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药店医保费用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外的医保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三种:全民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制度,每一种制度都有其典型特征,而相应的代表国家实际医保现状也存在不同问题。如加拿大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是以公费医疗为主,由政府出资,政府管理,私人医院或医生提供医疗服务,其特点是以社会公平民主、公民享有平等自由的权利为核心,建立一个病有所医、急有所救、人人共享的医保体系。同时,还有商业医疗保险作为补充性医疗福利,以此支付公费医疗保险项目之外的医疗服务费用,根据各省的法律,这些福利只能涵盖政府保险计划规定的公费医疗项目以外的费用[1]。美国是唯一没有建立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发达国家,全美56.7%的公民(约1.7亿)购买商业医疗保险,43.5%的公民(约1.2亿)享受社会医疗保险或医疗救助项目,另有近15%的公民(约4700万)没有任何医疗保障[2]。美国的医保模式由私人商业医疗保险占大份额,使公立和私立医院公平竞争,政府作为第三方督促市场有序运行,并承担穷人和老人的医保费用。德国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发源地,1883年《工人疾病法》为其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确定了基本框架,到1975年,90%以上的人口进行了社会医疗保险登记[3]。德国的社会医疗保险不同于商业保险,是一种通过法律手段促使企业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社保基金,并以互助共济为宗旨,由政府计划组织并监管的保险模式。与这三个国家不同,我国并不属于典型医保制度中的任何一种模式。构成我国现今医保制度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我国始终坚持以“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建立覆盖全国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为目标建立医保制度,但由于各地区和单位等多种客观因素的差异,公民享有的医保待遇标准也各不相同。
二、国外医保制度存在的问题
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医疗保险制度,各国运行的制度中都存在些许不足。以加拿大这个看似全民都能享受免费医疗的国家为例,它与中国传统的挂号就医模式不同,在加拿大的医院里没有挂号处,也没有门诊部而只有急诊室。这取决于加拿大运行的层级医疗体系,将家庭医生设为“看门人”,没有家庭医生的推荐就无法去医院就诊。因而,在享受免费医疗前最大的难题即是:你是否有家庭医生?据统计,加拿大全国仅3000多万人口,却有超过500万人口没有家庭医生。再说说美国医保制度,丹尼尔斯在他的著作《医疗公正论》中描述了美国人的一个普遍共识:“比起其他许多工业资本主义国家或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人很少主张平等医疗保健体系,但仍有一个信念就是:医疗保健资源应比其他社会商品更公平的分配。[4]”由此可知,美国人追求的是机会均等,而非结果平等,这就导致了保险公司通过提高保费以达到排斥高发病概率人群的目的,使那些本身处于弱势的群体在获得医疗服务时也处于不利地位,医疗卫生公平性问题十分突出。众所周知,世界上所有实行社保制度的国家长期都面临着同一个难题:医保费用支出膨胀。据统计,德国是世界上医疗费用支出最高的国家之一,2003年德国医疗卫生费用占GDP的11.1%,在OECD国家中位列第三,仅次于美国(15%)和瑞士(11.5%),2007年该国医疗保险的基金赤字高达70亿欧元,致使医疗卫生费用危机成为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5]。加拿大2006年的医疗健保支出达1420亿加元,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10.4%,创下历史新高。美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因其医疗服务的滥用导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医疗费支出一直以平均11.6%的速度递增,高出同期平均消费价格指数2.9%左右;2002年美国人均医疗费用更是达到5000美元,成为世界第一[6]。
三、中国医保制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保覆盖率的不断提高,其费用的支出也呈现不合理的快速增长,医疗保险费用支出从1999年的16.5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541亿元;人均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支出从1999年的237.8元增长到2007年的698.8元,增长了近3倍[7]。而不合理的费用增长势必加剧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在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在医疗费用负担的公平性方面,美国和中国分别排在第54位和第188位,中国排名倒数第四[8]。除上述两方面外,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还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医药市场缺乏管理机制。医疗资源中最为普遍的是药品,其地位不亚于医疗服务的重要性,药品的生产、销售、管理关系到整个医疗保险体系的运行和发展。我国医药市场可谓龙蛇混杂,全国目前单是药厂就有6000余家,批发企业则是超过1万家。药品收入不仅与医院效益挂钩,也决定了医生的业绩,导致医生通过乱开药、开贵药等手段提高个人收益,医药不分家的体制造成了当前复杂混乱的大环境。第二,医疗服务效率低,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我国的医疗现状是盲目追求名医、名院,往往舍近求远,长途跋涉去就诊,致使医疗需求过度集中在少数大医院,这不仅使部分医生工作量超额,影响就医的质量和效率,也造成部分医院的医疗资源相对地被闲置浪费,医生福利减少的同时工作态度逐渐消极,如此形成恶性循环。第三,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当、供求失衡。中国社会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城乡之间差距相当明显,不仅导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和待遇的不公平,也反应在医疗资源及服务水平的不平等、不均衡。大中型城市及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医疗资源较为集中且丰富,而农村等落后地区的基本医疗设施和资源极度匮乏,使之呈现明显的“倒三角”形式,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我国城市地区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的人口占44.8%,农村地区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的居民占79%[9]。第四,医保机构职责分工不明确,缺乏统筹管理制度。在我国,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卫生部管理,城乡医疗救助由民政部管理。同时,各管理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医保政策各不相同、核算方法互不统一、管理项目重叠等现状必然会增加管理成本的浪费,从而加重管理机构的负担和政府的财政压力,也使参保人员在申请和享受医保福利时困难重重。
四、国外医保制度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无论是国外已相对完善的典型医保制度,还是我国尚未成熟的医保制度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缺陷,但我国仍可参考国外医保制度中有借鉴价值的部分,以防止我们重蹈覆辙,也为我国医保制度的改革之路开拓新的思考路径。据调查,在加拿大及北美等国“医”和“药”是分开的,“医”是全保,而“药”是大部分都不保的,加拿大的医院也不卖药,买药只能拿着处方去药店买,彻底杜绝医院为了盈利乱开药、开贵药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的处方药也非整瓶出售,而是严格按照医生处方,开几片才能买几片,有效避免了药品过期等浪费现象。按照加拿大宪法,医疗保险制度的监管和实施工作由省、地区政府承担。各省、地区主要负责管理本省或地区的各项医保工作,省卫生部门控制着绝大部分医疗卫生资源以及医疗服务的数量与质量,支配卫生资金的使用,制定医疗服务的价格,确定资产支出水平,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是医疗保健的关键最后责任主体[10]。再说德国的药品市场,据统计德国目前仅保留了10个大的药品批发商,且其中最大的三家占了近70%的市场份额,而德国84%的药品都通过药店进行销售,几乎不需通过医院出售,从而避免了医院以药品营利的可能性。此外,德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致分为两大部分:以传染病监控为主的公共卫生体系和一般医疗服务体系[11]。前者是由联邦、州和县三级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各级政府财政信息流通由下至上、权利共享责任共担的有序管理机制;后者则是私人医生、医院以及各种康复和护理机构,这一体系奠定了德国医保制度的夯实基础,构建了一个健康有序、和谐发展的运行体制。最后不得不说到美国,美国的药品销售额占据了世界药品市场份额的40%以上,是当之无愧的医药巨头,然而其药品批发商总共只有70家。由于药品市场的集中度相当高,政府能有效地对本国的药品市场进行合理调节和控制监管,大大降低了医药资源浪费的风险和监管成本。另外,美国的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大多都有自己管辖的医院,有助于维持保险市场的公平竞争,保险公司能集中管理并控制医疗服务和医疗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保险公司与医院之间的利益相挂钩,以此约束医院的道德风险,进而实现医疗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各方利益的最佳平衡。通过借鉴加拿大等国的经验,可总结其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几点启示:第一,实行医药分家。由上述分析可发现加、美、德三国药品生产量虽然庞大,但医药市场始终保持井然有序,层级分明。参考它们在控制医药市场方面的各种手段,我国可以借鉴以下几种方式:如减少私有药品生产厂家和零散批发商;集中监督管理药品从生产出厂到市场流通的循环链。此外,还需保证医生的待遇福利水平,维护其基本权利,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医生为了创收铤而走险。第二,大力推进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国外成熟的医保制度结构都较为繁复且面面俱到,能满足有不同医保需求的公民。事实上,无论是多小的国家,仅凭政府的单一力量都不可能实现全民医保需求,更无法在短时间内达成我国“广覆盖”的医保制度目标。因而我们应积极提倡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并不断鼓励企业和个人参加商业保险等多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以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满足公民在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其它需求。第三,进一步扩大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发达国家的医保制度通常是以基层为主力,如加拿大的医疗体系由家庭医生为中心,形成“看门人”制度,以此减少医疗资源被浪费的可能性。具体措施如建立社区卫生事业,小病、常见病在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社区医院就诊,大病、重病在较大医药就医;公平分配医疗资源,缩小城乡差距,为困难地区的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房屋和设备,帮助其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建设;加强医生队伍的培养和改造,不仅要提高医疗技能等专业技术,更应着重培养其职业道德和增强个人素质。第四,建立医保统筹管理制度。纵观加、美、德三国的医保管理经验,可以发现其共同特点是:管理机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条不紊、信息通畅,且相关法律制度较为完善。我国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改善制度上的缺陷:首先,将各层级的医保机构承担的责任义务制定成法律条款,以增强其规范性和透明度;其次,制定统一的医疗保险待遇标准,不搞特殊化,如目前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医保报销比例参差不齐,更遑论城乡之间医保水平的显著差距;最后,各地只能建立一个最高统筹管理机构,负责监督管理其下属地区的医保机构,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统一医保政策,由下至上、分级管理医保事项。
五、结论
关键词:预算执行审计 审计风险 防范
我国医保制度在六十余年的改革发展历程中初具规模,但仍存在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如: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医疗服务标准差异;医药及卫生服务方面管理松散、制度欠缺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将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与全民、社会、商业医疗保险几种主要制度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这几种典型医保制度对我国医保制度改革的启示和借鉴,并指出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医保制度,任何一种医保制度模式都是在不断的探索和改革中走向完善。
一 、各国医保模式的特点
国外的医保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三种:全民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制度,每一种制度都有其典型特征,而相应的代表国家实际医保现状也存在不同问题。如加拿大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是以公费医疗为主,由政府出资,政府管理,私人医院或医生提供医疗服务,其特点是以社会公平民主、公民享有平等自由的权利为核心,建立一个病有所医、急有所救、人人共享的医保体系。同时,还有商业医疗保险作为补充性医疗福利,以此支付公费医疗保险项目之外的医疗服务费用,根据各省的法律,这些福利只能涵盖政府保险计划规定的公费医疗项目以外的费用[1]。
美国是唯一没有建立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发达国家,全美56.7%的公民(约1.7 亿)购买商业医疗保险,43.5%的公民(约1.2亿)享受社会医疗保险或医疗救助项目,另有近15%的公民(约4700万)没有任何医疗保障[2]。美国的医保模式由私人商业医疗保险占大份额,使公立和私立医院公平竞争,政府作为第三方督促市场有序运行,并承担穷人和老人的医保费用。
德国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发源地,1883年《工人疾病法》为其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确定了基本框架,到1975年,90%以上的人口进行了社会医疗保险登记[3]。德国的社会医疗保险不同于商业保险,是一种通过法律手段促使企业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社保基金,并以互助共济为宗旨,由政府计划组织并监管的保险模式。
与这三个国家不同,我国并不属于典型医保制度中的任何一种模式。构成我国现今医保制度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我国始终坚持以 “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建立覆盖全国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为目标建立医保制度,但由于各地区和单位等多种客观因素的差异,公民享有的医保待遇标准也各不相同。
二 、国外医保制度存在的问题
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医疗保险制度,各国运行的制度中都存在些许不足。以加拿大这个看似全民都能享受免费医疗的国家为例,它与中国传统的挂号就医模式不同,在加拿大的医院里没有挂号处,也没有门诊部而只有急诊室。这取决于加拿大运行的层级医疗体系,将家庭医生设为“看门人”,没有家庭医生的推荐就无法去医院就诊。因而,在享受免费医疗前最大的难题即是:你是否有家庭医生?据统计,加拿大全国仅3000多万人口,却有超过500万人口没有家庭医生。
再说说美国医保制度,丹尼尔斯在他的著作《医疗公正论》中描述了美国人的一个普遍共识:“比起其他许多工业资本主义国家或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人很少主张平等医疗保健体系,但仍有一个信念就是:医疗保健资源应比其他社会商品更公平的分配。[4]”由此可知,美国人追求的是机会均等,而非结果平等,这就导致了保险公司通过提高保费以达到排斥高发病概率人群的目的,使那些本身处于弱势的群体在获得医疗服务时也处于不利地位,医疗卫生公平性问题十分突出。
众所周知,世界上所有实行社保制度的国家长期都面临着同一个难题:医保费用支出膨胀。据统计,德国是世界上医疗费用支出最高的国家之一,2003年德国医疗卫生费用占GDP的11.1%,在OECD国家中位列第三,仅次于美国(15%)和瑞士(11.5%),2007年该国医疗保险的基金赤字高达70亿欧元,致使医疗卫生费用危机成为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5]。加拿大2006年的医疗健保支出达1420亿加元,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10.4%,创下历史新高。美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因其医疗服务的滥用导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医疗费支出一直以平均11.6%的速度递增,高出同期平均消费价格指数2.9%左右;2002年美国人均医疗费用更是达到5000美元,成为世界第一[6]。
三、 中国医保制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保覆盖率的不断提高,其费用的支出也呈现不合理的快速增长,医疗保险费用支出从1999年的16.5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541亿元;人均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支出从1999年的237.8元增长到2007年的698.8元,增长了近3倍[7]。而不合理的费用增长势必加剧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在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在医疗费用负担的公平性方面,美国和中国分别排在第54位和第188位,中国排名倒数第四[8]。除上述两方面外,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还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医药市场缺乏管理机制。医疗资源中最为普遍的是药品,其地位不亚于医疗服务的重要性,药品的生产、销售、管理关系到整个医疗保险体系的运行和发展。我国医药市场可谓龙蛇混杂,全国目前单是药厂就有6000余家,批发企业则是超过1万家。药品收入不仅与医院效益挂钩,也决定了医生的业绩,导致医生通过乱开药、开贵药等手段提高个人收益,医药不分家的体制造成了当前复杂混乱的大环境。
第二,医疗服务效率低,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我国的医疗现状是盲目追求名医、名院,往往舍近求远,长途跋涉去就诊,致使医疗需求过度集中在少数大医院,这不仅使部分医生工作量超额,影响就医的质量和效率,也造成部分医院的医疗资源相对地被闲置浪费,医生福利减少的同时工作态度逐渐消极,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第三,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当、供求失衡。中国社会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城乡之间差距相当明显,不仅导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和待遇的不公平,也反应在医疗资源及服务水平的不平等、不均衡。大中型城市及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医疗资源较为集中且丰富,而农村等落后地区的基本医疗设施和资源极度匮乏,使之呈现明显的“倒三角”形式,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我国城市地区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的人口占44.8%,农村地区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的居民占79%[9]。
第四,医保机构职责分工不明确,缺乏统筹管理制度。在我国,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卫生部管理,城乡医疗救助由民政部管理。同时,各管理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医保政策各不相同、核算方法互不统一、管理项目重叠等现状必然会增加管理成本的浪费,从而加重管理机构的负担和政府的财政压力,也使参保人员在申请和享受医保福利时困难重重。
四、 国外医保制度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无论是国外已相对完善的典型医保制度,还是我国尚未成熟的医保制度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缺陷,但我国仍可参考国外医保制度中有借鉴价值的部分,以防止我们重蹈覆辙,也为我国医保制度的改革之路开拓新的思考路径。据调查,在加拿大及北美等国“医”和“药”是分开的,“医”是全保,而“药”是大部分都不保的,加拿大的医院也不卖药,买药只能拿着处方去药店买,彻底杜绝医院为了盈利乱开药、开贵药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的处方药也非整瓶出售,而是严格按照医生处方,开几片才能买几片,有效避免了药品过期等浪费现象。按照加拿大宪法,医疗保险制度的监管和实施工作由省、地区政府承担。各省、地区主要负责管理本省或地区的各项医保工作,省卫生部门控制着绝大部分医疗卫生资源以及医疗服务的数量与质量,支配卫生资金的使用,制定医疗服务的价格,确定资产支出水平,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是医疗保健的关键最后责任主体[10]。
再说德国的药品市场,据统计德国目前仅保留了10个大的药品批发商,且其中最大的三家占了近70%的市场份额,而德国84%的药品都通过药店进行销售,几乎不需通过医院出售,从而避免了医院以药品营利的可能性。此外,德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致分为两大部分:以传染病监控为主的公共卫生体系和一般医疗服务体系[11]。前者是由联邦、州和县三级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各级政府财政信息流通由下至上、权利共享责任共担的有序管理机制;后者则是私人医生、医院以及各种康复和护理机构,这一体系奠定了德国医保制度的夯实基础,构建了一个健康有序、和谐发展的运行体制。
最后不得不说到美国,美国的药品销售额占据了世界药品市场份额的40%以上,是当之无愧的医药巨头,然而其药品批发商总共只有70家。由于药品市场的集中度相当高,政府能有效地对本国的药品市场进行合理调节和控制监管,大大降低了医药资源浪费的风险和监管成本。另外,美国的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大多都有自己管辖的医院,有助于维持保险市场的公平竞争,保险公司能集中管理并控制医疗服务和医疗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保险公司与医院之间的利益相挂钩,以此约束医院的道德风险,进而实现医疗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各方利益的最佳平衡。
通过借鉴加拿大等国的经验,可总结其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几点启示:
第一,实行医药分家。由上述分析可发现加、美、德三国药品生产量虽然庞大,但医药市场始终保持井然有序,层级分明。参考它们在控制医药市场方面的各种手段,我国可以借鉴以下几种方式:如减少私有药品生产厂家和零散批发商;集中监督管理药品从生产出厂到市场流通的循环链。此外,还需保证医生的待遇福利水平,维护其基本权利,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医生为了创收铤而走险。
第二,大力推进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国外成熟的医保制度结构都较为繁复且面面俱到,能满足有不同医保需求的公民。事实上,无论是多小的国家,仅凭政府的单一力量都不可能实现全民医保需求,更无法在短时间内达成我国“广覆盖”的医保制度目标。因而我们应积极提倡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并不断鼓励企业和个人参加商业保险等多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以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满足公民在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其它需求。
第三,进一步扩大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发达国家的医保制度通常是以基层为主力,如加拿大的医疗体系由家庭医生为中心,形成“看门人”制度,以此减少医疗资源被浪费的可能性。具体措施如建立社区卫生事业,小病、常见病在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社区医院就诊,大病、重病在较大医药就医;公平分配医疗资源,缩小城乡差距,为困难地区的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房屋和设备,帮助其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建设;加强医生队伍的培养和改造,不仅要提高医疗技能等专业技术,更应着重培养其职业道德和增强个人素质。
第四,建立医保统筹管理制度。纵观加、美、德三国的医保管理经验,可以发现其共同特点是:管理机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条不紊、信息通畅,且相关法律制度较为完善。我国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改善制度上的缺陷:首先,将各层级的医保机构承担的责任义务制定成法律条款,以增强其规范性和透明度;其次,制定统一的医疗保险待遇标准,不搞特殊化,如目前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医保报销比例参差不齐,更遑论城乡之间医保水平的显著差距;最后,各地只能建立一个最高统筹管理机构,负责监督管理其下属地区的医保机构,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统一医保政策,由下至上、分级管理医保事项。
五、结论
国外的经验只能作为参考,却不能生搬硬套在我国的医保制度上,这不仅基于各国国情的差异,还因每种医保制度都存在一定缺陷和不足,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现状的演变又不断涌现出新的矛盾冲突,归根结底,世上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不断完善的过程。我国医保制度改革的道路之所以需要借鉴他国经验,仅仅是为了避免走老路、歪路而重蹈他国覆辙,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更快地建设与中国国情相适应且深具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1] 仇雨临. 加拿大社会保障制度对中国的启示[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57.
[2] 张涛,袁伦渠. 美国医保管理模式――健康管理[J]. 国际劳动,2012(11):36-38.
[3] Till Barnighausen. 德国健康保险制度118年――对中低收入国家有无启示[J].社会科学与医药,2002(54):83.
[4] Daniels Norman. Just Health Care[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17-18.
[5] 刘晓强. 德国医疗保险体制研究[J]. 国外医学,2010,27(4):147.
[6] 倪显利. 建立软件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6):44.
[7] 梁云,邵蓉. 中德两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若干问题比较[J]. 上海医药,2008,29(2):64-66.
[8] WHO. The World Health Report[R]. Switzerland: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0:188-191.
[9]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 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93.
[10] 谢世清,欧阳锦. 加拿大医疗保险中的混合供给制度及其启示[J]. 改革与战略,2009(25):194.
2012年,我局在省、市上级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坚定不移地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定位在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和促进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之中。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认真履行部门职能,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管理,大胆创新用人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努力推进了人才引进、社会保险、劳务输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了劳动监察和劳动执法工作,为顺利完成年初预定目标任务,实现“十二五”期间各项事业的良好开端奠定了基础。
一、创新思路,抢抓机遇,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加大培训和转移力度,就业服务工作开局喜人。
坚持城乡统筹、培训服务齐抓、需求供给对接、就业创业并举的思路,以提高就业能力为前提,维权服务为保障,转移就业为目的,把促进就业作为服务民生和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一项战略任务来抓,逐步做大做强了劳务经济,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就业工作走在了全市先列。
一是搞好就业困难群体援助。组织开展了以“宣传《就业促进法》、落实社保和岗位补贴、提供有针对性的援助服务”为工作目标,以“宣传到位、登记到位、家访到位、帮扶到位”和“送政策、送岗位、送补帖、送服务、送温暧、送贷款”六送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援助月”活动。活动期间:全县共登记认定的未就业困难人员xx 人;摸清已就业未享受政策的就业困难人员xx人;组织专场招聘会x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xxx人,其中企业吸纳就业67人、公益岗位就业5人、高校毕业就业54人、残疾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人。
二是充分发挥就业平台作用。全面落实对城乡求职人员提供免费政策信息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的扶持政策。抓住春节前后农民工大量返乡及外出的有利时机,出动工作人员,免费发放《外出务工须知》、维权手册和用工信息10000多份。组织举办“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一次,为农民工提供了xx个工种近xxx个就业岗位,有xxxx余名农民工就近找到了合适的就业岗位。
3月至5月,我局派有关人员分别参加了我市组织的“2012春季人才招聘会”及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三河组织的招聘活动,收集可用工信息400余条。4月中旬为落户XX的宏昊假日大酒店、河北城运包装有限公司、河北兴业燃气公司和北京国壮食品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召开专场招聘会,xxx余人应聘了xx余个岗位,招聘成功率xx%。
上半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县稳定在外xxxxx人,其中省外xxxxx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xxxx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xxxx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xxx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x.x %。为解决在外务工人员后顾之忧,局领导率相关部门的同志深入到输出集中的乡镇看望慰问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困难户,切实做好了留守老人和儿童工作。
三是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活动。就业训练中心和其他定点职业培训机构全面落实了对就业困难对象提供免费就业再就业培训的扶持政策。5月4日我局结合京津冬季供暖所需,针对农村大龄人员就业难,组织了开展了2012年第一期“燃油燃气司炉工培训班”,培训农村劳动力xx余人,年底全部就业与京津供暖市场。拉开了我局今年开展“阳光工程”,针对农村劳动力开展的实用技能培训的序幕。
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创业促就业工作机制。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创业,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抓好创业培训的组织实施、教师培训等工作,不断拓展“xxx”培训项目,打造创业培训品牌。今年x月x日,我局又组织了一期“xx”创业培训,由创业指导中心实行全程管理和服务。创业培训xxx 人,带动就业近千人。
四是充分发挥失业保险调稳作用。加大力度做好失业保险扩面工作,采取各种措施,继续宣传失业保险政策法规,增强单位和个人失业保险意识,提高参保缴费积极性。积极开展失业保险新增参保的扩面工作。上半年全县新增参保单位5户,失业保险新增扩面参保xxx 人,占年计划目标的xx%;累计征收失业保险费xxx.x万元,为维护社会稳定,推进企业改革作出了贡献。
(二)做好政策的落实和争取,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
社会保险政策宣传到位,待遇支付到位,社会保险政策的执行力和公信度大为提高,积极参加社会保险逐渐成为人民群众的共识,全县社会保险工作走上了良性循环、科学有序的发展轨道。
二是工伤保险再扩面。加强了对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的学习和广泛宣传,进一步完善了全县工伤保险参保单位、基金征缴、财务软件及待遇审批等基础信息。按照省座谈会要求和市《关于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有关问题的通知》,为把“老工伤”纳入市级统筹进行了全面核查和摸底。截止6月底,全县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xxxx人,征收基金xx万元,支付待遇x.x万元,参加市级统筹后支出户余额xx.x万元。
三是生育保险有新结余。截止6月底,生育保险参保职工xxxx人,征收基金x.x万元,上半年结余基金xx.x万元,保障女职工在生育期间得到必要的资金补偿和医疗保健。
四是积极争取我县成为国家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为了争取将我县列为国家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进一步改善我县广大农民群众和城镇居民生活状况,我们积极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请示汇报,并数次赴省厅、市局争跑试点县资格,同时提前对我县农民和城镇居民生产生活实际、缴费承受能力和符合参保条件的人群范围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摸底调查,对参保资金需求进行了详细测算,形成了较为翔实的基础数据和申请材料,于今年5月完成了上报工作,为全县农民、城镇居民参加养老保险创造了基础条件。我县在全市2012年上报的6个试点县区中名列第三位,实现了列为国家新型社会养老保险第三批试点县的目标,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于7月份全面启动。
(三)进一步完善机构,医疗保险工作有序开展。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政策,进一步改善医保服务和管理,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于3月19日正式成立XX县医疗保险事业管理局并为该局配备了人员、设备、确定了地点、逐步健全机构,确保医保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规范医保服务行为。5月3日起,正式展开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零售药店资格申报审核工作。我局受理并负责日常材料申报初审工作,为各申报单位建立了定点资格申报档案。抽调六名工作人员组成考察组,以原定点单位为重点,对各申报单位的院容院貌、规章制度、微机管理、设备配置等进行了实地考察。督促各定点单位建立了与基本医疗保险要求相适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了和县医保局中心网络相配套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设置了医保专门机构并配备了专(兼)职管理人员。以定点医院为重点进行了履行医保协议情况的专项稽查,对发现的问题下达了整改通知书。取消友谊医院定点医院、定点门诊资格;取消华佗XX建设街店定点零售药店资格。确定了xx家医保定点资格单位,其中定点医院x家,门诊x家,零售药店xx家,基本满足了城镇参保人员的就医购药需求。
二是医保扩面工作进展顺利。2012年参保居民xxxxx人,参保率为xx.x%。全年共征收居民医保基金xxx.x万元,其中征收居民个人缴纳医保基金xxx.x万元,争取到县级配套基金xxx.x万元,中央、省配套基金xxx.x万元。截止5月底共支出医保费xxx.xx万元。1至5月职工正常缴费单位xxx个,参保人数xxxxx人,其中在职职工xxxxx人,退休职工xxxx人,参保率达到xx.x%。医保费共计收入xxx.xx万元,其中统筹金收入xxx.xx万元,个人账户收入xxx.xx万元。共支出医保费xxx.xx万元,其中统筹金支出xxx.xx万元,个人账户支出xxx.xx万元。
(四)积极探索,不断规范人事工作。一是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统计摸底工作基本完成。从5月份开始,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技术、工勤、离退休8类人员进行了拉网式统计,为下一步深化职称改革、细化考核、强化绩效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
二是干部考核和归档工作进一步规范。开展干部档案专项核查整顿工作,通过边查边纠、边查边改、边查边规范,力争使我局的人事档案材料更加完善,人事档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全县政府科级以下公务员、机关工勤人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量化考核,填报《事业单位职员年度考核登记表》《机关事业单位工人年度考核登记表》《公务员奖励审批表》《公务员考核登记表》《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对优秀的以文件形式进行了表彰。
三是努力做好人才录用和培训工作。为落实好省、市公务员招录计划,完善公务员进入机制,细化了公务员调任、转任、考核、试用期满的管理和考试录用办法。对事业单位招聘计划进行了汇总并于4月20日同招聘方案一并报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为全市统一招聘提供依据。制定了《人才交流管理办法》《人事办法》等制度,印制《人才登记表》《用人单位登记表》《人才申请表》《人事协议书》等表册,扎实了人才交流中心的各项基础性工作。
3月中旬,积极参加我市组织的“2012春季人才招聘会”,完成我县人才市场调查摸底和上报工作。于5月7日8日,组织全县1400名大学生青年干部召开培训会。积极探索建立XX县人才市场网站,搭建人才与用人单位交流平台。配合组织部为河道管理处、元中都博物馆、文物局、野狐岭要塞管理处、XX电视台5个单位做好招聘报名和面试录用工作。
四是军转待遇得到落实。在元旦、春节两节期间对企业34名军转干部进行慰问。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宣传好党的军转政策,并将工资、福利待遇落实到位。积极为全县广大退伍军人办理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手续。截至6月底,为370多名退伍军人以自由职业者身份办理了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并按全省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费,原军龄视同缴费年限,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为缴费年限。保障全县退伍军人老有所养,促进了社会和谐。
五是职称制度改革不断完善。组织了申报500人的计算机和英语报名考试工作;完成全县专业技术4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摸底调查工作。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为20名前来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的人员组织鉴定或认定并按规定办理了相关手续。
(六)创新方法,努力实现和谐拆迁。今年是新《征收条例》实施第一年,拆迁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我局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成立了三个由骨干力量组成的动迁领导小组,深入了解被拆迁户实际情况,积极进行动迁。动迁工作人员对被拆迁人进行逐户走访,听取被拆迁人的意见,及时把握新动态、新情况、新问题。在走访过程中,工作人员对被拆迁人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思想动员,讲清当前的拆迁形势,就拆迁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进行解释说明,使他们认清当前拆迁改造的实际情况,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使他们由抵触到进一步了解,再到对动迁人员理解,最终支持拆迁工作。在实际动迁过程中,工作人员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带着情感去做动迁工作,不偏不倚,实事求是,在不违反政策的基础上,对拆迁当事人存在的实际困难给予适当帮助,得到了大多数拆迁当事人的肯定和领导的表扬。
(七)多方筹措,积极开展资金争跑工作。今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调整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方式、方法,切实把争跑资金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截止6月底,经过全局努力,争跑资金总额607万元,其中企业养老保险200万,就业专项资金407万。
二、开展活动,抓好学习,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按照市委、县委要求,扎实开展“三学习” 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我局及时制定工作方案,成立组织机构,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发动。制作了开展活动的标语,制定了学习计划,全体党员干部进行了集中学习,每人都记录了学习笔记,开辟了学习园地专栏,刊登了全体党员干部的心得体会文章,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观念有了明显转变,在推动人社工作如何科学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上形成了共识,工作作风更加扎实,推进发展、破解难题的本领有了较大提升,人社系统进一步呈现出团结、和谐、共谋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群众工作开展以来我局积极行动,明确了强势启动、深入调查、抓住重点、整体推进、落实到位的群众工作的总体思路,成立了局群众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兼任组长,全面负责群众工作的部署、开展。及时召开了局群众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细化了责任职责,设立了办公地点,配套了办公设施,实现了严要求,快部署,强势启动。4月15日特邀县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宣讲团成员董卫军同志为全系统干部职工进行了宣讲辅导,进一步强化了干部职工服务群众的意识。出台了《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群众推进方案》、《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意见》,根据县群众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又制定了《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群众工作站职能》《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完善社情民意反馈和群众利益表达机制的措施》等,局群众工作制度不断完善。使。启动了若干通民意、惠民生的活动,精简了办事程序,受到人民群众广泛赞誉。
三、正视实际,查找不足,争取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一)清醒认识人社工作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劳动者职业能力不高,就业服务体系还不健全,职业培训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高技能人才短缺。弱势层面的社会保障仍然薄弱,历史遗留问题有待解决,农村社会保障、新型农保、工伤保险等重点领域工作亟待突破。劳动权益保障诚信体系尚未建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还不扎实。自身建设还有较大差距,信息化水平不高,服务平台不完善,劳动保障机关的自身工作条件、工作机制、履职能力与外在工作环境难以适应新形势所承担的繁重任务。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高度重视,下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明确做好下一步工作的任务。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严要求,讲学习,讲政治,讲合作共事,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提高战斗力。大力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狠抓全员学习,营造重视学习、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深入学习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及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二是争取业务工作进位上档。认真贯彻上级部门和当地政府有关政策。进一步做好返乡农民工创业指导工作。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指导,借鉴和学习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走产业化、集团化的路子,把有组织劳务输出做强做大。加强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继续组织实施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的落实。
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民、城镇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上。确保企事业单位xxxx余名离退休人员xxxx多万元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及时支付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待遇,确保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把我县列为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国家试点县。
本刊讯(记者胡睿)石家庄市卫生局启动了全市卫生适用技术进社区活动,通过培训把省、市确定的12项卫生适用技术在全市住院医师和社区医师中广泛推广。
首次培训主要针对市内5区和高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及市直医疗单位的住院医师。培训采用集中面授、分散实践的方式进行。培训内容包括由省卫生厅确定的lO项卫生适用技术和市卫生局确定的2项卫生适用技术。
石家庄市卫生局科教处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经开展的培训内容涉及心电图解析和耳聋治疗,目前已组织授课两次,听课人数达340多人次。
无锡8种社区农村特供药降价50%
新华日报讯无锡市卫生局近日出台新规定,明确9月15日起。无锡市场上的克霉唑栓剂、阿司匹林肠溶片等8种定点生产专供社区和农村的基本用药,开始执行新价格,最大优惠幅度达到近50%。
据介绍,无锡主要通过简化包装、统一配送等手段,降低定点生产的城市社区和农村基本用药的价格。
威海出台发展社区卫生意见
健康报讯山东省威海市日前出台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09年年底,威海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100%,该市所辖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市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95%以上。
该市提出,每个街道办事处或每3万~10万人口规划设置l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业务用房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用房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保证社区居民可在15分钟内步行到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2000人~3000人配备1名~2名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到2009年年底,中医药适宜技术普及率达到90%。
北京社区就诊量大幅提高
健康报讯8月13日,北京市卫生局常务副局长梁万年在该市工作会议上透露,北京市已实现每800户居民中就有一组家庭医生团队,包括1名全科医生、1名护士和1名预防保健人员,可提供24小时健康咨询。目前,北京市93家二三级医院,包括中央和部队医院都与至少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一对一”的双向转诊、技术扶持、人员双向交流和大医院医生定期下社区的对口支援制度。
梁万年表示,过去两年来,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急诊人次占全市门急诊人次总量由不足10%提高到25%。
山西新农合定点医院实行药品统配
本刊讯为了让参合农民用上质量好、价格低的药品,8月18日,山西省卫生厅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出台相关方案,在山西省乡村两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实行药品统一配送。按照要求,各市首批启动药品配送的县应不低于35%,其他县在2009年之前全部推广。
相关部门要求,入选的药品企业须经过严格的申报和审批,药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必须低于市场价格。另外,村级定点医疗机构的药品由乡镇负责采购,不能对农民额外加价出售。
(于韵希)
宁夏执行药品“三统一”政策
宁夏日报讯8月15日,从召开的宁夏药招领导小组会议上获悉,通过三批药品统一招标(以下简称三统一)采购,宁夏共确定一、二、三级医疗机构中标药品品规2358种,执行药品“三统一”政策的各类医疗机构覆盖率达到100%。
据宁夏卫生厅统计:2007年全区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药品收入所占业务收入的比重较2005年分别下降了10.04%和13.15%,综合医院平均每诊疗人次医疗费比2005年下降9.85元。2007年全区医疗机构门诊就诊人次和住院人次较2005年同比增加了8.31%和33.74%。
贵阳大额医保改为每月缴费
贵州都市报讯8月20日,记者从贵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从今年9月份起,贵阳市将对大额医疗补助费的征收方式和待遇享受期作适当调整。
具体调整方式为:新参保人员缴纳大额医疗补助费时,按照每人每月8元的标准,一次性缴纳当年剩余月份(含参保当月)的费用。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待遇享受周期为当年的2月1日至次年1月31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最高支付限额的起止时间以参保人员入院时间为准,按自然年度累计计算。
潜江多方式筹集村卫生室建设资金
新华社讯湖北省潜江市采取6种集资模式,从2007年1月起启动村卫生室建设,目前已见成效。
一、乡村医生独资参与建设,政府以奖代补,已建成54个。二、村集体出地,乡村医生出资,政府以奖代补,已建成25个。三、集体出资建设,政府以奖代补,已建成6个。四、集体出地,集体和个人按比例出资,政府以奖代补,已建成70个。五、争取主管部门大力支持。湖北省卫生厅给予该市35万元村卫生室专项资金。年初雪灾后。湖北省红十字会帮助该市村卫生室重建捐助8.5万元。六、寻求其他支持资金,目前共筹集到38万元资金。截至今年6月底,已建成和正建设的卫生室达到155个,已验收达标122个。
厦门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组完毕
厦门商报讯从2008年2月1日起,厦门市开始实行医疗重组。8月24日记者在厦门市卫生局了解到,该市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组完毕并投入使用。“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作为破解人民群众就医难的一道良方,厦门模式的新型社区医疗服务已经初步建立。
据统计,从今年第二季度起,厦门市社区医疗服务人次比去年同期平均增加20.10%,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就诊的病人人均医药费用,比在三级医院就诊费用减少约40%左右。
上海公布定点医疗机构医保费用支出
新闻晚报讯上海市医保局日前公布了本市定点医疗机构2008年上半年的医保费用信息。依据医疗机构的类别,分为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二级综合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类进行公示。
本次医保费用信息公示的内容为定点医疗机构门急诊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费用(或床日费)的排位情况。
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门急诊次均费用排位前3位为:医院、长海医院、新华医院: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住院次均费用排位前3位:长海医院、中山医院、医院。
盐酸麻黄碱滴鼻液退出药店
重庆商报讯8月20日,重庆市药监局公告,根据国家药监局的要求,按照《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的规定,盐酸麻黄碱滴鼻液为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单方制剂,应由品定点经营企业经销,且不得零售。
重庆市药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柜通知已经发到各区县分局,相信下柜工作将在近期逐步展开。
福建千名城市医师进驻山区卫生院
福建晚报讯福建省派遣的第二批1000名城市帮扶医师于8月15日全部进驻该省500所受援山区乡镇卫生院。
为提高偏远山区乡镇卫生院的诊疗和管理水平,福建省从2007年开始用5年时间,每年派出省、市、县三级医疗机构的1000名城市医师,帮扶500所山区乡镇卫生院。
今年福建省卫生厅专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专题部署帮扶工作。该省还要求派遣和受援单位加强对下派医生的监督管理。派遣期满,受援单位要对下派医生进行考核。
桐城大医院专家成“乡医辅导员”
安徽日报讯桐城市人民医院鼓励各科专家成为“乡医辅导员”。他们最近通过举办不同专业的乡村医生培训班,免费寄发专为乡村医生撰写的临床医疗知识手册,加强专家与乡村医生的直接交流,让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成为不同专业的“乡医辅导员”。
如今,该市每位乡村医生在桐城市人民医院都有自己喜欢的“乡医辅导员”,许多乡村医生都和同科专家建立了密切的关系。桐城市人民医院还规定,为乡村医务人员讲课的主任级专家,医院每次给予1000元奖励。
甘肃着手新农合门诊统筹试点
甘肃日报讯日前从甘肃省卫生厅获悉,自今年10月1日起,该省将在17个县(市、区)启动新农合门诊统筹试点工作。试点县将从当年筹资总额中划出20%作为门诊统筹资金,用于对参合病人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普通门诊费用和慢性病门诊费用的补偿。
甘肃省规定,门诊统筹基金来源于参合农民个人缴费和新农合统筹基金,并按1:1比例筹集,原则上从提取风险基金后的当年筹资总额中划出20%。参合病人到普通门诊就诊,由定点医疗机构当场垫付应该补偿的门诊医药费用。普通门诊费用补偿不设起付线,补偿比例和补偿额度由各县根据情况测算而定。慢性病门诊费用先由患者全额支付,然后按规定到经办机构申请报销。
四川成立专家组服务新农合
四川新闻网讯四川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专家技术指导组日前成立。专家组将为该省实施新农合制度提供技术指导;对该省各级新农合管理中心及各定点医疗机构的工作进行检查,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制定四川省新农合基本用药目录、诊疗目录和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制度等;参与该省新农合相关医疗技术的培训工作:协助省卫生厅开展工作调研、研究新农合相关业务工作。
合肥医保规定十类费用不能报销
一、进展
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医疗费用结算体系。费用结算办法是基金管理的“牛鼻子”。当前,各地形成了一套充分体现当地特点和医疗服务水平的结算方式,建立了“以预 算管理、总额控制,弹性结算为主体,以“定额、病种、服务单元、人次人头付费、床日付费”为支撑的结算管理体系。完善了“按月预付、季度结算、年度决算”的费用拨付制度,形成了“完善结算 办法,强化内控管理,规范结算流程”的新机制。更加注重转型发展,复合式结算实现了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深化的转变。复合式结算是医疗费用结算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不同等级、不同性质医 疗机构的服务范围、服务数量、结算标准制定了不同的指标控制体系,实现了由原来简单意义“一刀切”的“定额、病种、按人头人次”付费结算,到目前“科学制定定额标准、科学确定病种及其付费 标准、科学测算人头人次标准”转变。在门规病种上,制定了“单病种定额、多病种综合定额、全年限额”的结算办法;在住院费用结算上,实行“定额结算与大病定额弹性结算、危重病大额医疗费单 独结算,肿瘤专科实行项目、定额加人次系数”的结算等办法,收到很好效果。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结算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转变。当前,结算方式科学化,结算标准确定制度化特点明显。
普通门诊,普遍实行了按人包干付费、总量控制与质量考核相结合的结算方式。门诊大病,普遍实行了“病种预算、总量控制,分类管理、弹性结算”的方式。住院费用,实行总额控制下“统一预算、 分级管理、权责明确、流程规范、操作透明”的预算管理体系。同时,建立了全省统一的异地就医结算平台,联网结算定点医院达到151家,三年来累计服务转诊转院就医人数达20.08万人;创新了基本 医保与大病医保经办模式,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与大病保险间的“一站式、一条龙,即时结算”。更加注重完善体制机制,实现了结算办法与多项配套措施协同推进的新局面。一是建立了谈判制度。将 医疗保险政策规定、管理措施、结算办法、监控指标等内容,通过谈判,细化到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协议中,协议实现了分级分类管理。二是建立了保证金制度。确定合理的保证金预留比例,住院医疗费 用普遍为10%,门诊大病普遍为5%,实行国家基本制度的基层医疗机构为2%。三是建立了日常管理及年终管理考核制度。考核内容包括结算管理、信息管理、药品管理等方面,并将人次人头比、次均费用 、药占比、耗占比、检查检验占比等作为考核指标,进行年度考核。四是建立了定期分析制度。对定点医疗机构费用支出实行动态管理,每月通报总额控制执行情况;部分市对大型检查和特殊治疗制定 单独的结算办法,建立了“四级总额预算指标”体系。
二、问题
一是对开展总额控制的理解还有差距。医疗保险第三方付费,涉及医疗机构、药店、参保单位、参保人员等各群体、各环节,参保患者病情差异性大,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这些特殊性,也导致了 医疗保险费用结算过程中,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在思想和意识中,对国家和省里的要求理解不够,落实得还不够严格。二是医疗费用结算谈判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有的地方的协商谈 判流于形式,没有把谈判机制建起来;有的地方过于行政化,一定了之,缺少沟通,推进难度大;也有的地方谈判协商后,落实难;有的谈判尚未覆盖所有定点医疗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谈判方式单一 ,谈判程序不够规范,谈判效果不够明显的问题。三是对费用支出运行规律缺乏掌握,重点领域监控分析不够。居民医保整合后,医保经办机构服务的群体,从城市扩展到农村;面对的医疗机构,从相 对少数的三级、二级医院,转向数量较大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建设,从城镇医疗机构延伸到了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站。这些挑战,与经办人员不足的矛盾叠加,总额控制的质量、科学性不高 。
三、建议
统一认识,进一步明确结算管理工作思路。人社部发〔2012〕70号和鲁人社发〔2014〕22号文件,对医疗保险费用总额控制的目的、原则、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具体结算过程中,要以提高适 应性和可操作性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基金预算管理,科学合理确定总额控制目标,细化总额控制指标体系,完善谈判机制,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推进总额控制下复合式付费方式纵深发展,形成有效 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基金的平稳运行。科学合理确定总额控制指标。一是要规范完善总额控制办法的操作规程。对总额控制的工作程序、预算管理与总额控制目标、总额控制指标确定和调整医医疗服 务监管和考核、医疗费用结算和清算、与医疗机构沟通与协商、综合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操作办法和操作程序。二是要规范总额控制标准的设置。原则上要以定点医疗机构3年以上历史费用数据和医疗 保险基金预算为基础,充分考虑医疗成本上涨以及基金和医疗服务变动等情况,完善总控指标确定、分配和调整机制。三是要做好定点医疗机构的分析。对近年的费用支出总额、支出结构、服务能力、 就医流向、基金补偿变化等指标搞好调查分析和测算,探索定点医疗机构费用支出的规律和重点,完善总额控制总量,优化总额控制结构,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继续强化与定点医疗机构的协商谈判。一 是要制定出台协商谈判办法。将协商谈判的时间安排、谈判形式、谈判内容等方面进行规范;二是要坚持谈判工作的公开透明。以公开促进公平,以透明促进共识,要将年度基金收支预算、医院预算安 排总体计划、医院预算指标核定及实际执行情况、医院预算分配全过程,医院协商确定医院医保预算指标、年终清算全过程,清算原则、清算方案、清算结果,全部予以公开。三是要把握协商谈判的重 点。首先,要将协议内容作为谈判重点,在原有“就诊人数,医疗总费用,药品、医用耗材和检查总费用”等控制指标基础上,重点要将“住院率、复诊率、手术和择期手术率”,充实到协议内容中; 其次,要把医保医师、信用管理制度作为谈判重点,将医保管理向医保医师延伸。通过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及医保医师信用档案数据库,充分发挥信用信息的激励约束作用,促进定点医疗机构及医保医师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积极探索完善更加适合居民医疗保险特点的结算方式。基层定点机构数量大、区域分散、医疗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新一轮的医改中,实施了综合改革,建立了基本药物制度,实行了零差率销售,规范了功能定位,建立了“一般诊疗费”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建立完善费用结算,是一个新的课题,要把居民医疗保险结算作为主攻方向,在结算方式、结算流程、就医引导等方面,减化程序,提供方便,提高满意率。以建机制为重点,推进结算方式的改革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