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宏观环境调查

宏观环境调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宏观环境调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宏观环境调查

宏观环境调查范文第1篇

调查主要采用信函和传真方式进行。调查表包括3大类、80多个问题,共发出8000份问卷,截止到2005年1月10日,返回有效问卷1065份,有效回收率为13.31%。

本次调查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为调查对象,包括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和厂长等等。调查样本中企业经营者文化程度偏高,大专学历占26.67%,本科学历占42.54%,研究生学历占23.81%,博士学历占2.22%。样本所涉及企业,大型企业占47.11%,中型企业占40.12%,小型企业占12.77%,东部企业占54. 24%,中部企业占23.03%,西部企业占 22.73%,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占 56.06%,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占29.70%,私营企业占5.45%,股份合作制企业占2.42%,集体企业占3.0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3.33%。详见表1。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对本次宏观调控有较高评价,认为宏观调控有助于改善企业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2005年经济走势和企业经营状况将“稳中向好”。跨入新世纪新阶段,企业发展总体外部环境趋于好转,政府职能转变迈出新的步伐,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建设取得一定成效,部分关键领域的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但是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仍需付出艰苦的、极大的努力。相当比例的企业经营者没有感到外部环境的明显变化,政府职能转变尚待根本性突破,要素市场发育仍很滞后,经营管理者市场、资本市场和土地市场建设亟待深化,垄断行业改革、信用体制建设问题突出,企业协会、中介组织发挥的作用不够理想,政企不分、行政干预、选拔任用制度不完善、激励不足仍是影响企业经营者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缺少跨国经营的人才、企业规模和品牌实力不够、对国外情况了解不够、信息量不够是影响企业“走出去”的主要障碍。

调查结果还显示:优化企业发展的环境,需要找准重点和难点,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切实解决好影响增强企业活力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大问题。当前,改善企业发展的经济环境,有必要适当调整有关经济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深化垄断行业、融资体制和信用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要积极推进政职能转变,把重点放在精简政府机构和人员、建立政府问责制度、改革对官员政绩的考核办法等方面,政府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着力点,应主要放在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完善市场经济秩序和建立健全信用体制方面,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应当与建立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相结合,尽快出台《国资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国有资产各级监管机构的功能定位,促进企业家健康成长,需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建立完善的企业家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科学化社会化的企业家评价机制、加快企业家市场建设,推进企业家职业化,需要积极推进制度变革,建立健全企业家选拔和任期退休制度、企业收入分配制度、企业产权制度。同时,当前企业经营者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战略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通过优先重视提高企业战略执行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提高经营者和员工素质、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机制,坚持不懈地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信息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等措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宏观调控有助于改善企业发展的经济环境

从1993年到2002年,我国政府先后为克服经济运行中的通货膨胀和特别是后期的通货紧缩压力进行了艰苦努力,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时期。但是2003年下半年以来,经济生活中一些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也不断暴露出来。党和政府审时度势、总揽全局、正确决策,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2004年我国经济在宏观调控中渡过了非同寻常的一年。企业经营者普遍认为,这次宏观调控避免了一次经济上的大起大落,对企业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一)绝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对本次宏观调控有较高评价

这一轮宏观调控,从多个方面折射出党和政府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更趋成熟,突出地表现在对宏观调控时机的正确把握和调控手段的转型两个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67.5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这一轮宏观调控是及时的,有 15.1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是有预见性的,17.28%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是事后的。可见,这次宏观调控在时机的把握上恰当的。详见表2。

在问及这次宏观调控以何种手段为主时,有66.8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是以经济手段为主,12.2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是以法律手段为主,另有20. 86%企业经营者认为是以行政手段为主。总体上看,这次宏观调控综合运用了各种调控办法,而以经济手段为主则是与以往历次宏观调控相比最为显著的特点。详见表3。

(二)宏观调控有助于改善企业发展的经济环境

从企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的相互关系而言,宏观经济“过热”“过冷”特别是“过热”往往会掩盖许多矛盾和问题,不利于深化企业改革,不利于推动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持续增长、平稳运行的宏观经济才是顺利推进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从企业经营者的反应来看,有26. 7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宏观调控对企业经济环境的影响是积极的,60.9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其影响是中性的,12. 31%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是负面的。可见,这次宏观调控有保有压,有张有弛,其成效得到了绝大多数企业经营者的认可。详见表4。

调查进一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询问了企业经营者对经济环境变化的感受。37.6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当前宏观经济良好,57.7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基本正常,只有4.56%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不佳。认为企业发展的产业环境良好、基本正常、不佳的企业经营者比例分别为22.94%、59.94%和17. 13%,认为企业发展微观环境良好、基本正常、不佳的企业经营者的比例分别为39.94%、52.44%和7.62%。总体上看,90.23%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经营发展外部经济环境良好或基本正常。详见表5、表6、表7。

(三)2005年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稳中向好”

在本次调查的样本中,2004年 65.76%的企业实现盈利,盈亏持平的占24.85%企业,亏损的占9.39%。对于2005年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 51.8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会趋于好转,40.61%的表示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只有7.58%的企业表示会恶化。企业对未来投资意向的态度也显示, 2005年将是一个“稳中向好”的年份, 55.7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未来投资意向将增强,37.20%的表示不变,有7.01%的表示投资意向趋于减少。详见表8、表9、表10。

二、我国企业发展的总体环境有较大改善

在本次调查中,企业经营者普遍反映,跨入新世纪新阶段,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加入WTO为契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经历持续而广泛的变化,并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数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好转

企业经营者认为,不断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竞争力,需要积极营造以下十个方面的良好环境,即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清洁优美的城市环境、健全规范的法制环境、合理透明的政策环境、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奋发向上的文化环境、开放活跃的舆论环境、公平公正的融资环境。服务优良的投资环境和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多数企业经营者认为近两年来企业发展的环境总体趋于好转。具体来说,除了融资环境以外,认为近年来企业发展的城市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舆论环境、市场环境、投资环境和信用环境有一定好转和明显好转的,都超过了半数。详见表11。

在企业经营者看来,近年来企业发展环境变化最为突出的是城市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78.7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城市环境有一定好转和明显好转,77.13%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法律环境有一定好转和明显好转,72.0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政策环境有一定好转和明显好转。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企业所在城市面貌发生的显著变化。也表明我国政府信守加入WTO的承诺,在清理规范各项法律制度、增强政策透明度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得到了绝大多数企业经营者的认可。

调查结果还显示,61.58%的企业经营者认为社会环境有一定好转和明显好转,比认为有所恶化的3.66%高出57. 92个百分点,57.93%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文化环境有一定好转和明显好转,比认为有所恶化的2.44%高出55.49个百分点,57.3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舆论环境有一定好转和明显好转,比认为有所恶化的4.57%高出52.74个百分点, 53.50%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市场环境有一定好转和明显好转,比认为有所恶化的10.64%高出42.86个百分点,53. 50%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信用环境有一定好转和明显好转,比认为有所恶化的6.38%高出47.11个百分点,52.7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投资环境有一定好转和明显好转,比认为有所恶化的2.44%高出50.30个百分点。

(二)政府职能转变迈出新的步伐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坚持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和中心环节,配套推进方方面面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也特别强调了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加入WTO之后,在前一阶段大力精简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基础上,着力点逐步放在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方面,积极酝酿了新一轮的政府改革。

在本次调查中,30.91%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政府职能转变有较大进展和很大进展。调查表明。政府转变职能在自身定位、行为方式和素质建设等方面也迈出新的步伐,企业经营者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多个方面,持基本满意和较为满意态度的比例,明显高于持不满意态度的比例。详见表12,表13。

首先,政府自我定位较为明确。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大家都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于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对此企业经营者的满意程度最高,达66.67%。

其次,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方式方法正在逐步转变。本次调查询问了企业经营者对政府依法执政水平、决策科学化水平和决策民主化水平三个方面的看法。半数和接近半数的企业经营者持相当正面的看法,具体来说,分别有50.00%、49.85%和46.20%的企业经营者对政府依法执政水平、决策科学化水平、决策民主化水平感到基本满意和比较满意。

第三,政府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有所提高。调查显示,对于目前政府的服务意识、办事效率和公务员素质,企业经营者表示基本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分别为44.24%、42.25%和38.48%。

(三)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大力发展要素市场,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企业改革、推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真正实现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表明我们对发展要素市场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次调查中,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对要素市场状况给予积极评价,表明近年来我国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建设取得一定成效。详见表14。

在企业经营者看来,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成效最大,57.58%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效果较好和很好,高于认为不佳的52.73个百分点。有超过三成的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我国技术市场、产权市场、土地市场和资金市场建设成效效果较好和很好,具体数据分别为37.90%、31.91%、 31.31%和31.00%。超过两咸的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我国知识产权市场、资本市场、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建设成效较好和很好,具体数据分别为28.57%、26. 44%和25.23%。

(四)部分关键领域的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推进一些关键领域的改革,取得明显进展,企业经营者对此也有积极的评价。详见表15。

有30%―50%的企业经营者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产权制度改革和建设持积极评价。其中,49.70%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近年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较大进展和很大进展,38.48%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近年来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有较大进展和很大进展,29.70%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近年来产权制度改革和建设有较大进展和很大进展。

认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取得较大进展和很大进展的企业经营者的比例也超过了认为进展缓慢的企业经营者的比例。其中,31.71%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近年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有较大进展和很大进展,27.88%的企业经营者认近年来金融体制改革为有较大进展和很大进展。

三、我国企业发展环境与企业经营者期望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本次调查的大量数据,一方面反映出近年来我国企业发展环境在不断改善,另一方面也揭示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格外关注。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距离建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尚有较大差距。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仍需付出艰苦的、极大的努力。

(一)相当比例的企业经营者没有感到外部环境的明显变化

在前述企业经营者所期望的十大环境中,均有不小比例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变化不大。例如,认为企业融资环境、市场环境、投资环境、文化环境、舆论环境、信用环境变化不大的比例分别达到了48.33%、35.87%、44.82%、39. 63%、38.11%和40.12%。

这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融资环境,认为有一定好转和明显好转的企业经营者不足半数,只有36.47%,而有48.33%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融资环境变化不大, 15.20%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有所恶化。其他还有10.64%和6.38%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近年来企业市场环境和信用环境有所恶化。详见表11。

(二)政府职能转变尚待根本性突破

与以往调查相比,本次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政府在转变职能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尽管如此,在企业经营者看来,这种转变似乎刚刚开始,与企业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调查显示,除了在政府功能定位方面,认为基本满意和较为满意的企业经营者超过半数,依法执政水平达到半数,决策科学化水平接近半数以外,在决策民主化水平、服务意识、办事效率、公务员素质等几个方面,感觉一般的企业经营者分别达到46.81%、42.12%、41.34%和46.97%的水平,更有12.12%、 13.64%、16.41%、14.55%的企业经营者对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服务意识、办事效率、公务员素质表示不满。详见表13。

调查还显示,只有12.1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本轮宏观调控主要采用了法律手段。这表明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方面,运用法律手段仍显不足。对此,一方面要看到,这新一轮宏观之所以采取了一些必要的行政手段,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是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过多干预造成的,采取一些行政手段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另一方面,过多采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对经济的自主增长机制有较大伤害,也不利于推动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详见表3。

(三)一些要素市场发育仍很滞后

同样,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对我国要素市场建设给予积极评价,但除了劳动力市场之外,其他要素市场均有超过半数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建设效果一般,认为经营管理者市场、知识产权市场、资金市场、资本市场、产权市场、土地市场建设效果不佳的大约在11%~ 19%之间。最为突出的经营管理者市场、资本市场和土地市场三个市场,分别有18.84%、18.84%、17.0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这些市场建设效果不佳。详见表14。

如果将认为要素市场建设效果一般和不佳的企业经营者合并计算,两者合计比例占到了被调查者的近70%。尽管这样做不一定科学,但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要素市场发育的严重滞后。

(四)垄断行业改革、信用体制建设问题突出

尽管认为多数关键领域改革正在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分别有30%~ 50%左右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调查问卷所列出9个领域的改革进展不大,垄断行业改革和信用体制建设滞后的问题较为突出。调查显示,有56.36%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垄断性行业改革进展缓慢,只有13.10%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进展明显,有46.36%的企业经营者认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展缓慢,也只有15.46%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进展明显。详见表15。

宏观环境调查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青海 招商引资 行政环境 评价分析

行政环境对任何企业的经营都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相关文献研究显示,不论是探讨阻碍投资的关键性因素,还是为改善投资环境寻求对策,行政环境总是被关注的焦点,甚至是首要因素。因此,针对区域投资的行政环境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青海省正致力于大力改善投资环境以招商引资。青海省招商引资的外部行政环境如何以及如何进行有效改善,这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理论基础

1、行政环境指标体系设计

在国际投资软环境的评价中,一般不单列行政环境这一因素,而是将其放在政治环境中予以考察,即便是单独列出也只考察行政效率。主要原因是,东道国的政治环境与其政府的作用和行为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政治环境所包含的指标主要有:政府对外资的态度、政策的连续性、政府的稳定性、办事效率、对私营企业的限制与鼓励等。政局的稳定性与政策的连续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紧密联系,政局的正常变化和非正常变化都关系到政策的连续与否。

在区域投资环境中,政治环境的重要程度相对降低,行政环境的重要程度相对提高。行政环境对任何企业的经营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有必要将其单独列出。参照国际惯例和我国的通常做法,结合青海省的实际情况,本文选择办事效率、服务意识与态度、政策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宏观调控水平、依法行政状况等6个指标作为评价行政环境的具体指标。

2、评价方法

在评价方法上,本文选择使用心理评估法。心理评估法主要通过对待评估事物周围的人们心理的归类研究,得出待评估事物的真实情况。它在反映调查对象的真实心理方面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一般性,广泛运用于投资环境评估。投资环境心理评估法包括:设计调查问卷或拟定调查题目;确定调查对象、调查方式和调查内容;实施调查;分析并得出结论。

二、对青海省招商引资外部行政环境的调研分析

1、评价结果

2007年在青海省针对100家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青海省行政环境6个指标的得分(5分制)分别为:办事效率2.514分、服务意识与态度2.948分、政策环境2.947分、行政管理体制2.342分、宏观调控水平2.684分、依法行政状况2.842分。可以看出,青海省招商引资行政环境的各个指标实际状态值并不理想,得分均没有超过3分,且各个指标的得分差距并不大,所谓的得分高低仅具有相对意义。这表明青海省的招商引资行政环境并无特别优势,整体亟待提高。

2、青海省招商引资行政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办事效率不高。如有的被调查企业反映,在办理项目审批手续时,需要经过省、市、区三级职能部门的行政审批,程序较为繁琐,有的环节本属有关职能部门相互协调的范畴,但也需要被调查者逐一去跑,既消耗了时间,还容易助长某些腐败作风。反映出来的另一个特点是,这些问题越往下越显得突出。

(2)职能转变较慢。有些公务员延循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习惯于计划体制的管理手段,对被调查者反应冷淡,服务意识不强,而某些长官意识、权力作风较为强烈。特别是有些基层以及中层的公务员,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缺乏热情。

(3)行政管理的透明度不够。加入WTO对行政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政策环境方面要贯彻世贸组织的透明度原则,要公布并以统一、公正和合理的方式实施有关经贸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或政策措施。而长期以来,政府在经济贸易管理方面,习惯于“内部文件”,有些重要的经济政策没有及时形成相关的地方性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导致管理中随意性较大,信用观念不强。比如,一些政策的出台,事先未向企业披露,事后也缺乏信息渠道,不少外来投资企业直到在经营中遇到了问题后才知道有关的法规、规章、政策已经改变。

(4)依法行政的贯彻力度不够。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现象在某些领域还屡禁不止,一些部门滥用权力、损害被调查者合法权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其中,收费是被调查者意见较多的一个领域。不少被调查者反映,有些部门和单位或者自定收费项目,或者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或者将已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仍继续执行,或者在办理相关手续的同时提出一些额外的要求等。

(5)宏观调控水平有待提高。应该看到,“十五”以来,青海省宏观调控水平和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围绕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域特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什么投资者对青海省宏观调控水平评价不高、信心不足呢?据调查,主要原因在于,形势的变化对青海省的宏观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青海省在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调整产业结构方面等方面尚存在很大的不足。这主要表现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仍然缓慢,经济增长方式尚未走出粗放式增长阶段;相当多的小型企业尚处在工厂手工业阶段,不少较大的加工企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企业的整体投资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企业尚处在试验、摸索阶段;部分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农牧业基础还相当薄弱,科技含量较低等。尤其应该看到,现代经济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自然资源的依存关系已减弱,传统的自然资源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初级产品的交易条件和市场环境正在恶化,随着中国日益融入全球经济,区域间竞争也在加剧,经济相对落后的青海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这些都是青海省宏观调控工作所面临的严峻的课题,而青海省在这些方面显然缺乏相应的经验。正是综合历史遗留的问题和对未来的预期,被调查者对青海省宏观调控水平评价不高、信心不足。

3、值得关注的两种反映

(1)来自省内外投资者的不同反映。在调查中,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来自省外的被调查者对行政环境的关注多集中于办事效率、政策的优惠程度及透明度、行政管理体制等,而省内被调查者反映较多的是乱收费等问题。其中在行政管理体制一项中,省内的被调查者表现出一种较为复杂的心态。一方面,他们对于某些僵化、烦琐的管理手段表现出不满,抱怨企业的发展受到种种限制。不少管理者认为“企业发展不好,不是我们的原因,主要是青海的经济太落后,体制不行”,而较少寻求自己的原因。另一方面,在事关企业的一些具体运作,如生产、销售、资金等出现问题时,他们认为政府应该扶持,相关主管部门的领导应该帮助解决,仍表现出一种对计划、政府、银行等较强的依赖性。这既与某些管理者存在的传统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有关,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青海省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管理职能的界定、管理方式等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这些被调查者对办事效率、政府职能转变等表现出一种较为消极的态度。这种消极的态度和某些被调查者观念上缺乏创新精神的状况,势必影响青海省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变。

(2)来自部分行政人员的反映。在调查过程中,有些行政人员反映,由于青海省经济落后、市场经济不发达、人员素质低,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市场失灵”的状况,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还是应该充分发挥,实行一些行政干预手段还是必要的,对某些行业、某些企业政府还是要管的。应该讲,这种观点若针对某一具体事件也许有其现实性,但若过分强调则是有害的。针对青海省的实际情况,固然要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 的调控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市场的“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实践证明,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设计出一种比市场更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机制。就青海省的情况来看,主要的问题还不是“市场失灵”,而是对市场作用认识的不够。对微观经济主体能力的不信任、对市场功能估计过低、对市场运作结果的过分忧虑,是使许多可以由市场调节得很好的经济活动仍摆脱不了政府控制的深层次原因。

三、改善青海省投资行政环境的对策建议

1、调整政府职能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青海省投资软环境的改善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自发演变的过程,而是跟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和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冲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再插手企业的微观事务并不是政府改革的全部任务,同等重要的是,政府应把它该管的事情管起来,并且力求管好。调整政府职能的工作可以归纳为“两个让位,一个退出,一项改革”,所谓“两个让位”指由政府调节经济让位于市场调节经济,投资主体由政府为主让位于民间为主;“一个退出” 指政府要退出包括生产经营活动在内的许多经济活动,政府应是经济活动的裁判员;“一项改革”指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将政府的工作重心集中到维系规则,监督规则的执行上。

2、规范行政行为

规范行政行为,关键在于贯彻“依法行政原则”,这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各级政府在实施行政审批、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具体行政行为时要注意合法、适当和有效。二是贯彻WTO的透明度原则,建立规范的政务公开制度,特别是以下行政管理事项尤其应该成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行政决策事项;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行政审批、行政收费、行政许可等事项;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事项;社会保障事项等。三是加强对各级行政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建立和完善行政复议制度。青海省各级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门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所规定的程序,依法公正审理行政复议申诉,及时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被调查者的合法权益,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注:本文获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资助西部地区研究项目“资源型企业与青海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资助,项目编号05XJL016。)

【参考文献】

宏观环境调查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宏观调控;政策传导;风险

Abstract:In response to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since November 2008,the central government issued a series of security growth,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readjust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macro-control policies. By means of empirical studies on the dangers banking and corporate investigation and found that various macro-control policies and measures are showing results,but faces challenges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risks remain,the need to take more effective measures to ensure that policies to maximize effect.

Key Words:macro-economic control, policy transmission,risk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9)12-0021-04

2008年11月以来,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遏制国内经济下滑势头。为深入了解国家宏观调控执行情况,查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笔者对山东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表明,各项政策措施正在显现成效,但面临的难题和积聚的风险仍然存在,须采取更有力措施确保政策效应最大化。

一、调查组织及样本概况

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从问卷设计到组织填写,都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论证,整个调查历时2个多月,走访调查了多家银行的1200位工作人员,涵盖客户经理、信贷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和单位负责人等四个层次;调查了330户企业,涵盖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类企业及纺织、批发等十几个行业。共发放调查问卷1530份,回收1525份,有效问卷1522份。问卷共设计87个题目,每个题后提供了2-6个数量不等的选项,内容涉及宏观经济的基本形势、调控政策效应、企业经营状况、信贷投放及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同时对信贷投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保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信贷供给与需求的关系等进行了恰当的关联,基本涵盖了银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的各个方面。

问卷调查采取现场送达和邮寄相结合的做法,采用不记名方式以消除被调查者的顾虑,确保真实、可信,力求获得第一手资料。

二、银行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分析

(一)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及时,虽不同类别银行和企业感受不一,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信心整体增强

银行调查问卷中,当问及“贵行是否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频繁变化”时,不同类型银行回答存在差异,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仅有3.81%的职工认为感觉“不适应”;而农村合作机构6.96%的职工认为“不适应”;邮政储蓄银行“不适应”比例最高,达到10%。

企业调查问卷中,在回答“国家宏观调控出台对公司影响”时,37.03%的大型和特大型企业表示“很有影响,获益较大”;中型和小型企业这一比例稍低,为22.99%;另有8.51%的中型和小型企业认为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对其“无任何影响,甚至出现负面影响”。

尽管对宏观调控政策的领悟和适应能力有所差别,政策效果也不尽相同,但政策出台大大增强了市场信心。问卷结果显示,70%以上调查者认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强了市场信心,对实现“保增长”目标贡献较大,且有83.95%的被调查企业已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变化,及时调整战略规划,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

(二)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逐步加深,经济下滑风险加剧,各银行机构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发挥信贷助推作用,地方经济逐步复苏回升

在问及324家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程度时,认为“影响较大”的占比为20.37%,其中纺织行业最为明显,76.68%的纺织企业认为金融危机对生产经营造成较大影响;认为“有点影响,总体还行”的占比为70.99%;认为“无影响”的仅占8.95%,大多为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行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行业。在此背景下,99.25%的被调查银行出台或调整针对性较强的信贷政策,细化信贷投向,切实加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截至2009年6月末,全省银行业各项贷款同比增长31.7%,增速同比提高19.7个百分点。银行信贷总量保持快速增长,为经济运行提供了宽松的资金环境,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回暖复苏。

(三)落实“有保有压”政策,严控“两高”行业贷款,确保重点项目和产业的信贷需求

调查问卷显示,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中,82%的银行贷款主要投向了基础设施项目和大型企业;65%的城商行将中小企业确定为业务发展的重点;90%以上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加大了对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据统计,山东省2009年上半年新增贷款数额较大的三大行业为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在确保重点项目的基础上,各银行还加大了对薄弱领域的支持力度。2009年6月末,中小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长22.55%,超过大型企业贷款增幅;农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0.01%。在贷款超常规增长的背景下,“两高”行业贷款得到有效控制,2009年6月末全省“两高”行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2.89%,低于全部贷款增速11.3个百分点。

(四)银行树立与企业共克时艰的大局意识,实施利率优惠,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为支持企业经营发展,减轻财务负担,银行扩大了对优质(大)项目和(大)客户的利率优惠面,也降低了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的幅度。以大型企业客户较多的某家大型商业银行为例,2009年1季度,该行新发放的公司客户贷款平均执行利率较上年同期降低1.48个百分点,其中上浮利率的贷款所占比重同比下降2.89个百分点,平均上浮幅度同比回落4.35个百分点;下浮利率的贷款所占比重同比提高10.4个百分点。2009年1季度,该行信贷投放量是去年同期的3.8倍,但贷款利息收入同比仅增长0.47%,基本持平。

在银行的大力支持下,46.91%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出现下降,多数被调查企业的经营主要指标出现好转。在企业月度利润变化趋势方面,选择“波动上升”的企业最多,占比42.9%,选择“持续下降”的最少,占比6.79%;在销售收入方面,选择“持续增长”和“基本持平”的占比为84.26%,选择“大幅减少”的占比仅为15.74%。

三、银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自2008年11月份以来,山东银行业实现了信贷规模的高速增长,对推动地方经济企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导致经济发展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的因素仍然较多,信贷助推作用发挥受到一定程度限制,加之部分银行经营不审慎行为增多,冲动放贷、粗放经营导致的风险隐患正在迅速增加,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通货膨胀预期渐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持续执行遇到一定困难

在国内经济总体回暖、货币环境较为宽松的大背景下,国内通胀预期也有所增强。被调查的银行中,96.91%的认为会存在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其中45.49%的被调查人员认为“目前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巨大”;51.42%的表示“存在一定的通货膨胀压力,但仍然可控”;324户被调查企业中,认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隐藏通货膨胀压力的占比达94.99%,其中81.82%的特大型企业认为存在通货膨胀压力,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这一比例分别为97.44%、93.88%、94.16%。

在预测下一步信贷投放规模时,被调查银行认为会“大幅增加”的占17.36%,“小幅增加”的占65.36%,“维持现状”的占14.36%,“逐步减少”的占2.92%。可以预见,尽管实体经济贷款需求逐步增加,但由于票据融资置换为中长期贷款的空间较大,再加上2009年上半年投放集中、新建投资项目增长将有所减缓以及资本充足率下降较快和风险管理加强,会对银行业持续快速投放信贷资金产生一定约束。

(二)部分信贷资金尚未进入实体经济,信贷助推作用发挥受到影响

调查发现,国有大型银行新发放的政府平台贷款中,未提取资金占贷款发放额的比例较高,选择“20%以下”的占37.35%,选择“20%-40%”的占28.01%,选择“40%-60%”的占21.88%,选择“60%-80%”的占6.85%,选择“80%以上”的占28.01%。主要原因为部分项目缺少可行性研究报告、土地证、环保评估报告等资料,无法满足银行放款条件,导致真正进入实体经济的信贷资金比例不高,对经济拉动作用大打折扣。据某银行反映,该行2009年上半年新增政府融资平台贷款40亿元,但由于许多项目手续不够完善,目前仍有30亿元滞留在银行账户上,处于“休眠”状态,并未进入实体经济。

(三)贷款投向结构仍不尽合理,中小企业信贷挤出效应明显

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以来,各行新增贷款主要投向了政府主导的重点基础建设项目和大型企业,贷款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贷款虽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但仍无法满足小企业资金需求。被调查的235户中小企业中,73.19%的企业认为“存在贷款难现象”,远远高于大型企业47.19%的比例。同时,81.47%的银行员工也认为中小企业亟需信贷支持。82.13%的中小企业认为“质抵押物较少,担保困难”是难以获得贷款的首要因素,仅有18.3%的企业将“银行政策偏颇”归结为贷款难的主要因素。

中小企业的信贷挤出将产生两种“不良”效应。一是产业结构进一步失衡。山东境内大型企业较多,对经济发展贡献度较大,而中小企业起步晚且发展较为缓慢,尤其是形成规模的中小企业更少,造成山东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随着信贷投放的进一步集中,必然导致产业结构进一步失衡。二是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中小型企业虽然规模较小,但却吸纳了社会上大量的劳动力,对促进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外部经营环境仍未全面改善的背景下,中小企业信贷需求满足度下降,资金链条逐步趋紧,经营将愈加困难。

(四)加快信贷投放要求与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存在矛盾,信贷投放持续性不够

一是企业受市场需求低迷影响贷款意愿下降。受金融危机和市场萎缩、订单减少影响,一些经营稳健、管理规范的企业对待贷款更为慎重。据被调查的78户大型企业反映,20.51%的企业减少银行贷款数额,80.77%的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提前还款。二是银行营销贷款越发困难。调查结果显示,银行工作人员认为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高达43.41%,“正常”的占31.13%,“过旺”的仅为25.46%。据某国有银行反映,受政策引导和4万亿投资计划的影响,银行业已尽快抢夺数量有限的优质项目,而各地项目储备并不充足,进一步加大放贷力度受到限制;而某农村信用社表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户贷款有效需求逐步下降,进一步发展农户贷款的难度逐步加大。

(五)地方配套措施不到位,银行有效信贷投放受到限制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使当地经济、就业和社会发展尽快走出低谷,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扩内需保增长的力度,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要求银行机构提供足够的信贷资金支持,79.72%的被调查行表示地方政府存在协调贷款情形。但地方政府在落实某些基础条件方面相对缓慢,如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要求地方政府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信贷担保机制,但据调查反映,到目前为止这些政策仍未落实到实处。另外,当问及银行工作人员“影响有效信贷投放的首要因素”时,选择“信用及执法环境不佳”的占40.65%,远远高于其他影响因素。信用及执法环境不佳及地方配套措施不到位影响了银行有效信贷投放。

(六)信贷风险隐患积聚,风险管理面临新的考验

在保增长的大背景下,山东辖内银行信贷投放井喷,投放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在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部分银行业机构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执行有关政策,在风险管控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盲目承诺各类信贷资金需求,急于发放大额贷款,放松贷款“三查”制度。虽然92.65%的被调查人员认为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与信贷投放规模“非常匹配”或“基本匹配”,但在回答“当前迅猛的信贷投放是否会埋下风险隐患”时,41.24%的银行工作人员选择了“会”,另有41.6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好说”,只有17.11%的人员选择了“不会”。可见,潜在风险应引起足够重视。

(七)净息差收窄,银行盈利空间逐步压缩

在接受调查的银行工作人员中,认为当前净息差“偏低”的占56.51%,“适中”的占37.98%,“偏高”的仅占5.51%。2009年6月末,净息差为3.66%,比年初下降0.93个百分点。这一方面是由于2008年下半年以来央行多次降息,另一方面是由于有效信贷需求减少导致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79.97%的被调查人员认为金融危机后银行业竞争状况“更加激烈”。

当问及“金融危机后利差缩小对利润影响”时,被调查银行认为影响“较大”的占63.77%,“较小”的占29.72%,“无影响”的仅占6.51%。受净息差缩小影响,贷款虽高速增长但贷款利息却同比下降,导致2009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35.73亿元,降幅达16.43%。

四、对策建议

下一步,要把握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增加有效信贷投放,强化信贷管理,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问题,切实防范信贷风险,努力提高银行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一)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巩固经济企稳回升势头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很多,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国际国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央行和监管部门应加强政策指引,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满足经济回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把握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物价变化进行动态微调,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问题。

(二)坚持“有保有压”,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各银行要认真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地方经济的有效信贷投入。在具体项目的选择上,要继续加强对国家重点工程、“三农”、保障性住房、重大科技专项、节能减排的信贷支持,特别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把扶持、拯救中小企业放在更高的战略层面上认识,让其在经济复苏中早日发挥作用。继续严格控制对“两高一资”、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严格控制在环保方面违法违规企业的贷款,坚决压缩、退出对落后产能的贷款;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市场准入标准、达不到国家环评和排放要求的项目,要严格限制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切实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三)科学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关系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形势对内部业绩考核机制进行必要的调整完善,科学下达存贷款、利润、中间业务收入等指标任务,防止因激励不当而导致弄虚作假或短期行为。信贷投放要与本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专业人员素养和经验相匹配,不能脱离本机构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盲目投放。同时也要与客户有效信贷需求相匹配,不能降低信贷标准,放弃审贷的自主性、独立性,被动地去满足无效的信贷需求。

(四)认真落实贷款“三查”制度,提高贯彻宏观调控政策的能力

要充分认识当前复杂经济形势下出现的风险苗头,深入监测客户经营、财务状况及抵押品价值波动情形,加强对多头授信客户还款来源的监控。贷前调查时要深入企业核实其真实的生产经营状况,不能简单采信企业或者中介机构出具的财务报告;贷时审查要严格审慎,防范合规风险;贷后管理不仅要掌握企业资金去向,确保专款专用,而且要防止资金“空转”或被挤占挪用。

(五)加强地方配套措施建设,完善金融环境

一是地方政府要完善担保机构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强化日常监管,切实规范担保公司的经营和管理。地方政府要主导成立专门的风险担保基金,整合一批有政府信用支持或实力雄厚的担保公司,发挥担保公司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地方政府要积极支持银行机构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全面清理银企纠纷案件审理、执行情况,规范企业拆迁、改制、破产行为,保证银行债权得到公平清偿,有效遏制逃废债行为的发生,充分调动银行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关于改变宏观和微观顺周期性的进一步探索[J].中国金融,2009,(8).

[2]沈明高,徐忠,张雪春.危机时期企业的自救与他救[J].财经,2009,(4).

宏观环境调查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江西省 体育消费 研究

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作为一支新型的劳动大军出现在历史舞台上。2009年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60%以上,总人数在1亿人左右。[1]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在城市居民消费中的占有越来越高的比重。本文以江西省为例,拟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消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年龄在16 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6]因此本论文选取的研究样本为:出生日期在1980年1月1日以后;户口为农业;从事非农业工作;在本市工作超过3个月。

1.2 研究方法

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咨询法和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

在问卷调查中,根据江西省地理环境特点,参照江西省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各地区市区生产总值,在全省范围内,采用分层、整群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南昌市、九江市、鹰潭市、赣州市、宜春市和新余市等六个城市的市区作为调查区域。共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958份,回收率为79.8%。剔除无效问卷后,将最后的936份问卷作为分析数据,有效率为97.7%。

在数理统计过程中,运用SPSS 13.0软件对问卷调查收集的相关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与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江西省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消费者人口统计学特征

在936名被调查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有579名参与了体育消费,体育消费人口占总人数的61.9%。

2.1.1年龄特征

在年龄构成方面,16-20岁(18.1%),21-25岁(33.9%),26-30岁(27.5%),30岁以上(20.6%),大体上形成一种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分布,可能与此年龄段具备较为成熟的社会阅历和职业技能,经济相对宽裕等特征有关。

2.1.2人力资本

江西省新生代农民工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的占到93.7%。体育消费人口中,小学文化(3.6%),初中文化(56.5%),高中文化(19.7%),中专文化(10.7%),大专及以上(9.5%)。有参加职业培训的经历的占43.5%。根据各文化程度组人数比例的变化可知,文化程度越高,体育消费人口的比例越高,生代农民工体育消费人口主要集中在初中和高中文化两个组。

2.1.3 月收入

月收入主要是指人们通过提供劳务活动按月获得的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薪酬。江西省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消费人口中,月收入800元及以下(3.8%),801-1000元(8.5%),1001-1200元(21.1%),1201-1500元(24.4%),1501-2000元(26.9%),2001元以上(15.4%)。体育人口的比例随着月收入的上升而提高。 “1001-1200”这个阶段体育人口比例的上升幅度相当明显。

2.2体育消费影响因素因子分析的原则

因子分析方法作为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本研究中用于处理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消费众多影响因素的问题。该分析方法用于本研究应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全面性原则。

2.2.1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求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消费要求影响因素的调查过程必须能够体现影响因素与调查目标的一致性、各因素的相对独立性;要求设计的问卷题项必须能够反映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消费的实际情况;避免问卷题项的重复,影响问卷调查的准确性,共同反映调查目的的总体要求。

2.2.2 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要求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题项涉及的信息易于获取,问卷题项内涵具有简约性和易懂性。

2.2.3 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要求调查问卷能够全貌反映结构完整、内容充分、重点突出的特点。如此才能准确地反映研究目标的宗旨和要求。

2.3 影响江西省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消费的因子分析结果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其进行因子分析,获得了影响江西省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消费的3类因子:微观个人条件因子、中观消费环境因子、宏观社会环境因子。

2.3.1 微观个人条件因子

根据表1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与因子1相关性强的影响因素指标是收入水平、闲暇时间、消费意识、业余爱好、健康意识、文化程度。其特征值贡献率高达42.536%,是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消费个人条件的集中反映,因此可将因子1命名为“微观个人条件因子”。该因子也是体育消费情况的决定性因子。进一步观察因子1中各指标的因子载荷值,其中收入水平、闲暇时间两个指标的载荷值较高,收入水平和闲暇时间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水平,是微观个人条件因子的首要因素。因此,因子1“微观个人条件因子”又由生活水平、主观意识和受教育程度三个成分构成。

2.3.2 中观消费环境因子

根据表1可知,与因子2相关性强的影响因素指标是消费潮流、企业文化、家庭环境、消费参照群体、运动场馆分布、品牌和价格。其特征值贡献率高达23.428%,是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消费综合环境的集中反映,因此可将因子2命名为“中观消费环境因子”。 进一步观察因子2中各指标的因子载荷值,其中消费潮流、企业文化、家庭环境三项指标的载荷值较高,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环境,是中观消费因子的首要因素。

2.3.3 宏观社会环境因子

根据表1可知,与因子3相关性强的影响因素指标是消费习俗、消费市场、地域文化、科技发展、政策法规。其特征值贡献率达15.247%,是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消费社会环境的集中反映,因此可将因子3命名为“宏观社会环境因子”。 进一步观察因子3中各指标的因子载荷值,其中消费习俗、消费市场、地域文化三项指标的载荷值较高,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所处的社会习俗情况,是宏观社会环境因子的首要因素。

以上3类因子内涵丰富,涉及广泛,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消费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通过各因子贡献率的对比,我们不难得出对江西省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消费的影响因子按重要程度排序为:微观个人条件、中观消费环境、宏观社会环境。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对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可知,江西省新生代农民工中具备较为熟练的职业技能、相对宽裕的经济收入和较好的受教育经历的人群是参与体育消费的主要人群。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体育消费影响因素包括微观个人、中观环境、宏观社会等三个层面。主要受微观个人条件因子的影响,该因子中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水平和主观意识对其体育消费行为的影响最为显著。

3.2 建议

进一步细分体育消费市场,推出不同价位、不同类型的体育产品。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消费提供选择性更多的合适产品。努力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经济收入水平,使其具备足够的经济支付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其体育消费水平。提高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体育工作的重视,培养体育健身意识和兴趣,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其体育消费意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王晓贞.江苏省新生代城市农民工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1):69-71.

[2] 夏冬.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27(2):14-18.

[3] 李法伟,蔡军等.陕西省居民体育消费统计指标体系及相关指标体系研究[J].体育科学,2009,29(2):46-53.

[4] 陈玉忠.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阶层特征与体育需求[J].体育学刊,2010, 17(11):54-57.

[5] 李建华,郭青.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分析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11,20(3):42-45.

[6] 谢恩礼.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消费心理和影响因素研究――以皖江城市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院版),2012,10(01):128-130.

基金项目:

江西省“十二五”规划基金项目(2012JXF00118);东华理工大学校长基金项目(DHXW1309)

宏观环境调查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勘察;遥感技术;地质工程;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6;TM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370-01

一、水工环地质工作的现状

水工环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工作进展和工作质量,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水平有着密切联系。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后,必须要加强对水工环地质工作的重视,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优势,确保水工环地质工作真正在经济建设方面发挥促进作用。“十”以来,国土资源部和各级地质部门积极进行工作改革,转变传统工作模式,树立“大地质、大服务”理念,为我国地质工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国国土面积广袤,地质环境复杂,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给水工环地质勘察造成了一定困难。与国际前沿水平相比,国内水工环地质勘察和遥感技术仍然存在较大上升空间。

二、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范围

1、环境地质方面的应用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沿用“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虽然在短时期内实现了国家GDP的高速增长,但是也使得地方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例如,部分地区为了提高农业产量,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导致地区森林面积锐减;种植过程中使用高毒性、高残留的农药,虽然杀死了病虫,但是也降低了粮食的食用质量;化肥的超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等。在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保护自然环境,实现生态发展”成为现阶段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旋律。通过应用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正视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进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策略,确保地区经济实现绿色、生态、健康的发展。

2、工程地质方面的应用

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直接带动了建筑工程行业的蓬勃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与指导,部分地区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城乡规划不合理、市区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问题。虽然从宏观层面上实现了城镇化,但是生活质量和城市生态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将水工环地质勘察应用到城镇化建设中,提前做好城镇地质勘探,制定详细合理的城镇建设规划,实现市区交通、地下管网等工作的科学布局,推动城镇化建设高质量的开展。

3、水文地质方面的应用

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方面应用较为广泛,除了水利工程建设中需要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外,像普通的建筑工程、矿区工程等,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作业安全,也需要在工程施工前进行水文地质勘测。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各个学科之间的交互性不断增强,学科之间的界限愈发模糊,尤其是在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方面,只有实现各专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应用,才能发挥出该技术的优势。

二、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的具体应用

为了更好的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生态发展的需要,人们对地质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作业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地质工程角度来说,要想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必须要借助于现代化的地质勘察技术。遥感技术(RS)能够通过卫星实现地质信息的采集,并且能够确保信息的精确性和实时性,在地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遥感技术的应用初期,其主要功能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实现区域性的地质信息普查,为相关的地质部门提供基础的地质信息;二是对某一地区的地质信息进行长期的动态检测,并提供信息反馈,例如对森林资源的检测等。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范围也有了进一步扩展,例如在2008年汶川地质中,利用遥感技术收集灾区实时信息,为救灾工作和灾后重建提供信息指导。

1、遥感技术在调查水土流失方面的应用

水土流失是一种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但是不同地区出现水土流失问题的原因也存在较大差异。要想从根本上防治水土流失,必须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科学制定防控对策。遥感技术能够通过卫星观测,收集水土流失方面的各类信息,包括水土流失面积、水土流失源头等,以便于地方环保部门及时做好整治工作。例如,在明确了水土流失的源头之后,可以通过源头实地调查,得出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制定水土保护政策。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准确的调查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比如:我国在2013年的时候利用遥感技术对我国水土流失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的结果与上次全国范围内水土流失的调查相比较,明确的显示出我国当前的水土流失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很多地区水土流失也相应的得到了改善。

2、遥感技术在宏观观测方面的应用

在进行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时候,利用遥感技术,地质勘察工作人员能够从不同角度对勘察地点进行勘察,了解更多的地质情况。其中,遥感技术最早应用于宏观普查和动态监测中,科学的发展使得遥感技术在地质勘察工作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地质勘察工作人员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对环境以及资源的开发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也可以获得更加充分的地|情况。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得到一些相关的地质图像,这些图像无论是分辨率或是图画的整体效果都有着很大的提高。遥感技术进行宏观观测可以说是这项技术的另一种体现方式。在应用条件和应用范围允许的情况下精确地工作。

参考文献:

[1] 侯林洋,王东杰.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及其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4(21):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