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全面发展原则

全面发展原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全面发展原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全面发展原则

全面发展原则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全息系统 生理系统 心理系统 文化系统

中图分类号:TN26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学术界从散见在马恩浩瀚的著作中找到有关论述,分析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实质,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但是,对此,创始人并未作过专章论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学者把它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未来社会最高原则的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种是当前社会现实的人的全面发展,前者乃历史哲学的研究对象,后者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从全息理论的角度,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初步分析,以期在方法论上有所创新,使教育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我们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全息系统。如果我们按照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场手工业和大工业造成人的片面发展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所作的原则规定来仔细分析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就能发现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包含着“全息”思想。所谓全息理论就是任何信息(事物的特性、属性、关系等)都为任何事物潜在地拥有,任何事物都潜在地拥有任何信息。在系统结构上,认为世界是由一系列大小不同、等级各异、复杂程度有别、彼此交错重叠并可相互转化的系统构成。每个系统又由结构较大、水平较高、机理较复杂的子系统组成。子系统中包含着各种内容相关的层次。其中母系统包含着子系统,子系统通过各种相关关系展现母系统。全息统一观是宇宙的动态观、发展观、整体观、全息观的统一,它以极为宏观的视野,以动态发展、整体全息的观点,试图揭示显序与隐序形式的宇宙形成、发展、存在的规律。

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手工工场和大工业的生产过程发现,工人被精细的分工牢固的束缚在某一道工序上,作为机器的附属品一道进入生产流水线。“由于劳动被分成几部分,人自己也随着被分成几部分。为训练某种单一的活动,其他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能力都成了牺牲品。”人丧失了自主性,“每一个人都只能发展自己能力的一方面而偏废了其他各方面”。造成了工人的知识、能力、精神道德的片面发展。马克思创始人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基础上,预言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将创造出一种新人。这种新人也就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通晓生产系统的人”。其中包含多方面的知识、能力、思想品德等内容,再次,马克思肯定了人的全面发展全息系统的内容。

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所作的原则规定也能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全息思想。马克思指出:“大工业的性质,要求劳动有变更,职能有更动,工人有全面的流动性”。马克思阐述全面发展的人应该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能力,这些知识、能力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组成具有一定层次结构的全息系统,伴随着部门流动而作相应的调整,达到自适应。在此,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全息系统的内部结构、性质未作分析,但是,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所作的原则规定为我们揭示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指明了方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内容不断地被丰富、发展。就教育而言,一般包括生理、心理和文化三个方面。由此可以将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一个统一的、开放的、多层次的全息系统,这个全息系统主要有生理系统、心理系统、文化系统三个大的子系统组成,下面又有许多不同层次的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是:

(1)生理系统。人的全面发展的生理系统主要是指人的体质体力的发展和机能的成熟。

(2)心理系统。人的全面发展的心理系统主要是指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的健康发展以及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点的、稳定的心理倾向与心理特征,如需要、兴趣、动机、态度、观点、信念、性格、气质、能力等的健康发展。

(3)文化系统。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系统主要是指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审美等方面的发展。

这三个子系统彼此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全息系统的空间网格结构。在这里,每一个微观系统都可以看作是能够映射整体特征的全息元,反应在信息联系上,作为子系统的全息元能够映射出不同等级的母系统。比如,文化子系统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母系统的生理方面、心理方面、文化方面的全方位的信息。全息元有大有小,有等级。全息元的大小,就是全息元所包含的人的全面发展信息在量上的多少。全息元越小,所包含的人的全面发展的信息也就越少。其规模越大,复杂程度越高,所包含的信息量也就越多。全息元也有信息结构的差异,每一个微观系统的全息元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独特结构与主导要素。在这个人的全面发展的全息系统的空间网格结构中,不同等级的全息元全息相关,不断地进行着信息交换。每个全息元首先是一个信宿,一个全息的接收和贮存单位,接收并贮存着来自其他部分,即其他全息元的信息;但同时,它也是一个信源,一个全息的发送单位,向其他全息元发送着各种信息。这就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全息系统内部全息元之间的“全息相关性”。

全息理论认为,个体演化过程是类的演化过程的重演。个体也是类的缩影。个体思维的发展,再现人类思维的过程。作为单独个体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要求就是遵循人类社会共同体最基本的价值准则,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更多的表现出差异性、特殊性、丰富性与多样性。生命个体的有限性,决定了所谓全面发展对个体来说只能是基本方面、多个方面,而不可能是所有方面。

(作者:海南医学院社科部助教,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参考文献:

[1]王存臻.宇宙全息统一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2]洪强强.教育学视界中的全面发展观.教育评论.2004(05)

全面发展原则范文第2篇

一、全面性原则

社会的发展都是公平的、普遍的,它不是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而是给每个人提供充分体现价值的机会,尽量挖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是提供了一个促进学生平等发展、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它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个学生和谐的发展,并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自由表现、全面发展的机会。

新课程标准中包含的全面性原则有以下几个含义:一是从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这一角度,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例如: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二是从每个学生角度考虑,新课程标准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课程体系的全面性。虽然,旧的课程标准很注意全面性的,但由于人为的把课程分为主副之别,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新的标准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作了重大变革,不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强调了评价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功能。

二、整体性原则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用一种整体的观点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将其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这里体现了一个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新的课程标准具有整体性。课程是学习目标落实到学生身上的中介。通过课程的实施,我们应当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所以,我们实施这一标准应当是完整的、全面的。二是新课程标准改革本身具有整体性。中学课程是一个有诸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新课程标准顺利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协调了课程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各要素互相配合,有机协调,使教育具有整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努力探索课程标准的整体结构极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合理的组织教育内容,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使教育任务得到全面落实并取得整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原则对我们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使学生的发展是个整体。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受到身体、认知、行为、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制约的,是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应该具有培育学生整体发展的观念。二是使学生的认知也是一个整体过程。知识的互相联系使它变成了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只有用整体的构思才能实现整体性的教育效果。三是要求我们发挥课程的综合作用。课程是有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及评价等要素构成的,我们不能只注重课程各部分的教育作用而忽视了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通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过程等的发挥课程的综合作用。

三、发展性原则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各方面更科学、更全面、更持久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因此以发展性为原则,既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通过各方面的改革,实现课程本身的发展。新标准的发展性原则体现在:首先课程注意了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实质是使学生更科学、更全面、更持久的发展。因此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普遍适应的、有无限张力和发展可能性的、可以持续地创造新知识的技能。其次,新课程本身具有发展性。课程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要求的必然反映,而社会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课程只有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实际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成为有价值的课程。也就是说,课程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再次,学生本身具有发展性。不管是从生理方面还是从心理方面来看,学生本身是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新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对课程内容计划的调整,通过对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选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的发展性还包括学生学习方法的发展性

另外,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显著特点,其目的是让学生“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以求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的发展。

全面发展原则范文第3篇

当前我国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现人口生产调控目标,应保持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为核心,以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为主体,与相关法律法规相衔接的有中国特色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连续性,融贯性和完整性,建立健全与人口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制度,如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流动人口公共服务、性别平等、养老保障、家庭发展、社区建设等各种配套政策,着力创新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生产和人口发展问题的工作机制;应完善以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少生快富”工程和特别扶助制度为主体的生育政策体系建设,全面落实优先优惠待遇并逐步扩大利益导向政策的适用范围,动态调整奖励扶助标准并建立长效机制;应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简称“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加强人口计生服务基础建设和信息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应加快人口和计划生育职业道德建设,加强青少年健康人格和社会行为教育,加强公民道德素质和诚信教育,在全社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应充分发挥中国传统生育文化的正能量,有序推进新型人口文化建设,积极倡导婚姻自由、优生优育、性别平等的现代生育观念,大力弘扬尊老爱幼、亲友邻里互敬互助的社会风尚;①应加强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的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加大科技创新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力度,加强新型计生药具的开发研究,加快出生缺陷、艾滋病等遗传性和传染性疾病防治技术研究,探索建立全国性的产前诊断信息网络和免费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制度,实现计划生育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二、当前人口生产调控机制建设的伦理原则

当前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人口生产调控机制建设,不断优化其内部结构,使诸种调控机制紧密配合,协调发展,有效运行,真正形成制度合力,确保规模适中,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适度人口生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应充分重视人口伦理的基础性的建设性的作用,遵循以下三方面的人口伦理原则:

1.和谐环境伦理原则自然界与人类本为一体,“天人合一”本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传统智慧和思维范式,其基本特征和根本要求即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随着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资源瓶颈制约更为趋紧。庞大的人口数量将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如果任由人口过分增长,将会导致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将会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人与自然的这种冲突,究其实仍是一种伦理冲突,它反映的是具有主体性的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当代人与后代人、经济社会效益与自然生态效益等方面关系时表现出来的理性自律精神高度。“促进人口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以人口的适量与适度为前提的,这一前提的确立离不开道德的参与。”和谐环境伦理是一种双向对称的、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环境伦理观,主张将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精神扩展到非人类的自然生态环境领域,谋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共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将和谐环境伦理精神融入人口生产调控机制建设,努力实现人口伦理的生态文明化转向,使人口生产向着同自然资源的再生循环相适应的方向发展,使人口的繁衍和分布向着有利于而不是有害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最优化的方向发展。

2.增益种族进化原则“人口生育必须增进而不是削弱人种的优化”。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实现种族进化的重要手段。优生是对生命质量的保证和取舍以及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和张扬;优育是采取科学、文明的方式巩固和拓展优生成果。追求优生,就要避免先天性遗传缺陷子代的出生,以至积极地增进种族的遗传健康,提高人口群体的质量;追求优育,就要促进子代的各种遗传素质在后天环境中得以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培养合格以至优秀的人类后代。优生优育既符合社会人口生产的基本价值取向,也符合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良善生育愿望。现代优生学的发展和我国优生工作的开展,也引发了一些伦理问题。面对“以什么方法或措施来实现正当的优生目标才是道德上可以接受的”的质疑,人口伦理学必须按照社会价值优先、兼顾个人价值的思路,从社会与个人、未来与当代、全局与局部以及权利与责任等方面作出利害权衡和价值选择,从目的合伦理性和手段合伦理性两方面作出回答,并再次确证人类对于生命价值的伦理信念。种族优化,是人口生产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永恒命题,现代中国理应把它作为人口生产调控的价值依据。因此需进一步顺应人口生产调控方式从生育控制到生殖健康转向的要求,不断完善人口生产调控制度安排,加强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引导人口合理发展,为种族进化和人类幸福谋福祉。

全面发展原则范文第4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自我管理;学生

中图分类号:C36

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指令的发出者,学生是指令的接受者。这种管理模式有它的优点,但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也日益暴露出它的缺陷。高中生在生理、心理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这是进行“自我管理”的条件和基础。实行学生“自我管理”有利于实现班级管理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提高班级管理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公民。本文将分析自我管理的意义和原则,结合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论述建设自我管理型班级的策略,以期为高中班级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一、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

“自我管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多种原因,中国的高中生普遍比较欠缺社会实践经历,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班级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有利于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管理协调能力、组织安排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这将极大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自我管理”使班级管理更加高效。实施“自我管理”,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信任,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进而大大提高班级管理效益。实践证明,相比传统班级管理,“自我管理”能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增强班级管理的责任感和自主能力,从而提高班级管理实效。

“自我管理”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职业幸福感。班级中实行学生“自我管理”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全面畅通的信息渠道,全方位、全过程了解班级管理状况,者有助于教师提高管理水平,增加提高职业幸福感。

二、学生“自我管理”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班级的主体,也是班级管理的主人。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独立意识,并且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承认。针对这一心理特征,班主任应该使全体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学生可以自己解决的事情,班主任决不越俎代庖。学生应该自己完成的任务,班主任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在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的应该是指导,而不是指令。

2、发展性原则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教育的成果绝不在于一时一地。因此,“自我管理”型班级的建设也应该体现发展性原则。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飞跃发展的阶段,每一次参与班级事务的管理都能给他们带来新鲜的生命体验。作为教师,我们要以发展的眼观看待学生,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从而保证“自我管理”型班级的健康运行。

3、全面性原则

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它应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自我管理”型班级的建设应遵循全面性原则。首先,班级的管理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在班级制度的建设,班干部的选拔等活动中,这一原则要贯穿始终,让班级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个个是主人”的良好局面。其次,班级的管理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途径。

三、建设“自我管理”型班级的具体做法

1、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目前,多数高中班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一个班可能只有少数学生具备管理能力,因此要实行“自我管理”就要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始。首先,要增设班级管理岗位,让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班级事务中来。如成立各种小组,这些小组可以涉及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如板报设计、学习答疑、文体活动等。这些岗位的设立既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有为其他同学提供了便利,可谓一举两得。其次,要丰富管理和文体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如班会、家长会等活动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组织和管理。

2、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

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对于发展“自我管理”型班级有重要的意义。班干部的产生,最好采用竞选的方式。班干部要有一定的任期,任期过长不利于监督,也容易损伤其他学生的积极性。任期过短,则不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最好以一个学期作为一届班干部任期,任期过后,学生重新竞选上岗。

3、完善“自我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管理需要制度。制度制定的过程要体现民主化,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由全体学生自己起稿、讨论和审议、表决通过,如此制定出的制度,学生认可,实施起来也就不会出现抵触,学生也能从制度制定的过程中感觉到主人翁的责任感,并且更深刻地理解制度的内涵,从而自觉成为制度的执行者、维护者。

4、强化“自我管理”评价

“自我管理”型班级需要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系统,倡导过程性评价,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可以给每个学生设立自己的个性化档案,档案中要记录自己在学习工作中的各种表现。在记录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的优秀,也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将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积极参与到班级事务的管理中来。

综上,“自我管理”是班级管理中一种有效的方式,但它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在班级组建初期,在班级局面混乱时,教师还是应尽快树立权威,稳定局面。“自我管理”不应该是对传统班级管理的简单否定,而应该是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万玮.班主任兵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全面发展原则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创新体系;发展原则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2-0028-01

学前教育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要进入学前儿童教育的领域,你必须经历书本和实践的双重历练,技术与艺术的双重修习,思想和体验的双重积淀。你要以哲学和心理学、人体生理解剖学和脑科学作为学前教育的敲门砖,再学习关于儿童发展和儿童教育的基本理念,从而进入一个更为具体的层次,学习如何针对儿童在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身体等方面的特点因循其规律来实施教育,你还需要学习儿童游戏、儿童文学等课程。

学前教育是儿童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这些方面是相互依赖而又相互制约的,在整个学前智育过程中缺一不可。

一、学前教育创新发展原则

(一)个体发展原则。新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社会的需求不在是单一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这就要求学前教育在培养儿童的时要注重个体的发展。儿童学习阶段处于对未知世界探知的阶段,这个阶段儿童的可塑性非常强,这就要求学前教育教师要在教育的同时注重学前儿童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二)全面发展原则。全面发展原则是指在学教教育时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素质提升。学前教育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这些方面加强自身的学习,不能一味的仅凭学生的爱好偏离了全面发展的原则。教师要在遵循教育规律,关注个体发展的同时,加强其他素质的培养。

(三)家长辅助原则。学前教育光靠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这其中还需要家长的大量努力。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父母在言行举止方面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家长要积极的配合学校做好学前教育工作,要努力的学习学前教育知识,要摒弃自身的陋习,要为孩子的发展做好规划,要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四)激发兴趣原则。21世纪需要的是创新型的人才,灌输、填鸭式教育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学前教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有计划、有目的的采取做游戏、讲故事等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教师要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做好教学设计,特别是要激发学生不擅长方面的学习兴趣。

(五)适宜环境原则。适宜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只有充分为学前儿童提高好的环境才能使他们健康我发展。面对新的社会形势,知识的学习不止停留在学校当中。学前教育要将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要积极调动学前儿童的各种学习机能,要培养他们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另外,家庭、社会要为学前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他们的发展,尽量让学前儿童少接触影响发展的不和谐因素。

二、学前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

(一)理念创新。理念先行是各项创新活动的首要任务。从根本上来看,理念是指导学前教育创新发展的基石,是如何创新,影响创新效果的根本条件。按照学前教育规律来看教育的本质是“师生”师生之间是相互信任、相互交流的两个群体,是通过知识传递搭建起来的“师生交互圈”。因此学前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创新的基本出发点,要以“服务学生的发展”为创新理念,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的适用型人才。切记学前教育不能变为政府的政治传声筒,社会文化的维护者。要尽量避免教师主管因素对学前儿童的应,要着力培养学生自身的见解。

(二)体制创新。科学、民主、高效的体制是学前教育创新的关键,只有管理体制顺畅了,问题才会有序的解决,才不会产生扯皮、推诿的情况。学术界一般将现在的教育创新体质来分为两类,一类是地方管理制;另一类是国家管理制。目前国内采用的就是国家管理制。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随时调控教育规划,缺点是受国家政治影响较深,行政干预过度会影响教育的独立发展。

(三)教育技术创新。近几年教育技术迅猛发展,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学前教育也随着计算机信息时代的到来在教学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有利于将枯燥的课本知识化作直观的信息直接反应给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创造传统教学达不到的教学环境,可以将大量的校外情景引入课堂,能够为学生提供自我提高,自我探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