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义务教育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城乡义务教育财政均衡的现状
从当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开展现状来看,国家在农村义务教育上的财政与政策倾斜力度不断加大,但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农村经济发展与公共保障设施与城市存在着差距,我国目前仍有大量的农村地区正处于贫困线以下,地方政府在财政资金方面始终面临着赤字,能够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及公共保障设施建设的资金存在很大缺口,同时还要兼顾农业生产与发展的需要,以及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所带来的压力,这些都导致农村义务教育的硬件基础十分薄弱。尽管国家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的农村义务教育扶助政策,如“两免一补”、 “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等,但由于所涉及农村地区数量多、范围广、任务重、情况复杂,且资金缺口巨大,导致在短时间内,依然无法实现城乡义务教育财政的有效均衡。
二、城乡义务教育财政均衡政策的选择策略
1.坚持财政均衡先行的政策理念
财政支持是义务教育实施的基础保障,同时城乡义务教育均衡的实现也要建立在财政均衡的先行条件下,因此,地方政府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要将财政均衡先行作为政策选择的基本理念,着力缩小城乡间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差距,并根据地方实际在保证公平的基础上,适当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严把预算编制、执行、绩效评估等关口,全面提高城乡义务教育财政均衡的效果。
2.充分发挥财政监测指标的作用
城乡义务教育财政均衡的实施不应是盲目的,还需要有明确的基准作为财政均衡效果评价的依据。如不考虑实际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将满足学校提供同质教育的生均经费需求作为基准,但由于地区发展实际的差异,这一目标无法在短期内得到实现,因此,还需要结合实际,重新定位其评价的基准线,较为可行的是以处于全国生均经费中位水平的省的相关标准为基准,这就需要对全国各级区域生均经费水平的数据及信息进行统计与整理,为了确保基准设定的合理性,通常会选取最近两年连续处于中位水平的地区作为参考和选择的依据。为保证城乡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相对均衡性,建立相关的监测指标,通过对各区域城乡义务教育财政均衡状况的有效监测,随时调整相应的均衡政策,以保证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公平性。
3.注重义务教育财政增量与存量的均衡调整
义务教育财政存量通常指的是生均固定资产总值、专用设备值等,而义务教育财政增量主要指的是年度生均教育经费及公用经费,城乡义务教育财政不均衡性主要体现在存量的方面,因此,地方政府在加大增量均衡性投入与保障力度的同时还应注意做好存量均衡的调整。在财政存量的均衡调整方面,首先应根据对地区发展实际,合理计算教育财政存量水平的相应值,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关存量标准,针对未达到标准的学校给与适当的财政投入,通过调整来保证存量的均衡性。其次,要缩小城乡间义务教育财政差距,还可通过选取城乡目标学校,通过互相间财政存量水平对比,有重点的进行的财政资金投入的增加,使财政存量调整策略更具科学性。
4.加强教育预算机制的完善
教育预算机制的合理性与预算水平都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财政资金投入后的利用效率,这也是城乡义务教育财政均衡性的重要影响因素。现阶段我国在教育预算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要确保财政均衡政策选择的合理性,就必须要把握当前义务教育发展形势的实际需要,全面加强教育预算,实行全口径的教育预算机制,避免教育财政资金投入的盲目性,全面规范教育财政资金的投入、规划与使用,防止预算外资金的出现以及其对于教育财政均衡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学校作为义务教育的终端,也应该成为教育预算的重要参与者,应当通过学校预算的强化,以及在全面预算中的参与,保证教育预算的精细化与可靠性。此外,为确保预算的科学性与合法性,应加强对教育预算的全面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增强教育财政的透明度,发挥政府预算的积极意义,并推动城乡义务教育财政均衡的实现。
[论文摘要]制度政策是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能够保障义务教育可持续地均衡发展的制度框架应该包含以下关键性的制度安排:投资保障制度、绩效管理制度和资源共享制度。浙江省各级政府近年来从制度政策这一环节入手,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教育政策、资源重点向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困难人群倾斜;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建立新的教育导向机制;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质量评价机制。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义务教育和谐、健康、均衡发展。
近几年来,浙江省各级政府部门从制度政策这一环节入手,加强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设计,为保障义务教育公平、民主的政策环境,促进义务教育和谐健康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思考与探索。
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性认识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化解义务教育多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手段。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把握宏观,循序渐进。浙江省各级政府部门深刻体会到,一个能够保障义务教育可持续地均衡发展的制度框架应该包含以下关键性的制度安排。
首先是经费投入保障制度。保证义务教育经费增长满足可持续均衡发展的长期需求,无疑是实现义务教育可持续均衡发展最为关键、也最为迫切的制度建设。如果没有一个更加稳定而有强制性的制度保障,仅仅依赖于政府的相机选择,实现义务教育可持续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就将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
其次是绩效管理制度。由于政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主导力量,因此,政府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导向的绩效管理制度,对于实现义务教育可持续均衡发展就是一项关键性的制度建设。
再次是资源共享制度。为了实现高水平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提升公共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动态效益,必须在义务教育活动的各个层面建立对公共教育资源的共享制度。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不仅需要有关部门出台缩小差距的具体政策,更需要观念创新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制度创新和系统的制度设计。有鉴于此,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探索多样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重点在保障体系、教育管理机制等方面做文章,着力推进城乡教育、区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改革尝试
浙江省将跨越式发展与均衡发展相结合,通过跨越式发展来推动均衡发展,在发展中形成高位均衡,实现了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形成了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特色。
(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基本决策: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保证义务教育起点均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主要内涵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大体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以体现义务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基础性。可以说,浙江省在基本普及15年教育的今天,各级政府已充分认识到义务教育办学的主体是政府,学校的校舍等一些硬件设施投入是政府的责任,政府要为人民群众提供相对均衡的办学条件(无论是农村或者是城市)。而这一认识的最终的价值取向即是政府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一种公平的教育机会。这方面,浙江已涌现了不少典型。以宁波市江北区为例,江北区是宁波市三个老城区之一,2002年江北区政府实施了“以区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的重大调整,将全区所有农村中小学上划区本级管理,同时将全区所有公立中小学财务及预算外资金实行统筹管理,从而在体制上保证了城乡教育的统筹。
2007年,浙江省教育厅还推出一项新举措,首次决定对杭州、宁波等11个设区市的教育局进行以“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业绩考核。此次考核,总分为350分。重点考核各市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方面的情况,共设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情况、素质教育情况”等3类指标,30个子项目。对全市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爱心营养餐等没有做到“应助尽助”的,在该项考核中不得分;如果农村中小学生均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等生均办学条件比城市中小学低,相应的项目即为零分,以引导各地缩小区域内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打造和谐教育。
(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政策焦点: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重点抓好义务教育的薄弱环节,切实保障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最薄弱环节在于农村教育和弱势群体教育。农村学生、贫困家庭子女和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质量相对较低。要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就要切实解决农村教育和弱势群体教育问题,追求教育公平这一原则。浙江省把教育政策、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困难人群倾斜,以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群之间教育的差距。浙江省针对农村中小学和弱势群体的重点倾斜措施主要有以下几项:
第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免学杂费。浙江省现有各类中小学校9129所,在校生673.5万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后,各级政府每年落实经费11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承担4.6亿元,各县市承担6.4亿元,513万全省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
第二,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为改善全省,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校的教学生活条件,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浙江每年投入约9.4亿元启动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爱心营养餐工程、食宿改造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面向全省17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
第三,扶持五类弱势群体教育。特别关注贫困家庭子女入学问题、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残疾儿童少年教育问题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问题,关爱心理和行为有偏差、学业有困难的学生。目前,有49万经济困难学生受到政府资助;有3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爱心营养餐。浙江全省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数65万人,入学率达到96%。
浙江省上述政策相继付诸实施,使得义务教育原有薄弱环节得到有效弥补,城乡教育差距得到显著改善。
(三)推动中考招生制度改革:以招生制度为杠杆,建立新的教育导向机制,推动初中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正
中考招生是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的核心环节,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百姓工程,政府作为教育制度的设计者,必须把握教育现状,针对新时期新矛盾,建立新的引导机制,构建新的教育秩序。 转贴于
2007年之前,浙江省内大部分重点高中实行考试选拔制,从2007年秋季开始,全省重点高中招生推行“分配制”,即把重点高中招生名额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实行“分配制”后,各重点高中将拿出部分招生名额分配到各个初中学校。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的要求,从2007年开始,3年内分配比例要提高到重点高中招生数的50%以上。在分配重点高中招生名额时,将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参加初中升高中的人数、中考优秀率和中考合格率这四个指标作为分配的主要依据,将几个指标结合起来,设计一个数学模型,最终计算出各学校的分配指标。
以指标分配取代原来单纯的升学考试竞争,淡化校际间的恶性竞争;以学校办学综合实力评估确定指标分配,引导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改造学校硬件设施,引导学校端正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全学科平均分确定指标分配,引导教师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中下生的发展;新的招生制度使每所学校均有重点高中指标,从终端上保证初中教育的出口公平,以此吸引优质生源,拉动教育过程优质化,引导家长安心当地、就近入学。以上就是推动初中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正的制度设计的基本构思。
(四)增进教学质量监测机制改革:关注后20%学生,并以评价考核为抓手,引导学校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一些地方和学校还存在仅仅以分数、升学率高低论英雄,重视少数尖子学生,忽视对大多数学生培养的倾向。浙江省针对这个问题,提出教育不能轻言放弃,对学习有困难、心理行为有偏差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重点监控各地各校学生群体中“后进”学生的比例,了解掌握学习成绩在后20%的学生的变化情况,特别是后20%学生与前20%学生之间的差距变化情况以及后20%学生的学校分布变化情况。对学习成绩在后20%的学生分布较多的学校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原因,研究对策,切实解决教学薄弱学校存在的问题,帮助学校端正办学思想,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例如,金华市为了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平等,通过对2006年初中阶段学业考试成绩后25%学生的研究与分析,着手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并与新课程理念相符合的现代教育评价制度。为此他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改革和完善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质量评价办法,将学业考试成绩后25%的人数比例情况作为对学校综合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示范性学校、师德群体创优先进学校评估一票否决的指标;建立初中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后25%的人数比例的监控和通报制度,每年9月份在金华晚报教育版、金华教育网站公布各初中学校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后25%的人数比例的情况。
上述政策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有效地缩小了义务教育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学生群体之间的差距,促进了义务教育的相对均衡发展,推进了教育公平。据2006年统计,浙江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9%,小学毕业生升初中比例为99.99%,初级中等教育适龄少年入学率为99.72%,三残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8.5%。
三、推进义务教育可持续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浙江省的实践探索充分说明,只有从制度政策这一环节入手,针对新时期新矛盾,把握义务教育现状,建立新的引导机制,才能有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是发展的、动态的、相对的,因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性课题。要推进义务教育可持续均衡发展,各级政府部门仍应强化保障机制建设。在现阶段,我们尤其是要选准突破口,围绕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进行多样化模式的探索,重点应在内涵层面考虑。笔者认为,为推进各地义务教育可持续均衡发展,当前可采取如下对策:
第一,加强对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考核力度,加强政府对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规划统筹、经费保障和政策导向。各省有关部门可择机研究出台有利于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导向性指标。
第二,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等级评估、教育创强中关注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编预算。学校日常运转和事业发展所需的钱都要纳入预算,向当地教育、财政等政府部门申请。
按批准的预算开支,学校办理每一笔支出,都必须以预算为依据。一是专款专用,公用经费不能用于发放教师津贴,不能用于偿还学校债务,用于学生的钱不能用于教师。二是调整预算要报批,自己不能随意改。三是花了钱要公示,要经得起审计和检查。
一是“过日子”,如水、电、暖、交通、邮电等。二是教育教学,如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教学业务与管理、文体活动等。三是教师培训,按学校公用经费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培训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四是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
一是落实国家标准。小学每人每天2元,初中每人每天3元,每年按250天计算。二是补助的发放要及时、公平、公正,不许挤占、挪用、截留。三是享受“一补”的学生名单要及时进行公示,不许弄虚作假。
只能收取作业本费(扶贫县中小学除外);寄宿制初中住宿费收费标准执行至2009年春季开学后取消。除此之外,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不得收取其他任何费用。
违反《会计法》,伪造、毁坏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会计资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相应行政处分,直至开除。
关键词 城乡教育一体化 政策输入 监督保障 教育政策执行
随着我国“精准扶贫”力度的加大,贫困县如何提升教育质量成为关注点。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城镇教育资源配置不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应加快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差距,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意见》为贫困县教育政策的执行带来了新的契机,又带来了挑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使贫困县城乡二元结构表现得更为明显。贫困县作为“薄弱县”,长期依赖国家的支援,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对以往执行惯例的依赖。随着简政放权力度的加大,国家鼓励地方政府采取磋商合作的方式推进不同利益相关者参与到政策执行中,使执行要素重新配置,促进教育政策执行方式的创新性和开放性。如何让贫困地区在政策执行中有效平衡县域内城乡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贫困县执行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面临的挑战
《意见》要求加快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的统一,到2020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意见》指出,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中要“优先发展,统筹规划”、“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高质量,公平共享”、“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宏观性的指导意见给贫困县绦谐窍缫逦窠逃一体化政策带来挑战。
1.贫困县执行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时应更具规范性和特色化
自由裁量权把更多的创新空间留给地方政府的同时也要求执行过程具有更多的规范性。贫困县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时首先要准确反映出政策意图的各种目标和任务。以政策目标为核心,协调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整合人力资本,利用物力资本、财力资本,对政策执行有个明确的管理计划,使各种要素在政策执行中更好地组合,并及时进行监督,评估。在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每个地方都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教育发展水平,教育政策执行方式须具有特色性,使政策模式与当地环境很好地契合。
2.贫困县执行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时应更具灵活性和创造性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活动不是抽象的,它是在一定社会发展背景下被重新诠释的。贫困县政府执行者应更深入了解本地教育发展的规律,集合政策执行所需的资源,分析影响政策执行的各种因素,使一项教育政策执行置于地方的发展背景中,更具灵活性。教育结构性改革给贫困县带来更为复杂多变的环境,教育政策执行的模式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贫困县政府在执行这项教育政策时遇到一定的新问题、新情况,能够根据这些状况灵活、正确甚至创新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二、贫困县执行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的“壁垒”
美国学者卡尔・弗里德里奇将政策界定为“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个人、团体或政府有计划的活动过程”,提出政策的用意就是利用时机、克服障碍,以实现某个既定的目标,或达到某一既定的目的。要想有效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政策,贫困县需要对如何执行政策与完善执行的保障体系做进一步深层次解读。教育政策执行的过程并不是“上传下达”直线式的过程。从教育政策输入到政策结果产出,贫困县政府的政策执行过程与现实需求还有一定的落差,与政策期望值还有一定差距,其主要“壁垒”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政策输入渠道不畅通
教育政策目标在中央政府层面可能相对清晰明确,但是落实到具体区域时会出现一些问题,致使政策输入渠道存在阻塞。尽管每个县域政策执行的组织体制有所不同,但是教育政策输入渠道应以推进地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载体,规范政策执行的组织管理,以便使政策产生最终期望的效果。由于教育功能自身的滞后性,贫困县没有摆脱“经济优先”发展思路,对教育政策的执行不给予重视,使教育政策不能有效输入。
教育政策输入过程中人力资源渠道不健全。在政策执行前、政策执行中及政策执行后都应有不同的工作人员配置,以此保证每个阶段规划有效完成。但是有的贫困县政府没有制定具体的政策执行规章,致使工作人员安排无序化。执行人员不会“倾听”教育政策中民众的声音,使政策输入氛围缺乏民主。财务信息不透明成为教育政策输入渠道中的另一个障碍。国家大力“精准扶贫”时期,对贫困县的教育经费给予大力倾斜。在获得教育经费后,有的贫困地区政府挪为他用,去补贴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此外,政策执行外部环境的影响力往往被忽略。教育政策下传到地方层面明显被修正,教育政策执行模式受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等外部环境所影响,甚至受当地的风俗习惯、人情世故所牵绊。但是有的贫困地区政府在执行中生搬硬套,出现一些“懒政”不作为现象。
2.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阻滞”政策执行过程
规范性的执行输入渠道是政策执行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策执行过程按照逻辑性的规范体系进行就能取得满意效果。规范性的组织结构只是政策执行过程的必要条件。利益相关者的冲突为贫困县教育政策执行添加新的复杂性。教育政策的实施好坏能够影响到千家万户的利益,鼓励不同利益相关者参与政策执行过程才能保障政策的顺利执行。灵活多变的执行环境中,政策执行的不同阶段处理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对贫困县而言仍是一个难题。
在贫困县,教育政策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呼声弱。《意见》的出台是为了保护薄弱教育群体的利益。但在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大多是从国家层面或政府管理方面进行组织,忽略了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声音。这样导致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具有显著的强势利益导向,直接利益相关者因缺乏影响力,成为利益博弈的弱者。当直接利益者得不到回应会采取非正式手段表达利益诉求,容易激发相关的社会问题。同时不可忽略的是政府利益资源网络结构的不完整。教育政策的顺利进行是贫困地区多个部门进行合作协调、渐进式反馈的结果。财务、编制办、教育等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整合才能为教育政策的执行提供完整的元素。每个部门追求的利益是不均衡的,且每个部门对教育政策的主观理解不同,对这项政策的认可和执行力也不同。经济实力强的部门往往在利益博弈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有利于自己部门的政策执行价值理念。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贫困县各个政府部门的冲突和不合作极易出现“孤岛现象”,使教育政策执行寸步难行。
3.政策执行者的能力欠缺
政策执行者扮演的角色及对政策执行过程的掌控能力在执行中起着很关键的作用。贫困县政策执行者因价值观、世界观以及认知能力的不同在执行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中成为执行“短板”。
贫困县政策执行者的再认知能力有待提高。贫困县政策执行管理者对宏观政策认识不到位,执行力比较薄弱,执行方式简单粗暴。有些贫困县政策执行者在政策执行中把自己排除在政策之外,认为只是简单布置任务即可。政策执行者的再认知能力是教育政策输入的关键枢纽,如果枢纽不起作用,政策就不会产生期望的成果,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就会延缓。政策执行者的变通能力、创新能力是政策执行特色化的根本。创新理念给贫困县教育政策执行提出更高的挑战,使推进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的政策执行环境更具灵活性。贫困地区政策执行者欠缺一定的创新能力,依旧按以前的惯例方式进行政策的执行,在信息化时代的执行环境中手忙脚乱。政策者不具备变通能力,那么就影响教育政策执行的各个要素有效协调,使政策执行不能有效完成。
4.教育政策执行监督体制存在缺陷
在信息时代,游离于正式监督体系之外的新传媒力量兴起,网络新闻、手机快报、微信圈等方式能够使教育事件得到及时传播,完善了教育政策执行监督体系。传统的教育督导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仍然起主导作用,第三社会机构和教育学者、专家等对教育的关注为贫困县教育政策执行过程提供了改革动力。在新型互动和监督关系中,贫困县教育监督体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有效为教育政策产生结果提供保障。
首先,新媒体在教育政策执行监督中发展不完善。新媒体要把贫困县教育改革的背景和组织结构有效研磨,才能保证报道效应。但是在实际报道中,对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新媒体并不能深入挖掘原因就加速传播,使政策绦形侍獯递具有虚假性。这样传递的效果并不能真正给贫困县政府教育政策执行提供及时督查,还会增加政府教育政策执行的负担。其次,贫困县教育督导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不够。一方面,贫困县作为教育质量发展薄弱地区,教育督导专业化程度仍然不能有效通过控制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矛盾来鼓励不同利益相关者作出合作性的回应。另一方面,教育督导部门只是简单复制上级部门的要求,并不能把对政策执行的督查常规化。这两个方面的冲突导致地方教育政策执行模式的不完整,成为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阻碍。
三、贫困县执行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的路径优化
只有熟悉“游戏规则”,贫困县在执行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中才能使政策执行环节良性循环。
1.规范教育政策的输入渠道
面临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环境的不确定因素,规范性的组织管理能够使贫困县在复杂的政策环境中井然有序地执行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方式应合理配置资源使之有效嵌入当地环境,找到相应的触发机制来规范组织管理,有效促进贫困县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重视组织管理的动态演变,规范执行过程。贫困县政府应将以前教育政策执行的结果作为起点,通过人们对教育质量的期望和国家对教育质量的要求做出适应性调整和改变,使组织管理更具规范性。在人员配置方面,对政策执行的各个阶段进行专业化劳动者的有效分工。在财力资源方面应该把资金透明化,专款专用。应对复杂的政策执行环境,组织管理更加规范化,为教育政策执行打下扎实的基础。应进一步重视教育政策执行模式的外部环境,一方面应依据当地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做出适应地方性的政策执行模式;另一方面应在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促使地方政府组织管理更具规范性和特色化,处理好教育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使各个政府部门能为政策执行提供合作。
2.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涉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各个价值主体。不同的主体在政策执行方面发挥不同的作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发生作用的过程可称为“博弈”。在博弈过程中,执行者和参与者处于平等的地位,按照资源配置的规则组合行事。但是现有政策执行一般带有明显的强制性,政府方面一直是强势的主导,教师、家长、学生处于博弈过程的边缘地带。政策执行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能够解释这项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合作程度。贫困地区政府自由裁量权的增加应进一步促进多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共同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鼓励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政策执行。多元主体参与教育政策执行,利用政策执行阶段中不同的资源和力量,最终目标是达到教育政策目标的完成,实现社会对教育质量的期望。在政策执行前,政府应鼓励各个价值主体参与,尤其是直接利益者,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条件去解读不同的声音,根据多元主体的需求制定成本小、效益高的政策执行路径,为政策执行设计好“蓝图”。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应时刻关注直接利益相关者的情感倾向,公开政策执行的动态和进程,清楚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解决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问题与矛盾。
整合地方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资源,促进相互合作。教育政策利益相关者不应仅仅是指各个价值主体,也应包括地区各个政府部门。教育政策的执行涉及到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一项政策不只是地区教育部门的事情,而且需要编制部门、财政部门等的合作。贫困县应加强政府各个部门的沟通,引入竞争机制以提高工作效益。将政策部分管理面向市场,通过合作、、招标等方式,使一些营利部门等进人参与,以此提高政策执行的质量和效率。加强贫困县政府部门之间合作机制的培训,包括政府部门之间的专业交流、支持等。
3.提高教育政策执行者能力,助推政策执行过程
教育政策执行者在政策执行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育政策执行者不仅仅要领会上级政府颁布政策的意图和明确政策目的,其后还要投入具体政策实践中。在政策执行前,执行者的政策认知能力非常重要。在政策执行中,执行者应促使政策在地方扎根,对执行管理者的创新能力和变通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政策执行的创新能力能够使政策执行更为“本土化”;变通能力能有效协调、灵活处理在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对政策再认知能力表现为执行管理者能用一种创造性又符合贫困地区实际情况发展的方法来认知政策。加强对政策执行者的专业素养培训,加强他们对政策的再认知能力。上级政府创造条件使贫困县的政策执行者相互交流意见,培养管理者对自身政策统筹角色的认知。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政策执行环境面临多变性和复杂性。创新思维方式,减少对以往政策执行路径的依赖,是贫困县政策执行者的必备课。鼓励政策执行者对自己县域教育结构性变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总结问题的原因,探索新的执行方式,进一步培养政策执行者对政策执行的特色化l展。政策执行者只有具备创新理念和解决问题的变通能力,才能使政策执行走出适合自己县域教育发展的路子。
4.完善监督管理.保证教育政策“开花结果”
贫困县政府在政策执行时更多的自由裁量权使之在权力方面有更多的诱惑,监督管理为县教育部门使用权力提供了必要的制衡。新媒体的盛行为政策执行的监督管理提供了新的挑战,贫困县教育督导日益专业化应为教育政策的执行提供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政策执行 过程模式 综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政策是某个政治系统在特定时间为实现特定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而作出的关于教育的决策过程,它是国家政策的一部分。调整教育领域社会问题和社会关系的政策,更是实现教育平等理想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高中阶段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与其实行现状
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伍中信《关于加强对高中贫困生扶助,逐步实施十二年制义务教育》的提案,呼吁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制度。作为继沿海试点城市后率先开始落实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内陆省份,这一行动将使区内不计其数的学生及家庭受益,对提高内蒙地区的综合素质、综合实力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2011年春季入学开始时,内蒙古就首先对普通高中蒙古语(朝鲜语)授课学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和普通高中汉语授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免学费、免教科书费“两免”政策。2012年,内蒙古将投入20亿元实施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政策,实现高中阶段学生全部享受免学费、免费提供教科书的“两免”政策。
目前,内蒙古高中阶段在校生近90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5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37万人。在过去一年里,内蒙古财政共安排资金14亿元以上,投入给中职及普通高中阶段学生。免学费标准是每人每年2000元,免教科书费每人每年550元―600元,全区54.3万名学生获得资助,减轻了农牧民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经济负担,保障高中阶段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二、运用过程模式和综合模式分析影响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中的因素
教育政策作为国家权威公平分配教育资源和价值的工具,是公民合法表达教育利益的重要途径。教育政策执行是使教育理想变为教育现实的桥梁,是教育资源和价值公平分配的重要过程。教育政策执行的成败关系着教育政策的效力的发挥,影响着对公共教育问题治理的效果。
(一)政策问题。
东西跨度大,地区辽阔,偏远农村地区师资数量不足,城乡教育差距过大,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滞后,农村教育总体投入不足成为制约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政策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实现高中阶段免费义务教育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与经济发展、教育制度改革等问题是相互关联的。义务教育实现不仅仅包含了校舍建设、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硬件资源的均衡,还包括学校师资、生源、学校内部管理以及学校教学理念等软件资源的均衡,高中阶段的免费义务教育无疑将增加经费。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投入主体错位,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系不完善是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济因素。
(二)执行主体。
由于政府层级势能和政策刚性,上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关于设立政策执行机构的政策规定,对政策执行机构有效性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高中阶段的义务教育政策从长远看有利于教育公平发展,但其各级政府之间存在着太多的利益冲突和矛盾,这将直接影响到县政府执行政策的效果。当前基层教育行政人员和中小学教师在知识、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局限。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仍然以行政命令为主导方式,主观随意色彩严重。在推进政策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产生矛盾与分歧,影响了政策的执行效果,挫伤了学校配合执行政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目标群体。
目标群体是参与政策执行过程并将直接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的重要群体。政策问题所涉及的目标群体的规模以及目标群体是否顺从政策,影响着政策执行的效果。十二年义务教育政策普及的目标群体多样性强并且规模庞大,同时要求目标群体有较大的行为改变幅度。义务教育政策问题涉及的目标群体,不仅包括执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中小学校校长和教师,还包括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和家长,极具多样性,而且人数众多,因此需要不断增强目标群体对政策的理解和领会,才能减少教育政策执行中存在的利益冲突。
(四)政策环境。
适宜的环境有助于政策的有效执行,不适宜的环境必将妨碍政策的顺利实施。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对落实新义务教育政策执行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立体的影响,制约着政策的执行。推进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在国家政策引导下进行的,要实现义务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发展彻底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关键是自治区政府要把资金投入和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打破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消除城乡居民身份、权益保障等方面的差异,促进城乡教育机会、教育资源的公平和均衡、统筹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完善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和领导,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教育政策执行链,有计划、按步骤地逐渐展开。
三、结论
教育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并不是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自组织”,它的发展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这是教育与经济关系中极为重要的一面。实践证明,在发展极不平衡的经济基础之上,要实现更大范围的免费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有很大困难的。2009年制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提出教育资金来源要多样化的建议,这是极为可行和建设性地解决并落实大范围的十二年义务教育的有效措施。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