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全面发展的理解

全面发展的理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全面发展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全面发展的理解

全面发展的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 个性发展 全面发展 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08—03

“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是20世纪中期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并广泛流传的教育思想,传入我国已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但是,这种教育思想一经在我国传播就受到教育理论界和实践领域的广泛重视,一时间教育理论界都在研究和评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小学校教师中也掀起了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热潮。今天,当国外各种教育思想如潮水般涌入我国时,“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仍然焕发着耀眼的光芒。然而,这种教育思想即便是早已被我国教育界广泛接受,但并不代表它就被人们真正理解了。相反,在对“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认识上,仍然存在某些误区。

一、把“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理解为狭隘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

“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是苏霍姆林斯基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个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出发,在大量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社会主义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所谓“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按照他的话说,即“意味着劳动与人在各类活动中的丰富精神的统一,意味着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的相互关系上的道德纯洁,意味着体魄的完美、审美需求和趣味的丰富及社会和个人兴趣的多样”。对这一观点的诠释,我国教育界有人将其理解为狭隘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即人人都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受到全面训练,得到全面发展。这种理解必然导致:其一,不能理解“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对象是单数的现实的“个人”而非抽象的复数的“人”;其二,只重视“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中的“全面发展”,忽视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中,教育工作者若从这种偏见出发,必然会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严重伤害。

首先,我们应注意到“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思想是以马克思的个人全面发展学说为基础的,我们必须对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特定历史背景进行考察,才能更好地理解“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对象范畴。马克思提出的个人全面发展学说,其历史背景有二:一是,当时只有少部分特权阶层有权接受教育,而广大劳苦大众只能参加生产劳动,这种劳动与教育的分离直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二是,深入到工业生产过程内部,由于受过细分工的制约,每个人都终其一生地从事一种职业,成为整个机器中的一个部件,从而造成人的全部潜能的一部分过度畸形发展而另一部分闲置荒废的片面发展局面。因此,马克思指出,所谓个人的全面发展就是“社会中的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中每个人的智力和体力全面、自由、充分地发展。可见,马克思是在“有人受教育,有人受不到教育”的背景下,在“社会中的每个人”的视野中提出个人智力和体力全面发展的。

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提出的,是对马克思的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进一步发展。他认为,教育要因人而异,必须使人的多种多样的才能、天资、意向、爱好、兴趣等个性特点得到充分地发挥,教育“就是让走向生活的每一个青年男女的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可见,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对象指向的是单数的现实的“个人”。

全面发展的理解范文第2篇

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

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关系历来是我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通常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两者是对立的,讲全面发展就要排斥个性发展,追求个性发展就是否定全面发展;另一种认为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张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个性发展。

考察两者的关系,首先得搞清楚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什么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个体所有的方面都得到发展吗?就是所有的人都得到同样的发展吗?显然不是。全面发展说的提出实际上是创始人针对当时工场手工业工人的片面发展状况而言的。我国著名教育家张楚廷教授认为,就全面发展而言,它主要不是一个量的概念,它特别关注的是某些基本方面的发展。而非一切方面,也不可能一切方面都得到发展;全面发展并非各方面素质的平均发展,也不可能平均发展,实际上,学生不可能在德智体上全面发展,甚至也不可能在某一基本方面上得到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不同的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由于处于不同的环境,扮演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经验以及不同的智慧品质、兴趣爱好、价值观念、人生追求等,对教育也会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因此全面是个人的全面,全面发展的过程,是个人的个性形成的过程。不管是群体还是个体,这种素质发展的差异性,构成了个性发展的必然前提,同时,社会的丰富多彩也需要个性迥异的个体而不是同规格的“标准件”人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作为一个学生一方面要掌握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在某一门学科上有突出的兴趣和特长,以凸显其才能、尊严、自信和今后持续发展的动力,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这是个性发展的必然性需要。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说,取代资本主义“物的统治”的新的社会形态的特征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由此可知.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关系极为密切。说的是全面发展,但落脚点是以其为基础的自由个性的发展。关于个性发展,张楚廷进一步指出,从内容说,马克思说的主要是个性发展,丰富个性的发展和自由个性的发展,若从量的方面讲,是全面发展,若主要从内涵方面看。是个性发展。综合起来讲,全面发展实质的关注是个性发展。这指引我们从全面发展的实质着手来考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关于两者的关系,可做如下分析。一是从内容上看,全面发展包含两部分内容,即基本方面的发展和个性发展,可见个性发展指的是全面发展中的个性发展。基本方面的发展即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个性发展是相对于基本方面的发展.指个性心理尤其是主体性、独特性、创造性方面的发展。如果一个人基本方面都发展好了,但没有自己特色,每个人都一个模子同一个标准,显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突出个性发展应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二是从逻辑上讲,个性发展的对立面是共性发展而非全面发展。全面的对立面是片面,全面发展在本质上的对立面应当是人的发展的基本范畴上的不完整性即片面发展。个性的对立面是共性,共性是指在群体和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共同的需求与兴趣,普遍的生活习惯、理念、规则和秩序,因此,个性就是个体与群体属性表现出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地方即特殊性、个别性,显然易见,个性发展的对立面是共性发展而非全面发展。三是从效果上看,全面发展并不影响和阻碍个性发展,并不影响人在某方面的特殊性、个别性、创造性的发展,并非要以牺牲个性发展为代价。真正的全面发展教育关注的是学生在所有不同方面的一种有差异的和谐,把全面发展理解为个性发展是更靠近了创造教育,相反,把全面发展理解为平均方方面面的发展,则是远离了创造教育。实际上,每个人个性的充分发展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基本源泉,而且,“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把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对立起来,用全面发展排斥学生的个性发展,结果不仅损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损害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个性发展与个人主义

个性发展与个人主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个性发展常指个体的个性倾向性与个性特征的组合与发展,反映个体的整体精神面貌。关于个人主义。我们要全面看待,不妨用广义与狭义加以区分。美国是世界公认的个人主义思想的典型,崇尚个人主义,他们不是把个人主义看成―个缺点而是看作一种近乎完美的品德,它代表创造性、开拓性、积极进取精神以及不向权威屈服的自豪,因此,个人主义通常产生骄傲感。美国人还认为个人主义是美国文明最独特、最吸引人的地方。并主张个人主义内容主要有三:(1)它强调个人是目的,认为同社会比,个人具有最高价值;(2)强调个人的民主和自由;(3)从个人出发,维护财产私有的社会制度。这是人本主义观点的重要体现,因为其中不乏合理成分,在此不妨将它作为广义的个人主义。狭义的个人主义特指利己主义的个人主义,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与个性发展相区分的个人主义,它常指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至上的思想。个性发展绝不是个人利己主义的表征,因为个性发展讲求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承担社会责任是良好个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相反,个人主义则认为个体与集体和社会是对立的,在两者出现冲突时,合集体、社会利益于不顾而只关心个人利益,不愿承担社会责任。可见,个性发展与个人主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在现实中,个性发展时常表现出两种倾向。一种是相当一部分人不能正确理解个性发展的涵义,在树立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上趋向于把个性比作“自我中心”,崇尚个人主义,因而在思想和行为上判断上以“自我”为至上标准。他们之所以有如此思想观其主要原因是受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我们认为,人本主义在倡导自我价值的实现,挖掘和发展人的潜能,呼吁自我生成与自我创造方面,其见解有其合理与进步性,但是人本主义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即他们是从抽象的、自然的、生物化的人性来看待人的。主张人的发展是在“真空状态”和设想的“理想状态”中实现的。事实上,离开了历史发展和社会现实就不可能看到真实的个人,因此就谈不上个人的发展。“自我中心”“个人本位”,个人主义的直接后果最终只能是丧失自我。根本谈不上个性的健康发展。

个性发展与自由主义

全面发展的理解范文第3篇

社会的发展要求高中阶段的教育不能再以单纯的语、数、外等学科知识教育为主,而要在这些基础课程上加强生物、化学、信息技术等课程的教学。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阶段的教育有了明显的转变。就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而言,逐渐走出了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开始走以知识为基础,以技能培养为重点,以提高信息素养为宗旨的路线。应该说,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改革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一些教师依然被狭隘的传统思想所束缚,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中泥足不前。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要“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为此,教师不能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而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通过引导学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构建信息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应用能力,从而提升信息素养。

二、立足学生,突出发展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那么,学生自然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体。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无论是学习环境的创设还是学习方式的引导,一切都要围绕学生发展这一中心展开。在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并不局限于分数的提高,相反是要摒弃以分数为唯一衡量标准的狭隘观念,从而实现终身发展、全面发展。新课改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要“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为此,教师要摒弃以书本和课堂为主的传统教学,而要以课堂为中轴,整合家庭、社会等多种环境,让学生在更加广阔的环境中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以网络技术应用中的“网站设计与评价”教学为例,教师可组织学生深入家庭或社区对各类网站进行调查,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网站而让学生掌握网站、网页、主页的概念,了解静态网页、动态网页的含义及其区别,在实践中初步学习网站设计。同时,新课改中还提出要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能再以知识传授为主,而要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而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如在“网络的连接策略”教学中,教师以电教室为基本环境,组织学生对电教室的传输介质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强调全面,关注差异

在传统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全面发展是一个内涵较为狭窄的概念。从全体学生角度而言,更多的是以参考率、及格率等来评定全面发展,由此造成了教师在教学中为保住升学率而对学生实施“魔鬼训练”。从学生个体角度而言,发展更多指向的是考试成绩,分数高就意味着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难发现,一些学生虽然在理论学习方面稍逊一筹,但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显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正确理解全面发展的内涵,这样才能更好地通过教学来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标中指出:“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在这里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全面发展。一方面,全体学生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学生发展基础之上的。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实施小组教学、分层教学等让学生个体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学生指的是教育教学所面对的每一个学生,而全面发展则是全体学生的共同的全面性的发展。以“信息交换方式———数据交换技术”的教学为例,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三种数据交换技术及用途、理解IP电话的工作原理,而这可采用分层教学方式进行。其次,在全体学生掌握了数据交换的基本方式后,教师以电话为例组织学生分析数据交换方式的优缺点,让学生在合作中得到全面发展。

四、结语

全面发展的理解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我实现;差异比较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1(c)-0107-01

在马克思理论中,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我实现理论都非常重要。很多学者,例如韩东屏教授在《自我实现思想发微》中讲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自我实现;个人的自我实现就是每个人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两个理论虽然具有很紧密的联系和相似性,但也是有很多差别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的很多早期文本都已论述,如1843年的《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指出:“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1]。”在这里所说的人的解放,其实是马克思的“发展”概念的雏形。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是“人类在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生产力,摆脱旧式分工、私有制的桎梏和异己力量的束缚,从而达到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人的需要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从定义中我们得知,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分为四个方面,那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个人需求的满足、能力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四个方面。对于人的自我实现的论述,马克思的文本论述到:“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每个人正是“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2]。”这里说人们追求自己的目的、自觉预期地创造历史,就是在说人的自我实现。那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人的自我实现理论到底差异在哪里,论述如下:

一、正向性与中性的差别

通过定义和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人的社会关系、个人需求、能力和个性四个方面的发展。人的发展指的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在此基础上,人的需求得到更多的满足,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在社会实践中人的能力得到提高,这四个方面是层层递进的过程。而对于人的自我实现的定义,我们很容易惯性思维,想到“发展自身能力,不断实现其价值和理想的过程”,就会觉得是一种向上的、积极的变化。其实,我们是陷入了对人的自我实现的片面理解。马克思指出:“……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3]。”从这一段话我们可以知道,利己主义和自我牺牲都是自我实现的重要形式,也证明了人的自我实现的中性性质。

二、普适性与个体性的差别

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每个个体来说,都是要努力进行自己的全面发展,而且每个人的全面发展都涵盖了四个方面:社会关系的丰富、个人需求的满足、个人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自由发展。人的自我实现理论是个体性的概念,因人而异。比如在形成“孤立的个人”的18世纪,奉行这个原则的人,把自己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社会看作“一切人反对一切人[4]”的战场。他们也把通过牺牲他人利益实现自己利益看作自我实现,这是一种唯我的自我实现。而与此相反,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的自我实现是通过自我牺牲来表现的,他们把自己的权利、幸福等让渡出去,留给自己的不是献祭的祭坛,这是一种失我的自我实现[5]。这是不同时代的人于不同历史背景下,自我实现的个体性差别。

三、外化性与内化性的差别

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复归、人的能力的提高、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和人的需求的满足。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复归有利于人们社会性的发展,人的社会性本质的直接体现就是人在参与各种社会生活时,是否能自由、胜任;人的能力和个性是通过各种社会活动体现的,同时,在人参加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能力和不断丰富个性。人的自我实现是内化性更强的概念,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化的发展过程中的主体自觉性、能动性发挥作用的方面。它更加关注人的内在的各种感情和期望的实现。个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确认、自我调节等,这些方面组成一个不可分割层层递进的通向人的自我实现的过程,显然这都是一些主体内化性的东西。类的主体地位的确认其实就是指的人类的解放,这种解放就是人类的主体力量的复归,也是在类的角度更加关注人的内化性。

四、终结性与阶段性的差别

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理论中,代表质的词是“发展”,代表量和程度的词是“全面”。个人的全面性是他们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马克思说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任何人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或批判者[6]。”也正是这个过程,培养了人全面丰富的自由个性;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各种需要都得到了满足。人的自我实现是个阶段性的概念。此过程的起点是现存的我,终点则是理想的我。马克思恩格斯说:“在指责、使命等中,个人在自己的观念中是和本来面目不同的,它提出了他应该成为什么的想法作为合理的东西、作为理想、作为圣物来与他自己的现实存在相对立[7]。”也就是说,人的自我实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由观念中的理想的我变成现实中的我,然后又有另外一种对自我的理想,现实的我又向这种自我转化,直到成为一个各方面都是理想的我为止。

全面发展的理解范文第5篇

[关键词]自然环境 全面发展社会和谐自由个性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一种永恒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辩证统一、互动和谐;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如生存、生活、生产、发展等产生影响与反作用力。

二、人的全面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积极影响

1. 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的论述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首先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才能和志趣以及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的全面的发展,既能从事各种体力劳动,又能从事各种脑力劳动并能自觉按照社会需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其次是指人的一切才能和各种个性品质的充分的发展,能够在众多领域成为行家里手,并进行独立创造再次是指人的才能和个性的自由的发展,能够驾驭各种影响个人发展的力量,自主地发展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发展和丰富自己的个性,并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各种社动,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2. 人类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认为,人是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也是历史的产物和结果,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因此他从人的发展的视角去透视人类社会历史,揭示了人的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

马克思对人的发展形态作了经典的阐述,他指出:“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的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这是第三阶段。人的自由个性的解放和发展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步实现的。恩格斯认为: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只有从这时候起,才可以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

3. 人的全面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积极影响

现实中,不少人把人的全面发展等同于人的实践能力的提高,以人的物质财富创造量来衡量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当大自然和社会的种种报复接踵而来时,人们才开始觉醒,才发现人类本身并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在于智慧、创造力等方面,是精神层面的,是人的本质的发展,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层面,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是劳动。只有获得了真正的全面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才会发生改变,人们才会懂得清新的空气、蔚蓝的天空等美丽风景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享受是任何物质享受也无法代替的,爱护自然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从而人类也会懂得保护自然环境。

三、人类如何发展才能更好的保护环境

1. 树立全局观念,建立生态世界

人、自然、社会共处于一个生态系统中,因此人与自然共同进化的生态意识,人类应该正确对待自己在这一系统中的主体地位。我们不只是运用、改造自然的主体,也是保护修复自然的主体,这才能真正体现出人的主体地位,在行动时必须考虑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

毋庸置疑,环境资源问题的出现与人们未能正确理解和处理他们与自然的关系密切相关。正是由于人们只从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全然不顾及自然生存发展的需要和承载能力,对之进行随心所欲的“征服”和“改造”,才造成了环境和资源的危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但是,这种状态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只有改造与保护相结合,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才可能有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才能真正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2. 形成生态文明意识

人的观念更新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灵魂,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正在生成和发展的文明范式,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实现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和思维方式和的完善,同时指导着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消费方式的变革,体现了其作为一种文明形态的巨大的精神文明价值。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我国发展战略,从思想观念到行动方式所做的重大调整,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探索和转变。但是,要真正做到人们普遍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历史任务。在新的时期,全社会每一个成员都应该尊重自然,遵循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规律,承认自然的价值,全社会共同努力,建成生态文明。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四卷383-38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2]自然环境与人的生存发展,汪瀛编著,2008年6月版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