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政策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988年,英国发起了一项名为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SMSC)的发展教育计划,作为持续推进学校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手段。政府层面不断跟进,按照政府建议中所架构的内容和目标体系,英国学校根据自身特色探索适合本校发展的实践策略,力图将SMSC教育融入学校生活的全过程。研究发现,英国SMSC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呈现以下特点:目标上,以培养积极公民为导向;内容选择上,兼具宗教性与世俗化;发展模式上,试图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统一价值观教育,促进社会凝聚力生成。
关 键 词
政策;英国SMSC教育;价值观
作者简介
宁莹莹 ,福建教育学院,实习研究员
20世纪80年代起,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英国社会环境,发挥学校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等价值方面的作用,进而培养健全发展的合格公民,英国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改革,一系列改革思想集中呈现在1988年出台的《教育改革法》中。《教育改革法》统一了国家课程,提出在全国展开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spiritual, moral, social, cultural development,简称SMSC)计划,指出:“学校课程应当致力于促进学生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并将成人生活所需的机会、责任和经验教授给学生,为培养民主社会的合格公民做准备。”[1]该计划要求英国范围内基础教育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特色,在精神、道德、社会与文化四个方面任选一个或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自此,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开始融入英国学校教育过程,为公民教育和个人、社会与健康(PSHE)课程的开设奠定了基础。
一、政策驱动下英国SMSC教育的
发展历程
学生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教育涵盖学生内在涵养和外在能力发展的各个方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虽明确了学校推行价值教育无可推卸的责任,但未对实施SMSC发展计划的详细内容、具体目标和实施路径进行阐述,目标和内容的模糊使得不少学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未能取得预期成效。为此,英国政府在对学校课程实施状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不断在政策层面给予指导性意见。1990年,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National Curriculum Council)了非强制性指导性意见,建议学校在社会框架内发展学生的自治能力,“教育系统有责任培养学生的个人品质和价值观,使他们学会思考和正确行为,以满足其进入成人生活后的要求”[2]。1992年英国教育改革法案中SMSC发展再次成为政府关注焦点,改革法案目标在于使年轻人成为尊重他人、具有良好行为、懂礼貌的人,要求学校全体教职工都要采取措施促进学生个人发展。1994年英国教育法重申了学生SMSC发展的重要性,政府最终于2002年将其作为学校应尽的义务列入教育法,法案第78条明确指出:公立学校有义务采取措施,促进学生精神、道德、社会及文化方面的发展。英国同样重视在私立学校开展SMSC教育。早在2003年,《英国教育条例(私立学校标准)》就列出学生SMSC发展的具体标准,2010年《英国教育条例(私立学校标准)》将这一标准作为私立学校必须履行的责任,要求私立学校必须达成目标。
SMSC发展计划实施以来,英国不断修正与完善其内容与实践路径,致力于将计划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1994年英国教育标准办公室了一份讨论草案,围绕SMSC教育的特殊性、实施途径和评估方式进行探讨,明确定评估内容:学校是否在促进学生价值观、信仰方面提供知识和视野;学校是否引导学生反思经历、发展精神意识和自知态度;学校是否为学生树立典范,等等。1996年,由英国学校课程与标准评估局(School Curriculum and Standards Assessment Authority)举办的价值教育的论坛针对当前教育未能对学生精神和道德发展投入应有关注的现状,提出了八条建议,包括“对学生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采取一贯的行动”。
2009年,教育标准办公室对私立学校学生SMSC发展状况进行评估,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大都能在促进学生SMSC发展方面达到预期目标,但对SMSC教育条例具体要求理解不清。为此,教育标准办公室以及其他检视机构行政人员、私立学校校长和教师、宗教群体代表联合成立研究小组,以2009年调研结果为基础开展研究,最终帮助私立学校促进学生SMSC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建议澄清了实施SMSC教育的目的、具体要求、SMSC发展内容和标准、将SMSC教育引入实践的路径等。
2012年,英国对私立学校学生SMSC发展标准进行修正,英国教育部基于修订标准,于2013年指导性文件《促进学生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给独立学校、学术机构和免费学校的政府建议》,主要为独立学校(包括独立学术机构和免费学校)的所有者、校长和教职工提供官方建议:第一,澄清独立学校标准如何与2013年修正后生效的学生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教育相联系;第二,阐明修正条例的意图;第三,阐述每条标准的目的。此外,英国教育部于2014年了补充建议《促进学生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补充信息――给独立学校、学术机构和免费学校的政府建议》,针对私立学校如何促进学生SMSC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3]
2014年11月,英国教育部出台《将促进基本英国价值观作为学校SMSC教育的一部分――政府给公立学校的建议》,提出将促进基本英国价值观作为学校SMSC教育的重要内容。《建议》主要针对三方面内容为公立学校校长和教师提供指导:指出公立学校有责任促进学生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提出学校在实施基本英国价值观教育方面应当采取措施,澄清基本英国价值观教育如何促进学生SMSC发展。[4]
政府以课程检视、调研等方式不断跟进学校SMSC教育实施情况,并通过建议性指导文件及时修正。虽然这些指导性建议并非强制性的,但表明了英国在促进学生SMSC发展方面给予的重视和决心。经过政府不断努力,英国学校SMSC教育目标逐渐明确,内容不断发展,学校在实践中探索出适合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径,使SMSC教育得以融入课程和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英国学校SMSC教育的内容及
目标体系
学生SMSC发展与学业成绩无关,目的是为学习者提供未来生活所必要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以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近年来,经过英国官方不断完善,形成了八条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的SMSC内容体系,英国基于每条内容提出了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及预期成果,以便学校实施时明确各方面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第一条:内容为引导学生自知、自尊和自信。目标为学校理念要能促进所有学生的成长,确保学生自尊,尊重他人。这条标准目的在于约束学校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发展自知、自信心、幸福感和积极健康的心态。预期成果为(1)自尊并尊重他人;(2)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信仰、情感和价值观;(3)形成一套价值观、原则和信仰体系,无论是否关涉宗教,从而建立生活和行为的准则,等等。
第二条:内容为确保学生能够辨明是非、尊重法律。目标为发展学生的价值观以及对社会约定价值观、国家法律的认识。预期成果为(1)理解并尊重国家法律;(2)发展基于自己的价值观明辨是非的能力;(3)认识到社会由共同的是非标准构成,但这些是非标准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等等。
第三条:内容为鼓励学生主动为自己行为负责,并明白如何积极为区域及更大范围的社会做贡献。目标为学校要引导学生理解如何为自身行为负责,鼓励他们积极主动承担责任。学校作为微型社会,要为学生提供体验社区归属感的真实情境,推动学生为社区生活做贡献,从而提升社区凝聚力。预期成果为(1)尊重他人和其他生物、他人财产和自然环境;(2)与他人有效合作、相互尊重;(3)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致力于相互理解与通力合作;(4)参与所属社区内的活动,等等。
第四条:内容为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有关英国公共机构和组织的知识。目标为教师要确保学生了解英国公共服务机构及这些机构提供的服务,以及如何进入这些机构。预期成果为(1)愿意并能够全面了解英国公共服务机构及如何使用这些机构;(2)了解英国公共服务机构提供的职能;(3)参与诸如投票或加入学生会之类的民主活动;(4)理解公民如何通过民主活动表达自己观点,进而影响决策,等等。
第五条:内容为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传统间的包容和和谐共存。目标为在英国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更容易接触到来自不同文化和信仰的人。因此,学校要确保学生学会应对多样化所产生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与不同文化群体交流,促进国家凝聚力。预期成果为(1)认识并理解自己的文化原则和价值观,并能认识到这些文化原则和价值观在不断变化和发展;(2)理解自身文化遗产所带来的影响;(3)认识文化多样性,尊重他人价值观和信仰,反对种族主义,倡导种族平等;(4)包容不同文化和宗教、无信仰群体,等等。
第六条:内容为鼓励学生尊重基本英国价值观,包括:民主、法律规范、个人自由,相互尊重并包容不同信仰群体。目标为促进不同民族、信仰群体之间相互尊重与理解。预期成果为(1)理解公民如何通过民主过程影响决策;(2)了解法律允许反对民主的人参与选举,但这类人若当选将对人民福祉无益;(3)认识法律对保护公民安全、增进公民福祉的重要性;(4)了解国家行政权与司法权分离,如,警察和军队通过政府向人们负责,而司法保持独立,等等。
第七条:内容为学校管理者要避免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片面党派政治^点。目标为防止学校教学中向学生灌输党派政治观点,但并非禁止学生在学校中接触政治观点、讨论政治议题,而是教师不应当鼓励学生支持某一特定政治观点。此部分标准并不要求学校管理者达成某项具体目标,而是以预防消极后果为主。
第八条:内容为鼓励学生尊重民主,支持参与民主活动。学校管理者应采取理性的、可操作的措施以确保学生关注政治议题。学校学习活动和课外活动都要为学生提供客观公正的多种意见。目标为学校在各项工作都要采取措施确保学生讨论政治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看法,而这些不同意见之间又存在着“平衡”,学校应当采取常识性策略确保“平衡”。预期成果为(1)理解民主是目前英国最公正的政治组织形式;(2)理解为什么要参与民主;(3)理解为什么议会制度产生法律要比轮流执政好。
三、英国学校SMSC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显性课程教学中多学科渗透
学校层面实施SMSC教育过程中,英国学校采用综合化的途径,其中一种方式是在显性课程中进行多学科渗透。首先,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2002年起,公民教育作为法定课程在英国中小学内实施,通过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学校不断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理解和态度方面的发展,为培养青少年成为积极、负责任的健全公民做准备。学校公民教育通过专业知识的传授、专业技能的培养,发展学生明辨是非、参与社会的热情与能力,引导学生了解并尊重文化多样性,以此促进学生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发展。
其次,通过宗教课程促进学生SMSC发展。英国存在已久的宗教传统使得价值教育具有宗教性,尽管近年来教育的宗教性逐渐朝向世俗化转换,但英国政府仍将宗教教育视作促进学生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形式,宗教教育仍是公立学校的法定课程。宗教教育提倡发扬传统文化、尊重不同信仰群体、鼓励学生问询人生的意义和精神追求,这对学生SMSC发展具有极大促进作用。政府将宗教教育中的优秀理念整合进学生课堂与实践中,与公民教育相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
此外,英国学校还注重发挥英语、历史、科学、信息和通信技术等课程中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英语课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会欣赏传统文化和美的事物,并通过写作释放自身对日常生活和世界的情感体会;历史课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和民族的过去和发展,激发民族情感;科学课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科学世界的敬畏心、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欲和探索心;信息和通信技术课为学生提供了解广阔世界、与他人交流的平台……通过多学科渗透的方式,学生的价值认知水平、价值理解能力不断提高。
(二)通过隐形课程促进学生SMSC发展
除了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SMSC发展,英国学校还将学生课堂以外的学校生活、社区,甚至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整合进来,通过创设民主氛围、组织辩论、参观政府机构等,为学生提供在真实情境中了解民主进程、参与社会事务的机会,以此渗透价值内容,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团结协作等价值观念。
第一,创设针对争议问题展开辩论的机会。这是学生SMSC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助于发展学生客观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英国要求学校向学生提供处理敏感和有争议问题的机会,要求教师以常识性知识引导学生客观思考,以发展学生倾听和接收他人观点、针对问题进行论辩、处理冲突、辨明事实的能力。
第二,通过学生组织提供管理机会。英国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和班级事务,学生会、兴趣小组等活动团体都是由学生自发组织、自己选举和管理的。学生参与其中进行集体活动,选择与学校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议题进行辩论,在其中发展团体协作能力、包容心、责任意识等,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自身价值观。此外,学校帮助学生组织和参与文学、戏剧、音乐等文化艺术活动,在陶冶情操的同时,向学生传达学校的文化价值观。
第三,借助社会资本发展公民意识。美国学者普特南将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关系网络、规范和信任”[5],认为社会资本有助于促进公民参与社会,使国家最终受益。社会资本可以看作增进个人和群体之间相互信任和通力合作的纽带。英国学校SMSC发展计划明确要求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学习、参与社区事务和民主决策的机会,培养其公民参与能力,还要增进与其他群体的沟通,促进不同文化群体相互包容。为此,英国学校充分调用社会物质和文化资源,发展学生公民意识。尤其重视与外界机构发展合作关系,拓展学生的文化意识,如通过电影院、博物馆、音乐会、画廊、本地艺术家和国外交流等活动,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和人文素养培养。
四、英国学校SMSC教育的特点
(一)目标导向:培育积极公民
对比发现,英国公民教育与SMSC教育在内容、实施路径方面存在诸多重合与相似处。两者的主要关注点都是社会和文化问题,包括身份认同、多样性和公民等问题。不仅关注年轻人的个人发展,还关注其进入公共生活后的发展。公民教育通过培养道德意识和能力,为学生提供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方面发展的机会,帮助学生对正义和权利问题进行价值判断,为他们提供成为积极领导者所需的技能,引导他们理解并尊重文化多样性。SMSC发展也正是年轻人成为健全的积极公民所必需的。
首先,两者在内容方面有着诸多重合。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年轻人了解自身权利和责任,了解社会和政治体制如何运作;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方面的热点问题,发展其表达自己观点、参与民主决策的能力。总体来说,旨在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社会和道德责任、社区参与能力、政治素养。SMSC教育内容涵盖学生的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旨在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价值观念、社会参与能力,等等,与公民教育的内容和培养目标不谋而合。
其次,两者在学校层面采取相似的实施路径。英国学校SMSC教育和公民教育均采用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结合的方式开展,通过多门课程进行渗透和全面策略,调动校内外一切可用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此外,公民教育和SMSC教育都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参与社会和政治事务的能力,注重以多元文化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促进社会凝聚力。
(二)内容选择:兼具宗教性与世俗化
宗教规范着人们的内心,英国社会文化受宗教影响颇深,即使公民教育以世俗化的教育形式在英国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价值教育从未摆脱宗教的影响。英国“宗教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获取广泛生活经验的良好机会,对能否帮助学生选择积极、务实的精神信仰至关重要”[6],SMSC发展计划将宗教教育作为促进学生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重视精神信仰的培育。在其内容中明确要求学生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信仰、情感和价值观,使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和信仰,倡导宽容的理念。此外,SMSC还鼓励学生追寻精神价值,重视生活的非物质方面,深层次思考诸如“我是谁?”“要向哪里去?”等有关存在的问题,欣赏无形的事物,对奥秘、悖论、存疑的事物持有好奇心。宗教教育和公民教育共同作用,规范着学生的价值行为,教化着学生的内心世界,实现世俗化和宗教性的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发展。
(三)发展模式:统一价值^培育和多元文化建设的融合
英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和多信仰并存的国家,社会矛盾和价值冲突不断,尤其是近年来某些极端激进的民族主义渗入,为社会稳定带来挑战。全球化进一步加剧了价值多元,为社会融合带来更大挑战。因此,英国历来重视在多元文化中寻求统一的价值认同,以促进及社会和谐。
多元文化并存的现状及身份认同构建的迫切对英国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处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英国必定综合考虑不同文化、信仰和价值观的融合与共生。立足本国社会现实,英国一方面将多样性作为SMSC教育的重要内容,促进不同民族、信仰群体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理解;另一方面要求学校开展统一英国价值观教育,致力于培育社会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建构社会认同的根基。为了更好地将英国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2014年11月,英国教育部出台《将促进基本英国价值观作为学校SMSC教育的一部分――给公立学校的政策建议》,重申学校对促进学生SMSC发展无可推卸的责任,同时将英国价值观教育列入SMSC教育中,由英国教育标准办公室对其实施成效进行检视。英国价值观教育走入学校课程的提出由来已久,2011年英国《预防举措》(The Prevent Strategy 2011)就曾指出,学校应当推进民主、法律、个人自由、与不同信仰人群相互尊重和包容等基本英国价值观,这些基本英国价值观有助于促进学校SMSC教育。不久前,英国教育大臣尼基・摩根在由教育部主办的品行教育研讨会上也指出,英国学校要加强对学生个人品行和价值观的教育。英国价值观教育的提出,一方面是出于国家认同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出于促进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相互理解、和谐共存的目的。
由此可见,英国学校SMSC教育一方面倡导“统一基础上的多样”,在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下,提倡尊重不同文化、信仰和价值观,促进社会和文化多样性发展;另一方面提倡“多元背景下的融合”,力图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寻求统一价值观的构建和国家身份认同,在冲突与融合中寻求发展。
参考文献:
[1]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Great Britain Statutes: Education Reform Act 1988[ EB/OL].[2017-02-10].http://parliament.uk/about/living-heritage/transformingsociety/livinglearning/school/overview/educationreformact1988/.
[2]National Curriculum Council. 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Curriculum Guidance [R].York:National Curriculum Council,1990.
[3]Department of Education.Improving the Spiritual,Moral, Social and Cultural (SMSC) Development of Pupils: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Departmental Advice for Independent Schools, Academies and Free Schools[R].London: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2013.
[4]Department of Education.Promoting fundamental British values as part of SMSC in schools-Departmental advice for maintained schools[R].London: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2014.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思想特征 教育对策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90后大学生思想特征及心理特点分析
(1)追求个性,易以自我为中心。90后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倍受家庭和亲戚的呵护与关注,是整个家庭的中心,容易过分的以自我为中心,持久下来,他们便养成了任性、张扬的个性。这样的性格特征是重视一己私利,社会责任感淡薄,不知道要获得别人尊重的前提是先尊重别人,总是把自己的感觉放在第一位,而忽视他人的感受。
(2)渴望成功,但缺乏坚强的意念。90后大学生大多都有着很好的家庭条件,从小就被送去参加各种特长班学习,见多识广,在很多方面都有着优异的表现,比如电脑、才艺、社交等,他们的整体素质相对较高,在各方面都体现出强烈的追求成功的欲望。但由于90后学生大多从小受父母与亲人的呵护,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自我表现欲强,盲目追求个性与时尚,从而导致精神世界空虚,而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处于模糊状态,缺乏远大的理想和追求。
(3)接受事物快,但辨别能力差。时代的发展变化给90后作新的尝试带来了很好的机会,他们更易于获得新知识和接受新事物。但由于90后缺乏一定的阅历,使得他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往往不够深入,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较差,不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去真正认识事物,因此总是会带来一些不尽人意的后果。思想得到更大地解放,思维也比以往任何一代人更为活跃,这是90后大学生的一大优势,同时他们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来拓宽知识面,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以及宽广的信息平台做支撑,90后大学生成为了新事物的热衷者和追随者。
(4)思想早熟,但心理承受能力弱。经济的高速发展,知识信息的快速传播,网络文化的日益繁盛,造就了90后大学生面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成熟的一面,他们的早熟,让他们表现得更为理性和宽容。但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对的提高,很大程度是因为90后大学生并不像70、80后一样,90后家庭环境相对优越得多,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就相对较少,优越的家庭环境和平坦的成长道路简介地降低了他们对抗挫折的能力,这也是导致他们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面对挫折容易受到伤害,从而产生自卑、失落和悲观厌世等诸多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2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探析
2.1 利用新媒体特点,占领网络阵地
新媒体是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堡垒。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尤其是90后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法制观念等方面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高校应加大力度建设新媒体平台,建设相应的思想教育阵地。通过校园特色的网站版块的开发,吸引大学生登陆学校的相关网站,及时获取丰富的、具有先进思想的教育资料,引导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广播、校报、校刊等的作用,把这些校园媒体也打造成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阵地。
2.2 增强集体管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90后大学生,从小生活在家庭和社会提供的良好氛围中,促使他们养成强烈的自主意识以及张扬独立的个性。但由于他们缺乏对社会的认知与生活的体验,使得90后缺少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大学是一个开放性集体,在大学里,90后大学生应积极融入到各种集体中,一方面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可以在集体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增强自己的集体荣誉感,感受到集体荣誉给个人带来的快乐,才能更好地重视集体,增强集体意识。在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可以通过集体的有效管理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快乐。
2.3 拓展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社会实践
90后大学生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承受挫折的能力大都不如70、80后,而他们终要走出自己的象牙塔步入社会,针对这一情况,大学思政工作更应注重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鼓励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努力解决一些难题。同时,学校还应该多提供一些机会,让学生能够在课余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自己动手操作和组织协调能力。面对90后独特的性格特征,学校对各种由学生自发兴起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应及时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品格在活动中得到升华,而不仅仅是获得娱乐。
2.4 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水平
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价值趋向多样,平等意识、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强烈。高校思政工作要结合学生思想特点,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转变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及时把握90后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90后大学生大都不喜欢模板式的教育方式,他们普遍偏向“务实”的教学,而对填鸭式的思想理论具有很大的抵抗心理。针对这种情况,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转变以往的重说教、重灌输的教育方式,结合他们的自身特点,通过举办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他们的热情,发挥他们的特长,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教育,寓教育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与精神追求。
3 结束语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应准确把握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性和走向,站在创新的高度去探索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走一条有特色的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道路,着力培养出符合新时期需要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湛红艳.“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5(4).
[2] 张林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思考[J].科教信息,2009(3).
[3] 张晓京,文书锋,金添.“90后”大学新生思想行为能力特点的调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
[4] 高桂云,孙义兰.注重人文关怀――“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点[J].社科纵横,2008(12).
[5] 向必进.“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9).
论文摘要:90后大学生是指1990年至1999年出生的一代大学生,他们具有自信、张扬、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快、自私,集体观念淡薄,承受能力差,缺少责任感、追求高档次、高品位的生活,缺少吃苦精神,没有耐性,有强烈的反叛心里等思想特点,这些新特点对高校的思政工作构成了挑战。由此,本文研究了90后大学生的几个显著特点及成因,并提出90后大学生的教育办法。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随着90后的大学生渐渐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体,当今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90后大学生们的成长环境、社会影响、接触的新鲜事物与思想等诸多方面原因塑成了他们特有的性格和特点,这就给高校的管理与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培养好90后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就是一个必须解决并且必须解决好的课题。
一、90后大学生的几个显著特点及成因:
1、自信、张扬、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快。90后大学生成长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父母在“90后”的教育上投入的精力和财力都在变大,不少很多90后都有一技之长,比如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再加上接触新事物较多,所以在很多场合都表现出自信、个性张扬的一面。90后大学生从懂事开始,就与网络一起成长,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90后”的生活。无论是手机、宽带、MP3、MP4、数码产品等,他们对新媒体的熟悉程度和亲和力远远超过前几代人,他们是全球化时代中最易感染和吸收的人群。
2、自私,集体观念淡薄,承受能力差,缺少责任感。90后的大学生很多都独生子,而他们的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的青少年时代生活条件多数不好,生怕他们吃苦受罪,所以对“90后”的他们疼爱有加,久而久之养成了“90后”什么事都以自己为中心、按着自己的意愿去做事的习惯。家里就一个孩子的“90后”们从小就一个人玩、缺少心与心的沟通与感情上的交流,从而导致他们养成不知道什么是忍让、不知道什么是协作。很多“90后”都是在父母长辈们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很多事都是由父母长辈们包办,“90后”们根本不知道这些事情是怎么回事,而离开父母到了大学校园他们就面临着竞争的压力,每天生活在竞争、受敦促的环境中,这些常常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由于没有经历过太大的风浪,致使他们的心理普遍比较脆弱,常因为一点小事受挫就会感觉人生毫无意义,轻者出现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等现象,重者产生焦虑、焦躁甚至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这就造成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为人服务的意识。对很多社会现象不闻不问,更谈不上参与了,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缺少政治追求。
3、追求高档次、高品位的生活,缺少吃苦精神,没有耐性,有强烈的反叛心里。90后大学生是在祖辈和父母的疼爱与呵护下长大的,可以说吃的、穿的、用的几乎是想要就可以得到满足的一代,这样养成“90后”消费观念超前,欲望更强,背后支持消费的能力也更强。服装、电脑、手机、IT产品等都追求名牌。许多90后大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敢于反抗,对父母、学校一些不甚合理或和他们不能接受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敢于公然提出。但有时反叛意识会出现偏差,比如一旦在学校遭遇意外事件,比如偶然的停水、停电,有些学生(包括平时比较老实)便会通过起哄、制造混乱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一些学生对很多问题不能够用社会化的思维来看待。动辄以民主、自由、权利为理由评价学校的人和事,却往往忽视了社会常识。比如在制止学生使用违规电器时,有的学生讲为什么住在学校的老师可以用,这是不平等。 转贴于
二、90后大学生的教育办法
首先,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素质,提高服务育人意识。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一定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方法,工作中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理念,真正做到为了学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工作中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采取正确、恰当、有效的工作方法达到管理育人,科学育人的目的。
其次,从师生到朋友,从交友到交心,从强压倒感化。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尽快调整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方法,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应对目前工作中所遇到现实问题。从师生到朋友可以让学生们更主动、更愿意与我们交流,让学生排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地位戒心,放下心理包袱,这样才能实现从交友到交心,只有了解到学生心里的真实想法,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这样做起学生的的思想工作才能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作为学生工作的我们也要与时俱进,改变以往的指手划脚、发号施令、训斥和惩罚来压服或制服学生的工作方法,利用和学生们交心的的机会,从点点滴滴、方方面面来感化他们,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育效果。
最后,建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高校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大学生管理不单单是学生工作者的事,教师和家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所以作为辅导员的我们不要把所有责任都自己扛,要积极发动教师和家长,只有三方统一协作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教师们接触学生时间长,而且教师在课堂上直接接触学生,他们掌握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精神状态的第一手材料,如果我们能主动与教师们建立良好通畅的沟通渠道,从教师手里拿到第一手材料,可以让我们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正确的找到切入点,可以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另外,家长应该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的,我要与家长保持联系,从家中那里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并且有点问题做到及时和家长沟通,听取家长意见,做到全方位了解学生,让我们的工作真正做到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左小平,论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38-140
[2]梁丽营.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12).
[3]刘毓,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模式[J],教育探索,2003,(5):55-561
说到教育,自然离不开管理,管理与教育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而且管理的最终体现也应该是为教育服务的。教育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方针而制定的教育的行动准则。“教育政策执行是教育行政机构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对教育事业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途径,作为一种行政方式,其对教育的影响与发展十分重要。”
一、教育政策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具有指导和规范两方面功能
第一,指导功能。尽管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在制定主体,表现形式,调整范围,稳定程度和实施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但是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
首先,教育政策指导着教育法律的制定,教育法律的制定必须以教育政策为指导,不得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相违背。“由于教育法律与教育政策相比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国家强制性的特点,因此,有必要把对整个教育事业有重大影响的,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并且是较长时期稳定的教育政策,经过法定程序,提升为国家意志,指定为教育法律。”
第二,规范功能。教育政策是社会规范的一种,规范功能是其最基本的功能。依法执教并不否定教育政策的规范功能。相反,由于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调整范围,使得两者在调整教育领域中的社会关系时具有各自特有的优势。
在不便或不能运用法律调整的某些领域,或者尚无教育法律调整的某些领域,要充分发挥教育政策的灵活性特点和规范功能。只有同时发挥教育政策的灵活性、指导性特点和法律教育的规范性和稳定性特点,综合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的各自优势,才能更好的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推进治法执教的进程。
二、健全教育管理体制,可以提高教育政策效力
教育管理体制问题,是关系到教育政策从制定、执行、管理、评估直到终止的整体运行质量和状况的问题。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体制是提高教育政策效力的体制保障。
第一,管理体制民主化,打破教育政策的垄断现象。
首先,要在教育管理系统中引入平等竞争机制,并赋予教育管理系统多元性特征;其次,要使与教育政策运行有关的组织和人员知识结构具有多学科性、分析手段和思维见解具有多样性。“这种具有平等竞争特点的多元性的教育管理系统,不仅有利于吸收多方意见和建议,克服或减少个体局限性,极大限度地发挥组织集体的活力和创造性,更重要的是对激励公众参政议政,驱动领导机关决策尊重民意,最大程度地实现民主决策起重大作用”。
第二,管理体制科学化,降低教育政策的运行成本。
《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教育政策问题的变化必然会带来教育政策目标的调整,二者的变化是一致的。面对新的政策问题,国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确定了新的目标体系。《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教育管理体制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工作重点。
一方面,要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新体制。另一方面,《教育规划纲要》还提出了“提高服务水平”的目标。这就要求教育政策设计层面从注重政府重视教育、主要管理教育到同时也要重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转变。
第三,管理体制法制化,规范教育政策运行行为。
要实行教育管理体制立法,以确保教育政策的有效运行,而这恰恰又是获取教育政策运行民主化、科学化成果的保证。如我国目前的教育政策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已成为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突出的矛盾。例如,抵制或规避教育政策,以自己的利益为重;观念倾“左”,行动踟蹰等。分析这些问题成因是复杂的,从教育政策运行者的角度上讲,没有形成权威的、具有威慑力的“管理控制机制”是致使教育政策运行问题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强化约束力度,实行教育管理体制立法势在必行。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所谓教育管理体制就是教育管理系统所应具备的功能,它要求教育管理系统有一个合理的结构,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组织体系,以便充分发挥教育管理系统的功能。
教育管理体制支配着教育政策运行的政策体制、程序及其功能,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及程序能够保证教育政策的有效运行,反之,教育管理体制和程序不健全或不合理,就会使国家出台的教育政策运行滞阻,导致教育政策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不到位”的现象,以至影响教育政策的良性运行及其效力的正常发挥。所以,教育管理体制建设就成为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只有从建立和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和克服教育政策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弊端,保证和促进教育政策效力得以充分地发挥。
关键词:伯克利大学;联邦政府;主要政策\
加州伯克利大学是加州大学系统中一颗耀眼的明星,它拥有最雄厚的师资力量,也承载着最重要的科研项目。至今加州伯克利大学获得的荣誉已数不胜数,从伯克利走出的各个领域的人才也不胜枚举。研究加州伯克利大学的成功经验,是为了有所借鉴,但借鉴的前提是,要有适合经验嫁接或是移植的土壤。本文选择加州伯克利大学作为大学政策研究的目标,原因有二:一是加州伯克利大学为美国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二是其建校时间短,而且只花了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就进入了美国顶尖高校行列。从联邦政府的政策支持上对伯克利大学的创建与发展做探讨,以期有所启示和借鉴。
一、加州伯克利大学获得的主要联邦政策分析
加州伯克利大学从创建、发展、崛起到成熟,获得的联邦政策支持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鉴于这一特点,笔者将研究内容分为创建期、发展期、崛起期和成熟期的政策支持,来分别对加州伯克利大学在四个发展阶段中获得的主要联邦政策支持进行研究。
(一)创建期的政策分析
1.联邦政府的主要政策支持
(1)《美国1787年宪法》
《美国1787年宪法》没有赋予联邦政府管理教育的权力。1791年美国第一修正案第十条规定“凡本宪法所未授予联邦、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均由各州和人民保留之。”托马斯·杰佛逊提议形成的《权利法案》也奠定了美国政教分离的原则。
(2)《莫雷尔法案》
1862年签署了《莫雷尔法案》,其主要内容是:
“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人,便由联邦政府拨给3万英亩的土地,各州将新获得的的土地出售后,用所得经费建立永久性的基金,开办至少一所农工学院,这所学校既教授农业和机械工艺课程,也开设其他科目,这笔基金如果在五年内未能使用,将全部退还给联邦政府。”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教授欧文·费勒对其评价说:“《莫雷尔法案》帮助塑造了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的特色。”
(二)发展期的政策分析
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是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全面发展时期。
1.联邦政府的主要政策支持
(1)《哈奇法》
1887年3月2日通过了“哈奇实验站法案”,简称“哈奇法案”。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每年向州政府拨款15000美元,以资助他们在赠地学院内广泛拓展农业项目,促使大学的注意力由内向外转移。
《哈奇法》颁布后,伯克利大学设立了大学农场,在校内和加州的其他地方建立了农业试验站,解决加州人民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2)第二个《莫雷尔法案》
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二个“莫雷尔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对依靠联邦拨赠土地建立起来的学院提供年度拨款,最低限度为1.5万美元,最高限度为2.5万美元,以保证这些新型的学院具有充足的财力得以正常的运行。
(三)崛起期的政策分析
20世纪初,联邦政府与高校建立起了一系列的合作关系,由其下属的部门和机构以分散独立的方式进行,主要有教育部、农业部、国防部、国家科学基金会以及退伍军人事业部等。
1.联邦政府主要的教育法案政策
(1)1944年的《军人权利法案》
该法案到1956年法案到期时,联邦政府至少拨款14.5亿美元用于退伍军人的教育,成功的使230万军人入校。伯克利大学的人数由战前的17013人上升到1948年的25852人,他们为伯克利大学带来了丰厚的学费、津贴。
(2)1945年的《科学-无止境的疆界》
1945年7月5日,美国科学研究与发展局局长万尼瓦尔·布什,向杜鲁门递交了一份名为《科学:无止境的疆界》的报告,陈述了教育鼓励、资助基础性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基于此项报告,联邦政府对研究型大学提供了持续支持和改革的动力。
(3)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
1957年,美国联邦政府先后在加州大学建立了3个国家实验室,并对加州大学的科学研究进行了重点经费投入。1957-1958年期间,美国国会议员提交了多达1500份有关教育的议案,其中有80多项通过,最重要的是1958年9月2日由总统颁布的《国防教育法》,以增强国家的科技军事实力。该法授权联邦政府拨款2.8亿美元给州立高等院校作为专款专用,这标志着高等教育成为联邦政府资助和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
(5)1965年的《高等教育法》
1965年美国颁布了第一部《高等教育法》,该法案又在1972年、1978年、1986年、1992年和1998年得到修订,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以立法、科研合同与合作协议并举的实验室政策
在20世纪40年代,伯克利加州大学与联邦政府的合作关系加强。1945年,伯克利大学从联邦政府手中签下了106项科研合同,获得了近5700万美元的科研经费。其中的关键性原因即大型实验室的创建。1932年,劳伦斯在加州伯克利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多学科综合实验室,即现在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开创了多学科研究的领域。二战开始后,联邦政府于1942年接管了劳伦斯在伯克利大学的实验室,其成为美国第一个国家实验室。在1952年,联邦政府委托劳伦斯和加州大学物理学家E·泰勒建立了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该实验室的目的是扩大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功能。这两个实验室与加州伯克利大学直接相关,由美国能源部、加州大学共同管理和监督,联邦政府则负责实验室的全部运行费用。
3.科研经费政策
1920年,加州大学的科研经费不足一万美元,到1921 年,加州大学理事会决定提高研究经费,到了30年代,加州伯克利大学成了美国科学研究的中心。从1947年到1962年间,伯克利大学各实验室的科研经费和设备不断得到更新,研究成果不断涌现。随后伯克利大学的科研经费迅速增长。
(四)成熟期的政策分析
20世纪70年代早期,对美国国家利益有着特殊意义和特殊贡献的高校继续获得了联邦政府的各项支持,加州伯克利大学也位联邦政府关注之列。
1.联邦政府的主要政策支持
(1)1981年的《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1981年8月26日,美国教育部部长贝尔任命成立了“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1983年4月,该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
(2)经费的流向变化
最近十几年,几乎所有的联邦经费都通过各种渠道直接流向高校,甚至直接流向系、学院、教师或者学生个人,这使得大学经费的使用更加高效和透明化。在1940年之前,加州伯克利大学从联邦政府那里获得的经费比例为22%,加州政府约40%,私人捐赠为38%; 2000年以后,情况有所改变,在2005年,伯克利大学的研究经费达5.85亿美元,其中有71%来自联邦政府,9%来自州政府。
二、加州伯克利大学获得的主要政策的特点分析
加州伯克利大学在联邦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晋升到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对联邦政府在制定政策过程中表现出的规律和特点,笔者尝试从制定依据、制定方法和制定主体三个方面做了一些总结。
(一)制定依据
1.遵循美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加州伯克利大学建立之时,正是美国内战结束的时期。此后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公众设施兴建计划,其中就包括《莫雷尔法案》的颁布和实施,加州伯克利大学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与大学的职能和发展特点接轨
联邦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结合了伯克利不同阶段的职能和发展特点,依次为传播知识、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等,在不同阶段制定与伯克利大学职能相匹配的政策,有效促进了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发展。
(二)制定方法
1.专一与多元相统一
联邦政府在制定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政策时,注重方式和内容的多元化。其不仅仅局限于教育,广泛涉及到了经济、政治、土地、人口、国防等领域,制定的方式有法案或法律、报告、规划以及协议、合同等。
2.实用与科学相结合
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考虑到了教育的现实性和长效性特点,所制定的教育政策既遵循了国家和地区的现实状况,也科学的考虑到了教育的长远规划。
3.政策制定程序严格
美国联邦政府政策制定程序严格,体现了美国法律法规制定过程的几个特点:通过合理分析进行决策;注重协调;过程公开和透明。所以,联邦政府在制定与教育相关的政策时,必须要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层层审批,做到真实、准确。
(三)制定主体
1.主导性
联邦政府在政策制定上具有广泛性和整体性特点,不仅仅通过教育政策来促进伯克利大学的发展,还有其他政策的协调与配合,比如移民政策,国防科技政策等,表现出了主导性的地位。
2.阶段性
阶段性特点体现在伯克利大学的四个发展阶段中。联邦政府颁行了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各项政策,伯克利大学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就是因为它实现了政策上的有效组合和优势累积,适应了伯克利大学各阶段的发展,不断推动其向前发展。
三、启示与借鉴
研究加州伯克利,目的是为了对我们有所启示,而这些启示要想得以转化、利用,就必须找到适合的方法。所以,在学习和借鉴经验时,必须我国中央政府在大学创建上的主导性地位,然后基于大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从中央政府的角度来考虑伯克利大学经验的启示与借鉴。
参考文献
[1]谷贤林,美国研究型大学管理—国家、市场和学术权力的平衡与制约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99.
[2]谷贤林,美国研究型大学管理—国家、市场和学术权力的平衡与制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16,117.
[3]刘易斯·布兰斯科姆,等.知识产业化[M].尹弘毅,苏俊,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