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安全的措施

生态安全的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安全的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安全的措施

生态安全的措施范文第1篇

生态安全的概念,最早是由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ASA)于1989年在提出建立全球生态安全监测系统时提出的,它是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社会次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组成一个复合人工生态安全系统。①生态安全具体体现为生存资源满足和保证人类基本生存需求的状态,与生态环境能力密切相关。

预警即提前警报,对于即将到来的危险和灾难进行提前警报,以采取相应的防范和避免措施,从而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的程度。生态安全预警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预警分析、预警对策。预警分析是对生态系统的逆化演替、退化、恶化等现象进行识别、分析和诊断,并由此作出警告;预控对策是根据预警分析的活动结果,对系统演变过程中的不协调现象或可能发生的生态危机表现出的征兆进行总期控制与矫正。②通过这两方面的协调配合,从而更好地实现维护生态安全的目的。

二、建立健全生态安全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1、有利于节约人力、物力资源,维护生态安全。

《礼记·中庸》曾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才能对事情的成功有利。对于生态安全预警机制,其设立不但有利于维护维护生态安全,更重要的是,对即将到来的生态危险进行提前预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能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减少因为生态灾害而带来的财力损害。

2、是坚持预防原则的重要举措。

由于生态资源受到破坏后的危害严重性和不易再生性,预防原则成为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一项重要原则。环境保护中的预防原则是指人们利用环境资源的时候,注意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同时采取预防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相应措施,从源头保护环境。而对于维护生态安全中的预防原则,即采取预防措施来保护人类的生存的资源,维护人类的生存需求,从而实现生态安全与稳定。

三、我国当前政策与法律对生态预警机制的规定和不足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组织宏观经济预警研究,很多学者如郭中伟、傅伯杰等在不同的领域对生态安全预警机制进行了研究,中国科学院也将"国家生态安全的监测、评价与预警系统"研究作为2000年的重大项目。③当前我国法律对于生态安全预警机制的规定散见于各类部门规章、条例中,如2007年6月11日起由中国气象局颁行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于传播办法》,对于气象灾害进行预警的方法进行了规定。同时各地方也颁布了诸多地方法规,针对各个地方的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规定。这些规章和条例从法的角度上对于预警机制进行了规定,对于完善预警机制,规制社会秩序,维护生态安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第一,政府部门反映过慢,不能及时的颁布相应的政策、法规。

近期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范围内都发生了许多严重的"生态灾难",我们在呼喊"多难兴邦"口号的同时,也要检讨自身的行为,同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来预防、减少由于生态危机而带来的损失。以地震灾害的法律规定为例,当前地震预警机制主要适用1998年12月16日施行的《地震预报管理条例》,今年5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正式施行,它是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对曾在24年前遭到清理的地震群测群防工作予以肯定,并将其纳入国家监测和预防体系。但总体上对于地震预防的规定不是很详尽。而且根据《地震预报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当前对于地震预防中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责任认定不但不明确,而且还存在处罚过于轻泛、不严厉的情况。因此,在当前生态危害日益严峻的时刻,政府部门应当及时有效的修改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加大惩罚的力度,真正发挥政府的作用。

第二,多为地方性法规和部门条例、规章,效力等级地下,且没有形成一部系统的法律。

目前我国对于预警机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多见于部门法规、规章及条例,处于效力等级比较低下的地位。而对于预警机制的地方性法规,制定的时候只会考虑本地区的生态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等因素,相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环境资源,具有局限性。更重要的是,当前我国对于生态安全预警机制并没有形成一部系统的法律,法律作为效力层次等级最高的法,可以从最高、最广的角度对相关行为进行调整。我国当前并没有形成一部系统的相关法律,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预警机制的作用。

第三,对象范围过窄,规定不详尽。

生态安全预警机制所设立的目的在于维护生态安全,进而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从而对于生态安全的保护就要涉及到生活各个方面,保持水土、水源、动植物资源、大气、矿藏等能被人类做到合理、有序、长期的利用。而当前我国对于生态预警机制所涉及的范围仅涉及到气象安全、食品安全等几个层面,只将着力点放在这几个方面,并没有做到全面系统的进行预警,这对于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协调发展,显然是不足的。

四、我国当前政策与法律对生态预警机制的发展和健全

首先,应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根据现实的生态状态,迅速有力地调整当前的政策,对当前发生的温室效应、火山喷发等生态危机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将生态预警作为预防生态危机和减少人员财产损失的一项重要举措予以规定,更好地实现政府的权能。二、将生态安全预警机制的发展作为政府政绩考核的一个方面,对没有按照规定设置设立相应的生态预警机构的政府部门进行严肃处理。三、积极鼓励推动当前学术界对于生态预警研究机制的进行研究的步伐,使其朝着更加全面、完善、科学的发展。

其次,应制定一部全面系统的《生态安全预警法》,从法律的层次和高度对生态安全预警机制作出系统的规定,整合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的生态状况来进行预警机制的规定。同时还应当扩大对于生态安全预警机制的范围,将其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各个层面。从而对各类生态危机的出现都可以作出及时有效的预防,并提出向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的维护生态安全。

最后,要明确处罚原则,加强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于违反生态安全预警的相关规定的各类行为要区分其界限和情况来进行相应的处罚,根据其犯罪性质、主观心态、客观后果等各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和界定,做到权责明确。同时要加强打击违反预警机制规定的力度,对于在预警工作中、不负责任的工作人员,以及知情不报、只顾自身安危的公民都应作出相应的处分。从而充分发挥出法律的震慑作用,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参考文献:

①肖笃宁,陈文波,郭福亮.论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3):354-358

②仇蕾,王慧敏,贺瑞敏.流域生态系统的预警管理框架研究[J].软科学,2005,19(1):46-48

生态安全的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桂西

中图分类号:F299.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9-0154-04

目前,不少国内外学者已从生态安全(the Ecological Security,ES)的角度研究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生态安全(ES)[1]是当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前沿课题,是整个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基础,没有生态安全,生态系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资源安全是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资源安全是资源安全的重要方面之一。

一、土地生态安全的定义

生态安全问题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生态安全一般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前者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2~4],后者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映。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相关的论述几乎属于空白,众所周知,土地生态系统是地表、地上、地下特定土地空间内由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构成的生命系统与由气候、土壤、地貌、岩石、水文等构成的环境系统复合而成的整体[5]。因此,土地生态安全(the Land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LRES)是指特定研究区域内土地资源所处的生态环境,处在一种没有或少有污染威胁的健康、平衡可持续状态,同样也包括土地自然生态安全、土地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且土地自然生态安全是土地生态安全的核心基础。

二、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基准体系

根据区域土地生态环境安全判别原则,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基准体系如下:

生态安全值

三、桂西地区土地安全评价

1.研究区域概况

桂西地处广西西部,百色地区中部,云贵高原与南岭丘陵的过渡地带,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右江上游,位于东经106°07'-106°56',北纬23°33'-24°18'之间。现辖百色市和河池市,由于贫困、紧张的人地关系和典型生态环境,已成为影响其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迫切需要寻找生态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土地可持续利用途径。

2.桂西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生态环境状态,更要反映出对生态安全有潜在影响的重要因素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另外也要考虑生态安全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根据区域性、科学性、整体性、代表性、敏感性、可比性、非兼容性、动态发展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同时考虑到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各评价因子的复杂关系和研究区域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水平参考国内外相关成果[6~8],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三方面建立桂西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A:桂西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A;系统层B:土地自然生态安全系统B1、土地经济生态安全系统B2、土地社会生态安全系统B3;状态层C:土地资源数量C2、土地资源质量C2、土地经济投入压力C3、土地经济产出能力C4、土地人口承载指数C5、土地整治能力指数C6;变量层D:人均耕地面积D1、耕地有效灌溉面积D2、耕地动量动态平衡率D3、森林覆盖率D4、水土流失面积比率D5、土地抗灾能力指数D6、土地多样性指数D7、耕地生产力指数D8、农田旱涝保收率D9、土地石漠化率D10、人均GDPD11、单位耕地面积农机总动力数D12、单位耕地化肥农药负荷D13、单位耕地粮食产量D14、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D15、农民人均纯收入D16、人口密度D17、公路密度D18、城镇化水平D19、区域开发指数D20、就业率D2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D2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D23。

四、桂西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与分析

1.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权重(W)的确定是一项探索性很强且难度大的工作,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在获得有关专家学者打分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构造判断矩阵,然后计算各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在一致性检验的基础上进行总排序得到各层次指标的权重。

变量层D1~D23对目标层A的总排序结果(即各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为:0.0873、0.0246、0.0207、0.1326、0.2396、0.1053、0.0416、0.0342、0.0330、0.0612、0.0058、0.0620、0.0147、0.0196、0.0039、0.0039、0.0289、0.0067、0.0289、0.0136、0.0136、0.0092、0.0092。通过计算:CI=0.0615,RI=1.0980,CR=0.0561≤0.10。所以变量层D对目标层A的层次总排序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具有较为满意的一致性。

2.评价指标安全指数

根据相关文献,笔者采用以下方法计算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各指标的安全指数[7~0]:

其一,安全趋向性为正向。如以“安全”为标准值,且实际值(x)≥(s),(s)为标准值,则安全指数为1;否则,安全指数就为x/s。如以“不安全”为标准值,且x≤s,安全指数就为0;否则,安全指数就为1-x/s。其二,安全趋向性为逆向。如以“安全”为标准值,且x≤s,则安全指数为1;否则,安全指数为x/s。如以“不安全”为标准值,且x≥,则安全指数为0;否则安全指数为1-x/s。通过计算,桂西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安全指数如表所示:

3.评价指标单项安全值

土地生态安全单项指标的安全值计算的数学模型:S=P'×W,其中,S为土地生态安全的单项指标安全值,P′为单项指标的安全指数,W为单项指标的权重。计算得出单项指标安全值如表2所示:

4. 综合评价及分析

确定综合安全值,常用的数学方法是很多的,如指数和法、指数积法以及指数加乘混合法等。本文采用指数和法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得到2004年桂西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

百色市综合安全值:其中百色市0.6564,右江区0.8264,田阳县0.6591,田东县0.6914,平果县0.5458,德保县0.6071,靖西县0.5505,那坡县0.6311,凌云县0.5662,乐业县0.6807,田林县0.8136,西林县0.7905,隆林县0.6089。

河池市综合安全值:其中河池市0.6899,金城江区0.8063,南丹县0.7444,天鹅县0.6922,凤山县0.6085,东兰县0.6185,罗城县0.6695,环江县0.8540,巴马县0.7114,都安县0.5255,大化县0.6375,宜州市0.7643。

从计算结果和示意图可以看出:河池市、百色市各县、区、市土地生态安全值存在着明显差异。

5.桂西地区土地生态安全差异分析

(1)右江区、田林、西林、金城江区、南丹、环江、巴马、宜州市等处于“良好”状态,土地自然资源数量都比较丰富,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高,土地资源质量方面也较好,森林覆盖率都相对较高,自然生态安全系统的安全值都在0.5481以上,而经济和社会生态安全系统的安全值优势不太明显,但总的来说都与本文所用的国际、全国、全区标准尚有差距。因此,在该区域要充分发挥其土地自然资源的优势,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提高其土地自然生态安全性。

(2)百色市、田阳、田东、德保、那坡、乐业、隆林、河池市、天鹅、凤山、东兰、罗城、大化等处于“一般”状态,其主要原因是土地自然生态安全系统的安全值相对较小,社会和经济生态安全系统的安全值相对较高,该区域必须加强土地自然生态安全的保护,在开发中给予保护,同时保证经济和社会生态安全系统的健康发展。

(3)平果、靖西、凌云、都安等生态安全都处于“较差”状态,其主要原因是自然资源相对缺乏,自然生态安全子系统的安全值相对较低,一般都在0.3587~0.4257之间。经济生态安全子系统的安全值在0.0570~0.0884,社会生态安全子系统的安全值在0.0677~0.0789之间,综合安全值在0.5255~0.0.5662之间,所以该区域必须加强土地自然生态安全建设,同时不能忽略经济和社会生态安全建设。

五、对策建议

1.尊重自然,重视土地生态自然修复的能力

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加快植被恢复,实现土地生态的自然修复,必须千方百计创造出能充分发挥土地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的条件。

2.制定保护耕地政策,确保耕地质量,提高耕地生产力和抗灾能力

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是维护生态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力推行复垦、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强化耕地质量保护,控制农田污染,保护农业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同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土地自身和社会的抗灾能力。

3.控制“三废”,加大对土地生态建设的投入,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土地生态环境建设与土地污染防治要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严格控制工业“三废”污染。同时应当重视和使用生态农业技术,从思想上扭转重施化肥的倾向;在耕作方式上,在实行不同农作物轮作的同时,要适当增加养地作物;在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方面,建立并推广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减少农药对土壤及生态环境的破坏。

4.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制定区域产业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区域生态安全的因素。要大力开展土地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整治,停止一切对土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可循环产业,限制有污染产业的发展。由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限制,我们实际上已不具备继续粗放外延扩张的条件,必须走出一条以提高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的土地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5.树立生态安全观

土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区域生态安全受到威胁,直接的原因都是由于民众或其他社会主体不当行为引起的。因此,要维护区域的生态安全,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最主要、最基本的就是唤醒人们的生态安全意识,树立生态安全观念,将维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作为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基本准则。

6.控制人口增长,加速城市化进程,缓解人地矛盾

在土地资源不可能增加的情况下,人口的增长始终是土地资源供求的主要矛盾。控制人口增长是缓解人地矛盾,促进人地平衡的根本措施。从非农用地管制来看,重点在于非农业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土地利用方向的置换,实现非农用地的高效、有序利用,减轻非农业发展对农地用途转换需求的压力,从而更好地实现耕地资源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刘勇,刘友兆,许萍.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J].资源科学,2004,(3):69-75.

[2]肖笃宁,陈文波,郭福良.论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J].应用生态学报,2002,(3):354-358.

[3]王根绪,程国栋,钱鞠.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151-1156.

[4]焦学军.生态安全的监测与评价[J].防护林科技,2003,(4):32-34.

[5]王万茂,高波,夏太寿.土地生态经济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50-56.

[6]刘勇,刘友兆,许萍.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J].资源科学,2004,(3):69-75.

[7]罗贞礼.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系统聚类分析[J].湖南地质,2002,(4):252-254.

[8]张建新,邢旭东,刘小娥.湖南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J].湖南地质,2002,(2):119-121.

生态安全的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安全影响因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TD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煤矿通风安全指的是在整个煤矿运转过程中,为保证有害气体顺利安全排放及保证工作人员有足够氧气,保证煤矿整体安全运行而必须达到的安全程度。本文主要研究我国煤矿通风安全影响因素,并针对通风安全问题提出防范措施,为我国煤矿通风安全方面提供借鉴,促进我国煤矿事业的安全稳定发展。

我国煤矿通风安全影响因素

煤矿通风安全问题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该问题不仅关系到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还关系到整个煤矿的运行,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下面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人为因素

在煤矿的整个运转过程当中都离不开人的参与,从底层煤矿工人到技术人员,从中层管理到高层管理,人是煤矿运转的关键因素。因此,煤矿通风安全同样也离不开人的参与。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人为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安全意识

煤矿安全意识指的是煤矿在运转过程中,各级人员必须时刻注意的安全,其中包括他人安全和自身安全。煤矿通风安全意识不仅关系到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还关系到整个煤矿的运行,因此,加强煤矿通风安全意识极为重要。

然而在实际的煤矿运转过程中,煤矿通风安全意识的缺乏是一种常见现象,这也是煤矿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总体而言,煤矿通风安全意识的缺乏原因有两个:第一,员工自身安全意识缺乏,主要在于员工安全意识薄弱,警惕性低,忧患意识差。第二,高层管理者责任心弱,没有真正的做到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这两方面是造成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

员工培训

员工培训指的是煤矿企业为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而进行的思想、知识、技能的培训。员工培训不仅能够直接提升工作人员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还能提高员工机械操作技能,进而提高煤矿生产效率。

员工培训的缺乏也是造成煤矿通风安全问题的隐患,员工培训缺乏的主要原因在于上层领导者。上层领导者没有形成系统的员工培训体系,未能正常周期性组织或培训人员水平低等,都会影响员工培训效果。因此,加强员工培训,对于提高煤矿企业安全度和安全生产极为重要。

物质因素

在煤矿通风安全当中,物质因素作为硬性因素,同样是影响煤矿通风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对物质因素的分析,对于解决煤矿通风安全问题极为重要。影响煤矿通风安全问题的物质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种:

过量能量

过量能量指的是由于煤矿采掘设施、运输设施、通风排水设施等各类设施受到内外力影响而造成的撞击、坠落、翻车等现象,这些过量能量也是造成煤矿通风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

由于煤矿采掘主要在狭小的地下空间进行,各种设施错综复杂,相互发生碰撞、挤压、磨蹭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相互碰撞、挤压、磨蹭很可能产生火花,若在煤尘、瓦斯浓度较高的地方,极易造成煤矿事故,给员工生命及企业生产带来损失。因此,警惕过量能量也是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方面。

危险物质

煤矿井下危险物质颇多,最常见和最容易引起煤矿事故的莫过于瓦斯了。近几年,由于瓦斯爆炸而造成的煤矿事故数不胜数,给企业及个人带来灾难。瓦斯爆炸发生的条件有三个:高浓度的瓦斯、火源和充足的氧气。分析瓦斯爆炸条件,对于防治及杜绝瓦斯爆炸意义重大。当然,煤矿井下的危险物质不光瓦斯,还有其它极易引起爆炸的物质,减少及杜绝这些物质才能将将煤矿事故降到最低。

环境因素

在煤矿通风安全影响因素中,除了人为因素、物质因素外,还有一种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环境因素。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科技环境因素

科技环境因素主要指的是科技装备及科学理论研究。首先是科技装备,高端的科技装备能够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低劣的科技装备会增加煤矿事故的发生。因此,加紧研发及购买先进科技装备显得尤为重要。再者就是科技理论,煤矿企业关于煤和瓦斯的发生理论应该有较深入的研究,加强对煤和瓦斯发生理论的研究不仅能够了解瓦斯发生机制,杜绝瓦斯爆炸事故,而且对员工人身安全及企业生产有重要指导意义。

管理环境因素

在煤矿通风安全影响因素当中,管理因素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管理方式、管理人员是两大方面。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是个极其复杂的科学,是全面系统的工作,安全管理方式不正确将会严重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给企业和员工带来威胁和伤害。同样,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水平的高低及责任心的强弱将直接对煤矿通风安全产生影响。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指的是煤矿过度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包括地表下沉、土资源浪费等,这也是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重要因素。煤矿周围环境的破坏不仅直接影响到煤矿设施的安全、员工生命安全,而且对煤矿的正常运转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改善周围生态环境质量,为煤矿开采提供好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煤矿通风安全防范措施

通过以上列举煤矿通风安全的影响因素,煤矿通风安全防范措施也就迎刃而解了。煤矿通风安全防范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第一,人为方面,增强员工煤矿通风安全意识,加强煤矿通风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和科技水平。第二,加强对过量能量及煤矿危险物质的检查和防范,将危险降到最低。第三,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创造及购买先进高端设备,加强煤矿理论研究及学习。第四,增强对煤矿通风安全的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第五,为煤矿的开采挖掘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以上措施,煤矿通风安全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总结:

煤矿通风安全是煤矿安全的重中之重,煤矿通风安全问题关系到煤矿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工人的生命安全以及其它各行业的顺利开展。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煤矿通风安全影响因素,并针对通风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煤矿通风安全问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张飞,范文胜,祁昊. 矿井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J]. 煤炭工程, 2010,(05)

[2]吴立云,杨玉中,张强. 矿井通风系统评价的TOPSIS方法[J]. 煤炭学报, 2007,(04)

生态安全的措施范文第4篇

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基于生物技术发展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人们提出了生物安全的概念。所谓生物安全一般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所能造成的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

基因工程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世界各国对基因工程研究及其产品的应用已有了高度的重视,实际上就是涉及“生物安全性”问题。生物安全性就是生物体对人体及生态系统是否安全,一般特指生物体经过基因工程改造后对人和生态系统是否还依然安全。

(来源:文章屋网 )

生态安全的措施范文第5篇

1、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包括项目申报单位的主营业务、经营年限、资产负债、股东构成、主要投资项目、现有生产能力等内容。

2、项目概况。

包括拟建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地点、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等内容。

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1、发展规划分析

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要求,项目目标与规划内容是否衔接和协调。

2、产业政策分析

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产业政策的要求。

3、行业准入分析

项目建设单位和拟建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行业准入标准的规定。

第三章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1、资源开发方案

资源开发类项目,包括对金属矿、煤矿、石油天然气矿、建材矿以及水(力)、森林等资源的开发,应分析拟开发资源的可开发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等,评价是否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2、资源利用方案

包括项目需要占用的重要资源品种、数量及来源情况;多金属、多用途化学元素共生矿、伴生矿以及油气混合矿等的资源综合利用方案;通过对单位生产能力主要资源消耗量指标的对比分析,评价资源利用效率的先进程度;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是否会对地表(下)水等其它资源造成不利影响。

3、资源节约措施

阐述项目方案中作为原材料的各类金属矿、非金属矿及水资源节约的主要措施方案。对拟建项目的资源消耗指标进行分析,阐述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等方面的主要措施,论证是否符合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的相关要求。

第四章 节能方案分析

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阐述拟建项目所遵循的国家和地方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阐述项目所在地的能源供应状况,分析拟建项目的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根据项目特点选择计算各类能耗指标,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阐述是否符合能耗准入标准的要求。

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阐述拟建项目为了优化用能结构、满足相关技术政策和设计标准而采用的主要节能降耗措施,对节能效果进行分析论证。

第五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1、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包括项目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土地利用状况、占用耕地情况等内容。分析项目选址是否会造成相关不利影响,如是否压覆矿床和文物,是否有利于防洪和排涝,是否影响通航及军事设施等。

2、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占地规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集约和有效使用土地的要求,耕地占用补充方案是否可行等。

3、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

对拟建项目的征地拆迁影响进行调查分析,依法提出拆迁补偿的原则、范围和方式,制定移民安置规划方案,并对是否符合保障移民合法权益、满足移民生存及发展需要等要求进行分析论证。

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l、环境和生态现状

包括项目场址的自然环境条件、现有污染物情况、生态环境条件和环境容量状况等。

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包括排放污染物类型、排放量情况分析,水土流失预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对流域和区域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

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按照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政策法规要求,对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提出治理措施,对治理方案的可行性、治理效果进行分析论证。

4、地质灾害影响分析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建设的项目和易诱发地质灾害的项目,要阐述项目建设所在地的地质灾害情况,分析拟建项目诱发地质灾害的风险,提出防御的对策和措施。

5、特殊环境影响

分析拟建项目对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和自然景观等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

第七章 经济影响分析

1、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

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通过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评价拟建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2、行业影响分析

阐述行业现状的基本情况以及企业在行业中所处地位,分析拟建项目对所在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的影响,并对是否可能导致垄断等进行论证。

3、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对于区域经济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应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空间布局、当地财政收支、社会收入分配、市场竞争结构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证。

4、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投资规模巨大、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进行宏观经济影响分析。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项目,应分析拟建项目对经济安全的影响,提出维护经济安全的措施。

第八章 社会影响分析

1、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阐述拟建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活动对项目所在地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

2、社会适应性分析

分析拟建项目能否为当地的社会环境、人文条件所接纳,评价该项目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性。

3、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