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机遇

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机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机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机遇

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机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字经济;管理转型;制造企业

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5],具有万物互联化、知识智能化、数据要素化特征[6]。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的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有效推动了GDP增长,数据资源成为驱动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促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在各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一、数字经济背景下制造企业管理转型的必要性

中国制造业规模庞大,体系完备,但仍存许多问题。传统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发达国家较弱,生产管理效率较低。只有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大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制造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壮大。根据我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内涵,现代制造业应该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相结合,促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引导制造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管理本质特征即信息流和工作流的数字化[14],企业需对数字化工作流和信息流进行有效管控,利用物流和资金流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协同。因此加速高新数字技术与传统制造企业管理融合迫在眉睫,管理数字化转型成为制造企业发展的必要途径[4]。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制造企业管理转型要素

为了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我国制造企业全力推进设计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的管理模式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更加趋于网格模式,传统制造企业管理转型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在企业生产制造、销售物流、产品创新等环节的应用进行[8]。这样企业就能改善客户体验、创新价值主张、提升组织效能。基于企业运营管理模式,结合数字经济时代背景特点,企业管理转型涉及三个主要方面:一是供应链管理,建立与供应商、分销商之间快速的合作和交流的渠道,面向供应链以市场的观点对整个商务活动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的整体结构。供应链管理转型是以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整合为基础,以最低的整体成本满足客户的同时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二是生产与研发,关键在于优化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数据及其相关技术使得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用户的偏好成为企业产品研发的关键。客户管理关系中精准化营销模式倒逼上游生产体系发生变化,传统制造企业的生产模式、产品设计、研发模式均应有相应的改善。三是客户关系管理,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及其相关技术发展迅速,利用数据信息改善客户关系管理成为关键。数据信息对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建立良好关系等起重要作用,有效利用数据信息改善客户关系成为传统制造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以上三方面相互联系协调,为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同时业务流程重组不断对企业原有业务流程进行管理创新,则是对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的组织保证[15]。

(一)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供应链管理转型

数字经济时代网络化的供应链平台成为供应链效率提升的支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化技术的逐步成熟有效解决了供应链上的链接、索引和交互等问题,实现了供应链不同环节的有机联合,供应链效率大幅提升。数字经济对供应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化、横向一体化、物流系统数字化等方面。第一,企业供应链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智能化等的支持。因此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转型需要利用大数据构建系统化的现代管理体系,搭建好信息供应链管理平台,以确保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顺畅。同时智能化技术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人工,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促进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1]。第二,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企业为了追求资源整合往往采用纵向一体化来实现高度控制。数字经济时代横向一体化成为主导,企业只需抓住产品方向和市场这两个重点,及时整合外部资源响应市场即可。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完整贯穿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的链条,链条上所有节点的企业都需同步、协调。因此供应链横向一体化程度也是影响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三,数字经济时代,线上线下交易融合交错,物流成为企业经营中的重要环节,其数字化程度对企业交易的完成度有重要影响。企业需利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结合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建立适配的物流系统,使全范围、全过程的物流活动能够实现纵深化的管理和协调。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生产、研发管理转型

数字经济给企业带来生产技术创新的同时生产模式、产品设计、研发模式等也发生变化。第一,生产模式趋于模块化、柔性化。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及其相关技术使得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用户的偏好成为企业产品研发的关键。因此,数字经济背景下客户管理关系中实施的精准化营销模式倒逼上游生产变化,单一批量的生产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为了满足差异化需求,企业的生产需适合于定制化产品的模块制造,生产模式逐渐柔性化。同时数字经济降低了企业的搜索、复制、溯源以及认证等相关成本,企业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生产模式优化中去[8]。第二,产品设计趋于版本化、迭代化。数字经济时代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增加,用户识别、敏捷学习、迭代试错成为企业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的重要能力[13]。迭代创新模式增加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多样性,也降低了资源禀赋约束[12]。迭代化的生产节奏有利于企业及时地适应供需两端的需求与发展,更加精确地感知新变化、把握新机遇。第三,研发模式趋于开放化、开源化。数字经济发展过程是全生态协力共进的发展,创新不只是部门内部的创新,更是整个生态的协力共进。企业需要不断综合不同领域的新知识、发掘跨界创新潜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凸显核心竞争力,拥有更多的选择、更稳定的系统和更强的抗风险能力[2]。

(三)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业务流程重组

传统的业务流程中一项完整的工作会交交由不同的部门依次进行,信息传递路线较长,信息失真概率更大,导致组织内各部门交流、协调较为缓慢,生产效率与决策准确率较低。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业务流程重组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以企业战略为基础,涉及到组织结构和人文因素等诸多方面。第一,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组织结构具有复杂化、集权化等特征[3]。组织结构为适应精细化分工和数字化供应链平台等,逐渐扁平化、柔性化、网络化,为了与业务流程相适配平台型经济形态也不断发生变化[16]。面对数字经济带来的企业环境快速变化、组织边界模糊化、组织创新多元化,网格制相对于科层制更具优势,也是数据驱动组织结构创新的体现。其优势主要体现在规则和权力两方面。数字化技术改变了行动者规则,行动依据不再是科层制中稳定的公式规则系统,而是由原来的经验规则变为数据规则,数据、信息技术、知识等要素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形成以数据信息及相关技术为核心的规则体系[10]。开放的网络式管理模式和无边界的生态圈管理模式使得权力趋于分散,变得更加多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同一组织内的不同层级之间信息高度透明,组织和个人的信息权力越来越小,拥有大数据信息的大型平台组织和政府部门等成为权力集中地。第二,信息技术在业务流程重组中主要作用是提高信息决策质量和速度、简化管理流程[7]。其对业务流程重组的技术支撑主要是作为流程再造规划管理工具从整体把握项目的规划、进度、预算、评估等;作为成本分析工具分析项目所需资源与成本;作为人事计划工具来进行人力资源相关分析;作为集成工具、编程工具等管理系统开发工具。相对应的,业务流程重组也对信息技术有较大影响,促使企业在信息技术方面不盲目接受,而是注重人工和信息技术的配合与协调,为企业长久发展提供支持。第三,企业流程重组不仅涉及到技术,还涉及到人文因素。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是深层的管理变革,原有企业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将被重组。数字经济时代传统制造企业需要进行企业文化变革,需要在创新协同的文化引导下,以客户为中心,团结协作进行业务流程重组。通过整体氛围的引导与激励,调整员工的意识行为、价值观等,以实现企业业绩的提升[17]。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需要构建新的价值体系与行为模式,使企业文化与业务流程重组过程相适应,两者相互交融,共同进步。同时数字经济背景下,智力价值不断提升,企业组织管理更趋于扁平化,权利也更加分散,企业人员的知识与能力、素养、态度等也需与之匹配[18]。第四,企业战略是业务流程的总纲领和指针。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业务流程重组实质上是结合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从业务流程出发挖掘企业潜能来进行战略构想[17]。传统制造企业需要结合数字经济对企业的内外部资源、环境、市场、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对企业战略进行更适配的调整。

(四)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转型

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机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中国经济

在当今中国,经济正在寻找新的突破点,2012年中国经济的增速正在平稳的着陆,这就要求经济结构不能再向过去的粗放型的经济结构发展,过去依靠内部的投资,外部出口的经济模式带来的是更多的思考,根据索罗斯定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知识是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变革的为数不多的催化剂,因此探究知识经济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显得尤为的重要。

一、知识经济的特点

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的经济,其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有限的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资源来取代已经耗尽的稀缺自然资源;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教育、人才、知识、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关键作用;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产物,世界大市场和信息的高速发展是知识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科学决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在知识经济中有日渐增强的趋势;以人和教育力为动力,人又是知识、经济实体,是知识经济化的直接创造。同时,教育为知识经济提供了知识、文化、思想、科技、信息等人才必备的素质。

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自改革开放年到今天,我国经济稳健高速持续发展着,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使我国从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逐步发展成为经济大国。回顾2008年,经受了全球金融危机严峻考验的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重心。全球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为我国知识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西方国家相继建立了信息高速公路,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传入中国,使我国的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也使我国的软实力得到了提升。目前我国企业经营越来越由人力向智智能化转变。在这一进程中,人力资源发生了质的变化,工业产权等无形资产,成为企业越来越重要的资产,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知识型企业”、“计算机企业”和“虚拟企业”开始出现,信息与知识逐步成为与人力、资源并列的企业战略资源。使我国信息技术迅速发展。

2.对经济人才地影响。我们国家在做迎接知识经济的准备时首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人们的劳动也由体力向智力转变。这就要求中国教育必须以崭新的姿态迎接世界的挑战,走改革创新之路。教育部提出了“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全民教育,构建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提高高校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的水平,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动力和辐射源的作用,把高校建成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主要基地。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既要有技术开发和运用能力,更要有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要造就和培养一批高素质、有创新能力、而且能将创新能力运用到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中的人,为发展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专门的经济人才。这些人才通过对知识经济的学习转变了传统的经济思想,他们的经济决策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效率化。知识经济的传入为我国的经济人才转变了劳动形式和管理思想。

3.对我国产业的影响。只有实现高技术产业化,才能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储备动力。经济的核心是高技术产业化。壮大国家经济实力,不能只靠尖端科技,而是要靠高科技产业化。按目前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及社会知识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发展知识经济其经济条件尚不具备,但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已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充分条件,我国在这些科技含量较高的城市已建成高技术开发区,以带动全国发展。在发展传统的制造业的同时还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让我国的各项产业实现了优化升级。信息产业、网络与数字化产业、电子产业等高科技产业等迅速发展并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创造新产业,使“知识”投入的增加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知识创新体系还不健全,高新技术产业化还有许多制约因素,我国产业在同时期内落后于西方国家,我国高科技产业面临着激烈的挑战。知识经济的到来迫使我们加快产业信息化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的产业跟得上知识经济的步伐,我们在国际的竞争中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否则我们将面临产业危机。知识经济对我国产业的影响是两方面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引进,学习,吸收,世界的优秀经经成果,不断的发展符合自身的经济产业,以及加大创新的力度和完善我国知识创新机制。

4.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影响。传统的企业管理职能发生了变化,企业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后来又增加了“激励”职能。无形资本特别是知识资本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企业管理不仅仅是以物质资源和资本的管理为中心,而是更强调对知识和人才的管理,对发挥组织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的智囊作用给予高度重视。新型的组织机构管理重视知识、尊重人才,并要求员工不断地获取新知识、自学成才,发挥知识和团体的整合效应,突出竞争化的“人才激励管理”。运用行为科学,重新塑造人际关系;增加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力质量;改善劳动管理,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推行民主管理,提高劳动者的参与意识;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要求传统企业管理转型的同时,领导也要随之改变:要把各行其是的众多部门整合为一体,既保持员工个人和团体的高效率,又重整对外关系和创造新机遇。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管理决策必须知识化、民主化。首先是企业管理层的文化程度空前提高,因而知识决策素质大大提高,同时,重视专家集团和智囊机构提供的决策意见和建议;第三是高素质员工对知识决策的民主参与等,管理企业适应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从集权到分权,从生产导向到消费导向,从机器管理到人本管理,从细密分工到流程再造,企业管理逐步走向人性化、知识化、网络化。知识经济的浪潮正以巨大的力量改变着人类社会,同时也改变着企业管理。管理者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时代,应用知识加创意是经济活动的新核心。管理者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管理工作。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取代了土地、厂房,成为管理者最重要的资产。“管理的工作范围得到了扩展。管理对象更加分散。产业间相互结合增多,管理更加复杂多样。知识经济是一种持续发展型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不是靠体力而是靠智力,应用知识添加创意成了经济活动的核心。这些变化,要求我们的管理观念必须随着变化,否则,没有管理观念的创新,就跟不上知识经济发展的变化。

三、知识经济在我国发展的前景

知识经济发展的条件。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我国发展知识经济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中国尽快步入知识经济时代起到了带动作用。我国国内环境较稳定,经济发展稳健快速,市场活跃,国家大力支持教育和高科技产业,并加大了对知识的投入,这都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虽然高技术应用的直接后果是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而中国的基本国情恰恰是人口多,底子薄。这种既要发展高科技又要解决劳动力就业的矛盾,正是知识经济对中国国情的挑战。但我国的生产力的状况,要求我们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发展知识经济符合时代潮流,也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更可以增强我国的竞争力,提高我国经济的软实力。所以,知识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前景是广阔的。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结构代表着软实力的较量,当中国的人口红利到达峰值之后,知识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参考文献

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机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代工企业 出口 转型发展

伴随着金融危机的日益蔓延,其影响已经从虚体经济扩散到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扩散到发展中国家。作为外贸依存度高达70%的开放大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我国经济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挑战之一就是外需减弱导致出口下降问题。外需减弱对我国相关出口企业和部门带来了十分严重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出口困难、企业倒闭数量急剧增加、失业问题日益严峻等。在所有的企业类型中,金融危机对我国代工企业的影响最为严重。

面对金融危机,我国代工企业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这主要与我国代工企业脱离市场、优势下降、利润低下、品牌缺失等特征紧密相关。面临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不得不对“代工生产”模式和“代工企业”进行重新思考。本文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探讨代工企业的转型发展战略。

一、代工生产是我国目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途径之一

代工企业是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发展的结果,是后发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融入国际分工的途径之一。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积极吸引外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在我国形成了很多专业性的代工企业,纺织品、玩具等行业的代工企业特别多。这类代工企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代工企业加快了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融入跨国公司价值链的步伐,带动了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的发展,解决了我国部分就业,也通过代工方式学到了国外先进的技术,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今后的几十年里,代工企业在我国将继续存在,将继续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随着我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我国制造业领域的代工企业将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随着服务业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我国将在服务业领域出现一批新的代工企业。

从最终目标来看,代工生产不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代工生产只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参与全球化、融入国际分工的一种方式而已,这种方式只是过渡性和暂时性的;代工生产只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而已,这种阶段既不可能时间太短,也不可能时间太长;代工企业只是我国培育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的一种途径而已,是我国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中间阶段而已,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将从代工经济走向发包经济,从代工企业转变为自主的大型跨国公司。

金融危机对我国部分传统产业领域的代工企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是,也为中国带来了新的代工机遇。以汽车产业为例,目前,美国三大汽车集团、欧洲、日本这些汽车产销大户纷纷陷入危机之中,部分汽车企业为了摆脱危机,正在寻求通过“代工”的方式与中国加强合作。吉利代工生产英国锰铜汽车、东南汽车和奇瑞汽车将代工克莱斯勒、长安铃木将为菲亚特代工生产、中兴将为长安代工生产出口海外市场的车型、北汽和克莱斯勒以代工方式继续生产合作,都预示着汽车产业新一轮代工潮的来临。

二、充分利用金融危机的新机遇,加快自主品牌的培育和自主技术的研发

当今的世界已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谁拥有品牌,谁就占有市场。品牌是打入国际市场的敲门砖,是护保国内市场的防护堤。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胜利者往往都是那些拥有品牌拥有技术的企业,而代工企业永远是做的最多赚得最少的幕后“英雄”。所以,代工生产型“中国制造”可以是一个发展阶段,但是不能够长期代工下去,我国必须加快自主品牌的培育、自主技术的研发。但这并不是说,我国要放弃代工企业,而是说,我国要一边继续发展和壮大代工企业,一边要走自主创新之路。

金融危机对我国代工企业带来了不利冲击,但是,也给我国代工企业转型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金融危机使代工企业认识到低利润率的发展模式是无法长期持续的,自身必须要转型,这就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另一方面,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家政府已经实施了各种政策帮助企业应对当前的挑战,各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的支持以及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就为代工企业加快品牌培育提供了市场基础,为加快研发提供了资金基础,另外,国外很多具有核心技术和品牌的企业遭受金融危机冲击而濒临倒闭,这就为国内代工企业提供了并购机遇,总之,金融危机为代工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目前,摆脱困境根本的出路绝不是“冬眠”,而是以进取的心态,以更加强烈的危机感,积累软实力,实现产品和技术上的突破。1973年的世界石油危机,对日本的打击是巨大(能源对外依存度超过95%),但日本企业潜心开发节能技术,不仅生产过程节能降耗取得了大的突破,而且以汽车为代表的节能产品一举成为世界抢手货,反而成为石油危机的一个赢家。因此,我国应该对日本企业应对危机的经验、创立技术和品牌的经验进行研究,借鉴日本的经验,指导我国代工企业的发展与转型。

只有拥有了技术和品牌,才能提高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以深圳三诺电子有限公司为例,公司的主营产品是数字多媒体音响系列产品。深知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在别的企业还按照OEM方式生产时,三诺已经开始重视有附加值的自主设计并把收入的10%投入研发。10年前,深圳三诺电子有限公司与其他制造企业一样,为国外品牌企业提供代工服务。那时的三诺只能被动接受客户提出的要求,如今却可以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为客户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来把握话语权和主动权。目前,飞利浦、创新科技(Creative)、罗技(Logitech)、百思买(BestBuy)、海尔、联想、清华同方、方正、TCL等国内外品牌企业都是三诺的合作伙伴。在国内有自主品牌三诺,在国外有大的品牌客户,还有海内外的二线品牌客户。正是由于具有自主技术和品牌,三诺公司在这场金融

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才比较小。

三、积极向价值链的两端拓展,培育一定数量的大型专业性代工服务企业

大型跨国公司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原始设备制造商,主要是指那些通过销售全球性品牌而获得市场地位的企业,它们并不在意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是在企业内部进行还是通过外包方式完成的。二是全球性合同制造商,它们建立了自己的全球生产网络,以便为原始设备制造商提供一体化的制造服务和全球性的供应链服务。也就是说,全球性合同制造商就是为原始设备制造商提供生产以及其他所有服务的专业性代工服务企业。从短期来看,整合我国现有的数量众多、规模较小的代工企业,重点培育一定数量的大型专业性代工服务企业,是我国代工企业的理性选择。从长期来看,在形成一定数量大型专业性代工服务企业的基础上,我国代工企业应该向具有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的原始设备制造商迈进。要特别指出的是,代工企业要从单一的加工生产工序向价值链的两端拓展,成为整个价值链的组织者。

大型专业性代工服务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将大大加强。因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的核心能力主要集中在研发、品牌和营销领域,而在制造领域逐渐失去优势,这就要求跨国公司必须与具有制造优势国家的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发展。我国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这里的优势不仅仅是成本优势,而是指综合竞争优势(投资环境、国内市场、人力资本等)。我国代工企业利用综合竞争优势,不断提高自己的代工能力,将与跨国公司的短期合同发展成为长期合同,最终形成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这将使得我国代工企业与跨国公司成为一个共同的利益体,这就会大大的提高我国代工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但是,我国代工企业在向大型专业性代工服务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代工企业不能过渡的关注成本,过渡的关注成本只会让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下降,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代工企业的破产都与此有关系。代工企业应该更多的关注质量管理、生产流程控制以及企业文化的构建等,这样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才会增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才会保持不败之地。

广州丹奇日化是我国大型专业性代工服务企业的典型代表。广州丹奇日化是我国华南地区知名的化妆品OEM/ODM生产基地,有着13年的化妆品OEM经验。为了摆脱打造自有化妆品品牌面临的亏损,广州丹奇日化却打出了“全球专业的化妆品OEM/ODM企业”的牌号,致力于“为企业的品牌量身定做最优质的服务”。例如,丹奇日化邀请一批专业的设计、策划人员,专门为客户免费进行商标、瓶型的设计;成立“品牌策划室”,运用过去十余年间服务品牌商积累的独特经验,专门为海外品牌及国内有志于打造“国际品牌”的企业提供品牌的市场定位、产品价格定位、招商策划及促销策划等系列市场策划及文案策划服务,务求让客户在化妆品领域的投资收益最大化。可见,丹奇日化提供的服务已不仅仅限于OEM/ODM,甚至会为想进入中国市场的海外品牌,推出一系列的品牌计划,包括市场调查、产品的设计、研发、销售渠道的建立,甚至产品的促销等方面。这让丹奇日化赢得了合作者的高度认可,在其数百个客户中,不仅有国内知名日化品牌,也有众多海外日化品牌,成为国外二三线日化品牌在中国的首选代工企业。

四、积极开拓自主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提高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

面对金融危机,我国代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的代工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大,主要就是对发包企业的依赖性太大,只是生产加工产品,没有自己的市场。因此,根据国际上代工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经验和教训,今后我国代工企业在不放弃为发包企业代工和服务的同时,应该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既可以为长远发展做好准备,也可以增加应对风险的能力。

1、开拓国际市场。我国代工企业生产的产品基本上都是面向国际市场,也就是说,我国代工企业的产品与国际市场的需求相吻合,这就为我国代工企业开拓自主的国际市场提供了基础。以前,我国代工企业的交易对象大部分都是中间商或者发包商,利率都被中间商或发包商所赚取,因此,在开拓国际市场时,我国代工企业就可以一方面在已有的国际市场中以较低的价格开拓发包国市场,另一方面可以在发包国之外的国家中开拓新市场。但是,开拓国际市场,我国代工企业要特别注重防范各种国际风险,例如,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等,因为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不同、行为准则也不同。因此,在开拓市场之前,应该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主要包括出口产品和服务是否与进口国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相一致,是否会与当地已有的产品产生竞争,当地的销售渠道是否可以与我国代工企业达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协议等。前期的市场调研、中期的市场开拓、后期的市场维护是一项十分严峻的任务,比单纯的代工生产艰巨的多。代工企业要做好思想准备。

2、开拓国内市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已经今非昔比,我国国民的消费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就为我国代工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提供了市场基础。另外,为了减少对外需的依赖,我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大力提倡发展内需,特别是面对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实施了各种鼓励发展内需的政策,为了缓解外需减弱对我国出口的不利影响,我国也开始鼓励企业出口转内销,这就为我国代工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提供了政策基础。作为代工企业本身,由于对市场不了解,以前的产品也不是针对国内市场而设计、生产的,因此,代工企业需要对产品进行重新定位,尽量避免用同质化的产品开拓国内市场,可以发挥外贸产品的优势,对其加以改良,设计符合我国国内市场需求的风格和内容,并辅以适当的价格。

在开拓国内外市场时,我国代工企业可以考虑构建网上销售平台。构建一个网上销售平台,一方面可使销售渠道扁平化,绕过传统零售的困难;另一方面,产品从工厂直接到消费者手中,还减少了中间环节,有利于缩短产品流通时间,缩短资金回笼周期,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五、重视本国要素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为代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要素基础

国际分工已经从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转变为产品内分工。产品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国际经济环境。跨国公司生产价值链上不同环节的专业化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表现形式,虽然,任何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还是本国的要素禀赋,但是,在这样的国际分工环境中,决定一个国家现在和未来在国际分工交换中所获利益的,不再取决于进口什么、出口什么,而是取决于参与了什么层次的国际分工,是以什么样的要素、什么层次的要素参与国际分工,对整个价值链的控制能力有多少(张二震,2005)。与此同时,要素的国际流动存在着结构性的偏向,主要表现为资本、技术、优秀人才等高级要素极易流动,而一般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低级要素的流动不充分甚至基本不能流动,由此导致要素流动主要表现为高级要素拥有国家的要素向某些低级要素拥有国家流动(张幼文,2006)。因此,我国要特别重视本国要素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机遇范文第4篇

一、传统企业财务管理的弊端

在网络经济时代,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数字化、网络化,出现了许多新的媒体空间,如虚拟资本市场、虚拟银行等等。许多传统的商业运作方式行将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以电子支付、电子采购和电子定单方式,商业活动将主要以电子商务的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使企业间的购销活动更便捷、更安全、费用更低廉,计算更精确,这种特殊、新型的商业模式,已经使得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无法适应需求,也远远无法满足基于互联网的商业交易结算。传统财务管理的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法防范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风险:

网络安全问题

网络经济要求财务管理借助互联网来进行,而互联网体系使用的是开放式的TCP/IP协议,它以广播的形式进行传播,易于搭截侦听、口令试探和窃取、身份假冒,给网络安全带来极大威胁。而传统的财务管理大多采用基于内部网(Intranet)的财务软件,局部信息的共享,无法保障外部的信息入侵,未考虑到来自互联网的安全威胁,对企业而言,企业的财务数据,尤其是财务管理的内容,均属重大商业机密,如遭破坏或泄密,将给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二)用户身份确认以及文件的管理方式

网络经济下所有的商业交易均在互联网上进行,供需双方互不见面,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确认用户身份,以此来保证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而传统的财务管理软件一般采用口令确认身份,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口令。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增加,如果沿用口令验证身份方式,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且还存在泄密和被解密的可能,显然这种身份验证技术已不适应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模式。另外,传统的财务管理一直使用手写签名来证明文件的原作者或同意文件的内容。而在网络经济环境下,电子报表、电子合同等无纸介质的使用,无法沿用传统的签字方式,况且国家在这方面还存在立法的滞后性,在法律上缺乏保护,也有辨别真伪上的麻烦和不必要的风险。

(三)无法满足电子商务的需求

电子商务的贸易双方从贸易磋商、签订合同到期支付等均通过互联网完成,使整个贸易交易行为远程化、即时化、虚拟化。这些变化,首先对财务管理方法的及时性、适应性、弹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财务管理没有实现网络在线办公、电子支付、电子货币等手段,使得财务管理中的预测、计划、决策等各个环节工作的时效性较差,间隔时间较长,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另外,分散的财务管理模式也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在网络经济下,企业通过网络对其下属分支机构实行数据处理和财务资源的集中管理,包括集中记账、算账、登账、报表生成和汇总,并可将众多的财务数据进行集中处理,集中调配集团内的所有资金。然而,传统的财务管理由于受到网络技术的限制,不得不采用分散的管理模式,造成监管信息反馈滞后、对下属机构控制不力、办公效率低下等不良后果,无法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

此外,传统的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的内容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要求。

(四)不能适应新的财务管理模式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原材料采购、销售、银行汇兑、保险等过程均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无需人为干预。因此,它要求财务管理从管理方式上,能够实现业务协同、在线管理、集中式管理模式。从工作方式上,支持在线办公、移动办公等方式,同时能够处理电子单据、电子货币等新的介质。而传统的财务管理使用内部网的财务软件,通过内部网实现在线管理,它不能真正打破时空的限制,使财务管理变得即时和迅速。由于传统的财务管理与业务活动在运作上存在时间差,企业各部门之间信息也无法相互连接,因而企业的财务资源配置与业务动作难以协调同步,不利于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二、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网络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类生产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网络化。企业财务管理必须顺应潮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从管理目标、管理模式和财务管理软件等多方面进行创新。

(一)目标创新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总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客户目标、业务流程发生了巨大变化,具有共享性和转移性的知识资本将占主导地位。原来以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为目标者,必须转向以“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为目标。其原因在于,知识最大化目标可以减少非企业股东当事人对企业经营目标的抵触行为,防止企业不顾经营者、债权人及广大职工的利益去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知识资源的共享性和转移性的特点使知识最大化的目标能兼顾企业内外利益,维护社会生活质量,达到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知识最大化目标不排斥物质资本作用,它的实现是有形物质资本和无形知识资本在网络经济下的有机结合。

(二)模式创新

在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只有从过去的局部、分散管理向远程处理和集中式管理转变,才能实时监控财务状况以回避高速度运营产生的巨大风险。企业集团利用互联网,可以对所有的分支机构实行数据的远程处理、远程报账、远程查账、远程审计等远距离财务监控,也可以掌握和监控远程库存、销售点经营等业务情况。这种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得企业集团在互联网上通过Web页登录,即可轻松地实现集中式管理,对所有分支机构进行集中记账,集中资金调配,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软件创新

企业在人、财、物和产、供、销管理中由于财务数据无法实现共享,难以实现一体化。运用Web数据库开发技术,研制基于互联网的财务及企业管理应用软件,可实现远程查询、网上支付等,支持网上银行提供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等多种服务。这样,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将在Web的层次上协同运作,统筹资金与存货的力度将会空前加大;业务数据一体化的正确传递,保证了财务部门和供应链的相关部门都能迅速得到所需信息并保持良好的沟通,有利于开发与网络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网络财务系统。

三、转变财务管理模式的措施

从新型财务管理创新的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变而言,是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网络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因此提出财务管理模式转变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企业理财观念

网络经济的兴起,使创造企业财富的核心要素由物质资本转向知识资本。企业理财必须转变观念,不能只盯住物质资产和金融资本。首先,要认识知识资本,了解知识资本的来源、特征和特殊的表现形式。其次,要承认知识资本,即认可知识资本是企业总资本的一部分,搞清知识资本与企业市场价值和企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知识资本应分享的企业财富。最后,要重视和利用知识资本。企业既要为知识创造及其商品化提供相应的经营资产,又要充分利用知识资本使企业保持持续的利润增长。可以说,转变企业理财观念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转变的基石,也是网络经济下财务管理创新的根本保证,不能不予以高度重视。

(二)加强网络技术培训

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程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模式转换的成功与否。普及面广,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程度深,加之有针对性地对财务人员进行网络技术培训,就可提高财务人员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事实表明,对财务人员加强现代信息科学与网络技术教育,有利于在网络经济下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成功转变。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测模型

随着互联网在商业中的广泛应用,在企业内部作为数据管理的计算机往往成为逃避内部控制的工具,经济资源中智能因素的认定将比无形资产更加困难。在企业外部,由于“媒体空间”的扩大,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商业交易的无地域化和无纸化,使得国际间资本流动加大,资本决策可在瞬间完成。因此,建立新的财务风险预测模型势在必行。该模型应该由监测范围与定性分析、预警指标选择、相应阀值和发生概率的确定等多方面的内容组成,并能对企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敏感性指标(如保本点、收入安全线、最大负债极限等等)予以反映。这样,将风险管理变为主动的、有预见性的风险管理,就能系统地辨认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四)采用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

互联网的出现,也使得财务集中式管理成为可能。企业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手段,以整合实现企业电子商务为目标,开发能够提供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财会工作方式及其各项功能的财务管理软件系统,该系统至少应包括会计核算的集中化、财务控制的集中化、财务决策的集中化三部分。采用集中式管理,将会提高财务数据处理的适时性,减少中层管理人员,使最高决策层可与基层人员直接联系,管理决策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虚拟结算,实时跟踪市场情况的变化,迅速做出决策。

(五)建立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机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音乐;产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J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126-02

一、现状

基于产业链的角度,音乐产业分为三个环节:创作,创作是音乐产业的源头;传播,是以唱片公司为代表的音乐制作单位,负责作品的出版发行和传播;消费,它的主体是广大的消费者,这是音乐产业的终端。音乐的载体经历了黑胶唱片时代、卡带时代、CD(光碟)时代以及目前的互联网及MP3新技术时代,不同载体的出现给音乐产业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目前,我国音乐产业正处在迅速发展时期,音乐制品普及到广大的城市和农村,音乐欣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大众文化娱乐方式。据统计,我国现有音乐制作、出版企业1000多家,复制、批发、零售和出租分销单位10多万家,基本上形成了从制作到出版发行等比较齐全的产业结构。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音乐产业开始成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和新的消费增长点,在许多发达国家音乐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产业。

我国当代音乐产业还很年轻,只有近20年的历史,按市场化运作的时间比较短,音乐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目前,该产业的发展存在不少问题,如创作还不是真正以消费者为中心,在制作观念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显得落后,在发行上,营销渠道不畅,营销策略滞后。尤其严重是盗版问题,据统计,在我国大约95%的音像市场份额被盗版者占领,盗版被认为是阻碍我国音乐产业发展的桎梏。

(一)免费下载对音乐产业的冲击

互联网的出现也极大地影响了音乐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方式。许多歌手绕过音乐发行商和零售商,在网上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通过网络把歌曲传递给大众,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歌手。

在许多国家,尤其是法制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互联网的出现对发行商是沉重的打击,如果盗版CD以低廉的价格就可以轻易买到,而点击鼠标可以轻松免费下载自己喜爱的歌曲,有多少人还会去音像店购买自己喜爱的正版CD?在我国,盗版CD更是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当然,就消费者而言,欣赏音乐的成本大大降低了,但这是以牺牲音乐产业的巨大发展机会为代价的,换言之,音乐产业为之付出了高昂的成本。

(二)网络盗版对音乐产业的冲击

实际上,无论是传统运营模式还是互联网下的新运营模式,音乐产业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令出版业深恶痛绝的问题――盗版。但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盗版更具有特殊性。由于网络的“无限性”,产权方很难及时发现并制止盗版行为;网络盗版的“活动性”很强,往往几分钟前还在被盗的音乐歌曲,没多久就从网页上消失,给方举证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随着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网络盗版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可能快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速度,这就给盗版者提供了机会。猖獗的盗版行为导致音乐业销售额近年来显著下滑。据音乐产业的行业组织国际唱片产业联盟表示,互联网免费下载是导致全球唱片销售下降的部分原因。

二、缘由

(一)经济利益的驱动

尽管盗版现象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侵犯了相关合法利益群体,消灭盗版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消费者却知其盗版而买之或从非法网站上免费下载,其根源是市场需求和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无论是盗版光盘还是互联网免费下载,消费者之所以更多的选择盗版品而不是正版品,最直接原因在于一方面存在着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在于盗版产品的消费价值高于正版产品的消费价值。

消费价值体现在两方面,质量和价格。如果某个商品的质量太差,即使价格很低,可能也无人问津;反之,如果某个商品价格太高,即使质量很高,买主也会寥寥无几;但是,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很低,而其质量又比较好,购买者就会很多。所以消费者是综合考虑商品的性价比,然后做出自己的购买判断,其结果是,消费者会购买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二)网络技术的支持

网络盗版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传播。

一是破解网站。这是专业提供盗版软件的网站。这些网站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搜集各种破解软件,其范围从微软的操作系统到网友创作的共享软件。

二是社区论坛。网络盗版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Warez网站所提供的HTTP或FTP下载,如今互联网上的盗版网站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分工高度成熟的社区,提供各自的搜索引擎和连接,以隐藏的方式帮助每一位终端用户找到所需的软件、音乐和电影。这些网站或FTP站通常为远端服务器,出现和消失的速度很快,监控者很难追踪它们的确切位置。

三是P2P软件。P2P即英文peer to peer的简称,国内媒体一般将P2P翻译成“端对端”或“点对点”,用户可以通过P2P共享硬盘上的文件、目录乃至整个硬盘。所有人都共享了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这使得互联网信息的价值得到极大提升。但是,这种用户直接交流的方式,虽然实现了互联网共享和自由的梦想,但也成了盗版者最自由的工具。

三、对策

(一)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网络音乐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它既是传统音乐产业的延伸,更是日益兴旺发达的网络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音乐的管理政策是在我国网络文化整体管理制度的大框架下拟定的。当前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基本管理制度有两个:一是对网络文化经营单位的市场准入制度,二是对进口网络文化产品的内容审查制度。在音乐产业上融合后出现的新的产业体系中,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影响新的产业体系健康发展。因此,政府在音乐产业融合的立法工作要跟上。将打击非法经营,保护知识产权作为文化部及各地方文化市场管理和文化执法部门的工作重点与发展网络音乐的重要举措。整合执法资源、增强协作意识,提高办案效率,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的协查制度。文化行政部门要积极联合有关部门共同打击侵权盗版音乐的违法行为。

(二)实施音乐产业融合策略

应该转变观念,重视音乐产业的产业融合,抓住产业融合带来的新机遇,进行宣传和促进,使音乐产业融合跟上世界潮流。首先,音乐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使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音乐产业融合的基础,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产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是音乐产业融合的根本原因。传统的音乐活动主要包括作词、作曲、歌手演唱、乐队演奏、唱片录制、唱片发行和举办演唱会等等。

由于计算机的普及与相关数字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音乐领域被广泛应用,音乐产业应逐渐实现与信息技术产业的融合。其次,业务融合。在技术融合发生后,音乐和电信业在各自传统业务基础上开发新业务,延伸产业链,电信业开始向宽带业务发展,音乐产业开始把数字音乐作为自己发展的方向。双方业务的发展使双方原来独立的产业出现了交叉―――无线音乐、在线音乐。在技术融合和业务融合的基础上,音乐和电信业出现了产业融合。

(三)强化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战略基点。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必须依靠网络文化企业来实现。为激发社会兴办网络文化的积极性,文化部对国内提供网络文化服务的企业取消了所有制、行业、地区、部门等各种壁垒,积极鼓励国内企业开发具有先进技术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内容健康有益、形式丰富多样的先进网络文化产品。积极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网络文化创新体系,努力把我国的音乐资源和市场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和产业优势。随着音乐的发行渠道逐步从以音像店和音像专柜为主的物理渠道,过渡到以网络和无线下载为主的数字渠道,音乐销售的内容也将逐步从专辑走向单曲甚至是单曲的节选。只要把单曲的定价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譬如一两元钱),并且能提供非常方便的支付手段,购买正版音乐的消费者一定会成为主流。

(四)提高网络音乐质量

针对盗版问题一般都认为应该依靠健全法制加以解决。笔者认为,内容至上是传媒发展永远的硬道理,而作为传媒产业一个特殊行业,音乐产业若想常青也要把内容作为产业发展的要义,音乐产业属于创意行业,音乐产业的工作内容是录制和发行音乐,唱片公司寻找并资助艺人,预定录音棚,提供选材建议,策划,制作等,发行商通过广告等促销手段推广产品,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当盗版绕过版权、艺术创意等以上商业运营环节,牟取暴利,使唱片公司和合法分销商或合法网站蒙受巨额损失,这将导致唱片公司不再愿意在内容制作(音乐产业的灵魂)上投入资本,这最终还是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所以打击盗版不仅需要强有力的执法,而且还要运用经济利益的杠杆加以驱动,比如,当正版产品的价格降低到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这就是对盗版产品最有力的回击。

此外,唱片公司还可以采取价格歧视策略,对音乐发烧友早出唱片,质量好,价格高,而对大众版则晚出一些,质量低,价格也低一些,也可能有利于占领目前由盗版所占领的市场。最后,唱片公司、合法分销商或合法网站还可以采取收购盗版企业的方式,达到互利双赢。

综上所述,网络音乐不仅仅是音乐传播的又一次革命,它还将带来音乐风格、音乐审美等方面的变化。网络音乐这一崭新的音乐形式,将与其他音乐形式共同为社会的不同文化需求做出贡献。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网络音乐的创作与市场必将走向规范化,更加蓬勃健康地向前发展。

基金:衡阳师范学院2011年科研项目(编号:11A24)《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要求下的网络音乐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国良.漫谈网络音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4).

[2]杨春圃.网络音乐研究之检讨[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侯琳琦.网络音乐――新兴的艺术形式[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