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假期科研计划

大学生假期科研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假期科研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假期科研计划

大学生假期科研计划范文第1篇

一、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新体系

2006年年初,基于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战略性思考,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学校出台了《黄淮学院“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试行)》《黄淮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管理办法》《黄淮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文件,构建了相对完善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

2010年3月,学校又修订并实施了《黄淮学院“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标志着“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逐步走向成熟阶段。良好的制度建设不仅起着保障和规范的作用,也在具体实践中发挥着引擎的作用。《方案》是学校“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工作的总体设计蓝图,是学校“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集中体现。《方案》分为思想道德、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专业实践、专业服务等6个课外实践教学模块、23门课程,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培养与学生课外专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构建起基于专业能力培养的“实践+创新+创业”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同时,《方案》还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环节获得15个创新学分后方可毕业。

二、大力推进软硬件建设,为“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

黄淮学院通过加大投入、加强软硬件建设,有力地推动了“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项目化、课程化、学分化、基地化、品牌化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使“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在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通过“项目化”建设,各个教学模块通过实践训练项目实现了载体化,目前学校有学科竞赛类、职业资格认证类、创新能力培养类、创业实践类等“第二课堂”实践项目近百项,形成了“系(院)有特色、学校成体系”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新格局。学校还将“课程化”建设引入“第二课堂”,针对学科竞赛、技能提升组织相应的专题式课程化培训与实践,使理论与实践实现了深层次衔接。“学分化”也是该校课外实践教学的特色之一,《方案》对所有的教学模块设定相应的学分,从而将“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全面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基地化”是学校大力推进的“第二课堂”建设项目之一,学校将具有实践教学优势的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多个“第二课堂”实践人才培养基地。“基地”具有辐射和示范的功能,发挥着“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人才培养阵地的作用。当前,黄淮学院通过采取宣传典型、树立品牌等一系列措施,开创了“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百花齐放、有序开展的良好局面,形成了该校特色鲜明的育人文化。

近年来,黄淮学院设立“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专项基金用于“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奖励;每年还设立大学生科研立项基金,支持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仅2009年就有33名大学生的科研项目获得资助;学校每年设立20万元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基金,2009年共有9名大学生的创业项目获得资助,资助金额达16.2万元,2010年有11名大学生的创业项目获得20万元的资助。学校投资近百万元建立的1300多平方米的大学生实践创新中心和1000多平方米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吸引了拥有科研立项课题和实践创新创意的千余名学生在此开展研究、探讨新知。

为使科学理论有效地指导实践,进一步推进“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进程,学校给予资金支持,开展大量卓有成效的理论研究。2008年,《黄淮学院“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教育教学改革课题获准立项,该课题围绕“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建设和实施情况,对课外实践教学进行系统全面的深入研究,为“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工作在学校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三、实施“三个计划”,构建各类实践创新平台

黄淮学院积极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大学生科研立项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计划”,每年举办或参加英语大赛、计算机大赛、电子设计竞赛、创新创业设计竞赛等全国、省级和校级竞赛60余项,涵盖了文、理、工等多个学科;开展电子商务师、助理会计、高级化学检验师、建筑工程监理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等40多项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证书认定;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社会认知类活动,让学生带着课题深入社会修学分;开展大学生科研立项,构建起了以课题和问题为核心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学生自由组建团队,带着课题与项目去实践;开展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计划,进行创业教育与培训,给予创业基金扶持,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每年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认定,对学生发表专业论文、出版著作、申请专利等进行奖励和表彰,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

通过以上“三个计划”的稳步实施,学校已经构建起了竞赛类、实践类、技能类、创新类、创业类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创新育人平台,为各类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搭建了多样化的舞台。

四、勇于创新,“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特色鲜明

黄淮学院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2010年新修订的《方案》特色鲜明,进一步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价值导向,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成果,人才培养模式更具鲜明特色。

实践教学模块须达标,课程内容提供“自助餐”。《方案》规定了必修的6个实践教学模块,学生必须完成这6个教学模块的规定学分。《方案》又在每个教学模块内分别设定了不同的实践课程内容,在模块内为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自助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及发展需要选择相应的课程内容来完成该模块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学分。这一做法使《方案》在大格局上对学生的能力素质构成进行了定位,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如在专业技能模块,学生必须修满该模块的4个学分,但可以选择其中的职业(专业技术)资格认定,也可选择专业技能培训及竞赛来修满4个学分;专业实训模块则提供了实践实训、专业论文、科研课题、国家专利、项目开发等7种“口味不同的课程自助餐”让学生自主选择。

大学生创业可获学分,基金孵化创业梦想。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学校将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纳入“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大学生创业可修学分。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KAB、SYB、IYB、EYB等创业教育课程经考核合格者,可获得2学分;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创业实践活动,获校级三等奖以上者也可获得2学分。为培育和发现优质经济项目和高素质创新人才,学校构建了“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创业实战”三位一体的创业人才培养体系。2009年3月,学校实施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计划”,每年设立20万元大学生创业孵化基金,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市场化运作,获得立项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负责人除获得2个创业学分外还将获得0.2万2万元的孵化基金支持。

把思想道德纳入实践教学体系,思想道德实践需达标。思想道德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首要素质和基本要求,但长期以来思想道德素质难以量化,各高校除奖惩以外难以对学生思想道德作出定量要求,思想道德教育主要依靠理论教育教学。黄淮学院经过长期的思考和探索,打破常规,创造性地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纳入“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生思想道德的外在行为表现量化思想道德学分,学生至少要修满1个思想道德学分才能毕业,这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

学生的建议或成果被采纳将获“服务”学分。为鼓励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服务社会,让社会来检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规定学生所撰写的社会调查报告、论文等被政府、机关、企业等单位或团体采纳,所开发的产品、软件、程序等研究成果被有关单位或部门应用,能提品和相关单位证明和材料者,按照《方案》可获得2个实践创新学分。

学生假期带着“课题”深入社会修学分。“第二课堂”将“三下乡”“四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其中,各系(院)要在假期前提供各种各样的实践课题,也可由学生自主定题,在假期前充分了解实践项目的相关背景,查阅有关资料,梳理相关问题或参加生产实践等,在假期中锻炼实践能力、提高知识转化能力,假期结束后各系(院)对假期实践合格的学生认定相应的“第二课堂”学分,从而使“第二课堂”形成了“课内――课外――社会”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成为大学生必修学分实践课。有人曾说:“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下一步迈向哪里。职业生涯规划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大学生尤其重要。”大学时代可谓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一个人性格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学生只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确立合理的奋斗目标,才能使学习更加有效,进而赢在起跑线上。

为此,学校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分为职业教育、专业教育、社会认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4个部分并纳入“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培养方案,作为在校大学生必修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课,让职业规划的理念从入校就深深植入学生的头脑,以促使他们不断思考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从中汲取奋斗的力量。

大学生假期科研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C9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1-0094-03

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思维、人格和智慧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善于发现机会和把握机会的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等,是大学生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结合。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一种后天可以进行培养和开发的创造力,可以得到更好地锻炼和提高。

在当前,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目前主要包括加强学生的寒暑假期间实践培训和开展实验实训课程,开展大学生学科竞赛、创业大赛以及扩大通识教育课程等,这些活动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成效有效,找出其创新能力阻碍因素并寻求其路径突破是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

因此,本文将在对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其所存在的问题找出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并寻求其对策解决和路径突破。

一、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和要求之一。在此背景条件下,近年来很多高校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其主要现状包括:

1.大量高校开始关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开始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障其效果。目前来讲,在很多高校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1)对当前的教学计划进行一定的调整,如增加实验和实践课程所占的比例,强调学生实验和动手能力的培养;(2)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展大学生的假期实践活动,并加强导师对学生的指导;(3)依托学科竞赛,组建竞赛团队,配备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单独和课余的指导,从而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如目前所大量开展的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英语竞赛、以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等。(4)扩大通识教育的课程,加大学生的所修学分比例中通识教育的比例,要求学生能够对更多的领域和更多的知识有所涉猎,开拓其思维能力。

2.部分学生也开始积极参与到创新能力培养中来,对于自身的创新能力培养有一定的愿望和需求。当前,在很多高校,大部分大学生已经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激烈和残酷,了解到创新能力对于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因而会针对自己的专长,结合老师的科研项目和课题,对自己兴趣的老师和课题进行一定的参与,希望通过此类型的活动能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当前高校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分析

很多高校所开展的活动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学生能力的提升上成效依然有效,其主要的原因包括:

1.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够,未能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很多高校不能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对大学生关于创新能力培养重视性的宣传和有意识地引导,在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均不能形成创新氛围,从而导致大多数学生对于创新活动的认识性不够,参与热情和主动性均有待提高。

2.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很多高校近年来开始着手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对学生参加创新活动和老师指导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很多高校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于学生所参加的创新活动不能进行有效地评估,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动力,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对于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创新活动也未能进行明确地奖励和评价,从而导致老师的指导积极性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3.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资金投入和保障条件存在一定的欠缺。很多高校在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上投入的经费不够,尤其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一些专项创新项目未能安排专项资金,导致很多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因为经费问题不能进行深入开展,只是停留在学生查查资料、老师讲解讲解的阶段。同时,很多高校在创新能力培养活动中不能提供必需的保障条件和措施,如活动所需要的活动场所、活动仪器设备和一些常见的软件工具等。

4.当前大量的创新能力培养项目主要针对的是一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受益面不够。针对当前很多高校所开展的创新能力培养活动,大多数的学生除了能够参加于一些常规性的假期实践活动和开设的实验实践课程外,对于针对学生的个人发展特征所进行的活动参与度明显都不够。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教剿

通过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所存在问题的思考,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试提出从以下路径来实施。

1.从战略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树立“让每个人都有创造性”的思想。让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教育能够面向所有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彰显自己的个性,真正做到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都能得到全面地发展。充分重视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宣传和教育,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意识到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紧迫性,营造大家一起来参与的氛围,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建立和完善科学有序、规范的创新能力培养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高校师生对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性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不成熟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要针对教师所开展的创新能力活动,制定相应的激励体制和奖励制度,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课时补贴,激励老师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知道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当中来。对待积极参加创新能力培养活动的学生,若参加活动可以给予免修相关课程或是其他的学分、奖金奖励等。制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活动的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对学生的实践作品或是成果的评价,对教师指导的质量和学生的创新活动效果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估,从而增强对学生和老师创新活动评价的客观性,更好地激励老师和学生参与到创新能力培养活动中来。

3.丰富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从创新能力培养活动中收益。打破当前较为单一和固定的培养模式,在遵循学生认知及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模式,分层次、分系统地进行多个实践平台的搭建,以求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具体来讲,可以采纳以下形式:(1)进一步增加实验实践课程的比例,特别是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加强生产实践活动或是建立相应的实习基地来增强学生专业知识转换为动手能力的水平;(3)以早期科研活动启蒙的课程实验项目和教师科研项目为基础,配合一些学校资助的创新实验项目,构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科研训练平台。科研训练平台前期主要可以以大一、二学生为主,以基础课程为载体,将学生科研意识培养融入到基础训练中来;后期主要是以大三、大四学生为主,让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进行系统的科研系统训练,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精神和能力;同时还可以鼓励学横通过组建科研团队,申请学校创新实验项目,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研能力。(4)鼓励大学生更多参加科技活动,创建科技文化节。通过大量的科技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能更好地增强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更好的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4.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活动的资助和保障力度。对于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应给予一定的场所和资金的资助,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或是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资助学生和对于创新能力培养活动给予指导的老师。同时还应加大相关仪器设备和相应软件的免费服务活动,更好地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服务。

[参考文献]

[1]于彦华,周建忠.构建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多维实践平台的探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大学生假期科研计划范文第3篇

一边是创下历史新高的毕业生规模――来自教育部新近公布的数字称: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刷新纪录。一边是计划招聘岗位数的下降――据年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今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严峻的就业形势像雾霾一样,成为人们无奈却无法回避的话题,以至于有人称今年可能是“最难就业年”。

这种局面缘于多种因素的叠加。经济增速的放缓,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部分行业就业需求下降。加上毕业生总量增加,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问题长期存在,造成了今年就业压力增大。

“最难就业年”也让不少毕业生改变了就业观念,在没找到心仪工作之前,选择先在见习岗位上锻炼自己。同时,更多的在校大学生放弃了原有的暑期计划,开始积极寻找实习岗位,提前为自身求职增加砝码。大学生实习,成为伴随就业难而来的一大教育课题。

显然,大学生就业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以及高校、企业的配合与支援。6月底,广东省政府一口气推出29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大力拓展就业岗位。紧接着7月4日,团省委联合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等10个单位,共同举办“展翅计划”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一次性向在读大学生、应届毕业生和离校未就业大学生提供近8万个实习、见习岗位。

据悉,由政府部门主导的如此大规模的大学生实习在全国尚属首次。如此大规模实习潮来临之际,相关部门、高校要如何引导学生做好实习,才能促进其就业呢?

【各方观点】

实习推广工作不够成熟

苏登光 智联网校园招聘顾问

目前国内的学生实习、见习推广工作还不够成熟。一方面,学生寻找社会实践和实习机会的途径并不太多,学校推荐、个人寻找占了很大的比例;另一方面,仍有部分家长和学子认为学生的主要工作是学习,在校期间把功课做好就行,参加实习有耽误时间之嫌。

据了解,除了一些跨国公司和国内名企,鲜有公司有相应的实习计划和人才储备计划。知名度不够响亮的国内企业虽然曾在学校内和网站上过假期招聘实习生的消息,但由于自身的知名度有限,往往应者寥寥。同时,不乏有的企业还会给人以招募廉价劳动力、招收临时工的印象,这也容易导致实习、见习计划的搁浅。

一些企业虽然提供实习或见习岗位,但并没有在此方面花费精力进行精心安排。不少学生还没有意识到实习、见习的重要性,过程中不认真对待工作机会。与此同时,学校在实习、见习环节也没有安排人力进行组织协调。

尽管每年假期,各级相关部门都会先后推出一系列面向在校学生或毕业生的实习、见习计划,但所能提供实习岗位数量相当有限,相对庞大的大学生求职群体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面对实习、见习推广计划,由于信息不对称、资源整合不到位等原因,企业、院校、学生之间缺乏一种将三者黏合聚拢的力量,这一力量应来源于政府。

政府应做好大学生实习、就业服务

刘悦 共青团广东省委学校部副部长

今年下半年,全省又将有数十万高校毕业生踏上求职征途。秋季招聘是各大企业最为看重的人力扩张节点。对于下半年即将走上求职道路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政府部门暑期通过推出“展翅计划”,让学生提高个人社会工作能力、丰富经验增加就业筹码、进一步清晰就业诉求和职业规划,就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学生在大一大二忙学习,大三憋论文,大四开始着急找工作,可是这时找工作的压力太大了。我们想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养成职业规划的习惯,从现在开始就考虑将来要做的事。“展翅计划”的初衷,就是希望引导更多大学生参与实习,通过实习和体验对自己的人生有个科学合理的规划。

如果不做好大学生前就业服务,即使在经济好转的年代,就业问题也依然是严峻的。我们在策划过程中也跟很多单位、企业进行过沟通,一方面就业难,一方面企业出现用工荒。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去粤东西北,对自己的职业预判没有清楚的定位,这种信息的不通、对行业的不了解,都会造成人员和岗位的紧俏。

如果学生有更好的职业体验,能在就业前对行业加深了解,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即使在经济不景气或行业结构调整的情况下,学生也能懂得合理定位自己,进行人生规划,从而在面临紧张的环境时,也能较为顺利地就业。

高校应正确引导学生实习

傅特 爱德曼国际公关(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人才招聘及发展总监

我认为,大学老师应该告诉学生,实习要出成果,切忌打酱油。要让学生明白,我们每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是要以事情的结果来评判个人能力的。有时候不是我们的偏见,而是市场导向的必然结果。如果你把实习只是当成一次打酱油,那么你会在整个实习结束之后,失去更多机会。如果你将一次短短的实习,当成是你第一份工作来认真对待,你会发现,你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沟通技巧、产品知识和行业发展趋势。

要告诉学生,在业余时间,不要和寝室的同学打牌、聊天,抽出一两个小时,了解一下公司的发展史、行业的动态,相信你很快会受到公司的重视。而实习中养成的习惯和积累的学习方法,都会在日后的职业生涯和发展中起到指引的作用。一个好的企业,教会的不仅仅是技能,更多是职场的生存法则。只有深刻了解职场,大学生在职业发展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至于企业哪些岗位需要实习生,这要看企业的规模。其实,企业的各个岗位都需要实习生,最需要实习生的可能就是经济利润产出比较多的岗位。像我们公关公司,公共关系的这些部门需要的人就比较多;像机械型、化工型企业,可能科研部门需要的人比较多;快销行业就是销售人员需要的比较多。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主要学习的首先是实践经验,这点特别重要。其次要知道该如何与人打交道,很多大学生还是比较天真可爱的,如何与人交流和沟通需要磨炼。再次就是社会经验,一旦他们开始实习了,半只脚就已经跨到校园外面了,要明白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生涯中自己将要扮演一个什么样角色。我认为能出来实习的学生一般要比待在家里或在学校里学习的学生要走得更快些、更远些。虽然在实习期会有各种不顺,有些事情做不好,受到一些挫折,但是既然是来实习就要知道自己为什么来实习,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要思考今后自己想做什么工作,一定要懂得如何为自己的未来去做规划。

多尝试、早尝试,大学实习两大阶段目标各不同

韦平伟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师

大学实习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一、大二,甚至包括大三上半学期;第二个阶段则为余下的一年半时间,这两个实习阶段有着很大差别。

在第一阶段,大学生的实习目的并不明确,对自己的专业认同、自我定位甚至未来发展目标都很模糊。其实,这个阶段说白了就是让学生“试挫”的过程。建议毕业后不打算考研继续深造的同学最好从大一开始实习。找实习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比如兴趣、特长、小时候的理想以及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等。我一直鼓励学生利用好大一、大二的寒暑假,在每个假期到完全不同类型的企业实习。只有做了各种尝试之后,才能在这两年半的时间里发现或是培养出擅长的东西,甚至有些学生会发现自己喜欢的职业与所学专业无关。

建议学生进入第二个阶段时就应该有一个比较明晰的职业规划了,清楚自己想从事何种职业。这一阶段学生需要做的就是根据个人职业定位找实习,带着极强的目的性在实习中注意学习以后工作中用得到的技能,而且最好到有职位空缺的单位实习。

学生应把实习当作正式工作看待

汤梦娟 陕西师范大学教师

找实习岗位要像正式找工作那样应对,实习时应该积极主动去学习,通过实习了解自己擅长的领域和公司的需求,为高峰期找工作做准备。

近年来部分企业对实习生数量的需求有所减少,但总体上看,企业对实习生的需求一直比较大。大企业给予的实习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更为规范,如果去中小型企业实习,将其中的经验总结一下,也是很好的收获。

实习生转正为正式员工,这是用人单位求才、大学生求职的最好捷径,因此倍感求职压力的大学生应该珍惜好的实习机会。实习有用吗?答案很简单,用心的实习有用,体验也罢,学习也罢,不是企业给的,而在于实习生是否自觉自愿,否则实习不会是通往工作的阶梯。

链接

大学生实习现状

近日,人人校招网了《2013大学生实习反馈调研报告》。报告显示,近六成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实习经历,就业前景令人担忧;而随着一线城市人才的饱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再将一线城市作为实习的首选。

调查发现,截至2013年4月,只有40.5%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过实习求职,近六成大学生将会以“零工作经历”的状态加入到求职大军中。在未参与实习求职的大学生中,近七成大学生表示离毕业还早,尚未到实习阶段。众所周知,秋季招聘往往是各大企业最为看重的人力扩张节点,而拥有实习经验的求职者将会受到更多企业的青睐。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通过实习转正是当下大学生获取工作机会的渠道之一,超五成大学生可通过实习转正。

随着一线城市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大学生更倾向在家乡省会或家乡城市寻找实习机会,明确希望到一线城市寻求实习机会的大学生不足两成。本次调研发现,大学生对于实习目的有着清醒的认识。86.4%的大学生将“提高个人社会工作能力”作为参加实习的首要目的;“丰富经历、为就业增加筹码”紧随其后,占80.4%。

大学生假期科研计划范文第4篇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假期前,院团委向全院广大同学发出了《关于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并印发人手一份的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各系学生会(分团委)积极响应、认真落实,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确定实践方向,作好动员工作。广大同学都以认真的姿态对待这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热情的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从而锻炼了广大同学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广大同学的综合能力。

二、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况,各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形式:

1.分散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从区域划分,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内地、有沿海的;从内容上划分,有希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险的,有房地产开发的,有市场营销的,有厂矿、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有科技扶贫、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产劳动的等等。

2.集体组织。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共派出6个小分队和1个大篷车,他们分别是桂林工学院党员大学生赴河池地区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分队,旅游学院赴阳朔县社会调查小分队,资环系赴桂林柘木镇社会实践小分队,土木系赴兴安县白石村社会实践小分队,材料系赴三街村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及由桂林工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的文艺大篷车。

(二)从社会实践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便民服务。各小分队利用当地的圩日在市场上设立家电维修、单车修理、理发等便民服务点,尽己所能,不怕脏、不怕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当地群众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努力实践着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2.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暑期不仅中小学放假,而且正是夏收农忙时节,中小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之中,大学生们将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文化辅导。

3.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组对荔浦县部分镇、村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来分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写出几分调查报告。

4.开展义务劳动,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军烈属、五保户收割庄稼。下乡期间,正值夏收时节,许多军烈属和五保户因家里缺少劳力,庄稼熟在地里而无人收割,同学们积极帮助这类家庭,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5.文艺下乡。由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文艺大蓬车到村镇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6.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学在学院的组织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7.环境保护。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宣传倡导环抱观念,治理环境污染,装扮母亲河。

8.考察实践。我院集中部分学生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三个代表"服务团,赴河池地区开展考察实践活动,加强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9.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今年全院共确定了大学生科研课题一百多项,为迎接11月份我院的科技活动周,提高我院科技学术水平,各个课题小组纷纷利用假期时间收集数据,抓紧实验。

总之,今年的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以提交报告的总体情况来看,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有几个特点:(1)社会热点问题调查;(2)结合专业进行社会实践。

三、总结经验,评比表彰

写经验总结、相互交流。提高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8月份院团委下发了关于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的通知。要求各系分团委、学生会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对今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特点、规模、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交一分总结报告。同时,在全院将对表现突出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并要求各系评选出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召开社会实践交流会,同时,全院共推荐出60多篇不同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层次和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

(四)经验和收获

1.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是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学院党政领导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社会实践,并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并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加以保证。全院广大同学自觉把社会实践作为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投身改革、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积极深入生产第一线,体验生活。

大学生假期科研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 第二课堂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2-0035-01

一、高校第二课堂内涵

第二课堂指的是在教学大纲范围以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多种多样的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总称。事实证明,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对于文科、理科和工科的各个专业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相对于文科生而言,第二课堂对工科生的培养能起到使专业知识更加深入、培养动手能力、强化岗位实践等作用。

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主要是课余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以外,吸引广大学生自愿参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如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文化娱乐等。它作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趣味性、知识性、自主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2]。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第二课堂有以下的一些特点:

1.第二课堂有利于学生创新兴趣的培养

大学的学习是比较灵活,因此在兴趣方面第二课堂的教育模式更容易对学生的兴趣培养起到帮助。这体现在选修课的选择上以及科研竞赛方面等,通过这些方面的锻炼,在一种积极轻松的氛围中,对学生知识的消化更能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2.第二课堂增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一课堂”偏重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实践技能培养明显不足,这时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就起到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个很好的补充作用[3]。

二、新时期学生第二课堂建设的变化趋势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给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新鲜的元素,互联网络的出现对第二课堂的建设带来新的活力。它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校园周边互联网资源的快速发展,是对学校计算机网络资源的有益补充,有效地缓解了扩招后高校计算机网络资源的相对紧缺局面。校园及校园周边互联网资源已共同成为大学生进行第二课堂自主性学习教育活动的有效载体[4]。因此,高校在第二课堂建设中,应该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络这个新因素,使第二课堂建设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

三、第二课堂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

从整体上看,我国工科高校教学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学的重点和方式都集中在教学计划课时内的课堂教学上(第一课堂)。笔者基于工科课程教学的当前形势,分析了教学方案与效率的密切关系。并对教学方案中的主要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优化的设计。其基本点是以学生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形成“教”与“学”的统一,二者得以和谐,达到合理配置投入资源,提高效率的目的。

1.学生工作是第二课堂教育的主要机制

对于在学生会工作的学生干部来说,学生工作占了大学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时间。在完成学生工作的同时,我们不仅得到了能力的培养,也在潜移默化中收获了友谊等其他东西。

2.主题教育与党建工作

我们应该以“爱国、成才、奉献”为主旋律,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政治上采取引导的方式。如今在大学中,每学期在学生中挑选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其实也是党建工作的一种,通过以一种“竞选”的方式,为高校挑选了学生中优秀的人才,并且对这一部分人进行发展,就能在学生中树立起一个榜样,在这样一个氛围中就可以带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努力的学习。

3.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提升第二课堂教育效果

加强网络管理,提高大学生网络文明水平。开展创新型活动,将网络资源与第一课堂教学良好的连接起来,可以上网查阅各种资料而不用跑图书馆;把网络以一个比较新颖的形式进行各种比赛活动。比如,浙江师范大学开展的微博大赛就很好的利用了网络。它将政治思想教育和微博这一网络平台有机的联系了起来。

4.做好社会工作岗位的锻炼

通过暑期的短学期我们可以进行社会工作岗位实习,例如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在这一学期去火车站卖票就是一个社会岗位锻炼的好机会。在岗位实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加清晰的看清楚了以后所要从事的工作。受教育者要突破仅以拿到文凭为学习标准,而要以适应今后自己理想岗位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为奋斗目标,要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规划好整个社会的资源为自己所用,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5.积极参与实践教育与志愿服务的活动

大学不光是学习理论知识的阶段,更是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阶段。浙师大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学习的机会,多样的社团活动和丰富的科研竞赛为我们提供了资源。除此之外,以暑期实践为主、寒假及双休日实践为辅,内容上以专业教育、义务支教和社会调查为主的活动也给了我们更多选择的机会。而对于工科类大学生而言,社会实践应是规模最大的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主要是利用学生课余时间相对集中的假期,有组织、有计划地深入社会,增长专业技能,了解社会科技发展的现状和了解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等。

6.大学生应多尝试课外科技活动 、文体等活动

现在高校所要培养的学生并不是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上,而是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因此,在大学中我们更要多参加文艺体育锻炼和动手动脑等活动。近几年内,浙江省开展的“挑战杯”创业大赛和“新苗人才”培养计划等活动给了我们展现自我的舞台。

参考文献

[1]束洪春.《工科大学生第二课堂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探索》.《科技创新导报》.(2008)l0(8).

[2]涂俊才,杨胜勇,熊海林.发挥第二课堂功效,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