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困生现状分析及对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造成农村初中学生学困生增多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有不少学生开始学英语时是从兴趣出发,随意性程度大。他们学英语只是一阵子,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丧失兴趣和信心,导致成绩直线下降。有些学生没有掌握好正确的学习方法。如:记单词,死记硬背;练句型,生搬硬套,不注意语言环境;写句子不遵循英语习惯,逐句逐词对译等。
对大部分学困生而言,并不是主观上不努力,而是一开始就没有打好扎实的学习基础,没有掌握学习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方法。他们往往是记单词不知道音标,记发音不知道与形、义结合,而用汉字注音,死记硬背。没有学懂语法,翻译句子不懂句子的成分排列,摆脱不了汉语的影响。这样就会越学越困难,最终导致跟不上其他学生的步伐。初中阶段,老师们不再像对小学生那样,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学生感到中学老师不如小学老师讲授得那么仔细,学起来吃力,一时间部分学生不适应,老师的教法不适应,周围的环境不适应,致使一些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
(二)社会及家庭方面的原因
新形势下留守生管理难度加大。留守生数量长期居高不下,在管理中形成了家庭教育真空,这是防控学困生工作的重点。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情绪不稳定,情感无依靠,致使学习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成绩下降明显。还有就是近郊乡镇,家长的教育意识普遍淡漠,对孩子的学习极不重视,尤其是英语学习。
(三)教师方面的因素
教学中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情绪和情感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情绪;教师是否歧视差生,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处理和认识的不同等都是造成学困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学困生转化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教学只有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积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得想方设法让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使课堂像一个巨大的磁场,牢牢地吸引每个学生,使得他们流连忘返,津津有味。
(二)实施分层教学,尊重学生水平差异
课堂教学的主要缺点是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因材施教。尤其是广大农村中学的英语课堂教学,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可以尝试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来针对性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在学生学习期间,教师应当针对不同的类别学生,组织不同的教学活动。既要有适合学习成绩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教学活动,又要满足低层次学生的需要。对高水平的学生,应以自学为主,指导为辅。对于他们不理解的问题,在课堂上要深入讲解,充分练习,使其能够领会、理解、掌握并运用。经过一阶段的教学,学生一定会有一个较快的进步。尤其是学困生,在扎实基础方面,会向前猛跨一大步。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和谐交往可以激发学生对认知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意境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实践中我感受到初中生的“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而且肯下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也往往比较突出。反之,他们就不愿意学或不认真学这位老师教的课。因此,要投入感情,加强师生心灵沟通。让学困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感受到老师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可信。教师在课堂上对学困生回答问题时的表现应及时评价,这是鼓励和肯定学困生的最好方式。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在不断进步,从而消除惧怕紧张情绪。
(四)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学效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会学习。尽管英语教学的时间及练习比较多,但由于缺乏环境优势,并不一定收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并教育他们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是达到最佳学习效果所必需的,也是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例如,在单词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增大学生的词汇量,要求学生记忆单词。同时,要教给他们记忆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结合发音规律记忆,按同义词和反义词记忆,按前后缀记忆。对于学困生,尤其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五)利用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活动
关键词初中英语 学困生 策略
初中英语课程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加强对英语学困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提升。从理论层面对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研究,对提高学困生的整体发展水平比较有利。
一、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的现状和产生的成因分析
(一)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的现状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困生的英语学习存在着很大的难度,主要表现为听不懂、写作难、实践性差。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学困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畏难的心理,不敢说出口;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英语的知识面相对比较狭窄。
(二)初中英语学困生产生的成因分析
初中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师层面来说,主要是教师的整体能力不高,在水平上还有着很大的差异,且有些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相对比较滞后,没有和时代的教学发展相同步。一些老师受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比较严重,对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在英语教学中,如果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的调动,最终就会使得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出现畏难的心理。再者,英语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没有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加以重视。老师对学困生的学习重视度还不够,加上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的存在,就影响了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学生对新事物的学习适应度不是很强,整合知识的能力较为欠缺。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很难有效集中,这样他们发展的水平就会相对比较低。学困生在英语认知结构方面没有得到有序的呈现,在学习的态度以及认知能力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性。由此看来,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英语知识学习,必须注重措施的科学化实施,进而促进学困生的学习能力能不断加强。
二、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的优化策略探究
为能对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学习进行优化,需在措施的实施上进行加强。笔者结合实际对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学习措施进行了探究,希望有助于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良好发展。第一,要从思想观念方面进行加强。老师要端正思想态度,要积极地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主动关心学困生;老师要能和学困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有助于提升学困生的学习信心;英语老师对自己的教育事业要有热爱之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第二,英语教师要为学生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听课习惯、记笔记习惯,也要重视对学生的英语知识的积累以及理解能力的培养,并要督促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等等,这对学困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积极意义。第三,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是选择,不断提升教学的整体水平。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要求,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当前的信息技术背景下,要充分重视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这对学困生的成绩提升意义重大。例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英语教材中Unit1“Myname’sGina”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营造动态化的学习环境,这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教师通过动画的形式将这一章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四,英语教学中,对学困生的教学,教师要善于创设学习的情境,有效地营造西方文化氛围。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要从多方面着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三、结语
本文主要从理论层面,对初中英语教学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问题解决策略,希望能优化英语教学结构,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永玲.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2013(22).
[2]冉建荣.浅谈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J].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2014(10).
[3]童冯娜.浅谈农村中学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2).
一、指导思想
以加强学生学风建设为抓手,以改变学生行为习惯为突破口,以分层教学为关键,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健康、活泼地发展,努力提高我校毕业班的教学质量,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优秀的生源。
二、工作目标:
(一)基础目标
1、师生中无安全事故发生。
2、加大学困生的辅导力度,确保毕业班年级巩固率、参考率达100%。
3、学科质量目标:语文学科合格率达100%,优生率达80%;数学学科合格率达90%,优生率达70%;英语学科合格率达95%,优生率达80%;科学学科合格率达100%,优生率达100%;思品学科合格率达100%,优生率达100%。年级综合考核位居全片区第四。
(二)奋斗目标
1、年级综合考核位居全片区第前三名。
2、在全县小六质量目标考核中位居全县前10名。
三、奖惩措施
2、达到基础目标第3项,学科人均奖100元。
3、达到奋斗目标第1项,学科人均奖150元;另奖班主任50元。
4、达到奋斗目标第2项,学科人均奖200元;另奖班主任100元。
5、在全县小六质量目标考核中获奖的个人,参照县奖励标准执行,本年度考核为“优秀”。
四、现状分析:
成绩分析:
存在问题:
1、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优生人数偏少,优生率偏低;数学学科及格率偏低;学生学科全优率偏低。
2、数学学科的学困生居多,学习方法和方式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大部分学生学习上存在不良习惯,如拖拉作业、不专心听讲、抄袭、作业不规范等,有的对学习缺乏兴趣,对自己丧失信心。
4、部分教师存在信心不足等畏难心理。
五、具体措施及办法:
1、健全组织,明确职责。
⑴、成立以李立飞校长为组长,谢光林为副组长,毕业班其他教师为成员的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对小组的每个成员具体分工,明确职责,协调工作,及时通报工作情况。
⑵、实行班子成员包毕业班各科教学质量责任制。李立飞校长负责语文、思品学科,孙永明负责英语学科,谢光林负责数学、科学学科。
2、狠抓常规,注重计划
⑴、学校领导不定时的检查毕业年级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情况,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及时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探究,形成共识。
⑵、毕业班首先要分析上学期情况,作好四个计划:一是教学工作计划;二是后进生转化计划;三是复习工作计划;四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不断完善补充。
⑶、有效实施分层教学。教师在学期初要对本学科的学生根据实际合理的进行分组,将优生、学困生进行合理搭配,(班主任工作计划 )在备课中要体现学生分层要求,体现分层作业,在教学中有效实施分层教学,做好“抓两头,促中间”工作。
⑷、定期进行单元过关测试和学月学业成绩诊断,健全优生和学困生档案建设,定期落实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认真做好毕业班考试的各项准备工作。
3、开好“三会”,促进全面发展
(1)召开毕业班教师座谈会。
定期召开毕业班教师座谈交流会。共同讨论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学校对毕业班的要求及工作建议,听取毕业班教师们的情况反映和建议。
(2)开好毕业班学生座谈会。
每月召开一次毕业班学生会,及时分析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现状,及早发现苗头性的东西,以找出对策。在学生中树立正面典型,大力提倡和表扬,对于一些不良的行为,要及时指出,并予以适当的批评、纠正。
(3)召开家长会。
关键词:学困生;作业设计及应用;转化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206-01
1.学困生的现状表现
学困生:"顾名思义是"学习困难学生"的简称,是指那些学习没兴趣,基础比较差,失去学习信心,在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有明显缺陷。对于我们这种城乡结合部的中学而言,这部分学生是指在历次考试中分数为40分之下的学生,占全班总人数的比例大约为15%-20%。人数之众多,我们作为教师不能忽视这部分学生。
具体表现:学困生中很多人与一般学生相比,都有一些突出的缺点。
1.1有强烈的自卑心。由于长期得不到教师的关爱、家长的肯定,内心充满自卑。不能很好评价自己,体现在为人处事方面,不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即使这些活动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上课不听课,作业根本不做。
1.2有盲目的自尊心。由于内心的自卑,就产生盲目的妄自尊大。不是积极正面展示自己,而是以各种搞怪、违纪行为引起大家的注意。如上课不听课,怪声怪叫、骚扰班里的同学,影响老师的上课、同学的听课。更有甚者抓住各种时机起哄,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1.3有严重的放任心。由于在学习上找不到乐趣,于是就把注意力转移到其它不积极健康的方面。任自己放任自流,破罐子破摔,迟到旷课,打架闹事,上网吧玩游戏等学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因此,如不积极引导学困生改变这种状况,直接后果影响到孩子的未来。
2.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内因:是由先天的智力因素决定,本来智商就比较低,根本不可能学难、繁、深的知识。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就不同龄的孩子差。
外因:主要是后天的环境造成的,来自社会、家庭、学校。
(1)社会环境:当今社会充满了诱惑,游戏机、网络等各种不良的视听干扰,影响着孩子们的生活。明辨是非能力差的孩子会沉迷进去,产生厌学。
(2)家庭环境:父母感情不和,离异,孩子不能再一个健全的家庭中成长,严重影响他们的心智发育。再有当前就业压力大,于是很多家长望子成才心切,给孩子增加繁重的学习压力,导致厌学。
(3)学校环境:在教师唯"分数"论英雄价值观的指导下,评价学生以单一的分数为标准,考试成绩差的学生被老师看不起,被同学讥笑等等都会导致他们一天天步入学困生行列。
3.目前学生作业现状分析
不少老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意图,缺乏必要的思考,而只是把搜集到的一批习题册都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课上到哪,练习做到哪。这种随意的、盲目的、重复性的作业多半是没有效果的。
对于学的好的同学,不但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且不能很好的促进他们的发展,更甚者产生厌恶和反感。
对于学困生,面对着怎么也做不完、做不起、不会做的作业,他会怎么办呢?索性放弃不做,这是他们的选择。全班"一刀切"的作业形式和《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相违背的。要么不完成作业,要么机械抄记,从而失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对于老师也苦不堪言,每天拼命在改一些没有价值的作业,一味追学生的作业,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成绩没有提高。
4.学困生作业的有效设计和应用
如何让学困生走出学习的困境,自觉积极的学习,并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呢?当然有很多的措施,笔者着重从作业的设计和应用方面进行探索。
4.1作业的数量。学困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因此在作业的量上一定要严格控制。本着可多可少的原则。当今天作业的内容比较简单时,作业量就可以多些,同样类型的题目,反复训练。这样学困生在做的过程中,会获得很大的心理满足和成就感。同时他们也会感到今天在数学课堂上学到了很多知识。
4.2作业的内容。由于学困生掌握基础知识不扎实。布置作业的内容要本着以下原则:
⑴、一定是课堂上老师反复强调的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知识的内容。
⑵一定是学困生根据他们现有的知识水平可以解决的内容。
⑶一定是可以通过看书,在书中能找到类似的题目的内容。
总之,是根据教材大纲及课标规定,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决不能拔高,侧重练习"数学通法"的题目。如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后作业可以这样设计:
第一种类型题目,直接根据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SAS、 ASA 、AAS),在已知条件中寻找判定的三个条件,从而进行证明。
第二种类型题目,已知中给出判定所需的两个条件,还缺一个条件。但这个条件可以在途中寻找到。如可以是公共角、公共边、对顶角)。
第三种类型题目,已知中给出的判定的条件不全,如可以通过平行线证得角相等或在基本的图形的背景下,寻找未知的条件从而得证。
这些题目,只要学生上课专心听课,都可以入手解决。还要坚持脚踏实地,日久天长循环滚动以前的学过的知识内容。
4.3作业布置的形式。
4.3.1作业的布置要保护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本着作业的布置,不能让学困生感觉到老师在"另眼相看"他们,以防他们自尊心受到伤害,时时处处都要顾及学困生的脆弱的心灵,让他们感觉自己和其他同学是一样的,从而分自然融入到集体中。
例如:我今天布置做10题,在设计时,有意把双数的题目2、4、6、8、10设计成中等偏难题目;把单数题目1、3、5、7、9设计成基本题目(学困生要完成的题目)。然后布置作业时要求:班上的所有学生必须完成单数题目,鼓励做双数题目。多做的同学课代表单独作登记;老师在批改作业时,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在登分册上加分,一周给予奖励。而明天的作业也可以设计成8题,基础题 1-5题,其它6-8题,要求必做1-5题......变化各种花样,使学困生在每天做作业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产生学习数学兴趣。总之,改变传统的分层作业设计:学困生做A组、中等生做B组、优等生做C组。这样老师就有意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只会让学困生更感到更加自卑,更加厌学。
4.3.2作业的布置要激励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存在着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心理状态。学生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会对自己的学习知识感到振奋,会意识到自己智慧的力量。因此在作业布置时,要善于利用学困生这种心理。如在课后过关训练题目时这样设计的:
①把全班同学分成八个小组,每组五-六人,组长的作业,老师批改,然后组长批改组员的。
②每组题量尽可能控制在一张A4纸,其中一定至少有5个题目是大部分学生都有能力完成的。
③布置时要求:错的题目都改正了,才可以换下一份。对于学困生只要做对了5题,就可以过关。
④一周进行评比给予物质奖励。分为组内评和组间评,组内看哪个同学做的多,组间看哪一组做的快。这样给学生创造一个你追我赶的学习情景,同时也增进了同学之间团结协作,促进合作学习和能力的提高。学困生就会心怀"为集体荣誉而战"这一情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并在其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5.学困生作业的评价
5.2正面性。对于作业做的好的、有进步的,老师都要在班上拿出来讲评、示范。从正面积极引导。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
5.3即时性。当天的作业一定要做到当天批改,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及时解决,及时纠正错误,及时表扬鼓励。
5.4反复性。对学困生需要会的题目,要反复滚动练习,反复纠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因为对待学困生,不要期望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成绩,它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
结语:经过实践的检验,这样的"分层设计,分类评价"学生的作业为每一个学生创设了"天天向上"的机会,最大限度地顾及了学困生的个性差异和内在潜力,较好地处理了面向全体学生与兼顾个别学生的矛盾,充分体现因材施教、情知统一的教育教学原则,有利于各学生的充分发展,更加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还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探究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合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过程中和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基于此,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合作教学中较重要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合作教学;有效性
合作是当代人必须具备的技能,同时也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为更好地开展合作教学,教师需给学生营造合作交流氛围,让全体学生在交流中进步,在合作中弥补不足,学习其他同学的所长,以此促使教学高效完成。
一、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
合作式学习是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途径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最终关注的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便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家可畅所欲言,踊跃地将自己的意见发表出来,通过不同思维方式寻求不同的解题方案,便于全体学生有机会参与讨论与交流,有利于学生之间发挥互补作用,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能力。
二、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习惯
小学数学教师首先需要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好习惯。当学生认真思考了,才会真正参与课堂之中,并主动参与探究新知的形成过程,将自己想的过程试着通过语言描述出来,在组内进行交流。这样做有利于优等生及时帮助学困生,更有利于将团体合作精神发挥出来。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总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不习惯也不会主动参与实践,不主动思考,不知从何想,更不知从何说。因此,教师一定要有耐心,除教给他们一步一步的思考方法外,还需要努力创设便于学生思考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动脑欲望,让学生逐步养成动脑、动口的好习惯,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激发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
三、引导学生养成合作实践的习惯
数学可以说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实际教学中,其实有很多可供学生动手操作、自主实践的内容,因此,教师教学时可结合这些内容组织学生展开操作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小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合作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体会集体的智慧,并养成合作意识。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时,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准备两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课上向学生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看一下,你们能拿两个三角形组成一个什么样新的图形呢?这个新图形与原来三角形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随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就自己的操作所得展开探究交流,并引导他们自主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当大家完成这一任务后,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大家能拿手中的三角形拼成我们曾经学过的图形吗?待第二次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后,很多学生已经能将三角形拼成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形状了,然后通过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学生能利用面积计算公式对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验证。这样既让学生动手操作,又培养他们之间的合作探究意识,在合作交流中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优化分组,合理构建
在合作教学中,优化分组,合理构建,将合作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协作学习收获最佳效果。优化分组一般由四到六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接收能力及对知识的理解水平等,将其划分为“快准皆佳”、“快但不准”、“虽慢却准”、“慢却不准”等组。将学习小组和座次布置优化实施,使四个特点的学生大致均分到各小组当中,这样科学分组更有利于将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发挥出来,如尖子生能将自己的特长才能发挥出来,而且利于锻炼中等生能力,同时帮助学困生取得进步,从而优化课堂分组,生生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为提升班级整体数学水平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适当的表扬和批评是催化剂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的实施背景是以班级授课为主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样,合作学习最终能否成功,与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可供合作的学习材料,材料既要“新、活、趣”使学生感到新奇,又要有探究价值。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为各个小组成员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此外,科学评价鼓励学生之间加强合作。教学评价是整个合作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待学生讨论结束时,既要注重学习结果的汇报,又要注意对合作过程的评价,为以后合作教学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合作探究式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的有效建立改变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为课堂教学构建一个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全新方式,便于小学生在开心愉悦的氛围中习得新知识,在合作交流中掌握新知识、使用新知识。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数学的趣味,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在自主合作中加深对数学学科的探索欲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这样的“合作与交流学习”才能真正体现出实效性。
作者:赵晓虹 单位: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光明街小学
参考文献:
[1]谢复娥.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0(21).
[2]仵锋.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J].教育科研论坛,2010(03).
[3]陈涛清.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及对策[J].小学数学教育,2013(12).
[4]孙智昌,郑葳,卿素兰,李嘉骏,杨宝山.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