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治理数字化

城市治理数字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治理数字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治理数字化

城市治理数字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 管理; 以人为本; 数字化档案建设

Abstract: digital urban management files inheritance city is a carrier of human civilization, is the whol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original, truly record, completes the digital urban management files management work is key,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tential of the people, so that it can better for the digital city archives management service. 

Keywords: digital urban management files; Management; People-oriented; Digital archive building 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管理的意义

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它是传承城市人类文明的载体,是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原始、真实记录,是宝贵的信息资源,是一座丰富的知识宝库,是城市建设的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在城市建设各项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1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是积累城市建设经验,进行城市建设技术储备的手段,是城市建设活动的产物。城市建设活动的成果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建筑物实体,一是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真实地记录了建设生产活动的全过程,记载了人们的工程思想、技术、经济。因此它是储备工程技术、工程经验的工具和手段。对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来说,如果它拥有质量较高、数量较多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资料,就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它有比较雄厚的工程技术基础。反之,它的城市建设就会遇到很多困难。

1.2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是进行城市规划工作的基础。城市规划就是对城市或城市中各种要素,根据城市的现状、条件和基础、特色、各方面的动态变化因素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科学的、长远的预测和设想。通过论证、编制规划方案付诸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明确规定,城市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布置。在城市规划中不仅形成了大量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而且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又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基础。

1.3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现代化城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概念,它包括的内容很广泛、很复杂。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小城镇,几年、十几年后将建设成为初具规划的城市,甚至成为举世瞩目的大都市。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矛盾也将呈现出来,为了解决诸多的矛盾,城市立体化程度越来越高,地下、地上空间利用率越来越高,除现有的各种管线外,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各种隐蔽工程越来越多,而对这些工程的维护、管理、改建、扩建,单靠所谓的活档案——人的记忆是不行的。人会变化,要调动、要衰老,记忆力要衰退、要死亡,而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则是城市建设科学资源储备的宝库,是各种隐蔽工程的眼睛。只有以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为依据,才能进行科学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才能克服盲目性,避免浪费和损失。

二、 如何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管理

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必须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管理工作。做好管理工作首先要从管理本身的四个基本特征出发:即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而人是管理的第一要素。

“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管理工作。一是加强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法律、法规、标准的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和法律意识。信息社会对信息传播也是迅捷的,我们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宣传渠道及时将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有关信息传播出去,特别是建立网络信息共享平台——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专业网站,明确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各自的职责,让大家都来了解它、关注它、重视它,熟悉并能很好地掌握它,并通过人机互通,实现网络交流,及时沟通信息,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管理工作。二是以人为本,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专业队伍。现代化的城市建设离不开现代化的人才,高水平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管理也离不开具有综合素质的管理人员。这就要求对内,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管理人员要定期参加专业理论学习,懂技术、会管理、业务精,并取得相应的管理资质、持证上岗;对外,定期举办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管理的集中业务培训,及时做好各种文件、标准的讲解、培训工作。实践证明,集中业务培训是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它时间短、见效快、针对性强、覆盖面广,能大大提高建设单位和施工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管理能力,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深入现场,做好对重点工程项目档案的服务工作。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是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发挥城市多功能作用的关键,它关系到国计民生,又体现着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在主动做好对重点工程业务指导、现场跟踪服务、档案接收工作的同时,还要对登记在册的重点工程项目进行清查、摸底,分析研究,积极探索,创出新路子。四是注重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信息的反馈。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管理也必须与城市建设相配套,要想做好这方面的衔接,就要深入工作实际,了解工程状况,及时掌握最新动态,即新的项目采用了哪些新技术、新方式,减少了哪些工作环节,同时又改进了哪些工艺,增加了哪些程序,形成了哪些与之配套的新的表格资料,及时将相关的信息从基层反馈到管理层,并通过汇总、提炼再补充到相应的规范中,进一步做好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管理。

三、做好数字化档案建设。

档案界对电子政务建设的积极回应也已进入了项目规划阶段。列入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三大重大项目之一的“国家数字档案建设与服务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3127个国家综合档案馆为建设对象,以分布式档案数据库建设为核心,重点建设涵盖全部馆藏档案的全国性、超大型、分布式、规范化、可共享的档案目录数据库、纸质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档案数据库;建立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建立适应各级党委政府电子政务建设需要的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和电子档案接收管理系统。”“数字化档案信息开放利用原则”的及时提出和确立能够为档案部门融入电子政务信息建设和服务提供指导性意见。

未来利用需求的趋势分析和积极应对。 “档案工作一直把用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但主要是到阅览室进行利用的用户。”“在线用户可能永远也不会造访档案馆”,“亲自到档案馆的用户只是用户的一种,而且在我们的用户中所占比例将越来越小。”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档案同仁对于档案用户类型和需求趋势变化的论述也正好揭示了我国档案信息利用者的未来需求走向:越来越多的档案利用者可能是档案网站的在线用户,越来越多的档案信息服务将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形式从实体档案馆搬到了数字档案馆。

综上所述,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管理工作关键在于人,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使之能更好地为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事业服务。通过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管理、编研、开发和利用,必将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推动城市建设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参考文献:1.赵培慎;要想有地位必须有作为[J];档案管理;1994年02期

城市治理数字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供水;废水处理;自动化控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当前的城市人口有显著的提高,在用水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做好城市供水与废水处理。当前我国水资源保护以及污水处理体系还缺乏一定的完善性,虽然已经有相关的法律以及标准来保护水资源,但是想要使水的质量得到显著地提高,还必须要做好受污染水源的科学合理处理。以往的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是借助现场的检测以及工作人员的过滤来进行,因为污水处理有着极高的复杂性,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检测的指标数量非常多,如果要对某些指标进行实时性检测,会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消耗大量的检测成本,实际的检测结果还无法达到理想的检测结果。随着计算机监控技术的发展,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为城市供水与废水处理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本文就此进行了研究分析。

一、城市供水的自动化控制技术

(一)水厂自动化控制技术

城市的供水主要来自水厂,当前水厂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不断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此来提高城市供水的自动化水平。当前这种控制方式已经成为城市供水的一项主要控制手段,在城市建设自动化水厂,可以借助自动化技术实现对水源井水泵以及起停水井水泵的实时监测。在水源井水泵的实时监测方面,需要监测的内容有水泵电压电流、水泵开关状态、水流量压力等。借助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供水情况的实时监测,水厂通过自动化控制,能够对加氯机的运行状况有实时的掌握和了解,做好加氯速度以及加氯机启停的控制,实现对其的远程操控。

(二)供水管网的自动化监测

在供水管网自动化监测系统方面,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软件,可以实现对管网高效调度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当前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已经逐渐成为了城市供水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并且在很多城市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供水管网的监测系统可以将监测到的水流量、供水压力等参数信息反馈至水厂,提高对停水现象的控制效果,降低停水现象的发生,改善城市供水质量。在自动化供水系统中,web应用平台、数据信息平台以及网络控制系统,借助B/S构架,以语音、颜色等形式来实现自动报警,结合系统数据曲线图对供水状况进行分析,以数据报表的形式反映出来。

(三)自动化收费管理系统

很多供水企业以及自来水公司都已经建立了相应的自动化收费管理系统,以此来提高供水生产经营的规范化水平,保证在收费方面的科学性以及严谨性,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供水效率以及供水质量的提高。借助计算机管控技术,可以更好地避免传统收费模式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漏洞,将收费管理工作与现代化生产营销管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提高供水企业的社会形象。另外,在应用自动化收费管理系统之后,自来水收费工作的工作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有着收费报表打印等方面功能,用户借助该功能能够实现对自来水收费信息的查询和了解。

二、城市供水与废水处理自动控制体系

(一)当前的城市废水处理自动控制体系

当前我国城市水资源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做好供水环节的控制,还需要做好城市居民生活废水以及工业废水的处理。以往的处理模式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行满足废水处理标准,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其处理效率较为低下,污水处理水平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因此,针对我国当前废水排放情况,可以借助自动化控制技术,来实现对污水处理效率的提高,促进城市的发展。建立自动控制废水处理体系,可以实现对城市废水处理信息的分析,借助电脑实现对相关参数的管理,该系统有着非常强的交互性。不仅可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效率,同时还能使除污水平得到显著地改进和提高。在自动控制体系的应用方面,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第一步,做好除污设备的启动,保证其运转的有效性;第二步,分析污水的成分,完成相关数据信息的采集;第三步,借助电脑程序进行分析为之后的工作提供数据参考;第四步,做好除污设备的控制工作;第五步,结合设备的参数来实现对设备状态的调整,提高除污效果。

(二)自动控制体系在废水处理中的作用

首先,自动控制体系可以实现对生活用水的净化。随着污染问题的不断加剧,当前人们对水资源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以往的氯气消毒方式虽然可以有效出去水中的有害物质,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会有新的有害物质出现,借助自动控制体系,能够实现对废水多次净化,将其中的有害物质消除,保证除污质量。其次,借助自动控制体系可以实现对医院等场所废水的处理,医院废水中不仅有较多的病菌,同时还含有大量化学药品。以往的废水处理方式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在病菌、有机物方面的处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借助自动控制体系,可以进一步杀死其中的病菌,降解有机物,使处理后的污水达到除污标准。最后,自动化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对工业废水的深层次净化,采集水中物质成分,根据有害物质量,进行多次处理,保证水的质量达到相关的标准要求。

三、自动化控制废水处理技术

(一)废水自动化处理原则

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渐向着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方面转移,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及专业的施工人员可以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充足的保证。在污水自动化处理施工开展之前,必须要做好建筑材料的选择,废水处理方案的设计,需要对当地的气候田间以及地质结构等方面情况进行充分全面的分析考虑,如果废水处理工程项目较大时,相关部门需要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撑。在废水处理过程中,所应用到的相关材料设备必须要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二)PLC自动化废水处理系统

PLC属于数字电子设备,在工业制造过程中实现对废水的处理。PLC有着非常高的可靠性,能够实现自动调控,容易操作,在工业废水处理自动化设备控制方面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同时还可以应用在机电一体化设备中,现阶段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工业自动化废水处理的主要环节。PLC废水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要结构有两大部分,分别为系统软件以及系统硬件。在系统硬件方面,需要收集处理现场的相关数据、指令信息。在系统输入单元信号方面,有启动信号、液位控制信号、循环作业信号等,在输出单元信号方面,有抽水泵设别、进水阀等。

(三)PLC自动控制软件

PLC自动化废水处理控制软件,借助自动化程序控制,其自格栅可以过滤悬浮物,将其用皮带输送出去,粗细格栅来完成大体积杂物的过滤,在进行这方面控制程序的设计时,需要结合城市废水处理的发展规划。集水池主要是用来中和污水,尤其在药池方面,可以用来平衡污水的酸碱度。在SBR反应控制系统中,生化要素部分为溶解氧、活性物质以及营养物质,SBR为反应系统的反应器,由PLC系统来控制,借助溶氧仪来实现对废水溶解浓度变化状况的在线控制。

(四)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

当前膜生物反应器逐渐成为污水处理的一项主要设施,该反应器不需要有较高的环境要求,既可以应用在有氧环境,也可以应用在缺氧环境,这种反应器能够在统一的时间内完成反硝化以及硝化反应,有着非常好的脱氮除磷作用。在PLC自动化系统中国,借助计数控制以及定时控制,能够使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得到推广和普及。在该系统中,膜的清洗属于一项主要环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膜的清洁状态得到保证,显著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在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过程中,当前的污水处理正在向着生化处理的方向发展,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

结束语

城市供水系统以及污水处理系统想要更好发展,就必须要与先进的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结合在一起,更好的实现对供水系统以及污水处理系统的在线监测,缓解当前的供水压力,使城市供水效率得到显著地提高,优化污水处理效率,保证污水处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谢海洋.城市供水与废水处理自动化控制技术[J].时代农机,2016,06:27-28.

[2]许莹莹,李滨.关于城市供水与废水处理自动化技术探讨[J].化工管理,2014,15:219.

[3]张玉梅.城镇供水自动化管理存在的问题[J].科技创业家,2014,09:204.

城市治理数字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输配电;用电工程自动化状况;控制措施

在电力企业输配电工作中,输配电工程自动化对输配电工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保护,保证输配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用电工程自动化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电力企业输配电的自动化。为了推动电力企业输配电的高效性、经济型以及自动化,必须要加强用电工程自动化水平。因此,本文主要是对电力企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状况与控制措施进行有效阐述,从而节约电力资源,提高输配电的水平。

1 电力企业输配电现状

我国电力企业输配电工作中,由于我国电力技术的起步时间晚,发展速度缓慢,对输配电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电力企业输配电自动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对我国电力企业输配电现状进行有效分析,以此提高输配电水平。

(1)电力人员没有具备较高的科学管理意识。在输配电过程中,电力企业大都是采用传统管理模式进行输配电工作的管理,传统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以及科学技术,使电力企业的管理模式滞后,对电力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在电力企业中人才流动性大,专业性的输配电工作人员经常会出现调动现象,使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组织结构缺乏较高的稳定性,无法进行有效的输配电管理工作,对输配电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2)电力输配工作,缺乏较高的复合型技术水平。为了保证供电企业能够稳定输配电,必须要具备着科学高效的电力输配技术。然而在电力企业中,电力人才资金的短缺,同时电力企业也需要较高的电力输配技术的综合要求。这时在电力输配运行中,无法进行有效复合型技术的开发工作,对输配电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3)电力企业输配电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电能损耗问题。在电力输配电管理工作中,重点管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电力能源损耗。由于电力技术、电力设备、电力人员以及管理工作等因素的影响,使电力企业输配电工作中,出现严重的电能损耗问题,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

2 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解决电力企业输配电现状问题

(1)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提高电力自动化输配技术水平,能够进行有效的电力输配,确保电力输配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可以灵活方便的进行输配电管理工作,增强了工作效率。

(2)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便捷性和智能化。电气工程自动化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电力企业输配电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同时在管理工作中具备着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够有效解决输配电管理工作中的落后性,提高输配电的科学性。

(3)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综合性和简约性。电力企业输配电工作有着较高的密度性,并且也非常复杂。运用自动化运行技术时,能够简化电力运行的技术操作,对设备检修和安全管理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综合性和简约性,能够提高技术人员的复合型技术水平,保证电力企业输配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电气工程自动化具备的服务性和安全性。电气工程自动化输配电过程中有着严谨的操作,并且操作技能较为稳定,提高了输配电的安全性。

3 运用电力自动化输配技术的优势

(1)远程控制实时全程检测工作。运用电力自动化输配技术,可以对电力输配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的检测,并将输配电的运行数据、电气线路进行较为明了的显示。在输配电中出现问题后,电力自动化输配系统可以将故障点进行分析,并及时找出处理方案。

(2)及时排除故障,提高输配电工作效率。电力自动化输配运行系统在输配现场出现故障后,能够及时自动报警。主要是由于电力自动化输配运行系统安设有报警装置以及历史数据库记录功能。并且历史数据库记录功能能够分析和存储故障原因以及资料信息,技术人员也可以分析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利于维修人员快速解决问题。

(3)优化输配环节,节约电力资源。电力自动化输配技术,能够降低电力资源的损耗,优化电力输配的环节。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科学高效的进行电网线路和设备技术的电力输配,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电力资源。

4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用智能化技术

(1)诊断电气工程故障,利用智能化技术能够进行有效诊断。电气工程运行中,电气设备经常会出现各种故障。在对电气工程故障进行诊断时,利用智能化技术能够精确的诊断。变压器在电气工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利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及时有效的诊断出故障,并将故障及时排除,可以减少变压器的损害。智能化技术在诊断变压器故障时,主要是分解变压器渗出油,在进行分解出气体后,可以将变压器故障位置和范围进行有效划分。然后在有效范围中进行排查,能够明确和找出故障位置。利用智能化技术进行电气工程故障的诊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故障诊断效率,减少故障对电气工程的影响,提高了电气工程的经济效益。

(2)利用智能化技术,优化电气工程设计。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需要有效设计电子设备。设计人员要对电气和电路知识进行掌握,同时也要有着丰富的经验。采用智能化技术,能够有效完成设计方案,减少电气工程设计时间,提高了电气工程的设计质量。利用智能化技术中的遗传算法,能够有效优化设计方案,确保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3)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利用智能化技术,能够进行有效的智能控制。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利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作中能够实现控制工作的远程化、自动操作化,同时也可以实现自主化和高效化。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利用智能化技术,能够促进电气工程智能自动化控制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智能化技术,也拓宽了智能化技术应用范围。

5 总结

电力企业输配电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管理意识、复合型技术,对我国输配电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利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电力企业输配电的先进性和科学性,确保了输配电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另外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利用智能化技术,确保电气工程的安全性,提高了电气工程的经济效益,同时解决了电力资源,促进电力企业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城市治理数字化范文第4篇

基于此,中国数字经济百人会依托中国电子学会的专业研究团队,深入分析全球各国数字经济主要战略,调研走访在数字经济领域具备领先水平和突出能力的典型企业,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顶尖学者的最新观点,以及权威智库和知名战略咨询公司的公开成果,对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做出十点研判,具体如下:

一、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成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

人类生产、生活及治理的数据基础和信息环境正在得到大幅加强和显著改善,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持续普及部署,智能终端和传感器加速应用渗透,人、机、物逐步交互融合,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相关的各项活动已启动全面数字化进程,呈现出从被动到主动、从碎片到连续、从单一分离到综合协同的三大转变,源源不断地产生着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的海量数据,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和潜力。数据已成为与资本和土地相并列的关键生产要素,被不断地分析、挖掘、加工和运用,价值持续得到提升、叠加和倍增,有效促进全要素生产率优化提升,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新动能。

图1 新摩尔定律主导下2015-2035年全球数据总量增长态势

数据来源:IDC,中国电子学会整理

二、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是首要战略任务

全球经济仍处于相对稳定的复苏阶段,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将继续作为主要增长点,在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中不断焕发新的动力。下一阶段,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数字经济相关战略会陆续深入实施,普遍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先进制造业作为重要举措,积极推进从生产要素到创新体系,从业态结构到组织形态,从发展理念到商业模式的全方位变革突破,持续催生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形成数字与实体深度交融、物质与信息耦合驱动的新型发展模式,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有效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图2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三、平台化、共享化引领经济发展新特征、新趋势

企业之间的竞争重心正从技术竞争、产品竞争、供应链竞争逐步演进为平台化的生态体系竞争,一批用户基数庞大、技术积累丰富、资金实力雄厚的行业领军企业已率先启动,通过提供开源系统、营造开放环境、促进跨界融合、变革组织架构、重塑商业模式、孵化创新团队等多种方式,持续构建完善资源集聚、合作共赢的生态格局。同时,飞速发展的新一代信息科技,高频泛在的在线社交,以及渐趋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为大量未能得到完全有效配置的资源提供了成本趋近于零的共享平台和渠道,吸引了共享者数量的指数级集聚,弱化了生产生活资料的“所有权”而强调“使用权”,逐步创造出新的供给和需求,促使共享经济快速兴起。

图3 共享经济行业渗透趋势

数据来源:罗兰贝格,中国电子学会整理

四、全球创新体系以开放协同为导向加快重塑

创新仍是推动经济数字化发展的源动力,受技术开源化和组织方式去中心化的双重作用,知识传播壁垒开始显著消除,创新研发成本持续大幅降低,创造发明速度明显加快,群体性、链条化、跨领域创新成果屡见不鲜,颠覆性、革命性创新与迭代式、渐进式创新相并行。创新主体、机制、流程和模式发生重大变革,不再受到既定的组织边界束缚,资源运作方式和成果转化方式更多地依托互联网展开,跨地域、多元化、高效率的众筹、众包、众创、众智平台不断涌现,凸显出全球开放、高度协同的创新特质,支撑构造以数据增值为核心竞争力的数字经济生态系统。

图4 具有典型意义的开放式协同化创新平台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五、基础设施加速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持续提升数据获取的量级和频率,不断丰富数据传输的渠道和方式,以及扩大数据存储空间,强化数据加工能力,创新数据使用能力,都是数字经济能够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万物互联和人机物共融将会成为网络架构的基本形态,各国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与部署都面临着扩域增量、共享协作、智能升级的迫切需求。同时,电网、水利、公路、铁路、港口等传统基础设施也正在逐步开展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向着智能电网、智能水务、智能交通、智能港口转型升级,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调度能力,支撑数字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图5 基础设施加速转型升级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六、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延伸至信息空间

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呈现数字化发展趋势,传统产业纷纷面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日益广泛深入。人类社会、物理世界的二元结构正在转变为人类社会、物理世界、信息空间的三元结构,国家和地区之间竞争和博弈的重心逐步从土地、人力、机器的数量质量转移至数字化发展水平,从物理空间延展到信息空间,并将很快呈现出以信息空间的竞争和博弈为主导与引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格局。掌握信息空间核心竞争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将在围绕新一轮国际分工态势展开的博弈中抢先占据价值链制高点。

图6 2016年主要国家数字经济规模

资料来源:《数字经济 迈向从量变到质变的新阶段》

七、数字技能和素养推动消费者能力升级

新兴的数字化产品、应用和服务大量涌现,已形成规模巨大的消费市场,不啻于是对消费者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需具备一定的数字化技能和素养,才能更好地发掘数据价值、使用数字化产品和享受数字化服务。消费者所具有的对数字化资源的获取、理解、处理和利用能力,将成为影响数字消费增长速率和水平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数字经济的整体发展质量与效益。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将会愈益重视对公民数字素养的挖潜和培养,并将持续提升公民数字素养上升到构建国家新兴战略竞争力的高度,作为推动数字消费、扩大内需市场、强化内生动能的重要举措。

图7 数字经济时代对公民素养提出新要求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八、社会福利水平依托数字化手段得到有效改善

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数字经济孕育、诞生、发展的重要动力及目标。大幅提升公共资源供给效率,显著增强公共服务效用,进一步推动教育、医疗、慈善等公共事业的便捷化、普惠化、均等化,是数字经济在创新变革生产方式、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之外的关键着力点和突破口。多种类型、多个领域的网络化、智能化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将被搭建,面向公众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互联网远程诊疗将成为高频次、低门槛、易得可选的常规医疗方式,并引入人工智能助手有效提升诊疗精准度,缓解全球性的医疗资源紧张难题。区块链技术将在慈善资金募集和捐赠过程中得到大规模应用,强化互信关系,减少交易成本,溯源资金去向,保障慈善事业的公正、透明、有效。

图8 数字化手段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九、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启动规划、建设和管理

随着信息基础设施的规模扩张、功能升级和网络构建,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运行管理过程中广泛深入地推广应用,大量完整、连续、系统,具备一致性、关联性、价值性的城市数据将被持续获得,为构建与现实物理城市精准映射、智能交互、虚实融合的数字孪生城市提供了可行基础。全球一批形成技术、人才集聚发展,产业规模与创新能力较为突出,具备主动比特化条件的现代化城市将率先尝试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的同步规划,并逐渐上升为两者的同步建设和同步管理。为匹配真正海量数据的采取、传输、存储和计算,专门用于数字城市运行管理决策的系统级平台将得到持续的开发与完善,并逐渐形成可推广复制的标准体系。

图9 数字孪生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十、社会治理体系的数字化程度持续提升

城市治理数字化范文第5篇

数字化城市管理不仅是手段、模式、体制的创新,同时,也是大城管格局的构造。需要打破过去城管部门管城管的单一局面,把城市管理相关部门都在监督、指挥的系统中整合起来,发挥协同效应,形成职能部门齐抓,基层单位参与,市民群众互动的大城管格局。为此,在建设工作中,我们重视了体制创新、部门职能发挥和组织机构及队伍力量建设。

——强化区级数字化城管“两个轴心”的建设。“两个轴心”的建设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核心。我区按照管理与监督相对分离的要求,重点强化区级监督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建设。在按程序上报市编办请求正式成立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同时,先在区城管局搭建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工作机构,选调有经验、能力强的干部到监督指挥中心任职,按系统要求先开展工作。2008年2月,*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正式建立,由1名副区长、9名局级领导同志分别兼任中心正副主任,配备了11名坐席员、分析员、派遣员、系统维护员,在整合17个乡、街道办事处人力资源的基础上,组建了45名城管监督信息员队伍。

——强化乡办、部门数字化城市管理机构建设。区委、区政府办公室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城市综合模块化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对乡办(含区相关部委办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组织机构建设提出明确要求。17个乡办也分别建立了本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涉及到城市管理的区直20个相关专业部门明确了职能科室和专(兼)职人员。乡和街道办事处、公安、城管等职能部门都明确了专人,设置了城市管理指挥系统的受理终端,确保区、乡两级政府数字化城市管理组织机构的及时到位。

——强化基层城市管理处置力量建设。为适应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新要求,我区积极完善城管体制,按照“属地管理”和“城市管理,区、乡(办)结合,以乡(办)为主;行政执法,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原则,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将部分综合执法力量下放到乡办,各乡、街道办事处和区城市综合执法大队、区市政所、区环管站等职能部门各组建一支10-20人左右的处置队伍,负责处置辖区责任范围内出现的城市部件、事件问题,发挥了乡、街道办事处的城市管理主战场地位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优势、作用,加强基层城管力量和网络建设。

二、项目建设工作情况

——领导挂帅,统一认识。

20*年3月,区委书记*同志(时任区长)带队到*区考察了该区的城市模块化管理工作。我区决定开展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后,区委书记*、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曦亲自挂帅,听取我区建设工作方案的汇报,对认真抓好建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专题召开区委常委会、区长办公会议、区政府专题会,明确思路、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研究建设工作,解决相关问题。区委副书记高蓉多次召集工作会议,统一各方面的认识,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从思想上、认识上保证我区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工作的开展。

——健全机构,明确职责。为推进建设工作,区委、区政府成立了由区城管局、区信息管理中心、区科技局、区建设局、区财政局、区发改局等35个相关职能部门和17个乡、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数字化城市综合模块化管理系统建设领导小组,*书记、张曦区长任组长,区委副书记高蓉、区委常委、区政法委书记陈放鸣、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谭筑、副区长董亚伟、区委办公室主任李伟、区政府办主任陈桂明任副组长,区人大副主任洪兵任常务副组长,区委办、区政府办分管主任、区城管局、区信息管理中心、区科技局负责同志具体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从有关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专业工作组,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和职责,建立了联席会议工作机构,做到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同配合。相关部门和所有乡、街道办事处也参照区里的做法,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集中人力、物力开展建设工作。

——充分调研,定好方案。根据建设部印发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试点实施方案》,结合我区的区情和“一级政府、二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特点,我们按照调研学习、总体规划、分项设计、方案论证的科学程序,再次组织区城管局主要负责同志率相关人员赴昆明市五华区学习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经验;通过收集资料的调研方式,学习北京东城、四川成都、江苏盐城、湖南长沙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经验后,提出了我区数字化城管的基本思路和创新模式的方案。组织专家顾问组根据我区实际进行总体规划和分项设计,并结合实际需要和调研成果,不断充实调整总体方案。在此基础上,区政府专题召开了由*大学傅光轩教授为主任委员长的专家论证委员会对《*区综合模块化管理系统项目建议书(带方案设计)》进行了论证。专家在听取我区方案介绍、咨询问题后,一致认为:方案设计打破了城市管理条块分割,利用了数字化技术手段和先进的城市模块化管理模式,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充分考虑了现有软、硬件和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利用,采用的技术先进,实用。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按照区委、区政府和专家组的规划,我区城市综合模块化建设内容包括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交通执法、工商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领域,总投资需三仟多万元。根据我区财力和城市管理工作轻重缓急需要,我们决定分步实施,首期进行城市综合模块化一期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包括基础软硬件及网络通讯、数据库、指挥系统、业务系统等内容。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建设,实现多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实现对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的监督和管理,并从中摸索经验,为全面实施“数字*”打下基础。

——整合资源,共享资源。我区先后投入一仟余万元,建设了有500余个摄像头的全区公安监控系统,目前仅用于110社会治安管理,为使其在城市管理中发挥作用,按照省委书记*同志对110非警务事件分流的要求,我们将110监控系统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中,有效整合了资源,做到城市建设一举多用、资源共享,减少了投入,节省了投资,提高了城市管理效能。

——保障投入,加速推进。实行数字化城管新模式,资金投入比较大。对此区领导认识统一、态度积极。在财政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专项安排项目建设资金676.8万元。由于投入保障到位,建设工作得以全面推进。按照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和城市管理新模式等有关标准及规范,结合我区是市辖区的实际,采用gps全球卫星定位作为城管事件、部件采集的定位技术。共覆盖我区89.86平方公里,15个街道办事处、两个乡,140个社区,2.7万个部件,29个模块。城市部件分公用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房屋土地5大类87种;城市事件分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扩展事件6大类56种。

三、系统运行情况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自3月7日正式开通运行以来,已形成快速发现问题、快速处置问题、快速反馈结果的运行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管理工作向更高、更快和更精细方向发展。数字化城管工作得到了市民群众的充分肯定,一大批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取得了初步成效。

——发现能力大大增强。45名城管监督信息员巡逻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广大市民群众通过“5712319”城管热线,让大量的城市管理问题暴露出来。过去市民群众每天每天投诉问题不到1件;运行4个多月来,监督信息员平均每天发现城管问题10余件;“5712319”数字化城管热线开通以来,共接听社会公众电话231个,使数字化城管对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率从过去的15%左右,提升到了现在的68%以上。

——处置能力快速提升。过去,全区每月处置城市管理问题只有160多件。现在一个月处置城市管理问题501多件,是过去的3倍,处置时间从过去的平均一周缩短到了现在的6小时,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了集中解决,城市面貌大为改观。

——部门职责得到强化。过去很多部门都是等问题累积到了一定的数量或一定的程度时,才会集中精力去解决问题,处置率大致在30%左右,数字化城管开通运行以来,通过规定各乡、街道办事处,区直各职能部门问题处置的时间和要求和考核,使得部门职责得到强化,处置效率大大提高,问题的处置率提升到了75%以上,精细化城市管理的格局初步形成。

——考核评价效能明显。我区数字城管运行以来,以数字城管软件平台自动生成的数据为依据“说话”,不搀杂人为因素,比较公平、公正、客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信性、权威性、科学性和不可抗力性。正式运行以来的实践证明,这种考核评价体系,在维系数字平台稳定有效发挥监督职能上,是过去传统考评模式所不能替代的。

四、系统创新特色

我区创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在借鉴兄弟城市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重点结合*的实际,在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组织架构、力量保障、联动机制、手持终端、公众联动、服务热线、应用技术等八个方面作了必要的创新,构成了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5个创新点”。

——平台建设的创新。只建设一个区级监督平台,整合区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乡、街道办事处不建监督中心、不设管理人员,不设数据员,节约建设经费150万元和年运行费用近200万元。

——组织架构的创新。我区的数字化城管实行监管分离、各负其责的创新管理体制。按照“管理与监督相对分离”的要求,构建区、乡(街道)两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平台,以区、乡(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部门为依托,组建*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形成指挥和监督的两个轴心及各自闭合又互联互通的指挥和监督系统。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主要负责受理乡办、监督员、社会公众及媒体反馈的城市管理信息,受理*区管辖范围内有关城市管理事项,对乡、街道和区直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城市管理的有关工作事项进行核查,将乡、街道、区直相关职能部门及监督员队伍处置办理工作情况向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进行反馈。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主要负责处理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反馈的涉及城市管理的工作事项,协调市、区之间和区级部门之间涉及城市管理的工作事项,并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通过管理创新,将城市管理部门、城管监督信息员、公众发现城市管理问题能力整合到一个平台上,监督权、评价考核权、奖惩权上收,实行高位监督;通过新的指挥系统,将乡、街道和区直相关职能部门统一整合到同一系统中,强化区、乡(街道办事处)两级政府的管理责任,并按照“先属主、后属地”的原则,各司其职,分别处置。做到了监督管理集中,指挥调度协调,这种架构维护了监督的权威、指挥的顺畅,保证了城市管理新模式的顺利建立与有效运行。

——力量保障的创新。为了确保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高效运转,我区合理调整人力、物力资源,在增加发现能力的同时,下派60名综合执法队员到一线,大力加强乡、街道办事处处置力量建设。目前,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各乡、街道办事处、社区、以及区各职能部门均配备了不同数量的处置力量,数字化城管的处置工作已逐步形成专业队伍、执法队伍和乡、街道办事处、社区等社会力量各负其职、相辅相成的良好运行机制。

——服务热线的创新。我区在现有“区长信箱”、公安“110”、城管“110”等服务热线和*区政府网站的基础上,参照国家建设部对数字化城管试点城市的要求,又将“5712319”服务热线与数字平台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实现了区、乡(街道办事处)、单位(部门)无缝联接,统一互动。经过历时150天的稳定运行,较好地验证了该服务热线是数字城管不可或缺的资源。同时也进一步完善和明确了各单位(部门)的服务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