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健康教育指导意见

健康教育指导意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健康教育指导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健康教育指导意见范文第1篇

《素闻・六元政纪大篇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而《医学正传。胃脘痛》也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心也。”祖国医学认为,胃痛的发生主要与饮食不调、情志刺激、脾胃虚弱、和感受外邪有关。根据病因病机将胃痛分为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五型。

中医学视人为一个整体,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宜通而不宜滞,胃气以和降为顺,若胃气郁滞,失于和降,皆可发生胃痛,若寒客胃中,则气机受阻而痛,或暴饮暴食,胃之收纳过量,纳谷不下,腐熟不及,食谷停滞而痛。或饮酒过度,嗜食肥甘厚味,则易耗损胃阴,或过食生冷,寒凉药物,则易耗伤中阳。日积月累,则胃之阴阳失调,而出现偏热偏寒或寒热错杂的胃痛证[1]。其病理性质有虚有实,若气滞于中,或因气郁化火,胃热内郁,或因气病及血,气滞血瘀,均属实证,脾胃虚弱或痛久热灼伤阴者则为虚证[2]。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①病室宜保持温湿度适宜,开窗通风,避免受凉,病室内保持安静清洁。②胃痛剧烈或伴有出血者应卧床休息,一般患者可适当下床活动,劳逸结合,注意寒温调节。③饮食宜软、烂、热食、易消化,清淡有营养,少量多餐,忌食生冷、避免过饱,忌食南瓜、芋头、红薯、土豆等淀粉类壅阻气机的食物及辛辣、燥热之品和煎炸、肥厚甘腻之物,胃酸者,可食含碱面食。④胃痛者可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等穴,或按摩上腹以止痛。⑤加强情志护理,安慰患者使其保持健康积极心态,避免精神刺激或情绪激动,善于控制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⑥恢复期的患者,要注意摄身保健,避风寒,节饮食,畅情志,避劳累。动静结合,顾养脾胃,使“正气存内,邪不相干”。

辨证施护:⑴寒邪犯胃:①主要症状: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则减,如遇寒疼痛加重,口淡不渴,喜温热饮食。苔薄白,脉弦紧。②施护:治以散寒止痛,理气止痛,轻者局部热敷,或服生姜红糖,或艾灸足三里、中脘、内关,重者可用良姜丸加味。饮食宜软而热,可选用生姜、葱、胡椒作调料。⑵饮食停滞:①主要症状:腕腹胀满,嗳腐吞酸,厌食欲吐,苔厚腻,脉滑。②施护:治以消食导滞,方选保和丸。可暂停饮食,待腹痛缓解后,进流质货半流质饮食,可多食宽中理气饮食,如萝卜、山楂等。或以顺时针按摩腹部,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⑶肝气犯胃:①主要症状:胃脘胀满不适,腕痛连胁,不思饮食,大便不畅。苔薄白,脉沉弦。②施护:治以柴胡疏肝散疏肝和胃,做好情志护理,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饮食宜选用柑橘、金桔、萝卜等可理气化滞解郁之品。⑷肝胃郁热:①主要症状:胃脘部烧灼感,疼痛急剧,多烦易怒,泛酸,口苦口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②施护:治以清肝泄热和胃,方用化肝煎加减,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刺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刺激。⑸瘀血停滞:①主要症状:胃脘疼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如针刺,或有便血吐血,舌质紫黯,脉涩。②施护:治以活血化瘀为法,方用失笑散和丹参饮加减,痛如针刺者,可服三七粉化瘀止痛。饮食宜清淡,避免酸辣甜食。多卧床休息,调畅情志。⑹脾胃虚寒:①主要症状:胃痛缠绵,喜温喜按,得食疼痛缓解,易泛清水,乏力纳差,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②施护:治以温中健脾,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饮食宜软烂温热,可适当用生姜、胡椒、葱等调料,多食豆类、大枣、桂圆、牛羊肉等补中益气温胃之品,注意腹部保暖,剧痛者可局部热敷,避风寒,劳逸结合。⑺胃阴亏虚:①主要症状:胃脘灼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乏力,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②施护:治以养阴清热,和胃止痛,方用一贯煎和芍药甘草汤加减。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多食润燥生津的食物,如雪梨,银耳、百合、蜂蜜,西红柿、甘蔗汁等,忌食辛辣、煎炸、烟酒、浓茶及咖啡等刺激性饮料。病室宜在阴面,环境清洁、安静。

健康教育:《素闻。玉机真藏论》说,“五脏者,皆秉气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说明了胃气之盛衰有无,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因此顾护养胃成了人类健康的基石。临床运用辨证施护,结合中医养生,指导患者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培养乐观的情绪,饮食有节,定时定量,否则“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顺四时,平衡阴阳,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整体,脏腑之间相互影响,肝若过热,会直接影响胃液的分泌,即所谓的肝气犯胃。胃痛的病因虽有种种不同,但其发病机理确有共同之处,及所谓的“不通则痛”,有寒凝而痛、食积而痛、气滞而痛、火郁而痛、血瘀而痛、阳虚胃失温养而痛、阴虚胃失濡养而痛等。

健康教育指导意见范文第2篇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  健康教育 

        1  临床资料

        住院首次治疗患者123例,年龄最大的61岁,最小的20岁,其中未孕者5例,已孕未产者48例,多孕已产者70例。

        2  健康教育方法

        2.1做好评估  了解发病时间,最初的治疗以及临床症状等,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

        2.2利用口头宣传和书面教育的方法  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发给病人,方便患者了解,从而增强有关盆腔炎知识的了解。

        3  健康教育内容

        3.1心理指导  向病人讲解有关慢性盆腔炎的知识,告知病人一旦患了此病,需要2—3个疗程的综合治疗症状才能缓解。鼓励患者要持之以恒,树立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密切配合治疗。

        3.2疾病知识指导  告诉病人本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如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迁延成慢性盆腔炎,多因劳累、月经前后、后加重,腹部脚下受凉而复发。

        3.3治疗知识指导  向患者说明中药保留灌肠、中医理疗、微波治疗是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并讲述作用原理、效果、目的及注意事项,消除病人紧张、恐惧的心理,指导患者治疗前排空二便,以利于药物更好的吸收。告诉患者月经期、阴道出血不宜治疗。经血停止后再行治疗。每个疗程治疗中最好不要自行中断,做完3个疗程后要进行复查。

        3.4治疗作用指导

        3.4.1中药保留灌肠,使药物直接进入直肠后经黏膜静脉丛吸收,使盆腔迅速达到有效浓度。

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抗炎、消肿和增强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促进淤阻病变的转化和吸收功能,经肠黏膜吸收直达炎症病变部位。

        3.4.2中医理疗是采用直流电场,低频脉冲等疗法作用于人体,达到针灸、按摩等效果,起到活血化瘀、解痉舒筋的作用。

        3.4.3微波理疗的作用是利用微波的非热效应,直接穿透到组织内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药物吸收,增强新陈代谢,达到消炎、止痛、扶正去邪、促进局部病变加速康复的效果。

 3.5住院和出院健康指导

        3.5.1月经干净后三天开始,中药灌肠前应排空二便,以利于药物更好的吸收,药液保留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中药灌肠后保留时间越长越好。

健康教育指导意见范文第3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五里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共有糖尿病管理患者1 246 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中抽取250名患者为调查样本。去除外出、迁出、住院等因素,实际观察对象为健康教育组104人,对照组106人。入组条件:① 符合WHO 1999年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7.0 mmol/L和(或)餐后血糖≥11.1 mmol/L。② 年龄60~80岁。③ 有一定理解阅读能力,能全程接受健康教育。排除标准:① 并存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② 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③ 行为沟通和学习能力障碍等。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自行设计问卷,对胰岛素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胰岛素使用率,胰岛素了解程度,胰岛素接受程度,胰岛素误区(包括使用胰岛素会导致肥胖、注射胰岛素会非常疼、注射胰岛素易导致低血糖、使用胰岛素会“上瘾”、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不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使用胰岛素意味着病情恶化治疗失败等6项),急性并发症情况,低血糖反应。于干预前、干预2年后分别进行1次问卷调查,核对无误后当场收回。

1.2.2 实验室检查 在干预前、后分别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

1.2.3 干预措施

① 健康教育组:2010年6月—2012年5月,对患者每3个月组织1次专题健康讲座。由本中心的全科医生主讲,内容包括糖尿病药物治疗、胰岛素概述、胰岛素使用方法、糖尿病饮食、个性化饮食方案、糖尿病运动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预防、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

② 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社区健康教育方式,包括发放糖尿病健康处方,糖尿病宣传版面等。

2组均接受每3个月1次的社区糖尿病随访。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经核对后录入计算机,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其中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其中组内比较采用配对四格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情况

干预前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病程、FPG、2hPG、HbA1c、胰岛素使用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两组患者的胰岛素了解程度,胰岛素接受程度,胰岛素误区,急性并发症情况,低血糖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2.2 干预前后比较

干预后,健康教育组患者的胰岛素了解率、胰岛素接受率有明显上升,胰岛素误区发生率下降,胰岛素的使用率上升,FPG、2hPG、HbA1c降低,但低血糖的发生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3)。

干预后健康教育组患者的胰岛素了解率、胰岛素接受率、胰岛素使用率均高于对照组,胰岛素误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早期胰岛素治疗通过控制血糖,可以减轻糖毒性、脂毒性,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持久益处。依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和《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对下列情况建议起始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HbA1c≥9.0%且糖尿病症状明显;在采用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及2种或2种以上口服降糖药次大剂量治疗3个月后血糖仍不达标(HbA1c≥7.0%)的患者;病程中出现无确切诱因的体重下降者。另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存在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应激情况(感染、外伤、中等大小以上手术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妊娠期间等应给予胰岛素治疗。总之,2型糖尿病患者在HbA1c控制不理想时,应尽早起始胰岛素治疗\[1-2\]。

在社区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使用太晚,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并发症。由于对胰岛素的认识存在误区,甚至有患者在多年的血糖控制不良后,仍拒绝使用胰岛素治疗。常见的误区有:胰岛素会导致肥胖;注射胰岛素会非常疼;注射胰岛素易导致低血糖;使用胰岛素会“上瘾”;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不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使用胰岛素意味着病情恶化治疗失败等。

本中心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系统的专题健康讲座,通过全科医生的专业介绍,使患者对糖尿病药物治疗、胰岛素概况、胰岛素使用方法、糖尿病饮食、 糖尿病运动治疗、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知识有了深刻的了解,消除了他们对早期使用胰岛素的顾虑,增加了对胰岛素的了解,使他们在血糖控制不良时更易接受胰岛素治疗,使胰岛素治疗的起始时间提前。系统的健康教育也使患者的FPG、2hPG和HbA1c下降,从中获益。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健康教育组内的低血糖反应增加,可能与胰岛素使用中的剂量调整、饮食不规律、其他药物的协同作用、年龄等有关。提示对老年患者,胰岛素剂量的增加幅度不宜过大,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3-4\]。

4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S1-S37.

[2]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药品评价,2012,9(1):42-44.

[3]闫巍,王全录,郑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C):318-320.

健康教育指导意见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流动人口;男性生殖道疾病;调查分析;健康宣教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1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80-01

生殖道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类型之一[1]。近些年,由于流动人口的增多,使得各个地区男女生殖道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其中男性流动人口由于诸多方面的因素,使得其健康知识知晓率、正确就医意识都要显著差于女性患者,因此导致病情迁延而引发恶性病变的几率也显著增加。因此本组探究选取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男性流动人口,调查其生殖道发病情况,进行如下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自2013年10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健康检测的流动男性人口12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20例非流动男性为对照组,事先告知所有受检人员本次探究所采取的方法与探究目的,获得其认可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收集其基础资料。对照组年龄22-46岁,平均年龄(32.2±6.8)岁,已婚116例,未婚4例,观察组年龄21-44岁,平均年龄(31.8±6.2)岁,全部已婚120例,两组受检人员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性。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对两组受检人员进行常规健康检查,主要取受检人员尿道分泌物,进行淋球菌细菌培养来辨别其感染情况,并统计其生殖道疾病的发病类型与发病率,同时以我院自制调查问卷,统计两组受检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正确就医意识,并对观察组的探究资料进行同组比对分析,判断患病率与受检者职业的相关性。

1.2.2 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到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3.9统计学软件,其中P

2 结 果

所有受检人员均有效完成本次临床探究,后将收集到的有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见表1。

而且统计两组受检人员就医行为,观察组中仅有25.0%的受检者表示愿意去正规医院治疗,51.7%的受检者表示会去小诊所接受治疗,另有17.5%的受检者表示会在药店购买药物自行治疗,其余5.8%的受检者不会采取积极措施干预;而对照组中,76.7%的受检者表示会去正规医院接受治疗,18.3%受检者表示会在小诊所治疗,其余5.0%受检者会在药店购买药物治疗。观察组受检者正确就医意识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

而比较观察组受检者中患病男性的职业分布情况可以发现,其中从事建筑工作的受检人员发病率最高,占60.0%,其次则为采矿工作23.1%、服务行业9.2%和其他7.7%。

3 讨 论

生殖道疾病作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3]。而且由于该类疾病的临床症状相对不明显,多数患者均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最终导致病情恶化,引发严重的后遗症与并发症。如何有效的提高男性流动人口的健康知识知晓水平和正确就医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组探究则选取在我院接受身体检查的流动男性人口,根据其检查结果,进行如下分析。

在本组探究中,男性流动人口生殖道发病率高达54.1%,明显高于男性非流动性人口,而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正确就医意识都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同时笔者还发现,男性流动人口中发病较多的患者主要从事建筑工作,而其他行业则相对较少,而前者的工作环境与居住环境要相对恶劣,因此笔者认为,患者自身的工作与居住环境也会对生殖道疾病的发病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在诸多生殖道疾病中,尤以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发病率最高,这主要是由于该病的临床症状不显著,因此被多数患者所忽视。而针对这一调查结果,笔者认为有必要加强对男性流动人口进行健康宣教,通过宣传讲座或分发宣传手册的形式,指导该类人群获得更多的健康知识,与此同时,也要鼓励男性流动人口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在发病后要遵从医嘱,接受系统正规的临床治疗。另外,还可以开通一些专题热线,结合心理引导模式,积极帮助男性流动人口解决相关问题。这样才有助于提高男性流动人口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与正确就医意识。

4 结 论

流动性人口男性生殖道疾病的发病情况不容乐观,而采取有效的健康宣教则能改善此类情况,因此应该结合实践,去不断完善健康宣教的应用形式,这样才能保证男性流动人口的健康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泳瑜,黄利群.珠海市斗门区男性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认知程度及相关行为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5):774-775.

健康教育指导意见范文第5篇

1.学校要注重、加强校本研究,一切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出符合本校学生发展的选项教学内容。现在的新课改更加地注重校本研究,就是要求大家在考虑设置教学内容时,不要像过去一样,全国一刀切,没有注重各地的实际情况和地区的差异性。不是说每一个内容在全国各地都能成功开展和实施,比如我们在一个地区要搞经济开发,你不能完全地仿效其他地区的做法,最主要的是要根据当地的地理资源和环境。所以,我们在设置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学校的一切实际情况,了解当地人们的风土人情,大多数人的兴趣、爱好,设置出适合我校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让这些内容真正、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学生,也使地方民族体育活动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

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选项。我们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好模块教学内容后,接下来就是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内容。很多学生在选择时就单凭自己的爱好或自己原来会什么做出了简单的选择。这样的选择依据是很片面的,达不到科学合理。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选择,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选项要求。在设置选项教学内容时,我们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校的场地设施和器材的限制,因为再好的教学内容,没有专业的教师、场地、器材的保障也是很难成功实施的。这就可能造成某些学生的兴趣爱好选项得不到实现。所以,我们在设置教学内容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设置出较多的选项教学内容,来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在分班选项时要统筹安排,科学精细地打算,尽量满足学生的兴趣。我们学校要求每一个选项班至少要55人左右才能开,这就使得一些学生爱好少的教学内容得不到开展。于是我们就自己协调每个选项班级人数不等,选项班级人数多或少,老师之间相互克服困难。但是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兴趣选择,选项内容就得到最大限度地实施。

4.教学手段、方法、内容新颖。在教学方式方面,力求改变单一的灌输、填鸭式教学方法,改变过于强调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的教学氛围。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创设条件使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体育学习和增进健康的能力。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

5.评价手段多样,注重区别对待。选用多种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学习评价可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观察、口头评价、测验、技能评定、展示、成长记录、量表评价等。那么根据我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采用,首先,成长记录法,即在每一个选项教学实施之前,我们就对学生进行原始成绩的测试,并做好记录。这样就能够照顾到大多数同学,使大家尽可能地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健身的效果、提高自己的健康状况、培养自觉锻炼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