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图书馆文化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此宣传角可以包括音乐知识的普及、音乐类新书及好书的推荐、经典音乐欣赏,也可以和音乐爱好者组成互动,由音乐爱好者对最新的、流行的、受学生欢迎的音乐进行推介,提高音乐爱好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了解音乐,喜爱音乐,形成良性循环。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可以问卷跟踪调查反馈学生最希望普及哪类音乐知识,最希望推荐哪几种音乐图书等,倾听大学生的心声,获取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使音乐宣传角工作真正做到实处,更好地为音乐爱好者及广大学生服务。
2定期开展音乐讲座
大学里一般都有诸如音乐欣赏之类的公共课,供爱好音乐的学生选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音乐系也有开设此类课程,但学生在上完一学期的课时、修完学分之后,一般都会结束这门科目的学习。而短短一学期的课程,是不能满足音乐爱好者的学习需求的,对于大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也是不充分的。大学里除了音乐公共选修课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社团丰富着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其中一些音乐团体,是音乐爱好者的好去处。但这只是大学生中的小部分,对于大学生整体音乐素养的提高和相关音乐知识的普及来说,相当于杯水车薪。作为高等教育重要平台的图书馆,若能为此做些什么,则能够更好地体现图书馆的知识传播功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宁校区图书馆新馆除了各个楼层的馆藏设置和办公区域外,还有会议室、专门用于举办讲座的多媒体教室等,若能将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定期对学生开展音乐知识讲座,则对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至于讲座的内容,既可以是音乐鉴赏类的,也可以是音乐相关专业知识类的,对此可以进行问卷调查,征询学生们的意见。除了以上种种之外,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向学生推荐好的音乐,普及一些音乐知识。高校图书馆整体音乐文化环境的营造,除了音乐元素之外,就是文化环境的建设。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宁校区图书馆新馆,有着漂亮、大气的外观设计,宽敞明亮、温馨而富于人性化的内部结构布局,以及实用、舒适的书桌、座椅配置等,从硬件设施来说,符合建设一个现代化的、高性能的图书馆的条件。除了硬件设施之外,图书馆的软件设施对于图书馆的文化环境建设,起着关键的作用。
3图书馆的理念建设
一个图书馆的理念包含与代表了图书馆的立馆理论和思想,观点与经验。健康良好的图书馆理念,将为规划者指明图书馆的建设方向,有助于图书馆的事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大学图书馆所具有的办馆理念,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代接轨,创造出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图书馆新理念。图书馆的理念建设包括树立为读者服务的理念和提高馆员素质的理念。
3.1树立为读者服务的理念高校图书馆是以读者服务为核心的,图书馆所拥有的文献信息资源和现代化的技术,其宗旨都是为读者服务的。要建设一个现代化、高品位的图书馆,必须挖掘内部的潜力,展示自己的特色,为读者提供优质、快捷、方便的服务,树立一个全新的服务理念,读者是这个全新的服务理念的中心,满足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工作的基点。有这个理念作支撑,就可以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了。
3.2提高馆员素质的理念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决定着图书馆的整体形象和品位。图书馆员被称为“图书馆的灵魂”,因此,图书馆员的素质也决定了一个图书馆的成败和荣誉。当今时代的图书馆,与高科技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接轨,面临着知识的转型,也要求图书馆员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力争使每一个馆员都成为相关专业知识的专家,为读者提供一流的、专业的信息化和导航服务。在当前的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员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高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和平台,对图书馆员进行专业的、阶段性的教育和培训。图书馆员应主动地、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水平,使自己成为高层次的、复合型的人才,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为读者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4图书馆的制度建设
1.1举办学生文化活动的意义
1.1.1增进交流,加强沟通,提升图书馆吸引力
在现代高校图书馆工作中,应该更注重与读者的互动与沟通,及时掌握读者的动态与需求,在读者与图书馆之间搭建起一座信息互通的桥梁,使图书馆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将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发挥极致。
1.1.2提高图书馆资源推介的能力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举办各种学生文化活动,使学生成为图书馆的“常客”,让学生形成一个印象,只要有文化活动就在图书馆进行,做到“我不在图书馆,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让学生不仅仅把图书馆当成一个上自习的地方,更要把图书馆当成文化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久而久之让学生对图书馆产生浓厚的兴趣与依赖。此外,要适当在学生文化活动中嵌入对馆藏资源的各种推介信息,使学生有意无意间就可以了解到诸如“图书馆新引进书刊”、“新引进数据库”、“移动图书馆推广”等多种信息,从而提升图书馆资源推介的能力。
1.1.3创造发挥图书馆资源价值的条件
在图书馆的工作中,我们常常会思考如何将读者吸引到图书馆。图书馆通常采取不断地丰富馆藏资源,试图通过采购更多符合学生“口味”的书籍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然而,效果微乎其微,反而造成了很多资源闲置,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换一种思维,就是要先把读者“引”进来。如果我们采取举办多种学生文化活动的方式必然会吸引大批的学生到图书馆,即可创造发挥图书馆资源价值的条件。
1.1.4拓展图书馆服务功能的需要
在现代图书馆工作中,传统的借还书服务已经不能够再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需要不断地开拓新的服务方式,新的服务理念来满足读者不断增长的需求。学生文化活动是高校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锻炼自我,展现才能的平台,更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体现。图书馆通过满足大学生填补课余时间的需求,从而丰富了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向学生传递了知识,为图书馆凝聚了“人气”,进而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二、举办学生文化活动需遵循的原则
2.1效益原则
图书馆举办学生文化活动是一项文化传播的行为,为了使其更广泛、更深入、更有效地开展,就必须要注重其所产生的效益,适用于采用商业眼光来对待这一经济特征。所以,图书馆所举办的活动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具有一定的知识可获取性。除了满足大学生的胃口外,必须使参与者能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决不能花了钱,办了活动,最后仅供娱乐,一定要开展能够促进大学生文化知识增长的有意义的活动。3.2 组织原则举办的活动必须经过充分的组织方可实施。从制定活动目标、规范组织管理和制定实施计划等一系列活动过程,都必须经过明确的梳理,形成一份行之可行、行而有效的活动方案,确保活动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目标。
2.2指导原则
图书馆在学生文化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组织学生文化活动,并不是将图书馆的场地和资源简单的交给学生就完成了工作。而是要在学生文化活动的整个环节中进行把控和指导。既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活动客体演绎为活动主体,同时也要对活动价值导向和实施方案进行判断,扮演好一个“裁判”的角色。
2.3创新性原则
随着年代的变迁,70后、80后和90后这些称谓不断交织更替,举办学生文化活动所面对的对象也在不断地变化。不同时期的学生文化活动应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主题,不仅要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特性,更应能正确引导学生。因此,学生文化活动的设计要不断地创新,不能一成不变,更不能循规蹈矩。要善于发现学生生活中的闪光点,加以挖掘,赋予创新。力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图书馆举办学生文化活动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3.1存在的困难
3.1.1人手不足
馆员们每天都有自己繁重的业务工作需要处理,很难单独抽出人手对学生文化活动进行指导和跟踪。目前,大部分图书馆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来负责处理组织学生文化活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这就导致了布置的工作没有人具体负责和组织实施,导致很多活动做不起来。
3.1.2经验不足
图书馆举办学生文化活动是图书馆自身业务中新发展起来的一项工作,毫无“前车之鉴”。对于馆员们来说完全是一项新的极富挑战的工作,会经常遇到无从下手、不知所措的困境。举办学生文化活动不再是简单的通过书本和学生打交道,更像是以一个辅导员的身份来和学生相处。
3.1.3经费不足
经费不足一直是困扰图书馆开展学生文化活动的重要问题。由于在图书馆的业务经费项目中,学校并未划拨独立经费用于开展学生文化活动,导致学生文化活动缺乏经济保障,严重阻碍了活动的开展。
3.1.4宣传手段落后,影响范围小
活动初期的宣传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活动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参与者的数量。传统的宣传思维仍停滞在手绘海报,散发传单等简单易做的方式,影响范围有限,传播速度较慢,达不到“广而告之”的宣传效果。
3.2图书馆举办学生文化活动的具体措施
3.2.1发挥义务馆员
学生社团的作用。义务馆员和学生社团是图书馆举办学生文化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加入不但可以弥补图书馆人力不足的问题,还可以促进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搭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平台,帮助我们更好的组织和实施活动。
3.2.2与校团委、学生工作部积极展开合作
广泛的开展与学校团委和学生工作部的合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发挥学校资源。比起团委、学生工作部举办学生活动的经验,图书馆尚显不足,所以图书馆需要加强与团委、学生工作部的沟通交流,互通有无,互惠互利,联手开展学生文化活动,借助他们较为成熟的学生工作经验和活动举办经验,积极展开合作,共同为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而努力。
3.2.3学校支持为主、市场化运作为辅
图书馆应结合学校项目化及图书馆品牌化建设,将学生文化活动打造成一个图书馆的文化品牌,并使之纳入到学校每年的经费预算,避免一次性而无后续投入的情况发生,使活动能够得到连续开展。同时,借助学生社团“拉赞助”的经验,适当让学生通过“赞助”的形式获取一定资金,这样不但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也能够使学生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赞助”项目要由图书馆严格审核与把控。
3.2.4通过新媒体通信手段扩大影响力
充分利用新媒体通信手段的影响力,借助诸如:微信、微博、QQ等多种新通信渠道,扩大宣传力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与读者建立起信息互通渠道。
四、结束语
组织文化理论源自企业管理理论创新。该发展到目前已成为一个大众概念。对于组织文化的概念界定,不同学者存在不同认识。切斯特·巴纳德形容组织文化是人们赋予工作和生活意义的虚构;德伦西·狄尔认为组织文化就是与组织成员相互作用的共享价值和信仰系统、组织结构、产生行为规范的控制系统;尼斯·K·姆贝从组织就是文化这一观点出发,提出组织文化的“深层结构”的概念[1];以沙因、哈奇、科特和赫斯克为代表的人物提出组织文化的层次模式,认为组织文化的结构被划分为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且各层次之间彼此关联,构成组织文化的有机整体;以罗宾斯为代表所提出的组织文化要素模式认为,组织文化是成员共享的意义体系,即其所重视的一组重要特质,主要包括成员的认同、强调团队、以人为主、单位整合、控制、风险容忍度、报酬准则、过程结果取向以及开放系统重视度。它们相互搭配,即成为组织文化。[2]虽然不同理论对组织文化的诠释不同,但都从一定程度上概括了组织文化的内涵、特征或作用,并且都强调了思维和精神因素是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组织文化可以理解为: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在适应外部环境和维持内部整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组织所特有的并由组织成员所认同的目标、传统、信念、价值、意识、规则、思想与行动的综合体。从各种组织文化理论来看,组织文化是一种全新的组织管理思想,而不是过去那种在管理实践中偏重于物质刺激和行为控制,管理手段上强调管理工具的理性,管理思想上强调的是“他律”而不是“自律”。组织文化理论的提出,在管理学意义上,指的是组织的管理文明,是用新的思想彻底更新传统管理理念的思想基础,通过尊重人性,将人们内心的精神力量激发出来,使组织成员走向自觉,从内心深处迸发工作激情,展现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而这种自觉性一旦形成,组织成员将会工作热情高涨,工作积极主动,且富有进取性和创新精神,而不是在外力的推动下被动消极的劳动。组织管理的模式也将进入到文化管理的最高境界。当然,这里的组织文化内涵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虽然强调组织成员的信念与价值等精神因素,但并不代表否定他律、行为控制等制度因素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实际上,二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文化是抽象的,是约定俗成的,是组织成员整体的、长期的、共同认同的、共同遵守的理念和规范,是一种历史的积淀过程,而制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组织为达成目标,统一全体组织成员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的手段。二者的关系是文化是提高管理的高级样式和深化,而制度则是达成这一境界的重要手段。因此,强调组织文化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并不是忽视制度约束在组织管理中的运用。
二、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内涵及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价值体现
2.1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内涵
图书馆不仅具备一般组织中的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组织环境以及组织目的要素,而且更因其拥有庞大的信息资源,悠久历史传统与文化底蕴,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带有文化表征的特殊组织。因此,我们可以将企业组织文化中的相关原理运用到图书馆管理方面。从图书馆管理的角度,将图书馆组织文化理解为:图书馆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并被全体馆员认同的目标、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形象意识以及精神风貌等多种文化要素综合体,并在此基础上构成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3.2 图书馆组织文化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价值体现图书馆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并为馆员所内化,就会成为馆员们的群体文化。馆员们就会成为一个具有共同信念、目标、价值标准、制度规范和行为遵循的群体。这种群体文化比规章制度更具有约束力,使馆员的一切行为从被管理走向自管理,从自发走向自觉,从而可实现图书馆的规范管理和文明管理。一旦某些馆员的行为偏离了共有的行为准则时,组织文化会自动转化为群体意志并通过群体舆论、群体行为等方式对其施压和纠偏,使其重新回到共有的行为遵循上来,达到规范管理和文明管理的目的。同时,对图书馆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应有之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图书馆组织文化可以说是馆领导的价值观念、思想宗旨和情感意志的展开和体现。他们的行为对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塑造意义深远。馆领导在馆员心目中有权威,对馆员有感召力将对图书馆组织文化管理模式的形成至关重要。而符合图书馆发展现实与需求的领导理念,可以促进图书馆馆员之间关系的和谐,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集成馆员的智慧,并最终完成对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塑造,形成图书馆组织文化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图书馆日常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矛盾得到缓解,图书馆组织的文化的凝聚、导向、约束、激励、辐射功能[3]得到发挥,从而实现图书馆组织文化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价值体现。
三、图书馆管理现状分析
4.1管理理念陈旧落后
近些年来,一些图书馆开始尝试引进先进组织文化管理理念进行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实践,但从普遍意义上来讲,大多数图书馆仍旧固守传统管理理念,按照既定的程序、方式和手段对图书馆进行行政统管,对图书馆组织的目标、信念、价值观以及馆员的知识、精神面貌及馆员间的人际关系等方面缺少研究与关注。管理理念落后,“全面管理”的组织管理思想依然盛行,大多数图书馆领导还停留在集中管理、统一管理的非人性化管理层次上,低估了图书馆组织内部的复杂性,严重制约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4]面临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图书馆业务的冲击,馆员对图书馆事业的核心价值、目标、信念等产生了怀疑与动摇,此种情况下,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已很难实现人心凝聚和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2管理实践缺乏自我管理与文化培育
落后的管理理念必然带来管理实践中的问题。从当前的图书馆管理现状来看,其管理表现为一种“他律”,而不是“自律”,主要表现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偏重图书馆员的行为控制,只教会馆员如何管理别人,却很少教馆员管理自己。另外,许多图书馆管理者在实践中偏重于物质刺激与行为控制,而缺乏对馆员进行价值观念、信念、理想、职业道德、形象意识等文化方面的培育,理想地认为用物质手段就能打动人心、激励先进、督促落后,用硬性的制度规定就能牢牢控制住馆员的行为。实际上,物质刺激类的管理手段与行为控制并未达到管理的理想效果。随着物质刺激手段之边际效用不断递减,图书馆员对于物质刺激的敏感性越来越低,以至于图书馆员对于低速增长的物质越来越感到没有意思;图书馆员的精神追求出现空缺,自律意识强的图书馆员依旧先进,自律意识差的馆员依旧落后。
四、图书馆组织文化在图书馆管理创新中的运用
5.1明确图书馆建设的目标与方向,为管理创新开掘不竭的动力源泉
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发展必须要目标明确。在确立发展目标时,图书馆管理者必须要考虑当前的时代背景、社会主流思想以及传统文化精华等国情要素,还要考虑本馆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前景。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作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制定应遵从图书馆组织的宗旨和战略方向,并形成自身图书馆的特色和以图书馆组织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主要包括:图书馆团体意识、团体价值、团体目标、团体精神和团体形象、团体特色等。同时,还要注意所建设的图书馆组织文化体系必须能够促进图书馆功能的发挥和图书馆工作人员价值的展现,并按照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依存的原则,增强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为图书馆管理开掘不竭的动力源泉,打开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新局面。
5.2树立图书馆的共同价值观,为管理创新提供精神支持
图书馆的共同价值观是图书馆组织文化的核心,是图书馆的灵魂,也是图书馆组织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识别、接受和执行图书馆组织的价值观。在经历传统图书馆到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变革后,人们对图书馆的存在必要性产生怀疑,甚至有些图书馆工作人员也对自身的工作价值丧失信心。此种情况下,图书馆要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必须要找到自身在社会上的存在价值。要使馆员始终相信图书馆的生存基础在于能够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特别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与用户查找真正有用信息反而更加困难的矛盾情况给图书馆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图书馆能否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将是证明图书馆存在价值和图书馆工作人员价值的试金石。图书馆要将这种价值观贯穿于整个图书馆组织中,为全体馆员所接受,并指导他们日常的业务工作。由于每位馆员的成长环境、文化修养不同,他们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必然存在不同于他人的特质。因此,要使个性不同的图书馆员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还需要图书馆管理人员精心培育,努力营造,为员工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充足的发展空间,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5]图书馆的管理层要综合选用示范法、激励法、感染法、灌输法、疏导法、价值澄清法等多种组织文化建设方法,通过对话、学习、讨论等方式,使馆员对图书馆的目标、观念、规章制度形成认同感,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要建立良好的馆风,使“读者第一”、“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成为全体馆员共同拥有的追求和信念,让永不满足和不断提高为读者服务的水平成为大家的共识,用共同的价值观将图书馆员联系在一起,塑造具有感召力的团队精神,并能不断激励员工挑战自我,挑战事业[6],为图书馆的管理创新提供精神支持。
5.3转变管理者的传统角色,为工作创新提供牵引力
组织文化理论运用到组织管理上,管理变成服务,管理成了众人的委托,管理者由被委托所产生的权力,则是对委托人服务的责任与义务。管理者除了要完成基本计划、组织、协调这样一些基本职能外,还必须转变对权利、责任的认识。管理学家沙因说过:领导者所要做的唯一重要的事情是创造和管理文化,领导者最重要的才能是影响文化的能力,一位优秀的馆领导不仅要对图书馆的人、才、物有清楚的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对图书馆的风气、道德、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有深刻的认识,对图书馆内外部环境、社会风气等时代精神有准确的把握。[7]同时,图书馆管理者要认识到图书馆管理中的上下级关系只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分工形式,管理者的角色只能是帮助馆员实现自我管理的帮助者、服务者,将传统意义中的上下级关系转变为自我管理的伙伴关系。在这种管理理念指导下,图书馆管理者应该为馆员创造一种施展才能的环境和平台,并认真指导馆员提高素质、提高能力。图书馆的发展前途取决于图书馆管理者对图书馆事业的执著信念、理想与追求。图书馆管理者的思维空间打不开,境界提不高,图书馆事业自然发展不好。要使图书馆事业实现真正转型,图书馆领导必须提升自己的境界、抱负与追求。此外,还要开放权力结构,真正发挥图书馆业务骨干作用,促使图书馆业务骨干层的形成。
5.4坚持以人为本,为图书馆管理添加人文关怀
图书馆的核心职能永远是为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服务,并通过图书馆主客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来体现,这就要求图书馆的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对图书馆来说,坚持以人为本,表达的是以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为己任,并将馆内人力资源视为重要资源的新理念。因此,在图书馆日常管理中,应坚持柔性的人本管理。首先,应确立“读者第一、用户至上”,一切管理为了读者的理念,通过图书馆组织文化管理,优化服务理念,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其次,要确立馆员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主体思想,切实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图书馆组织文化的血液中去,重视每一位工作人员的价值,关心他们的需求和发展,以此来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凝聚他们的智慧,激发他们的潜能,提升他们的技能,推动人和组织的共同发展。
5.5塑造图书馆集体人格,提升图书馆的文化形象
形象是指某种观念的客体或事件在人脑中的反映。组织可以运用形象或形象性活动的方式创造组织文化。运用到图书馆管理中,可通过塑造图书馆的集体人格,来提升图书馆的文化形象。图书馆的集体人格主要包括被人格化的形象识别系统及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集体人格。其中,在塑造人格化的形象识别系统时,可以利用图书馆的绿化、名人标语、雕塑、壁画、馆徽、馆旗等环境装饰,来赋予高校图书馆文化性格,给读者带来清新、自然、幽静、舒适之感,使师生见物有感,见物生情,见物明理,将“为读者服务,满足读者需求”的服务理念真正领悟到位,将自己的优势与特色在服务中体现出来,进行服务创新,做到让读者心中有图书馆、脚步迈进图书馆、舍不得离开图书馆,提高广大师生对图书馆的信任度与满意度,增强图书馆的吸引力。塑造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集体人格则可以通过馆领导破旧立新、有所作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广大图书馆员的人格塑造则可以通过在共同价值观的认同下进行培训指导、行为规范、自我约束、自我提升、领导示范、榜样感召等手段向读者充分展现图书馆员的人格魅力和个性风采,如尊师重教、服饰端庄、谈吐得体、知识渊博、技能娴熟、服务热情等;通过图书馆集体人格的塑造,形象地展示图书馆组织文化中以人文本、尊师重教的管理创新成果。
5.6缔造馆员心理契约,构建图书馆管理的制度文明
图书馆文化重在过程,而不单是追求一个时髦的文本。要使图书馆的文化生根落地,最终要把图书馆文化渗透到图书馆的制度建设、流程建设以及员工的行为规范的过程中去。在组织文化建设的语境下建设制度,必须要考虑组织成员对制度的认同度,即在组织成员内心深处形成非正式的不干预“心理契约”或“协议”,使图书馆员行为从他律走向自律,才能使制度顺利地得到推行,图书馆的管理才能进入文化管理的最高境界。在图书馆制度建设实践中,作为图书馆的管理者需要更多地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尊重人性假设,充分考虑到组织文化的功能,设计构建出一套科学有效、运作先进,充分考虑自身馆情,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向馆员传递一种人文关怀,调动馆员的主人翁意识,提高馆员参与图书馆管理的积极性,鼓励图书馆工作人员为图书馆制度建设献言献策,使馆员从内心深处认同这些管理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减少馆员对图书馆制度的抵触,让馆员感到自己约束自己的思想压力,从而形成一种无形的心理契约,让馆员自觉、自愿地遵守图书馆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实现馆员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最终达成文明管理的目标追求。
高校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知识系统性、专业性得到突显[4]。2002年《普通高等院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二条“高等学校图书馆必须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网络化、数字化的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也随之不断深化,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在不断扩展,呈现出时代的特点。据调查,文献获取服务、参考咨询服务、信息素质教育、技术服务、学科服务和知识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最重要的六项功能。而这几项功能也是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中比较重要的几项。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高校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其功能需分为多个层次。高校图书馆是提供文献获取、参考咨询服务的主要机构,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居于主题地位,发挥着其他机构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献获取服务是在读者能够说出具体的文献时,为他们提供所需要文献的服务。可分为图书外借、到馆阅览、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参考咨询可分为口头咨询、网上咨询、代查待检、书目服务、定题服务、课题查询和专人服务。这些专业的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雄厚的基础。在信息素质教育方面,高校图书馆与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一起,以不同的方式及内容共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学科服务、知识服务、技术服务和文化服务方面,高校图书馆有着自己特有的优势。
二、高校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定位
高校图书馆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根本目标,依从SMART指标,自觉地将“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提高公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职责,有层次,有针对性地确定自己的功能,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彰显自己的全部价值。
(一)核心功能
核心功能是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以高校图书馆为主,其他各图书馆及文化服务机构为辅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所产生的社会功能。高校图书馆的核心功能既是自身重要的功能,又是其他机构不可替代的功能,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图书馆整体功能中居于中心地位。核心功能主要包括学科服务、知识服务、技术服务。
(二)重要功能
重要功能是指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高校图书馆与其他文化服务机构无主次差别,共同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产生的社会功能。高校图书馆的重要功能主要包括文献获取服务、参考咨询服务和信息素质教育,与其他文化服务机构对应的功能相辅相成,在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中发货着互补的作用。高校图书馆与其他文化服务机构分别以各自的方式共同为社会公众服务,从宏观上实现社会服务功能。
(三)潜在功能
潜在功能是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高校图书馆自身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不产生直接的社会作用,而是借助其他媒介(如社区图书馆、基层图书馆等)才能产生的功能。因此高校图书馆的潜在功能是间接实现的社会功能。例如,首先,高校图书馆可与公共图书馆整合,共同进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为国家节省大量资金,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其次,高校图书馆也可向社区和农村延伸服务,与社区、地方农村、科研、生产单位、信息机构建立数据库等服务,使图书馆发挥更大的作用,积极参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校图书馆还可与企业合作,高校是国家人才的集中地之一,科研成果庞大。每年高校大批科技成果问世后,却因缺乏转换机制,缺乏信息的沟通,找不到应用的技术投资转让,只能陈列在实验室、展览馆,成为摆设品,不能及时地转化为生产力;而一些社会企业,需要进行技术改造、改革,增强经济效益,开发新产品,却找不到一些合适的科技成果。高校图书馆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应充分利用信息组织检索能力的优势,为企业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做桥梁,通过网上科技信息,推销高校的科技成果,为企业、社会提供即时信息服务。最后,高校图书馆可与各类型文化机构联合起来,形成一张社会文化的服务大网,共同构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样不仅加强了高校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辐射范围,而且也提高了其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四)发展功能
发展功能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高校图书有待进一步发展的社会作用。这一功能或者是以前具有,但是功能发挥并不明显,或者是社会赋予高校图书馆新的社会责任。高校图书馆以自己丰富的知识资源、专业的工作人员,主动承担社会性课题。高校图书馆还可提供信息技能培训,帮助公众获得或提高计算机使用能力和网络技能,提高信息检索、评价及利用等技能,如数据库使用技巧等。
三、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坐落于河北唐山市,在医学、工学、理学方面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是本市最大的图书馆。作为一家综合性大学图书馆,结合当地的地域特点和需求,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基于既有重要功能方面的服务,逐步明确了自身的功能定位,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即:以核心功能为中心,积极开展潜在功能服务。唐山市是中国环渤海区域中心城市,河北省域中心城市,建有国家级唐山高新技术开发区,拥有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根据当地发展需求,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联大图书馆”)提供了大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在核心功能实现方面,联大图书馆围绕唐山地区医学学科发展需要,主要提供学科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在学科信息服务方面,图书馆信息检索教研室建立了学科信息服务平台,出版医学学科信息简报和医学信息简报网络版,为当地的医院、医疗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信息服务。本项服务得到了联大附院、口腔医院、唐山康得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唐山先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用户的高度认可。与燕山大学等单位合作建立了科技查新平台,为当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其他高校,在科学研究的立项阶段提供提供文献检索和课题查新服务,在研究过程中提供文献跟踪服务,在研究成果发表后进行引用分析和影响力评估。在技术服务方面,目前图书馆向社会人员开放图书资料,向读者发放证件,向社会开放电子阅览室并提供文献复制服务,数字化和多媒体制作服务等。在重要功能实现方面,联大图书馆与唐山市图书馆、唐山市儿童图书馆等当地主要图书馆一起,通过馆际互借为当地用户提供文献获取服务、参考咨询和信息素质教育等服务。联大图书馆采用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提供24小时信息资源服务,提供中文文献全文传递服务和外文全文免费传递服务;建立了阅读咨询服务平台,提供网络咨询服务;面向社会建立了特色鲜明的“一小时”培训服务平台,每周三下午16:30校区图书馆(东校区)三层南侧电子阅览室开展相关专题培训。在潜在功能实现方面,联大图书馆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构建社区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联大图书馆工作人员研究了云计算、云服务等相关技术,建立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口腔医学知识共享平台,在口腔系进行了试运行;建立了基于云服务的社区图书馆,尽管没有推广,但是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服务于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方面,实地调查研究了唐山周边地区尤其是借鉴北京市朝阳区的建设经验,利用所掌握的资料,结合高校图书馆的优势和职能,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城乡结合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模式,包括人才队伍建设,产品的生产、提供与运营,文化服务的统计与评估体系建设等内容。总之,在潜在功能方面,联大图书馆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性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发展功能方面,近年来联大图书馆以自己丰富的知识资源、专业的工作人员,承担了大量的社会性课题,如基于语义Web服务的高校门户网站研究、图书馆事业在文化强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云计算环境下高校学科化知识共享平台构建和实践等省市级科研课题,研究成果为当地图书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基本数据和思路。同时,联大图书馆积极开展信息技能培训服务,帮助当地中小学教师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员工获得或提高计算机使用能力和网络技能,提高信息检索、评价及利用等技能等。
四、结语
作者:李秀琼 单位: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
少儿图书馆是少年儿童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是少年儿童接触历史文化知识、培养做人的基本礼仪素养的重要阵地。图书馆所拥有的完备的各类学科的图书资料以及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少年儿童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需要。少儿图书馆作为广大少年儿童学习文化、科学技术的第二课堂,除了具有教育、信息职能之外,还具有提升亲子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职能,是提高城市人口素质的重要场所。充分发挥少儿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名片的作用图书馆是城市的信息中心,集合多种功能,可以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发展需要。城市文化建设只有从未成年人抓起,让广大少年儿童了解城市的发展历史和内涵,才能在全社会形成文化建设的氛围,传承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少儿图书馆承担着未成年人的社会教育职能,服务对象为未成年人,应通过有鲜明特色的馆舍、丰富的馆藏资源、先进的技术设施和手段、有效的管理、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来扩大少儿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成为少儿信息资源中心,成为少年儿童热爱并向往的知识殿堂,成为城市文化形象的体现,并在提升城市文明内涵和城市文化品味中充分展示城市文化。充分发挥少儿图书馆馆藏资源优势,运用现代化设备和手段,构建城市文化特色数据库现代社会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借助网络可以迅速了解世界不同种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图书馆应该与时俱进,依靠技术手段,创新发展,建立以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的独立的地方文化资源站点。
通过最适用的技术手段保护地方文献遗产以及城市发展历史,使这些文化遗产能够为广大公众所认识和利用[4],并为国家数字图书馆以及其他国家级数字信息共享工程提供完整、系统的地方信息产品。如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的“广州记忆(青少年版)”数据库,建有动漫版、图片版和完整版三个版本,以贴近青少年的原创动漫演绎方式,全方位展示广州特色的自然资源、历史人物资源以及浓郁的乡土风情,设有粤语典故、广东童谣、民间传说、名胜古迹等12个分主题。邀请知名非物质遗产专家以及广大少年儿童共同参与建设,通过实地拍摄、活动征集等方式,加工了一批具有民俗特色的照片,目前图片库容量已经达到2.47G。此外,通过搜集网络资源和广州特色动漫素材,整理了广州民俗、地名趣谈、粤语典故等主题的动漫素材资料,制作了《行花街》等16个动漫作品,数据库数据量为10880条;“健康运动”数据库的总数据量为3042条,其中“在线问答游戏”和“健康运动大富翁”项目已完成游戏程序。发挥少儿图书馆优势,保存本地区少年儿童的成长记忆信息社会,图书馆的职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不论如何变化,保存历史文化遗产的基本职能是永恒的。图书馆自觉地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既能提升自身社会价值,也能为自己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少儿图书馆而言,保存的历史文化遗产应该与少年儿童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第一,充分发挥少儿图书馆的文献保存功能,对记录城市、居民发展的历史文献、实物等进行整理分类,比如不同年代的少儿游戏、物件等。据悉,深圳少儿馆开展的“向日葵”童年珍藏计划,珍藏深圳人童年时期的美好记忆,这些记忆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深圳的历史发展轨迹,其他地区的少儿馆也可以效仿建设“儿童成长档案”等,保存不同时代本地区少年儿童的成长记忆。第二,充分发挥馆藏优势和人员优势,开展相关城市历史文化方面的调查研究。
少儿图书馆如能根据存储的少儿文献开展课题研究,如比较不同年代本地区少儿作品的异同,分析这些作品受到本地区经济、文化的影响等,对于城市文化建设会起到重要作用。发挥少儿图书馆的载体功能,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推广图书馆除了是向公众提供基础文献信息服务的场所以外,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推广的场所。少儿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未成年人,培养他们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感情,使青少年从小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是少儿图书馆承担的重任。与其它社会团体相比,图书馆不仅拥有大量的读者,还具备了场馆及技术力量的优势。比如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年均接待读者接近170万人次,对于推广岭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和普及推广责无旁贷。首先,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拥有海珠、沿江两个办馆场所,在传统的借阅区、阅览区及各种藏书书库之外,还拥有报告厅、展览厅、展廊等场所和设施,这些场所可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教育活动的空间。如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邀请著名篆刻艺术家郝大石为少年儿童作篆刻专题讲座,讲述了篆刻的历史并即兴演示了高超的篆刻技艺;为了让更多的市民欣赏到这些篆刻艺术精品,也为了让篆刻艺术在青少年中传播,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利用展厅举办了篆刻艺术展,共展出郝大石老师近300件优秀篆刻作品,其中不少是融合了亚运元素的作品,这次活动加深了青少年对篆刻艺术的直观认识,使之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粤语讲古”是具有鲜明岭南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之一,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以“说古广州”为主题,邀请著名说书艺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颜志图以及其入室弟子彭嘉志开展《六一邀你听古仔》、《历史名城———广州》、《广州人的衣、食、住、行》、《广州文化多精彩》、《广府春节民俗》等系列讲座,以“粤语讲古”的形式,为孩子们打开了解广州历史文化的窗口。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以这些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的活动提高了少年儿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关注度,从而达到传承与推广的目的。民俗文化专家冯骥才多次呼吁:“重要的是唤起民众对文化的热爱,只有老百姓认识到了并自觉地去保护这些东西,我们的文化才能传承下去”[5]。只有少年儿童热爱传统文化艺术,传统文化才真正拥有生命力并得以延续。少儿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推广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