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经济战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闻集团传统传媒经营业务业绩在过去一年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今天数字化对新闻集团的意义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重要。
2009年新闻集团整体经营业绩不佳
新闻集团的2009财政年度(2008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可以说是不够完美的一年,连续几个季报都透露出利润下降的趋势,当新闻集团2009财年报告出台、整年的收支状况呈现出来的时候,市场观察者们就可以充分理解为什么默多克如此坚定战略调整的意图。
1.负值的总营业利润
新闻集团有着庞大的收入规模、复杂的收入结构,其2009财年总经营收入为304.23亿美元,仅次于时代华纳,在全球传媒集团当中稳居第二的位置,但这一数字与其2008财年总经营收入相比下降8%,出现了最近5年以来的首次下滑。不仅如此,新闻集团年报里给出的2009财年总营业利润竟为56.5亿美元。
当然,这种合并财务报表的表面数字并不能说明新闻集团就真的出现了经营的全面亏损,实际情况是新闻集团出于对业务所处整体经济环境正在并将持续走弱的判断,而在自己的商誉和无形资产方面进行了88.96亿美元的评估减值,才在报表当中制造出这样一个大幅利润下滑的数字;其调整后营业利润实际为35.58亿美元,比2008财年下降33%,这种下降幅度,也已经足够说明新闻集团到了必须进行战略转型的关口。
主动在自己的商誉和无形资产方面进行减值,说明新闻集团对当前的传媒经济环境和自身经营业务的未来发展,都有着非常谨慎的考虑。根据新闻集团的解释,一是其多数业务所处的相关国家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经济形势走弱,二是新闻集团广告收入明显下降,三是随之而来的是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下跌,四是集团内部以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电视台、报纸和一些以广告为中心业务的公司的市场估值下降,基于对这些不利的现实因素和对未来市场环境变化的判断,新闻集团对自身的商誉和无形资产进行了评估减值。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出非现金减值共约89亿美元,其中公司无形资产减值46亿美元,商誉方面减值41亿美元。新闻集团认为在公司各类经营业务所处的经济情况还会进一步出现不利局面,公司的商誉、无形资产以及一些长期资产都存在进一步减值的可能。
2.主要经营数据明显下滑
观察一下最近5年的新闻集团经营数据,可以发现新闻集团的总经营收入自2005年至2008年都是持续增长的,但在2009年出现明显下跌。同时新闻集团总资产也从623.08亿美元缩水至531.21亿美元。
多项传统传媒业务收入利润均下降
在新闻集团2009年的对外宣传中,有线电视网业务的利润增加总是被重点突出,但其他业务就都只是一笔带过。新闻集团传统的主要经营收入来源领域,如电影娱乐业务、报纸与信息服务业务、电视业务等领域乏善可陈,电视业务领域甚至出现了85%的利润下跌幅度。
1.电影娱乐业务下滑
新闻集团的电影娱乐业务主要包含真人动作片和动画片的制作和购买,在全球各类娱乐传媒发行,以及全球范围内的电视节目制作和提供。
2009财年新闻集团电影娱乐业务经营收入为59.3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1%;利润8.4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2%。电影娱乐业务不佳,主要原因在于其全球范围内家庭娱乐市场的销售和电影院线领域收入出现下滑。此外,由于新闻集团在之前关于旗下著名的NDS集团股份交易中放弃了对其的控股权,无法再将NDS集团的收入合并到财务报表中,也因此而失去了一部分收入数据。
2.电视业务收缩、利润大幅下降
新闻集团的电视业务主要包含27个全功能广播电视台的运作,其中有9家居于双寡头垄断的市场地位,既为美国电视网提供节目,还在亚洲进行电视节目的开发、制作和播送业务。这些电视台中,17个是FOX广播公司的附属电视台,10个是MyNetworkTV的附属公司。
电视业务方面,新闻集团2009财年收入46.0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1%;利润仅剩1.7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85%。一个较大的原因是新闻集团一直在剥离出售电视台,比如2008年7月新闻集团将FOX下属的8家美国本土电视台以1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2008年11月,新闻集团还出售了一家波兰电视台的股份,在交易中亏损1亿美元。
3.报纸和信息服务成本增加、利润下降
报纸和信息服务业务,主要包含英国4家国家报纸的出版,澳大利亚大约146家报纸的出版、美国1家都市报和一家国家报纸的出版。2009财年收入58.5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利润比上年下降41%。利润下降主要是受到并购财经资讯内容提供商道琼斯公司的影响。新闻集团为了整合道琼斯公司,使其能够尽快进入集团的报纸和信息服务业务系统,付出了很多额外的费用,经营性支出和雇员成本都大幅增加。
新闻集团商誉账面价值减值中最大的―部分,就是针对报纸和信息服务领域业务,减值24.24亿美元,电视业务商誉账面价值减值为3.76亿。可见,新闻集团对报纸和信息服务领域的市场环境和未来发展的判断是最不乐观的。
4.有线电视业务保持增长成为唯一亮点
有线电视业务主要是通过有线电视系统进行节目发行。新闻集团2009财年唯一的经营亮点出现在有线电视业务领域,2009财年有线电视业务收入5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利润上升32%。在美国有线电视业务领域,新闻集团旗下的FOX新闻网近几年一直是收视率冠军。这一领域的增长,是由FOX新闻网、Fx电视网和国际有线电视频道共同推动的,同时,对国家地理频道上年收益的重估增值,也为此项目贡献了3.56亿美元收入。
5.直播卫星电视业务基本持平
直播卫星电视业务2009财年经营收入为37.6亿美元,比上年小幅增长1100万美元,但利润下降2600万美元。新闻集团的直播卫星电视业务,主要由意大利天空电视公司(SKYItalia)开展。SKY Italia在2009财年新增23.5万订户,2009年6月30日最大订户基数达到480万。2009年每订户平均收费为44欧元,与上年持平;获取每个新订户的成本为250欧元,比上年有所下降,主要得益于平均市场营销成本降低,以及初
装费用降低。
由于订户增长,SKY Italia相应地运营新频道、增加节目制作、增加市场推广,运营费用有所上升,再加上2009年度美元对欧元的升值,导致虽然业务收入增长,但以美元计算的利润反而下降。
6.其他业务
图书出版业务,收入11.41亿美元,收入下降18%,利润下降89%;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不景气造成的人们消费支出减少,书籍零售市场萎缩,书籍销量降低,同时去年也没有能够引起轰动效应的图书出现。杂志和广告插页业务,主要包含独立广告插页的出版,通过美国当地的星期日报纸的插页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收入11.68亿美元,小幅增长4%,利润持平。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新闻集团2009财年除了有线电视业务收入和利润均实现增长之外,其他领域的经营业绩基本都是向下的。有线电视网成为新闻集团收入和利润增长的龙头。卫星直播电视随着用户的积累,成本会逐渐降低,以后的发展前景较其他业务要好一些。其余几个传统的业务领域,从收入变化角度看,电视业务、电影娱乐业务收入下降值最大,其次是报纸和信息服务业务、图书出版业务。从利润变化角度看,图书出版、电视下降幅度最大,其次是报纸和信息服务业务、电影娱乐业务。
新闻集团的数字化战略调整
默多克在年度报告中撰文称,数字化趋势已经改变了所有的市场,今后的传媒产品将全部以数字化的形式出现,高清晰度视频、发送到人们移动设备的新闻、电视专业频道以及通过电视呈现的3D电影等,这些产品形式都是新闻集团今后传媒产品数字化改造的目标。新型数字世界充满机遇,新闻集团必须调整战略以把握这些机会。
1.高层组织结构调整,设立首席数字官
为了应对传媒领域内的数字化趋势,新闻集团在集团的高管层职位设置上进行了调整,新设立一个专门负责数字化发展的高管职位――首席数字官。2009年4月新闻集团委任前美国在线首席执行管乔纳森・米勒担任此职。新闻集团对米勒的工作描述是,他对新闻集团遍布全球的各类数字业务直接负责,目前正在对聚友网(MySpace)和其他数字媒体机构如视频网站Hulu等进行重组工作,同时还将带领整个集团建立新的经济模式,以实现新闻集团所有的印刷媒体向可赢利的数字化媒体的转变。值得注意的是,首席数字官将不仅仅对目前的数字业务负责,更长远的任务是带动集团内所有印刷媒体的数字化改造。
2,针对数字化部门进行业务重组
2009年由于全球经济景气状况的变化,新闻集团以广告为中心的众多业务受到不利影响,新闻集团在2009年内启动了一系列业务重组项目,着力改善公司的成本结构,控制成本,提高效率。首当其冲的重组对象就是数字化媒体部门,包括MySpace的母公司福克斯交互式媒体(FIM),正在重组公司的数字化媒体资产,按照业务优先的原则重新配置内部资源,使各种资源适应数字时代运营的要求,更紧密地为公司业务目标服务。重组项目包括了明显的工作岗位的裁撤,从国内到国外精简人员和机构,以提高数字化部门的商业运作效率。与这个重组项目相结合,集团还削减了很多额外设施需求,进一步降低成本。2009财年新闻集团其他业务领域的机构也实施了相同的计划,包括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报纸,HarperCollins出版公司,MyNetworkTV和FOX电视网等。
新闻集团为业务重组项目提供了3亿多美元的资金支持,这些费用包括人员遣散费用、设施相关费用和其他相关费用。2300万美元用在电视业务重组领域,3300万美元用在图书出版业务领域。7400万美元用在报纸和信息服务业务领域,1.82亿美元在其他业务领域,其中有大约1.75亿美元与FIM重组相关。
3.传统传媒业务领域出现战略性收缩
考察新闻集团近几年的资本配置和投资状况,可以发现新闻集团逐步收缩在传统传媒业务领域的资本投入,剥离出售传统传媒业务领域的资产,收拢现金。
传统领域的战略收缩体现在对传统传媒业务的出售和减少投资方面,在过去几年间,大量的传统传媒业务被新闻集团出售。2006年8月将部分凤凰卫视股份出售给中国移动。2008年3月卖掉了在台湾的有线电视业务股份,获利1.33亿美元。2008年4月,出售FOX体育台下属的NEt Bay Area广播电台股份,获利2.08亿美元。2008年5月,出售电视节目表供应商Gemstar的全部股份。2008年7月新闻集团将FOX下属的8家美国本土电视台出售,2008年11月,新闻集团出售波兰电视台的股份。传统领域中新增加的情况有2007年12月对道琼斯公司的并购,2007~2008年问对国家地理频道的股份增持,2008年对天空德国电视台的增持。
4.业务扩张和投资向数字化业务领域倾斜
在传统传媒业务领域出现战略性收缩的同时,新闻集团新的投资项目不断向数字化领域、在线业务方向倾斜,同时一直在推动数字化业务重组。
摘要:文章着重考虑在投资主导型国际分工和全球竞争的开放经济环境下,发展中国家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拓展市场为目的,以技术获取为手段的跨国并购投资策略的选择。通过建立一个博弈分析模型,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资产扩展”投资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产利用”投资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投资包容起来,形成了逻辑一致的解释。
关键词:技术获取;竞争策略;跨国并购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产品竞争优势大多是建立在劳动力价格低廉以及产品低价格基础上的。虽然这种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商品出口量的增长,但容易导致国际贸易摩擦,使一些国家频繁对我国出口商品设置各种贸易壁垒。在综合国力竞争愈来愈体现为科技竞争的新形势下,学习与吸收国外先进的科技知识,迅速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对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技术进步有两条路径:一条是内源式技术进步,这种技术进步来自于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自主开发技术;另一条是外源式技术进步,它是通过依靠国际技术转移实现技术进步(杨先明,2004)。内源式技术进步,需要较高的研发投入和较长的研发周期,而世界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通过国际技术转移实现技术进步成为可能。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依靠国际技术转移实现技术进步。通过外源式技术进步,可以大大缩短因研发所需要的时间,并节约相应的资源投入,避免重复研发和少走弯路;可以跳跃式地缩小与先进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获得技术的超常规发展。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是我国主动学习与吸收国外先进科技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它是指我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投资的方式在发达国家并购高科技企业、跨国公司的研发部门,从而获得先进技术与研发资源(如研发手段、研发人员、研发信息等),以迅速地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FDI通常会选择M&A而不是其他方式,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知识资产通常属于公司所有,是一种当地化的优势,并购可以对当地企业有绝对的控制权,降低了技术寻求壁垒。在合资公司中,跨国公司为了保持其技术领先的优势,通常会要求控股高端技术,对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溢出有着严格的控制,处于技术劣势的企业只能得到一些成熟技术,而当企业迫切需要得到对方的关键性技术时,M&A就成为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Dunning,et al,1997)。第二,以M&A方式实现对目标企业知识资产的获取,具有迅速提高相应研发能力的优势,从而可以迅速进入新市场(Belderbos,200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2008年前后,伴随着前CEO雷富礼“消费者在哪里,我们就必须在哪里”的豪言壮语,宝洁吹响了全面挺进数字新媒体的号角。但遗憾的是,宝洁当机立断且雄心勃勃的数字化转型却交出了2015、2016连续两个财年销售收入下滑的尴尬答卷。面对落败的市场绩效,宝洁不得不开始反思其数字化转型决策,并开始回归传统的电视广告营销模式。
对宝洁营销数字化转型失败原因的分析已经很多,大部分观点集中于两大类型。其一认为宝洁品牌群所涵盖的产品为消费者卷入度较低的日用品,并不适合以用户生活方式和社群兴趣为聚合模式的新兴社交媒体;另一类认为宝洁所秉持的“广播(broadcasting)式”营销并不契合以互动和分享为机制的网络传播。
这两类观点均未触及宝洁营销基因和数字营销环境之间的内生冲突,因此对洞察以宝洁为代表的传统企业在数字化营销转型之路上的结构还缺乏帮助。
对宝洁来说,自身的品牌战略架构及由此形成的营销经济基础才是阻碍营销数字化转型的内在梗阻。
多品牌吃尽市场规模红利
多品牌战略作为宝洁首创并成功运用的企业级品牌战略,客观上推动了定位理论的产生:宝洁的多品牌战略并非定位理论指导下的成功实践,恰恰相反,宝洁的多品牌战略却是定位理论得以归纳成型的案例基础。
正因为如此,宝洁多品牌战略一直为企业所津津乐道和备受营销专家关注的焦点在于宝洁旗下品牌群之间的差异化定位及其整体结构,而忽略了这种战略模式为公司带来的营销经济基础。
这种营销经济基础包括多品牌战略实施为企业创造的两个方面的营销经济性。
大规模覆盖
首先,多品牌战略凭借多样化的品牌族群为企业覆盖更为广泛的市场面。多品牌战略的实施,为宝洁公司同时满足不同的细分市场和消费需求提供了支撑。宝洁旗下不同品牌以差异化的功能诉求与形象策略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这从整体上为宝洁公司创造了一个聚合大规模市场需求的战略结果。可以说,多品牌战略是吃尽市场规模红利的最优手段。
大规模复制
其次,在大规模覆盖的基础上,多品牌战略还为宝洁开拓了大规模复制媒体策略与创意策略的机会。众所周知,宝洁的媒体策略一向坚持以电视广告为主,这样一种单一化特征明显的媒体策略大大简化了宝洁旗下多品牌的广告投放成本;同时,宝洁在电视广告创意上常年坚持的“问题解决型”创意模式也为大规模复制营销活动带来了便利。
比如,企业只需要在战略上解决了海飞丝品牌“去除头屑”和飘柔品牌“柔顺头发”的功能定位,便可以方便快捷地导入“有头屑用海飞丝解决”和“头发打结用飘柔解决”这种模式化创意,并通过标准化的电视广告进行大范围、高频次的营销传播。
从理论上讲,大规模覆盖与大规模复制共同创造了宝洁的规模化优势,只要发现并锁定一个市场需求,宝洁便能调动品牌营销来迅速地匹配这一需求。因此,低成本的规模化是宝洁多品牌战略成功背后的经济学基础。
数字新媒体对多品牌战略的解构
品牌是企业差异化经营的工具,也是消费者的识别工具,这种工具功能的实现归根结底在于消费者对品牌信息的理解和分类模式。数字新媒体建构了新的营销传播环境,重塑了消费者理解和认知品牌的心智模式,从基础上瓦解了宝洁多品牌战略的经济基础。
功能维度:传统的分类逻辑
“分类”是消费者信息处理的基本范式,由分类所构成的认知结构和心智模式决定了品牌的塑造路径和发展结构。
宝洁的多品牌战略正是建立在消费者以产品功能为维度的传统心智分类模式之上。正如“海w丝”品牌代表去屑、“飘柔”品牌代表柔顺、“潘婷”品牌代表强韧,宝洁旗下的各品牌以分别代表不同功能价值的形象共同形成了一个覆盖几乎所有功能细分市场的品牌群。
在金字塔式“广播”媒体的作用下,宝洁利用大众媒体的“灌输”功能,对消费者进行自上而下的品牌信息灌输,建立了一个以功能为维度的品牌信息认知框架。在这种架构下,功能成了消费者的认知标准,同时也是品牌间的区隔藩篱,消费者依品牌来识别不同的功能产品。
这种以功能作为品牌逻辑结构的战略模型也突出表现在宝洁的品牌延伸上。众所周知,宝洁在其日化品牌群中突出了宝洁母品牌的背书,但在薯片品牌“品客”的传播中却刻意淡化了其与母品牌的关联。这样的操作手法便是为了防止消费者对代表各种清洁功能的日化品牌与代表“美味”功能的食品品牌之间可能产生的混淆。
情感维度:新兴的分类逻辑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将社会整体的信息流通范式从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传播转向网络化传播。在这一转向中,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结构使得以兴趣为聚合焦点的社交族群开始诞生,传播的动力机制从传统机构化的媒体转向社交驱动,这逐渐重塑了消费者对品牌信息的心智模式。
与传统上将功能作为区分维度的心理认知不同的是,数字化媒体环境下的消费者品牌信息认知开始转向情感维度,即以情感的共鸣和态度的认同作为识别品牌的标签。消费族群以品牌基于情感的价值观和理念作为分别和处理品牌信息的维度。在这个心智模式之下,情感是消费者识别一个品牌的首要维度,而功能差别沦为次要因素,甚至是不再纳入考虑的因素。
因此,一个品牌若能够在情感上打动消费者,那么其推出符合其“品牌气质”的任何产品都将受到目标消费族群的追捧。
这种情况正发生在几乎所有互联网新贵品牌身上:“Google”品牌的产品从搜索、Wi-Fi、硬件到人工智能等,几乎涵盖了所有与互联网科技相关的领域;“小米”品牌正从手机延伸到非高科技各种生活用品;“罗辑思维”品牌从上市至今推出的产品也可谓五花八门……
多品牌战略与多产品战略
正是数字新媒体时代消费者心智模式的转变使得宝洁曾经叱咤风云的多品牌战略不再具有经济优势和市场基础。
首先,消费者不再以功能作为品牌信息分类结构的标准,使宝洁以功能结构建立的品牌壁垒和整体架构面临严重挑战,而这并不能简单通过运用数字媒体得到改变。
其次,在社交媒体时代创建一个品牌需要强大的情感资源,而类似于创始者个人IP这样的情感资源往往可遇而不可求。像宝洁一样依靠电视工业大规模复制品牌群的经济基础已然瓦解。
因此,数字媒体时代的原生品牌或成功转型的传统品牌都在采用一个新的品牌与产品架构,即单一品牌下的多产品战略。在这种战略模式下,品牌首先会选择一个能够代表其品牌精神的产品进行“爆款化”打造。
大多数时候,这种爆款承担的核心功能是获得消费族群的情感认同而非赢利,品牌会在获得消费族群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再通过产品延伸来实现变现赢利。
论文摘要:数字娱乐产业作为信息技术和文化产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通过对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的研究分析,在分析重庆市乃至西部地区数字娱乐产业发展的优劣势的基础上,探讨了重庆市的数字娱乐产业发展战略。并针对重庆市在数字娱乐产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措施。
数字娱乐狂潮正席卷着整个世界,并已成为当今信息产业中最具商业价值的新兴产业。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研究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数字娱乐产业也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增值点,西部地区如何缩小与我国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已成为政府部门所关注的热点。本文立足于数字娱乐产业涉及的各个层面,以重庆直辖市为例,对西部地区的数字娱乐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现状,为“十一五”建设期间的数字娱乐产业规划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并对如何提升西部省区数字娱乐产业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
1.数字娱乐产业与知识经济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明显。社会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着力发展信息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的共同趋势。信息技术不仅是未来知识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推动力量,而且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先导和支柱,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和综合实力的标志[1]。 随着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加速发展西部数字娱乐产业,是重庆和西部省区顺应时代潮流,缩小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发展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
1.1精神文明需要发展数字娱乐产业
可持续的发展大局要求各个产业的发展更加有效、敏锐,其中也包括数字娱乐产业。我国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数字娱乐产业普遍存在着盲目性,大起大落的现象屡见不鲜,更重要的是,其兴衰已经不仅仅是数字娱乐产业本身的、局部的、行业的事情,而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加速发展西部地区数字娱乐产业,是“十一五”建设中数字娱乐产业乃至信息产业由大到强转变的有力推进,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有助于确保重庆及西部省区城乡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实施。
1.2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传统工业经济的增长是建立在大规模消耗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因此传统经济的增长不具有持续性。而信息产业作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依靠知识资源来推动经济增长,是一个与传统产业完全不同、可节约资源、实现持续发展的产业,具有可持续增长的特点。加之,其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节约资源,而且还能形成新的产业,开拓新的市场,势必大力加快城市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步伐。因此,重庆及西部省区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发展文化产业建立民族文化品牌
通过最大限度地追求标准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是现代产业区别于传统“行业”的一个本质特征[2]。正是在这种对标准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追求中,才使文化产业成为第三产业中最富现代意义,与高科技尤其是数字娱乐技术发展结合最紧密的产业。当代数字娱乐业发展的状况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文化水平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中国正在掀起一场“创意文化产业”建设热潮,许多地区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纷纷提出了“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文化之都”等战略性的口号,“文化产业园区”相继兴建[3]。加快重庆及西部省区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建设步伐,有助于推动打造西部省区民族文化产业品牌,提高西部省区的影响力。
2.重庆数字娱乐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2.1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
重庆市正面临世纪性的发展良机。设立直辖市后,重庆抓住中央直辖、三峡工程建设、西部大开发三大历史性机遇,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扩大开放,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其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显著提高。“十一五”规划以来,重庆市不断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资建设力度,“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使其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目前重庆市已拥有较雄厚的技术经济基础和实力,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和精良的科研设备。如今数字娱乐产业作为新兴的一项科学技术与文化并进的产业,其发展的潜力很大。
2.2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随着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建设,其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例如宏信软件公司,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游戏开发平台及引擎,在游戏和动画制作领域均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朝华数字娱乐有限公司,集数字娱乐和文化传播于一身,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游戏引擎WHALE达到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天极信息发展有限公司,作为重庆市最大的SP运营商,先后推出了重庆复生记、天极夺宝奇兵等无线游戏,并通过天极无线平台投入运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4]。同时,重庆市拥有众多的高新软件园、电子工业园,目前在重庆大学城正在兴建重庆数字娱乐动漫基地,基地将建立产业孵化园,创办动漫杂志和专业网站,筛选塑造大众喜爱、具有商业价值潜力的动漫形象,开发动漫产品。可见,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加速发展的大环境已初步形成,并成为带动重庆市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2.3产业发展投资环境正在改善
重庆市具有良好的数字娱乐产业链基础。重庆市具有完整的出版发行机构,也有著名的信息类门户网站——天极网,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基础。在衍生产品设计和制作领域,重庆本地低廉的生产成本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库,为游戏和动画衍生产品提供了大规模生产的条件。重庆是长江中上游信息中心,凭借其通信和互联网发达的优势,为数字娱乐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如开发大量高水平的基于电信的增值服务[5]。另一方面,重庆与国际上的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来渝投资的外商日益增加,客观上促进了重庆地区国际文化交流。因此,在数字娱乐领域可以较容易地与国际市场接轨,快速引进国际先进的营销理念和市场运作手段,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发展数字娱乐产业。目前,重庆本地已有部分企业与国际著名游戏开发企业展开合作,这将促进国际产业界深入了解重庆,关注重庆经济发展,并为展开进一步的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2.4高校密集智力资源丰富
重庆是西南地区的核心城市,高等院校云集。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等高等院校每年将培养大量的信息类和艺术类专业人才,为数字娱乐业游戏和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满足数字娱乐业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同时,重庆市拥有的各类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科研经费收入及支出均为西部地区领先水平,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的核心发展力,重庆市的人力成本相比北京、上海等地更为低廉,可人才质量毫不亚于东部发达地区。因此重庆完全具备大规模发展数字娱乐产业的人才基础和智力资源。
2.5制约因素
“十一五”期间,重庆市紧密结合经济和智力资源优势,在发展数字娱乐产业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可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在宏观区位中远离经济技术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不利于对人才的吸引;多数企业对数字娱乐高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还较差,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风气还有待进一步浓厚,数字娱乐产业兴起的宏观环境还有待改善;知识产权的观念较为陈旧,技术成果转化还比较困难,自主知识产权意识还比较淡薄;目前企业普遍处于散、小、弱的状态,未能有效地采取大公司战略,强化产业链的优势作用,导致竞争力较弱。
3.发展战略与对策措施
3.1发展战略思考
针对上述情况,发展战略应立足于:以政府指导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高新区、大学城、软件园及数字娱乐产业化基地大力提高数字娱乐企业和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倡导技术创新和民族文化品牌意识,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娱乐技术产品,发挥本土区域经济科技和生产力布局优势,因地制宜,构建重庆乃至西部省区数字娱乐产业发展的动力基地和示范基地,调整和优化当前经济结构,促进数字娱乐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
3.2对策措施建议
关键词:数字城市; 城市可持续性发展; 协调性; 可变性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转型中,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发展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促使全球迅速迈向信息社会。城市作为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数字城市概念的提出,就是人们在信息时代认识和把握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的崭新探索。数字城市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的崭新探索,使人们越来越多的探求数字城市和城市持续性发展的相互关系。
1 数字城市与城市持续性发展
1. 1 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作为数字地球在城市区域的具体化和扩展,现已成为各国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关于数字城市的研究,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尚处在探索阶段。数字城市源于数字地球的战略构想。自从1998 年,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戈尔首次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以来。在国内“, 数字北京”、 “数字武汉”、“数字辽宁”等发展计划也纷纷出台。到2002 年,我国668 个城市中已有120 个建立了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并有40个大中城市启动了数字城市的规划建设工作,根据我国学术界的综合,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数字城市的内涵应该是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数字化工程、城市3S 应用和城市整体信息化的有机综合,最终形成智能、敏捷的城市数字神经系统
运用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如数据挖掘、知识提取和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城市中广泛的、多源的空间信息的有效集成和管理。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社区、数字家庭等子系统,其实质是城市的数字化、信息化和虚拟化。数字城市提供给公众和企业的将不仅是虚拟的用户界面,以实现所谓的“数字生存”,更重要的是它将辅助政府制定城市管理的综合决策,如城市规划,市政运作,社区管理和紧急事故响应等,实现城市的综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数字城市的框架基础含三项内容: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宽带网络、计算机服务系统和网络交换系统;二是数据,特别是空间数据。因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信息有80 %与空间数据有关。海量数据是数字城市运行的基本元素,离开数据,信息基础设施就成为虚有其表的空架子;三是人,管理数字城市和使用数字城市的人。建设高度发达的城市数字神经系统和数字文明,将从根本上变革城市的生活、工作和交流方式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推动社会进步。
1.2 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城市能源的利用效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生态质量,其核心是协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其中,社会发展是目的,经济发展是基础,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可持续发展在城市框架下加以讨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从资源角度看,是一个城市不断追求其内在的自然潜力得以实现的过程,从而达到资源的保护、再生和开发的平衡;从环境角度看,强调利用环境生态规律来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从社会角度来看,城市可持续发展追求经济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实现社会各地区、各阶层的环境资源共享,社会发展以富有生机、稳定和公平为标志,从而减少贫困和犯罪等。《21 世纪议程》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目标是:改善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和所有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中国21 世纪议程》也提出我国可持续发展城市目标,即建设成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有利工作、方便生活,住区环境清洁、优美、安静,居住条件舒适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大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快速和持续增长,提高了城市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使城市发展走向良性循环。
2 数字城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
数字城市指的是信息化城市,是现实城市的虚拟对照体,是对实体城市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它具有城市地理、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的功能。可持续发展对应的是现实世界,尤其是人类居住的实体城市。如何解决城市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在数字城市的建立过程中,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始终贯穿其中,两个领域相互渗透、相互作用通过实体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
2. 1 数字城市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动力
数字城市建设是遥感、计算机、空间技术、通信等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体现了当今最先进的生产力, 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动力。数字城市正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等新的经济模式在城市的具体体现,数字城市运用高科技手段,实现城市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虚拟化。数字城市可以通过仿真技术和预测模型较准确地预测城市的未来发展。由于城市地域的广阔性和城市发展的不可重复性,许多不可能实际进行的发展实验,可以在数字城市的虚拟实验室中,通过仿真技术和虚拟模型来完成。例如城市经济发展仿真模型、城市社会发展仿真模型、城市生态环境虚拟模型、城市设计虚拟模型等等。在数字城市的各种信息系统中,本身就包含了决策支持系统。数字城市的决策模型可以在众多的决策方案中,选择实现城市决策的最优化。
2. 2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坚实基础
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最基础的支持。一个城市如果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城市就会陷于停滞状态,从而使数字城市建设失去实体基础和动力来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将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资源保障。首先,城市丰富的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强大人力资本和智力支持。目前,我国推行数字城市战略的不少中心城市,相继开展的“人才高地”建设,就是出于这样的战略考虑。其次,数字城市战略需要大量的投资,这只有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方可顺利实施,一个没有经济发展潜力的城市是不可能支撑数字城市的建设的。再次,高度文明、稳定、进步的社会,生态平衡、环境优化、美化的城市,是数字城市建立和健康运行的环境基础。
3 数字城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可变性
3. 1 城市发展的部分旧有动力失效,可引发可持续发展危机
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及其管理模式,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曾经发挥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中,这些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工业社会“规模即实力”的论断在信息时代变得不那么准确,一些曾在城市发展中起过支撑作用的大型企业,由于不能实现信息化转型而丧失竞争力,一些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也会因为落后于信息化的时代步伐而陷于边缘化状态。这种“信息差距”现象导致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危机,表现为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明显冲击。这种冲击对目前仍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发展中国家,影响尤为严重。由于城市经济从规模经济向速度经济转化,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科技密集型产业转化,城市人口的显形失业和隐形失业都会相对上升,部分产业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从而导致社会的“信息贫困”现象。动摇社会的稳定,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由“信息差距”和“信息贫困”造成的“信息化鸿沟”,将进一步扩大发达国与发展中国家、富人和穷人的现有差距,造成更大程度的发展失衡,从而广泛影响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3. 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停滞将导致数字城市建设丧失根基
数字城市作为人类城市的崭新形态,它本身就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现象。因此,它不可能脱离城市实体的可持续发展这样一个现实基础。一个毫无生机的城市是不可能建成所谓数字城市的,一个生态灾难严重的城市即使实现了数字化,对于人类来说也毫无意义。如果数字城市的盲目建设导致对城市社会的严重冲击,造成所谓断裂性发展,从而中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机过程,这将是数字城市的最大悲剧。所以,是推动还是阻滞城市发展可持续性,就成为衡量数字城市建设的一个根本标准。离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数字城市建设就失去了实际依托,丧失了根基,成为真正的“数字泡沫”,毫无现实意义。
4 结束语
数字城市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其强大的影响力决定着城市发展的前景。它将积极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也会带来一些冲击和负面影响。克服这些冲击,将开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完善数字城市的研究工作和建设工作。在我国,数字城市刚刚起步,前进的道路上遇到的困难会有很多,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数字城市是时代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必须迎难而上。我只是对数字城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的肤浅分析,更深入系统的研究需要大家的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新,程国栋. 空间内插方法比较〔J〕. 地球科学进展,2000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