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政策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 欧盟的一体化进程中遇到了政治合法性的问题。在现代社会里,政治合法性不仅来源于公民与政府的“社会契约”,而且还依靠政府的政绩特别是在经济上的政绩和由此产生的公民对政治权威的态度。为了解决这种危机,欧盟应该有相应的应对措施:第一,提高公民文化意识,帮助公民理解政治活动的目的和政府的基本管理运作;第二,增加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和对政治结果的个人影响力。
欧洲人在公投宪法时明显表现出对欧洲公民身份的缺损。“欧洲公民”这一意识概念早在上个世纪末就提出和实施,但从其成效来判断,它却以失败而告终。在2004年公投时,选民们以各国公民的身份而非欧洲公民的身份参与其中,这也是公投失败的原因之一。众所周之,公民权是集体认同的表现之一,同时又是集体认同的核心之一。在欧盟成员国范围内,集体公民权的高效实施将会是欧盟认同突破“瓶颈”的重要的动力之一。
一
政治文化是政治研究的一个领域并且逐渐成为衡量政治凝聚力的一个标准,并由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加布里奥·阿蒙德最早提出此概念。政治文化是一个政治系统,由系统内所在的人的政治认可度、感情和政治判断力组成。其中政治认可度又由人的行为偏好和政治心理等诸多因素组成。当政治文化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时,它将提高整个政治系统的凝聚力,特别是政治系统的合法性。反之,它一旦被忽视,政权的合法性危机就会出现。
政治合法性危机体现了政府和其公民之间的紧张关系,显示了公民对政府纲领政策的不满情绪,对政府办事低效率的抱怨,进而对政府政策初衷表示怀疑,导致其不愿履行他们的公民职责。
根据政治家潘的观点,在现代社会里,政治合法性不仅来源于公民与政府的“社会契约”,而且依靠政府的政绩,特别是在经济上的政绩和由此产生的公民对政治权威的态度。
为了解决这种危机,政府应该有相应的几步应对措施。第一,提高公民文化意识,帮助公民理解政治活动的目的和政府的基本管理运作;第二,增加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和对政治结果的个人影响力。
二
对于欧盟来说,其政治合法性危机来源于几个方面:民主赤字,欧盟公民定义的模糊性和欧盟内部的就业政绩不良性。这几个方面都对欧盟一体化的进程起到了滞后作用。解决这些难题的一个核心关键就是提高欧盟的政治文化。而政治文化的提高和公民的个体意识形态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建立一种有利于欧洲共同认同的个人意识形态就在欧盟教育政策中体现出来了。欧盟教育政策的实施可以看作是欧盟在全球化影响下对我者/他者的二元的对立的重新建构。
欧盟民主赤字表现在欧盟各个政府机构运作缺乏透明性,其运作机制犹如迷宫般复杂,而且工作效率明显不如各个成员国政府机构。这些不利因素影响到了民众参与到民主政治的热情,也割断了政治上层同民众的联系。总之,民主赤字充分表明了欧盟政治文化的薄弱。
为了解决这种困境,欧盟进行了改革。首先,欧盟将其政策决定过程透明化,从而增加政府上层和民众的联系。改革包括增强欧盟议会的作用,增加能够拉近与民众距离的补充性原则,使得更多的民众能够理解和参与。归结为一点就是简化其复杂的机构运行措施。欧盟的某项政策出台需要经过三个层次的协商:欧盟委员会,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而前两者是管理机构上层进行讨论协商的地方,普通公民无法参与。在这种情况下,欧盟进一步增强了欧洲议会的作用,因为这也是欧洲公民能够最近地接触到欧盟政治的地方。这一点在欧阿姆斯特丹协议里有所表现。
其次,提高欧盟合法性更需要提高政绩,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危机的时候,就业问题特别是青年人的就业问题是极为敏感的。为了推动欧洲教育维度,青年教育培训项目鼓励青年工人在共同体范围内跨国流动。“伊拉斯谟”项目鼓励大学生进行跨国校际的交流。还有为没有学历的欧洲青年提供教育机会的“夸美纽斯”计划,这一系列的计划使得不同阶层的人都能参与,同时也关怀了弱势群体。这是欧盟民主和福利的全面体现。其中达·芬奇计划的出台便是欧盟力挽狂澜的大好时机。此项计划意在为欧洲各国公民提供终身教育的机会,让欧洲公民以更有力的姿态进入到世界劳动市场里。用更为通俗的话说便是让欧洲人争夺其他地区公民的饭碗,以别人的饭碗来解决内部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问题,同时又进一步增加了我者/他者的二元对立。在全球化形势下,全球经济的压力要求提高竞争力,降低劳动成本和开放市场。而欧盟所扮演的角色是“欧洲利益”的代言人,“欧洲改革”的倡导人和“欧洲经济区”的组织者,其作用是最大限度减少在经济全球化下各成员国之间的“恶性”竞争,①维护欧洲社会传统和价值观念。而在这种形式下,单一国家是很难“单枪匹马”解决问题的。欧盟如能成功地使得欧洲人把竞争的矛头对准了欧洲大陆以外,这样便会促进欧洲人忠诚度由民族国家到欧盟的转移,从而巩固它领导的合法性。
三
从欧盟成立以来,作为欧盟公民的公民权和作为成员国的公民的公民权的区别和联系一直是困扰着欧洲民众的政治难题,这也对欧盟的政治合法性提出了质疑。
教育的职能即是使欧洲公民在各种学习中意识到新的社会规范和规则,承认欧盟治理的合法性问题,即民族国家治理的转移,换句话讲就是民族主权的部分让渡。作为欧洲的公民和作为成员国的公民有何差异呢?是否会得益呢?这不仅成为了一个学术上有争议的话题,更是让欧洲人自己头痛的现实问题。欧洲公民身份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后便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但就其普及和应用程度来说,却没有多大的效力。这也直接影响②“培养欧洲公民意识形态”这一主线始终贯穿于欧盟在对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欧盟教育政策的实施主要起着意识建构的作用。欧盟此次的教育政策是对全社会各个阶层的一次总动员,同时是对社会个体意识形态的建构教育政策是政治上层建筑意识的直接的传达。教育的方向和宗旨都源于政治意识,包括欧洲公民社会权利的建构和欧洲公民身份的认同。在公民社会权利的建构中,教育政策起到了对欧洲社会分配制度的重建作用,更关照青年雇员、失业者和受到社会排斥的人群。同时,又起到了对“欧洲制度的重建”的作用,强调了社会伙伴和市民社会参与的重要性。建构主义者认为行为体的认同、偏好和行为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行为体通过学习、认知,逐渐内化有关一体化的规范与规则,从而导致自身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变化。③
理论上,欧洲公民资格包括超越国界的团结意识,归属于这个集体的意愿和实现此目的的行为。这些将引发欧洲朝着增强欧洲人们之间交流、凝聚力、互动和彼此理解的方向前进。人们通常认为,欧洲公民资格源自欧洲各国公民共享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源自他们的历史亲和力和相似性。但是,人们也认为,这种公民资格意识还仅仅是在形成中,特别要通过提高教育合作和人口流动的自觉努力程度来推动这一过程的实现。教育应当唤醒欧洲各国人们的欧洲人意识,而欧洲资格已经被用来指称对欧盟存在意义的认识。这种认识或意识将成为人们对近在眼前的欧洲一体化产生认知上的认可和依赖。④而“优厄迪斯教育信息网”的开通为欧洲范围内的人才的流通和市场的需求建立了互动的联系,以及鼓励欧洲大学生跨校际的伊拉斯谟计划正是从这一维度来促进欧洲公民的意识。
这一系列的教育计划都是从不同角度对欧洲公民身份的强化。在对公民意义的重新诠释中有三个核心即自由性、进入性、归宿性。在自由性方面,欧盟教育政策在促进人口流动的原则就是最好的表现。自由移动具有促进统一市场的运作和加强欧盟国际竞争力的能力。如在“夸美纽斯”计划中,目标为在计划实施期内,每20个欧洲儿童中就有1个参与此计划到他国学习。“伊拉斯谟”计划希望到2011年,让300万学生在欧洲大陆内自由流动。在这样大的人口流动中,欧洲各民族国家特有的归宿性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重新定义的欧洲集体归宿性,即“知识社会”的归属性,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民族国家内部的归属性。进入性是指一个公民在特点时期能够切实享受被赋予的权利的程度。这样“进入性”的着眼点就在于政治吸纳与排斥的机制上。这些机制又反过来支持着政治和社会经济平等理想的实现,也就是让广大公民通过教育体系来更直接参与到欧盟一体化的进程中来。通过教育计划的实施,即通过实践,欧洲公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建构了偏向统治阶级(欧盟一体化进程)的意识形态。于是这些主体就在完全意识到的情况下按照他们的信仰来行动了。
总之,欧盟在建立其合法性的路程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建立合法性的道路还是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田德文.欧盟社会政策和欧洲一体化.社会文献出版社,2005:325.
②陈越编.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312.
③田德文.欧盟社会政策和欧洲一体化.社会文献出版社,2005:379.
④段素菊.全球化公民资格·教育改革——欧盟教育政策个案研究.学术论坛,2003,(3).
参考文献
[1]迈克尔.莱斯诺夫.社会契约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等译.认同的力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田德文.欧盟社会政策和欧洲一体化.社会文献出版社,2005.
[4]埃德加·莫兰著.康征,齐小曼译.反思欧洲.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
关键词:情感 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方法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认知转化的过程,而且也是情感信息交流、促进认知转化进程的过程。而情感既可以是人们认识的催化剂,也可以成为认识的阻滞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认识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把情感教育切实渗透、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引导、促进、激发受教育者的正性情感,使其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效力。
一、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展工作的推进器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情感活动主要是其对思想政治教育行业产生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主要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行业的信念情感和专业情感。信念情感是专业情感的心理基础,专业情感是信念情感的延伸和巩固。积极的信念情感和专业情感体验共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者顺利有效地开展工作。
一方面,积极的信念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有效开展工作的驱动力。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于思想政治行业的积极情感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执著、奉献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正确地认识、对待教育对象,积极地进行教育实践活动的推动力量。同时,情感本身的感染性使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烈的热爱、鉴定的信奉的精神,对受教育者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有利于教育对象接受教育,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教化效力[1]。另一方面,肯定的专业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长期有效地推进工作的坚厚的基石。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出色地完成教育任务,仅仅具有一腔激情是不够的,还需要具有"驾驭激情的本领",这个本领就是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专业技能。
(二)情感是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催化剂
其一,情感对受教育者的认知活动具有调节作用。人的任何一种活动都离不开情感,情感也是认知活动的重要因素。情感产生于认知,客观事物只有当它被人们所认知,尤其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关系有了认识的时候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情感是通过认知活动的"折射"而产生的,它伴随着认知过程产生于认知活动之中,并影响着认知活动的进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只有认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其需要的满足,并对其产生了情感后,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认知活动才能深深根植于其精神世界里。
其二,情感对受教育者的行为选择具有导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促成受教育者形成与社会要求相符的稳定的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正确的行为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情感对受教育者的行为选择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情感主要通过对需要、动机、意志力等心理活动的作用,来影响受教育者对行为的选择与否以及选择的方式、方向如何等。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注意把握受教育者的情感,努力发现与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发挥其对受教育者行为选择的导向作用,特别要善于发现与转变受教育者消极的情感,减少对行为的消极影响。
(三)情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剂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主客体之间互动的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建立和谐的主客体人际关系,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渗透力和实效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对活跃教育气氛,保证教育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融洽,受教育者在思想感情上接受了教育者,那么教育者所发出的信息,才有可能为受教育者所接受,反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缺乏感情沟通,一厢情愿地、冷若冰霜地进行理论灌输,受教育者就会对教育者产生疏离,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这样教育者所发出的信息就难于被受教育者接受。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人际关系中,教育者良好的情绪素养又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受教育者在与教育者的交往中,首先感受到的是教育者的情绪情感。教育者良好的情绪情感素养可以有效地实现德育的情绪化,便于教育对象理解和接受教育内容。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注重情绪情感在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效运用情感教育法的方法策略
(一)以情生情的教学准备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实施教学活动时首先要善于发现教育内容的情感因素,并使自己与教育内容蕴含的情感产生共鸣。通过教育内容的加工提炼,发现其背后的情感素材,从而引发自己的情感,使教材中所蕴含的隐性情感得以尽可能地发掘。如把看上去似乎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出乎意料地与生动事例、有趣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惊奇地发现其中所蕴涵的趣味性而产生学习兴趣。
其次,教育者还要根据受教育者的情感需求和状态进行教学准备。把握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情感要求,是情感教学法的基础教师要培养、激励学生的积极情感,以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和掌握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有何情感要求。只有真正地把握了学生的情感脉搏,情感教学法的运用才能有的放矢。把握学生的情感要求,还包括了解学生情感上的不足是什么。只有这样,情感教学才能找准基点、富有针对性。[2]
(二)以境促情的课堂教学策略
教育者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多方面、多形式、多途径地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教学情境既具有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又具有情感性、艺术性。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丰富和谐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调,不仅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融洽师生关系,还有助于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克服交际中的心理障碍,使每一堂课,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育者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如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等多种策略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另外,教育者还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对板书进行艺术构思,使形式多样化、内容系列化、结构整体化、表达情景化。
(三)以诚动情的人际关系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主客体互动的过程,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主客体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才可能具有长久的实效性。民主、平等、和谐的主客体关系的建立,需要双方以"诚"相待,尤其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更要以"诚"待之。
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是千差万别的,要激发他们对学习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的热情,教育者必须与他们进行情感沟通,而情感沟通最近的切入点,就是教育者的爱心和诚恳。情感是伴随着人的行为活动而产生的,又是在人的行为活动中得以保持和巩固的,同时也是通过行为活动来加以表现的。教育者要在平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细致入微地关心爱护受教育者[3],做到"台上是良师,台下是益友"。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真诚和热爱,由此产生的情绪情感氛围营造效果要比苦口婆心的说教的效果好。诚然,仅仅有教育者的真诚是不够的,还需要受教育者对教育者也要以诚相待,遇到挫折后主动向教育者寻求帮助,共同与教育者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荣红.论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4).
[2]林长法.谈情感教学法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月刊,2005(11).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人才培养 作用 策略
高校要想不断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将重心放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实际中,高校应全面贯彻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对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机制及模式加以创新,从而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顺利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1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1发挥政治素质导向作用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将政治导向作为了一项不容小觑的功能。因此高校应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对于高校而言,其人才培养有没有达到社会实际所需,高校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这些都将决定了高校学生能否顺利健康的全面发展,也关乎到了社会能否持续稳定前行。高校学生本身具有正确的思想,但他们往往会因为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掌握了解的少而出现了模糊的政治方向,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此,他们的思想逐渐与社会所要求的政治方向背道而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加强学生实践,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有效的政治素质导向作用。
1.2发挥思想道德品质培养作用
思想直接决定了人的行为活动,但思想并非是人原本就存在的,而是在参加后续的教育培养及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最终产生的。高校学生的思想活跃且独立性强,但他们缺乏较高的选择及鉴别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多种多样,尤其网络等先进科技的迅猛崛起,为多样化的价值观散播提供了有利的平台,这些价值观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高校学生的思想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强调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使得高校学生在对相关问题分析研究时有了强有力的参考依据,有助于高校学生树立科学的观念。优良的道德品质直接决定了才能的具体实践方向。一个人如果光有才而无德,不仅对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且还会极大地阻碍社会的顺利前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内容很好地满足了社会对高校人才的要求。
1.3发挥法制观念教育作用
当前,法制经济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一大核心,高校学生担负建设现代化社会的任务,他们是否具备正确的法制观念及较高的法律素质,关乎到法制社会的建设进度。高校学生在市场经济中占主体性地位,因此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思想政治教育以法律基础课为着手点,传授一些核心的法律理论知识给学生,以此提高学生对本国法律制度的认识程度,使学生产生强烈民主意识,从而积极主动担负社会所赋予的权利及义务。
2思想政治教育推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
2.1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强化学生创新素质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等教育均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范畴。当前时期下,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因为一旦政治教育不强,将严重影响到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就算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他们也会因为缺乏坚定的政治思想、信念,难以为创新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时,应注重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紧密联系,以此正确引导和有效约束创新活动。同时,心理教育也应与创新人才培养保持紧密的联系,心理教育理论教学中要优化调整学生的创新心态,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忍耐、自信等正确的心态,这样学生就能坦然面对创新中出现的困难及挫折。
由此可见,只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正确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行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保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顺利运行。
2.2制定完善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应紧密联系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要想保证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不断强化学生的心理品质,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核心支撑点。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密切结合,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健全人格,从而成为综合素质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应紧密联系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理论基础,强化思想政治素质,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以此产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现代化建设服务。专业教育强调学生学习专业技能,提高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为学生的专业素养及科研能力养成提供了重要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有着各自注重的地方,功能作用不同,应将这两者有机结合,协调配合发展,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运行。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心理等各方面均有了较大的变化,这无疑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高校教育人员应与时俱进,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出发点,积极寻求现代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及时获取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运行的新方法,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水平,充分发挥其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激励政策;约束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6-0191-03
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开发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等方面,能形成良好的综合效益。但是,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迫切需要用政策法规来规范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正常运行,也需要有相应的法规来保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有效实施,这既是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1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教育政策法规的作用和意义
任何一种政策、法规都会对改革和发展产生影响,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效益。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政策、法规,就是要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培养新时期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对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提供保证。意义是极其深远的。
11健全产学研合作教育政策、法规是现代教育立法的必然要求
现代教育立法是战后一些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新兴法域之一,是现代社会对教育的一种新型间接控制,并且成为经济发展、人才培养、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保证措施。它是现代教育学和教育立法研究的重要课题。近些年来,我国借鉴国外的经验,逐步建立了教育立法制度,初步形成了教育法体系。然而,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加强教育法规的研究,建立和完善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法体系,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因此,产学研合作教育法规政策的研究和制定,不仅是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需要,而且也是现代教育立法的必然要求。
12健全产学研合作教育政策、法规是确认它的法律地位的需要
健全产学研合作教育政策、法规是确认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法律地位、发展规划和实现途径,使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思想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在现代社会,国家的战略思想只有转化为具体的规范、制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才是有保障的、可操作的、可实现的。在合作教育日益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许多国家确立合作教育的战略目标,并通过立法确认合作教育的法律地位,规定合作教育的规划和实施方式,确定合作教育发展的格局和财力支持,从而保证合作教育的投入和发展。
13产学研合作教育政策为合作教育活动提供规则和程序
产学研合作教育政策法规规范、组织和协调合作教育活动,为合作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提供活动规则和程序。合作教育是一种有组织的、有系统的活动,因而也就需要一整套完善的规则、制度和程序。产学研合作教育法规政策规定合作教育管理机构设置和运作的规则与程序,明确合作教育各方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规定合作教育各方享有的优惠条件和制度保证,规定合作教育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标准,确定合作教育管理中的特别是经费预算与合作方资格条件认定的审批、执行和监督的制度和程序,确认和保障合作教育各方的合法权益,从而在制度设置和程序操作上保证合作教育协调、有序、合乎理性地发展。
14产学研合作教育政策法规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产学研合作教育政策法规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安全、积极、公平、合理地发展提供保障,排除威胁和侵害,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政治环境。这不仅意味着法规政策通过合理地分配权利义务、排解纠纷、打击和惩治违法行为,而且还意味着规定物质的、组织的、制度的保障,设定权利行使的界限、程序以及回避义务或滥用权力(权利)的法律责任,排除一切不法侵害,提供一切必要保障。
2产学研合作教育激励政策与约束政策
产学研合作教育既需要“激励政策”,又需要“约束政策”。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既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的改革,又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然而,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都缺乏足够的动力与热情,产学研合作教育要发展,需要激励政策,还需要有约束政策。
从企业、高校、学生和教师对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可以看出,有的决策者确实在运用最大利益原则,分析利弊,权衡损益,作出利己的最佳对策选择。因此,要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就应通过激励性政策,建立新的诱导性的损益关系,从而引导企业、高校、学生和教师在积极参与合作教育的同时,获得自身的最大利益。
21激励政策具有主导性的特征和作用
产学研合作教育中诸要素的对策地位是不同的,其中政府部门因在拥有的对策手段、对策信息及对对象规则和效用函数的影响程度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在对策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由于政府部门始终拥有影响对策各要素及对策进程的主动权,它可凭借这种优势地位诱导下级行为。如美国政府为了发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在1965年通过的高等教育法中规定发展中的院校可以向美国教育总署申请基金建立合作教育,1968年10月,国会又通过高等教育法1968年修正案,将“只有被定为发展中学校的院校才符合拨款条件”这一限制取消,使所有高等院校都可以向教育总署申请资助来探讨、建立或发展合作教育计划。
22激励政策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参与者具有引导性的作用
激励政策在调整下级行为方式时与传统的集权控制和自由的市场竞争有明显的区别,它着眼于激励、引导,既不是强制命令,也不是放任自流。政府部门可以在分析企业、高校、学生和教师的动机与行为规律的基础上,将其改革教育、发展经济的目标分解为与下级自身利益相关的子目标,制定相应激励政策,引导下级的行为。如法国政府规定,企业雇用员工除付给雇员工资外,还要向社会福利局交付相当于雇员工资的80%~90%的钱作为失业退休、医疗等保险金,而雇用参加生产劳动的实习学生只需付实习生津贴,不必再付保险金,这样,企业雇用一个实习生所花费用实际只相当于刚毕业的工程师费用的1/4,企业当然乐而为之。
23激励政策对产学研合作教育参与者行为引导具有关键性的特征和作用
企业、高校、学生和教师行为目标的复杂性和多样化,是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最感头痛的问题。有幸的是,在下级行为的诸多动因中常常以少数几个为核心,激励政策恰恰是引导下级考虑关键利益的得失为出发点,引导下级的行为方向。如英国政府规定,举办“三明治”课程,安排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训练可免交教育税。企业可用这笔费用支付廉价的学生津贴和各项实习费用,通过与学校联合培养,针对本企业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工程实践的强化训练,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企业的情况熟悉,很快就能发挥作用,既省了钱又保证了后备工程师的来源,企业当前的经济利益也不受影响,因而企业积极参与合作教育。
激励政策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还起到渐进性的调整作用。激励政策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通常是动态的,需要多次调整,根据对策各方在多次对策中的得失,逐次逼进有利于各方的最佳状态。如前面提到的美国高等教育法,就是通过立法、修正使合作教育稳步发展的。
24激励政策关联性的特征和作用
政府部门根据多种利益关联的特性,充分发挥单一政策功能多样化和多项政策功能交叉互补的作用,设计制定含有多种策略的相互联动的政策方案,其效力往往高于单项政策效力的简单相加之和。例如,给企业参加合作教育以政策优惠,使学生能够得到一定的经济报偿,教师职务聘用,在重视学术价值与工程实践价值相结合的前提下,将工程实践为主,工程实践与学术价值结合的教师作为另一类有特色的教师聘用,充分肯定其工作价值。将有助于更多的学生与教师参与合作教育。然而,政府部门也应充分认识到,与自己进行博弈的企业、高校、学生和教师,其理性是有限的,其选择的原则是利益最大化。因而,有了激励政策,并不必然克服短期行为,相反,对于个别投机者,激励政策还会带来他们新的短期行为。个别企业可能利用优惠政策捞取经济上的好处,而不关心人才培养的质量;个别高校可能只顾完成人才培养任务,不顾企业生产发展。或者不顾自己的特点,盲目实施合作教育计划;某些学生无心深入实际扎实工作,而一心只想挣钱,等等。当然,如果只是个别单位和个人发生短期行为,尚无伤大局,但如果其数量多,就会对全局有影响,激励政策的目标就很难实现了。
因此,产学研合作教育要健康发展,还需要有约束政策,使产学研合作教育一开始就步入正轨。约束政策是激励政策有效实施的保证,是对对策者行为的规则约束。政府部门只有在制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激励对策的同时制定好法规,才能对影响下级行为的刺激扬抑得当,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
3产学研合作教育政策法规实施建议
31成立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指导委员会,强化宏观调控和指导
构建政策和法规,旨在规范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行为方式与运行管理,而这种过程更需要有组织、有指导、有督促、有目的地进行。所以,有必要将产学研合作教育列为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由教育部门等部门成员组成,成立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指导委员会进行宏观的管理和指导,保证政策合法规的有效实施;另外,对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进行必要的协调、控制、监督、检查、评估和考核,适时组织学术研讨,研究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规律、特点和方法,交流、通报和反馈有关信息,以保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不断深入、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32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教育评估制度和激励奖惩机制
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要有政策法规作保证,而政策法规必须要有配套的制度和措施,尤其在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过程中,可结合高校和合作企业等单位各自的任务、职责、教育要求,贯彻执行第八、第九章提出的相应的质量标准体系和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受教育部委托,可由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定期进行考核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整体考核和评价高校及其合作单位的重要内容。在考核评估的基础上,还要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激励奖惩制度,对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作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高校和企业,要从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奖励,对不能执行有关的政策法规,不能承担和完成产学研合作教育任务的高校和企业,应作出相应的处罚。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健全质量评估制度和激励奖惩机制十分重要。
33努力提高政策法规的法律效力
政策和法规既具有倡导性和指导性,又具有强制性和制约性,强调的是政策和法律的效力。对于产学研合作教育来说,一旦形成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应严格执行,主要是结合具体实际,建立健全监督和控制机制。既然是政策和法规,应该确立它的严肃性和严格性,加大其宣传力度,提高其认识基础。明确其法律效力,违规必究是关键。所以,制定和完善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十分重要,严格执行更重要。
根据我国现阶段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际情况,应创造条件制定相应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条例,充分发挥政府利用经济、法律、政策等手段进行调节的作用,以有利于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培根产学研合作教育[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雷家骑,冯婉玲知识经济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王红乾产学研结合推动高校发展方式转变[J].中国高校科技,2011(6):25-26
摘要:动力机制是管理系统中推动系统运动的各种力量产生积极效果的机制,它决定着系统运行的活力与升级创新。基于“公平物品”的理论,探究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动力机制。其中,建构公平性的行政执行机制,建构“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机制,建构有效率的、公平导向的市场机制,优化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整合机制。各种动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运行效果。
关键词:职业教育决策执行;动力机制;公平物品
艾利森(G.Alison)曾指出:“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作用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政策执行。”[1]此话不无夸张,但政策执行确实是政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理解,学者专家见仁见智。笔者结合已有理解,可将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界定为各级政策执行者为了达到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而综合采取各种政策手段,将政策目标转化为实践与结果的过程。不难看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政策执行是政策制定的延续,为了达到政策制定的目标,必须动态科学地采取各种措施保障政策的顺利实施。因此,科学化、合理化的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将会使职业教育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
一、内涵解读: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是管理系统中推动系统运动的各种力量产生积极效果的机制,它决定着系统运行的活力与升级创新。在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系统工程中,各种动力因素以及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共同形成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动力机制,共同推动职业教育政策的适当性与合理性,进而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动力机制的要素分析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指出,“人的行为是由个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从个体的主体与环境的客体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来考察职业教育的政策执行,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来解释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动力机制。由此,可从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内在动力与外部动力两个方面阐释其动力机制。
1.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内在动力
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动力是推动政策实施与发展的各种动力。这些力量不仅来自经济社会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和职业技能人才终身专业化成长的需求等外部动力,还来自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的内部动力,诸如内部改革与发展带来的活力以及教育财政的推动力。同时由于不同类型政策间的差异,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对于政策执行的主体、实践平台的搭建以及技能人才的打造等有更高的要求。当然,高效的、科学的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对于职业教育政策的具体环境及政策客体会有更高要求。
2.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外部动力
从提升国家制造业的综合能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而言,国家对于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制度建设有着迫切的需求,这种需求既是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诉求,也是职业教育政策自身发展与完善的内在动力。因为职业教育政策的合理运行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外部保障,需要公众的支持与合作。职业教育政策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与企事业单位需求的服务中,才能实现其价值,才能实现自身持续稳健地发展。
(二)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动力机制的特征
职业教育政策执行主体、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客体和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环境等要素共同构成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系统。主体因素的差异性、政策客体的多维性以及外部环境的繁杂性形成有别于其他动力机制的独特性。概括而言,主要有多维复杂性与差异合成性两大特征。
1.多维复杂性
职业教育政策执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对于职业教育政策进行方案细化分解和再决策的过程,需要整合多种资源来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与此对应,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动力机制也是以优化整合各种资源和动力来实现政策目标的一种动力机制,当然要随着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主客观环境改变顺势而为。具体而言,按照政策执行的实践表现,可分为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以及政策网络执行等三种价值取向[2];就其时间和空间而言,职业教育政策执行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区域环境内的政策实施,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就其研究类型而言,可以分为政策应用型、基础研究型以及综合研究型等。由于政策执行者自身存在千差万别,加之外部环境的繁杂无序,内外部交织使得动力机制呈现出多维复杂性的特征。
2.差异合成性
在现实的职业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者基于各自利益诉求,对于政策执行的利与弊体现在各自的利益博弈上,经常使得政策执行的效果大打折扣。实际上,职业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差异性、执行客体的复杂性以及外部环境变幻性相互作用,形成动力机制的不同力量。基于职业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多元利益诉求,可从经济学中的投资与收益角度进行分析,将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开发作为各利益主体的一种投资行为。不同利益相关者价值诉求的协调整合,以及外部环境所能提供的经费财政、社会资源的制度保障相整合,最终促进职业教育政策执行机制的建设。职业教育政策执行机制取决于各种力量的协调与整合,其中的主导力量将决定职业教育政策实施的效果与发展方向。
二、原因探析: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动力机制的缺失
(一)经费投入力度不够,分配制度不合理
在职业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上,虽然国家和政府部门设立了专项资金,例如,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政府配套相应的资金。但是总体而言,投入的力度仍然不够,职业教育发展的总量仍然不足。在分配制度上,虽然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公用经费逐年增加,不过总体来说还是普遍低于普通高中[3],没能充分体现出按照职业教育的贡献度与实际需求的差别。分配制度不合理,不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性,职业教育的发展遭遇困境。
(二)师资队伍结构建设薄弱,“双师型”教师动态性
加剧教师既是职业教育活动的主体,也是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基层执行者。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关乎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成败,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然而,就现实情况而言,其师资水平不容乐观。例如,数量反映了职业教育教师的整体规模情况,结构反映了其师资素质水平,生师比反映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实力。总体来说,在这三项指标上,情况差强人意,更严重的是“双师型”教师的匮乏制约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各方利益者合力尚未形成
事实上,健全有效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事物得到良好运行的强力保障。完善的内外部动力的协调与有机整合则是职业教育政策执行有效的前提与基础。然而,就现实而言,管理服务理念的滞后、行政权力的过度介入以及程序公正的弱化,导致职业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管理制度僵化与不健全。具体表现在:重视经验的政策总结,重视政策的制定,轻视多方利益者多方参与协商的机制,轻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预警机制与监督机制等。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多方参与协商的合力尚未真正形成。
三、超越现实: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动力机制的构建
“公平物品”是我国一位学者在论述政府供给的制度建设时提出的:“指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区域内用来满足社会公平需求,促进社会公平程度提高的公共物品。”[4]结合公平物品概念属性,可将职业教育定位于公平物品,其内涵可概括为公平物品属于公共物品、公平物品直接受益人群具有弱势性、公平物品的供给主体具有强势性、公平物品以推进公平为核心特征。因此,在公平物品的理念指导下的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动力机制,应该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以人为本与发展至上等关系。构建公平性、和谐性、人本性、发展性的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动力机制。
(一)建构以公平性为导向的行政执行机制
公平既是职业教育政策执行重新定位的要求,也是教育永恒的追求。实际上,职业教育本身就承担着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正义的责任,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对于公平的追求更是义不容辞。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涉及社会稳定与个体生存发展的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具有提高“弱势群体”地位的价值。根据“公平物品”的理论指导,一是中央政府强化职业教育发展“强者”的责任。例如,要加大投入力度,设立专项的中央财政经费拨款制度,努力提升中央政府对于职业教育公平物品的支付力度;加强顶层设计与宏观的指导引领,重视监管地方行政权力及政策实施的效果评估;制定职业教育的归口管理政策,协调各部门的合作力度,提升各级政府管理职业教育的效率。二是增强各级政府对于职业教育政策的执行力与执行效率。地方各级政府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制定发展职业教育的地方政策。吸纳越来越多的公民参与到政策执行的网络体系中,体现开放性与决策的透明性。积极探索事前预防、事后监督、违规审查、法律诉讼和预警机制等环节构成的统一的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监督机制。此外,也要建立适应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地方财政支付机制。
(二)建构“以人为本”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
以公平物品为核心理论的价值是系统的、全方位的,落实在职业教育中则是要求机会的平等与权利的有效保障。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表明,现代职业教育已经走向阶段性与终身性、就业需求与创业需求并举的时代。因而,建立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完善职业教育前后衔接体系。要构建一个开放的、灵活的、与时俱进的现代教育体系。第一,改革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打通中职—高职与普通教育的人才立交桥,培养具有教育性、成长性、就业性、文化性等多维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第二,建立以公平为指导的职业教育人才培育机制。职业教育的稳健发展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撑。为了培育德行高尚、勤于奉献、技艺精湛的技能型人才,需要社会发展与完善社会保障医疗制度。在法律框架体系内,尤其要重视社会与企事业单位的力量,通过多方协商与合作的形式保障高技术人才的待遇。
(三)建构以效率为基础、以公平为导向的市场机制
对于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研究而言,公平物品的市场属性要求职业教育要充分考虑到市场经济社会的需求。与此同时,以效率为基础、以公平为导向的市场机制的建立,对于政府执行机构政策效率的提升,对于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高技能人才的培育均有裨益。为此,应做到如下三点。第一,各市场主体平等公平地参与到市场机制。政府应鼓励多元办学主体进入职业教育领域,创建公平的市场准入机制、竞争机制,让公私立学校在公平的环境下展开竞争。第二,建立多元开放共享的人才交流机制。在发挥市场性资源配置方面,不妨采用教育券形式,直接拨款给职业教育消费者,尝试改变直接拨款给职业教育单位。这样增强社会与个职业教育办学主体间的联系,客观上对职业教育办学能力具有引导作用。第三,建立责权利明晰的运行机制。根据“智猪博弈”的规则,小猪把等待作为最优选择,大猪则会把做出努力作为最优选择。因此,建立责权利明晰的市场运行机制,参与市场主体的各大小企事业单位需要尽其努力获取收益。
(四)优化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整合机制
公平物品是以公平为旨归,着眼点是政府对于弱势群体提供公平物品。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参与到职业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都要妥善处理好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等关系,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5]。实际上,以公共利益为基准,以公平为核心,是建构职业教育政策执行中利益主体整合机制的关键所在。不妨从如下方面做出实质努力。首先,建立有效的多方参与共享的共同体治理机制。卢梭曾指出,判断一个政府的统治是否合法,最为根本的标准是统治的立场和出发点是否为公共利益。为此,组建以公共利益为基础的共同体共享机制,该机制包括政府机构、社会、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及个人等多方利益者。其次,建立损益补偿为特点的利益平衡机制。
坚持利益损益补偿的原则,建立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一方利益受损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补偿,统筹兼顾各方利益诉求。最后,动态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法律的约束性与监督性。在职业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有效的政策法律法规则是强有力的保障。因而,完善职业教育法规体系,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以及个体等各方利益主体责权利。建立多方合作的协调机制,保障各方利益整合的公平性。
参考文献:
[2]范国睿.教育政策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27.
[3]亓俊国.利益博弈———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60.
[4]刘亚丽,孙增武.公平物品的政府供给:一个迟到的概念和被忽视的课题[J].河北学刊,2008(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