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分析方案

财务分析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分析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分析方案

财务分析方案范文第1篇

一、财务信息沟通观念的转变和组织

文化的建设

(一)管理者思维理念的转变

管理学理论中经常描述管理者用80%的时间来进行沟通,因为在一个沟通不顺畅、信息不流通的组织内,管理者必然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协调和理顺错综复杂的局面。

作为高校来说,各行政、院系等权力主体的领导者应该统一思想, 摒弃本位主义和各自为政,促进跨部门的有效沟通,减少因沟通不畅导致的冲突,保持不断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使部门利益与高校的整体利益相一致, 进而影响到高校各个层面并营造融洽的沟通氛围。

(二)鼓励性沟通氛围的建立

不同的组织文化形成了不同的沟通氛围,倡导建立鼓励性沟通氛围,支持组织内良性的沟通流动,消除防御性沟通及消极性沟通。

财务部门内部首先要建立起沟通文化, 财务工作的专业性使大家都忙于自己的手头工作, 少有机会从大局的角度审视整体环境对自己工作的影响,实际上,看似繁琐的工作流程经过沟通可以找到优化的途径,因为财务工作是一环扣一环,并呈流水线的运作, 如果不清楚自己的工作在流程中所处的位置,就无法掌握工作的重心,也无法调整到最优的工作程序。鼓励性沟通氛围包括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平行的沟通模式,尽量淡化层级制,学习换位思考,耐心倾听,消除因角色不同而产生的沟通障碍。沟通渠道方面可利用小型座谈会的形式,对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交流,工作经验可以互相传播; 此外也可以利用网络办公OA 的形式, 通过公共讨论区或实时沟通等电子交流工具进行无障碍交流, 重要的是参加讨论的人员必须抛开角色的束缚, 以免避重就轻、投其所好等现象。通过鼓励性沟通氛围的建立,可以使财务部门工作人员产生情感的共性, 信任和理解加强,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

(三)财务人员沟通技巧的培训与团队的建设

信息沟通的主体是个人,个人对信息的理解、编码、传递的行为是沟通的关键,因此组织中个体的沟通能力对整个系统的信息流动影响很大。但是,个体的差异性既不可避免也难以消除,需要适当的培训沟通技巧,促进员工跨岗位、跨部门的交流能力。沟通方面的培训要有整套的方案,首先是员工入职培训,尽可能的把组织的价值观与个人的价值观融合在一起,制定全方位的培训计划,让员工理解和掌握财务工作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其次可以展开以提高沟通技巧、团队合作为主题的内部培训,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职务分别开办沟通课程,沟通培训要至上而下,尤其是加强管理者的沟通意识, 学会换位思考,代入角色思考、及时反馈等沟通理念,降低因个体差异导致的沟通障碍;财会工作专业性强,不可能要求每个沟通者都有同样的认知水平,在对外沟通时,财务人员与其他职能部门的沟通有部分属于隐藏区(The Hidden Facade)的沟通,即原理是我知情而你不知情的状况。这种情况下的沟通,需要财务人员尽量不要用专业的术语和知识来要求对方,只要清晰的告诉对方基本财务规则、制度以及基本原理就可以了, 而且在沟通中要保持单一标准性、明确性,以免对方混淆不清。

(四)保持信息的透明、公开

沟通障碍在于不理解时的猜忌和不信任, 因此沟通文化的建立需要保持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度, 保证信息来源的准确性和统一性。财务信息有比较敏感的内容,特别是涉及个人的财务情况, 要区分可公开和仅向相关者公开的信息,对于财务政策、整体财务运作、财务办事流程等应该公开和透明,让办事者和相关人员一目了然。

(五)对外宣传服务意识的强化

财务信息传递障碍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对外宣传力度不够, 服务意识不强,使得高校财务主体与其他相关利益主体间的沟通差距越来越大。财务部门作为服务的窗口,在加强财务管理的同时也要强化服务意识,扩大沟通的公开区域,完善服务的同时也达到了沟通的效果。

宣传是普及高校人员财务知识的手段,财务信息的有效利用取决于信息接收者能否正确的解码,随着财务信息化和财务公开的深入,财务信息越来越被更多的相关者所接触和关注,沟通问题成为高校面临的新课题。强化宣传和服务,使财务信息使用者熟知财务知识, 通晓财务规定,有利于发挥财务监督和财务服务的作用,进一步理解财务人员的职责,从而实现和谐的财务关系。

财务宣传的关键在于实用性、全面性和持久性。宣传要有实用性,要起到财务指南的作用,比如在新生入学及新员工入职时领取财务手册、月度(或季度)编制学校财务简报(可采用电子版形式)、张贴醒目的办事流程图等;全面性在于宣传要从使用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办理财务业务要有明确的指引,让办事者一目了然;财务政策和规定变更时, 宣传要及时更新,保证财务宣传的持久性。

二、财务信息沟通组织结构优化

(一)重组财务组织架构,建立服务与信息化的新型财务组织模式

财务的信息化及服务功能与会计核算同等重要, 因此, 为提高财务信息沟通效能, 我们需要对财务部门组织机构做适当的调整,通过财务信息一体化系统,使核算功能实现自动检测、审核、监督等程序,减少不必要或重复的手工环节, 减轻核算的压力,着重开发信息和服务功能的建设。

重组后的亮点在于提升了信息与服务中心的地位,特别是综合服务科和财务分析科的建立,综合服务科类似银行的客户经理职能, 对内熟知各项财务制度、政策、运作流程,对外联系各业务部门,熟悉所管辖院系、部门的业务及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个性化财务服务及指导,协调财务关系,使财务与高校业务在服务过程中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财务分析科综合了各科室的大量财务报表和数据,跳脱出原有单一职能的框框,从全局的角度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提供切实可行的规划。

(二)建立扁平化的高校组织结构,减少信息传递层级

高校传统的层级制组织结构的弊端是机构庞大、层次较多、管理交叉,信息的传递需要经过多个环节,而且不同环节的传递者对信息的理解各不相同,导致信息接收者有可能无法领悟信息主体的真实意图。改变的核心在于缩短沟通链条, 减少组织的层级,使信息快速高效的传递给正确的接收者。重组后的财务组织模式使综合服务成为沟通的核心,业务信息的传递通过财务信息一体化系统来实现无障碍流转,沟通活动则通过财务部门综合服务科的客户经理式服务来实现沟通层级的跨越, 消除专业性障碍,传递真实的财务信息,反馈执行情况,真正实现财务活动扁平化管理。

(三)建立健全学院财务工作队伍,使财务信息沟通更畅顺

随着财务工作流程的转变,财务信息在高校内部趋于透明化和公开化,学院对财务越来越重视,相应需要配备懂财务知识的专职或者兼职人员,因此财务信息沟通就具备了合格的信息接收者。学院财务人员的第一职责是为学院提供财务服务,具备基本的财务知识和财务分析能力,沟通方面起到了对内诠释财务信息,对外沟通校级财务部门的作用。财务部门应定期组织学院财务人员培训、交流和沟通活动, 在共识的基础上做好学院的财务工作。

(四)从责权利的角度平衡和完善跨部门的沟通管理, 减少沟通障碍

高校财务信息沟通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在于职能性组织结构的局限性和弊端, 由于实行高度专业化分工, 在工作中容易出现部门的利益与整体利益不协调的现象。各院系、各职能部门如果只在意自己部门的最优, 往往无法跳出小部门来看全校的利益,不理解学校的资源配置和资金安排,产生沟通障碍,学校领导常常要协调因部门利益冲突而发生的摩擦,平衡相关利益主体,学校整体的工作效率必然降低。

解决矛盾和协调冲突的关键在于治理结构的改变,重要的是要建立责权利统一的财务管理架构,使各业务部门、学院、系、所都成为合格的财务主体,将高校长期以来忽视的办学成本效益分析列为财务改革的重点,从而打破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理顺财务权责利的关系,协调财务矛盾和冲突。

三、优化财务信息沟通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平台

(一)扩大信息技术的管理幅度,建立高校财务信息一体化平台

笔者提出借鉴ERP 的管理思想来设计高校财务信息一体化平台,从而有效集合高校各层面的参与者,对内整合财务各类功能子系统,对外集成高校其他的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业务和财务一体化无缝连接,从而建立以财务信息使用者为导向,信息技术为基础,综合资源达到最优的财务工作流程。

(二)高校财务信息一体化管理平台的实施

高校本身是一个整体的系统, 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组成了系统流动的血液,三者必须有机结合缺一不可。财务信息一体化系统是高校信息平台的子系统,只有全面融入高校信息平台,财务信息才能发挥最大的协同效用。

高校财务信息一体化系统可分成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各业务部门操作流程,分为网上报账、部门酬金发放、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发放、科研项目等数据处理的子系统; 第二层次为财务部门操作流程,分为账务处理、项目管理、学费管理、薪酬处理等子系统; 第三层次为业务交互流程, 主要为业务流程衔接和信息互换共享,例如学费系统与教务系统对接、学费系统与银行系统对接、薪酬发放系统与人事系统的对接等;第四层次为财务服务流程,服务学生查询、缴费、教职工查询薪酬、按权限查询院系部门财务状况等。四个层次的系统设置将行政、院系、财务部门、个人紧密地联系起来,实现业务联动、远程管理、随时随地办公、在线管理和集中管理等多种管理模式并行,建立起一种财务与业务协同的交互式新型财务流程。

(三)通过信息系统改变财务管理流程,精简繁琐的环节

财务分析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财务分析;案例教学;财务报表解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1-0045-03

一、引言

财务分析课程目前是我国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财务分析课程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对实际企业进行综合财务分析的能力,包括根据分析目的搜集相关资料和信息的能力,选择和运用财务分析技术与方法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与思考的能力,财务分析报告的撰写能力等,而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现代财务分析案例教学的特点

目前案例教学在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财务分析课程的案例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

1.培养学生搜集原始资料和信息的能力

要得到高质量的分析结果,财务分析的资料不能仅仅局限于企业的几张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所能提供的信息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对于企业外部分析人员而言,忽视重大的表外信息和使用被粉饰报表数字都会导致错误的分析结果。财务分析人员必须根据自己的分析目的尽可能多地搜集与分析对象相关的资料信息,而所获得资料信息的相关性、广度与深度直接影响着分析结果的质量。

现代的网络环境为普通的外部财务分析人员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料来源,如上市公司定期披露的财务报告、公告、企业新闻、竞争对手和行业信息、宏观经济动态、相关统计数据、各大财经网站提供的指标数据、专业分析报告等。分析人员必须学会从海量的网络资源中搜集并筛选与自己的分析对象和分析目的相关性较强的资料信息。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辅助采取实地调研的方式可以直接获得更多的原始资料。

相对于企业外部分析人员而言,企业内部分析人员的大部分数据资料的来源比较简便、直接、可靠,例如:企业内部的数据资料、竞争对手的资料以及部分行业信息等。但同样,网络资源也是他们不可忽视的重要信息来源。

所以,在财务分析案例教学中,首先要向学生传授搜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并训练其搜集和筛选相关资料的能力。当然,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必须掌握从最初的信息搜集到最终财务报告提交的全过程。学会根据特定的分析目的搜集相关的原始信息之后,更要学会对这些原始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获得相应的分析结果并提交分析报告。

2.财务分析综合教学案例较为庞大

财务分析的教学案例体系中,既要有小型甚至是微型案例,也要有大型的综合案例。而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目前可以简便获得案例资料来源的企业就是公开披露财务信息的上市公司,而上市公司的规模通常较为庞大,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较为复杂,要对一家企业进行综合分析,如前所述,需要大量的数据资料,例如:连续几个年度的财务数据及资料,竞争对手的相关财务数据及资料,行业的相关数据及资料等。如果仍旧采用传统的案例教学方式,以纸质资料的形式将案例资料提供给学生,成本非常高,同时也很难保证数据的全面性,所以必须在教学中有效利用电子设备和网络资源;同时由于对这样庞大案例的分析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所需课时量较多,因此如何科学地安排大型综合案例对提高总体案例教学效果非常重要。

3.现代网络环境为财务分析案例提供了丰富的开放资源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财务分析人员,同样也为财务分析的案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开放性网络信息资源――历年来上市公司定期披露的财务报告、公告、企业新闻、竞争对手和行业信息、宏观经济动态、相关统计数据、各大财经网站提供的指标数据、专业分析报告等。在财务分析案例教学中,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核心内容,从互联网上可以随时查看到各个上市公司自上市以来历年的年报、半年报和季报,可以简便快捷地获取真实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同时,更有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以及一些知名的财经网站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和经过初步加工处理之后的数据资料,如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的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各知名财经网站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各期合并报表数据计算出来的财务比率及杜邦分析等数据图表,行业对比数据等。如果在财务分析案例教学中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大大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同时提高分析结果的质量;其次,其他很多有助于提高分析效率和分析质量的数据资料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

三、网络环境下财务分析教学过程中案例应用的实践与反思

财务分析课程一般开设在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大学三年级,在学习财务分析之前学生们应当已经学习过了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课程,具备了财务分析所需要的基础知识。通过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会计确认和计量、成本核算与管理等学习财务分析课程所必备的基础知识,由于大多财务会计的教材中都设有财务报告一章,学生们对财务报告的形式、内容和主要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已经熟悉了常用财务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并了解了一些基本的财务分析方法。

目前高校在财务分析教学过程中大都采用传统举例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传统举例教学能够向学生传授比较系统的知识,但在能力培养方面效果明显不足;而案例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存在传授系统知识方面效率较低的缺陷,将两种教学方式结合运用可以相互弥补缺陷,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财务分析案例教学的实践

目前我校所采纳的财务分析教学模式是将财务分析课程划分为理论课环节和实验课环节,在理论课全部讲授完毕后再安排实验课。财务分析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实际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能力,所以无论在教学环节还是实验环节都需要大量的真实企业的案例。

在理论课环节,采取的是传统的举例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教师在讲课的同时援引大量的案例。所使用的案例包括所使用教材中的案例和教师自行搜集的案例。教材中提供的案例数量有限,同时受印刷成本的限制,教材中案例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往往不够全面,教师必须选择其他案例作为补充。其他案例来源主要有其他参考资料中所提供的案例和直接从互联网下载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和其他相关数据、资料。虽然以书面形式向学生提供案例资料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案例资料的效率,但由于财务分析教学中使用的案例量大,每个案例包含的数据、信息量也大,事先以纸质形式打印出来并发放给学生成本过高。

目前大学教师授课多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电子资料更为经济方便。但通常多媒体教室只有一台供教师使用的电脑,且多数情况下不能联网,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案例的相关资料数据资料时,常常会出现字体过小,学生看不清楚的情况,即便能够放大,阅读起来也不方便,大大降低浏览的效率,而且每个页面都要事先保存并在上课时逐一打开,效率低下,常常还会出现某些网页或数据、图表无法保存或无法显示等情况。即便供教师使用的多媒体电脑能够联网,也同样存在出现字体过小,不便阅读等问题,且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以被动的心态接受知识,很难获得阅读案例、独立思考和分析的时间和空间,即便教师在授课中援引了大量的案例,学生没有经过认真阅读案例资料并主动思考的过程,只是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分析过程和结果,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很难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使教学效果大大降低。

在实验环节,采用的是案例教学的形式,在微机实验室上课,每个学生一网的电脑,要求学生以个人为单位或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家上市公司作为案例分析对象,下载相关数据资料,对该公司进行综合分析,并在实验结束时提交综合分析报告。

2.财务分析案例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笔者发现上述教学模式存在着以下问题:

(1)由于理论课环节与实验课环节分离,理论课授课内容和实验课相应内容时间间隔较长,实验课上很多学生对在理论课上所学的相应知识已经感到生疏甚至已经淡忘,降低了教学效率和效果。例如,关于搜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虽然在理论课阶段已经讲授并演示过,但由于学生没有亲自操作,印象不深,到实验课时已经非常生疏,造成搜集资料的效率较差的结果,同时由于生疏,学生无法有效利用一些重要的辅助分析工具和资料,大大降低了其工作效率和分析结果的质量。

(2)要提高财务报表的解读能力和分析能力,必须要多研读实际企业的财务报告,由于学生在理论课授课过程中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很少甚至没有主动阅读案例资料,更缺乏独立思考分析的训练,当学生在实验过程的综合案例教学环节第一次独立面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时,由于主动研读实际企业的财务数据和资料远远不足,造成其解读报表的能力和效率较差。

(3)如前所述,由于综合案例资料较为庞大,学生在对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财务分析时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由于上述原因导致的实验效率低下,学生的实验课完成分析任务时间非常紧张,难以开展讨论和其他辅助教学手段,降低了教学效果。

四、有效利用现代网络环境改进财务分析案例教学方法

为了克服以上所述教学模式的缺点,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改进的重点有两个:

(1)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2)如何将案例教学和举例教学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是对于大型综合案例教学形式的安排。

鉴于前面提到的财务分析案例的特点,目前在互联网上存在大量实际案例资料,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信息,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可以将全部授课过程都安排在微机室进行,教师以联网的多媒体电脑授课,上课时教室中每个学生使用一网的电脑(硬件资源缺乏的也可以每两个学生共用一台)。将整个课程进程按授课内容每一个小单元安排一个教师讲授时段讲授系统知识,同时每个小单元安排一个相应的学生实验时段,在实验阶段各个时段的长短由教师根据每次课的授课内容自由掌握。

在教师讲授时段,学生在听课的同时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阅读老师上传的电子课件,并在教师讲解案例时随时按教师的要求打开特定的网页,查看相应的财务报告、数据资料,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学生上课记笔记的时间,还给予学生主动查阅资料的条件和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学生通过自己直接操作查看网络上的相应数据和资料,印象较为深刻,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在实验时段,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实验小组,每个小组共同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关于大型综合型案例的安排,在课程的初始阶段,教师就应当帮助每个小组选择确定所要分析的上市公司,并随着教学内容的进展,在每个单元的实验时段从网络搜集相应的数据资料,对该公司的相应内容作出分析和讨论,并利用课后时间完成相应的阶段性书面分析报告;为了让学生多阅读企业的财务报告,以提高其财务报告的解读能力,实验时段还应当安插一些与授课时段所讲内容相关性较强的小型或是微型案例分析,要求学生进行即时的口头分析和讨论,不要求提交书面的分析报告。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无论大型综合案例或是小型和微型案例,资料的搜集工作都是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

为了督促学生提高案例分析的质量,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字图表处理能力,可以在课程中穿插小组案例分析结果演示,随机挑选一些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多媒体向大家演示讲解小组案例的阶段性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学生较少、课时较充裕的班级保证每个小组获得一次机会;而学生较多、课时较紧张的班级可以以作业的形式让每个小组为演示做准备,课堂上采用自荐、随机挑选等方式选择一部分小组进行演示,小组演示完后,教师组织大家进行讨论。实践证明,小组案例分析结果演示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案例分析的质量,并同时达到了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字图表处理能力等目的。

财务分析方案范文第3篇

一、事业单位改进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

新形势下,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之一。由于档案保管年限较长,落后的管理方式等势必会约束事业单位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进展。为了使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满足事业单位发展现状,一定要不断改进落后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这对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有助于贯彻落实相关财务法规。面对各种突发状况,如果没有到位和规范的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势必会使单位相关工作陷入僵局。只有不断增强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优化相关管理模式,才能使事业单位在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依法治理。

其次,便于审计部门开展审计工作。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财务审计可以预防犯罪、为取证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审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是,要想高效开展审计工作,离不开规范的财务档案管理。事业单位应当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主动加强管理方式,为审计部门提供工作便利,协助完成单位的审计工作。

最后,有助于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相关职能。事业单位在履行相关职能时,一项重要的参考依据便是财务档案内容。为保证相?P职能发挥地更加高效,一定要确保单位的财务档案内容的真实性,为今后事业单位在决策和制定计划方面提供有力依据。因此,将事业单位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地更加规范化,可以提升财务档案信息的真实性,保证事业单位在履行职责时,可以有据可依。

二、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存在的弊端

1.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部分事业单位,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财务档案管理的从业人员责任心欠缺,不少管理人员甚至报有无所谓的态度。这直接导致很多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表面化,在真正收集财务档案资料时不够重视,部分重要的财务档案资料甚至出现失真的情况。此外,事业单位不重视财务档案管理人员,对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配备没有给予充分的支持,很多从业人员甚至是兼职从事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工作效率底下等情况时有发生。

2.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不足

很多事业单位中,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停留在纸质财务档案管理阶段,对装订和整理财务档案缺乏有效分类。信息化应用于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后,很多繁琐而复杂的纸质档案归档工作迟迟未能落实到位。加之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实施后,并未充分发挥出信息化管理的优势,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处于落后繁琐的工作环境中。

3.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要想做好财务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依靠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下,全面开展归档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得到全面、具体的管理。但是,从现阶段来看,由于很多事业单位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配备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很多缺乏专业知识或安排兼职人员担任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单薄的法律意识,薄弱的信息技术以及没有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这些都成为当前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底下的主要原因。他们无法满足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需求,在日常工作中极易发生错误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甚至给事业单位带来不可磨灭的经济损失。

三、优化方案及相关建议

1.提高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要想做好事业单位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首先应当从意识上给予足够的重视。事业单位的相关领导应当首先认识到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内部关于做好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提高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机制,完善管理过程中的相关制度。不断增强人员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能够细致、严格地完成财务档案工作的鉴定和审核,充分发挥财务档案管理机构的协调能力。与此同时,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应当对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决策,以身作则,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档案管理意识,为单位构建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内部环境,以此来保障整个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2.加大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力度

从基础设施方面来看,事业单位的财务档案管理应当加大构建力度。事业单位可以组织相关人员提出设计方案,分别结合档案管理和财务管理两个层面考虑,制定出符合本单位实际的方案,综合多重需求,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同时避免部分财务信息出现重叠,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事业单位在管理财务档案过程中所需的硬件设备。此外,还应当提升实践能力,确保财务档案在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程度,高标准、严要求,将事业单位的工作开展与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有机结合,保证各项经济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提高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利用率,为事业单位争取最大的发展优势。

财务分析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财务分析;创新

一、供电企业财务分析的研究背景

“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电网投资和建设步入了快速增长的高峰期,供电企业的经营规模也不断扩大,售电量逐年递增。企业的快速发展对财务分析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分析是否科学和精细,直接关系到投资的效益和发展的质量。然而,供电企业的财务分析多数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存在着分析方法落后,分析模式不统一,分析内容缺乏深度、信息技术利用程度低等问题。建立科学系统的财务分析体系,切实提高财务分析水平,已成为供电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邯郸供电公司紧密结合电力行业的经营特点,将科学管理和精益化理念贯穿到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中,对财务分析的分析内容、分析模式和分析方法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完成了新型财务分析体系,建立了标准化的财务分析模版,有效提高了供电企业财务分析水平。

二、结合行业特点,确定供电特色的分析内容

供电企业财务分析应充分结合行业特点和经营管理的需要。供电企业作为资金资产密集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供电企业没有产品存货,流动资产主要分布在货币资金、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等环节,资产结构以固定资产为主,占整个资产总额的90%以上,资产负债率较高;供电企业销售过程以供、受电设备为载体,必然产生线路损耗,因此线损率是影响利润的重要因素。

作为省公司的分公司,地市供电公司属于非独立核算企业,其财务状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净资产不在财务报表上独立反映,企业损益直接向上级单位结转,增值税实行预征缴纳,购电成本结算与实际负担不相匹配,内部资金流向构成企业主要的现金流量,没有完整的筹资和投资活动,经营管理的评价主要依靠上级制定的业绩考核指标,成本预算以效益管理代替节约管理,资金管理实行以支定收统一调度等。

基于供电企业的行业特点和经营需求,综合企业各方面评价的需要,通过对供电业务的具体分析,邯郸供电公司提炼出损益分析、财务状况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等十大部分作为财务分析的内容。其中供电企业的特殊性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损益分析

1.收入分析。供电企业的收入构成主要是电力产品销售收入即售电收入,其他收入所占比例很小,收入分析主要是对售电收入展开分析;售电收入分析必然要对售电量和售电单价进行分析,对售电量又可以按照分类电量结构、分地区电量结构进行分类分析。这就形成了供电企业特色的收入分析内容。

2.成本分析。一般工业企业能够归集某个特定产品的费用,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燃料和动力等,列为企业的产品销售成本,不直接归集某个特定产品的费用列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企业的期间费用;而供电企业发生的费用一般全部列为企业产品销售成本,包括燃料费、购电费、水费、材料费、工资、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和其他费用等。这也就构成了供电企业特有的主营业务成本的分析内容。

(二)资产分析

1.资产结构分析。对于资产的分析,主要是分析资产的基本构成情况、各项资产的构成情况、资产增量变化情况以及评价企业资产结构是否合理。资产结构合理性分析,主要是从资产各项目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关系来判断。

2.固定资产投资分析。供电企业固定资产主要是输配电线路和变电设备,其作为长期资产在资产总额中占的比例巨大。固定资产的投入产出、资金占用等情况对企业的效益有着重大影响,所以有必要作为重要部分单独拿出进行分析,具体的分析内容又可以按照大中型基建、配网、更改工程分别进行分析,这也是供电企业特有的分析内容。

3.经营协调性分析。经营协调性分析,主要是通过将企业开展正常经营活动、进行投融资活动所能够带来的流动资金与企业的营运资金需求相比较,来判断企业经营情况和资金状况是否协调,考察企业是否具有充足的现金支付能力,各项活动是否有资金保证,是否存在资金闲置。

特别要指出的是,地市供电公司没有独立的投融资活动,在进行相关分析时可以对相关指标进行还原处理,即将“上级拨入资金”的科目余额视同为投融资活动所能够带来的流动资金。

三、优化分析模式,建立多样化的分析层次

(一)指标分析

在已建立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各项指标可以进行进一步深入详细的分析。可以具体分析某个指标的实际值,通过结合指标的计算公式、标准值范围、含义等,较深入地了解某指标的实际意义,以及该指标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反映程度。可以分析一组具有相关关系的指标,通过研究各指标实际值的大小范围、变动情况、比例结构等方面的信息,全面地理解指标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更好地揭示出企业在某一方面的实际情况和特征。

(二)报表分析

报表分析主要是对本单位和下级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可以进行部分报表分析,即对报表的某一部分单独分析,研究企业在某一方面的状况和特征。利用财务分析软件系统可以隐藏另外部分报表项目,将剩余的部分保存为符合特殊需求的分部分报表,也可以进行混合报表分析,将同单位不同报表的项目组合起来进行分析,或者将不同单位的不同报表项目组合起来分析,从而通过不同角度观察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

(三)方案分析

根据日常分析管理工作,在新型财务分析体系中搭建了一组分析方案框架,将常用的七类分析设置成指标分析方案,包括企业整体经营情况分析、收入分析、成本分析、利润分析、资产分析、损益分析及售电结构分析。分析方案是根据企业常用或者财务报告需要引用的方案而设置添加的,也可以结合企业需要随时再建立新的方案。

以利润分析方案为例,包括了利润项目预算完成情况、利润项目同比完成情况、利润总额的构成和变化趋势分析、内部利润分析等全方面的分析。在进行实际分析工作时,可根据需要方便、快捷地得出分析结果,并可借助软件系统立即生成财务报告和幻灯片模版。

四、完善分析方法,展开深入详细的具体分析

新型财务分析体系采取比较分析、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和因素分析等财务分析方法对财务数据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理。

(一)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法在财务分析中运用最为广泛。包括同一指标实际数与预算数的比较、本期数与上期数的比较,同一指标不同单位、不同时间点的比较等。

(二)比率分析

1.构成比率分析。即结构分析,通过计算某项财务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通过分析部分对总体的影响程度,从而找出关键指标因素,发现管理重点;通过分析构成内容的变化,从而掌握该项经济活动的特点与变化趋势。

2.相关比率分析。相关比率分析的运用主要是通过计算一系列的指标值实现的,涉及到财务分析的大多数方面。其中,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偿债能力的分析中,分别将流动资产、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对比,求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反映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

第二,在盈利能力的分析中,主要是通过计算某项财务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例,反映投入与产出、耗费与收入的比例关系。比如将净利润同销售收入、总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对比,分别求出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从不同的侧面来揭示企业的盈利能力。

第三,在发展能力的分析中,分别将本期销售收入增长额同上期销售收入、本期净利润增长额同上期净利润对比,得到销售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指标,用来衡量企业市场占有能力和发展潜力,预测企业发展趋势。

必须指出的是,上述涉及到利润、所有者权益的分析,可以作为独立企业的效率指标分析,但是对于非独立企业的地市级供电公司并不适用。不过可以将指标进行加工处理,即通过实际购网电价和购网电量的乘积,可以将“内部利润”还原为正常利润,将“上级拨入资金”明细科目的发生数作为所有者权益数,从而将其还原为独立企业,同样适用上述分析。

(三)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是将连续数期的指标值进行对比,观察它们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从而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状况的变化,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变化的性质,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趋势分析可以广泛地运用到各方面的分析中,包括收入、电量、电价、成本费用、资金流量、各种指标的变化率等。

(四)因素分析

因素分析可以分析每个因素变化对目标指标总体变化的影响程度,并可对部分因素进行变动来预测其影响,从而发现影响某一问题的关键环节所在,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或政策。

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邯郸供电公司建立了内部利润因素分析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测算电价、电量等内部利润的影响因素对内部利润贡献额的大小。在模型中,通过调整每个影响因素的增减值或目标值就可以测算出内部利润的变化额,为供电企业测算内部利润提供了便捷的手段,有非常实际的作用。

内部利润因素分析模型是建立在“边际利润”这一概念的基础上的。首先对电力主营业务成本的构成进行分析,供电企业的成本可划分为以供电成本、三项费用为主的固定成本和以购电成本为主的变动成本。边际利润即售电收入与变动成本之差。而在电力销售税金及附加中,按照收入的3%所提的预征税,其实是与电量相关联的,所以也应作为变动成本剔除掉。所以,以售电收入乘以(1-0.03×0.11),再减去购电成本,得到的就是边际利润的值,再用售电量去除边际利润,即得到单位边际利润。

以公式表示单位边际利润的计算过程如下:

边际利润=售电收入-变动成本

边际利润=售电收入-购电成本

-电力销售税金及附加

即:边际利润=售电收入×(1-0.03

×0.11)-购电成本

单位边际利润=边际利润/售电量

在单位边际利润的基础上,根据因素分析的方法原理,就可以分别计算出售电量、售电单价、购电单价对利润的影响,每类电价对平均电价的影响、每类电价对利润的影响,以及线损率对利润的影响。以公式表示如下:

售电量影响利润=单位边际利润×(报告期售电量-基期售电量)

售电单价利润影响=(报告期电价-基期电价)×报告期售电量×(1-0.03×0.11)

购电单价利润影响=-(报告期电价

-基期电价)×报告期购电量

每类电价对平均电价的影响=该类电价增减值×该类电量报告期比重+该类电比重增减值×(该类电基期价格-平均基期电价)

每类电价对利润的影响=该类电价对平均电价的影响×总购电量

线损率对利润的影响=-线损率增减值×报告期购电量×(基期购电费/基期售电量)

五、创新财务分析体系的成效

(一)挖掘财务数据内涵,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新型财务分析体系建立了完整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采用多种分析方法,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指标分析、报表分析和方案分析。对于企业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的各个方面,无论整体和概况,还是局部和细节,都能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通过各项分析,充分挖掘财务数据内涵,为管理者掌握企业工作情况提供基本资料及深入分析资料,从而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建议。

新型财务分析体系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实现了强大的查询分析功能,建立了多种分析方案和分析模式,能够随时根据企业管理者或其他相关利益者的不同需要,迅速提供相应的分析结果,包括详尽的数据支持和直观的图表及幻灯形式,极大地提高了财务分析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促进财务职能转变,发挥财务分析作用

现代财务的职能,不只是计量和核算,而应向管理和预测发展。新型财务分析体系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财务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在新型财务分析体系中,通过相关方案的分析,结合因素分析,经常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影响某一问题的关键环节所在,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措施或政策,发挥了财务分析辅助决策的强大作用。

(三)有效融合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管理职能

财务分析很重要的内容是对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新型财务分析体系实现了财务分析与预算分析相结合,细化了预算管理的内容,完善了预算管理的手段,有力地推进了预算管理从重结果向重过程管理的转变。新型财务分析体系中,应用因素分析、图表分析等多种分析形式,建立总体预算分析、成本预算分析、承包费用执行分析、资金流向分析、项目执行分析等多角度分析体系,充分发挥了预算管理为公司经营决策参谋、服务的职能作用。

(四)体现精细化管理理念,推动精益化管理发展

精益化管理是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更加注重结果和成效。在新型财务分析体系中,通过方案分析和因素分析等方法,进行成本费用、投入产出等方面的分析,可以为精益化管理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和有力的技术数据支持。

例如,通过对成本费用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目标成本的执行效果,提高企业和职工讲求经济效益的积极性;可以揭示成本升降的原因,及时查明影响成本高低的各种因素及其原因,并有助于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总之,新型财务分析体系充分体现了供电企业的行业特点,能够综合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发展趋势等情况。针对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内容,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采取多种分析方法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理,并能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组合分析,从而能够提供多角度的管理视角,从多方面为管理工作提供服务,有效发挥了财务分析的强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荆新,刘兴云.财务分析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12-115.

财务分析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存在;问题

1前言

企业财务分析是指企业根据信息使用的目的不同,从财务角度入手,比照目标和标杆指标,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进行专业分析,揭示活动结果与目标的差异,探求产生差异的驱动因素,提出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因企业运行环境变化快,需求、目标导向及分析方法的多元化,以及多部门多层次人员参与等因素,导致有些企业财务分析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十个常见的问题,希望对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有所启发。

2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十个常见问题

问题一:重会计核算,轻财务分析。

目前,我国仍处于经济转轨期。一方面,由于市场和自身的原因,有些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决策很少依靠财务信息支持,造成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调整频繁,为了跟上变化,大部分企业的财会人员没能处理好企业会计核算反映调整与财会工作服务经营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学习新准则、新制度以及调整核算体系和会计信息系统上,很少有时间进行财务分析,从而也难以通过财务分析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产品。在会计核算按照国家强制提供的标准照章处理,企业对财务分析的需求和供给都不足的情况下,大部分企业仍存在重会计核算,轻财务分析的现象。

问题二:找不准需求,不知为谁服务。

在现实中,有些企业财务人员因不了解或不全了解相关各方对财会工作的需求程度,导致其不清楚财会工作为谁服务,反映在财务分析上则表现为:不清楚应为谁提供财务分析产品,应该提供哪些产品。

这些企业的财务部门不习惯与业务单位进行对接,习惯以总部为据点运营,将本部门定位为居高临下的总部职能部门,不清楚财务分析的“客户”,不愿意为业务部门提供个性化的财务需求。财务分析一种模式走天下、只出一种财务分析产品,财务分析报告专业晦涩,让人看不懂。

问题三:定位不清,作用不明。

有些企业对财务分析的定位和作用认识不清,片面地重视企业财务分析,分析得很细,分析结果提示的问题也很到位,然而分析完后却到此为止,没有下文。他们错将财务分析当作战略执行分析的核心,而不是战略与战略行动方案。这样一来,导致财务分析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财务分析的作用似乎也越来越大,但企业仍在走老路,战略执行或偏离目标,或困难重重。

问题四:只检查过去,不指导未来。

受管理者控制性思维习惯的影响,有些企业习惯于对过去已完成、不变化、有结果的活动进行财务分析和检查,而不能够基于过去,结合当前,着眼未来进行分析和沟通。不服务于未来的财务分析,只会发现过去的问题和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

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上,这些企业的财务分析以内部的、静态的的信息为主材料,很少采用外部竞争者提供的动态环境信息,从而使财务分析结果无法为企业战略的动态调整提供指导和帮助,那么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是阳光大道还是荆棘丛丛就不得而知了。[]

问题五:找不到标杆,不知优劣。

由于没有战略、或战略不清晰,或战略没有转化为可执行的标准,有些企业对外不清晰行业竞争情况,不找或找不到外部标杆,不分析或分析不出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看不到机遇与威胁。对内,缺乏走向战略目标的明确的行军路线和阶段目标,走到哪算哪,甚至不清楚企业走到了哪一阶段。

找不到外部标杆的结果是习惯于自我比较,习惯于与本企业的计划比,与过去同期比,是计划和过去存在问题还是当前存在问题,不得而知。没有正确的比较就没有真正动力,就不能找准正确的方向,找不准方向就不知企业存亡。

问题六:不考虑风险,或过于保守。

有些企业缺乏风险意识,决策不进行风险分析,过去运气比较好,胆子大,财务分析从不考虑或很少考虑风险,对分析结果不进行风险调整,把偶然的成功当成决策系统的必然成功,导致企业决策层夸大自身能力,喜欢冲击小概率事件,看不到前方万丈深渊,直到风险变损失时,企业已陷入万劫不复,难以重生的境地。

由于缺乏对风险的正确认识,有些企业惧怕风险,或缺乏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责任制度,要么视风险为洪水猛兽,要么但求无过,对存在风险的业务一律回避,满足于赚取微薄的利润,看不到风险中蕴藏的机会,错失发展良机,以致落后遭致淘汰。

问题七:不计资金成本,影响效率。

有些企业财大气粗,摊子很大,特别是一些垄断企业,项目分析与内部核算不计资金占用成本,企业内占用大量资金的业务单元明为贡献实为包袱。这类企业有时为了做大,并购了大量不计资金成本的微利企业,其结果是股东投资回报不断受到侵蚀而企业却浑然不知。这些企业虽长年盈利,净资产回报率却大大低于市场利率,占用股东和社会的大量资源低效运转。

问题八:重财务指标,轻非财务指标。

货币计量假设虽然为财会工作提供了处理企业信息的便利,但也容易使一些企业只重视结果而不顾过程。有些企业重财务指标分析,轻非财务指标分析;分析的过程是从大结果到小结果;只出数字结果,而不清楚数字内涵,始终找不到产生结果的驱动因素,更没有涉及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

以价值为管理基础的企业,倾向于降低成本和强化资产结构等较易达的的目标,常忽略外部众多难以用货币计量的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遗漏一些非货币性的外部战略性信息,对威胁与机遇的反应较慢;对内仅以财务指标评价,否决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业务。

问题九:习惯使用静态分析,缺乏动态分析。

有些企业习惯于用静态的思维、静态的企业发展战略、静态的市场环境、静态的生产经营计划和静态的员工需求与能力对企业进行静态的分析。这些企业很少关注外部和内部的变化,很少动态地去修正和完善企业的战略规划,很少调整行动方案。从而难以做到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

问题十:不解剖整体,个体分析不足。

有些大企业、大集团规模越做越大,财务越分析越来越宏观,出现了重视整体分析,轻视个体分析的一锅煮现象。他们没有像解剖麻雀一样对企业各分部中心、各业务流程、各作业单元分别进行财务分析,因此也就分析不出个体的战略贡献,从而难以挖掘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对分部中心的分析不客观,不到位,就会造成低效率挤占战略单位和高效分部资源的现象,而企业整体资源配置的低效,最终将影响企业整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