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由于战略管理主要研究和解决的是企业长远性、全局性、动态性等企业可持续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理论和操作性,因此企业战略管理有别于市场影响、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偏重于职能领域的管理特点,这使得企业战略管理的教学有别于其他管理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较好的效果。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企业战略管理具有高层性和抽象性
有不少学者和学生都认为企业战略管理属于企业家或高管团队的职责,而非中层管理者或一般员工的指责,在中国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过多的讨论战略问题不助于企业绩效。这样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认为战略管理具有高层性,并不是说企业的其他员工和管理人员不能没有战略思维,只须执行;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需要中高层管理团队、一般员工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打造基于不同部门、不同管理团队之间有机结合提升企业的战略能力。战略管理的高层性指的是,企业高层或企业家在职能部门的基础上,基于整合价值和创造价值的视角制定企业的总战略,而不是全部的战略。中层管理者和一般员工要制定和执行相应的职能战略。企业战略管理同时也是一门抽象的课程,很多概念和理论都来自于国外,当然其中也有我国的战略思想。课程中的重要概念,如竞争优势、竞争战略、五力模型、竞争多态性、多元化、国际化等相关概念和理论,是相当抽象的。加上教科书中不少案例来自于国外,由于市场制度、发展阶段等方面存在差距,国外的企业案例虽然能较好的解释书本理论,但是由于中国市场制度以及中国企业现阶段发展的特征,这对于大学本科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缺乏对国内外企业的了解和实务经历,要求学生短时间内结合理论与企业实际来深入理解企业战略管理过程和相关理论,是较难的,也是抽象的。
1.2企业战略管理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很强
企业战略管理围绕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这个核心,以企业内外部战略要素为起点,分别从企业的职能层、业务层、公司层三个层面进行企业的战略制定、战略实施以及战略变革。企业的三个层面和战略的三个过程,构成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知识体系,也是让学生更清晰的了解企业战略管理的框架体系。但这个分类需要之前对企业的职能管理理论有一定的理解和综合能力,才能更进一步理解这门课程知识的系统性。相对于传统教战略管理教科书的理论体系,现在比较盛行的教科书,如希尔、琼斯、周长辉编著的《战略管理》和希特、爱尔兰、霍斯基森编著的《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都逐步加入了战略领导力、组织结构与战略、公司治理、战略性创业等新知识,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强化了管理伦理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使得企业战略管理知识不断更新和完善,理论之间存在很强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如果学生对其中的理论理解不好,可能会对整体的战略管理理论的理解偏差。
1.3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都要求学生积极融入到团队讨论当中,并且根据任务要求做好相应的材料准备、小组讨论和发言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到自己能够充分发挥,同时也要注重团队合作和知识分享;学生在探讨战略管理案例过程中,学生将会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于其中,并不断提升自己和团队的自我学习、团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能力,这些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2普通高校本科阶段企业战略管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同行交流,我们发现本科阶段企业战略管理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本科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人才。因此在企业战略管理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结合课程教学的内容和实际,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方案,将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结合起来。然而,不少学校并没有明确《企业战略管理》的教学目标,教学思路过于陈旧,忽视了国际经济一体化、产业集聚发展和网络经济不断兴起的背景下,企业管理实践需要的战略人才需要具备战略思维、较强管理认知能力的前提,忽视了学生战略思维和管理认知能力的培养,也缺乏对理论应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整合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水平。
2.2教学内容和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相脱节
从目前不少普通高校本科企业战略管理的教学实践来看,很多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设置时,过分强调教材内容和基础理论的讲授,忽视了教材内容与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的联系,例如竞争分析的五力模型和不断融合的产业发展对企业战略的影响,这都需要学生有直观的感觉才能有更深的理解;此外,真正走出学校、深入企业管理实践的课程教学很少,这一定程度上使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割裂,不利于提升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毕业后的工作能力提升。
2.3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相对落后
普通高校受制于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观念和学校资源等条件,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教师主要还是采取单向、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方法,多媒体教学仍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师生互动性不够,缺乏对学生战略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团队讨论等新型教学方式的应用,使得学生更多的依赖记忆来学习,而非通过有效的讨论、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来推动自我能力的提升;同时现在对课程考核方式更多的以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这样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团队合作方式完成战略相关问题的讨论和研究,转向以个人为主体、以记忆为主要方式的课程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团队合作等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2.4案例教学应用不够,切合中国实际的案例仍需开发
现有不少优秀教材的理论逻辑严谨,思路清晰,安排合理,但是不少教材里面的案例很多是来自于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缺乏对我国企业的案例,特别是对本地区优秀企业和我国30多年来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研究。由于存在着文化和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不少教材案例仅能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仅仅停留在理解的程度,很难让学生根据他们对产业、企业发展的理解提出他们的创造性解决方案,使得学生将理论应用能力的教学效果受到较大影响。
3提高《企业战略管理》教学质量的策略探讨和建议
结合本科阶段《企业战略管理》的课程特点、培养目标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教学质量。
3.1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根据课程特点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要坚持要求学生掌握战略管理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将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战略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管理认知能力,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要选择合适的教材,我们建议选择理论导向型课程体系为主的教材,如迈克尔•A•希特等著《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并配合实践导向型课程体系为主的教材,项保华著《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该门课程不能仅依靠一本教材,要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两本以及以上的教材。确定教学方式,理论讲授主要以三个层面、三个战略管理过程为基础框架进行战略理论的讲授,在基础上要充分引入企业案例,通过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发言,以期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论讲授、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方式。在考核方面,加强学生平时课堂讨论、小组作业和案例研究的考核比重,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应试教育向能力提升转变。
3.2围绕课程重点,积极开展案例教学和本土案例研究
战略管理案例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大量的案例演练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领会和掌握战略分析方法,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但要做好案例的选择和开发,适当选择国外经典案例是我们现在大多数教师的选择;在此基础上,我们要逐渐增加中国企业的案例,特别是30多年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优秀企业,也要引入在这个过程中失败的企业,让学生从国内外企业、成功失败两面来思考战略问题,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避免纯理论分析化的战略案例讨论,引导学生从创新、战略创业、社会创业等角度思考这些案例可能给予的商业启示。教师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要加强本地化案例研究,选择本地区优秀企业进行深入的访谈和案例研究,形成国外经典案例、国内案例和本地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案例,使得学生既能够领略到国外企业战略管理的先进性,也学习到国内企业和身边企业的经验和教训。充分利用学校、学院和老师的社会关系,邀请企业家参与战略管理课程教学,特别是案例课程的讨论,通过学生与企业家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3.3与学生深入沟通,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一、企业战略管理的定义和发展情况
早期理论研究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最早从上个世纪20年代展开的,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切斯特?巴纳德首先向介绍了战略的概念,在日趋变化的外部环境中,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必须要时时刻刻作出决定,在作出决定的过程中,就必须考虑战略因素根据外部的竞争环境来制定相应的竞争战略。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管理科学家Alfred D?Chandler出版了“战略与结构”这本书,在这本书中他把企业经营战略定义为,通过确定特定的长期和短期目标,并通过特定的实现途径来实现制定的目标。除此之外,作者在书中还分析了企业当前的面临的竞争环境,以及竞争战略和企业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企业在制定战略管理这个过程中,必须结合自身和外界的竞争环境,来制定与自身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相适应的竞争战略。同时,美国学者安索夫出版的“企业战略”一书,在这本书中,作者详细探讨和揭示了企业战略研究,使得企业战略研究前进了一大步。在这本书中,作者把企业战略管理定义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控制过程,并根据当初制定的战略规划,通过特定的途径不断进行实行,企业的高管主要是进行制定和实施战略计划。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企业管理战略就被视为为企业是否能够成功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战略管理不断推广,影响扩大。安索夫的研究创造了战略规划的先例,标志着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开始。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不同国家的学者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形成了各种特色鲜明的理论和学术观点。明茨伯格等人在他的着作“战略课程:战略管理学院概述”一书提出新颖的观点,在这本书中,作者主要从战略管理的历史背景出发,详细梳理了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至今不同学术界不同专家的各种理论流派。并针对理论研究的重点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深,互联网经济和信息经济不断快速发展,这对企业的想法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论是从学术界还是市场商界,都日益重视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并针对企业战略管理提出了各种新颖的管理理念,促进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二、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类型
企业战略管理要求企业要根据实际的经营环境和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来建设和不断完善自身的企业战略管理,企业不能够一味的模仿别人的企业战略管理,这种企业战略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不能够模仿的,是否能够有效地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战略管理,决定着一个企业是否能够持续地获得核心竞争力。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思想包括,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建立在企业独特的资源基础上,通过对企业特定的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发挥企业独特的资源优势,通过有效地发挥资源优势,获得市场的垄断地位,这样就会使得企业持续的获得竞争优势,从而获得超额利润。根据管理学术界对于企业资源的定义,企业资源主要包括三种方式,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以及组织能力。相关的专家认为,对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的资源价值进行评估,通过与其他竞争对手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企业自身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并针对企业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提出资源价值评估的三种标准,稀缺性标准以及不能被模仿标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管理学者,Prahalad和Hammer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相关的论文,就是企业核心战略管理的代表。他们认为,企业战略管理当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最为关键的要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这一组织集体的学习能力该表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表现在企业估值是否能够有效地协调各种生产技能以及各种技术或能力,使得企业业务能够紧密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从而获得。,连续的竞争优势。除此之外,美国学者斯塔克,埃文斯等人对核心能力作了进一步的补充研究,他们认为在企业战略管理当中,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强调的是企业内部的技能和集体学新的管理技能,他们认为,持续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于是否能够有效地不断提升组织能力?,这是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源泉。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适宜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独特能力为起点,并根据企业自身独特的优势为核心,根据这个制定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作者进一步提出,企业的竞争本质在于企业的战略核心,而不是企业的产品和市场结构,应该是企业制定战略并能够依据战略,有效地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其他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
除了上文的各种战略管理理论,还有集群竞争战略,这是由Michael Porter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提出来的,在作者的著述当中,作者认为企业的集群对于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在某一地理位置进行集中组织管理,在本文中,波特肯定企业集群对于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性至关重要。他认为,集中某一地理位置,相互关联的企业享受规模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好处,同时可以保持企业自身的便捷性,除此之外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企业不断进行创新。
除了集群竞争战略之外,还有合作与竞争战略理论,这一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詹姆斯?摩尔提出的一种比较新颖的,这一理论是将企业的生态系统与企业竞争战略相结合在一起,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商业管理之中,这种理论打破了传统的理论思路,突破了行业分工的局限性。 随后,Nalbagh和Brandenberg提出了“合作竞争”中的新思想理论。在书中,作者认为,企业的管理理论应该倾向于各个理论学科的整合,企业战略管理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管理学领域,而是应该结合经济学社会学以及生态学等等其他学科,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战略管理的综合。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互动和借鉴,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也可以促使企业不断积极探索如何发展先进的企业理念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战略管理;缺失及应对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主要是在突发的情况下触发的,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具备足够的经验来制定可靠的战略计划。长期规划的制定无法在短期内创造明显的利益,但是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缺失主要问题在于管理者的管理意识淡薄、缺乏制定战略管理的管理者以及中小企业战略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一、中小型企业战略管理的缺失
中小企业的竞争十分激烈,而做好企业的战略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不过目前来看我国很多的中小企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企业发展没有明确制定战略管理计划,缺乏对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视,很多企业制定的战略管理无法满足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度,具体的表现如下。
1.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意识淡薄
我国中小企业的上层管理者严重缺乏战略管理意识,主要是因为没有结合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等制定合理的规划,因此处于漫无目的的发展状态。在这一过程中,中小企业的特点直接影响了其长远的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中小企业存在问题也尤为突出,比如企业的资金不足,缺乏先进的技术,而且很多企业急于求成,在发展的过程中盲目的模仿其他企业,或者是在制定计划的同时没有真正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企业的未来发展。不过即使存在这样的问题,还是有很多中小企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缺乏科学的企业战略,但是可以在一定的机遇中求得生存。我国的中小企业战略管理作用越来越突出,一些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规划,但是由于企业的领导缺乏战略管理意识,导致企业没有长远的计划,因此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进步。
2.中小企业缺乏制定战略管理的管理者
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管理者没有重视战略管理的重要性,而且由于管理者在制定战略管理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技术,导致战略管理制定的不科学,没有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因此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很多管理者不熟悉战略管理这一概念,尤其是很多综合性的管理者无法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战略规划。很多人都是选择一个固定的模板,将自身所在企业的内容套入模式中,但是这种方式不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还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企业战略管理需要符合市场的需求,同时也要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为了进一步的促进企业发展,要求管理者具备足够的战略的管理经验,如果缺乏相关经验,也要及时学习其他企业的战略管理方式,同时加强自身的学习。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者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管理者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提高了战略管理的意识,也无法有效在短时间内制定企业发展的长期规划。
3.中小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难度比较大
很多中小企业都是在夹缝中生存下来的,因此多数没有接触过战略管理,管理者缺乏足够的经验,无法有效制定企业发展策略。企业的资源不足也阻碍了管理者的进一步规划。而且中小企业在进行战略管理的过程中忽视了市场需求这一重要因素,缺少对企业的合理判断,制定的战略管理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有些企业的战略管理在实施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众多问题,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阻碍。企业在实施战略管理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相关的任务,但是缺乏持久性,所以其难度比较大。
二、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解决策略
1.提高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我国很多的中小企业都是小型的规模,其产品的构成比较单一,缺少足够的资源。而且其发展的潜力巨大,企业竞争也在小的市场范围内。在这种小规模的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缺少专门的计划职能部门,一般仅有三到五个部门,所以管理者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主要任务。企业的战略管理从制定到实施都离不开管理者,因此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是关键要素。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管理者也需要不断的成长,缺乏经验的管理者要及时学习相关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不可完全依靠主观臆断。管理者可以参与一些培训或者是企业家的演讲课程,主要是学习更多更新的管理方法,对企业的发展有足够的了解,补充战略管理理论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此外,企业管理者要学会用人,尤其是一些专业的管理人才,可以适当放权,将一些任务交给有管理能力的部门领导,管理者要加强和部门之间的沟通,及时制定有效的企业长期发展规划。
2.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战略管理规划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激烈的企业竞争中,要想获得更快的发展,中小企业必须明确自身的实际情况。比如管理者要对企业的资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产品优势等都要进行系统的分析。为了制定更加长远的规划,企业要明确自身发展的目标。结合企业实际才能制定更加科学的战略管理规划。虽然市场环境的变化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很多中小企业存在着规模小以及产品单一等缺点,因此其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差,市场稍微的风吹草动都可能造成中小企业的巨大变化,最危险的是造成企业的破产。除了企业的自身发展之外,管理者也可以寻求其他的帮助,比如可以咨询第三方机构,通过其他机构来分析企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种方式相对来说更加科学,虽然会增加一定的成本,短期内无法见到效益,但是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在管理者不具备战略管理能力时,选择专业的机构分析企业情况是一个明确的选择。专业机构可以结合企业的信息和数据从产品、经济、市场以及资源等角度为企业做出详细的规划,可以有效的解决中小企业现存的发展问题。
3.确保战略管理实施的有效性
在战略管理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握每一个环节。尤其是企业在战略管理从制定到实施一直到反馈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为了实现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必须制定合理的战略管理计划,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求。中小企业可以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除了管理者之外,企业的员工都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认识到员工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需要为员工的长期发展做好规划,并且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宣传企业的文化,让员工意识到企业的发展愿景,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中小企业虽然在战略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是只要制定科学的战略管理规划,确保战略管理的有效实施,坚持不懈,就能够完成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
三、结论
分析了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缺失和对策,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尤其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要求中小企业的领导者可以不断提高战略管理意识,分析企业发展现状,结合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天龙.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缺失与应对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4,(08):75-76.
[2]刘昱吉.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缺失及其应对[J/OL].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2):52.
[3]李君.新形势下优化中小型企业战略管理的创新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5,17(01):100-102.
1.1EVA含义
所谓EVA,实质就是经济增加值,是一种新型的价值分析工具和业绩指标评价体系。经济增加值也称为经济附加值,是从税后净营业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入资本成本后所得。经济增加值(EVA)往往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基本原则,是一种价值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EVA本质就是“经济利润”,是通过调整财务报表所得出的,能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公式为: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
1.2EVA的基本特点
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往往不会仅仅以扩大规模作为发展的目标,会更加注重自身的价值提高。
以EVA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本使用约束机制,按照相关的管理流程,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资本使用效率,从而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EVA主要特点是:①调整会计利润,降低或者消除会计误差,提高企业经营者对投资人价值产生的重视程度。②考虑权益资本成本,对股东价值的创造与毁损能进行准确的评价。③不断优化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配置,使经营者和投资者实现“双赢”。
2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现状分析
2.1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制定适合企业和眼前社会市场发展的战略管理机制。
企业战略制定后,应该顺应经济市场的发展,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在调整过程中不断创新。但是在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制定战略后,往往是“以不变应万变”,不能对市场环境的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的分析,战略创新功能不足,可能会给企业的价值创造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
2.2企业在制定战略时,不能根据自身实际发展的特点与方向,以及市场经济的变化进行
往往战略制定盲目自大、好高骛远,不能制定出适合企业健康发展的目标,对企业后期的发展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同时,部分企业战略制定完全是照搬其他企业,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仅不能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还会给企业的有序运行造成干扰。现如今,信息量的大小已经不能成为评价企业发展好坏的标准,关键在于获取信息的时间差,谁能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变化,谁就能掌握市场,赢取广阔的经济市场空间,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这就使得企业战略制定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主动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2.3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大多数企业存在管理脱节的现象
使得员工难以进行战略实施的有效配合以及相关管理人员指令不清,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制约了企业战略管理的最佳效果。在企业实际运行中,往往会忽视这方面的问题,对战略实施过程非常不重视,这样只会使得企业航线偏离产业航道,使其丧失与其他企业竞争高利润的机会,甚至造成企业一步步走向衰败。
3基于EVA视角下企业战略管理创新
针对上述对目前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现状的分析,必须深刻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措施进行创新与完善,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经济增加值(EVA)为前提,从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与价值战略管理两个部分进行深入研究。
3.1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创新
3.1.1筹资战略管理
EVA是财务战略管理中一种重要的财务战略目标评价标准。筹资战略管理作为财务战略管理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作用是资本成本率与筹资规模的确定。企业在进行筹资战略规划时,首先必须根据自身最优资本结构要求,对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比例进行合理权衡。在企业风险可控制的情况下,引入EVA资本成本的概念,进行债务方式的融资能有效降低资本成本。一旦企业的财务风险较大,就必须选择权益融资,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从而促进企业各个阶段对风险承受能力的提升。
3.1.2投资战略管理
EVA在投资战略中考虑了所有资本成本,在选择投资规模、方向以及项目过程中必须对所有的隐性与显性成本进行考虑,全面分析各种生产能力和项目产出的盈利能力。在EVA投资项目标准基础上,能有效地控制项目投资成本,促进项目科研、预算、实施等阶段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创新。
3.2企业价值战略管理创新
3.2.1树立正确的EVA理念
EVA对全面、系统评价与衡量企业经营结果指标和发展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EVA理念以保证企业实现最大化经济价值。首先需要对利润与价值进行客观的理解,以EVA为价值核心,打通利润向价值过渡的途径,协调企业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实现企业健康发展。其次需要对投入和产出进行系统性把握,EVA重视资本成本,要求更加专业的审视投资行为,避免盲目自大的发展模式,保证项目高收入回报。
3.2.2大力降低成本支出
有效控制成本支出,最大程度节省成本投入是增加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应该提高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培养员工成本控制意识,激发企业上下降低成本支出的自觉性,实现成本管理的“效益型、管理型”。同时,企业需要制定相关的激励约束制度,实现成本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的管理。引入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与手段,加强精细化管理,为企业价值战略管理的创新提供有力的条件,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的战略管理水平。
3.2.3提高资金利用率
在采购阶段,企业应该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的沟通,最大程度争取优惠的采购付款政策,延迟付款日期。在销售阶段,制定科学高效的信用政策,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尽可能使资金回笼速度加快。在存货管理阶段,应该制定最佳库存限额,不断优化物流配送模式,提高存货周转率,降低存货资金占有率。同时需要加强与金融结构的合作,采取灵活的贷款、还款政策,最大程度降低财务费用的支出,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与价值,促使企业战略管理水平的提升。
4总结
一、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果
教学团队按照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建设规划和学校优质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内涵及标准的要求,不断完善课程建设内容,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课程网络教学资源、教学改革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教学要求。课程总体上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案例演示”+“学生自主讨论”+“学生利用现代Internet手段了解更多课外知识”的教学模式,从多角度、多方面较好地掌握知识。在沿袭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战略管理的讲授内容尽可能多的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课堂讨论,并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加典型案例的视频教学。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战略管理基本实务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以“少而精”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精讲多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程以闭卷方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期末成绩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进行评定,即“期末总评成绩=“期末卷面成绩的70%+平时成绩的30%”;期末闭卷考试占总分的70%,重点考核知识点,采用标准化规范试题,题型为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案例分析题等;平时成绩由学生平时的出勤率、期中考试成绩、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及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四部分量化组成。
师资队伍。企业战略管理教学团队共有9名教师,平均年龄为38.7岁,全体成员的学历均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9名成员中有1名老师具有正高级职称,四位老师具有副高级职称,四名老师具有讲师职称,具有副高及其以上职称的比例为56%。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具有扎实的教学功底,教学认真、负责,能够胜任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团队发扬“传帮带”的传统,老教师将好的教学经验传授给年轻教师,通过参加各种项目申报带动年轻教师多出成果。2012—2015年间,团队成员有四项课题项目获得省级社科课题经费资助,一项获教育厅资助,二项获市级社科联资助,有1本教材公开出版发行。通过开展教学研讨、参观企业等一系列活动,教学团队的专业视野得到了拓展,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了提升。
教学条件。团队成员按照课程教学改革规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制了《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实施方案》,该方案反映了企业战略管理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使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更加规范。团队不断完善各类教学辅助环节,例如,围绕教学需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对一的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提问、解答。授课教师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充分利用图片、视频及PPT课件辅助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依据我校教务管理系统“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内容,10、11和12级共6个工商管理班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平均分为93.3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作业布置、教学方式等10项内容的平均满意度为93.09%。课程网络教学资源。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内容共有15个一级栏目和52个二级栏目,一级栏目涵盖课程介绍、教学团队、基础资料、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考核、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评价、教学互动、教学总结、教学后记和网上教学等内容。在课程建设期间教学团队适时充实相关栏目,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新增加了-“教学综合案例”一栏内容,这些案例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便于学生理解企业如何制定战略一题,利于案例教学的开展。在“网上学习”-“辅助学习网站”增加了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库、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等内容。在课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录像”中新上传老师的视频课程内容,三年内教学团队中2/3的主讲教师有授课录像上网。教学团队会将最新的试卷分析报告、教学总结等资料上传到课程网络资料库中,将学生的毕业实习报告上传至“实践教学活动”栏目中。现阶段,《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各类教学网络资源不断完善,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学生查阅教学相关资料更加便捷。
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团队立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探索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团队成员积极开展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探索”和“项目教学法在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两项校级教改项目的研究,结合教改项目对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体系进行了有计划、有目的的改革,调整了专业有关课程的授课内容,加大了理论应用的比例,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将教学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研究两大组成部分,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教学环节。教学团队结合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围绕企业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本土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些调查研究。
二、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中,为了消除教学环节与工作环境之间的差异,需要模拟工作情境,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为了让学生在课堂或实验室感受企业经营实战中的冲突,并自觉根据所学知识解决企业经营出现的问题,需要设计企业经营管理的学习情境。在设计学习情境时需要借助实验室的软件或沙盘进行模拟,形成模拟对抗。而现阶段由于我校企业战略管理优质课程的建设经费较少(共计5000元),难以购买现代化的实训教学软件开展高层次的实践教学项目,导致课程建设在仿真教学环节设计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体系相对庞杂,涉及的内容太多。例如,在战略分析的宏观环境分析中涉及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等问题;在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中又涉及到财务、营销、生产运作等方面;在战略选择环节,涉及到复杂难懂的成本驱动因素、差异化驱动因素以及理解一体化战略、多元化战略所必需的交易费用理论、范围经济理论等;在战略实施环节,涉及战略与组织结构、战略与制度流程、战略与领导、战略与企业文化等问题。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企业战略的内涵,任课教师必须对企业的运营管理有全面和深层次的把握,而现实情况是在任务重、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教学团队没有机会外出学习,没有能力购置相关的教辅资料和书籍,导致课程教学在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发展方面相对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建设目标的实现。同时,企业战略管理这门课程较为宏观,需要讲授者具有丰富的企业从业经历,而教学团队成员大都大学一毕业就进高校当老师,缺乏企业从业经历,未来教学团队急需引进或培养双师型的教师。
三、课程建设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