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妇产科绩效分配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资料来源与说明
本文的所有数据均来自财务科2011-2012分析报表,为职工税前全部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年终考核奖励性绩效工资、带薪休假和其他临时性补贴,真实可靠。因本文旨在说明科室、工种之间的一般情况,以提供医院对科室和工种分配的一种参考,故不对个体情况进行说明。另外,所有收入均为当年价,没有扣除物价上涨因素。
二、全院职工年人均收入情况
表1 2010-2013年医院人均收入变化情况
年人均收入(元) 与上年增长 基尼系数 当年CPI
2010年 32612 — 0.311715 —
2011年 39880 +22.286% 0.244440 5.4%
2012年 41185 +3.272% 0.281841 2.6%
2011年,医院职工人均收入较2010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远高于CPI数据,也高于201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涨幅14.3%。2012年,医院职工人均收入增长幅度下降,仅比CPI高0.6-0.7个百分点。这说明医院收入分配波动较大,应当在上涨过快时采取措施放慢其速度,在较慢时适当提高其收入,以保持增长的稳定性。
对于基尼系数,采用董凌云同志撰写的文章《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的EXCEL算法》方法算得(在百度文库可免费查阅)。2011年内部差距趋向于缩小,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大幅提高了转科生等较低收入群体待遇,另一方面作为“中间收入阶层”的人数比例有所增加,高收入与低收入群体间的“鸿沟”在缩小,在2012年形势发生了逆转。如果采用联合国有关组织的规定,基尼系数在0.2-0.3说明比较平均,0.3-0.4比较合理,0.4-0.5表示差距较大。目前医院的收入分配还算和谐,但建议医院采取措施防止差距进一步加大。
三、科室之间情况分析
化验室,2012年比2011年增长27.25%;综合科,2012年比2011年增长16.88%;体检室2012年比2011年增长6.88%;放射科,2012年比2011年增长4.53%;门诊,2012年比2011年增长5.07%;药剂科,2012年比2011年增长19.23%;供应室,2012年比2011年增长2.18%;行政,2012年比2011年增长-1.90%;外科,2012年比2011年增长12.87%;手麻科,2012年比2011年增长9.12%;妇产科,2012年比2011年增长4.11%;儿科,2012年比2011年增长-1.70%;急诊科,2012年比2011年增长8.13%;内科,2012年比2011年增长-12.64%。变异系数2010年9.91%,2011年12.94%,2012年18.01%。
因为每一年的平均数不同,所以不宜直接用标准差或协方差来比较其差异,本文采取标准差变异系数来衡量不同年份之间的内部差异大小[2]。在EXCLE中,用STDEVP函数来求每一年的标准差,AVERAGE函数求平均值,二者相除即得到变异系数。变异系数在增大,说明近三年来各科室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还存在部分本来收入较高科室增幅快于收入较低科室的情况。建议医院调整分配政策,适当降低较高收入科室的增长比例,增加较低收入科室的增长比例。
四、工种之间情况分析
根据医生、护士、药剂、卫生技术、非卫生专业等不同工种,测得近三年各工种之间的变异系数依次为16.14%、18.27%、25.40%,说明不同工种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扩大。其中作为最大群体的护士收入增长明显低于平均速度,2012年甚至低于同期CPI的涨幅,即实际收入为负增长,非卫生专业人均收入有较大比重的下降。建议医院分配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倾斜,同时改革现有行政人员以全院平均工资为基数的分配方式,以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
五、不同科室同一(类似)工种分析:
第一,不同科室医生之间的分析。近三年不同科室医生平均收入的变异系数依次为19.58%、14.44%、16.94%,说明不同科室医生之间收入差距2011年有所缩小,2012年又扩大;具体而言,住院科室、医技科室较高,门诊科室偏低。建议医院在向医生的分配调节时,多向门诊医生倾斜。
第二,不同科室护士之间的分析。近三年不同科室护士平均收入的变异系数依次为21.55%、28.65%、28.50%,说明不同科室护士之间的收入差距,2011年扩大,2012年略有缩小;门、急诊、医技科室收入较高,住院科室偏低,这个结果与医生正好相反。不同科室之间护士群体收入的变异系数远大于医生,说明护士之间的收入差异更大,建议医院加大调节力度。
2018年,我院在省、市卫计委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卫计局的关心指导下,以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户“一人一策”健康帮扶工作为契机,以发展会宁县第二医共体为中心,以落实2018年卫生计生重点业务工作任务、推进包保督查责任和医疗人才“组团式”健康扶贫工作为抓手,紧抓医院服务态度、医疗质量、医疗行为、医患和谐、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和就医体验等重要环节,落实省、市、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户“一人一策”健康帮扶工作,全面推进医院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现就2018年医院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医院始建于1984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编制床位320张,开放床位200张。
(一)人员结构组成
截止2018年12月底,医院现有职工460人。按照使用性质:在编170人(含返聘2人,借调34人),临聘290人;按照卫生专业技术:专业技术人员437人,占全院职工总数的95%,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3人,中级职称40人,注册执业医师96人(其中中医类别68人),注册护士254人,医技人员80人。
(二)房屋建设
医院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5000平方米。
(三)设备配套
医院有大中型设备共计40余台件。其中较大型设备有:日本东芝原装680彩超、DR数字成像摄影系统、80KW高频数字医用诊断X射线机、7180生化分析仪、德国狼牌腹腔镜、欧美达麻醉机、经颅多普勒。近两年新增V150型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膀胱镜、体外碎石机、皮肤镜、分娩镇痛仪、体外冲击波治疗仪等仪器。
(四)科室设置
医院临床科室设有内儿科、妇产科、急诊科(肺病科)、骨外科(骨伤科)、康复科、推拿科等6个(其中,康复科、骨伤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肺病科为市级重点专科);医技科室有超声科、放射科、检验科等10个科室;门诊部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等10个科室;职能科室设有院办公室、医务科、总护理部等13个。
(五)医疗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8年截止12月底,共接诊患者70866人次,其中门急诊患者59746人次,住院患者11013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2.7%和11.8%;手术601余台次,平均住院天数9.5天;业务收入4080万元,药占比为21%。
二、健康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1、加快推进会宁县第二医共体建设工作
根据会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会宁县推进医疗共同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会政办发〔2017〕158号)文件精神,于2017年11月,全面推行会宁县第二医疗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建设工作,与丁沟、中川、新添、侯川、党岘、杨集、老君、平头、会师镇等9个卫生院在坚持统筹规划、公益导向、上下联动、群众受益的原则上,组建第二医疗共同体,落实统一部署落实、统一人事任免、统一人员调配、统一药品采购、统一薪酬分配、统一绩效考核、统一资源共享、统一财务监管的“八统一”管理。成立以院长为理事长,其他班子成员和九个卫生院院长为副理事长的理事会。制定医共体章程,明确性质、宗旨、任务、机构成员、管理体系、职责范围、权利义务、工作规则等。规定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完善医疗质量管理等制度,提高管理效率。根据会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建设健康会宁实施意见要求,我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细化工作方案,与所帮扶的 9个乡镇卫生院的院长,进行了面对面地座谈。基本摸清了对口帮扶基层医疗机构的底情与实际需求,建立了联系方式,接收人员进修培训、选派急需专业人员基层指导及支援医疗设备等方面初步达成了协作共识,计划2-3年内完成基层支援单位的所有医务人员培训工作,并根据基层卫生工作开展需要,随时选派相应人员帮助相关业务工作,一定程度上助推着分级诊疗等各项工作的开展。
2、加强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甘卫宣传函〔2017〕880号、甘卫宣传函〔2018〕134号文件精神,加强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工作。
医院负责人多次参加市、县级和县卫计局组织的健康扶贫工作培训班,学习健康扶贫政策理论知识,在单位召开全院职工大会集中宣传健康扶贫政策。同时医院利用电子屏幕、发放宣传彩页、医院宣传栏和利用现代电子化网络(微信、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QQ等),大力宣传健康扶贫政策。医院组团式帮扶医师下乡入村入户,逐户逐人宣传健康扶贫政策和健康知识,指导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打赢脱贫攻坚战。
3、扎实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户“一人一策”健康帮扶工作
我院2017年与九个乡镇卫生院,建立了联系并开展健康扶贫、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活动,定期派遣医师团队到九个乡镇卫生院开展义诊、业务查房、现场工作指导和基层医务人员培训等活动。2018年4月10日,我院举办“会宁县中医医院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户“一人一策”健康帮扶培训会”,2018年4月16日,我院举办“会宁县中医医院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户“一人一策”健康帮扶促进会”,安排落实部署工作。期间多次组织学习《甘肃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户“一人一策”健康帮扶指导方案》(甘卫发〔2018〕98号)、《白银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户“一人一策”健康帮扶工作方案》(市卫医政发〔2018〕19号)、《会宁县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会医改办发〔2017〕10号)等相关文件精神,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从理论上加强全员业务素质,进一步明确组织领导,靠实了工作责任。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有关扶贫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抽调临床医师岗位工作人员和市、县、乡、村组建成"1+1+1+1"家庭医生签约团队,通过市、县、乡、村四级医务人员的现场入户查体,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发放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彩页。目前,第二医共体已全面完成5866位贫困因病致贫返贫人群健康帮扶措施制定及手机app录入工作,完成11577位其他人群健康帮扶措施制定及手机app录入工作,印制并发放健康扶贫政策与健康知识普及宣传彩页1.5余份,与235个贫困户签订初级包、与304个贫困户签订中级包,建立由帮扶对象和签约团队人员组成的健康帮扶工作微信群15个。对544个贫困户量血压、测血糖、听心率等简单的诊断,现场通过针灸、拔火罐、按摩等方式治疗3021人。
三、医疗重点业务开展情况
(一)医改重点环节重要工作开展情况
1、全面实行分级诊疗制度
我院严格按照会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分级诊疗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新农合部分住院病种分级诊疗制度,积极收治县级医院分级诊疗病种内患者,严格控制不合理转外就医。我院根据运行情况,还做了补充通知,并和科室签定协议书,积极引导参合农民,合理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控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减少了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了住院费用,较去年同期药占比明显下降,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2017年11月21日到2018年12月25日我院共出院11013人,其中分级诊疗出院7158人,普通病种出院2532人,分娩372人,建档立卡患者2105人,分级诊疗病种患者占住院总患者比例由去年的66%提高至76.2%,分级诊疗外病种转诊率为10.8%。自2017年6月1日起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报,2018年6月1日起,全面落实建档立卡患者的补偿比例比不低于85%。
2、加强绩效考核管理
我院将绩效考核管理作为优化医院内部运行机制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探索优化管理模式,助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和科室倾斜。在具体实施绩效考核当中,将医护人员工作质量及群众满意度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特别是突出了中医药及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不再将绩效与经济指标挂钩,将成本核算运用于绩效管理中。
3、药事管理
一、调整组织结构,细化人员职责
随着等级医院建设工作的开展,医院人动,各项药事管理分组需要。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对药事管理组织结构及委员选定进行2次调整与重新设置,保障药事工作开展的科学合理性。现有药事委员会由医务部、质控部、临床内科、外科、药剂、院感、护理、检验7个部门委员组成,共21人。
二、建立医院药品质量管理控制监测网络,确保用药安全。在药事管理控制过程中,药剂科对药品管理组织结构进行管理分划,建立起医院药品质量管理控制监测网络。共分4个小组,层层管理,药品质量控制信息由固定的药剂科各部门质管员与临床科室医疗及护理药品质管员进行收集、反馈、记录为加强对全院药品质量进行监测控制,及时调整管理方法,药剂科质量控制小组召开质量控制管理会议4次,对药品储存、养护与摆放进行分析整改。药剂科质量控制小组每月分别对临床医技科室及药剂部门进行药品到院验收、入库、重点养护、出库、退药、效期管理、账物相符、调剂准确、使用正确、不良反应监测、用药教育等质量控制检查。
三、把医务人员基本药物知识培训作为医务人员竞聘上岗、执业考核的重要依据,引导医务人员正确、规范使用基药和目录内药品。
4、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情况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护理方案,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我院全面实施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服务。护理部加强制度建设,狠抓规范落实,紧紧围绕提升服务质量、防范护理隐患两个目标,突出各项制度的核心问题,抓重点,抓薄弱环节。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规范护理行为,防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优化门、急诊和出入院患者工作流程。2018年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大力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加强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的落实,拓展服务内涵,改善临床护理服务,全院开展优质护理,覆盖率达100%,患者满意度为97%,开展中医适宜技术30余项,在急诊急救过程中,中医药参与率达到100%。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医院平均住院天数明显降低,床位使用率和床位周转次数明显增加,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防范了护患纠纷,患者满意度大幅度提升。为了更好的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建立护理部垂直管理体系,实行护士分层管理,APN弹性排班,制定科学的绩效分配方案,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绩效考核办法,使护理管理逐步正规化。
5、全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应用
全面加强院科两级质控,制定实施2018年临床路径管理病种与标准,积极编制临床路径标准及临床路径表,督促临床科室分级诊疗病种执行临床路径管理。目前医院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数为9种,2018年临床路径全院共入径471例,入径率为5.5%。
(二)中医药工作
1、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建设重点专科
康复科为省级重点专科,科室优势病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等;骨伤科于2015年4月被命名为省级重点专科,科室特色疗法主要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配合口服中药汤剂、接骨散治疗骨折等;肺病科为市级重点专科,科内以冬病夏治、自拟宣肺活血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哮喘等肺部疾病,取得很好的疗效;脾胃病科和肛肠科目前正在申报市级重点专科;中医妇科成立于2015年,目前编制床位12张,开放床位12张,在职职工6人(新增大学生1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中级3人。心病科成立于2015年,目前编制床位15张,开放床位15张,在职职工6人(新增大学生1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中级3人。
2、发扬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传统疗法由各科室的学科带头人牵头,继承和发扬我省名老中医及民间的多种传统疗法,使其在我院得到广泛的开展及应用,主要有:平衡针疗法、火针疗法、眼针疗法、耳穴疗法、火罐疗法、中药熏蒸、按摩、多功能理疗、蜡疗、艾灸、骶疗、割治挑治、传统运动等三十多种疗法,针灸疗法治疗面瘫、耳穴压豆治疗胃脘痛、推拿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艾灸结合推拿疗法治疗颈椎病、冬病夏治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热盐包疗法治疗妇人腹痛、拔罐疗法治疗肩关节及肩胛痛、穴位注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穴位埋线治疗坐骨神经痛、三部推拿法治疗不寐、三步三位九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二十余项中医适宜技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积极培养人才。近年来医院连续每年支出10-20万元,用于人才培养经费。其中,聘请了2名德高望重的副主任医师全天坐诊;根据天津市和平区与会宁县政府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引进天津市和平区2名医疗帮扶专家到我院带教培养专业技术人才。2018年4月选派1名医师到天津眼科医院进修学习,选派高宁等6名专业技术人员于2018年5月赴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选派靳羽文等17名专业技术人员于2018年5月赴甘肃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时限为3-12月不等。另根据《关于印发白银市医疗人才“组团式”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市卫医政发﹝2018﹞24号)文件精神,和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结为帮扶对象,与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签订“组团式”帮扶协议,成立重症医学科、康复科、儿科联盟,定向培养联盟科室医护人员。通过进修培训,真正建立起一支本地化、留得住的高素质的医疗人才队伍。
2、组织各类人才培训
2.1师承教育工作。第三批师承教育第一年工作已如期完成。通过全面、系统地继承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提高下级医师的诊疗水平和临床经验。形成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创新团队和完善的中医药学科梯队。
2.2人员培训。今年全院参加学历教育31人;院内各项培训(包括中医适宜技术平台讲座)人次累计达1200人次:首届新中医培训班、市一院首席专家授课、院内感染控制、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抗菌药物合理运用、护理技能及岗位练兵活动、医患沟通、医疗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以及院内副高级以上、省内专家等的专题授课。
(四)落实医院各项制度
我院制定了医疗质量医德医风考核实施细则,每月将考核结果汇总后进行公示,其分值兑现在当月绩效工资中;县卫生监督所每季度对我院依法执业进行监督检查,严格按照有关配置医护人员比例设置岗位;全面加强血液管理工作,血液管理符合有关规定,临床成份输血达到100%;公共卫生科常年开展门诊和住院病人疾病谱排序,截止12月底共报告传染病126例,传染病报告及时率达100%,无迟报、漏报现象;院内感染上报病例17例;完成上报高血压病例654例;完成食源性疾病监测并上报30例;加强医院控烟工作,通过人员培训、电子屏播放和等多种形式宣传,逐步达到无烟单位;每周进行由院领导主持,科主任、部门负责人参加的1次行政查房,将病历质控、三级医师查房、会诊、重危病人讨论等相结合,随时解决遇到的问题;每月召开1次医疗质量控制委员会,进行病历和处方点评、合理使用抗菌素和“八个排队”,对不合格处方、自费药品使用量、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排名在前者给予通报批评和相应的处罚。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医院各项工作有了些许的发展,无论从人员引进、设备配备、医院建设到医德医风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与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期盼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严重的缺编现象得不到缓解,对拟进卫生人才的稳定性受到很大制约;二是由于业务需要,临聘人员剧增,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百姓子女就业问题,但另一方面加重了医院发展的负担;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与标准化医院建设还有很大差距,无论从科室设置、硬件配备,到后勤保障都相对落后;四是中医中药发展保护性政策支持欠缺,表现在建设滞后、人员紧缺等方面;五是新时期下,广大人民群众对卫生工作的要求正如对待自己的健康一样,期望值很高,医患矛盾一段时期内仍将存在,除了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提升之外,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