,在所有学生宿舍以及教学场所延伸网络终端,相互连接国际互联网以及校园局域网,确保能够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下提高医学院校教学管理水平。
3.构建信息化学习环境
在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积极帮助、引导以及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校园网等进行比较运用、信息收集、网上搜寻等实践,对信息化建设背景下探究式学习技巧以及方法进行掌握,将问题作为引导对教学专题进行设置,确保书本知识范围得以有效扩大。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疑难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信息的手机,确保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能够建构知识,确保学习效果明显提高综上所述,医学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实施信息化建设具有复杂性、庞大性等基本特征,因此,医学院校不仅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关的操作方法使各项目标任务得以实现,同时还要进一步分析、研究医学院校实施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对策,确保医学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信息化建设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波,郑玉云,菅静峰.绩效技术在医学院校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01(21):132-134.
[2]张建勋,郑超,朱琳.医学院校信息技术有效支持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2,02(17):368-372.
[3]张东升.医学院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探索[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05(33):78-80.
关键词 高校校长 群体特征 队伍建设 海南省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海南省省委书记罗保铭同志在2011年的一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海南有国际旅游岛的对外开放政策和国家战略,但是还不具备对外开放的国际化素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还不能完全对接,甚至还有较大落差。”①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除了政府进行大量的政策、财力和物力支持外,人才匮乏将是影响建设和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政府虽然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来大力吸引外地人才,但更大比例的人才应该来自海南当地。而现状是由于整体教育质量的落后,海南当地人才的输出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远远达不到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需求,这对国际旅游岛进一步的建设和发展将会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
高校肩负着培养和输出人才的重大使命,要解决当地人才紧缺问题,提高海南高校整体人才教育培养和科研能力水平至关重要。学者们普遍认为,一个好的大学校长引领着高校发展的方向,其治校理念和能力对大学的快速成长和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②③因而,要想切实提升海南省高等教育质量,选聘优秀的大学校长是关键因素之一。海南省委省政府也充分意识到了这点,将引进和培养优秀校长提升到了战略发展的高度,将其作为一项战略工程来运作。
根据高阶理论的观点,年龄、性别、教育学术背景、职业背景等特征会影响人们的认知结构和价值理念,进而影响其行为方式,并进一步对组织的战略选择和绩效产生影响。④大学校长作为大学这样一种教育机构组织的管理者,他们的认知结构和价值观等必将对诸如学校发展战略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产生影响,而其认知结构和价值观等又往往受到其上述基本特征的影响。⑤故而,探究大学校长的基本特征就显得尤为必要。基于此,本文对目前海南省高校校长的基本特征进行汇总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为未来海南省高校校长队伍建设提供一点建议。
表1 海南省高等院校校长基本情况统计
注:高职院校一校长信息未找到
2 海南省高校校长现状分析
基于履历背景的视角,下面我们从年龄、性别、职称、教育学术背景、职业背景五个方面分别对海南省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的校长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教育学术背景包括最高学位层次、学位来源类型和最高学位的学科背景,职业经历主要考量是否具有高校系统之外的工作经历以及校长的任职方式。由于实地调研的困难性,故利用网络搜索手工搜集海南省高校校长的基本信息,所有信息均来自高校官方网站和百度百科,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其信息进行详细研读,将两份简历进行核对与相互补充,最终得到真实、准确的信息。其中专科院校有一所校长信息未找到,在年龄方面,除剔除上述信息未找到校长之外,专科学校中还有一位校长年龄不详,在计算时也将其剔除(所有数据信息均截止到2013年6月)。
2.1 年龄
由表1可知,目前海南省本科院校校长平均年龄为56.3岁,高职院校校长平均年龄为53.1岁,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校长更加年轻化。考虑到大部分高校校长均已在任较长时间,且民办高校校长存在退休返聘现象,因而海南省目前高校校长的年龄结构相对较为合理。
2.2 性别
目前海南省本科高校校长均为男性,而高职院校校长中有7位为男性、3位为女性,女性比例达到了30%。同其余学者研究情况类似,国内外高校均以男性校长占主导地位,国外高校校长中女性比例相对国内较高,但仍处于少数部分(一般不超过30%)。学者们普遍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女性在校长中所占的比重会逐步提高。
2.3 职称
在职称方面,本科院校校长均为教授,高职院校的校长中,9位校长具有教授职称,占90%,1位为副教授,占10%。海南高校校长普遍具有教授职称。
2.4 教育学术背景
2.4.1 最高学位层次
由表1可知,海南省本科院校6位校长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人,占50%,学士学位3人,占50%;高职院校10位校长中拥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各4人,分别占40%,学士学位2人,占总数的20%。由于高职院校办学层次相对较低,因而目前高职院校校长的最高学位层次相对较为合理,80%取得了硕士及以上学位;而本科院校校长中本科学历人数占据了一半,最高学位层次结构有待优化。
2.4.2 最高学位来源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逐步深化,海南高校面临着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任务,需要国际化的理念来治校,而有过国外学习和研究经历的校长显然更具优势,而目前海南省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校长中均只有1位获得了国外学位,占各自总数的16.7%和10%,具有国际化背景校长数量明显偏少。
2.4.3 学科背景
海南省本科院校校长情况同之前学者对中国知名高校的研究结论相似,理工科背景校长占了大多数,共有5人为理工科背景,占总数的83.3%,学科背景呈现失衡现象。而高职院校校长学科背景情况则与国外类似即人文社科背景占多数,在10位高职院校校长中,除1人信息不详外,有6人为人文社科背景,占60%,3人为理工科背景,占30%。
2.5 职业背景
2.5.1 是否高校外工作经历
高校之外的工作经历有助于校长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进而促进学校的发展。由表1可知,本科院校校长中有高校之外工作经历2人,占总数的33.3%,其余4人职业经历较为单一,一直从事高校教育工作;高职院校10位校长中有6位具有高校之外政府事业单位工作经历,占60%,其余4位一直在高校内工作,高职院校校长工作经历相对较为丰富。
2.5.2 任职方式
在任职方式方面,本科院校校长中有4位是从外部调任,占66.7%,2位是从本校副校长晋升,占33.3%;高职院校校长则全部从外部调任。内部晋升的校长更熟悉学校的历史和实际情况,而外部调任的校长则有助于带来新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但高职院校校长全部由外部调任,这种做法可能会打击本校相关副职领导的工作积极性。
3 对未来海南省高校校长队伍建设的一点建议
3.1 提高校长队伍特别是本科院校校长队伍的最高学位层次
虽然学历并不完全代表校长的治校能力,但硕士和博士阶段受到的科学的严谨的学术研究训练对一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做事风格以及严谨程度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外,科研工作在高校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海南省高校特别是本科院校都希望从教学型大学逐步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而获得硕士特别是博士学位的校长对高校的科研工作和流程更加熟悉,也相对拥有更好的学术资源,有利于高校科研工作的迅速开展和提高。
3.2 有意识地选拔具有海外背景的人士担任校长
海南省高校担负着培养国际旅游岛建设所需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重要使命,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逐步深化,如何创新办学模式与国际接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校长重点关注的工作之一。这都需要国际化的理念,而获得国外学位特别是国外博士学位的校长能够学习到国外先进的治学理念和管理方式,也更具全球意识和开放意识,能够更好地推动学校走向世界。
3.3 适当增加本科院校人文社科背景校长比例
不同学科背景的校长思维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进而影响到其管理学校的方式,而哪种学科背景更具优势尚无定论。由于早期重理轻文的特殊偏好,目前我国高校校长多数出身理工科。但治理一所高校,不仅需要科学精神,人文情怀也尤为重要。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近年来我国高校人文社科背景校长比重在不断增加。未来,海南省在校长选拔中应适当增加人文社科类背景的校长比例,从而推动海南省高校教育理念和思想的多元化。
3.4 均衡内部晋升与外部调任的比例
外部选拔大学校长有利于拓宽选拔范围,确保候选人素质,同时能够带来新的理念、管理方式以及新的社会资源,有利于学校的改革和创新,但过多的外部调任会压制内部人员的成长空间,严重打击内部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因而在未来校长选拔别是高职院校,可以适当提拔本校优秀的副校长晋升到校长的工作岗位上来。
注释
① 周元,谭丽琳.罗保铭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分组讨论会上强调——抓根本抓核心下苦功,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N].海南日报数字版,2011-02-16.
② 林肇宏,张锐.关于完善“大学校长”选拔机制的研究展望——基于高阶理论和胜任力模型的混合视角[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3):1-2.
③ 贺国庆.大学校长与大学发展[J].教育研究,2013(3):135-140.
开展社区教育研究和探讨,首先要了解社区教育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对于社区教育基本内涵的认识,绝大多数理论工作者的意见比较一致,就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开展的,旨在提高本区域人口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而对于社区教育的基本特征则是仁智互见,众说纷纭。本文结合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对社区教育的基本特征作了思考和归纳。
一、社区教育的基本特征分析
社区教育具有目的性、区域性、自主性和广泛性四个基本特征。
1.目的性,即指社区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从教育学的角度看,社区民众作为社区教育的主体和对象,其自发学习、接受教育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这一新型的教育活动在政府有关部门机构的重视、支持下,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来推进,社区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更得以突显。"+区域性,即指社区教育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组织开展的。不论城市还是农村,社区教育每一个区域都会有不同于其它区域的特点,包括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水平、人文环境、历史传统,人口构成、资源状况等等。
2.自主性,即指社区民众参与社区教育是自愿的而非被强制的。社区教育是一种开放的、可以充分体现教育对象自己意愿的自由选择的公益性质的教育活动。社区民众可以通过自我判断来决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进程,通过自我认识和自我追求来决定自己的学习内容。
3.广泛性,即指社区教育的教学内容为满足社区民众的不同需求而丰富多样。社区教育教学内容的设置服从于教育对象的需求,而社区内各类人群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同的就业状况、年龄性别、兴趣爱好、文化基础,都可能使其在参与社区教育中对教学内容产生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期望。
二、分类指导是社区教育的客观需要
1.分类指导是面对社区教育的目的性特征,适应教育目标差异的需要。在具体阶段上,社区教育主客体对目标的期望都有所不同。有重在经济功能,通过教育提高劳动技能,丰富谋生手段,增强管理能力,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有重在政治功能,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为促进社区的社会发展和巩固提供保障;有重在文化功能,提高社区民众的素质以及价值观念创业意识,促进社区成员身心全面发展。实现这些不同的社区教育目标,要分类指导采用不同教育定式完成。
2.-分类指导是面对社区教育的区域性特征,适应教育资源差异的需要。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域之间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客观存在,这种差异反应在社区教育上,就凸现出不同区域之间社区教育资源的差异。开展社区教育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既不能超出当地经济条件所能提供的支持社区教育发展的能力,也不能过度超过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应做到针对不同区域的社区进行分类指导,以实现社会、经济与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分类指导是面对社区教育的自主性特征,适应教育需求差异的需要。社区教育具有充分的自主性,社区民众愿不愿意接受教育,接受什么类型的教育,接受多长时间的教育,都由教育对象自己决定。相对贫困区域的民众更希望能接受增加经济收入的劳动技能教育培训,而相对发达区域的民众则可能对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教育更加期望。同样是发达区域,而民众的选择意识也今非昔比,社区教育必须适应民众不同的教育需求,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分类指导是面对社区教育的广泛性特征,适应教育内容差异的需要。社区民众不同的需求差异,必然对社区教育的内容产生直接的影响。社区民众的学习要求越来越多,社区教育应该积极主动地顺应这种趋势,深入研究不同民众的不同需求,对教育内容进行调整设置,用更丰富的教育内容来适应。使社区教育真正成为社区民众步入社会生活,从事各种实业活动和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基础和必备条件。
三、社区教育分类指导的基本要求
1.在教育目标上分类指导,要选择初级目标还是高级目标。社区教育是反映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本土教育。首先是增强生存能力的教育,培养职业技能;其次是休闲兴趣教育,提升文化精神。因此,社区教育的初级目标,要为社区民众增强产业经济效益,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服务;社区教育的高级目标,则应确立建设学习型社区并进而为实现学习型社会的理想打下基础。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发展时期,社区教育的目标要区分情况分步实施。
2.在管理机制上分类指导,要选择政府主导还是市场运作。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民众自发的学习需求不广泛不强烈,即使有学习需求但社区本身囿于各种条件限制也无法满足。在这类区域,社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得依靠政府有关部门利用行政手段来组织实施。应当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权威部门,来统一协调社区各种因素和力量,以保障足够的资金投入,以及政策和法规的落实。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作,服务于社区全体民众的社区教育管理机制。而在经济发展较快的社区,社区民众在经济上具有相当的支付教育费用的实力,他们的从业经历增强了其对教育的需求愿望,而社区大学、社区学院具有组织开展社区教育的条件和实力,这些都在客观上促进社区教育良好氛围的形成。在这样的环境中,政府可以还原社区教育的本质,突出宏观管理职能,推进社区教育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3.在教育内容上分类指导,要选择功利性教育还是非功利性教育。社区教育的内容应该密切联系城乡实际,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民众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城乡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社区教育的内容要更加突出功利性教育,即教育活动与学习者自身现在及将来的职业生活及经济利益紧密相关,使教育活动更具有经济性的性质。对社区民众进行职业技能等劳动致富技术教育,有利于更加直接地提高民众的经济收入水平。在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社区教育的内容可以更加突出非功利性教育,即教育活动与提高人的精神素养相关联,与学习者自身的业余爱好的提高相关联,因此从事于余暇生活的学习及参加业余的休闲教育等。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 区域经济 职业院校
1.产学合作教育的基本内涵
产学研结合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教学形式;是高职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推动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
产学研结合有两层内涵:一层是高校产学合作科研,它的基本特征是科研与企业相结合,目的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另一层是高校产学合作教育,它的基本特征是教学与企业相结合,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对社会与生产的适应能力。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产学合作教育这一层面,它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基本途径,也是教育创新的重要方面。
2.产学合作教育的必要性
2.1 产学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教育产学合作指导思想的确立体现了马克思教育学说的基本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高职教育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高职教育产学合作办学模式的确立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产学合作是高职教育创新点的突破点。
2.2 走产学合作的道路是保证高职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产学合作,学校一方面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提供专业对口的优秀毕业生;另一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场所,使学生通过与企业合作,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产、工程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完成高职教育关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实行产学合作有助于形成多样化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2.3 产学合作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工学结合、定岗实践。具体来讲,一是要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二是要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三是要大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四是要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3.产学合作教育的基本实践
我院充分利与区域优势,依托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办学实力,积极联系地区企业,已经形成校内企业7家,校外企业30多家,在双方自愿结合、相互尊重、互惠互通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相互参与,并按照学校与企业的实际需要扩大合作的范围,不断提高合作的质量与效益。
3.1 学院认真研究如何依托区位优势,紧贴外资企业人才需求实际,以就业为导向,走好产学结合、产学合作之路,打造产学合作教育品牌,先后与郑州宇通、海马汽车、郑州精密钻石制造、安阳鑫盛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安然测控等30余家著名企业建立了关系。与河南省继续、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地方企业、行业协会建立了多个区域性的校企联谊会、"产学联盟"。
3.2 学院与企业先后成立了"专业指导指导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强化与企业合作的力度,实现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走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路子,实现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目标。如积极开展了"定单式"、"冠名班"等合作教育模式。
3.3 学院大胆探索校企合作模式,目前已经发展了6家校合企业,形成了产业园区。其中校、企一体型的自办企业1个;校、企深度融合型的股份制企业2个;校、企紧密合作型的引厂入校型企业3个。 此举在大河报、中国教育报、职业技术教育等著名杂志和期刊上均作了大量的报道和宣传,并得到了国家和省市领导的大力赞扬,被誉为"河南机电"模式。
我院的产学合作教育充分体现了与行业的紧密结合、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紧紧围绕了中原经济区、航空港区的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充分体现学院"三式一型"的办学理念和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
4.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
4.1 成立校企等多方参与的"校企合作委员"和"行业指导委员会"为产学合作的顺利进行提供组织保证。我院目前已经成立了学院校企合作委员会和河南省机械行业校企合作委员会。学校要开门办学,也体现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学校在校内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学科带头人的基础上,要邀请行业主管领导、企业生产负责人、技术骨干等一起参与,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定期会晤、商讨,加深多方的沟通与联系,促进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紧密衔接。
4.2 开展送教入企活动,进一步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教学实践基地、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在企业由学校出资建设建立信息化教室,利用企业的车间组织学生实习实训,充分利用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大学生进行专业课教学和实习实训的指导,学生可得到全防真的锻炼和实用技能的提高。企业利用学校的人才资源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承担科研任务,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此外,校企双方还可以共同开展人员培训,如选派优秀教师深入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企业也可以选派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校进行培训和深造,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4.3 政府要建立健全和完善产学合作的保障体系和机制。学校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出台相应政策、法规扶持和支持产学合作,要求企业、行业有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义务与责任,并有相应的鼓励政策。地方政府可建立区域性产学合作委员会或产学合作联席会议,对本地区的产学合作给予协调和指导。
高职院校只有充分依托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实行开放办学,不断探索新的办学理念,在办学职能、服务对象、培养过程、学校管理等有所创新,实行校企互动,建立和完善与多方互惠互利互通的产学合作教育运行机制,进而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职业院校办学特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院校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克玲.高职院校产学研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实现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8(01).
[2] 杨忠东.高职院校推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