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学生期末奖励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为进一步深化学生评价制度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教育局等部门《关于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深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和《县教育局关于改革中小学生评价机制、实施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评价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教育实际,特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
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强调评价的科学性、过程性、自主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健康全面发展。
二、工作要求与方法
1、“全面发展的学生”标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提出了中小学生6个基础性发展目标,即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初中学生的评价标准执行《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小学生的评价标准执行《县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市、县教育局分别编印了《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和《县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供各学校使用。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使用与成长记录档案的建立。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主要内容有学生基本情况、学业考试或考查等级、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综合性评语等,学生人手一册,在此基础上为每位学生组建成长记录档案,学校应以班级为单位成立评价小组,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代表组成,负责学生成长档案的记录与管理。学生成长记录档案主要由班主任老师保管,定期整理、展示,及时向学生家长反馈。学校应将评价手册的使用和学生成长记录档案的建设情况纳入对班主任和教师的考核。
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与“全面发展的学生”的产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原则上每学期进行一次,评价的方法按评价主体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评价小组评价三种,三种评价在综合评价结果中所占的比重可因年级变化有所调整。学生自评最高不超过30%,互评由本班全体学生或学生代表参与,最高不超过30%,评价小组评价最高不超过70%。初中学生评价可借助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完成。基础性发展目标等级分A、B、C、D四等,分别代表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学生各维度评价等级要依据各评价主体评价的结果综合生成。在学期末综合评价中,六个维度均合格且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达到良好以上的学生,即授予“全面发展的学生”称号,对在某一维度达到“优秀”标准的学生,可授予“**星”称号。
学期末或学期初,学校应对本学期或上学期“全面发展的学生”和“星级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表彰奖励,如召开学生大会或家长会、印制光荣册、在校园广播或校园网上展示等;同时将“全面发展的学生”名单上报县教育局普教股,县教育局将在教育信息网上进行展示表彰;初中应届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照市教育局规定纳入高中学校录取依据,对连续三年获得“全面发展”称号的学生,按照一定的比例推荐到高中学校,由高中学校优先录取。
三、工作重点
各学校要根据市、县教育局文件精神,立足学校实际,制定完善本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方案要体现可操作性、实效性、导向性,突出重点,突出特色。让学生学习有目标,发展有方向;使教师评价有依据;学校引导有层次。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各学校要切实转变德育观念,认真探究符合当代青少年实际的德育模式与方法。注重德育活动的开展,做到德育活动序列化、生活化。继续推进感恩教育和“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不断丰富其内涵。让学生在环境熏陶中感受德育,在活动中体验德育,在日常行为中体现德育。重视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和公民素养的培育,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坚持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把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与落实课程方案结合起来。要把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第一要务来抓,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着重抓好音、体、美、必修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学校课程的开设,在确保开全课程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坚持依法治教,把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与实施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各学校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各级主管部门有关素质教育的文件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将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规定落到实处;重视学生的艺术教育,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和文化艺术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
四、组织保障
1、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评价制度改革与“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工作,全面落实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成立由校长、德育处等部门负责人、教师和家长代表组成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负责本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学校要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把“以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当前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
天津北方网讯:上周五,市教委《天津市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本市“中考”改革正式启动。本市将从2019年秋季学期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开始实施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到2022年左右初步建立起科学、公平、具有天津特点,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形成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考试招生制度。
根据《天津市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天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和《天津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本市将继续实行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招生“两考合一”考试。同时,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听力)、体育与健康、物理(含实验)、化学(含实验)、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含实验)、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13 门课程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考试成绩以分数或等级形式呈现。
考试的组织方式和结果呈现形式
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听力)、化学、物理5个科目考试全市统一命题、统一组织闭卷书面考试,考试结果以原始分呈现。历史、道德与法治2个科目考试全市统一命题、统一组织开卷书面考试,考试结果以原始分呈现。地理、生物2个科目考试全市统一命题、统一组织闭卷书面考试,考试结果以等级形式呈现。体育与健康包括平时和统一测试两个部分,考试结果以原始分呈现。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根据全市统一要求,以书面笔试和技能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各区统一组织,各中学具体实施,考试结果以“合格”“不合格”的形式呈现。
三点新变化
一是国家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二是除原有的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化学、物理外,以原始分呈现的历史、道德与法治成绩,和以等级形式呈现的地理、生物成绩,也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升学录取依据。三是体育与健康成绩总分值由30分提升为40分。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扭转唯分数论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落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市还将进一步完善天津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细化和完善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充分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察初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和突出表现。
从初中入学起,为每位学生建立个人成长记录。初中学校和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学校成立评审小组,每学期末对学生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公示。规范和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电子档案,健全客观、真实、准确记录信息的保障机制。
包含日常行为表现、专题教育活动、团队活动、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表彰和奖励等评价要点。
思想品德
包含国家课程修习、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修习、研究性学习成果、个人优势学科学习和社团活动情况等评价要点。
学业水平
包含体育课程修习、日常体育类活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心理素质、体育特长发展等评价要点。
身心健康
包含艺术类课程修习、艺术类活动、艺术特长发展等评价要点。
艺术素养
包含学军、学工、学农、研学实践教育等集体活动,社会调查与实践课堂活动,素质拓展课外活动,科技活动、创造发明等评价要点。
社会实践
按照要求,初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实记录,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指导,促进学生发展进步。通过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引导初中学校开展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发挥积极作用。
“全科开考”
不增加学生负担
实施“全科开考”引导学生学好每门课程、打好共同基础的同时,在考试内容上强调提高命题质量,以课程标准、教材为依据,并结合我市教学实际,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视对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考查,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经验的有机联系,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不出偏题怪题;在成绩呈现方式上,部分科目采用等级方式呈现,避免分分计较;在录取计分科目构成和数量上,只增加历史、道德与法治科目,做到文理兼顾、适度负担。
六年级学生家长
提高体育分值 促进身体发展
这次“中考”改革将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新初一”年级开始实施,现在这个阶段,这批学生还正处在小升初的关键阶段。本市“中考”改革的消息传来,最关注的就是这批学生的家长。很多家长对此表示还没来得及细想,也有家长表示以后紧盯语数外的策略要换一换了。
推进评价改革:深入认识、理解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修订稿》(京教基[2010]26号)中虽然明确了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目的、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的组织与实施、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应用,但对学校层面的领导和教师进行更为具体和全面的解读才是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前提,换句话来说就是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解决了认识问题,组织机构才有保障。比如,通州区潞州中学认为最重要的是老师评价观的转变,一是重视平时的评价,改革一张试卷评价学生的考查方法,重视考察学生探究的过程。二是树立起“评价也是一种学习”的新观念。三是成立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即由学校校长任组长,成员由教务处、政教处、团委、年级组长和相关处室的有关人员组成。学校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制订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具体组织实施评价工作,审定评价结果,受理咨询、申诉和复议申请;同时成立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即由班主任任组长,成员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必须要有体育委员、文娱委员、班长),负责对班级中每个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在组织建设方面,有的学校还根据学校的具体特点建立了一体化工作机制。比如房山区琉璃河中学为了确保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化,学校结合年级“导师制”的实施,成立年级导师组,每位导师带5~8名学生。负责学生的“思想道德、合作与交流、个性与发展”等领域的教师评价;结合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开展,小组内的同学进行同学间的他评;学业评价与学科教学的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每个模块结束时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对自己的模块学习进行自评,自我评价主要结合学习习惯的养成来进行。就这样,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从形式上进入了“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的轨道。
课改要求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变过去那种过分强调甄别、区分与选拔的功能,使评价“不能仅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要有机地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学生成长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构建评价体系:创造性地开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第一,确立评价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于评价主体,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中明确指出:“为更好地发挥不同评价主体的作用,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过程中,要根据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的了解程度,科学、合理地设计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内容,以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学生本人、教师、同学和家长都是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因此,对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评价主体的培训也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同学校根据自己在开展学生评价中以往的不足开展个性化的培训,比如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针对班主任评语中习惯于将学生分成类,按分类的特点写评语,个性化不强、评语比较简单这些问题,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一方面不断地强调工作要求,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及时记录,期末再以小结的形式写出个性化评语,最后就是结合案例树立典型,方便班主任学习。
在学生层面上,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精心设计了互动式的培训方案,通过换位思考,化解学生防御心理,通过简单问答,将说教内容巧妙包装。比如,抛出几个换位思考讨论题供学生思考:如果你为自己的公司选拔三名职员,但应聘者数以千计,那么你觉得用什么方式能够最快地筛选出第一批入围的应聘者?假设你是一名运气超强的大学毕业生,得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你是否知道现代企业办公的常见流程是什么?面对各种企业目标、计划、总结,你是否做好了准备?现在假设你是一名高考考生,你认为大学在录取高中毕业生时,只看高考成绩,怎么样?公平吗?你还想让他们关注些什么?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讨论,引领学生归结出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认识:它是你将要独立完成的第一份“个人简历”:它是高中阶段引导你预习未来工作方式的“职业课程”;它是你向大学展现自己独特个性的“合法舞台”。这种做法在新高一年级做了试点,取得了意料之外的好效果。可见,这样的设计对学生来说是喜闻乐见、乐于认同的。
家长评价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家长培训的难度可以说是最大的,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通过系列讲座、家长开放日、新课程咨询、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增强学校与家长的联动,使学生家长知晓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精神,认识到改革是促进学生发展、符合社会需求的必然,了解高考改革的方向,努力扫除学生家长的疑虑,形成家校合力。为了让家长更好地了解课改、了解评价系统,学校提前就做好了准备。
第二,拓宽评价手段:创立年级、班级电子成长记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求在电子平台上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但网络承载的内容毕竟有限,如何把学生形成性评价的相关资料记载下来,各个学校也进行了探索。比如东直门中学、丰台区实验学校在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了建立班级、年级、学校学生成长资料库工作。我们的成长资料库随时收集来自班主任、学生、家长、学科教师的各种资料信息,具有形成性、即时性、全面性的特点。而且我们这个资料库不仅包括学生个体发展记录,还设有班级发展记录和年级发展记录。我们认为,班级记录更能体现集体、个人共成长的教育价值,更具有社会意义。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也创建了学生个性化电子成长记录袋,提出将手机、相机、MP3等孩子们随身携带的数码产品有意识地利用起来,去积极地采集身边发生的一切,记录一次别开生面的表演,一首自己同学唱的歌,一些难得一见的精彩瞬间。当下孩子们常去的人人网SNS社交网络,是一个展示、整理、交换、传播上述收获的最好平台,两者相结合,每个人在“玩闹”中就不知不觉构建出了属于自己的“随身、随时、随性”的个性化电子成长记录袋。
第三,丰富评价内容:以活动为载体。评价是对事实描述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但事实描述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一定的事实呈现。比如,北京市大兴区第八中学通过六项不同的活动来丰富评价内容。一是坚持每年高一新生入校都进行军训社会实践活动,磨练意志,锤炼品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二是坚持每年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此外,还坚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学校成立了机器人、单片机、无线电测向和编程等科技活动小组,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并积极参加市区级的科技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四是开设了美术特长班,成立了学生合唱团、舞蹈队和篮球队等,对学生进行艺术、体育教育,张扬个性,发挥特长。五是坚持开展大课间活动,通过大课间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六是坚持每年举办学生运动会、艺术节,为学生张扬个性、展示特长提供舞台。通过以上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学校对每一项活动都及时进行总结评价,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使学生参加一次活动就有所收获和提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再比如,北京市大峪中学利用各种活动契机,创设学生发展的平台,实现评价的激励作用。学校每年的学生评优工作都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同时利用大峪中学校报、校广播站、宣传橱窗等多种途径向全校学生介绍全面发展并学有特长的“杰出峪中学子”;培训学生干部,开办青年党校,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设立“鸿博集团奖学金”、“东方锦泰奖学金”、“精雕科技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定期组织艺术节、运动会及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都由校团委设计,推选优秀学生演讲,用学生的语言感动学生;学校领导为在校内外各类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或作出突出贡献的学生颁发为校争光奖,在学校橱窗中展示学生的获奖作品、获奖学生名单或照片,并在区电视台“峪中风采”栏目中播出。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荣誉感,发现了学有所长的价值,形成了健康的心态,提高了学生对发展过程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整体发展。
做到评育结合: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融入学校日常管理
构建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子系统。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业务,作为全体高中干部、教师的职务行为,这是方案中明确规定的。然而对一所学校来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只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部分内容,如何把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纳入学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还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问题。东直门中学在总结前几年成功办学的基础上,成功地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了学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并使它和课堂教育质量监控、学业信息反馈、心理监控、成长轨迹监控等系统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
以校本课程为导向,在课程管理中提升学生评价功能。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在课程管理中实施评价也能很好地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比如北京市古城外国语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在课程实施中充分满足了老师的内心需求,引导学生体验成功,在活动中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乐趣。目前,学校利用自然优势,挖掘地方特色,开发了以“走遍石景山”为中心的整合各学科相关内容的综合实践类课程,比如话说永定河课程;建设注重探究能力培养的科学探索类课程,比如校园植被的校本研究课程,载人电动车的制作课程,身边的小草标本制作课程;开发激发学生潜能,增强创造力,健康成长系列课程,比如性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潜能开发课程、中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我爱魔术课程等:挖掘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延展课程,比如依托雏鹰计划和翱翔计划开发的土壤修复课程、科技探索冬令营系列课程;同时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文化节日整体课程、学校仪式课程、生活礼仪课程(东西方礼仪比较课程);中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系列课程,帮助学生认识职业的特点,进行生涯规划。通过推进校本特色课程建设,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促进了学校自身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高等数学;积分制;评价系统方案;量化考核;评价标准
一、积分制教学评价系统
(一)积分制评价模式的定义与意义
积分制评价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建立在学习过程中定向积分基础上的一种定量评价模式。该模式要求学生在每一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参与学习的积极程度、兴趣大小等进行分类量化考核,并把学生本节积分和上次积分进行累加,可以形成阶段性积分。积分制的评价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个过程进行跟踪评价,通过积分制评价方案让学生主动学习,不仅学习本节课内容,还需要关心下一节的内容。
(二)积分制评价模式的流程
1.建立实施目标
①在原有学习习惯基础上,培养提出问题、积极思维、交流合作的能力,养成认真、谨慎、勤于思考等习惯。②初步学会民主参与、倾听欣赏、分享交流、互助互评等学习方式。
2.确定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课堂积分、作业积分、测评积分、奖励积分。四部分积分相辅相成,可以让学生立足于自己的基础,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差异发展,基于合作且有竞争意识,同时兼顾个性发展,开拓思维,分享交流,互相提高,从而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巨大作用。第一,课堂积分标准有加分项和减分项目,加分项目主要包括:课前预习提出问题一次积2分、上课能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且语言组织清晰的一次积3分、上课主动参与交流,并把交流成果清楚表达的一次积2分、有创新思考积5分、小组合作并推荐代表回答的每个组员积1分,回答者积2分。课堂减分项目包括:上课睡觉一次扣2分、玩手机一次扣2分、讲话影响教学者扣3分、迟到一次超过5分钟者扣1分、旷课一次扣5分。第二,作业积分包括课堂作业、课后作业、考核练习三部分。课堂作业实行等级制加分,共有六个等级分别是:1个A+积6分、1个A积5分、1个A—积4分、一个B+积3分、1个B积2分、1个B—积1分,低于这六个等级的不加分,未完成的视分量扣分。课后作业包括思考题与预习内容,这部分是对积极者的奖励分,视内容难易来量分。考核内容在上课环节中完成,每完成一道积1-5分不等。第三、测评积分包括阶段测验、半期和学期考试,这些积分直接实行百分制打分,最后在折算加到总分上。第四、奖励积分,在上课的每个环节上有突出表现和创新思维的每次每人积5分。
3.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首先,教师要加强学习宣传,引导学生明确积分制的意义和作用,提高积分对学习成绩、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参与积分的愿望,提升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其次,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指导积分制的实施。在上课班级成立积分制领导小组,讨论、制定并做好相关积分事宜,切实按照积分标准做好每次积分等级工作,做到每两周有一次汇总,每个月有一次系统总结,并且要及时公布和公开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疏导,跟踪落实责任。最后,应充分发挥积分制的激发促进作用,防止让学生盲目追求分数,确立学生正确的分数观。教师应根据各班学生实际情况,总体设计、分步实施、逐步引导、兼顾个性发展、整体推进积分计划实施。让每人学生有兴趣、学有所获,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
二、实施过程举例
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积分制系统的有效性,选取这个学期中某班级的教学过程实例来验证积分制的可行性。实验环境是教室,实验对象是所教班级的某班共57个学生,分为四个大组,八个小组。实验内容选择由侯风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数学第四版第三章导数与微分的第二节求导法则。
(一)预习环节(满分3分)
通过上一节导数概念的学习,请同学们自己预习下一节并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积1分。如,上节课学习了怎样用定义法对单个函数进行求导,那么对于两个函数的和差积商该怎样求到呢?
(二)新课环节(满分5分)
在新课环节,充分发挥积分制的调动作用达到以下目的:1.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2.满足学生的成就感。3.引导学生完成尝试自己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积分分为加分项和减分项进行操作。课堂加分主要有:①上课积极思考,善于发言。②勇于改正别人错误,向老师提出质疑。③对于同一个题目提出独特见解或者一题多解。④善于和别人合作与交流并且形成自己的观点。课堂扣分包括:①违反课堂纪律,干扰他人上课。②做于上课无关的事情。如,对复合函数求导过程中讲解中,书上讲解的比较复杂,通过对例题的求解,我让学生自己形成自己的解法,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首先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是能看出这个函数由那些函数构成的,找学生回答,答对加2分。再找学生来回答哪些是外层函数哪些是内层函数,答对加1分,找另外一个学生回答求对这种函数求导是先求什么在求什么,回答对了得1分。这样一步步就得到了复合函数求导法则。
(三)练习环节(满分10分)
当讲完加减乘除求导法则之后,我让学生本照着准快精洁四个标准完成课后习作题3.2第一题的3个小题的求导,每个一分,限时三分钟,三分钟之后完成的不算分。当完成之后我又让同桌的学生相互尝试出题考对方,出三个左右,完成者可得2分。同样的方式就让学生完成第二题的复合函数求导。最后布置课堂作业,由老师批改达一定的等级进行积分。(四)复习环节(满分2分)每节课我都会留两分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我会找学生来回答总结,用一到两句话来概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和自己的收获,答全者可得2分。
(五)测验环节(满分100分)
有三种形式的测验:阶段测验、期中测验、期末测验,根据所占比例及时计入总分中。(六)积分汇总每两周汇总一次,半期汇总一次、期末汇总。每月一小评,表扬进步,督促表现不佳的学生,期末进行终结性评价作为学生期末评价的核心依据。
三、实验结果总结与分析
通过对所教班级的实验表明,该评价体系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通过每节课参与评比与学习,形成持续长效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让数学教学走上一条良性竞争和不断进化充满乐趣的道路。该系统的实施反馈主要有一下优点:①在预习中有效的明确找到难点与重点,使得新课学习有的放矢。②新课中学生自己主动思考并发言全面锻炼学生各方面素质,通过让学生参与小组学习,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③通过作业与练习让学生体会竞争,有了学习的压迫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④通过积分鼓励,培养了学生得创新意识,让学生思维活跃,大胆思考。同时该评价系统还存在以下不足:①积分的评比不够客观和细化。②容易形成将形式、讲过场现象。③在积分制定量评价过程中怎样的评价形式更为合理,怎样把积分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不会出现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分数上儿忽视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等等。
四、结束语
积分制的数学课堂评价系统是综合了定量和定性评价的一种新型教学评价方式,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证明能够有效的对学生课堂学习和实践进行比较客观的综合评价,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作者:葛邵飞 单位: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新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陈旭远.新课程新理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张行涛,郭陈岐.新世纪教师素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陶西平.多元智能与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7,12
[5]易森林.试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01):14-17
关键词:心理委员培训;团体心理辅导;队伍建设;考核制度
近年来,中学生发生心理危机事件的比例逐步增大,学生自杀、自残事件频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加上网络媒体曝光率的激增,社会、家庭、特别是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重视。从1994年至今,我国共了11份国家级文件提到或专门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指导和规定。近期,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要求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心理教师。但目前心理教师师资配备不够。以我校为例,赣州中学属于完全中学,共设110个教学班级,共有6000多名学生,配备了专业心理教师1名,这对于心理教师是极大的挑战,容易顾此失彼。中学心理老师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这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措施。通过在班级安排“心理小助手”,使得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将心理委员纳入班级班干部队伍,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中学规范化非常重要的一步。同时,建立一支专业、团结、有爱、高效的心理委员队伍将是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长效发展的重要保障。具体措施如下:
一、组建队伍:要趁早,建立心理委员信息档案
开学第1周:每个班级选出班级心理委员2名。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男女关系处理上仍然会害羞,男女各1名,有利于心理困惑的沟通。将心理委员纳入班干部队伍,通过政教处传达至每个班主任,建立心理委员个人信息档案。同时,心理辅导老师通过班主任会议,对班主任做一次心理健康培训。心理委员的选拔标准是:乐观热心、观察敏锐、包容性强、助人为乐,即:性格好,助人,少计较,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群众基础。
开学第2周:培训全体心委。通过专题心理讲座形式,让心理委员明白身份(这是一个什么职位?)、明确职责(需要做什么?)、学习基本心理知识(中学生容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如何运用简单的心理知识帮助他人?)、明确心理危机干预对象(需要特别关注的同学有哪些?如何干预?)等。此次培训重点在于让心理委员明确责任、树立“助人自助”的信心和决心。
二、趁热打铁:开展心理委员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理论: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以团队形式,为学生提供有关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压力应对、情绪放松、自我成长等方面的心理训练的心理辅导形式。心理委员队伍是一个特殊的团队。成员来自各个班级选的、具备心理委员特质或潜质的学生。他们对心理学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但仍需要接受更加系统的心理学习,提高他们的倾听素质、合作意识、信任感和人际沟通技巧。
时间:第3周至第8周,每周一次活动,共六次团辅。
方案:
时间主题内容目的
第一次活动
(第3周)破冰之旅
(相识)1.热身活动:坐地起身;2.主题活动:破冰之旅;3.心理委员基本知识卡A;4.同唱一首歌《改变自己》1.初次见面,相互认识;2.组内合作,建立信任;3.同唱歌曲,培养团队意识。
第二次活动
(第4周)传递信任
(专题1)1.热身活动:蜈蚣翻身;2.主题活动:风中劲草;3.心理委员基本知识卡B;4.同唱一首歌《天高地厚》1.信任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2.相信别人,给予别人信任,就是给予自己信心;3.用一颗开放的内心接纳别人,热爱生活,传递正能量。
第三次活动
(第5周)倾听的艺术
(专题2)1.热身活动:心灵体操;2.主题活动:共同进退;3.心理委员基本知识卡C;4.同唱一首歌《我们都一样》1.团队中人际沟通的重要性;2.学会运用非言语沟通技术;3.学会积极的倾听,做一位合格的倾听者。
第四次活动
(第6周)人际协作
(专题3)1.热身活动:齐跳兔子舞;2.主题活动:珠行万里;3.心理委员基本知识卡D;4.同唱一首歌《相信自己》1.组内协作,人际沟通;2.团结一致,完成任务,加强组内凝聚力,达成共识。
第五次活动
(第7周)赞美的力量
(专题4)1.热身活动:松鼠搬家;2.主题活动:优点轰炸;3.心理委员基本知识卡E;4.同唱一首歌《我真的很不错》(手语版)1.学会看到别人的优点;2.组内互相“戴高帽”,多欣赏别人;3.体验自信,相信自己。
第六次活动
(第8周)起航
(收尾)1.热身活动:我们明天更精彩;2.主题活动:信任背摔;3.道别:请在我背上留言;4.同唱一首歌《飞的更高》1.相信我们明天更精彩;2.道别留言,亦是起航;3.自我升华,带着积极乐观,助人自助的心态投身心理委员的工作。
三、锤炼队伍: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开展大型心理教育活动。每个学期,心理辅导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让心理委员队伍在大型心理活动中得到锻炼和认可。例如,我校在高一年级开展“心理健康操大赛”,心理委员协助班主任和心理老师,负责本班级心理健康操大赛的具体事宜。比如,参赛人员、服装、心理健康操曲目、配乐、阵型的确定,协助体育老师进行操练,负责班级出场有序等等。心理辅导中心出台心理健康操方案,将活动任务分配至每个班级,具体负责的人就是心理委员。因此,心理委员在心理实践中得到更多的锻炼,同时,活动让心理委员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得到展示,更快的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二)办好一份心理健康报纸。每个月,心理辅导中心出版一份《聆听心声》心理健康报纸,这份报纸由心理委员队伍倾力完成。小小的一份报纸,每月一次,却凝聚着心理委员们极大的热情和心血。办好心理报纸的意义在于锻炼队伍,让心理委员主动的查阅资料,学习心理知识,提高自我心理保健能力;另外,心理健康报纸是一种精神层面上文字的回忆,心理委员们在完成一份心理报纸的过程中,感受到为他人提供心理帮助的乐趣和一份成就感。
(三)走进社区,面向社会。每个学期,心理辅导中心带领心理委员队伍,走出校园,走进社区,把心理咨询和
心理健康知识带进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在那一天,心理委员们就是老师们的得力帮手,他们负责活动前期的海报、宣传册的准备工作,活动中的耐心宣传和讲解工作,活动后的清洁工作等。
四、鼓励队伍:建立心理委员考核制度
完善心理委员队伍,需要建立规范的奖励考核制度。“寻求认可和赞许”是人的内在需要,一定的奖励可以让心理委员们干劲更足。期末,按年级评比出“优秀心理委员”若干名(比例占总人数的1/3),由政教处统一颁发“优秀心理委员”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考核项目分值
1.参加心理委员培训10分
2.反馈班级心理情况20分
4.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30分
5.积极主动性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