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全工作标准化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施工;总承包;安全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施工总承包企业的安全管理变得日益重要。在日常施工过程中,施工总承包企业需要控制好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减少安全隐患,实现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许多企业对自己的安全责任认识不清,管理不规范,出现要么通过分包合同推脱责任,简单的以包代管;要么下到分包单位最基层工段越级管理。国家在《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做好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是工程总承包企业应尽的义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工程总承包企业在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中应负起组织策划、教育培训和监督检查的角色。
1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含义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订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境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组织机构、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制度、人员教育培训、设备设施运行管理、作业安全管理、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方面。
2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意义
安全标准化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基础性建设,它要求企业将安全生产责任逐一落实到每个操作岗位,每个工种、每个从业人员,强调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完善安全标准化考核和评级办法,对于真正落实企业作为安全生产主体的责任,从基础上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3 做好施工总承包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总承包企业要根据现场施工的安全标准,认真组织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和措施。
3.1 构建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的设置要遵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即总承包项目的第一负责人就是安全施工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安全工作重大问题的组织研究和决策。安全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应包括设计、勘察、施工、设备供应等全部相关单位的主管领导,保证安全管理职责全部落实,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体现专业高效精干,要求组成人员应取得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或省级安全生产培训合格证,同时又要有丰富的施工现场实际工作经验。
3.2 要有风险意识
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是一项预防措施,现场施工只有事前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才能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因此,总承包企业HSE经理要组织各分包方安全工程师对各自的单位工程或分项工程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价,确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据调查分析,建筑施工中主要危险源分别是: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和触电。危险源识别包括:生产生活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如:台风、地震;造成能量和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失效的因素,如: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
危险源和控制措施一经确定,就必须纳入管理范围及时传达到施工作业区的每位工作人员,同时设置危险源安全标志牌。要高度重视本区域安全动态,危险源若发生变化,尤其是升级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人身和机械设备的安全。危险源的撤离和警告消除必须在确定无安全隐患时才能实施。
3.3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由于施工过程中项目的安全风险时刻存在,所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十分重要。即在施工中实行安全管理责任制,对于承包方、施工方、项目组等要明确安全责任,制定和完善施工审查制度、安全技术标准、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施工管理等安全制度。主要包括:
(1)施工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以责任书形式将目标责任逐级分解到施工分包方、项目组和作业岗位。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查制度。对工程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如打桩、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支拆模板等,必须要求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审查通过后准许开工。
(3)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必须要求各工种各分部(项)工程定期以书面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4)班前安全活动和安全教育制度。按要求做好记录和保存档案。
(5)施工安全管理规定。一般包括:针对危险源的运行控制编制的项目安全管理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如:《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针对具体操作岗位制定的作业指导书,如:《起重作业操作规程》;针对重大的、不可预测的风险制定应急预案,如:《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等。在项目安全管理策划中都应明确下来,以保证施工过程中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3.4 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及安全培训
对于现场施工人员来说,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让施工人员了解更多的安全知识,从而减少人为的不安全因素发生,使因人为失误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最大程度得到控制。安全教育、培训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来实施。一般来说,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员等需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工程的现场情况、安全隐患,项目安全管理方针政策,施工必知的安全知识,施工设备的安全操作和劳动保护意识。对于临时施工人员,需要就工程基本情况、现场环境、施工特点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教育和培训。而对于特种作业人员(电工、机械操作工、焊工等)来说,不但要让他们熟悉一般的安全教育知识,还必须根据国家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管理规定,进行相关培训和考核,只有具备相关资格证书才能进入岗位。
3.5 加强安全监查力度,防范事故发生
安全生产检查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施工总承包企业在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监查过程中,应该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来执行,对于特种施工项目必须要有特种专业的要求。安全管理中的安全生产检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能够及时有效地防范和消除安全隐患,改善施工人员的劳动环境。通过安全监查,能够发现并消除施工中的危险源,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施工。在所有的安全生产检查中,检查人员必须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精通业务,熟练掌握安全法律、法规,特别是行业的安全检查标准、规范;检查中检查尺度要严、要准;检查后,在下达隐患通知单的同时,提出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建议措施,便于有的放矢的进行整改。对那些管理混乱、无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有禁不止、有令不行的项目与个人,按规定处罚。
4 结语
总之,所有参与施工和管理的人员都必须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管理者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管理办法,从整体上将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完善施工总承包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总承包企业的安全管理监督工作,不能有半点疏漏,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Abstract】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afety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of power plant maintenance, analyzes the three main content containing working standard, and management standard of maintenance work safety, then expounds its procedure, puts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for safety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关键词】电厂;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方法
【Keywords】 power plant; maintenance; safety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method
【中图分类号】F426.61;TM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014-02
1 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方法的提出
2011年4月,某厂开始电气检修作业,其工作内容为测试1号机组出口电压互感器,由外委检修项目部来实施检修工作。在工作时,检修项目部的检修员发生了触电事故,侥幸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此次事故发生原因是检修人员误碰到II段、I段联
络刀闸而引起触电。从事故表面来分析,工作人员因不小心触碰到了带电设施,然而却暴露出了如下问题:
①技术管理欠缺,业主没有对外部检修单位认真组织安全技术的交底、培训,工作人员、工作负责人没有充分地了解现场设备系统,业主审查核定不够严谨,安全技术措施中存有缺陷;
②施工现场管理欠缺,没有根据《电业工作安全规程》(GB26860―20H)来执行检修工作;
③作业人员没有经过经确认,随意工作,超出了其工作范围;
④现场监管缺陷,检修项目部和业主监护人都没有尽到应有的相关职责。
为避免发生这类事故,应对检修项目管理进行强化,利用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方法,有效地对粗放管理进行改进。
2 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做法与内容
主要是对检修时容易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制定了规范,在检修过程中,检修员必须按照标准来实施工作。其主要内容为制定和实行检修的安全技术标准、工作标准以及管理标准。
2.1 检修安全技术标准
在检修安全标准化制度中,以检修安全技术为核心,它的主要作用是避免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及各种损伤,为工作人员营造出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安全技术标准是检修活动安全的基本保证。
为了保证检修的安全性,核电各有关部门需要与检修部门共同对现场环境、设备开展风险分析以及危害辨识,并且制定防控方案,在所有的检修工作开始前,都需要做出规范性、统一性的标准。
在辨识危害时,应将工作现场内的运行状态以及工作人员的活动行为都考虑到位,只采用一N方法进行危害辨识存在着不全面性,需要把多种方法综合使用,以达到全面辨识危害的目的。
风险控制与分析是检修安全技术标准的主要部分之一,在风险分析时,必须选用具有实用性、可行性、可操作性以及科学性的标准。对于某些风险只有改进技术或者安装硬件设备,才能对其进行控制,这时可以选择“目标管理”计划;而作业程序需修订、重新制定,但不选用装设硬件设备的风险,选择的方案为“运行控制”。检修安全技术来源于现场、应用于现场,最终服务于现场检修活动的安全需要。
2.2 检修安全管理标准
检修安全管理标准化将岗位的安全职责、检修部门的安全管理有机地结合,和谐统一运作,以实现安全检修作业和最好管理秩序为目的[1]。其中主要包含了组织机构、项目安全目标、管理内容、管理标准、管理职责等。
安全管理牵涉到核电厂的各个方面,例如,设备、信息、环境、生产等,所以,应该根据规范的程序设立组织机构开展、指导工作。为保证职能可以被它顺利地使用,需要适宜的工作人员来担任此职能,防止人员的变动对组织机构连续性的安全管理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另外,采取固定的传递信息通道,使信息更加通畅,例如,设置OA工作平台在核电厂的局域网中,有利于检修部门与核电厂之间进行协调、沟通。做好核电场内的安全培训工作,加强员工安全意识,使其明白现场安全隐患、事故处理应急措施等,以确保检修作业的安全性。
2.3 检修安全工作标准
检修安全工作标准具体的规定了检修单位所有岗位的工作要求、岗位职能、检修效果等,以《电业工作安全规程》(GB26860―20H)作为制定检修安全工作标准的依据,目的为避免在检修工作中出现违规操作、违章指挥,保证检修作业的安全性。例如,电源接线作业时,专业负责人需要在作业之前,对检修员开展安全教育工作,让其清除在检修作业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用电工作票办理前,需要检修负责人到检修作业现场实行确认,做好互保、联保,检修监护人员不能离开作业现场。
3 实施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
在实施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现场管理工作,现场管理将检修作业现场工作秩序、环境维持在良好的状态下,并且可以综合反映出各项管理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检修员的素养。另外,还需要考核、检查实施检修标准化作业管理的状况,其主要内容有如下几点:
3.1 关注管理现场文明生产
检修工作的应根据“五检”(检查时间、由谁来检查、检查项目、检查的标准、由谁来落实检查的结果)、“五按”(按线路、按程序、按规范 、按时间、按指令)来进行。现场文明生产的管理水平可以反映出核电厂整体管理水平,是否根据制度管理来执行拆卸设备的工作,是否有序、整齐摆放拆卸下来的零部件,是否执行定置管理工器具,作业完成后是否料清场地清,设备见本色、无堆积杂物等。每周评比规范检修作业组,在展示牌上贴置,同时给予规范检修作业组嘉奖。
3.2 施工现场执行与管理标准化检修作业
《检修程序》中对检修作业的众多方面做出了要求与规定,例如,检修项目验收管理、标准化检修作业、质量管理、施工进度管理、重要技术、不符合项管理、工程监理管理、方案管理、外委项目管理、调试检修设备程序等,同时也制订了对应的考核方法。
作业班组应将检修安全标准化作业落实到位,并且应把作业相关文件如技术交底清单、施工技术方案、工作票、质量工艺卡、检修文件包等妥善保存,方便安全质保人员进行独立监督。
专业技术负责员应该对分解设备作业的前期、中期,以及组装后的采集数据进行实时掌握,并熟悉质量检查控制点和检修作业进度状况,根据安全质量验收标准完成全部项目和工序的验收和签字。
3.3 加强监督管理
在检修作业时,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保证严格执行各项标准。检修协调会应每日召开,检查通报执行各项标准的状况,对违规操作、违章指挥等行为加强考核,以保证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权威性,以及强制执行性。
3.4 完善标准化管理
对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进行完善和总结,使标准化管理水平可以不断提高。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是由安全技术标准、安全管理标准、安全工作标准所组成,以国家和行业有关的标准为基础,制定管理要求,并提升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各标准之间的结合。只有持续地总结、完善、提升体系、才可以满足管理要求,达到可持续发展,使体系充满生命力。
4 总结
随着电力企业“大项目管理”的影响,对检修管理实行进一步的规范与深化,使设备检修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应用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是今后电力企业检修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认识;思路;体会
标准化管理是当今现代化公路建设的潮流,是为了进一步规范施工工艺,提高操作技能,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使结果更加精细化、标准化,成品工程做到内实外光,从而达到规范要求。各单位结合企业管理的特色理念,不断探索实践质量安全管理的标准化,使“专注本职,力求标准”的工作理念正在深入人心,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让结果达到标准是最高的追求目标。下面笔者将标准化管理的一些认识和思路进行阐述:
1 项目标准化建设的一些思路和做法
项目部标准化管理总体的工作认识和思路就是整合原有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队伍管理等单体概念,将标准化活动贯穿于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始终,促进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做到场容场貌秩序化、管理流程程序化、内部管理信息化、监控手段科学化,工序质量可追溯,从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主要做好六个方面的标准化工作:
1.1 加大投入保证场区建设标准化
项目部标准化建设工作要结合项目特点,按照标准化指南的要求开展驻地建设、“三场”和拌合站的建设,一定要将上级部门的标准化建设理念全面落实到项目建设上。加大硬件投入,统一标识,并对现场细化区划,强化秩序,标准布设,树立公司企业品牌形象。
1.2 履行承诺实现岗位配备标准化
项目岗位配置及人员素质是决定项目建设水平和效率的关键。项目部要积极履行投标承诺,按照公司标准管理模式配置岗位及人员,各有对口,体系统一,确保运转熟练高效,沟通配合顺畅。
对岗位人员加强推进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和认识,项目部开会必谈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理念要灌输到每个岗位、每位职工,扎根到每个环节、每个过程、每道工序。
1.3 明确思路加强制度建设标准化
管理制度标准化是标准化管理的基础,在认真落实各级管理制度的同时,项目部要对项目制度进行梳理,坚持公司管理办法的同时,完善制度,统一标准,下发各类管理办法和考核标准,制定工序施工标准和技术交底指导书,将重要工序分解为一系列的标准动作,达到量化管理之目的。
1.4 落实措施保障现场管理标准化
积极推行工序实名制和工艺标准化,实行首件样板引路制。“用动作保工艺,用工艺保工序,用工序保分项,用分项保分部,用分部保单位工程的质量”,发现质量问题直接处罚到人。
强化现场管理标准化方面人的作用,落实逐级领导现场包干责任制。重点纠正随意化倾向,确保现场施工进度、质量及安全环保等有序可控。对于1小时以上的施工点,保证有专业工程师包干盯岗;少于1小时的施工点,保证有技术员或专职安全员以上级别负责人包干盯岗;所有施工点必须有安全员盯岗防护。
1.5 全面部署促进过程控制标准化
全面贯彻落实“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投资效益、技术创新”六位一体的管理要求,明确安全责任体系、成本控制体系、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奖惩体系,以多种手段,保证各阶段施工行为符合规范,工程质量符合标准。
建立合同、施工图审核、验工计价等工作标准。项目部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为基础,按工作流程办事,将“六位一体”的管理要求有机灵活的运用在工程质量目标、安全目标、进度目标、成本目标等过程控制上,稳抓细节、狠抓落实,打造优质精品工程。
2 精心精细确保安全管理标准化
项目部严格执行上级部门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按照公司安全管理标准化及特色安全管理要求制定安全行为规范,充分发挥公司专职安全管理的作用,每月开展不同形式的安全生产主题活动,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主动性,从宏观和微观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做到上级部门、总公司的要求无缝对接,实现安全生产,争创省部级“平安工地”。
2.1 强化安全基础建设,扎实抓好“双基”管理工作,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主要从四个方面打好安全工作的基础:一是规范安全生产行为,确保安全管理到位。二是加强安全检查,大力推行安全检查制度,确保安全检查有的放矢。三是深入排查治理隐患,研究制定隐患的分类识别标准。四是整合保障资源,安全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提高组织化程度,形成强大的合力。
2.2 严格按照批准的方案组织实施,内业资料标准化、规范化
严格执行方案的报批制度,没有批准的方案不得实施,在施工准备阶段或分项工程开工前,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对投入的安全设施认真进行检查,材料是否合格,进场机具性能是否完好及年检情况,对不合格的材料不得进场,不安全的机具不得投入使用,对进场设备建立“一机一档”,并在设备上按照标准化要求张贴各类标识。制定方案审核记录表,审核后出具审核意见,并提出施工组织过程中应注意的施工要点及安全控制要点。其次,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同步计划、同步安排、同步实施、同步检查、同步考核。
2.3 对重大危险源实行定期排查、实施监督,安全管理常态化
根据工程进展的不同时期,统计出比较重大的危险源,对确定的危险源进行跟踪检查,及时了解不安全状态,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重大危险源存在事故隐患的,要求必须立即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制定治理方案,定人、定时限进行整改处理。对重特大事故危险源,定期分析,实施科学监控,制定对重特大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演练。
2.4 加强责任落实、过程督促,健全标准化管理体系
严格按照即先签订的安全生产责任状进行层层追究责任,并纳入安全考核体系。对事故处理采取“四不放过”的原则,实行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按照事故处理程序和安全事故报告的方式进行处理。采用分项工程安全认可制度,对发生的安全问题、安全事故要有据可查。建立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制和各工种的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各个岗位的职工在安全生产中应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把安全生产的责任逐级逐项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各岗位人员,形成至上而下、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标准化管理体系。
2.5 加大安全方面的投入,合理使用安全经费,最大程度发挥经费作用,提升经费效应
制定安全经费使用计划,按照上级部门的标准化要求,强化安全投入,保障安全生产,强化安全教育经费支出,足额购置劳动保护用品并发放到位,规范设置标识标牌和安全警示牌,合理购置和放置消防器材,保障安全经费专款专用,最大限度发挥安全经费的作用,为安全标准化管理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2.6 加强现场班组安全管理,推行每个班组都设兼职安全员制度,确保每个工人身边都有一名安全卫士
项目部要根据不同工程特点,在每个民工班组中选拔文化素质较高、安全技能较好、责任心较强的人员担任兼职安全员,每天给予一定的安全工作补贴,要求兼职安全员抓好班组全天候安全生产,零距离关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细小环节,不仅仅起到安全信息员、情报员的作用,还要起到安全卫士的作用,为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保驾护航。
一、责任内容
1、建立健全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设,做到本子公司必须有责任人主抓安全生产工作,明确到人,狠抓落实,奖罚分明。
2、加强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机构设置、岗位责任、操作规程标准化管理。
3、确保安全生产防范基金、设备的投入。在公司年度财务预算中明确必要的安全资金投入,提足用好安全生产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推动高危行业安全费用提取、安全风险抵押金缴交、工伤保险等制度的落实。
4、建立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的常态化管理。
二、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目标
1、本子公司开发、承建的施工项目无死亡事故(0死亡),工伤率低于0.3%。
2、施工机械机具发生机械设备事故为零。
3、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率为零。
4、不造成市区电力、邮政通讯、市政设施等重大损害事故。
5、施工现场安全工作必须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之要求达到标准化管理。
6、发生伤亡事故上报率为100%。
? 7、特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为100%。
? 8、根据工作实际对新上岗、换岗、复岗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教育率100%。
9、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台账资料,台账每月向集团公司汇报,汇报率100%。
三、检查考核办法
1、按照《安全生产指标考核办法》(见附件一),每月以百分制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存档,作为年终表彰、奖罚的依据。
2、集团定期对子公司进行管理检查,结果存档作为上级检查和集团评比奖罚的依据。
四、奖 罚
1、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完成全年责任任务,按检查考核标准,全年总分平均达到95分以上的子公司责任人奖励安全奖1000元。
2、子公司职工违犯安全管理制度发现一人次扣罚安全保卫奖的5%。
3、子公司职工在办公及施工现场出现酗酒闹事、打架斗殴、除按有关规定处理外,发现一人次扣罚安全奖的5%。
4、对子公司的安全工作按考核标准进行考评,年总分平均达不到95分者,扣罚10%的安全奖,达不到90分者扣罚30%的安全奖,达不到85分者,扣罚50%的安全奖,以此类推。
5、发生火险一次,扣罚50%的安全奖,发生二次以上,对该子公司安全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全年安全奖。
6、凡造成工伤事故的子公司,除扣罚全年安全奖。
7、凡造成较大安全事故,上级子公司对企业罚款的、由事故直接责任人承担罚款。
8、强化安全档案建设,成立各种安全组织,制定切合实际的预案,做好各项安全学习、检查、制度的保存工作,以此作为安全管理的依据。每发现一次档案管理不规范扣安全奖5%。
9、对新上岗、换岗、复岗职工不进行安全教育就上岗发现一人次扣罚安全奖5%。
10、本责任书一式二份,公司、车间各执一份。本责任书??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附件一:《安全生产指标考核办法》
关键词:建筑安全;标准化;现场管理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建筑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部分建筑企业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将精力放在进度管理、节约成本等方面,忽视了安全管理,导致建筑安全事故频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巨大,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因此,必须采取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进行施工。
1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相关理论
1.1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内涵
安全标准化管理是指企业在管理中认真负责、严格贯彻相关部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按照安全规程、安全标准开展各项管理活动。安全标准化管理主要是借鉴发达国家的HSE管理体系,同时融入了国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相关理念,形成共同参与、权责分明的建筑安全管理模式,实现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目标。安全管理是建筑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人员、场地、材料、组织、施工、监理、设计等各个方面,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管理难度较大。近年来,安全管理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建立科学的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适应项目安全的新要求和新变化,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1.2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特点
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复杂性。建筑施工过程复杂,环节众多,需要各个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建筑项目。例如,安装脚手架、起重、运输、混凝土浇筑等,都需要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操作,认真分析,全面检查,确保施工各个环节安全进行。第二,变化性。建筑施工环境和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施工条件的变化,也会带来新的安全隐患及管理问题,同时,由于建筑项目周期较长,部分项目劳动条件较差,季节变化、恶劣天气等无法避免,必须采取恰当的安全保护措施。第三,全面性。安全管理包括人的管理、物的管理以及管理行为本身,人的管理包括施工作业是否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流程、工艺进行;物的管理包括材料、设备、办公设施以及防护网的管理等,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管理行为主要是指各级项目管理人员、负责人,应按照管理制度进行标准化管理工作。第四,长期性。安全标准化管理的过程是长期的,应确保在整个项目过程正常运行,加强安全标准化理念的宣传和教育,以预防为主,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中,尤其是在人员变动频繁时,一定要加强警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1.3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内容
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包括企业建筑项目标准化管理文件的制定,构建项目管理标准化体系,确定实施细则,并监督落实情况;随着新问题的出现,不断完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总结经验和不足,及时修正和调整;定期检查工作,确定新的管理要求是否得到落实和执行;发生安全事故应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对负责人进行严肃处理。标准化管理应分为安全职责划分标准化、安全风险控制标准化、施工安全标准化、安全评价标准化、安全检查标准化、应急管理标准化等几个方面,全面提升建筑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
2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问题分析
目前,从整体上看,我国建筑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虽然颁布了《安全生产法》、《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施工企业安全评价标准等》等,但无法满足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企业在建筑安全生产标准规范建设方面也比较欠缺,部分企业甚至没有制定安全技术标准,不利于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顺利开展。其次,部分企业还存在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相应的奖惩制度和问责机制等问题。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需要健全的组织机构作为支撑,权责分明,发挥对各项安全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作用。对故意减少安全生产投入、违规作业等问题,应加大惩处力度,纠正其侥幸心理,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施工人员重视安全标准化工作,落实问责及奖惩制度。此外,安全意识薄弱,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也是影响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因素,针对这种情况,应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将安全放在首位。
3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构建
3.1组织机构标准化
完善管理组织,将项目经理作为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安全标准化工作,设立安全监察部门,直接由项目经理负责,成员由企业指派或项目部自行任命;所有安全标准化管理负责人均应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持证上岗,并定期接受继续教育和相关培训;根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的相关要求,进行部门设置及人力资源调配。落实安全责任制,项目经理应结合项目具体情况,建立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并组织落实工作,将标准化目标分解,落实到个人,明确安全职责,消除事故隐患;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抓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作;认真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主持安全防护、检查、验收等工作;设置专职安全员,协助项目经理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3.2现场管理标准化
制定现场标准化管理制度,参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相关规定,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项目特点,制定现场管理的具体细则。做好现场标识,包括安全知识、文明施工制度等宣传板,划分不同功能区域,设立安全警示标牌,尤其是具有触电危险场所,标志牌应使用绝缘材料。临时设施管理应符合环保和消防等相关要求,例如临时宿舍,应确保生活设施完善,安静整洁;配备急救药品及急救器材,对于大型建筑项目,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医疗站。物料管理应根据不同材料的存放特点,分区域堆放;做好安全保护措施,例如易燃易爆物品等,应妥善保管。
3.3安全信息标准化
在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中,安全信息管理是基础,通过收集、整理最近安全信息,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安全施工技术和管理办法,提高项目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实现安全信息管理的标准化,首先应制定原始记录标准,包括项目计划、设计、设备、隐患整改、工艺、作业控制、操作、监督、事故处理、安全教育等;此外,还应该采取科学的信息分析方法等。建立安全资料岗位责任制,确保现场各项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系统性以及有效性,直至竣工验收后转交给专人负责。
3.4安全防护标准化
加强安全防护标准化建设,按照《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的要求,制定安全防护方案。例如,所有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经过项目部组织的安全标准化培训;制定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对事故高风险区域加强防护;竖井、防护网布局应符合相关规定;建筑物外侧按要去封闭;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电梯井口、通道口应设置防护栏、防护门;临时拆除或更改安全防护设施,应提前准备替代措施,并警示所有作业人员,注意作业安全;施工班组应按照标准流程做好检查、验收、移交等工作,明确责任。
3.5评价机制标准化
评价机制标准化管理是对建筑项目安全生产成果的检验和评价,包括安全管理考核、安全组织机构考核、安全检查和监督等,由建筑企业单位负责组织考核工作,针对项目上报的安全管理方案进行审核及检查,同时,定期或不定期的深入现场检查,了解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正并要去项目部及时整改。综合评价各个项目事故发生率、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重大安全事故情况等,了解安全标准化管理成果。
4结束语
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是项目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保障,同时也是项目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和完成的关键。目前,我国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还存在一定缺陷,例如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部分企业还存在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相应的奖惩制度和问责机制,安全意识薄弱等,安全管理水平还有待提升。针对这些问题,应从组织机构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安全信息标准化、安全防护标准化、评价机制标准化等方面入手,构建完善的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田鑫柳.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新模式分析与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0):49.
[2]方璐.论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建设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建材与装饰,2017(40):136-137.
[3]任文良.我国现阶段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探索[J].山西建筑,2015,41(01):250-251.
[4]张桂平.探析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新思路[J].建筑安全,2016,31(06):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