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审计工作调研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提升 审计质量 问题 对策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的关键因素。保证审计质量不仅仅是审计机关的内在要求,也是全社会及各级政府对审计机关的要求,可以说,审计工作质量体现的是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而审计工作质量受审计计划、准备、方案、实施过程、报告、信息传递等一系列环节的影响,因此,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就成为了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主要针对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对策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审计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
当前审计工作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准备工作不充分。主要表现为审计机关和工作人员在进入审计程序时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不够了解,对被审计单位的内外环境、业务流程、内控制度、关联交易等没有进行必要的审前调查,直接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还有一些审计机关不重视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的制订,对审计内容不够明确,人员分工不够合理从而无法正确指导审计工作;二是审计人员业务知识不够熟练。一些审计人员缺乏高水平的财会业务知识,在审计过程中无法识别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的造假、作弊手段,从而加大了审计风险;三是审计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不够熟悉。主要表现在审计人员缺乏与被审计单位及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章知识,从而影响了审计流程的顺利进行,降低了审计工作质量;四是有的审计人员责任心不强,无法运用正确的审计方法。一部分审计人员责任感不强,存在只为完成任务不顾工作质量的心理。而有的人员对审计方法掌握不熟练,运用不恰当,无法抓住审计工作的重点,导致审计不够深入透彻,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
二、提升审计工作质量的对策措施
一是抓住审计工作的重点,做好审计质量控制。要抓好审计工作的关键环节,实现审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即把审计质量控制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要做好审计计划。审计计划调研要充分,用足够多的时间和人员,围绕上级机关统一安排、政府中心任务及社会关注焦点,做好中长期审计规划。要做到科学合理、全面考虑,不能过于随意。其次,要精心制定审计方案。要进行充分的审前调查,掌握全局,突出重点,深入被审计单位摸清财务收支、资产负债损益等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制订方案。方案中要明确人员责任、突出审计重点、细化审计内容。再次,要抓好审中质量控制。要切实做好每一个小项审计,严格按照审计方案的要求,严肃细致地开展每一事项的调查,从而以每一小项调查的高质量来保证审计工作整体质量水平。
二是抓好内部约束机制。在审计过程中要发挥内部监督作用,对每一个审计项目进行复核和检查,通过审计复核、业务会议及检查及时发现审计过程和审计程序存在问题,以充分发挥审计复核、审计业务会议和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委员会制度作用。审理人员要利用审理工作层次高、信息渠道多、反馈及时等优势,对审计实施的质量控制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发挥审理的监督、指导和服务的作用。
三是抓好实施环节,提高审计的准确性是。要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以被审计单位的资金运动为重点,逐个深入,不留疑点,对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和经济案件线索,要将问题的所有环节查清楚,做到事实准确、过程清晰。要坚持依法审计,规范操作。要坚持有关法律法规开展审计工作,做好审计评价和处理,加强对审计质量检查工作,对在审计过程中不规范、不达标的项目进行返工,确保审计工作质量。
四是建好队伍,配好人才。审计工作任务量大,工作繁重,同时责任更是重大,所以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当前审计工作还存在队伍水平不够强、人才配备不够齐全的问题。因此,审计机关必须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结合审计人员的业务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业务培训和业务交流,提高审计人员对与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审计技能业务水平,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能打硬仗的复合型审计队伍;必须从专业资质、工作经历、业务素质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做好审计人员的选配工作,从而规避审计风险,确保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林.关于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思考.审计研究,2002-06.
[2]高林.抓住五个“环节” 全面提升审计成果质量和水平.湖北审计,2002-05.
[3]曾凡清,聂培超.如何提高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质量.经济研究导刊,2010-05.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开展学习调研活动。陕西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陕西省审计厅党组及时传达会议精神,成立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了对活动的组织领导,明确职责,落实了活动的各项任务。进行了深入动员并认真组织学习。采取“领导带头、办班轮训、讲学结合、共同提高”的办法,先后举办4期培训班对处以上干部进行培训,邀请省委党校教授进行了专题辅导,厅领导就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审计工作进行了专题讲座。厅里组成由厅领导带队的8个调研组,深入16个厅局、44个基层审计机关进行调研。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要求和“三个着力点”,结合深化预算执行审计、民生审计、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分别召集市县审计机关、部分被审计单位和部分内部审计机构进行座谈讨论,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奠定扎实基础。通过深入开展各项活动,使全体党员干部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提高了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是广泛征求意见,认真进行分析检查。组织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开展了“一人一计、一处一策,我为科学审计建言献策”活动,共征集个人意见建议243条,处室和单位建议36条,大多数建议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体现了大局观念和宏观意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建设性,对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促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在广泛征求意见,查找问题的同时,组织开展了谈心活动。省厅党组经过充分准备酝酿,召开了以实践科学审计、强化监督服务,促进富民强省为主题的专题民主生活会,省委检查组到会指导。厅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实际,认真查找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自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主动进行思想沟通和交流,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全厅十七个党支部分别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处以上干部按照“三对照、三检查”,一般党员干部按照“三查三看”,认真进行了对照检查,深刻剖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学习调研、征求意见和专题民主生活会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厅党组分析检查报告。分析检查报告回顾了审计机关在党的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提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
三是针对查摆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按照“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的要求,厅党组高度重视,各支部和各处室、单位认真负责,坚持把整改落实工作贯彻到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厅党组制定了厅机关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方案,从改进审计业务工作、改进审计管理和质量控制、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提高机关管理服务水平等四个方面出发提出了31条具体措施。整改落实方案体现了“三明确一承诺”,即明确了整改落实的目标、方式和时限要求,明确了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明确了分管领导和部门责任。在整改过程中,注重坚持突出实践特色,充分利用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调研和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成果,采纳各方面征求的建设性意见,重点研究解决事关影响和制约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对具备解决条件的问题及时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主动说明情况,积极采取措施逐步解决;对情况复杂、涉及面大,单靠审计机关自身解决有难度的问题,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积极争取解决。围绕推进审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着力构建有利于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的要求,对以前年度制定的政策法规进行了认真清理和修订,目前为止,共建立、修改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40多个,随后还将修订完善的各项制度编印成册,以便于在工作中贯彻执行,确保每一项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陕西省审计厅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经验:一是领导重视、以身作则、带头参与,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关键。二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是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健康有序进行的重要方面。三是解放思想、建言献策,是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果的重要举措。四是坚持学以致用、突出实践特色,是提高学习实践活动效果的主要原则。五是坚持把开践活动与推进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学习实践活动和审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关键词:审计免疫系统;风险管理
2007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刘家义审计长首次提出“现代国家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的重要论断。2009年刘家义审计长在《求是》杂志上再一次明确提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发挥审计监督免疫系统”功能一文,对免疫系统的功能观点进行了全面解释。审计免疫系统理论是伴随着风险管理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组织经营环境的复杂性、风险意识淡薄和风险措施缺位等因素,导致风险管理不可控程度日益严重。基于风险控制成本与收效的权衡,风险管理措施不能绝对地避免所有的风险。如何加强内部控制、规避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成为经营者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在这种形势下,以免疫系统理论为指导,构建以风险防范为主导、以内部控制为主线、以价值增值为目标的审计免疫系统模式成为提高内控风险水平的重要保障措施。
一、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本质
现代医学认为,免疫是肌体对异己识别"应答过程中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能抵御疾病或病毒对人体的侵害,它是遍布全身的防御系统。免疫系统具有三个功能:一是防御,肌体抵抗病毒侵袭的功能;二是自稳,识别并清除体内损伤或衰老的细胞,保持体内环境稳定;三是监视,持续关注病变细胞状态的功能。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产生,是对审计功能的创新认识及科学定位,标志着审计理论研究的突破,为新形势下开展风险管理审计创造了前提条件。
二、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功能
审计免疫系统三种基本功能,即防御功能、自稳功能和监视功能概述如下:
(一)免疫预防(防御),通过对组织内部控制管理活动的测试,对管理层组织战略目标和组织结构设置的合理性;风险预测的全面性、有效性;组织风险应对策略的充分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价,对未来管理环境做出预判,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免疫揭示功能(监视与制约功能),通过开展定期事中检查和监督,揭示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缺陷、执行不力等因素导致的管理风险,保证了组织经济活动合法、合规、高效率运行,为组织的资产安全和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提供了客观的参考。
(三)免疫修复功能(建设性修复功能)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工作进程,结合市场环境和组织内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对审计整改建议落实情况持续关注,保证审计效果;同时对涉及违规违纪的行为和事件,建议组织及时采取曝光、经济惩罚等手段,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惩治宣传。
三、审计免疫系统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内部控制是为保证组织财务报告的可信性、经营活动的效率、效果及相关法规制度的遵循性等三个目标的实现而采取的组织管理手段。内部控制具备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要素。审计作为组织内部控制手段之一,由于其独立性和专业性,被赋予了重要管理地位。为适应风险管理需要,贯穿管理全过程的以免疫系统理论为指导、以风险防范为主导、以内部控制为主线、以价值增值为目标的审计免疫系统模式在内控风险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保证组织目标和任务的实现。组织目标是否科学合理及内控措施是否正确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组织的经营活动和控制措施必须以有利于组织战略经营目标实现为目的。审计免疫系统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经营目标,对组织的内控活动做出评价,对于偏离组织目标、成本费用收益较低的活动及时提出建议和意见,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保证法规、政策、计划和程序的遵循性。上级法律法规和组织制定的政策、计划、程序是保证组织有计划系统有序运行的前提。审计发挥免疫功能,审查规章制度的遵循情况,是传统的财务账目审计所不具备的。
(三)提高组织经营活动的经济和效果为保证组织最大化利润,组织应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和费用支出。如果存在设备未充分利用、管理费用等非生产费用开支比重大等不利经营因素,将增加经营成本和费用。审计发挥免疫功能对经营指标对比分析,对组织经营活动的经济型和有效性做出评价,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四、如何通过审计免疫功能实现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
要正确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意味着审计要转变工作理念,提升风险管理意识和全局意识,改变以往账务审计的传统工作套路和思路,突出事前审计,注重全过程审计,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科学制定审计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积极探索适合全过程审计的工作模式。
(一)制定计划,突出重点,做好审前准备工作。有效发挥审计免疫功能,首先要明确审计工作对象,找准审计范围,做好充分的审计准备工作。准备工作是否充分直接决定审计工作的成败。审计人员通过研究被审计对象的组织结构图、组织的政策规章制度,重要经营活动的报告等内容了解组织内控环境;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制定组织流程图等方式,判断可能存在薄弱环节的控制点,制订审计工作计划时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审计。
(二)制定方案,明确职责标准,审计过程严密科学。根据工作计划,制定具体的审计工作方案,明确审计方法和程序,组建审计工作小组并将每一工作内容落实到个人,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工作标准,做好审前培训工作,加强数据复核和疑难问题的集体会商,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以对组织的职责分离、双重控制及数据合理性、完整性、正确性等内控环境的审查和测试审计工作案例为例,说明审计工作方案制定如表1:
通过深入调研测试组织管理活动,梳理管理流程,评价组织内部控制活动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对发现问题提出持续改进的监控活动建议,实现审计免疫系统的揭示和修复功能。
(三)加强培训、树立工作典型,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风险管理审计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审计人员要同时具备审计、金融、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很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强大的沟通能力。审计人员要熟悉组织的业务流程,对组织的风险管理保持持续关注和高度敏感性。要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一是组织要高度重视审计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学习提升,提高审计人员的胜任力;二是要通过在业界树立工作典型,评选优秀审计工作方案,建立审计工作标准,规范风险管理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
参考文献:
[1]向琴.“免疫”系统理论下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1(3):24-29.
[2]杨小锋.基于内控视角的内部审计免疫功能分析[J].会计之友,2010(06).
一、内审机构应保持独立性和权威性。《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也指出:“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指出“内部审计活动应该独立,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应做到客观”,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则从根本上决定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存在意义,一般来说,组织地位越高,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越强,所起的作用就越大。
二、审计人员应遵循职业道德。审计人员素质的优劣对审计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部门应当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进行绩效考核,做好后续教育工作,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1、审计人员应保持客观性。这里的客观性,除了通过任务分派时注意避免利益冲突和偏见、实行岗位轮换等措施使内部审计人员保持形式上的客观性外,还应当通过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使其保持精神上的客观性。
2、应建立科学有效的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奖罚分明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科学全面的激励机制,实现真正有效的职业价值激励,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增强内审人员的信任感、成就感与归宿感,这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动力所在。
3、加强后续教育工作。除参加规定的每年的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外,其他如业务培训、研讨班、参加专业资格证书考试、在专业杂志或参加专题研讨等都是较好的培训方式,使内部审计人员能够保持持续的专业发展和胜任能力,促使审计质量得到提升。
三、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度是规范的基础,无论是审计过程的哪一个环节,没有必要的监督制约,都很难保证把质量控制落到实处。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三级复核制度、内部检查制度和外部检查制度。这里的三级复核制度是指每一个审计项目各阶段工作的复核,必须按质量监督的要求经过审计组长、项目经理和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复核,除各专业小组成员和小组负责人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对审计工作底稿分别进行复核外,审计组长应当对此进行再复核,重点审核审计程序是否合规,事实是否清楚,定性是否正确,依据是否充分,审计结论是否恰如其分,内容是否完整,特别是对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报告,做到各司其责,防范审计风险。内部检查制度就是内部审计部门的自我评价,外部检查制度则是由外部具有相关资质的人员进行,评价已完成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以及审计工作是否符合相关审计准则,保证审计小组的工作质量。
四、关注人际关系,加强沟通。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大力提倡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执业水平,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在组织内部建立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通过交流,随时了解国内外先进的内部审计理论,改进审计技术和方法等增加审计经验,最终提高审计质量。由于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对象的关系、内部审计的工作性质、审计范围深度等的特殊性,内部审计工作的沟通会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内部审计人员需要把握好沟通的技巧,因为沟通的方式与沟通效果的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方法和技巧的选择非常重要。1、审计准备阶段,和被审计单位和主管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拟定审计范围、评估审计风险,做好审计实施阶段前的准备工作。2、审计实施阶段,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员工进行充分交流。有利于发现线索,寻找充分的审计证据,并提高审计工作效率。3、审计结束阶段,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主管部门进行审计结论沟通,并再次确认审计结论的全面性和正确性。
五、科学合理地制订审计计划。制订好审计计划,合理确定内部审计项目,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前提。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应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为内部审计部门至少一年制定一次审计计划,以确定符合内部审计章程和企业目标的工作重点。考虑重要性和风险预警原则,优先选择领导决策层最关注的领域、部位和环节开展审计,既要增强审计计划的针对性,又要考虑预期的发展和创新。要善于获取到审计点,要考虑在一个合理的期间去审计所有重大的活动和部门,为增强审计有效性、提高审计质量打好基础。由于业务发展是动态的,尤其是新业务、新产品的不断推出,而较之内控制度却显得相对滞后,造成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控制盲点。因此,内部审计工作应善于获取审计点作为审计对象,涉足以前从未或很少进入的审计领域,增加审计范围。
六、严格执行审计程序,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有效性。审计工作程序对内部审计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约束力,是规范内部审计工作合法性和科学性,提高审计工作有效性的保证。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审计方案规定的审计程序是否得到严格执行,是衡量审计工作是否完成的标准。内部审计应严格执行审计方案确定的审计范围与审计程序,不应随意压缩或取消。审计组长应负责对审计程序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避免重要事项出现遗漏形成审计风险。
1、充分做好审前准备,审前准备工作越充分,审计现场工作就越有秩序,审计工作质量也就越有保证。出于对被审计单位的考虑,现场审计时间往往安排较紧凑,如果没有充分的审前准备,就不能够深入了解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以及与审计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审计时就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审计质量也就无从谈起。具体实践中审计组长集审计组成员广泛收集、认真审核和深入分析审计对象的背景资料以及相关业务指标等基础资料,对审计对象管理状况做出初步判断,细化审计实施方案。切实抓好审前培训,对参加审计项目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统一审计标准和要求。
2、落实审计组长、审计项目经理负责制。审计组工作质量的高低与审计组负责人有着直接关系。应赋予审计组长一定的组内用人权、分工权和检查复核权,以便审计组长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及时检查和监督审计工作质量和进展,以保证审计操作的规范性和恰当性,从而达到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的目的。建立审计监督机制,对审计开展情况进行系统监督把关,提高审计工作整体质量。
3、严格审计文书审批制度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对审计方案、审计意见书、审计报告等文书应由各级负责人审批签字,做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保证审计成果的质量。
七、创新审计手段,提高审计技术
1、开展非现场审计,实现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的结合。发挥非现场审计借助计算机查询系统发现疑点的优势,寻找审计线索。通过查找疑点问题,反映被审行业务数据变动是否合理、在不同反映渠道是否一致、是否遵循有关制度,并根据业务数据信息的合理性、一致性和遵循性的检查,分析被审行可能存在的风险,对其风险状况进行评估。根据非现场审计提供的审计线索,制定审计方案,安排审计力量,减少漫无边际寻找审计疑点造成的审计资源的浪费,达到事半功倍的审计效果,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同时,加强非现场审计与现场审计的有效地结合,充分运用非现场审计人员对审计对象相关数据、资料整理和分析的结果,细化和完善审计方案,明确审计重点,提高现场审计的针对性。
一、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调研的9户民营企业总资产89.9亿元,2011年营业收入为150.5亿元,现有职工8236人(其中同福食品公司未填报员工数)。该9户民营企业有5家设立了专职内部审计机构,2家设立了兼职机构(与财务部合署办公),2家未设立内审机构。7家设立专兼职机构的企业共有专兼职内审人员22人,其中专职内审人员18人,兼职内审人员4人。内部审计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11人,专科及以下学历11人。具有高级职称2人,中级10人,其他7人。
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方式和发挥的重要作用
从调查的民营企业看,5家设立专职内审机构的内审工作,遵循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相关准则,公司章程中有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并根据工作需要,制定了关于人员管理、业务流程、质量控制、经费保障等方面的相关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机构开展的业务类型比较广泛,涉及财务收支审计、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程项目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方面。内部审计发现问题由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督促整改落实。内审机构一般向董事会报告工作,审计报告由总经理签发。总体看内部审计机构尚不健全,有的民营企业未设立内审机构,有的由财务部门的人员兼任内审工作。
内部审计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如调查的同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共实施内部审计项目9项:其中2010年度绩效审计4项,2011年度绩效预审1项、后续审计1项,制度审计2项、盈利突破口审计1项。共提出合理化建议70余条;审计发现违规金额30多万元;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鲁班建设投资集团,2011年查出损失浪费金额545万元,增加效益545万元,提出建议被采纳361条,审计识别的主要风险有控制风险,发现的主要问题有内控制度、成本管理等。鑫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查出损失浪费金额12万元,增加效益12万元,提出建议被采纳25条,审计识别的主要风险有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发现的主要问题有管理制度的控制、资产管理、会计基础工作等方面。
当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制约作用。内部审计人员按照国家的法律及财经法规,以及本企业、本单位的有关规定,对本企业、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和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监督检查,促使本企业、本单位的经济活动在合法、效益的轨道上运行,对各种违法、违归现象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保护国家和本企业、本单位的利益。
2、防护作用。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本企业、本单位的经济活动及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对本企业、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保护合法、抑制非法,加强防护措施,防止本企业、本单位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3、鉴证作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各企业、各单位都有着较强的经济自,甚至各企业、各单位的下属机构、单位都有着一定范围内相对较强的经济自。因此,内部审计需要在一定期间对本企业、本单位及其下属机构和单位在经济效益、内部合规、财务收支的合理性等方面作出公正的评价和鉴证。
4、参谋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深化改革,各企业、各单位具有一定的经营自,领导进行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单位的经营成败。在决策的执行过程中,要随时进行监督,以判断决策的执行情况并在执行过程中进行修正,以确保决策和管理的有效性,使企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活动朝着良性发展的方向发展。
三、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防范控制风险、提高效益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1、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权威性不强,工作受到其他各方面的牵制,难以客观、真实、深入地开展。做出的审计报告也因管理体制上的制约而难以有效的执行和落实。这一方面与民营企业家对内部审计工作认识不到位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宣传引导不到位有关。
2、对内部审计新理念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内审职能过于狭窄。部分民营企业对内部审计在促进企业改革与发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对内部审计职责和功能仍然停留在查错纠弊的层次上。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造成难以有效行使审计职能。
3、企业内部审计的方法、技术比较落后。没能充分运用和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开展审计工作,审计还停留在手工操作上。
4、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无法保证。目前民营企业保障内部审计质量的措施还不到位,同时缺乏一套机制对内部审计质量进行评估,严重影响和制约内部审计职业化建设。
5、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能力参差不齐。一是内部审计力量不足。有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只有一两个人,有的没有专职内审人员,全部是兼职人员,内审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二是内审人员素质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内审人员知识结构不符合审计工作要求,既懂财务、审计,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较为短缺。一些已经实行了信息化和自动化办公的企业,缺乏计算机审计的复合型人才,影响了内审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推动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转变内部审计观念,强调内部审计是组织治理的基石。内部审计作为一种控制机制,能够为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提供客观信息,是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一个有效措施,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形成权力制衡机制并促进其有效运行的有效手段,是公司治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公司有效治理的关键因素,这就决定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中发挥关键作用。
2、推进内部审计职业化发展,优化群体结构。审计模式变化和最新审计实践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具有审计监督的能力,更要具有认识企业使命、发展目标、战略规划和支持企业价值创造的能力。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实施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重视的议题之一。内部审计人员要抓住危机带来的机遇,增强自身的资质能力,成为治理、风险和控制的行家里手,积极有效的参与到公司治理之中,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增加价值及改善运营的作用。
3、推进企业内部审计全面转型、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要逐步实现“六个转变”:一是在审计的理念上,由对内部审计本质的认识是检查系统向内部审计本质是控制机制的认识转变;由内部审计注重结果、重在治标向注重过程、重在治本转变;二是在审计的职能上,由单纯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三是在审计的目标上,从查错纠弊向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评估转变;四是在审计内容上,由财务控制向业务控制和信息系统控制转变;五是在审计的方式上,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全过程监督转变;六是在审计的手段上,由手工操作为主向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为主的转变。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审计对象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审计工作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撑,将处于非常被动的境地,难以实现向经营管理全过程的延伸,要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议的步伐,为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和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与发展提供技术保证。
4、完善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内部审计质量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生命。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高低影响到为企业增加价值作用的发挥。第一,审计质量的保证与改进措施包括日常监督、内部评价、外部评价。第二,控制和提高审计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审计项目而言,就是建立科学的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体系,明确相应的工作目标、工作步骤和质量要求、工作责任。
同时,国家审计机关应重视和支持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一是加强宣传引导。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广泛深入地宣传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地位作用,不断提高民营企业家重视和支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自觉性;二是树立典型。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典型,及时总结经验,加大对典型单位、典型经验的宣传力度,促进内部审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三是落实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部门。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广泛开展的情况下,应进一步明确审计机关指导和监督职能,把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纳入指导和监督的范围,使审计机关切实肩负起指导和监督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责任。
五、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典型经验
同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内部审计主要经验有:
1、审计理念有重大突破。除了每年常规必做的绩效审计项目外,去年增加了盈利突破口审计和制度执行情况审计。内审工作重心已经从传统的财务经营审计转向了更为实际的制度执行力审计;内审理念已经从传统的监督审计转变到了服务经营的审计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