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化教育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国先进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旋律背景开展的,她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将把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推向一个新的水平,同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环境条件,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反映出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一、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认为,作为一种上层建筑的理念是要随着社会物质生产实践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随着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逐步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理应随着时展、环境变化而不断地进行发展创新。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或多或少也注意到了这些发展变化,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方式、老办法,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缺乏创新点;有的简单否定过去的做法,超越社会实际的发展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不符实际的超前现象,这些都不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表现,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是: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实际工作。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简单地讲道理,只要讲清道理就完事,使思想政治教育完全脱离了实际工作,出现“两张皮现象”。二思想政治教育忽视被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本来是做受教育者的思想工作,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独占教育舞台而不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忽视教育对象积极性和能动性的问题。三是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淡化。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了思想领域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但受“普世价值”的影响,有人认为要引导树立全人类的共同文化价值观,值得我们高度警惕。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时展不能合拍,首要的原因是教育者缺乏辩证思维,企图用一种静止的、封闭的、片面的思维去认识和处理问题,这显然是不符合辩证法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能否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关键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否拥有辩证思维, 能否根据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迁和教育对象思想的变化树立科学的理念。根据辩证法原理,至少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判断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否科学:历史角度、科学角度和价值角度。从历史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否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从科学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否来源于客观实际、是否反映了被教育者对政治理论接受的规律?从价值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是否从广大官兵的实际工作出发,真正促进中心工作的完成?
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质上是党和国家教育要求与实际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当包含了先进的教育要求与教学内容,两者不能割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身包涵了这些符合时展要求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意识形态,从某种程度讲,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就是要让被教育者接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随着时展和社会进步,党和国家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然而在传统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些教育内容却没有与党和国家的教育要求统一起来。一方面教育内容没有体现党和国家的教育要求,内容缺乏时代感、生动感,使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产生排斥心理,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是教育内容只注重党和国家对社会成员在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要求,忽视社会成员对党和国家情绪的表达,只注重“上情下达,不注重下情上达”,在教育内容上脱离社会成员思想政治的发展水平,出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切实际的问题;有的则没有注意到社会成员思想道德水平发展的差异性,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没有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针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始终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要开阔视野,把各种对现代化有用的,对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有用的知识,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来,按照“四化”、“四有”的要求,从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质、技术素质要求等多方面,调整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开发人们的智能资源。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教师队伍 现代化 发展策略
20世纪9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纷纷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未来发展,形成新的教育和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和学会学习”的五大教育支柱观念已经深入到职业教育机体。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对世界职业教育新的发展趋势,应以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积极主动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一、对教育现代化及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解
教育现代化是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对传统教育全新的超越和诠释,是教育的一种整体转换运动,标志着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水平。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包括教育全民化、教育终身化、教育开放化、教育科学化、教育法制化、教育多样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必须塑造人的现代素质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在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中,既要按照教育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运作,但更要立足于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具体地说,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动力来自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需要,是实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的过程,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以提高就业者素质为目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合格的、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因此,要改变高等职业教育与现代化要求不相符的原有教育观念、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实现由传统职业教育向现代职业教育的转变,使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成为提高众多劳动者素质、加速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人力资源发展的保障。
2.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是树立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观念,以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为基础。高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经济与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担负着技术应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众多的科学技术专家、研究人员,而且还需要更多的受过良好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3.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是现代化建设中提升大量技术人员的科学素养、提高产品质量、提供高服务效益的基础。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职技术培训、实现技术人才现代化的基本保证,直接影响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影响着国家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是确保高技术含量产品质量的保障。
二、教师队伍现代化是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前提
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最终落实,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富有开拓性的教育实践。教育中的关键因素是教师,要培养出现代化的人才,教师必须先实现现代化。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展开,不可避免要反思并重构教师角色,即从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向国际教育所倡导的与学生合作、对话的转化。教师角色现代化转变的基本特征为:
1.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观念。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师要了解和掌握现代先进的教育理论,并能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建构主义学习”“情境教学”等学习理论认为: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尝试和发现,不断构建新的知识。高职院校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活动及与学生的关系,要有新的思考,使自己的工作和思维方式与时代相符。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手段、教学设备为提高教学效率创造条件,虚拟、仿真的实验或多媒体教学演示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2.具有现代的职业教育精神。现代职业教育精神是指教师的时代职业意识、思维活动和基本的职业心态,同时还要表现出对现代技术的关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彰显教育个性。教育个性是教师在职业教育理论指导下所形成的较稳定的教育精神和心理特征,体现在教师对职业技术教育形成独特的感悟和独立的见解,并能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二是重视人的人格魅力及修养。教师的人格魅力,更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能将先进的职业思想、科学技术,成功地传达给学生。三是重视职业能力培养。创设出适合学生发展职业能力的职业情境,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
3.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及优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现代化,要拥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知识不断得到优化。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还要重视人文素质的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是教师基本能力的表现,也是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为人师表的基础;教师专业技术知识应具备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了解和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的创立、构建,以及与其他专业技术的联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要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现代化的策略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重任。教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高等职业技术职校教师的人文素养、专业素养、现代教学技能、科研能力及高尚的情操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
1.重塑灵魂工程师,打造培养现代化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典范。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了解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挥自身的示范和感召作用。一是重师德修养,塑教师风范。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师应该是彰显人性美德的表率,为人师表,与人为善,架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要用人类科学技术文明充实和培育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学术素养,要具备高尚的技术职业道德,即尊重科学技术,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职业技术教育及教育事业,在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对业务精益求精,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二是铸时代形象,塑灵魂之师。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师与各行各业教师一样,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同时也是人类的形象大师。现代化教师应有时代特征,形成内在修养与外在风范的和谐统一,追求人类科技进步,做科学技术的捍卫者,做学生走向科技道路的导航者。
2.陶冶情操与心智,从基本素养方面打造全新的现代化师资队伍。一是以教师的人文素质推进教育现代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内涵一直处于弱势,办学时间不长,文化积淀不足,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如果高等职业教育缺乏人文知识氛围,那么培养出的人必然缺乏丰富的想象力,难以形成创新思维,这种状态对于培养学生的现代职业精神和积极人格极为不利,将导致教育对象人格的失衡,导致竞争意识不强和发展动力不足,更难培养出具有创造潜能的人。丰厚人文知识的底蕴与积淀,将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二是以教师的价值观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教师的教学活动决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和传递,教师现代化要从人文价值观的高度来把握。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重视育人工作,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师要以建设现代化和谐校园,发展现代化和谐文化为基础,实现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和谐,培养学生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人的现代化;城市治理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04-28(5)
新型城镇化是链接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环节。中央城镇化会议明确提出,中国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关键在于实现人的城镇化。因此,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核心,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并培育一代又一代具有现代观念、开放意识、创新精神、公益理念、健全人格的高素质市民。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首先要求实现人的现代化。这里所称的人的现代化,是指置于现代化系统中的人的现代化,因此首先有必要对现代化这一重要范畴加以界定。现代化,即如人们所言,它是受人们的价值观念指导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涉及到文化各个层面的人类文化的进步运动,也是一个包括科技、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各大子系统在内的庞大系统工程。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导向工业革命,提供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和动力,同时使作为经济、政治、文化和人格载体的社会主体即人所组成的社会结构发生相应的分化与整合,从而促进作为经济和社会集中体现的政治法律制度的变革,民主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大众参与。相应地,人们在文化方面从生活方式到价值观念、从教育水平到知识心理结构,也会在与其他要素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变化。[1]这样的理解,超越了过去人们对现代化的狭隘认识,即现代化不只是纯经济、纯物质层面的,它内含着人的现代。现代化的一切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Alex・Inkelex)就曾提出,人的现代化是指“他是一个见闻广阔的、积极参与的公民,他有明显的个人效能感;他有高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他乐意接受新经验以及新的观念,也就是说他是相当开放的,在认识上是灵活的”。同时,英格尔斯通过对6个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总结出“现代人”的12个特征:现代人应具有与宿命论相对立的效能感;乐于接受社会变迁;愿意接受新的生活经历;尊重并愿意考虑各种不同意见;积极获取并关心新的知识与信息;守时惜时,具有较强的时间观念;无论在公共生活还是在私人生活都趋向于计划性;基于对理性的依赖而对周围人给予依赖;重视专门技术和公正的分配;有较高的受教育和职业期望;具有普遍主义的倾向,不应特殊的个人特征而给予不同的对待;对生活采取分析的态度,倾向于更积极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2]
国际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则列举了现代青年和现代劳动者的特征:
青年对长者不那么顺从,对消费不那么计较,对享受不那么耽溺;劳动者敢于负责,懂得自己工作怎样与别人配合,能承担更多的任务,能迅速适应变化的情况,以及敏感地与周围人协调一致;乐于探索工作的意义,敢于怀疑权威,持有独立见解,以社会主人翁的姿态从事工作,办事灵活,行动敏捷;以自己与众不同而自豪。[3]
中国学者参考国外现代化问题专家的意见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也提出了人的现代化的标准:(1)具有高度的民主意识和民主参与能力;(2)具有高度的法治精神;(3)具有开放的头脑;(4)具有合作精神和竞争观念;(5)具有强烈的个人效能感;(6)尊重科学,不迷信权威。[4]在此基础,我们也可将人的现代基本素质特征及其构成进一步概括为:其一,有现代化的理想与进取精神。其二,有社会公德和现代人格。其三,具有现代法律意识和理性精神;其四,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化时空观念。而如果把这些特征加以高度概括,现代化的意识、现代化的素质和现代化的能力实际上就可成为衡量人的现代化的几条客观标准。[5]
新型城镇化要更好地实现人的城镇化,需要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为目标。现有格局下,考察新型城镇化的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需要从人口的现代观念、市民的休闲生活、教育条件、公共服务、社会参与、城市治理现代化等层面积极推动,以夯实人口城镇化的基础,并最终逐步实现人口的现代化水平。
1 淮安人口结构与城镇化的人口结构
2004年淮安市辖4区4县,包括92个镇和24个乡,总面积1.01万km2,总人口524.06万。自2000年以来淮安的城市化进程以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2004年末淮安全市城镇人口达到 190.47万人,城市化水平为36.35%,已经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
表1为淮安市城镇规模等级结构,可以看出,淮安市46.24%的非农业人口居住在仅占城镇个数1.12%的中心城市淮安,30.84%的非农业人口居住在占城镇个数93.26%的83个人口少于2万人的小城镇中,只有22.92%的城镇非农业人口居住在仅占城镇个数5.62%的5个小城市中。城镇规模等级体系发育不全,无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10~20万人的城镇虽有2个,但人口也刚刚超过10万人,5~10万人的城镇只有2个,2~5万人的城镇只有1个,1万人以下的城镇多达80个。由此分析,淮安市域城镇规模结构可以归纳出下列特征:城市化水平不高;城镇人口分布表现为“中间小、两头大”的哑铃型。[6]
2 淮安城镇人口的生活方式
理论上,对生活方式概念的界定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和价值观念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体系。[7]我们对生活方式的分析边界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生活方式的内容去界定。对广义的生活方式的分析应该涵盖政治生活、宗教生活、物质消费生活、闲暇和精神文化生活方式等广阔领域;狭义的生活方式主要把分析的边界限定在日常生活领域:物质消费、闲暇和精神文化、家庭生活方式;本文主要从狭义的方面分析淮安城镇人口的生活方式,即对淮安市城镇人口休闲、消费、日常生活等基本的生活方式进行分析。
在休闲生活方式上,淮安市城镇居民已经逐步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居民,特别是进城打工者终日为生计奔波,谈不上闲暇时间;即便是在茶余饭后,也大多聚在一起家长里短,或靠打牌、饮酒来消磨时间。近年来,城镇居民的闲暇时间在增多,闲暇时间的活动形式日益多样化,活动方式日益文明化。读报、看电视、上网、旅行等已经逐步成为一种主要的娱乐方式。每个月用于娱乐和其它文化消费的比例在明显增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推广,城镇居民在闲暇生活方式的内容选择上还会逐渐向现代化生活方式转变。
城市家庭消费模式中的不同开支反映着城市消费结构。在我国消费环境的影响下,城市消费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一些高收人家庭的消费比例中,花销在住房、车驾、奢侈品、娱乐上的费用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一些中等收入家庭的消费比例中,花销在旅游、居住、交通、通讯上的费用开始增加;而低收人家庭的消费比例中食品、衣着、文教、医疗占据消费的绝大部分。
食品的基本消费支出为1514.249元,占人均实际消费支出的62.89%。食品类的基本消费需求占该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居各类之首,这反映了食品类消费的弹性较其它类小,其基本消费需求与实际消费的差距与其它类相比最小。从供应保障的角度来说,是最需要关注的类别。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医疗保健类的基本消费需求比重分居二、三位,分别为59.75%和50.19%。一方面,这与近年来医疗、教育费用持续上涨有关,老百姓不得不用更多的钱来支付基本的医疗、教育等费用。
交通和通讯的基本消费需求比重最小,25.04%,说明交通和通讯类属于发展型和享受型的消费,由于经济相对落后,没有地理优势,思想观念相对保守等因素,导致淮安对外的交往和联系相对较少。说明居民对该类别的消费具有较高的承受能力,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衣着3类的消费数据显示,全省数据都低于淮安的,说明淮安在这3个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8]总体而言,淮安市城镇居民已由温饱型的农产品消费过渡到了小康型的工业品消费,并正在向比较富裕型的服务类消费演进,理性与享受型消费正在形成。居民消费结构将从物质消费为主转变为非物质消费为主;生存资料消费比重将进一步降低,享受和发展资料消费比重上升,对服务消费的需求和质量要求意识大大提高。
3 淮安城镇人口观念与思维方式的缺陷
3.1 缺少创新,发展视野局限
传统的民族文化宣扬恪守古训,以古人是非为是非,求稳怕变。这种心态严重阻滞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中国人那种因袭传统、害怕变革的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接受崭新的思想观念,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但是,因循守旧、变通意识差仍然是中国人思维的一大局限。[9]淮安作为苏中落后的地级市,同样面临着创新不足,思维固化的局限。欠发达地区的城市要靠自身的经济积累,最终达到一个相对发达的发展水平几乎是难以实现的。淮安市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关起门来搞建设的时期,与周边地区交流不足,与苏南苏中合作不够,致使淮安各方面一直处于江苏各市的落后水平。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淮安人需要转变因循守旧的传统思维方式,适应新时代,接受新观念,从思想观念上适应农村现代化进程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现代社会竞争更趋激烈,变化和更新更加迅速。如果说继承与模仿是传统社会的特征,并借以延续社会,那么,创造与变革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以此推动社会飞速前进。
3.2 转变对待知识和开放的态度
与先进地区相比,淮安教育还存在着诸多困难、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还未得到完全落实。教育规划相对滞后,教育投入不足、财政性保障水平不高。二是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办学水平差距明显,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和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三是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还需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未能完全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师队伍存在结构性矛盾,教育发展理念、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四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待增强。职业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不相适应。五是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科学研究重大成果缺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进一步改进,等等。与落后的教育相对,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们对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少城镇居民急功近利,忽视在培养人才上的物质投入。许多居民对知识、科技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源于直观的感受,而非对科技、知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中的深刻认识。
3.3 固步自封,流动渠道不畅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松动,城镇居民越来越多地接触到都市文明和大众传播媒介,城镇居民的成就动机和进取精神被大大调动起来。然而,知足常乐、小富即安、依赖等待、不思进取等思想观念并没有完全清除。因此,只有从根本上转变城乡居民的思维方式,改变知足常乐和故步自封的态度,增强成就动机与进取精神,作为城镇化主体的人方能适应社会现代化的需要,不断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步伐。
目前,淮安农村劳动力剩余严重,高达110万人左右, 而且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初中学历以下劳动力占总数的比重高达85.77%,同时, 劳动力仍以本地就业为主。实践证明,资金、劳动力的流通是促进欠发达地区逐步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有力手段。例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四川、江西、湖南、安徽、广西等地涌进广东的民工达650万以上,他们不仅解决了广东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且这些外出的民工回乡后带回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对振兴欠发达地区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是解决淮安新型城镇化的关键。
3.4 缺乏效率,时间意识淡薄
淮安作为苏北地区的中小城市,城市规模小,工业服务业欠发达。总体来说生活在城镇居民的生活节奏明显慢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同时亦无法与苏锡常等二线城市相比。慢节奏的生活状态导致居民的时效意识不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观念俨然成了大都市人的观念,小城市的居民不受此规则的规范。目前城镇居民的闲暇生活较之以前有了很大改变,但是还有的人乐于打牌、下棋、搓麻将、拉家常、聊天、闲逛,大好时光白白流逝、消磨掉。费时间,不讲效率仍然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要实现新型城镇化中的人的现代化,在思维方式的转变中必须增强居民的时效观念。
4 新型城镇化的“人的现代化”战略路径
4.1 发展现代化教育事业
21世纪是科技人才竞争的世纪,无论哪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观念都应由偏重资本推动转移到依赖科技和创新上来。在这个大环境下,淮安市必须继续以“科教兴市”作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教育实施的体系大略可以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类。[10]从淮安市城镇化的需要来分析,第一,我们应通过各种宣传、培训等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对终身学习的认识与了解,将终身学习的基本观念根植于每位乡村居民心中,培养家庭成员终身学习的态度与习惯。第二,在学校教育中,应以终身教育作为指导原则,改进学校教育的目标、课程、教材、教法及评价标准,以奠定终身学习的必需知识,并掌握终身学习必需的方法和技巧。鼓励成人重回学校就读,实现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民众开放。第三,建立、健全专门性成人教育机构,为成人提供各种学习、进修的机会,鼓励非正规教育机构及大众传媒加入终身教育的行列。
4.2 开展农村教育活动
根据我国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我们要重点加强以下教育活动。第一,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科技知识,重点要传授一些适宜当地农村推广的种植、养殖及一些三产服务性技能;还要深入开展“扫盲”活动,特别要提高中老年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封建迷信等在农村没有生存土壤。第二,加强各种宣传、教育活动,严厉遏制农村、聚众赌博现象。第三,采取适合乡村居民的文化程度、语言习惯、思维方式、接受能力的方式和手段,以教育、经济手段为主,结合运用法律、行政手段,双管齐下,开展普法宣传,增强村民法律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环保意识。第四,要发动相关部门及有关志愿者,开展对乡村居民的健康教育活动,切实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卫生水平,形成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
4.3 优化经济、政治环境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稳固和完善社会的经济结构,并为人的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物质保证。当前乡村城镇化,需要通过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促使人民生活的富裕化。而优化经济环境的过程中人的聪明才智也得到了充分发挥,人的综合素质得到充分提高,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的现代化。 促进政治环境民主化。传统乡村居民由于封建意识影响较深,缺乏现代公民意识和政治热情,政治知识严重匮乏,参与的程度和水平很低。而从实现人的现代化角度分析,乡村居民的政治参与可以培养乡村居民的现代公民意识,锻炼其政治能力,提高其政治素质,使其成为符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新型合格公民。在城镇化进程中为推动人的现代化,必须努力创设条件,让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主体之一的广大乡村居民通过民主投票选举、依法诉讼、妇女参政等形式参与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愿望,并通过村民自治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4.4 城市治理现代化
城市治理要求由原来的强制性的、自上而下的模式,过渡到具有较强参与性、
依靠开放的民主程序的模式。[11]国家与地方政府、私营部门和市民各担其责,共同努力。城市治理必须调动各级人力、财力和技术资源,才能实现成熟的城市社会所要实现的目标。城市治理还要求市民和企业都参与进来,作为负责的伙伴,互相协作,共同改善生活环境。目前我国公众在参与城市治理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说参与的深度不够,参与的范围不广,公众参与的机制不健全,公众本身的参与意识很淡薄等。[12]
城市治理的现代化理论特别强调公众的参与。在未来的城市治理中,城市政府应该有意识的下放城市治理的权限,让更多的有意愿的公众成为城市的治理者。其次为了方便公众的参与,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城市治理的经验,设置相应的参与治理的机构。例如地方社区组织。结合中国的国情,“地方社区组织”以社区为依托。与居民委员会结合参与城市规划。居民委员可以作为“地方社区组织”的强大的支撑点,因为居民委员会是我国最健全、最具活力的基层社区组织,居民委员会的权力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保障。如果这一构想能实现的话,此种由下而上的城市管理手段比政府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将更奏效。最后,培育公众的参与意识。与其说公众参与是一项技术,还不如说是一种信念和制度。如想顺利推动公众参与,那么最重要的是培养参与意识。一方需要将城市规划公开、透明、允许并鼓励公众讨论、评判;另一方面需要普及城市治理的知识,使公众能够用基本知识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
城市治理的现代化作为城镇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最终也是为了实现人的现代化。一切以人为本,城镇化的最终结果将是越来越多的人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这也是21世纪中叶实现基本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张开敏.第六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论文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口现代化)[C].北京:中国人口学会,1994.
[2] 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22-36.
[3] 王秀银.人口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J].山东社会科学,2004,(2).
[4] 王秀银.对人口现代化理论的几点思考[J].人口研究,2002,(2).
[5] 王学义.人口现代化的理论分析框架――框架的确立及其意义、依据与相关范畴界定[J].天府新论,2005,(2).
[6] 尚正永,张永凯.淮安市域城镇体系结构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1).
[7] 纪韶,李舒丹.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北京市为例 [J] .广东社会科学,2010,(2).
[8] 孙爱军.淮安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6,(5).
[9] 官卫华.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08,(8).
[10] 华芳英.城镇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及其路径选择[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
关键词:中医药教育 人才培养 现代化 创新
1中医药教育发展的环境与自身的不适应性
人们有理由预料,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它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形态,人类将逐渐突破工业经济百年来不断完善所形成的各种“成规”,借助科学技术和知识信息等生产力发展内部要素,极大地推动经济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作为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特征的知识产业,高等教育也应主动、积极地思考和变更自身的社会定位,在教育思想、发展水平、教育质量、布局结构、办学模式等层面全方位走向现代化。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以观念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关键,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师资队伍为保障,同时必须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标准化与特色化的关系。高等中医药教育担负着造就适应社会、经济和医学发展要求的高规格人才的重任,其改革与发展事关中医药事业的兴衰存亡。与此同时,21世纪也将为中医药产业和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人们对疾病的无毒(少毒)、无创(少创)、安全、有效的治疗的要求逐步提高,对亚健康状态的日渐重视,对保健强身意识的不断增强,为中医药拓宽了服务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医药学将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学术界、科技界的广泛关注,对中医药学的科学研究必然会在国际间广泛开展,并不断深化。中医药将更广泛地介人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深人将对医学科学产生深刻影响;中药学的研究将在各个领域中取得全面进展。中药在防治疾病中的作用和地位将显著提高;中医药学将真正走向世界和实现现代化。21世纪的新科技改革的六大趋势中,把生物技术放到了十分显著的位置。21世纪将开创生命科学的新纪元,生命科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将不断形成和发展,多层次、多方位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微观领域和宏观领域的研究将不断加强和深人,群体医学、环境医学、社会医学、自然医学的崛起和发展,生命科学正朝着定量、理性、数学模拟、综合的方向前进,一个新的综合科学的正在酝酿之中。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中医药现代化必将走出当前几乎单一的用西医学研究中医学、论证中医学的科学性的局面,用多学科融合的方法解决中医药学学术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形成新的概念体系、方法论和研究领域。这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医学模式及医学服务的根本性转变,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世纪后20年,随着人类疾病谱、死因谱的变化,迫使医学从单纯的生物模式向超生物模式转化,形成了今天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一环境”的新型模式,医疗活动也从单纯治疗拓展为以群体保健预防和主动参与为特征,以促进健全的身心状态和对环境、社会良好适应性为目标的综合态势。
面对机遇,中医药要走向现代化必然要求中医药教育的现代化,但目前高等中医药教育还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性:
其一,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封闭状态尚未根本解除,中医药教育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对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密切融合缺乏主动性,其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改革的内在动力不足。
其二,中医药单一职业教育的局面仍未打破,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道德情操、人文素质、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非智力因素对中医药人才价值取向的重要意义,人才适应性、针对性与超前性关系未能理顺,严重削弱了人才的发展潜力和普遍适应性。
关键词:高校管理;教育现代化;高校信息安全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教育现代化指的是,目前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进入到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时代,随之而来的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和发展方向。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在大的国际环境和我国建设背景下的教育现代化,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信息化、科学化和个性化。
我国的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教育本身的终身性和时空性、教育的社会性和生产性、教育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教育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教育的多样性和变革性、教育的国际性和科学性、教育的开放性和法制性。高校管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建设实现。
一、高等管理科学化的背景
高校的管理科学化,应建立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基本特征的把握上。高校的管理的科学化需要在思路、机制、职能、制度、理念、队伍建设等方面改革。
高等教育大众化根本是人的现代化,以高等教育的广泛型和平等性为原则。这要求高校管理本身要重服务,坚持育人为本,坚持以生为本,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标,建立健全学生民主参与机制和学生自我管理的途径和办法。
高等教育的社会化强调了教育的社会性和生产性,这要求高校管理思路的社会化,高校管理者和高校发展必须跟随时代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引导和培育学生在思想、德育与个人业务素质方面满足社会要求和时代需求。
高等教育的个性化,学习国外高等教育的模式,在共性与个性教育中寻求平衡,体现在教育的多样性上。高校管理要把握学生特点,根据个性需要,提供有关学生个体成才的指导和辅导工作,充分和总是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随着国与国的竞争和经济、政治全球化的要求应运而生的,其体现在教育的国际性上。高等教育必须与世界经济、社会、教育接轨。高校管理需积极融入国际教育发展进程,融入国际教育变革进程,吸收国外教育管理的先进经验,适应国际发展要求。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时代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引起的教育管理方式方法的变革。实现学生、教师在教学、科研、日常管理的信息化,采用教育制度,教育手段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教育管理质量和水平。
高等教育科学化,是与教育信息化相呼应,跟随科技发展,在符合我国教育科学规律和教育法治建设的要求下,应用科学技术手段,逐步完善高等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增强高等教育管理规范化,尊重教育规律、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建立完整科学的高校管理规范和程序。
高校管理科学化已经是当前信息时代下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把握好高等教育现代化要求和教育根本规律的前提下,建设符合时代进程和我国发展要求的科学的高校管理规范和手段。
二、高校管理科学化新要求
高校管理归根结底还是人的管理,其放在高等教育的框架下,根本的目的还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培养过程管理,即高校学生工作管理。在与我国高校和国外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比较重发现,我国的高校管理党政合一,功能相互结合,行政导向较强,校院两级制度,条块结合。我国高校管理行政层级过于分明,使得我国高校管理形式单一,过于僵化效率较低,所有事物均要经过校领导、行政职能部门、院领导、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干部的层层通知,导致信息还原度大打折扣。此外,学生在高校生活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均需要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后,找到管理人员或服务机构,各部门条块分割,手续繁琐,协调困难,导致高校管理部门的功能弱化,适应能力差。我国高校学生在校级层面对应党政两条线,院级二级层面就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局面,使得工作权责不清。因此,高校管理现代化的要求中,首先要明确高校学生工作的职能定位,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实际强化组织结构的功能设置,实现高校管理各部门组织机构的优化。
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我国高校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使得高校在教书育人方面忽略了学生工作的管理效率和服务理念。在高校管理中,应将学生的日常事物与教育类事物区分开,在学生日常事务中细分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咨服务类管理、第二课堂等,根据划分开的事物构建高校管理部门组织形态,确保高校学生事物的功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