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教育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005-02
科学发展观由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等内容,已经成为我国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的指导理念。同样,解决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进程中面临着的种种困难,也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
总体而言,经过数十年努力,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归纳起来,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大多面临三个方面的困境:一是办学观念陈旧,体制机制僵化。一些学校缺乏先进的办学理念,既不了解国际高职教育的最新发展,又不了解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趋势,并且缺乏服务意识,“围墙文化”和“小巷思维”严重,处于传统的封闭式管理状态,忽视了学校、企业、学生的互动关系。二是管理粗放,不讲绩效。高职院校在办学条件改善的同时,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不少学校或占地很大,但没有房子;或房子很多,但没有设备;或设备很多,但很少使用。办学绩效的监控与考评缺失,难以形成良性循环,无法持续发展。三是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没有形成高职特色。高职教育的使命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高职学生就业后在生产线上有独特的岗位,既不同于工程师,又不同于操作工,往往要担任班组长、生产线长、领班、技术员等,既要会熟练操作,又要有一定的沟通、协调与管理生产现场的能力。现在的高职教育经常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或成为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或成为中职教育的“发面馒头”。面对发展的新环境与出现的新问题,高职教育要持续贯彻大力发展的方针,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两个方面的政策导向。
二、不断加强以生为本的可持续发展导向政策
科学发展观定义下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持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以生为本,加强内涵建设,正确处理高等职业教育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 坚持以生为本,必须改革课程结构与体系
应当突破传统“三段式”课程结构,对高职课程体系做出大胆改革。一方面,要在整体上变“三段式”为“三条式”:一条为公共课,包括高等普通基础教育和人文教育课程;一条是专业理论课程(含选修和辅修),包括专业理论和为专业理论学习奠定基础的相关理论课程;一条是技术技能训练课程(含选修和辅修),包括校内技术技能基础素质训练和在生产一线的顶岗实践课程。这三类课程组成三条线,纵向并行,在校学习期间连续不断线,对学生的技术技能养成十分有利,自然也就能够增进其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具体的课程组织和教学中,要尊重各类知识、技术技能间的内在联系,按其知识、技术技能形成的规律,有序地安排各自进程,使其紧密衔接,浑然一体。
2. 坚持以生为本,必须创新产学合作的办学模式
在机制上,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的多变性与复杂性,高职院校应建立职业院校与劳动力市场密切联系的机制,推行灵活机动的学籍管理、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制度;在管理上,要构建相应的合作组织和工作制度,由校企双方代表共同组成管理机构。企业注重办学的参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课程等的制定;学校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保证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完成;在模式上,职业院校实行根据企事业用人需求的“订单式”培养培训模式,与多个企事业单位协作建立生产实习网络,推进学校招生与企事业单位用人的一体化。
三、不断加强结构调整的均衡发展导向政策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在此方针的指导下,近年来高职教育规模发展很快。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发展很快和新建或改建院校较多的现实情况下,要充分发挥其服务地方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功能,必须十分注重结构问题,主要是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布局结构和体制结构。
1. 层次结构
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被政策性限定在专科层次无疑是正确和切实的,因为专科层次的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最大和最紧迫。随着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层次和教育层次的高移是必然趋势。今后,高等职业教育在继续以专科层次为主导的前提下,配套试办一定比例的本科层次,既有利于满足社会需求,增强竞争力,又有利于完善类型结构,形成发展的新增长点。
2. 专业结构
高等职业教育以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显示出较大的优势,但也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一是一些高职院校片面地迎合社会紧俏人才的需要,盲目地开设“热门”专业,引发了生源大战和人才的结构过剩,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和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二是一些高职院校限于办学条件或者是为了节省办学成本,大多开设一些经济、管理、商务和文、法等科类的专业,工程技术专业偏少,导致专业的科类结构比例不合理。这就要求地区性的行业、企业和人才主管部门要定期市场行情和人才需求信息;国家有关教育主管部门也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市场变化、人才需求和学校情况,尽快修订完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指导性目录,减少现行专业设置上的随意性,规范办学行为。
3. 布局结构
高等职业院校的布局结构要兼顾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布局结构调整的目标就是要改变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和二元经济造成的高等教育集中在大城市的格局,面向更加广泛的人口和地区。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管理的责任主要在地方,呈现区域化发展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地级市的人口规模一般在数百万,大的有近千万,市(地)级地域范围大小适中,城市农村兼有,一二三产业并存,经济具有相当规模,对实用型人才需求量大、层次多。因此,在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要从省会城市向地级市延伸,东、中部地区则可逐渐从地级市向有条件的县级市延伸,特别要注重就近、就地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各种实用人才。
4. 体制结构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初步呈现出教育投资多样化、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从总体上看,办学主体仍然是政府。中国地大人多,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做到公办与民办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潜力,发展民办公助、企业办学等多种形式的办学体制。政府应继续从政策上鼓励和保障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成长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
关键词:高校现实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学校设置了一些公共基础必修课,是每一个学生必须学习的。“形势与政策”课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政策、形势分析能力而设置出来的,主要是教会学生分析国内的经济形势、政治形势、了解国情,可以对党政方针进行准确的解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划分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的主要课程之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用科学的考评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推动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配备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提高教学效率
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在教师队伍中配备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增添教师队伍的活力,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其中,专业教师主要进行理论研究,分析“形势与政策”课程所蕴含的教育价值,负责学生的理论性教学,培养学生政策解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兼职教师主要对“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也可以根据教材內容的需要,给学生播放相应的教学视频,指导学生实际学习。同时,还要加强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之间的联系,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课堂教学进行合理分工,做好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专业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时事政策的解读能力,传授给学生系统性的理论知识,兼职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可以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采用课堂讲授与时事讲座,丰富教学内容
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主要由“形势”与“政策”两部分内容组成,通过对“形势与政策”的动态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深入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的历史性和前沿性,可以根据相关的社会形势,为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思想基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政策方针的掌握和理解,提高学生党的政策灵敏度。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政策颁布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专题讲授,对政策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政策经验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加深学生对政策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全局性观念,把课堂教学作为专题讲授的阵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行。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定期组织专题讲授,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加深对国家政策方针的理解。同时,还要将时事讲座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针对一些突发性的社会事件开展时事讲座,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认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政治观念。
三、运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灵活教学方式
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加深学生对政策方针的感知。同时,“形势与政策”课程所涵盖的教学范围比较广泛,既包含了社会政治、社会经济,又包含了社会文化、社会军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涉及领域比较宽泛,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可以为学生的政策学习,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此外,“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目的就是,用理论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所以,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的真实面貌,这样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对国家制定的政策方针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对社会形势分析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关键词:学校体育;非正式课程;英才教育;技术中心思想;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3-0118-03
日常的学校体育教学中有很多惯常的程序:穿好运动服、列队、查点人数、编排队伍、热身、技能练习、进行比赛或自由活动。虽然每周课、每堂课的主旨都有所变化,但是课程的程序以及师生互动关系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这些程序常被称作“非正式课程”(又称潜在课程),该词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教育领域被广泛应用,主要是指那些通过一些习以为常的有规律的事物,通过学生和老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的惯常程序和仪式向学生传授的“课程”[1]。非正式课程的概念应用在学校体育领域,常作为一个分析框架,解释一些操作性的课程。McCutcheon曾提出:通过课程,学生才有机会在学校学习,但通过公开的、显性的课程,他们没有机会学到某些素材,因为有一些问题并没有被包含在显现的课程中。然而他也建议,不能只谈论非正式课程,因为立场不同,教学实践是有不同意义的[2]。
本文试图审视和诠释,在体育教学中课程的情况如何,显性课程和非正式课程又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形和关系。在我国,学校是支持功绩原则的,所有的学生都被提供一个机会,努力才能获得成绩。结果的不同是预料之中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学生在能力和动机上是有变化的。这种原则的价值基础是,只要能给予大家一个平等的机会,制度就是公平的。然而,要想更加完整的理解体育教学工作到底是怎样的,需要我们考察日常的教学生活,本文将通过观察、研究体育课的一些素材,仔细考察有关体育课非正式课程及其思想意识形态的问题。
当前有关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多数是以一种功能主义的视角,即假设在学校学到的是为学生将来参与到成年社会中做准备,很多研究都是基于一种互动或者解释主义的方式来描述行为模式,检查教师和学生相互依赖之经历的现实含义,很少有研究尝试仔细考察到底这些含义或价值是怎样融入到体育课当中的,怎样与社会现实等同起来。非正式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本研究探讨的非正式课程主要包括两方面:机械的英才教育和技术中心的思想意识。
1 机械的英才教育
“英才教育”一词是英国社会学家迈克尔·扬发明的,常常用来描述这样一种社会:人们获得的地位和权利不是由父母的财富和社会阶层决定,而是由他们自己以社会尊重的方式所展现的业绩决定的,即智商+努力=业绩[3]。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体现的的英才教育如何?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当下的体育课,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参与,却很少强调成绩。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学”,而是指导他们,向学生提供快乐,让学生参与,避免学生受伤,以及一些违规行为。老师努力使学生保持“热闹、快乐以及正当”,体育课看上去更像是在强调秩序和控制,而不是业绩。老师评价自己成功或不成功,倾向于以学生参与和学生的快乐作为评价的标准,特别是学生的出勤率、学生是否听话等指标。然而对于秩序和控制的强调,却影响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老师往往对那些顺从、合作、有技能并且表现相对较好的一些学生更加偏心。一言以蔽之,体育课似乎更加娱乐性而没有指导性和教育性。但是更倾向于一种成年人的控制,或规则管制,缺少了游戏的人的自主性的关注,也忽略了非正式游戏那种以行动为中心的品质特征。学生被默认要展现出一种顺从的姿态。
然而,从教学手段看,各种形式的现代体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甚广。这种竞技性的体育运动作为学校体育以外的体育活动也都十分常见,并且担任着英才教育原则的一个象征。总体来说,现代体育对成绩的关注还是要大于对体育课本身的关注。可在现实的体育课中却是另一种相矛盾的情形:对那些学生运动员或体育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老师在体育教学中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教学资源。因此,这是一种机械性的英才教育,也就是说,教师在关注参与,让学生“玩”好的同时,又给“好”同学提供了额外的资源。这样一种双重制度,有可能会强化机械的英才教育思想,使学生缺少一个相对公平的发展技能和体适能的机会。这也正应了Bowles and Gintis的一句话,“教育就像体育锻炼,有些人是有更好的天分的,但是所有人都需要平等的从参与体育和接受体育指导的过程中受益。”[4]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对此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有些学生会努力,因为他们确实喜爱体育活动。有些学生就可能学会印象管理,即假装参与,甚至假装努力,假装在体育过程中很愉快。还有一些学生会从事一种策略性的不服从,包括篡改教师指导的一些动作,或开小差。还有一些学生会做一些未经允许的互动,如课堂上交头接耳、戏弄其他同学、做鬼脸等。参与远远不够,一个“好”学生还必须要证明他是努力的,是有热情的。老师评价学生的努力程度主要是通过非正式的观察,观察学生是否在某项比赛中努力奔跑了,是否很早来到体育课集合,是否认真的进行体育技能的练习而不交头接耳,是否对老师的指导给予积极回应,是否在比赛中不退缩,保持精力充沛和热情满满。这些评估有助于保持学生的顺从。学生则一般都接受这样的现实:一些运动成绩好的孩子会受到格外的关注和特权。因此,学生会有这样一种想法,要向成为运动员,要具有男孩子的身份,要有先天的身体优势。无形当中,女孩子、身体先天弱势的学生能上好体育课的心理暗示就会越来越小。
虽然有些学生有时会对体育课的一些毫无目的的教学进行抵抗,但是大部分学生相信运动员的地位是基于精英体制的,这个体制就是奖励那些有突出表现的人,这和学校里的其他课程异曲同工。老师也许会证明他们实际上是反对英才教育的,有些老师强调努力和成绩的同时还关注个体差异,并将此作为一个评价标准。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无条件的采用积极态度,基于努力、能力、改进和以往的运动经历,个别化的评估学生的成绩。采用一种归因理论的形式,将努力视为影响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同学生一起完成教学。如果学生参与了、努力了,他们就会认真去学,如果教师设计的课程能够使学生参与进来,学习就会成为顺理成章的事,即便没有一个专门的教学目标。本研究建议,相比支持机械的英才教育的原则,体育教师更应该强调个体的差异,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被允许和鼓励采用一种更加人文主义的立场,因为体育在学校这个整体中的地位是边缘的。由于体育不是学校教学任务的核心,所以规范化的评估学生体育成绩,有时被看做不重要。
遗憾的是,不管怎样努力,似乎在体育教育中,强调努力、业绩以及个体差异,并没有对当前学校的英才教育思想形成一定的挑战,体育教育工作者并没有去尝试改变其他课程领域等级分化的现实。结果是,在体育课上强调努力而不是成绩并不能改变整个学校全面的机械的英才教育思想,反而使体育在学校的体系中更加边缘化。并且再次验证了身心二元论假设的强大力量。什么原因?是技术中心的思想意识, 限制了大部分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式。
2 技术中心的思想意识
现代技术社会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技术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下,结果和目标都是理所当然的,不用经过验证,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有效实现目标的方式、手段上[5]。在这样一个技术主导的思想意识形态下,人都被视为一种资源——人力资源。人受教育是为了使其生产力最大化,特别是经济生产力。教育则被以一种经济的标准来评判,以效率和产出的测量来评判,而关于目标以及教育过程在政治的、伦理的、道德的、美学的价值却较少有人验证和核对。正因如此,这种技术中心思想主导的教育越来越繁荣,以至于对当下的社会结构形成了挑战[6]。这种思想在体育教育当中的体现是,很多体育教育工作者把人看成是机器,目的是要生产最有效的机器,以业绩作为衡量的标准。这么做的一个结果是身体被具体化(具体化为身高、体重、血压、耐力、爆发力、肌肉力量等),被视为工具和可以操控的目标,身体越来越变为交换的商品。如对女性来说,身体的外貌是有价值的商品,而对男性来说,行动和功能则更加有价值。
在体育领域,对技术中心思想的分析主要关注的是竞技体育领域,如教练员将运动员视为工具,以达到预期的成绩;运动员也将自己的身体视为一种工具被训练、操控,有时甚至施加药物的方式,为的就是运动成绩。这些事件在竞技体育比赛中很突出,但对学校体育来说,技术中心思想并没有最直接的影响,因为学校体育相对来说对运动成绩还是较少强调的。在学校体育领域,技术中心思想的影响是身体练习和体适能。
由于体适能提供了一个容易定义和测量的标杆,这就为很多学校实施体育的技术中心思想提供了一个最主要的存在的理由。大部分体育课的目标就是用身体练习作为改善健康,增强体质的一个手段和途径。这与技术中心思想意识是一致的。健康的含义和概念,到目前为止极少被反思,一个健康的身体通常等同于行为表现和外貌,而有关身体形象的社会建构以及形象与性别等要素的关系都没有被深入讨论,特别是有关不同性别、种族、阶层在身体方面的差异的影响因素较少有人讨论,也并没有人向学生介绍超重和节食等问题的危险性在有关医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总之,健康和体适能仍然是一个未经检验、理所应当的教育目标。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会采用不同策略来激发学生完成一定的目标,达到一定的健康体适能标准。有一些课程甚至带有商业性色彩。如直接诉求于外表,利用技术理性的观点来主观呈现一些信息,改变学生的行为,实际上忽略了学生主观的情感表达。还有一些教学会暗含道德上的诉求或约束,促使学生保持健康,利用内疚感激发学生锻炼身体。在小学和初中的一些体育课上,健康体适能有时会带有奖励性措施,激发学生。虽然有研究对此提出质疑,但这些质疑往往也是技术层面的质疑,仍然是在讨论如何更有效的实施课程,而不是关于价值的、道德的、伦理的问题。
在健康体适能中采用的一些术语也具有很强的技术中心思想特色,即以一种工具性的观点来使用体育活动,将其作为一种方式。当然,也有很多注意力放在了提供给学生参与的乐趣,提高主动参与、自愿参与方面,但这些“强调的”快乐,还是将运动作为一个外在的目标,运动和快乐从本质上说仍不是一个重要的活动。虽然也有一些研究者和体育工作者表达了对工具性的、特别是身心二元论的关注,但“运动不仅仅是实现健康的一个途径,还是一种健康的、和谐的生活方式”的观点,还没有受到关注。至少在健康体适能领域,还是技术中心思想占主导的。
由于健康体适能的问题已经被视为有关技术的问题,而不是有关价值观的问题,所以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员多数都是生理学、心理学、测量学背景。而健康促进课程应该被归为“将价值观与科学融合打包”[7]的课程。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我们是否混淆了技术权威与道德权威呢?或者说专家有权利来决定其他人的价值判断吗?事实上,如果从后工业社会的角度来看,健康体适能及相关的组织实际上代表了一个日益膨胀的产业,这个产业主要是依赖于推销健康的生活方式[8]。日益增长的健康产业推销一种价值理念,而这种价值理念与体育教育有非常近的联系,所以学校体育领域往往有一种盲目的倾向支持健康产业。这也是为什么体育课上越来越多的技术中心思想原因之一。
3 如何实现批判性的体育教学
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校园内的学习经历,他还是一个社会生活的集中体验,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行公事以及一些仪式组成了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实践,这个实践传达了很重要的原则和假设,这种惯常或仪式包含的信息是强有力的,因为它们无处不在,是连续不断地被重复的,虽然这些信息常常是莫言的,但看上去更加的自然,更显得不可避免,反而使得他们更加有力。
关于非正式课程研究,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面镜子,学校体育教育者可以通过这面镜子看清楚自己的课程安排。学校体育中的非正式课程看上去是更加支持英才教育的,因为在学校体育课程中,身份地位取决于你的努力和能力。与此矛盾的是,优质的指导和竞争体验仅仅会提供给有高技能的运动员,这种机械的英才教育的思想是受到以技术中心思想的影响的。在技术中心思想中,结果和目标都未经检验,而关注途径的开发上,技术中心的观点将身体视为一种工具,对身体进行训练和操纵,以获得好的表现和成绩。
想要改变当前非正式课程的思想意识问题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它需要改变一种已经习惯了的,受信念深深影响,成为一种自然反应的行为习惯。要改变这些,改变的不仅仅是课程,以及制定课程的学校,还要向目前的一些社会条件发起挑战,特别是向那些有违公平和民主的社会条件发起挑战。这并不容易,但就像批判教育学者吉鲁所说的,“主张学校自己可以创造社会变化的条件是天真的和有误导性的,而在学校里工作就事不关己的这种态度也是非常天真的。”[9]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老师是他们创造自己生活的社会条件的一个主动的主体,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在一系列的社会文化因素的限制下,个体是有权利进行选择的,他们的选择有可能来改善和更改那些限制他们的社会条件。也就是说,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都可以重新诠释自己的经验,以能够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以及可以改善的余地。在这样的理念下,教育的目的就是鼓励反思,鼓励自我意识。因此,要允许学生和老师主动创造一个更好的,更加公平的一个社会环境。在学校体育课当中,如果想要呼吁这种批判性的教学,最基本的一个前提是,老师和学生应该审视一些与体育和学校体育教育有关的社会问题,并且要质疑一些理所当然的假设。但就当下而言,很难看到这种有助于解放的批判性地教学,特别是一些中小学当中。
有两个可能的模型可以作为体育课批判性教学的参考。一个是美国学校体育学者Hellison的研究,他构建的体育教育社会发展模型。这个模型当中,学生被鼓励进行思辨,虽然他的研究主要关注个体开发而不是社会改变,针对的主要是一些有犯罪倾向、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主张的是对现行制度鼓励式的调整,而不是制度的根本性批判。但这个模型可以延伸到体育教育领域,来启发一种批判性的观点。应用这个理论的优势在于,他的这些研究都是以场域为基础的,对体育老师来说更具可信性。
另一个体育课批判性教学的理论参考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认为,行动是一种合作的、分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试图通过他们对正在发生的事情的相互理解来改变环境[10],虽然大部分有关体育的行动研究的例子都是关于体育师资的培养的,但是这种方法同样可以用在学校体育课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表达。然而,某种程度上,行动研究为的是找到最有效的方式来达成目标,也没有审视目标本身,这本身很可能又陷入了技术中心的陷阱,而不是一种思辨的教学方式。因此,如果要采用行动研究进行批判教学法的改革,参与者必须审视目标本身以及完成目标的方式、途径。
在我们讨论了这些关于学校体育批判教学法的过程中,我们还是不能忽视,关注教学改革会产生一些政治上的问题,即关于当前现实社会的社会问题是无法回避的。教育改革者容易将体育老师描绘成问题的一个根源,特别是在整个学校的制度体系下。改革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改善教师的行为。而批判性教学提醒我们避免完全归因于老师,应该与老师共同努力来实现在学校以及社会结构下有所改变。如果真的有希望改变,那么它的基础也不在于发现合适的、称职的教学人员,而在于找到一个正确的政策上的领导者。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重庆出版社合编.社会科学新辞典[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2] McCUTCHEON, G. (1982) ‘What in the World Is Curriculum Theory?’ Theory into Practice, 21, 18-22.
[3] (英)德·朗特里.西方教育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4] Bowles, S. and Gintis, H. (1976) 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 New York: Basic Books.
[5] 赵剑英.加强对技术社会形态问题的研究[J].与现实,2011,(1):15.
[6] 阎光才.技术社会中大学教育的人文与生态关怀[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5):30-34.
[7] Vertinsky, P. (1985) ‘Risk Benefit Analysis of Health Promotion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Quest, 37(1), 71-83.
[8]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德)[M].上海:三联书店,1998.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策略;创设情境;合作学习;科学探究;自主读书
一、科学课程教学特征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意味着科学教学将由教师 “教授”为主向学生的“研究”为主转变,因此我认为科学教学应具有以下特点。
1. 情境性
初中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以亲身经历的探究性为主的学习,因此,初中科学的教学过程就会创设很多探究科学的实际情景,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可以使学生亲生体验发现科学、探究科学的过程,从而获得事实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科学想法,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2. 系统性
初中科学的知识系统是由物理、化学、生物等分科科学共同组成的,在此基础上,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也必然具备一定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指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科科学的内容要保持前后衔接的系统性,而其内部之间也要有机融合形成系统;另一方面则是指教学方法的系统性,因为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都是各自不相同的,在综合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将各分学科的教学方法融合形成一定的系统,才有利于其学习。
3.探究性
最后要说的是,科学学习首先就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科学探究活动是培养科学观念和能力的最关键的途径,也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在初中科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科学素养,使其可以将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价值观、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很好的进行结合和渗透。
4.师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相互影响与相互辅助的角色,二者的行为都不是孤立进行的,而这种相互影响的过程就叫做师生互动。在初中科学的教育中非常提倡师生互动,教师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作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科技活动真正的主角,教师则承担设计和指导者的角色,使师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协同活动、相互促进,共同完成探索任务。
二、初中科学中常用的教学策略
科学课的教学策略主要是指根据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选择教学方法,组织各种教学活动,调节并控制学生的注意、感知、思维和操作活动,对教学活动进行指导、监控和调节。可以说教学策略是科学教学的精髓。在初中科学的教学实施中,不仅需要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也需要组织好教学活动,但是教学过程往往会因为内容、学生对象、教学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所以我们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尤其是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应该为提高教学的效率而制定有目的的、可以应对多种状况发生的教学措施。针对我们前面所述的初中科学的特点,使我们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创设情境的教学策略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将教学目标具体化、更加细化,然后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如:做有趣的小实验、用多媒体投影“显实景”、设计小游戏“展实境”等。创设出这样有趣的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还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我在教授“大气的压强”这一课时,我用两个试管和水作为教具,为学生们做一个小试管在大试管中自动上升的小实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过渡到新课的教学过程。例如在教授“密度”一课的内容时,我让学生做个小游戏,让他们每个小组各准备一个装有多个塑料盒的袋子,在其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不同物品,让学生自己用手去摸,然后猜其中是何物,最后得出答案,看看猜对了多少。
2.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目前,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中的一个亮点,也是初中科学课改的重要方法之一。所谓的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将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最大化。目前运用最广泛的基本合作学习方法主要有学生小组学习、切块拼接、共学式、小组调查等方法。例如,我们在学习“防止声音污染”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因为这样的题目很具有生活性,学生在合作讨论时,就会有话可说,“工地噪音”“汽车噪音”等等,但是学生都会抢着说就会稍显零乱,教师还需要对其进行点拨和总结。目前很多教师都尝试进行学生的分组学习,但是很多情况下,分了组并不等于真正的合作,我们可以经常看到一些小组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还经常会有部分学生是属于被动参与或者不参与的,这样也就失去了很多思考和表现的机会。因此,我们应该在学习中开展有效地合作学习,以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首先,所有关于合作学习的表述都非常强调,小组是此方式中最重要的形式,要在较长的时间形成固定的小组成员,这样才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了解与合作,也有利于评价。
三、指导学生自主读书的教学策略
Abstract: Situation and policy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ny current Situation and Policies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re exist problems of lacking practicability in teaching. By improving the school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gree, the standard curriculum, enrich the teaching forms and methods of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content,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实效性;高职
Key words: the situation and policy;effectivenes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0-0265-02
0 引言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等院校对青年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承载着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等多重职能。在大学生群体中高职生的比重越来越大,高职院校的形式与政策教育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断研究教学方法,提高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实效性,有着很强烈的现实意义。
1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课时比重不够、分配不合理 在教学安排中高职院校往往以就业为导向,倾向于降低公共课比重,提高专业课程比重。很多高职院校在课时安排上给《形势与政策》课偏少,有的院校甚至在教学计划中就没有安排,由任课教师穿插在其他思想政治课中进行。这显然与、教育部的要求相悖的。部分院校还存在着将课程集中安排在学期初、或者期末进行,课时分配不合理的问题。课时安排集中于学期初或者期末,时事新闻缺乏时效性。很多重要的时事、政策的解读很不及时。这种不合理的课时安排使《形势与政策》课流于形式,难以达到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事、关心国家大事的目标。
1.2 授课形式枯燥乏味,学生参与性较差 现行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依然以理论灌输、宣传为主,以教师的讲授行为为主导,学生的参与性很差。有时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课,学生却自顾自的在下面干自己的事情,教学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逆反心理;授课模式呆板,枯燥乏味,缺少针对性案例,结合实际的分析少;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偏少,教学方法单一,无法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受理论水平、学历、工作环境、视野等因素的制约,难以对重大政策性问题,进行准确的解读等等,这些因素使《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课堂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1.3 缺少优秀的主讲教材和辅助读本,与学生关注的热点联系不够 《形势与政策》课有政策性、突发性、时效性等特点,配套教材一直是一个难题。学校组织教学时往往依据教育部规定的教学重点进行授课,以配发的《时事报告》杂志、配套光盘为授课的主要内容,时效性较差。现在的学生运用网络的能力已非常高超,网站新闻、报纸、电视等媒体提供了及时新鲜的资讯,微信、微博、qq等工具给学生传递了大量的信息。传统的期末“总结”式的讲授无法抓住学生的心、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部分枯燥陈旧的教学内容也给教师教学造成一定困难,影响教学质量。这就迫使授课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仓促忙乱的去搜集、整理教学资料,教学内容往往缺乏连续性。怎么合理的设计编写配备教材已成为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的难题。
2 提高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2.1 高职院校应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形势与政策》课,规范课程设置,增加课时 高职院校不断提高课程的重视程度,加大投入是非常必要的。须知,形势与政策教育不仅仅是一项政治任务,在及时传递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更能够提升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培养其准确把握时事、观察时政的能力。在综合素质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关心国家大事,爱国、爱社会的高贵品质,对高职生来讲,会受益终生的。高职院校应从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师资配置等方面高度重视起来,使《形势与政策》课步入规范化、程序化、正常化的轨道。
2.2 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 高职生相对本科生而言,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社会科学知识比较匮乏,学习兴趣不高。在高职院校开展《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必须在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上动脑筋,想办法,提高课堂的吸引力。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多的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在视听方面给予学生以新鲜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多开展一些类似专题视频、新闻、新闻评述、热点讨论、形势分析、讨论交流等课堂活动,让学生受到教育。在课堂外,可以采用参观、访谈等鲜活的形式,辅助开展形势政策教育。例如:有针对性地邀请党政机关、学术团体等直接参与事件的组织者、实践者或者专家学者与学生面对面的讨论交流,进行形势与政策报告;让学生走出校园,通过时事采访、新闻调查、数据分析等方式,缩短新闻事件、政策方针与学生心理上的距离;开设网上论坛,让学生做主讲人,在网络平台上讲新闻、解读对国家政策的理解等等。通过这些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形势与政策》课真正成为受学生喜爱和欢迎的课程。
2.3 在讲授内容上注重时效性、必要性的特点,以教材为主,但不拘泥于教材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及时的了解国家大事,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在教授内容上应以的《时事报告》为蓝本,但也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教师应在符合形势与政策教育要求的前提下,有选择的选取一部分教材中没有讲到的内容,及时补充给学生。特别是针对学期中的突发性重大事件,要给予足够的关注,特别是涉及国家统一、安全稳定、民族团结、重大自然灾害、重大国际时事等内容,一定要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导下,及时有效的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关注事件的发展。特别是在重大事件引发学生不同程度恐慌、躁动时,做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本着高度的责任感和政治使命感,不能懈怠,把握时机,对学生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帮助学校相关部门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将不良事件防止在萌芽状态之中。
2.4 形势与政策教育要注意高职院校的特点,在学生关心的就业、职业发展等问题方面有所侧重 明确的就业方向和鲜明的职业特点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学生对家乡发展、生活环境、经济利益等因素非常关注。教师应有所侧重的重点讲解所在院校的行业新闻、所在地域的相关信息、关系到学生职业发展的重大政策,以及学生们所关注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问题、医疗保险问题、就业等问题。贴近高职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形势与政策教育变得生动起来。高职院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就能真正做到面向生活、面向学生,真正实现了接地气、有人气,可以顺利的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宁晓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功能的互补融通——基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