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健康管理实践报告

健康管理实践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健康管理实践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健康管理实践报告

健康管理实践报告范文第1篇

4-5)-①

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管理和使用

(说明报告

一、 指导思想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未成年人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提高未成年人的心理调节能力,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心理测评和指导。

二、 建设目标

1.心理辅导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包括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室等各功能室建设,还包括内部设施的配备,尤其是专职心理辅导人员的配备更为严格。

2.根据我校实际,我们将按照“统筹规划、区域推进、典型引路、分层实施、分段达标”的原则建设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

3.高质量地建设一个心灵交流的温馨空间。全校师生、家长了解心理知识,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对心理疾病做到“防患于未然”,并及时认清自己的情绪且能做到自我管理情绪、自我疏导情绪。及

时帮助少数有情绪困扰的师生、家长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其走出心理困境。

三、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管理

一、心理健康辅导要以人为本,协助未成年人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使其健康成长。

二、辅导站工作人员要遵守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辅导站的各项管理制度,提供热情、耐心、周到的心理健康辅导服务。

三、辅导站工作人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到岗,耐心细致做好咨询和预约登记工作,保持辅导站工作经常化、规范化。

四、辅导站工作人员在咨询时,须学会倾听,无条件接待来访者,事后做好记录。

五、辅导站工作人员针对一般心理问题进行辅导,若发现现有条件下无法解决来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须查阅相关资料或请教有关专家顾问后再约定时间解决。

六、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干预预警机制,积极防范和应对各种未成年人心理危机突发事件,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四、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的功能

1.掌握全校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需要给予特别帮助的未成年人。

2.为有需要的未成年人做团体或个体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未成年人解决心理困扰。

3.利用心理辅导站开展面向全市未成年人的健心活动,如在辅导站内建有心理松弛区、音乐欣赏区、图书阅览区等,指导未成年人的自助活动。

4.在学校内开展教师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5.为家长教育子女,为社区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人际环境,提供建议、咨询和帮助。

五、心理辅导站的建设标准与要求

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的建设要根据心理辅导的需要(服务对象多少,服务范围大小等)和实际条件的许可来确定心理辅导站建设标准。如: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室、心理活动室、心理阅览室等。

1.心理咨询室:建立心理咨询室是个别辅导的需要,一方面为未成年人提供咨询,进行行为训练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为辅导教师提供记录和整理未成年人心理个案创造条件。

2.心理测量室:针对不同的来访者,在需要了解来访者的一般心理状态和问题时,可采用必要的心理量表和问卷进行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心理测量结果和对来访者的谈话综合鉴定,确定辅导方式;记录和存放未成年人理档案;为学校、教师、家长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

3.心理活动室: 一是为未成年人进行各种团体辅导活动提供场所,二是为未成年人进行心理训练提供条件。

4.心理阅览室:可以让未成年人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从而得到帮助和启示。心理阅览室还可以为教师、家长提供有关的各种心理教育方法、现代教育思想、各种心理辅导技术方面的资料。

六、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工作内容

一是教育教学。以正面教育为主,采取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育资源,采取多种富有实效的教育方式。

二是健康咨询。采用团体和个别的形式,对具有轻度心理困扰的学生依照专业规范和伦理,开展日常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为家长和社区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和教养指导建议。

三是危机干预。在新生入学、考试前后、升学择业以及突发危机等可能对师生心理造成较大影响的事件前后,及时开展针对性、适应性的干预工作;定期采用测验和调查的方法,掌握本校师生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师生心理档案。对于学校师生心理问题的易感群体,制定长期预防和干预方案。

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地址

淡水社区卫生服务站。

健康管理实践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体检;优势

中图分类号:R85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3-092-01

随着现代人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定期体检已成为人们预防疾病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随之而来的就是体检业务的几何式增长,然而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却不能满足不断增加的体检业务,不断显现出其弊端,因此,为了适应新的形式,体检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也就应运而生了。在初步实践中,信息化管理也显现出巨大的优势,不但规范体检程序,也大大减少了体检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失误,以及健康估计、定期提醒、自动生成数据与分析数据等功能,为体检中心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一、预约登记功能提高数据输入的准确性

运用信息化管理之前,顾客在体检之前都需要在前台填写相关信息,都需要顾客手写,不仅繁琐,而且极容易出现填写错误的情形。而通过信息化管理,直接在前台录入顾客的基本信息,大大提高了效率,也是受检者能够更为直观地了解体检的流程与项目。

二、条形码打印技术加快体检工作流程

体检过程往往不止一个体检项目,过多的体检项目使受检者非常容易漏检、错检,通过信息化管理的条形码打印技术便可改善这一现状。故那里系统通过条形码将受检者各项信息,包括体检的项目明细等内容记录于条形码之中,在受检者进行体检的过程中便可便利、准确地传递其信息,缩短了体检所需时间。

三、体检知识库快速形成体检报告

受检者在接受完所有体检项目之后,体检中心便需根据其身体指标为其提供相关的保健建议。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存储的大量体检结论与保健建议,在输入受检者的体检数据之后,便可根据数据自动生成体检报告与保健建议,极为有效地减少了体检医生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统计分析功能

除了单次、个人的体检数据分析,系统还可提供长期、团体的体检数据分析。系统可以根据受检者的多次体检数据、家族病史等信息,对其身体健康情况进行分析,还可对某一单位或群体的体检数据、某一疾病的发病率、发病原因等进行比较分析,并给出相应的保健建议。

五、分级授权保障数据安全

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权限授权,对不同科室、不同级别的医生的权限进行限制。一般情况下,医生只能接触到本科室的项目的信息,无权接触其他科室的任何数据,从而有效地保障了体检中心的数据安全。

六、规范报告提高顾客满意度

以往的体检报告都是人为制作,经常会出现数据错误、格式不合格等现象,但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之后,系统可以自动传输数据,并形成体检报告,不仅形式规范,而且不会出现粘贴化验单和检查报告单的现象,使得报告更为美观,受检者的满意度也相应的提高了。

七、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通过计算机进行操作,体检中心只需配备计算机便可实现所有的操作,完全实现了体检报告等的无纸化,大大降低了体检中心采购化验单、检查单等环节的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八、资料保存完整、查找便利

体检中心大量的体检数据都是由体检中心保存的,常常会出现保存不当造成的信息遗失的情况,使得受检者的体检信息出现缺失,今后便无法有效地为其提供健康状况对比与保健建议。信息化管理使体检中心实现了无纸化,体检中心再也不需要保存大量的纸质单据,只需将信息输入系统便可安全、永久地保存信息,在查找数据时,也不再需要人工在大量的单据中寻找,通过信息检索系统便可迅速地检索到所需的数据,也有利于体检中心对顾客的体检情况及时地进行总结与跟踪,全面、及时地为顾客提供健康建议与保障。

九、提高服务质量

除了上述实践优势外,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了许多人性化的服务,如系统针对不同顾客的不同情况为其制定不同的体检套餐,使顾客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系统还可为顾客提供体检导航,引导顾客进行体检,避免出现漏检、错检的情况,提高了顾客体检的效率;自动保存功能与分级授权功能,保障了顾客的隐私权,可有效地杜绝删除、修改数据的情况出现。这些人性化的功能都极大的提高了体检的服务质量,提升顾客的满意度。

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体检中心初步实践,但却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它完善了许多传统信息管理方式存在的弊端,减少体检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数据输入、传输、分析等过程的准确性,保障了数据安全,规范、美化了体检报告,完整、永久地保存了体检数据资料,强化了服务质量,极大地满足了顾客的各项体检需求。这些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实践中显现出来的优势都为医院带来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使体检中心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着极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马中立,张凌. 医院信息化对医院现代化建设的作用[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6(05)

健康管理实践报告范文第3篇

近10多年来,职业病问题引起了发达国家的重视,并成为其职业安全健康监管的重点。目前,发达国家的传统职业危害因素及所致的职业病已退居次要地位,职业病主要集中在肌肉骨骼劳损、工作压力、精神疾病、呼吸性疾病、接触性皮炎、心血管疾病以及职业性癌症等方面。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安全生产状况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转向了预防职业危害和职业病方面。

发达国家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取得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有以下9个方面。

推进现代职业安全健康立法

1974年英国颁布了《职业安全健康法》,这部法律确立了“谁产生风险,谁管理”的原则,采用广义的目标设定,提供了一个均衡、确定的目标和基于风险的管理方法。该法一出台即成为不少国家借鉴的“蓝本”,联邦德国、加拿大、芬兰、墨西哥、玻利维亚、委内瑞拉以及澳大利亚纷纷借鉴。

这部法与传统立法相比有了质的突破,传统立法中每部法规具体针对一个行业或领域,只作指令性规定,企业只会被动执行,监察人员只能照章执法,整个法规体系缺乏内在的统一性和灵活性。在借鉴英国《职业安全健康法》的基础上,发达国家在建立健全现代职业安全健康法规体系方面,逐步形成了以下立法特征。

注重系统性,构建严密体系

发达国家建立的现代职业安全健康法规体系的基本结构是:法律、规程、标准或守则。世界发达国家普遍以《劳动法》或《职业安全与健康法》作为保障安全与健康的基本法,由国会通过,总统签署生效。基本法作一般性义务规定,具有普适性,适用于各种行业和各类从业人员,这使整个法规体系具有内在统一性和开放性。在基本法统领下,可根据需要,制定行业安全健康法,政府部门根据基本法或行业安全健康法授权,制定从属的规程、标准或守则等。规程进一步阐述基本法的目标和原则,标准则规定了达到目标的具体方法、手段和技术要求。这样,全国形成了相互补充、规范有序、由一般到具体的严密的法规体系。

确定最低标准,鼓励实践创新

发达国家现代职业安全健康法的一个重要特征体现在其授权性上。在法律、规程、标准或守则的三级体系中,标准或守则确立了最低标准,但并不是强制性的规定。法律一般授权雇主按实际情况管理和控制风险,即:如果雇主能够证明其做法等于或高于标准或守则的规定,则其做法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相反如果不能,则必须遵守标准或守则规定的做法。这类规定既保持了规范性要求,又增强了整个法规体系的灵活性和开放性,鼓励雇主广泛实践,大胆创新,促进安全与健康管理和技术的快速发展。

比如,澳大利亚昆士兰州《1999年煤矿安全健康法》第37条规定:“如果标准中提供了一种或几种达到可接受程度风险的方法……仅能通过:(a)采用并遵守标准中提供的方法;或(b)采用并遵守其他与标准提供的方法同等或比其更好地使风险达到可接受程度。”这说明标准不具有强制性,从而为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措施。此外,该法授权雇主自行建立煤矿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报政府批准实施,但同时《2001年煤矿安全健康规程》中对有关井工矿在应急响应、瓦斯管理、瓦斯抽采、矿井通风、自然发火和顶板控制等重大危害上,作了一些雇主必须照章执行的指令性规定,这充分体现了规范性和灵活性并存。

强化雇主责任,促进自我管理

发达国家的现代职业安全健康法一般先逐条规定雇主和雇员的义务,明确地要求雇主对确保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的具体责任。其中包括:雇主必须消除风险或将风险降到切实可行的范围内;建立安全生产制度;为员工提供信息和培训,指导和监督员工安全生产等。近些年来,英国等针对高危行业出台“安全状况报告(Safety Case)”规程,用法律手段要求雇主全过程履行雇主应负的安全责任,同时使之成为政府监管雇主的有力抓手。

1957年10月10日,英国的坎布里亚郡(Cumbria)西部的温士盖(Windseale)发生了全球首次核电站事故,促使1965年出台的《核装置法案》规定:对所有核装置实行政府审批制,装置运转前必须向政府提交证明其“全部生产周期”安全的状况报告。

对安全状况报告立法产生根本影响的是发生在1988年7月6日位于英国大陆架北海海域帕玻尔·阿尔法(Piper Alpha)石油天然气平台大爆炸和火灾事故,这次事故造成167人死亡,10亿美元平台被毁。英国能源大臣任命卡伦爵士组成政府调查组,对事故进行了全面详尽的调查,调查报告指出:“起初我们认为麻木不仁是职业事故的唯一主要原因,主要是人们认为只要通过监管员队伍的不断扩大,法规的不断扩充,作业者的安全与健康就可以得到保证。”该报告还指出:“我们当前的制度是对国家法规依赖得太多,而对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自我的作用依赖太少,应该纠正这种不平衡的现象。”卡伦报告共提出106条建议,其中3条影响最为深远,一是建立安全管理体系(SMS);二是强化自我安全管理;三是提交安全状况报告。这3条强调企业自主建立一个更有效的自我安全管理系统,该系统在管理上使企业具有更多的主动性,并要求更多的工人参与安全管理,而政府为建立更有效的企业自我管理提供法规保障。随后英国规定1993年5月31日后所有海上设施都必须提交安全状况报告,并在以后每3~5年更新一次。1995年英国出台了《海上装置(安全状况报告)规程》。

安全状况报告主要由论点和证据构成,它们之间相互支撑,证据要能证明论点的可靠性,论点要显示证据充分而相关,从而有效支持系统的安全性。安全状况报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系统、环境和活动状况的具体描述;二是安全管理体系;三是能证明系统符合和遵守相关法律、规程、标准和政策要求的一系列证据;四是证明风险得到有效辨识、适当控制以及残余风险是可接受的一系列证据;五是第三方的证明,证明报告中提交的证据和论点是充分的。安全状况报告必须交由政府审查并批准。

安全状况报告将企业风险管理和控制的主动权都交予雇主,整个安全管理体系完全由雇主自主规划、设计、执行和修改,由雇主来证明其操作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并在装置全部生命周期中保证安全。它极大地强化了雇主责任和义务。除海上作业外,英国还出台了主要针对危险化学品监管的《1994年工业主要事故危害控制规程》和针对铁路安全监管的《1994年铁路(安全状况报告)规程》。此外,欧盟和澳大利亚也都针对有关高危行业进行了安全状况报告的立法。

注重事先预防,强化风险管理

现代职业安全与健康立法把“风险”概念引入其中,对风险评估和管理的要求贯穿始终,可以说整个体系是基于风险管理的立法体系。

澳大利亚《2010示范职业安全健康法》是一部全国性的职业安全健康法,于2012年1月1日正式生效,结束了澳大利亚各州独自立法的局面。这部法律充分吸收了现代职业安全健康理念和成果。该法第3条规定:“制定本法的目的就是通过消除或最小化职业风险以保护工人免受安全与健康伤害。”第17条对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明确:“责任人必须在切实可行的范围内(a)消除安全与健康风险;(b)如果不能消除风险,则使风险最小化。”在总共276条的法律条文中“风险”一词共出现64次。

同样于2012年1月1日生效的《2010示范职业安全健康规程》在对受限空间、坠落、高危作业、电工作业、潜水作业、厂房与建筑、危险化学品、铅、石棉、重大危害设施以及矿山等11大部分的规定中,都把辨识、评估和管理风险作为基本要求进行明确规定。于同日生效的《2010示范职业安全健康守则》则对风险评估的步骤和方法进行了规范性要求。

吸取事故教训,持续改进立法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都在事故调查基础上,及时对法规进行修订,使之更符合生产要求,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1990年以前,英国境内的所有铁路及运营车辆都是统一的国有化经营,其安全标准由国家统一制定。但是,尽管有着150年的铁路安全管理经验和统一的法规标准,仍然没有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1987年伦敦地铁发生火灾事故,导致31人死亡。紧接着1988年12月12日,在克拉汉姆中转站发生列车相撞事故,造成35人丧生,这些事故以及铁路私有化改革催生了英国《1994年铁路(安全状况报告)规程》的出台,对铁路实行安全状况报告监管制度。

健康管理实践报告范文第4篇

3月9-11日在何主任带领下参加了《**省举办的护理管理干部培训班》的学习。此次培训紧紧围绕国家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护理发展相关政策,在健康中国和卫生强省背景下,抓住护理发展机遇,谋划护理发展新格局,增强护理融入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提升护理专业价值和责任,推动护理与医疗、卫生和健康领域诸多专业的合作,建立基于价值的优质医疗护理服务体系,加快慢病照护和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设,就2017年我省护理工作的方向、重点和内涵,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通过3天的学习,学有所获。

**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处彭处为我们讲述了提升护理专业的价值和责任。患者的核心利益是疗效、安全、感受和费用。护理的价值体现健康结局、过程感受、节省医疗费用、疗效。彭处的授课中感受较深值得借鉴的是:一、护理的价值和责任:建立护理优良事件报告制度。护理优良事件是指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尊重关爱病人,应用专业素质,精细工作,主动观察、评估、及时判断患者病情,并积极处理,为医疗、诊断提供重大信息、杜绝重大医疗纠纷、避免重大并发症,协助疑难重症诊断的重大事件。长期以来,临床上一直是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在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管理中占据着“重头戏”。当下,护理不良事件已经实施“非惩罚性”管理制度,护士在非惩罚性的制度下,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而现在更有护理先行者正在探索“护理优良事件”报告管理。在护理工作中,完成护理优良事件的主体是护理人员,是正能量。作为护理管理层应大力提倡,做好宣传、表彰和弘扬,鼓舞护士士气,提升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护士积极、主动地报告优良事件、弘扬正能量,营造积极向上的护理氛围。在提升护理的价值和责任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护理优良事件报告系统,坚持激励机制,以正面影响改善护理大环境,从微观、宏观两方面,来实现护理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二、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医护一体化;鼓励以各种形式开展出院后患者延续性护理;不断完善排班制度。三、提升护士能力:构建学习型团队;抓住关键环节:把生活自理能力“还给”病人,做医疗的哨兵,病情观察,专业评估病人,挑大梁,Hold住医生的盲点。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王岳教授讲述医学人文精神:仁爱。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医务人员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这将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医学的人文精神不仅包括医德医风,还涉及待人处事。一名优秀的医护人员除了有责任感,对病人的关爱之心外,更重要的是学会与病人沟通。正如北京协和医院王仲教授所说:没有听不懂的患者,只有说不清的医生。在工作中我们要牢记一句话:病人好,我才好!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张莉主任讲:医疗安全中的护理责任,从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护理责任的反思:一线护理人员是否有章可循?每一种疾病都有护理常规吗?所做的每一项技术都有流程指引吗?每一项流程都具有可操作性吗?每一台仪器设备有无操作流程?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够吗?医务人员的慎独精神?护理质量是做出来的。要建立质量、安全标准,将工作制度/技术规范/专科护理指南,转化为“护理工作标准”或“护理指引及质量标准”或规范化作业流程,为前线护士准确提供各类专业工作指引,规范护理行为。结合张主任所讲护理安全责任事件,查找科室隐患,将医护工作站电脑时间调为一致;核对正确监护仪时间;校对准确钟表时间。加强制度建设,确保落实到位;加强风险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通过这次外出学习明确2017年护理工作重点:优化临床护理服务全过程,深化医护多学科联合协作;继续深化持续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将关怀、照顾、保护融入全部护理实践活动。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科学动态观察和评估病情及其变化、及早及时发现和控制并发症风险,关注患者健康结局和治疗成效、获得良好感受体验和满意度、控制医疗费用;将护理教育融入全部护理实践活动,使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病人安全、护理质量、护理信息化和智能化融为一体;完善护士排班制度,探索D-N护士排班制度;进一步完善护士分层级培训,加强临床学习,提升服务和质量。

健康管理实践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医院 微信 公众号

看病是件令人头疼的事,传统的医院看诊过程耗时长且极为不便,随着移动医疗的崛起,从2011年的春雨医生APP,到如今的微信智慧医院,患者已可足不出户就通过手机实现挂号、看病预约、缴费甚至个人健康管理等服务。

一、微信及微信智慧医院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移动社交软件,从腾讯公布的业绩报告来看,2015年中期月活跃用户已达6亿,品牌公众号已超过840万家,支付用户达4亿左右。而相较2014年同期报告活跃用户4亿、公众号580万家而言,微信用户及公众号服务发展迅猛。[1]微信正在改变人们的沟通方式和生活方式。众多企业借助微信公众平台为用户提供了更加订制化和创新的服务体验。[2]

微信因其庞大的用户群和相对完善的应用功能备受医疗行业的欢迎。2014年,腾讯推出了微信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建立“微信智慧医院”,可完成导诊、挂号、支付、候诊查询、导航、查看报告、扫码缴费、费用管理等功能,改善患者流管理;医院借助大数据工具与交互活动,可以挖掘目标用户增加医院营收。该方案上线仅一年的时间里,已超过1200家医院打通了“微信就诊”全程服务,目前,全国每天有超过十万人在使用微信智慧医疗服务。

二、微信在医院中的应用

2.1微站推送,提升医院品牌

医院的宣传工作是提升医院知名度,树立医院品牌形象,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和忠诚度,促进医院品牌建设的重要手段。[3]越来越多的用户正在融入移动生活中,将微信公众号打造为微门户,从用户体验及品牌塑造效果来说,医院可以利用微信主动向关注用户推送信息。如果再结合大数据分析工具,对各类用户有针对性的推送内容,或者紧跟当前社会热点健康事件,结合医院自身的专家探讨来推送内容,这类信息更容易引起民众的关注、共鸣和信任。

2.2就诊服务,改善患者流管理

微信可以实现医院挂号预约、号源查询、报告查询、交互咨询等基础功能,仅仅这些便可以为患者流管理提供有效支持。[4]而借助外包商的第三方服务平台,微信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实现患者的就诊一条龙服务:分诊及挂号服务:患者可以通过就医导航、智能问诊等方式确定看诊科室,选择科室(专家)及时段,预约挂号,或者微信支付完成挂号。如果患者是第一次使用,微信可引导患者建立或绑定就诊卡。候诊查询服务:提醒患者挂号时间、注意事项、交通路线、当前诊室排队情况。检查及缴费服务:推送检查单,在线支付检查费用,缴费成功后导航到诊室,刷卡就诊。电子报告服务:推送电子报告,并可通过微信自助申请打印报告。缴费取药服务:推送药单,在线支付后微信导航到药房,刷卡取药。账单查询及医保服务:微信账单自动包含医保和自费明细,患者只需要支付自费部分,社保医保部分则记账结算。

2.3数据CRM化,维持和挖掘有效用户

微信运营中积累的客户数据需要分门别类进行CRM化管理,了解其关注动态、诊疗特征,以便推送与其需求更为契合的健康知识、专家信息。既对患者表现得更加人性化,而且如果数据量足够,还可以结合医院的临床诊疗活动推出各种有针对性的互动增值服务。对于医院来说,任何的服务行为最后都会与医院业绩挂钩。互动服务是将微信关注度转化为门诊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如,对于已出院的患者,医院可持续推送相应的康复保养信息;对于关注但仅信息查询的用户有针对性发送服务咨询乃至线下讲座邀请等活动。持续的互动必然会导致部分用户浮出水面而产生新的门诊量。

三、微信智慧医院发展趋势

针对患者,除了越来越流畅的就医体验之外,还可通过微信的健康自我评估、结合第三方健康监测管理工具的数据共享、慢性疾病病情随访和健康指标的监控,实现微信的自我健康管理;在不远的将来,还可通过微信智能分级诊疗,实现微信多媒体远程会诊。针对医院,可实行微信考勤、排班,院内事务的微信审批、通知,排班提醒,实现院内管理办公移动化;分析社交大数据,通过数据云计算,可实现疾病预警。

四、结束语

医院在改善自身服务体系的同时缺乏一个及时有效的患者流管理和病患信息反馈机制,微信公众平台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作为医院的服务增值工具,微信对于医院的移动推广、改善医患关系和业务拓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微信公众号在医院信息服务领域的应用前景也会越来越广阔。

参 考 文 献

[1]数据来源于腾讯业绩报告http:///zh-cn/ir/reports.shtml

[2]腾讯网.业务体系http:///zh-cn/ps/weixin.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