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经济存在问题和建议

数字经济存在问题和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经济存在问题和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字经济存在问题和建议

数字经济存在问题和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橇装增压;数字化;长庆油田

中图分类号:TE32 文献标识码:A

1撬装增压装置概述

撬装增压装置是将油气分离、缓冲、加热、增压等功能组合在一个撬装板上的装置。该装置由分离缓冲空间、水套加热空间、两台油气混输螺杆泵、二个电动换向三通阀、一个调节阀和相应的管路、阀门等组成。

1.1橇装增压装置基本结构组成示意图

装置装配了远程终端控制系统,实现实时数据采集、流程实时监控,故障自动报警,智能控制等数字化管理功能,达到了智能化和一键式操作。

1.2橇装增压装置的功能

1.2.1正常生产流程

(1)加热增压

油井采出物(含水含气原油)由各井组输至增压站场,经总机关混合、自动收球装置收球、快开过滤器过滤后,进入装置加热区加热至35~50℃,通过混输泵增压外输。

适用范围:装置燃烧系统有单独的燃料供给(如套管气)。

(2)加热缓冲增压

油井采出物(含水含气原油)一部分通过混输泵增压外输,另外一部分进入装置缓冲分离区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干气作为装置加热区燃料使用,此段油气混合物经混输泵增压外输。

适用范围:装置主推生产流程。

(3)不加热不缓冲增压

油井采出物(含水含气原油)由各井组直接通过混输泵增压外输。

适用范围:环境温度较高等不需要加热的场合,也适用于投产作业箱原油外输。

1.2.2 辅助生产流程

(1)加热不增压

油井采出物(含水含气原油)由各井组输至增压站场,不增压直接外输。

适用范围:所在增压站场与下一站高差不大、距离较近的场合,且装置燃烧系统有单独的燃料供给(如套管气)。

(2)投产作业箱(可选)

油井采出物(含水含气原油)由各井组输至增压站场,不增压直接输至投产作业箱。

适用范围:非正常生产状态下,如混输泵检修(装置检修时推荐原油通过装置大旁通进入投产作业箱)。

2 橇装增压装置在长庆油田的应用及评价

数字化橇装增压集成装置于2009年6月安装投运,从目前长庆油田各厂根据现场生产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合理设置了橇装增压装置的控制参数及报警参数,主泵采用定量(35-40cm)参数控制启停,辅泵通过缓冲区压力(0.4-0.45MPa)进行控制启停,保持缓冲区液位和压力稳定,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多种工艺流程切换,确保装置平稳运行,取得了如下几方面的效果:

2.1降回压效果较为明显

(1)长庆采油一厂数字化增压撬装置未投用前,诸多井组处于黄土高原山大沟深处偏远位置,进增压点或转油站因井口回压高造成井口泄漏和管线破损等因素严重影响油井单井产量,势必采用罐车拉运的生产模式。在原油拉运过程中也暴露出潜在的安全隐患:罐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拉运过程中原油流失问题、冬季原油加热问题、车辆成本费用问题、装卸油过程中的环保问题、计量问题等。

(2)采用数字化增压撬装置后,该装置将油气混合物的过滤、加热、增压、控制、分离、缓冲等功能集成、创新,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多种工艺流程切换,偏远井组原油实现了密闭输送,精准计量。在冬季也不会因为天气等原因影响原油的输送。特别适用于偏远井组低渗透油田的油气混合物混输站场。

2.2减少占地面积

如表2所示分别给出了站点及橇装增压大致的占地面积对比情况。

从表中数据,可看出橇装增压装置占地面积仅为增压站的10%,与增压点相比,节省占地约720m2,大大节省了占地面积。

2.3缩短了建站周期

增压、转油站点的建设工期一般在3-6个月,且成本高、工程复杂,对人力物力资源需求量大。而橇装增压装置投运前,已由生产单位提前集成组装完成,仅需运往现场连接管线流程5-15天即可投运使用,大大缩短了建设工期,减少投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简化了工程建设工艺流程。加快了油井从投用到实现外输、计量的同步进行。

2.4节约人工成本

常规增压点需要4人两班倒驻守,维修岗1人,而数字化增压撬装置实现了无人驻守。按照"井站一体化"的运行模式,以站控为基本生产单元,实现对增压撬及周边井场的数字化管理和监控,使站控岗在值班室就可清楚掌握增压撬在井场生产运行情况和相关数据,节约了人工成本和减轻员工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经济效益显著。

2.5降低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

在原运行模式下,增压站运用传统的增压输油工艺,管线繁多、流程复杂、占地面积大,站内的日常运行维护需3-6名驻站员工才能完成。投运后,利用增压橇体积小、流程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实现了关键参数在线实时智能监控,故障智能预警处理等功能,站控系统转移至站控中心集中管理,减少硬件设施需求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

长庆油田首台数字化橇装增压集成装置自2009年6月下线以来,通过近几年使用后相比油田原有增压点节约占地面积60%以上,缩短设计和建设周期50%以上,减少增压点直接和间接工程投资20%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当可观。目前已经形成2种处理量、3种压力等级共12个规格的系列化产品,在长庆、大庆油田推广应用140余台,被股份公司高度评价为示范引领了中国石油油气田一体化集成装置的研发和推广。

3存在问题及下步建议

3.1存在问题

由于气量过大,泵长期工作,低液量无法对泵进行及时降温保护,导致两台泵减速箱与电机连接处密封圈有所磨损,出现轻微的机油滴漏现象;

3.2注意事项

(1)由于初期管线改建,井上来油含杂质较多,尤其冬季扫线导致大量石蜡堵塞过滤器,需经常清理;(2)冬季户外温度较低,为防止混输泵因冻结而过载保护,导致无法启动,需定时盘泵。

3.3建议

(1)希望油区区块提高产能进液,将更有利于装置的运行;根据实际产液量更换排量相符合的输油泵。(2)加强进橇装增压装置的井筒管理,降低气量,避免气体影响导致计量精确度下降。(3)建议对加热区及缓冲区间的隔板进行检测。

结语

撬装增压装置具有功能高度集成、结构紧凑,满足多种工艺流程要求,适用性强;便于标准化建设,外形美观、占地空间小、可有效缩短建设周期,提高建设质量,具有重复利用性;通过所配RTU系统实现远程终端控制,满足油田数字化管理要求;通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实现清洁操作,美化站场环境;通过采用高频翅片管、高效节能燃烧器等,实现伴生气就地利用,传热效率高、节约能源、减少排放、降低能耗;操作简单、安装维护方便及运行安全可靠等诸多特点,一个橇装增压装置就能替代一个中小型增压点,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以及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苟永平.国内首台数字化橇装增压集成装置填补技术空白[Z].石油与装备.

数字经济存在问题和建议范文第2篇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难题不仅仅表现在资金投入、人才匮乏等方面,还表现在战略规划、常规管理等方面。

在战略规划方面存在问题如下:

1.规划时间较长。日、韩和新加坡三国的信息化规划一般为1~3年的短期战略。我国的规划一般都是5年、10年,不符合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实际情况。

2.规划目标过于趋同。我国东西部信息化建设差距很大,如果目标一致,即使标准折中,由于西部基础太差,也很难实现。

3.战略规划中缺乏创新目标的量化细节。根据统计,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信息化规划应把目标量化细节纳入战略议程,不量化就很难产生科技创新的成果。

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利用方面存在问题如下:

1.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营运绩效落后。

2.设备淘汰周期过短,缺乏二次利用机制。从实际应用来看,显示器的报废期应更长一些。国家可以主导计算机制造商把品牌机的主机和显示器等分离出售,以减少资源浪费。我国在信息化建设上存在着严重的数字鸿沟,国家可以出台计算机的二次利用规划,把淘汰的电脑再分配给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推广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

3.重硬轻软,投资结构亟须调整。目前,通信基站建设日趋完善,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计算机基本普及,并基本接入互联网。但利用计算机实现无纸化办公、把办公业务网络化的部门却微乎其微。

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信息化发展战略

应制定发展重点领域的短期战略,战略规划要凸显目标。国家出台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是一个15年的规划,时间跨越比较长,因此在战略中并没有提及过多量化的数据指标。国家出台的战略规划,其目的是要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比如农业信息化、数字鸿沟等,这些都不是一下子能得以解决的。况且组织目标往往变化很快,很难保证信息化与业务战略目标始终保持一致。所以在信息化规划过程中,应进一步把国家这个宏观的15年规划细分成5个阶段性的短期规划,制订明确的时间表,并尽量凸显目标和考核细则。

战略规划对创新目标方面要进行量化。规划中如果只谈“创新”二字或者喊创新口号,所起到的作用可能微乎其微。比如,某一重点领域的嵌入式软件开发或者集成芯片的研发,如果把目标就定位在两年内突破对某一芯片的研究,创新的结果可能会更好。当然,创新环境、创新机制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

创建国家资源管理体系 提高设备利用率

重点领域信息化投资项目建议国有化。目前,各领域都热衷于闷头搞行业或领域信息化建设,包括开发适用于自己的MIS系统,争相上项目,造成有目共睹的重复建设、系统资源浪费、系统规划目标混乱等问题。

因此,建议重点领域的重大信息化项目应纳入国有管理和国家投资范围内。特别是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投资,如移动通信的基站建设、国家重点干线的光缆铺设等都属于战略资源,应纳入国家的重点规划和管理范畴之内,由国家投资建设。新加坡等国家的做法是将这些项目建设国有化,投资的主体是国家,各运营商租赁这些资源,这样可最大限度地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从国家的角度管理重要信息资源,既有人才、资金的优势,又能得到各领域的足够重视。

信息平台、共享领域的项目建议纳入行业审批范畴。一个信息平台的建设不仅仅涉及软件的开发,还关系到硬件、人才等具体问题。当前,不少地区内外网交叉,信息平台繁杂,重复建设严重,信息共享艰难。如果不从宏观的角度去控制立项或投资,那么各个领域就会出现很多有共性的、功能相近的系统平台。国家在信息平台、共享领域的项目建设上,并没有出台具体的管理办法。如果把重大项目的立项纳入到行业的审批范围,从国家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出发,结合本地区的发展实际,严格把关信息平台和共享领域的项目审批,就会从根本上减少资源浪费,有利于组织内的资源共享,实现各领域的互联互通。

应建立行业信息设备登记、淘汰和二次利用制度。在信息化建设中,没有任何组织和个人能忽视信息设备的基础作用,没有信息设备就没有信息化支撑的平台。我国由于国情的原因,东西部经济差距较大,信息化建设进程也相差较大。信息设备拥有量的差距是造成信息化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发达地区或者政府机关信息设备的淘汰速度较快,浪费也比较严重。如果只是在本单位做固定资产登记,并不能解决设备的二次利用问题。资源再分配对经济发展具有调节作用,对信息化建设也起到推动作用。主管部门可以对信息设备进行登记备案,对预淘汰信息设备进行合理调配或再分配,充分发挥废旧信息设备作用,解决我国数字鸿沟严重的难题。同时,二次利用也可减少电子垃圾污染,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

着重发展信息产业 鼓励民间资本投入

日本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多以法律形式出现,近年来日本的信息化政策更是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日本信息产业是在工业化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大量技术从国外引进,经过改进创新的技术又进入国际市场。

在短期内,我国可以借鉴日本采用的技术发展模式,走引进、消化、吸收、赶超的路子,重点发展市场需求大的适用技术和产品,通过技术改造、资本积累和市场开拓,实现信息产业水平的滚动发展。

数字经济存在问题和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统计数据 质量控制 统计技术 存在问题 实施策略

一、统计数据理论概述介绍

(1)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现象的数字资料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其他资料的总称。

(2)统计数据是表示某一地理区域自然经济要素特征、规模,结构、水平等指标的数据。是定性、定位和定量统计分析的基础数据。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统计年鉴。

二、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问题分析

(1)管理体制滞后

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管理层级过多,行政干扰过大,独立统计的地位难以实现,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腐败现象,对数据的真实性影响较大。

(2)统计法制不健全

一是处罚力度太小。统计法对统计违法行为的最高处罚额只有5万元,对有的单位来说,其违法成本小于守法成本,为逃避有关费用,他们宁愿支付罚款也不愿因守法而承担更多的费用支出。二是对违法主体的责任追究有失公平。统计法对企事业单位的违法主体有处罚权,对行政单位却没有处罚权,致使行政单位的统计违法行为因缺乏有力的惩处措施而无法有效遏制。三是对部分统计管理领域的规范不完善,如统计资料的公布、使用等没有规定相应的违法责任,对网络平台上的统计行为也缺乏相应的法律条文等。这些法制上的不健全,使统计监管乏力,难以树立政府统计的权威。

(3)基层基础薄弱

一是基层统计工作任务重,条件差,在客观因素上影响了源头数据的可靠性。二是基层统计队伍不稳定,业务水平低,在主体因素上影响了源头数据的可靠性。三是部分基层领导对统计工作认识不足,在领导力量上影响了源头数据的可靠性。

(4)统计制度不完善

首先是部门统计制度不完善,各部门的统计各自为政,指标口径不统一,数据秩序混乱,统计成果和资源不能充分共享,“数出多门,数数不同”的现象严重。其次是统计核算制度不完善,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如规模以下工业产值、农村固定资产投资、GDP核算中第三产业增加值等数据的统计没有建立完备的抽样调查制度,原始数据的来源不充分,这些数据大部分由专业人员凭主观推断,其随意性较大,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三、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策略的建议

(1)树立新的统计数据质量观理念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一个永恒的主题。但不同时期对统计数据质量有不同的标准,明确新时期统计数据质量的涵义和概念,新兴全新的统计数据质量理念,是指导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把握数据的源头提升统计数据质量

统计数据质量体现在真实性、准确性、真实性、适用性、及时性适用性等方面。如何保证我们的统计数据质量,必须从源头抓起,加强对乡镇和部门统计工作的检查和指导。督促和帮助乡镇统计站完善各项统计档案资料,规范报表制度、台账及原始记录,加大对乡镇统计数据的抽查和评估,从源头上保证数据质量。规范部门报表制度,督促部门统计建立健全统计台帐、完善档案资料,与相关部门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加强对部门统计巡查,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工作

统计基础工作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石,要加大资金投入,解决经费问题和改善基层统计组织的工作条件,提高先进统计设施在基层统计部门中的普及率和应用率。4. 建立完整的统计数据质量体系

统计数据质量的监控与评估是一项复杂而又长期的系统工程,可在政府统计部门内建立权威的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中心,建立健全完善的统计数据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对统计数据生产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透明度。

结论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统计信息、咨询、监督三大功能的基石,它攸关着统计的生命。

参考文献:

[1]张雪玲、王杰.还统计一份科学[J].统计研究.2006(11)

[2]余芳东.外国政府统计体制的类型及其特点[J].中国统计,2000(5)

[3]汪慧芳.柏琳琳.中国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6(21)

数字经济存在问题和建议范文第4篇

一、基本情况

20*年,各级财政共投入我省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补贴资金3442.6万元。其中:中央补贴1732.7万元,省级补贴689万元,市级配套651.6万元,县级配套369.3万元。全省农村放映公益性电影344261场次,实际放映公益性电影334061场次。其中:数字电影125493场次,胶片电影2*568场次。电影公益性放映覆盖全省42597个行政村,覆盖率达89%;公益性电影放映计划、放映员姓名向当地群众公布的有36387个行政村,覆盖面85%;各县(市、区)均实行公益电影放映场次回执单制度和“先映后补”的管理制度;做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有22494个行政村,覆盖面达53%。

审计调查结果表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广电总局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电影工作意见的通知》(〔20*〕38号)精神,按照省政府常务会议纪要(〔20*〕31号)要求,不断深化“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农民受惠”的农村电影发展新思路;积极筹措配套资金,专户管理、专款专用;较好的执行了公示制度、放映场次回执单制度和“先映后补”制度;保证了电影放映的质量和进度。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补贴工程的实施,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丰富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知识,巩固农村安定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和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审计调查中也发现,个别省辖市、县(市、区)电影补贴资金配套不到位,未全面执行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管理制度等问题。

二、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少配套农村电影放映补贴资金45.3万元

驻马店、南阳市财政局未足额落实农村电影补贴配套资金26.9万元,商水县、郸城县等9个县(市、区)财政局未足额落实农村电影补贴配套资金18.4万元。

(二)个别县(市、区)农村公益性电影实际放映场次未达到计划放映数

调查发现,有7个县(市、区)农村电影放映场次任务未完成。如,商丘某县20*年应放映7836场,实际放映7265场,少放映571场。

(三)部分县(市、区)放映员的补贴标准偏低

按照政策规定,数字电影放映员补贴每场次不低于70元;胶片电影放映员补贴每场次不低于80元。20*年度济源市新农村数字电影公司按照每场次60元的标准发放;新乡市放映员补助标准从40至85元不等,共有八个标准。补贴标准低,影响了放映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管理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个别县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补贴未实行专户管理。部分县(市、区)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未做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通过对行政村的审计调查发现,由于天气、资金下达晚等因素,存在第四季度集中放映,未能完全执行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规定。有的放映员未按时或按场次到村放映电影。有的一个行政村几个地点几台放映机同时放映。部分行政村放映场次、放映计划、放映员姓名未向当地群众公布;有的未严格执行电影放映场次回执单制度。

(五)组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组织实施中存在资金拨付较晚,为完成全年下达放映场次,普遍存在集中放映现象;专项资金支出范围和标准没有具体的制度规范,对部分支出难以界定其合规性;放映设备、胶片老化,放映效果不佳;电影拷贝少,影片单一,针对农村需求科技致富的片子较少;个别村干部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配合不力;安排电影放映时间存在问题,冬季放映电影时天气已冷,观看群众少,影响放映效果;个别放映队存在用节庆婚嫁包场放映的经济场来抵顶政府购买的公益场次问题。

三、审计调查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电影放映补贴资金的具体用途和放映员场次补贴标准;加强对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公示制度、放映场次回执单制度和“先映后补”管理制度的跟踪问效和监督检查,确保项目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以提高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经费的使用效益。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题材影片创作生产,完善片源保障机制,在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电影需求的同时,重点播放农民科技致富片、红色教育影片和农村题材故事片,充分发挥公益性电影在帮助农民科学致富、思想教育、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逐步改进“先映后补”制度,资金提前拨付,提前安排放映补贴,以充分调动放映单位和放映员的积极性,保证电影有序放映。

(四)完善“一村一月一场”电影放映制度,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冬季及农忙季节少放映,春秋及农闲季节多放映,提高电影放映效果。

数字经济存在问题和建议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创意经济是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以来,在现代城市出现的一种新经济形态.近年来,我国创意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新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创意产业特点、趋势的分析,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作用的探讨,提出了加速发展创意经济的政策性建议.

创意经济的概念最早由英国工党政府于1997年提出,根据英国创意工业小组给出的定义,创意经济主要指“那些源自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的活动,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进行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具体到各个国家中,创意经济的定义各不相同,有的国家侧重人文,有的国家偏向技术方面.联合国贸易发展署对创意经济所下的定迁就比较宽泛,他们认为创意产业就是指文化、艺术、服务、旅游等行业中新兴的产业,如动漫艺术设计、网络媒体等,包括了正在变化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并同时包括科学技术以及旅游等内容,同时创意产业又在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提供更高的就业机会,它代表着一系列具备知识含量基础的发展活动,并全方位贯穿整个经济发展过程.

1创意经济的内涵

目前,对创意经济的概念在理解上尚未统一,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创意经济内涵和特点的把握.我们认为,创意经济是以:艾化、技术、信息为核心,将经济、文化、技术和艺术有机结合、配合、渗透和覆盖于产业之中,其核心是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新兴服务业,并通过知识产权的运用,实现财富和就业增长点的创新型经济形态.在美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70%,全国超过80%的人口从事服务业.从实践上看,服务业中的众多企业的发展是与创意经济有关的.

创意产业发展的时间虽不长,但已明显表现出了独特的产业特征.与传统产业相比,创意产业具有创新性、高增长性、高知识性等基本特征.一是原创性.创意所带来的创新性是创意产业作为一种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根本。二是高增值性.这主要表现在创意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渗透.三是知识技术密集性.创意产业是新型的知识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咨询设计等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构成产品的核心要点就是创意、技术等无形资产,可以赋予其他产品新的精神性的概念价值,使其市场得到提升,具有高知识性的特征.

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动态的、多样化的,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在实际的政策运用或政府的产业统计中都存在不少区别,按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分为5个大类.一是产业设计类创意产业,主要是指与工业生产相关的研发和设计活动,包括工业设计、研究开发等;二是信息软件类创意产业,主要是指与计算机软件领域及网络、数字等高技术产品相关的研发和设计活动,包括软件设计、网络游戏、数字娱乐、互联网创意服务等;三是建筑景观类创意产业,主要是指与建筑、环境等有关的研发和设计活动,包括建筑景观设计、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规划等;四是文化艺术类创意产业,主要指文化艺术领域的创作和传播活动,包括传媒出版、艺术品创作和交易、文艺演出等;五是咨询策划类创意产业,主要指为企业、社会团体、政府或个人提供各类商务、投资、教育、生活消费及其他咨询和策划服务的活动,包括广告策划、咨询服务、会展服务等.

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化的浪潮中,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以迅猛的势头崛起,并逐步表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这就是数字技术逐渐成为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知识产权成为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少量大企业、大量小企业”成为创意产业组织发展的基本结构,涌现了美国迪斯尼公司、澳大利亚新闻集团等产业巨头,全球5O家媒体娱乐公司占据95%的市场.另外,大量的设计公司、工作室往往只有几人到几十人.创意经济有了新的内涵,并且在不断地塑造着其他实体经济的结构.

2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人类经济发展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变革,经济的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经济的增长由外向型向内向型转变.近l0年来,世界主要城市的经济已从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系,发展成一个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为主的知识经济体系,对于有限的自然资源的破坏性开发转向了对附加值高的无形智力资源的开发.这一资源利用模式变革正是创意产业兴起的重要动力.与有形资产的使用不同,文化、知识、创意等无形资产的开发和投入没有损耗,无形资产在使用中不断积累、不断增值.如英国伦敦,1995年至2000年,创意产业增速达8.5%,就业量年均增长5%;2003年的数据显示,创意产业年产值约为250~290亿英镑,占伦敦地区生产总值的l5%,从业人员达到52.5万人.美国是世界创意经济最发达国家,2002年,美国创意产业产值达5351亿美元,约占GDP的5.24%;2002年,纽约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总数为30.9万人.

我国刨意产业总量较小,但发展势头很好.2008年,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增长同比回落8.5%,并带动GDP增长回落和许多产业增长速度下滑.可是,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创意产业却能逆势而上,如网络游戏出口2008年三季度比二季度还增长了2l%,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创意产业增长率也远高于同期GDP的增幅I3J.以杭州为例,2008年杭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全年实现增加值529.86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17.6%,占GDP的12.1%L4].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了一股令人振奋的暖流.由此可见,创意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从前几年的崭露头角发展成为如今的大显身手,证明其对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确实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从国内外创意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创意经济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对国家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1创意经济优化了产业结构

创意经济的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以及能够将技术、产业、创造和文化融为一体的特性,对于提高中国产业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创意经济对中国提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业的基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增长值产业升级.

2.2突破了资源瓶颈

创意经济不同于传统的制造业对土地、资源有巨大需求,而是通过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用高科技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构造中国循环经济的产业链.

2.3转变了政府主导经济的模式

经济领域里的每一个部门都需要创意和创新能力.通过大力发展创意经济,发挥创意经济的价值系统,通过核心支柱产业的带动,将所有产业的优势和创意价值发挥出来,形成中国经济整体的优势,从根本释放中国经济活力,转变政府主导经济的发展模式,使中国经济真正走上创意与可持续发展道路.

3创意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2004年至2007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创意产业普遍快速增长,其中北京市年均增速17.4%,上海市年均增速15%,江苏省年均增速28%,湖南省年均增速20%左右,山西省年均增速24.5%,安徽省年均增速20%以上,各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增长速度均高于GDP的增长速度.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创意产业虽然在总量上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但是从质量上与发达国家的创意经济发展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中国的创新指数仅仅排在世界36位.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制约我国创意经济快速发展的问题依然不少,从宏观方面分析中国创意经济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地区和行业发展不平衡,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从微观方面分析,主要表现在:创意产业链尚未完善,创意阶层尚未形成,创意经济的人文环境和政策环境存在问题,创意经济的交流平台有待完善,创意经济的文化安全问题值得关注.根据存在问题,我们的政策性建议是:

3.1建立和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强化产业发展的制度性支撑

要研究制定并不断完善市场准人、土地税费优惠、投融资便利、出E1支持、中小企业扶持、鼓励创业等各项政策,形成全面系统的产业政策体系,建议对需要重点扶持的创意产业进行认定,参照执行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降低注册资本门槛,简化工商登记审批程序,在重大项目立项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民营资本和海外资本进入创意产业领域.在城市规划时,在土地性质等方面预留一定的具备创意发展条件的土地空间,支持以土地和厂房、仓库等建筑的整体租用开发,进行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对创意企业实行税收返还等税费优惠政策,对各领域成绩突出的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奖励,并视具体情况对一些区块的创意企业实行一定的房租补贴,对创意人才创业进行适当的资助.加快发展风险投资机构,加强金融机构对创意企业的融资支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资本市场融资,对符合条件的创意企业进行贷款贴息,支持和引导担保机构为中小创意企业提供担保,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成立专门的担保公司.

3.2构建完善的产业服务体系

加强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以及项目推介、商业经纪、人才培训、风险投资、服务、知识产权评价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围绕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建立和完善信息、技术、人才、交易、创业孵化、融资等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形成市场化运作的以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为主体的创意产业服务体系.

3.3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

依托大专院校,加强与创意企业、专业培训机构的合作,合作建立创意专业人才培训网络,加快培养软件设计、工业设计、动漫设计、文化传媒、建筑设计、广告咨询、会展策划等创意人才和文化经纪等中介服务人才.引进一些国内外高端创意人才和通晓创意产业内容又擅长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加快引进境外创意设计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创意产业人力资源的培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