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经济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区块链 内涵 特点 投融资环境 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所有经济交易活动都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没有信用,交易很难实现。传统条件下,法定纸币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进行买卖交易;金融机构依赖于信用,开展存贷款、信托、保险,债权股票买卖等金融活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信用成本相对较高。大数据时代,金融机构、企业、个人的信用情况趋向透明,信用成本有所降低,但数据真实性问题依然存在。“区块链”技术则提供了一种新的信用创造机制,信用数据呈分布式存储,具有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性,使信用更加坚固,说谎将无比困难。2016年10月,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出台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指出,金融服务是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应用领域。区块链技术探索应用的进一步深入,有望开启新的信用r代,对有效降低信用成本、构建高效便捷投融资环境将产生积极影响。
二、区块链内涵及其特点
区块链是把加密数据(区块)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叠加(链)生成的永久、不可逆向修改的记录,是一种具备去中心化、高安全性、信用成本低、无法篡改和公开透明的分布式账本技术,被视为继蒸汽机、电力、信息和互联网科技之后,目前最有潜力触发第五轮颠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术。主要特点是:
去中心化。区块链是分布式记录、分布式储存、分布式传播。所有交易记录对全网络公开,没有第三方机构负责管理,每个节点都有参与、数据记录储存、退出权利。一个节点出现问题,其他节点会继续数据更新和存储,信息完整可靠(见图)。
不可篡改。信息经过验证添加至区块链,就不能被随意篡改,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加密安全。区块链通过数学方法解决信任问题,依靠非对称加密和可靠数据库完成信用背书,不需借助第三方机构进行担保验证。非对称加密将交换摩界降到最低,保护个人隐私,确保加密安全。
开放共享。区块链中数据具有高度共享性,任何人都可查看区块链中涉及到自己交易或相关所需信息。且保证数据私密性,为隐私保护下的数据开放提供了解决方案。
区块链可广泛应用于任何缺乏信任的生产生活领域,如金融、互助保险、教育、物联网、司法仲裁、健康管理等。目前,发达国家正积极布局区块链,各领域多点开花。截至2015 年底,我国已经成立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北京)、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杭州)、中国区块链产业联盟、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且国内多家企业开始探索技术应用,如金融机构在数字货币、支付清算、保险管理等领域进行研究开发,部分企业拟通过在云端使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以集物联网、互联网、车联网于一体,以智能生活、智能交通、智能服务为内容的“数字化城市”。随着央行对区块链重视加深、新科技的溢出效应、区块链应用趋向成熟,区块链有望成为“互联网+”后的下一个投资热点。
三、区块链技术在优化投融资环境中的作用
(一)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
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以及个人与个人交易过程,都会产生很大的信用成本,导致交易成本高企,交易效率低下。区块链技术不仅可以降低交易前的信用成本,使信用成本趋近于0,也可有效降低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本,进而提高交易效率。一方面,区块链改变了传统平台“管理信用”的方式,把所有信用链接起来,形成信用池。交易时,只需要查看对方信息表中的数据即可了解对方信息,省去了原来依赖第三方实现的信任过程和成本,交易即结算。另一方面,区块链可以使大多数类型的金融交易实现实时结算,简化清算和结算流程,缩短结算窗口,将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此外,区块链技术有望最大限度地减少交易错误,有效交易成本。
(二)有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局
根据《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全国中小企业数量超过4千万家,占企业总数99.7%。但目前,中小企业陷经营困境,融资难仍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为此,国家多次出台扶持政策,如鼓励商业银行发展小微金融业务,推行供应链金融等,由于小微金融信用评价体系缺失、供应链金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最终收效甚微。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区块链技术有望成为解决中心企业融资难的突破口。区块链技术将线下供应链数据化,把买方、卖方、物流都接入平台,并对所有交易信息进行确权,实现供应链数据在互联网真实、公开、透明传输,有效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金融机构可逐渐接入供应链体系,凭借区块链技术高可信优势,后加入的金融企业将不再需要为风控和授信投入更多精力,从根源上化解了金融机构面对小微企业,无处征信,无法授信,不敢贷款的困局。同时,区块链可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物流供应商、商流供应商、产品经销商和金融机构的整体协作,推动信息流、物流、商流、资金流的四流融合,推动整个生态圈高校运转,将从根本上改善中小企业投融资环境。
(三)进一步优化完善信用体系
由于覆盖范围小、数据片面、调整僵化等局限性,传统金融信用评估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快速增长的行为数据与区块链数字信任技术的发展,为经济个体的信用评测提供了新模式,有利于开启新的信用时代,进而优化投融资环境,推动经济活动规模扩大。主要表现为,一是降低征信和管理成本。区块链技术可无限地使用与分享信任数据,实现信用评估、定价、交易与合约执行的全过程自动化运行与管理,有效降低征信成本和信用产品的管理成本,大幅提高信用业务处理规模。二是拓展信用评估覆盖范围。区块链技术可覆盖传统人工收集信息无法顾及的客户群体,如没有银行账户(或账户数据信息含量稀少)但能接触互联网的特殊群体,信用产品服务对象进一步拓展。三是提高信用创造能力。区块链下的可信任代码技术,使信用产品的全过程都具有动态编程能力,极大地拓展了信用产品的创新空间。如“智能合约”模式对各种金融场景都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四是有效挖掘信用客户资源。区块链使银行业深度嵌入实体产业运营过程,产融融合度将得到极大提升,信用资源的可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展,信用资源的利用效率将得到大幅提高。
(四)突破地域限制,改善欠发达地区的投融资环境
基于信用卡、ATM机、银行网点等传统金融体系基本上是中心化的,货币依赖“央行”,结算依赖“银行”,信用成本相对较高,尤其在没有金融服务的贫困地区,以及跨境支付情形下的金融成本过高。据相关调查显示,全球仍有四分之一人口没有银行账户,尤其在贫困地区,有超过一半的人无法享受金融服务;跨境支付中,全球支付成本约5%左右。区块链的全网记账方式可建立“全球性”的信用,有望形成全球“信用”的基本协议,自动剔除“虚假信息”、“欺诈信息”、“双重支付”等信用信息,为全球市场提供基本的“信用”资源和低成本价值转移通道。同时,区块链可创新借贷模式,通过合约账户可实现C2C(个人对个人)、B2B(企业对企业)、B2C(企业对个人),甚至是C2B(个人对企业)的借贷关系。可见,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将突破地域限制,为不同地域和不同属性的交易方提供交易的信用基础,实现跨地区、跨时空的点对点实时交易,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国内与国外、企业与个人均可建立交易关系,对欠发达地区拓宽投融资渠道,优化投融资环境形成重大利好。
四、几点建议
(一)发挥政府带动作用,引导区块链技术探索应用
一是强化政府引导。从战略层面制定区块链发展远景目标、总体发展规划及实施计划,并提供平台支持。制定区块链协议的规范,出台相关产业优惠政策和产业扶持政策,引导区块链新兴技术研究与应用。二是加强法律约束。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构建保持管制与鼓励创新兼顾的区块链治理框架。三是推动行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行业数据共享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信息、信用体系,整合行业资源。
(二)加强行业间交流合作,助力区块链推广落地
一是建立区块链产业联盟。成立跨行业跨机构的产业联盟,启动一批重点课题研究,推M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破解区块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技术落地应用。二是加快建立行业标准。联合行业力量,加快研究制定统一的区块链数据架构设计、信息披露与隐私保护、经营与监督等技术标准,力求在国际统一标准的制定中抢占话语权。引导企业进行专利布局,预防专利“陷阱”,做好知识产权保护。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国外知名的区块链研究机构和组织交流合作,推动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
(三)探索金融领域先行先试,开辟业务增长新途径
一是推动大型金融机构投资布局。早期研发阶段,鼓励大型金融机构广泛参与区块链项目,选择业务量大、交易关联简洁、技术应用提升效果明显的业务场景作为切入点,如客户征信、票据与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与结算、登记确权等,推进区块链技术应用;开展试点和建立容错机制,培训团队,积累经验。待政策环境和市场技术成熟,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全新支付、信用评级、信贷等金融服务体系。二是推动中小型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企业引入成熟应用。依托中小型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企业体制灵活、市场敏感度高等优势,鼓励其引入成熟的区块链应用,打造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四)强化科研院所作用,增强区块链金融人才和技术支撑
[关键字] DNA03 数字水准仪 检验 精度
[中图分类号]TH89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06-2
0引言
水准测量实现了数据采集、处理的自动化,完成了内外业一体化的研究进程,使它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数字水准仪具备读数客观、精度高、可靠性好等特点,能有效的减轻测量工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本文主要对DNA03数字水准仪的检验与精度进行研究分析,以便在实际测量工作中发挥更好的效果,提高测量的精度。
1 视距检验
1.1视距的范围
仪器在最大和最小的视距情况下的读数情况,是标志一台数字水准仪性能的好坏的重要方面。此次试验采用了两种尺做测试,经过实际测量结果如下:第一种国产尺最大视距为113m,最小视距为1.74m,第二种进口尺最大视距为113.2m,最小视距为1.81m,这个范围可以满足技术参数的要求,在最大和最小视距时能达到标称要求。
1.2视距盲点
在本次实际测量中发现该仪器存在着视距盲点,即在27.6m时仪器不能进行正常的测量工作。可能每台仪器视距盲点不同,或是没有视距盲点,测量工作者应在实际测量工作中应充分重视。
2 外部环境变化对测量精度产生的影响
2.1 标尺部分遮挡对观测数据的影响
DNA03数字水准仪采用的是相关法读数原理。它的标尺的伪随机条码作为参考信号存储在仪器中,然后与望远镜截取的条码进行比较,当俩信号吻合时就能确定读数。如果标尺的条码被遮挡,会对条码的相关过程产生影响,也许会产生错码、乱码,导致结果错误。实验表明:
(1)遮挡时,仪器不能够进行读数,小部分条码被遮挡时,对读数几乎不产生影响。
(2)距离越远时,对测量的结果影响越大,越近时影响越小。
2.2光照不均匀对观测数据的影响
仪器测量时必须要有光,才能读取到标尺上的条码,如果标尺受到的光照不均匀就会使信号受到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1)在野外太阳光照射下,光照比较均匀,仪器可以正常的运行,进行读数,读数稳定、准确。
(2)在室内时用镜子反射阳光照射标尺时,在标尺上可以形成与周围对比强烈的明亮的光斑,仪器不能进行测量。
2.3调焦不准确对观测数据的影响
仪器通过视场得到测量信号,这是仪器进行测量所必不可少的。安置好仪器,通过记录视场清晰和模糊状态下的测量情况,实验表明:
(1)在视场的清晰状况下,读数准确、稳定。
(2)把视场调为模糊后,测量的结果的准确度受到了影响,与视场清晰时的测量结果产生了出入。随意选定俩个距离,通过5次的重复测量看出,在15.02m时,清晰时与模糊时的观测差值为0.1mm,在104.74m时,观测差值为0.2mm。
(3)距离越远,对读数的影响越大,越近,影响越小。
(4)在其中的一些次试验中,仪器不能进行测量。
所以,虽然调焦的准确性对读数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也会对读数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能忽略这个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测量工作中,要谨慎的对待这个问题,才能达到更高的精度。
2.4地面震动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仪器进行测量时有时会遇到糟糕的环境,像地面的震动,它可以由很多情况引起,如道路交通、机械施工、强风等,这些都会使仪器的视准轴不稳,影响精度。本次实验选在公路上,在没有车辆经过时测量进行记录,在车辆频繁经过时再进行测量,试验的结果表明:
(1)在由大型的载重运输车经过时,读数误差达到了0.03mm。
(2)轻微的车辆经过时误差为0.02mm。
所以,在测量工作中,我们要避免选在地面经常发生很大震动的地区,而且在地面震动较大时,应该停止测量。
2.5视场中心对读数的影响
仪器进行观测时,一般都在视场内使十字丝照准标尺条码的中间,那么,当十字丝偏离标尺视场中心时情况会如何呢?本次实验立好标尺和仪器后,使十字丝照准标尺条码的中心位置、条码的左右边缘位置、条码的边线以外位置依次的进行观测。实验结果如下:
(1)当十字丝照准在条码中心时,仪器读数准确、稳定。
(2)当十字丝照准在条码的左右边缘位置时,仪器在大部分时都可以进行测量读数。
(3)当十字丝照准在条码的边线以外时,仪器不能进行读数。
可以看出,数字水准仪十字丝对照准位置的要求不是十分的严格,只要能够落在标尺条码上,基本上就可以正常的测量,基本没有误差,只有落在标尺以外时,才受到影响。
2.6光照强度对读数的影响
这个实验是利用太阳光作为光源来进行检测,在学校的操场上安置好仪器后,分别在一天的不同时间里进行测量。观察仪器在早晨、中午、黄昏及日落时的读数情况。在不同的时间里测量10次,取这10次测量读数的平均值。试验的表明:
(1)在有光的情况下,即使是我们的眼睛觉得有些亮或者是有些昏暗时,仪器也能进行正常的测量工作,读数稳定、准确。
(2)只有在光线特别明亮或特别黑暗时,仪器才会自动的停止测量。
2.7 标尺前后倾斜对读数的影响
在正常的情况下,扶尺的人员应该时刻的保持标尺竖直,但是难免出现标尺倾斜的情况发生。本次试验先测量标尺竖直情况下的数值,再测量标尺倾斜时的数值。实验表明:
(1)标尺在竖直的情况下,读数准确、稳定。
(2)只要标尺有所倾斜,读数就会受到影响,并且倾斜的角度越大,跟标尺竖直时的读数差值就越大。
(3)视距的长度也会受到影响,其中,标尺往前倾斜时,视距就会变短,标尺像后倾斜时,视距就会变长。
(4)距离越远,对读数影响越大,反之就越小。
这样的结果可以看出,标尺前后倾斜会对测量的结果产生一些影响,所以测量的精度会受到扶尺员扶尺质量的影响。同样,与前后倾斜的试验相似的还有标尺的左右的倾斜影响,结果也是倾斜的角度越大,影响就越大,但是对视距的影响不大。标尺没有严格的安置状态下的监视系统,所以即使标尺有所偏离,也不能提示错误,仪器是不一样的,它有自动安平补偿器,就算气泡由所偏离,也不影响测量成果的质量。所以,在以后的测量中要提高扶尺的质量,避免这些人为误差的影响。
2.8观测误差
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误差,主要由水准器气泡居中误差,照准水准标尺上分划的误差和读数误差,这些误差都是属于偶然性质的。由于DNA03数字水准仪由倾斜螺旋和符合水准器,并有光学测微装置,可以提高读数精度。因此这些误差影响都可以有效的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
关键词:民间艺术;传统文化;保护;开发;市场
中原经济区所在地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从远古时期到今天,在这块土地上经历了无数的社会变革与朝代更替,作为艺术形式的古代民间装饰品及赏玩品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失掉,而是以它顽强的生命力延续至今。在新时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发掘与保护,重新唤起了对传统民艺的关注。
一、中原古代文艺概况
(一)、中原的书法、美术及民间工艺
1.中原的书法
书法的产生和发展与文字的产生和展有密切关系,五六千年前伏羲氏画八卦的依据则是产生于河洛地区的河图洛书,《易・系辞传》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从考古看,这一时期的孙旗屯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有完整的刻画符号(陶文)。书法艺术逐步形成,其用笔、结构、章法等在金文和其它文字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中原的绘画艺术
隋唐盛世,洛阳成为全国画家云集的绘画艺术中心。隋代最著名的画家展子虔、董伯仁长期奉炀帝之诏在洛阳从事宫廷绘画装饰。唐代杰出画家有“画圣”之称的吴道子,在洛阳道观、寺院创作了大量壁画。他在邙山上清宫的墙壁上画《五圣图》,妙绝传神,最为著名。他在洛阳的天宫寺、福先寺、长寿寺、弘道观等处,都有惊人的画作。
3.中原的民间工艺品
(1)洛阳宫灯
至于民间工艺,中原传统手工业里最著名的莫过于宫灯了。据说宫灯起源于汉代,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带进来的,最初为佛教用品,到隋炀帝时随着这个喜欢排场的家伙在洛阳广布花灯,才逐渐传入民间。建国初期,天安门上的大宫灯据说是中原艺人制作的,也叫洛阳宫灯。大而圆,有盛唐遗韵,气派而华丽,后来人民大会堂的宫灯也由洛阳特制,
(2)中原的民间雕塑
另外中原的民间雕塑也有悠久的历史,最为突出的是墓葬雕塑和宗教雕塑,在全国享有盛名。比较有特色的如:浚县“泥咕咕”以其特殊的艺术形式:神秘而厚重,原始而瑰丽,古拙而概括,不断地吸引着专家学者的探源追踪。
(3)中原的唐三彩
另外,在中原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的就是洛阳的唐三彩了,唐三彩是唐代生产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褐、蓝、黑黄、绿、白、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唐三彩制作工艺复杂,以经过细致加工的高岭土作为坯体,用含钴、锰、金、铜、铁等矿物作为釉料的着色剂,并在釉中加入适量的炼铅熔渣和铅灰作为助熔剂。先将素坯入窑焙烧,陶坯烧成后,再上釉彩,再次入窑烧至800℃左右而成。由于铅釉的流动性强,在烧制的过程中釉面向四周扩散流淌,各色釉互相浸润交融,形成斑驳绚丽而又自然的色彩。
(4)中原的剪纸
中原剪纸之所以广为流传而延绵不绝、经久不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原剪纸和民俗、民风关系联系非常紧密,最终发展成为一种民俗艺术,在老百姓生活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一直到现在大家在四季节令、人情礼仪、婚丧嫁娶、室内装饰、刺绣花样等行为中,大都离不开剪纸艺术的造型。
(二)、中原的乐舞曲艺
(1)宫廷乐舞
洛阳宫廷乐舞可追溯到黄帝、帝喾时期。《山海经》等古籍记载,洛阳青要山为黄帝之“密都”,相传黄帝有乐名《云门》。《竹书纪年》等古籍记载帝喾曾居西亳(即洛阳偃师尸乡沟),他“使鼓人拊@鼓,击钟磬,凤凰鼓翼而舞”。
(2)西府调
中原是西府调的发源地,中原的豫剧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流派,最著名的当数马派艺术,马派艺术是以马金风为主的一批洛阳豫剧表演艺术家创立的依据流派之一,马派是豫剧舞台上从地域性流派发展到以艺术家命名的第一个艺术流派。
(3)曲剧
曲剧在清末民初起源于洛阳,因此又叫洛阳曲剧,解放后改称曲剧。曲剧在全国30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中,排名位于前10位,曲谥性及周边省份发展快,流传广,文化影响力大,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假如京剧是中国的国粹的话,曲剧就是我们中原的瑰宝。
二、中原本土民间艺术的特点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对中原民间艺术产生了极其深远地影响,就中原民间艺术本身来讲,在其形成过程中,除了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以外,还有许多新的东西,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首先,中原民间艺术具有历史性。
其次,中原民间艺术具有中华民族的民族风格。
第三,中原文艺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第四、中原民间艺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五、中原民间艺术具有巨大的穿透性和活跃性。
三、中原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在新世纪的经济发展中,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民间艺术应该怎么样去带动经济的发展?我的看法是要从中原文艺入手,培植文化文艺产业,大打文化牌,让文化带动经济发展,让文化成为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中原经济区中的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具体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着力于中原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化,树立文化产业意识。
在第67届法国南锡博览会上,出现了“牡丹”飘香、“三彩”火暴的盛况既是例证。中原的牡丹书画、洛阳三彩、剪纸、年画、泥玩具等工艺品深受法国各界人士的青睐。在此次南锡博览会上,中原的民间工艺在法国引起了巨大的振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此事说明,文艺产业是有巨大潜力的,只要独具慧眼,开发到位,一定能产生意想不到效果。
(二)、发展中原民间艺术要抓住中原民间艺术的主体去做文章。
中原民间艺术内容博大精深,涉及艺术范畴的各个方面,如果泛泛地去抓,势必事倍功半。正确的思路是“抓主干,分枝叶”。主干就是中原民间艺术发展的主要线索,主干就是中原民间艺术发展史上有影响的重大事件,主干就是反映中原民间艺术水平的力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植以旅游业为先导的第三产业,为此我们就要在旅游吸引力上下功夫,中原除了发挥“龙、关、白、少林寺、清明上河园”的作用以外,要在旅游资源的品味上做文章,要突出自己的特点,比如建立中原民间艺术博物馆,推出有轰动效应的精品。
(三)、发展中原民间艺术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以特色取胜,以特色立市。
在中原的文化发展战略中要树立特色就是生命的思想,要打造的文化品牌,就要抓住民间艺术方面的特色。我认为中原地区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在文化向经济的传化中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发挥中原曲剧的作用。曲剧在清末民初起源于中原名城洛阳,因此又叫洛阳曲剧,解放后改称曲剧。假如京剧是中国的国粹的话,曲剧就是我们中原的瑰宝,在实行“文创产业”大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充分发挥曲剧的文化辐射作用,通过来提高中原的文化品味、扩大中原的文化影响。
第二、发挥古典乐舞的作用。中原现存于民间的“十万宫廷乐队”是隋唐宫廷乐舞的“活化石”,应加紧对古乐谱的整理,加紧对接班人的培养,不要让这―“稀有的品种”在我们这一代绝了迹、断了挡。
第三、要重视对具有中原特点的传统工艺品的研究和开发。一是继续研制开发洛阳三彩的新品种。二是加大对仿古青铜器的开发研制。三是澄泥砚的生产和开发。四是启动中原的艺术市场,加大对民间木版年画的开发力度。
面对我国持续增长的超大规模出入境活动活动态势,境内外的危害源(疫情疫病、有害物质、恐怖因子等)和突发及孕育的危害事件对巨量进出境对象造成的威胁。本文基于出入境检验检疫的专业知识技术,采用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抽取、机器学习和文本挖掘等技术,建立在网络环境条件下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关联危害因子信息的自动侦搜与处理系统。该系统能实时捕获全球危害事件发生情况,并对其进行自动侦搜和分析处理,将各种异构信息集成为格式化的可供用户理解的知识,有效支持检验检疫人员对境内外突发或正在接近临界发生的危害事件实施早期预警报道和快速反映,最大程度的保护国家卫生安全、保证国家进出口产品的品质。
【关键词】自然语言处理 信息抽取机器抽取 文本挖掘
本文将主要分析基于出入境检验检疫的专业知识技术和关联危害因子数据库,运用信息检索技术对散布于网络条件下的跨学科跨专业的具有跨境危害后果或潜在后果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安全关联危害因子信息的自动侦搜技术和基于检验检疫专业知识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的结合,对获取的关联危害因子信息以及相关危害事件的信息抽取技术。
1 信息抽取
1.1 信息抽取系统简介
信息抽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从文本中抽取出特定的事实信息(factual information)。
信息抽取系统旨在从文本中直接获得用户感兴趣的事实信息,而不关心文本意义的细微差别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等深层理解问题,往往要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通过对文本中的句子以及篇章进行分析处理后才能完成。因此信息抽取只能算是一种浅层的或者说简化的文本理解技术。
1.2 信息抽取的主要方法
1.2.1 命名实体识别
命名实体是文本中基本的信息元素。命名实体识别就是要判断一个文本串是否代表一个命名实体,并确定它的类别。
命名实体识别的方法主要分为:基于规则的方法和基于统计的方法。但是基于规则的方法往往依赖于具体语言、领域、文本格式,编制过程耗时且容易产生错误,并且需要富有经验的语言学家才能完成。基于统计的方法利用人工标注的语料进行训练,标注语料时不需要广博的计算语言学知识,并且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1.2.2 句法分析
通过句法分析得到输入的某种结构表示,如完整的分析树或分析树片段集合,是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的基础。在信息抽取领域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系统采用部分分析技术。
但是部分分析技术只能使信息抽取系统的处理能力达到目前的水平(F-指数小于60%),要想使其性能有大的飞跃,必须探索更有效的分析技术。
1.2.3 篇章分析与推理
为了准确而没有遗漏地从文本中抽取相关信息,信息抽取系统必须能够识别文本中的共指现象,进行必要的推理,以合并描述同一事件或实体的信息片段。
由MUC-6和MUC-7对信息抽取系统部分篇章处理能力(即指称短语的共指消解)的评测结果看,篇章处理能力是目前信息抽取系统的弱项,是一个瓶颈,急需深入研究与改进。
1.2.4 知识获取
信息抽取系统通常是面向特定应用领域或场景的。这种领域受限性决定了信息抽取系统中用到的主要知识是所谓的浅层知识。因此知识获取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信息抽取技术广泛应用的一个主要障碍。
领域知识获取可以采用的策略通常有两种:手工+辅助工具(图形用户接口);自动/半自动+人工校对。某种意义上讲,第一种策略仍然是一种人工编制知识库的过程,知识瓶颈问题只是得到某种程度的缓解。第二种策略才是解决信息抽取系统知识获取瓶颈问题的真正出路。
2 相关技术介绍
新闻报道出入境检验检疫危害事件的页面绝大多数都是用自由文本描述的。因此如何从自由文本中抽取感兴趣的事实信息是系统实现的关键点。
2.1 隐马尔可夫模型
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属于统计模型的一种,它应用于文本处理则是在八十年代后期之后。
在隐马尔可夫模型中,状态是无法被直接观察到的,但是依赖于状态的输出值可以被直接观察到。每个状态在可能的输出值上有一个概率分布。因此由隐马尔可夫模型生成的序列可以揭示出关于状态序列的信息。
一个隐马尔可夫模型可以看作一个五元组。其中S是观察状态集,即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变量的集合;是隐藏状态集,即隐藏状态变量的集合;是 的状态转移矩阵,即图结构中各个观察状态间的转换概率,若观察状态之间无边相连,则转移概率为0;B是 的发射概率矩阵,即观察值对应可能隐藏状态的概率表;是初始状态概率矩阵。其联合分布概率的形式为:
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缺点主要在于作为一个生成模型,它必须在序列的观察、输出(隐状态)对上建立联合分布。这限制了隐马尔可夫模型在复杂问题中的应用。
2.2 最大熵马尔可夫模型
最大熵原理是在1957年由E. T. Jaynes提出的。其主要思想是,如果仅仅知道未知分布的类型时,应该默认选择符合该类分布中熵值最大的概率分布。根据最大熵原理,可构造最大熵分类器:
最大熵马尔可夫性模型相对于隐马尔可夫模型而言主要的优点在于其为判别模型。在最大熵马尔可夫模型中可以比在隐马尔可夫模型中包含更多复杂的特征。
但是最大熵马尔科夫模型以及其他基于状态转换分类器的非生成有限状态模型(如决定马尔科夫模型)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标记偏置问题,即竞争只存在于离开某个状态的转换中,而不是在模型内的所有转换中,从而导致模型对存在较少可能转换的状态的偏置。因此模型中稀疏连接的状态无法被很好的处理。
2.3 条件随机场
条件随机场是Lafferty等人于2001年提出的无向图概率框架模型。它是一个判别模型,包含了所有最大熵马尔可夫模型的优点。并且该模型从原理上解决了标记偏置问题。
2.3.1 条件随机场的定义
根据Lafferty et al,2001条件随机场的定义如下:令 表示一个图,其中,即被中的顶点索引。如果在给定的情况下,随机变量 在该图结构上满足马尔科夫性:,表示和在图G中相邻。则是一个条件随机场。
由定义可知,条件随机场全部依赖于观察值,同时因为其为判别模型,直接对条件概率建模。
2.3.2 条件随机场的推理
根据随机场的基础理论,有:
其中势函数对应于图结构中的每个最大团(clique)。势函数的具体形式可以使用最大团模板(clique template)根据具体的图结构来确定。本文中以线性结构条件随机场为例,势函数形式为:
因此线性条件随机场的具体形式为:
3 系统未来发展规划及难点
侦搜模块目前对相关信息的抽取则较为简单,并且对不同类型的网站适应能力有限。
考虑到未来系统的需求以及当前侦搜模块的不足之处,侦搜模块后期发展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划。
3.1 危害事件分类
对危害事件的分类大致可按两种思路实现:一是可将其作为文本分类问题处理。对该类问题已经有较为成熟的机器学习模型,如朴素贝叶斯分类器或最大熵分类器等。缺点是无法达到非常高的准确度。二是考虑先抽取该危害事件中的符合性条件,后根据关于该符合性条件的先验知识(如已知该符合性条件是一种只有人类会感染的病毒)来判断危害事件的类别,这种方法可作为第一种方法的补充与确认。缺点在于需要在数据库中录入关于所有符合性条件的先验知识。
3.2 提升侦搜引擎泛化能力
目前侦搜系统中的通用信息抽取器采用基于规则的方法,限制了系统的泛化能力。
未来的侦搜系统中应该包含一个基于高效、精确的机器学习算法的通用信息抽取器,它必须能够处理各种形式的网页并从中抽取信息,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信息综合、对比及判断能力。
3.3 新危害因子的自动发现
侦搜模块进行危害事件侦搜的基础是已知的符合性条件列表,侦搜引擎根据各符合性条件的名称按照一定规则在自然语言文本中进行匹配。然而随时可能出现新的符合性条件。
如何及时准确的发现这些新的符合性条件是该系统后续研究的重要问题。未来的研究重点应该集中于通过自扩展的方式自动发现新的危害因子,以补充和维护危害因子数据库。
3.4 “暗网(Hidden Web)”的处理
据统计网络上大部分内容是不能通过静态链接搜索获取的,特别是大部分隐藏在搜索表单之后的页面,只有通过用户键入一系列关键词才可以获得。这些页面被称为Hidden Web,即通常所说的“暗网”。
由于当前的搜索引擎只能部分索引到、或不能在它们的返回结果中显示这些页面。而正是由于Hidden Web的存在,目前所有搜索引擎(包括百度、google等)搜索到的信息只占人类所有信息很小的一部分,大量的信息仍然处于“未知世界”中。如何有效获取这些隐藏在“暗网”中的信息是当前信息检索技术的难点之一。
参考文献
[1]Gaizauskas R,Wilks Y, Information Extraction: Beyond Document Retrieval[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1997.
[2]李保利,程玉忠,俞士汶.信息抽取研究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39(10).
[3]Sager N,Natural Language Information Processing[S].Reading, Massachusetts:Addison Wesley,1981.
[4]Lawrence R.Rabiner. A tutorial on hidden markov models and selected applications in speech recognition[C].In Proceedings of the IEEE,pages 257-286,1989.
[5]California.McCallum, A. Freitag,D., & Pereira, F. (2000). Maximum entropy Markov models for information extraction and segmentation[C].Proc. ICML 2000 (pp. 591-598).Stanford.
[6]John Laferty.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 Probabilistic models for segmenting and labeling sequence data[C].pages 282-289. Morgan Kaufmann,2001.
[7]Hanna M.Wallach.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An introduction[J].Technical report,2004.
[8]Roman Klinger,Katrin Tomanek.Classical probabilistic models and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R].2007.
[9]Fei,Sha and Fernando Pereira. Shallow parsing with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C].pages 213-220,2003.
[10]Lev Ratinov and Dan Roth. Design challenges and misconceptions in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C].In Proceeding of the CoNLL-09. pp 147-155, 2009.
[11]顾雪峰.基于动态粒度思想的实体关系识别方法研究[D].2006.
关键词:调幅发射机 模块 场效应管
中图分类号:TN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039-01
数字化调幅广播发射机(本文以DAM-10型为例)一般包括射频、音频、控制和电源四大部分。射频部分包括从振荡器到48个射频放大器功率合成器、带通滤波器及T型阻抗匹配网络;音频部分包括模拟输入板、A/D转换板、调制编码板和直流稳压板;控制部分包括控制板、显示板、对外接口板和开关仪表;电源部分由两台变压器分别提供功放电压和低压。数字调幅广播发射机的整机效率很高,以DAM-10型为例效率大于等于80%;电声指标好:频响在30Hz-10000Hz不劣于正负1dB,失真度在30Hz-10000Hz,M=90%时,不劣于1%,噪声电平不劣于-60dB;上下调幅度不对称性小于等于5%;工作稳定可靠。数字式调幅发射机与其它类型的发射机相比(如屏调机、脉冲调制机、脉宽机)有着众多的优点(效率高、指标好、造价低),但是固态机也有固态机的缺点,其中保护措施较复杂和固态件承受过电压的能力较低等很突出。所以平时就要注意维护和保养,多巡视和观察。
DAM-10型机在运行中可以出现的故障现象很多,比如有的面板上指示灯由绿变红时,且按面板上的复位按钮不能消除,则应检查红灯所显示的电路。开机后,无输出功率,电流指示为零,+230VDC正常时,此时可按功率“升”按钮,若不行则查看控制板的控制开关是否在ON位置。经过上述检查仍无功率输出时,则应检查控制电路、模拟输入板电路。功率不能升到固定值,面板显示正常则需看:(1)功放模块是否损坏太多。(2)检查保险丝。(3)检查模拟输入板最大功率调节电位器R27是否变值或开路等等,还有很多故障现象在此不一一列举。在DAM发射机中常见的几类故障中多以关功率故障多,详细了解功放电路对正确判断故障原因及部位有重要意义,下面就了解一下该电路。由输出监视板A27来的反射检测信号(为14ms的负脉冲),经或非门N43D反相为14ms正脉冲。分二路,一路到单稳态电路N48A用于故障显示;另一路由或非门N43C反相为低电平。该电平又分为三路,一路到功放关断门N66输出一个14ms的关功放逻辑高电平,使功放关闭14ms。第二路送到脉冲展宽电路N69A,其中反输出低电平由N72B倒相为高电平送到振荡器板A17用于激励封锁和激励转换。第三路则送到驻波自测锁存器N64A。所以遇到关功率故障时一定先去查输出监视板前面的电路。
前面我们说过,固态机的固态件承受过电压的能力低,其中尤以功放模块的损坏数量居多,所以如何检修功放模块式我们经常要遇到的。至于如何查找故障块在这里就不详述,这里要谈的是如何更换故障模块上的场效应管,下面就把它作为第一个故障实例叙述。故障实例:射频放大模块故障现象:保险管熔断。故障原因:场效应管(MOSFETS)短路。保险管熔断可能有1个或2个场效应管(板桥电路中)有故障(在DAM-10型发射机中每个功放模块上有4个场效应管),但此时仍可继续让发射机工作,到常规停机检修时更换,此时可用U形环状跨接线替换下不能工作的模块。
1 取下故障模块上的故障场效应管
要注意的是,当功放模块有故障时,一般要取下其上面所有场效应管,虽然上面的场效应管可能未全损坏,但只要有一个场效应管短路坏掉,就会使其它场效应管内部受到伤害,即使不换下,用不了多久也会坏掉。取管的顺序是:(1)取下散热片及与场效应管连接固定的所有螺丝,轻轻将场效应管从散热片上撬下。(2)从最外面的场效应管开始将其散热片逐个取下。(3)从模块上焊下场效应管。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在焊场效应管时一定要使电烙铁和人体都必须接地。
2 更换场效应管
焊接场效应管时,先用一根裸铜线在管脚靠根部绕3~4圈,使管脚并联在一起,焊接电烙铁必须接地,在焊接好后在把细铜线拆除。焊接完后检查有无管脚短路、虚焊、漏焊现象。再换掉熔断的保险管。将维修好的射频放大器安装回发射机,开机后正常,故障排除。
故障实例二,风机故障现象:发射机关功率,面板上冷却部分的“风”指示红灯亮。按恢复按钮不能恢复,故障原因检查:先看风机前面的风接点连线正常;再检查风机电源电路正常;最后仔细听风机的声音小而沉闷,且第一块功放模板有过热现象,怀疑是风流量不够引起(如图1)。图中,S7为风接点,S12为热敏继电器,它装在第一块功放模板的散热片上。在发射机正常工作时,即在冷却气流和模块温度均正常时,S7和S12导通,从低压电源分配来的+8VDC通过S7和S12去显示板,使禁止门输出为低电平,表示一切正常。当冷却气流不足(或风机未工作),或者是功放模块温度过高时,S7或者是S12将切断+8VDC。在本例故障中,S7闭合,S12断开,怀疑是由于第一块功放模块温度过高引起,而模块温度过高应是风流量不够,冷却不足所致。拔下风机过滤网,到外面用风扇清洁,发现积尘较多。怀疑是风堵现象引起风流量小。清洁完毕,放回原处,开机,恢复正常,故障排除。
故障实例三:天线驻波比的故障。故障现象:发射机关功率;面板上“天线驻波比”指示灯绿变红,按驻波比复位按钮,瞬间复位又还原成红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