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全面发展的内容

全面发展的内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全面发展的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全面发展的内容

全面发展的内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基础性 健康发展 全面发展 终身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实际上就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因此,在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中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是在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

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以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为中心。三个基本点就是以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为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发展才是硬道理。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个体的发展。基础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为中心,就是以突出基础教育的目的为中心。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是要在具体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时,必须以突出“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根本宗旨。

什么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是基础教育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第一方面,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学生的发展首先是学生健康发展。健康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价值性。健康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质的要求,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质的规定性。基础教育是学生人生教育的起点,是学生人生的第一步,是学生素质的源泉。这个起点的高低,这一步的实虚,这个源泉的清浊,关系着学生生命的含金量,关系着中华民族素质。

首先,健康发展是学生思想健康发展。思想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灵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思想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促进学生思想健康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为立足点。要使学生的思想发展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既与时展相适应,又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相衔接;要使学生在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具有正确的民主法制意识和良好的社会公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具有勇于创新,敢于实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其次,健康发展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平衡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奠定基础”为出发点。要努力促进学生心理和谐发展:既与学生学习生活相适应,又与学生生理成长相协调,确保学生在心理平衡的前提下能够保持生理平衡。

再次,健康发展是学生身体健康发展。身体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根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贯彻健康第一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形成健壮的体魄’奠定基础”为落脚点。进一步强化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规范体育课课时量,确保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提高体育质量。努力将体育课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和学校饮食卫生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制定并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

健康发展还包括学生知识结构的健康发展。学生知识结构的健康发展就是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发展。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源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知识结构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开阔学生视野’奠定基础”为着力点。进一步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宽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第二方面,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学生不仅要健康发展而且要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丰富性。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面的要求,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广度体现。基础教育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成才的基础,是学生生命质量的萌芽,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这个摇篮的宽窄,这个基础的深浅,这棵嫩芽的强弱,这个工程的优劣,关系着学生生命的富足与贫乏,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强盛与衰弱。

首先,全面发展是学生德育全面发展。德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纲领和方向。抓住了德育,就抓住了基础教育的牛鼻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德育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确保德育第一,准确定位全面发展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奠定基础”为切入点。着力强化德育常识教育,突出社会公德教育尤其是家庭道德教育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转贴于 其次,全面发展是学生智育全面发展。智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智育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 ‘确保智育是关键,准确定位全面发展的核心,最大限度启蒙和训练学生智力’奠定基础”为目标,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学生的智力训练和智力开发,扩大智力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再次,全面发展是学生体育全面发展。健康没有了,一切都是零。体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体育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增强体育意识,转变体育观念,培养体育精神’奠定基础”为指导思想,全面夯实传统体育教育,树立“体育不仅是为达标更是为健身,不仅是为健身更是为养生”的体育教育新理念,努力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科学评定学生体育达标成绩,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即“健康第一”的精神;突破陈规,勇于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的精神;脚踏实地,崇尚实力的精神;公平竞争,虽败犹荣的精神。

全面发展也包括学生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美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剂,劳动技术教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催化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培养审美情趣,更新成才观念’奠定基础”为突破口,努力强化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科学界定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地位。

第三方面,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不仅要健康发展、全面发展,而且要终身发展。终身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终身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点的要求,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深度体现。基础教育是学生人生教育的第一站,是学生生命大厦的奠基石,是学生人生方向盘上的指南针,是国家富强的原动力。这一站是否能走好,这块基石是否牢固,这个指南针是否配合学生人生方向盘,这个原动力是否强劲,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质量,关系到华夏民族综合国力的底蕴。

首先,终身发展是学生阶段性发展。阶段性发展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阶段性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立足当前,夯实基础’奠定基础”为根本。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学习阶段特点,考虑区域、性别、个体差异,与时展同步,与国际教育接轨,分层次、分类别突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现实性。

其次,终身发展是学生递进性发展。递进性发展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台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递进性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衔接知识结构,提升教育台阶,’奠定基础”为宗旨。在强化学生阶段性知识技能,完善学生阶段性知识结构,牢固学生阶段性知识技能根基的基础上,调整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深化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努力促进学生阶段性知识结构与发展性知识结构的衔接,努力提升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台阶。同时,结合学科特点,结合基础教育的知识结构特点,有重点、分步骤的突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的衔接性、层次性和长远性。

全面发展的内容范文第2篇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能否实现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定为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当今高校改革的现状尚存在一些不足,作为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科学地阐释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对高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将人的全面发展定义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马克思提倡从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去理解人的本质,而不是抽象地理解,马克思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56。他认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2]73。因而人的全面发展内涵就是人的能力、社会关系、人的需要、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1.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目标。人的能力的发展是其获得人的需要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人的智力和体力是人的能力的基础,同样人的能力还包括自然能力和社会能力,还包括个人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等等。马克思对人的能力发展极为重视,他认为:“任何人的责任、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3]。恩格斯也曾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要‘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2]224。因而,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应使人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恩格斯指出:“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人人也都将同样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要的资料”[2]330。社会实践活动满足了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也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人的需要不仅指人在物质方面的需要,同时也指人在精神层面及其他方面的需要,因而,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物质得到满足,而且精神上也要得到极大丰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的需要也将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56。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必要的阶段,即依赖人的阶段、依赖物的阶段和人自由独立全面发展阶段,在前两个阶段,人在社会关系方面都是片面的、局部的存在,只有当社会发展到更高的阶段,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时候,人才能摆脱对他人和对物品的依赖,全面地投入到社会交往活动中,实现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理论中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是依托于现实社会,不断丰富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使自身由封闭向开放、由不充分向充分、由片面向全面的方向协调全面发展。

4.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是指个人在品质、性格、兴趣、爱好、思想、情感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性。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作为主体,在不断提高个人主动性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增加个人的独特性。人的个性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内涵,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体现和最高目标。

二、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也迅速发展,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广大人民群众受到更好的教育,高校教育改革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高校迅速改革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当前的高校教育改革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高校教育理念对个人全面发展重视程度不够、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培养不足、教育内容与社会实践的脱节这三个方面。

1.高校教育理念对个人全面发展重视程度不够。高校教育理念和传统教育方式的转变是比较漫长的过程。传统的教育理念,突出了理论知识在高校教育中的比重,而忽视了个人的全面发展,只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需求,致使一些高校学生的发展十分片面。高校教育不应该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应该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其他方面的需求,传授社会生产生活经验和思想文化等,以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2.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培养不足。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不足,体现了高校教育在学生培养方面未能实现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不能满足个人能力的需求。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个人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职业素质能力不足,则会在毕业找工作时屡屡遭受挫折和失败。因此高校教育应重视个人能力的发展,加大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个人职业素质能力。

3.高校教育的教育内容与社会实践的脱节。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只有在社会实际活动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当前国内的多数高校侧重对学生理论知识方面的培养,缺少相应的专业实践平台,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导致很多大学生在走向社会时,缺少社会实践知识,不能使个人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现。因此高校教育应结合实际情况,完善课程内容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教育改革的启示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同时也是教育改革的目的和归宿,对高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教育改革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要在教育改革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充分重视人的个性,充分体现人的价值,确立人的主导地位。这样才能够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丰富提高个人能力、满足个人需要、发展个人关系、完善独立个性,才能够使人在教育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2.教育内容方面应丰富多彩,注重个人全面培养。传统的教育观念是把理论知识的学习放在重要位置,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现代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复合型人才,传统的教育模式很难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和目标。单一地接受书本理论知识,而忽视了个人能力、需求、社会关系和个性方面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单向度的人才,而不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高校教育应该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全方位、多角度培养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3.教育方式应当多样化,注重实践教学。在教育方式上,当前高校的教育方式多以课堂灌输为主,而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培养学生的主体个性、主体精神以及主体人格,因而仅有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采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使传统的高校教育方式向现代化的高校教育方式转变,使单纯的单向课堂灌输转变为双向的师生互动交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交互式、渗透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自我探索获得新知,让学生成为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体,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教育应当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教育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还有人的需要、人的社会关系、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因而,高校不能仅仅进行理论知识的传输,还应该进行各种各类的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体会知识获取过程中的快乐,唤起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探究精神,更好地全面发展。

4.尊重学生的个性。如上所述,人的个性是指个人在品质、性格、兴趣、爱好、思想、情感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性。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学生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鼓励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欣赏学生的才能,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一个舒适、自由、乐观、开放的环境中不断成长,不断全面发展。高校在教育学生方面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正确看待每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实施个性化教育,这样才能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全面发展的内容范文第3篇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开始并将继续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发展思想,蕴涵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哲学思想。

1.以人为本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主要包括: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这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必然要求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缺少其中任何一条,就不是以人为本;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五个统筹的要求都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归根结底又都是为了人。因此,以人为本贯穿于整个发展观中,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以人为本是人类社会发展观进化的必然结果。发展观的基本问题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于发展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逐渐完成了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的转化。现展观强调通过“物”的发展来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即以“人”为中心。中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人类社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最新成果,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新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新的判断和解决思路。

以人为本发展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是以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为指导的。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要求我们在社会关系中把握人的本质,在社会关系的变化中实现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强调人在发展中具有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人既是发展的主体又是发展的对象,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人在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发展。以人为本发展思想注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点和落脚点。

以人为本发展思想坚持了的历史主体论,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对人的历史主体地位的科学概括。人是历史的主体规定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它是指一切历史创造活动,都是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们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讲,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包括:

第一,发展为了人民。也就是说,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了实现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我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统筹兼顾这个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第二,发展依靠人民。即一要尊重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支持发展、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二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第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发展成果如何分配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2.以人为本发展思想与生态哲学的一致性

以人为本,倡导的是一种全方位的生态关怀,强调的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生态哲学的整体性思维方式。以人为本发展思想着眼于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包含着人与自然的统一观、协同观,以全球意识、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等为其具体的观念性构成要素,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人-社会-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虽居于主导地位,是管理者,但要遵守自然规律,决不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以人为本发展思想还包含着协同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倡关心人类的整体利益和终极价值,但也同时承认自然的利益及其内在价值,这就把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主张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把人与自然的协同作为规范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准则,这充分体现了一种新的环境价值观,“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一切发展以全面发展的人为价值尺度,一切环境行为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乃至后代人利益在内的全人类整体利益出发,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环境权益为依归,善待自然,保护环境,建设自然,优化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进步,可持续发展”。[1]

3.以人为本发展思想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它突破了那种把经济和技术增长作为社会发展充分内涵的传统观念,把社会发展理解成人的生存质量及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全面优化。它意味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和生存效益的最佳组合”。[2]

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或在社会领域,以人为本并非指一个集团主体,或者个人主体,它首先是以整个人类为主体,或者说首先是以人类的整体利益为主体。当然这里所说的人类的整体利益,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代内人类的整体利益,由此出发,要求所有的国家和地区走协同发展的道路,尤其要重视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二是代际人类的整体利益,由此出发,要求当代人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在发展中,既要重视当代人的利益,更要重视后代人的利益。

以人为本注重的是以全人类整体为本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人类整体为本,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坚持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公共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即“人类整体主义”的原则;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不是均衡的发展,而是要实现人的需要、素质和本质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要求的是在发展中不仅要见物更要见人,不仅要追求物质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顾及人的生存条件、生活质量和人的素质的改善和提高程度。要把改善人的生存条件、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转移,也就是把所有的发展都着眼于人对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以及自身发展需要的满足。

以人为本,即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主体,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说在人类与非人类自然的关系方面,坚持人类价值的本位性,强调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优先地位和目的的地位。如果不以人的生存与发展利益作为发展的动机和目的,那么这种发展就是盲目的、不科学的。把人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的,则是生态哲学研究和思考的起点、归宿和内驱力,离开人的生存与发展利益的价值取向,人所建立的整个社会生活大厦就会崩塌。因此,“以人为本”是在更全面、更合理的意义上对人的主体性原则上的一种肯定、完善和深化,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讲,以人为本中人的这

种主体性地位是在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中体现出来的,而其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也正是通过这种互动体现出来。“人类的主体性不仅包含人作为认识、实践的主体对客观的主动、主导、自主力的肯定,也包括主体对这些能力的自控、自制以及对其活动结果正负效应的自省、自责和责任。”[3]

以哲学为依据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从人的对象性活动、从主体的实践中来理解人的主体性。“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价值论,是人类为了寻找、确立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优越地位,维护自身利益而在历史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假设;人类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是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对自然有开发和利用的权利,并且有管理和维护的责任与义务,因此自然就处于客体地位。由于人类的这种主体地位、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还认为,人类拥有运用理性力量和科学技术的手段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实现自己的目的与理想。这与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所主张的人的主体性有相似性。这种主体性作用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改造自然与破坏自然。这体现在人能动地改造自然,人是能动的主体,自然界是受动的客体;二是保护自然与补偿自然。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要生存就必须保护自然和补偿自然。因此,“以人为本”是在更全面、更合理的意义上对人的主体性原则上的一种肯定、完善和深化,它吸收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精华屏弃了其糟粕,是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与超越。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讲,以人为本中人的这种主体性地位是在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中体现出来的,而其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与超越也正是通过这种互动体现出来。

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发展思想的最高价值目标

全面发展的内容范文第4篇

    准确把握人的全面发展 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是物质生活发展和精神生活发展的统一,是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与 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 包括人的素质、能力、潜能、社会关系、个}生需求等方面的发展,其中,核心内容是素质、能力的发展。能力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是^从事—切活动的内在根据,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概念最基本、最—般的含义。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 的本体和本质 ,人的变化决定 了物的变化 ,物的变化 的累积是人的变化 累积的结果。注重于人 的全面发展 、注重于人 的能力的发展不否认经济发展,它所强调的是经济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成果只有转化为人的发展成果才有意义,人的发展程度是衡量发展的尺度 。同时,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注重人的全 面发展要求 以人为中心 ,解放人 、发展人、实现人,把人的全 面发展看作是社会发展 的核心和最优先、最 高目标。从时态上看,人的全 面发展 不仅指当代人的发展 ,而且 包括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从内容上看,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还要满足人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需要 ,更为主要的是使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以人的能力的优先、充分发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条件限制,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基本聚焦于物的发展,尽管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因为人与 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人关系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全面物化,造成了人自身发展的荆 乜,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提出转变发展方式由来已久,但 目前旧的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的惯性运作仍在束缚着人们,转变发展方式的步履维艰。导致这种现象原因很多,拒发展注重于物的发展,没有}}刀底注重于 々全面发展是_个重安原因。

    目前,对于发展目的的表述有:经济增长、人民普遍受益、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提高居民福利及国强民富等。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完整,不是最根本的。不同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不同的,但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应该是自身的全面发展。准确表述发展的焦点对于实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 已经由温饱型社会进入了小康型社会,解决了生存问题。因此,目前谈 发展,就必须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发展是纷繁复杂的,在纷繁复杂中做到繁而不乱,众而不惑,必须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所谓宗、所谓元,就是 的全面发展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与注重物的发展,对比是鲜明的。注重物的发展以经济总量扩张和物质财富增长为核心和目标,认为发展就是国民生产总值、或个人收入提高、或工业化、或技术进步、或社会现代化等观点 财富,收入、技术进步 社会现代化等虽然可以是人的追求 目标,但只是属于工具范畴 ,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注重于人的发展是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幸福为核心目标的,注重 以人 为中心 ,以人 的发展 为 目标 ,衡量的标准是人的发展程度。

    人 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 的出发点和 归宿。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同注重物的发展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物的全面、充分发展是人 的全面发展 的前提和 必要 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又是物的不断发展 的内在动力和依靠力量,两者互为前提、互相结合 、互相促进 ,共同向前发展 ,但人 的发展决定了物的发展和利用程度。

    人的全面发展有一个历史转变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是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 ,需要经过相 当长的奋斗历程,需要通过现实的途径,逐步向前推进。

全面发展的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学;新课改;全面发展;模式

2001年7月是我国了关于数学教育的纲领性文件。确定了未来十年的教育目标,确定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如何能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呢,这就是目前学校所思考的问题。

一、新课改下学生发展的几方面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个问题,各个学校、各个学科都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切入点。因为数学的逻辑性、抽象性及基础性的独特特点,使在新课改后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就要对新课改的数学进行深入剖析。

(一)新课改的和谐全面发展

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就意味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后,在数学的教学中应该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及能力适应性等来促使学生全面的发展。新课标下的数学正走向全面的均衡化、多元化、全面化的一个方向。首先在设计课程上就要设计的全面化,要融入多方面因素,例如,数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等。其次,是在课程的内容上也要全面设计,既要让学生的生活就社会现实相结合,也要强调数学的理论知识及社会发展。最后,对于课程的要求不仅要根据数学的重点来确立目标,也要根据数学的特点,将特点与目标相结合,最后得出一个过程目标,在得到数学知识的同时也确立了自己的价值观。

(二)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更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新课改后的数学教学与传统的数学教学不相同,传统的数学教学是按照自己的传统模式按照科学体系来进行教学的。而新课改后的数学教学更多则是关注学生,更重视学生的感受与经验。课程的内容一般都会由教师精心的安排。新课改后的教学内容更加的便于教师的教学,使学生的逻辑思考更加的全面。

传统的数学教学内容只是注重学生的答案正确与否,却忽视了学生的解题思路与解题内容,使学生往往在做过一道题后只知道答案,对题的内容却是一知半解。因此,新课改后的数学教学就是不只要考虑到数学教学的特点,同时也要注意数学内容的实际性,并且从学生的思路及理解上来提升学生的发展。

(三)学生自主性发展

自主性是只一个人在活动中对于自己的一种支配,包括时间、权利、能力等等。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人对于活动的对象、活动过程的支配与控制权利,这是相对于外部来说的独立的权利。二是:个人对自身行为的支配、调节和控制能力。具有自主能力的人就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支配自己,会更明确自己的目标,对自己会做出更明确的判定与评价,从而来约束控制自己,最终获得全面的发展。

(四)学生个性发展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大多是以课程书本为主,而新课改后的教学模式则是以培养学生为主。这样就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将学生的能力与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数学、掌握数学、最终将数学更好的运用在生活中,更好的全面发展。

二、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

任何新事物都要相应的做出新的评价体系,只有更好的认识自身并做出正确的评价才能够更好的使事物得以发展。新课改后的数学教育就提倡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来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标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就是说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全部过程都要进行评价,纳入评价体系。在评价中,教师应该明确评价并不是为了证明、评比学生的成绩地位,而是要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状况,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全面发展。

(二)依靠技术改变学习方式

现今社会,是个信息时代,高科技的运用更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现代工具的运用能更好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现代工具的运用不仅能够简化学生学习过程的繁琐,同时也能够使枯燥无味的数学算式题更加的具有趣味性。让学生通过对工具的使用,从中获得动手、动脑的能力,将学生的潜力与创造性挖掘出来。数学新课标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三)提高教师的能力

新课改后的数学教学不只对学生提出了要求,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要求。首先,教师要有把握全书的能力,课改后的教学课本及重点难点必然与课改前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应提前做好备课,把握好教学的整体方向。不仅要在教学能力上有所进步,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方面都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其次,新课改后的数学教学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创造力,举一反三。因此对教师的开发能力就有一定的要求。要更加灵活的运用知识来开发更多的知识,并传授给学生。最后是教师的探索性与指导能力。一个好的教师是要能够很好的指引学生方向。新课改后的数学教学更多的注重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性,所以就需要教师能够更好的探索知识并正确的指引学生。

(四)加强教学管理

新课后的数学教学要想使学生更全面的发展,不只要完成以上的三点,同时也要加强教学的管理。首先,在教学力度上要加强,加强数学教学的管理。其次,也要在师资力量上加强管理对教师做好培养。第三,是要培养一些比较有特点的教师,让他们成为教师队伍的带头人。第四,要培养一些优秀的“特长生”,注重“特长生”的特长发展并培养其特长的发展。最后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教师能够放弃固有的习惯模式,真正的接受新课改后的数学教学模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后的数学教学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传统的数学教学思想与模式早已根深蒂固在教师与学生的思想中。要想真正的摒弃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在学校提供的新环境下,逐步的适应新课标数学,最终使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清明.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看法[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0).

[2]潘善浪.新课改让数学课堂教学散发魅力[J].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3(11).

[3]彭景报.如何才能避免数学教学的极端化[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