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学理论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作为高考改革的重大举措,理科试题已经以综合能力测试的形式出现在考生面前。这一高考改革的目的是支持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引导中学生全面学习和掌握中学阶段相应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形成较强的能力。试题总体上更注重对考生的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范围遵循中学教学大纲但又不拘泥于大纲。在试题设计上增加了应用性和能力性题目。同时要求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这一高考改革举措将使我们在如何评价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的观念上有一个大的转变:即中学理科教学应进行怎样的改革,才真正有利于培养能适应现代社会,具有生存能力的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
因此,认真总结高考改革的经验,改进今后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适应改革的要求乃是当务之急。在此,我谈一点对高考改革的认识和对今后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正确理解综合能力测试的含义
综合能力测试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以考查学生在中学所的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能力应包含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在重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综合测试只是形式,综合能力的考查才是目的。现代教育观念强调了学科间的知识渗透、交叉和综合,突出了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大了考查学生创造思维的力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中,综合要求是比分析要求高一层次的目标。所谓综合,是指“将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组合起来以形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应该是学生头脑中原先没有的、或不甚清楚的,因而也是新颖的。在综合活动中,学生必须多方面去获取各种信息要素,并依据各种原理、规则将这些要素组合起来,以构成一种原先不太清楚的结构或模式。由此可见,综合是创造性最强的一种学习行为。
综合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对高中物理教学来说,综合级目标尤其重要。物理教学大纲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实际问题往往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整体,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其发展和变化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很难想象没有一定综合能力的学生能顺利解决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教学大纲还指出:要鼓励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综合是求异思维的一种类型,它体现了教育的一种最终成果,因为学生在解决综合问题时,不是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再现,而是要独立地对问题提供的及头脑里贮存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提出自己独特的、具有一定个性特征的想法和方案。所以,综合问题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它有待于发展到综合。虽然分析给我们研究问题提供了方便,也使我们对事物的各个局部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它往往无法反映各个局部之间的联系。而在分析基础上进行理性的综合,则会使我们的思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目前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抽象的东西往往比较容易机械地接受,但一碰到具体的问题就往往束手无策,更难有综合、创新的能力的发挥。
因此,高考改革正是针对着传统教学中存在着的种种弊端,首先从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开始,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综合考试的目标要求来看,我们应该在物理教学中注重以下几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1、能分析和解决多状态、多过程的物理问题;2、能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比较复杂的物理现象;3、能有一定的推理能力,推测未知现象,或对运动变化做出可能性判断;4、善于整理物理知识,形成较系统的结构框架;5、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演出新的结论;6、善于提出假设,并能设计检验某种假设的计划;7、能根据一定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有一定的设计性实验能力。
二、提倡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习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
综合能力测试的高考形式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是我们作为教师的一个新课题。
对学生来说,学习过程是学生在一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一个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作为认知对象的知识不能像实物一样可由教师简单地传递给学生,必须靠学生自己来建构,并且纳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而别人则是无法替代的。因此作为一个物理教师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打破那种将所要叙述的物理内容注入学生,将学生并不真正理解的内容强加于学生,过早地、径直地提出物理概念,过早地公式化,缺少物理概念背景材料,缺乏问题情景,使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事实上,学生真正获取知识的多少,是取决于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去综合理解有关知识的真实含义的能力的强弱,并不取决于他们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学生并不是带着空脑袋走进课堂的,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许多经验,小到对生活经验的积累,大到对自然、宇宙的观察;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都多少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未接触到过,也无直接经验,但问题一旦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会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种对问题的认识过程是自发形成的,没有经过严密的科学综合分析与实验的正确验证,往往是肤浅的、模糊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并非是胡乱猜测,而且往往自认为是很有道理的,印象痕迹很深。因此,教师不能简单地作为一个知识的呈现者,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理解,倾听他们对问题的看法,洞察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想法的由来,并由此为依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这绝不是简单的告诉就能奏效的,是需要与学生共同在问题情景进行探究,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地暴露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各种见解,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一种共同探讨的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主动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此基础上贯彻“授人以渔”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找出错误认识产生的原因,掌握正确分析问题的方法。
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是否能获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将问题作为教学的良好开端,是否将问题探究作为教学过程的主线。当然,一堂课不可能将所有问题都完美地解决了,留下更多的问题是正常的,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必要条件,因而问题也应该是教学的归宿。
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应包含(1)方法论的教育,即让学生理解知识是从哪里来的?这本身蕴含着创造意识的教育,知识不只是书本上写着的,是在实践中靠着不断地创新性地提出问题,才有可能去研究问题,发现问题。(2)知识及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即让学生懂得规律性的东西。(3)知识应该到哪里去?这是教育学生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创新性意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只注重教给学生有哪些知识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很多知识是以结论性的形式让学生机械地接受,而恰恰将重要的头、尾给忽略了。综合能力测试的要求已经开始强调课题研究能力的重要性,忽视了一般科学研究能力的教学,将使物理教学失去灵魂。科学研究过程中需要运用许多科学方法和策略,而这类知识的学习是难以靠短时间的训练实现的,应该让学生有体验生活实践的机会和环境,在启发中发展研究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加强探究性或研究性学习的教学非常有必要。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对自然科学的广泛兴趣,扩大学习的知识面。
国家教委对综合考试强调了不拘泥于大纲的要求,这主要是对学生提出了在掌握大纲中所要求的知识外,能利用这些知识去扩展、认识一些大纲中不曾提到的一些知识,并能解决与这些知识相关的一些问题。在去年的考题中,作为唯一一个有跨学科问题的综合题中,考查了学生对关于可以引起对人工基因诱变的三种射线的物理综合问题中,大部分学生只能答出红外线和X射线,而中子流作为一种可引起基因突变的射线,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此外还考查了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问题,提出了反中微子的静止质量为零的概念,并要求学生知道可以从动量是否守恒的实验中检验反中微子的存在。在选择题中也出现了光子的动量大小为hν/c的概念,并考查动量是否守恒的问题。由此看来,在打好基础的同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尤其显得重要。作为物理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学习科学家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这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要鼓励和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科普读物,了解最新科技发展的成就,并能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那么扩展知识面的要求也不会成为学习的负担了。这也是课堂教学改革可尝试的一项内容。学生对一些物理规律的本质及应用的条件的认识往往是很死板的,例如在动量守恒问题中,往往是在宏观、低速的环境下讨论,而对动量守恒的规律在微观、高速的情况下的应用则缺乏较深刻的认识。因此,在加强对物理知识扩展要求的同时,还须提高学生对物理规律认识的思维深度,认识层次要有所提高。
教材和复习资料不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全部世界,应将鲜活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变为学生学习的世界,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中要遵循认识论中从抽象到具体的认知顺序,让学生多接触实际的、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因为最抽象的问题是最简单的,而最难的问题则是最具体的,不会解决具体问题,也就是无能力的表现。
应适当地将诸如《信息技术》《核能发电站》《海洋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加速器技术》《人造卫星》等材料的内容介绍给学生,并结合学到的知识进行扩展性教学是可以尝试的。
四、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对实验问题的理解、分析、设计和创新能力。
注重物理实验问题的考查,是综合能力测试的一个重要目标。中学物理教学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思想,物理实验教学为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本质的深刻理解、培养创新精神提供了最佳环境,是其它教学方式所不可取代的。在高考复习阶段,物理实验教学往往被冲淡,是不恰当的。高三学生对物理知识、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有了较系统的程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完全有可能将他们的学习水平提高一个层次。要在教学中采用直观的方法,生动的语言,充分发挥物理中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特点,将物理学习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来创设问题情景进行讨论。在对做过的实验规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根据从实验目的——寻找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法——选择实验器材——优化实验步骤——确定实验方法——检验和确定实验结论的最佳方法的流程模式,着意在设计实验方法上采用发散式思维。教学中适时地摆出一些实验器材,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环境下进行有一定目标的训练,再进行引导和评价,这样会使学生得到与在纸面上做实验完全不一样的效果。例如对去年高考题的最后一个实验题,大部分学生不能想到给导线有何用,或者根本没注意到导线的存在的条件,当然也无从想到用短路法解题了。如果在实验环境下做此题,可能情况会有不同。若将此题改成实验器材的选择,则实验设计性要求就更能体现出来。
五、重视培养严格的科学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踏实的学习作风,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正确对待综合考试。
高考复习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踏实的学习作风及习惯的最佳时期,很多学生往往由于只注重题海战,机械地套用物理公式和结论,追求做题的数量,而忽视了一些基本要素的自我训练和良好的习惯的养成。这样容易陷入题海而不能自拔,加重了心理负担,更不能冷静地对待问题,连一些基本的学习习惯都不具备,在高考中每每都出现由于审题不清等问题而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作为教师应紧紧抓住高考复习这个关键时期,不失时机地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要舍得花时间经常鼓励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出现的困难,以生动的实例与学生一起剖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强化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多次高考实践充分说明了学生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待高考,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懂得仔细、冷静就是赢得胜利的基本保证,就是分数。
素质教育呼唤全新的师生关系,高三学生正处于一个心理上非常敏感的特殊时期,师生间的教学关系应有民主协商,平等交流的体现,一定要在教学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是成功教育的必要条件。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这一点尤其重要,不能让他们形成心理上的失败定势。要重视平时教学考试评价的激励作用,将考试的鉴定作用转化为对学生学习中问题的诊断作用。考试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找出问题和存在问题的原因,从而进行补偿性教学。这也是一个重教学过程的要求。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教材体系建构 《文学理论教程》
目前,作为面向21世纪课程的教材《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是国内高等院校的一本通用教材,该教程第一编导论提出:建设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理论。并表示本书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对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范畴,如比兴、神思、意象、滋味、情景、意境等都有所融合吸收。应该说,该教材在中国古代文论构建中国特色方面的努力在同类型教材中较为突出,不过,该教材是如何吸收中国古代文论内容,古代文论在该教材中的地位究竟如何?我想就这一问题,陈述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古代文论在《文学理论教程》建构中的作用。
1.横向结构上,古代文论知识的全面渗透。
多年来,《文学概论》课程已形成一个相对稳定、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包含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发展论等。这可以称得上是《文学概论》的表层横向结构。国内的《文学概论》教材大都围绕这几个部分而展开编写。《文学理论教程》即按此分为五编十六章。
而古代文论是古代文学理论家对文学的看法,也涉及对文学本质、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发展的种种看法,《文学理论教程》秉持建设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宗旨,有意识地在每个章节对古代文论的种种思想作了吸收。
如第四章论文学的文化含义,提到了孔子的“兴、观、群、怨”;论文学的审美含义提到了曹丕的“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陆机的“诗缘情”,钟嵘的“滋味”,刘勰的“情者文之经”,等等。第十章谈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举王弼的“言、象、意”三者关系;讲意境列王昌龄《诗格》中的三境说,皎然、刘禹锡、司空图关于意境的概念。第十三章文学风格,谈创造个性,引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各师成心,其异如面”。第十六章文学批评模式,以孟子的“知人论世”解释社会历史批评。
可以说,翻开《文学理论教程》,随处可见古代文论话语,其目的是用以解释印证文学理论的各个命题。古代文论因此成为了《文学理论教程》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讲,古代文论对于建构《文学理论教程》体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纵向结构上,古代文论对于概念原理阐述的积极参与。
如果把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发展论称之为《文学理论教程》的表层横向结构。《文学理论教程》实际上还存在一个深层纵向结构,即指文学理论原理得以透彻阐述的三方面内容。第一是关于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范畴及相关的方法的界定与阐述,这是《文学理论教程》的主体。第二是关于这些概念原理的历史由来、发展轨迹。许多教材在阐述文学理论内容时,会引述或介绍中外古今文论家对于文学活动的概括和总结、观念和思想,也即相关的中外古今文论。第三方面内容是对中外古今文学作品的分析举例。
在《文学理论教程》纵向结构的三方面内容中,古代文论都在不同程度地发挥着作用。如在第一方面内容即概念原理界定与阐述部分,第三章论文学活动的发展的多种因素,即引用了《乐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为之音”,和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说明文学发展与时代社会风气的变化密切相关。这些诗论直接表达了文学活动发展中的一种代表性思想,并构成了原理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纵向结构的第二方面内容中,古代文论所占比重更大。教材在阐述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之后,往往会引述相关的中外古今文论,作为例证,其作用主要有二:首先,交代清楚文学理论的来源,说明其内涵。《文学理论教程》所要建立的关于文学的概念、原理、范畴相对抽象概括,对其理论的生成过程,以及概念本身的内涵都需要适当的说明,而古代文论的印证能够起到解释理论本身生成原由的作用。其次,深化理论,加深对原理的理解。对于同一个概念原理,历代文论家都作了不同的探讨,通过对不同说法的辨别理解,能确定教材中原理表达的科学与否。
纵向结构的第三方面主要是指对中外古今文学作品的分析举例。因为重心在文学作品,所以文论比重较少。
综上,古代文论纵向结构上对于概念原理阐述有所积极参与,既直接参与了概念原理的界定阐述,又起到了对文学基本原理的印证说明作用,印证说明方面起的作用更大。这也正是古代文论在《文学理论教程》建构中的具体作用体现。
二、古代文论在《文学理论教程》建构中实际地位分析。
如上,古代文论在《文学理论教程》建构中发挥着明显的作用。但冷静地看,古代文论在教材体系建构中又存在着一些问题,呈现出古代文论实际地位的尴尬。
1.古代文论在教材中零散存在的方式,不能显示古代文论的真正价值和魅力。
古代文论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从内容上说,主要偏于几个代表性的文论家的片言只语,和他们零星的文学思想表达。这些有限的概念术语的引述,多半是蜻蜓点水,谈不上系统,难以构建厚重的文论史的印象,没有展示知识的完整与深度。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这些材料在书本中的实际意义。而且《文学理论课程》一般都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学生知识储备相对不足,对《文学概论》教材中夹杂的古代文论家的只言片语,很难消化吸收,这些文论内容只会成为理解文学原理的障碍。
2.古代文论主要以例证的形态出现,与文学理论原理缺乏积极的融合。
从作用上讲,作为文学理论知识的三个构成部分,最重要的应该是第一部分,即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范畴及相关的方法的建立。但纵观教材五编十六章及更进一步的章节小标题,用古代文论表达的内容少之又少,即古代文论直接参与界定、阐述概念原理的部分偏少。古代文论主要集中在第二部分,即在理论阐述之后或过程中,作为例证起到解释文学理论来源和进一步说明理论的作用。由于缺乏必要的解释,很多古代文论往往是阐述文学理论时的点缀,与文学理论原理缺乏积极的融合,削弱了其在课程体系建构中的力量。
三、关于更好地发挥古代文论在《文学理论教程》建构中作用的设想。
由于近一个世纪以来,我们一直在袭用西方和前苏联的文学理论模式,以至于中国当代文论处于可怕的失语境地。所以,如何利用好古代文论,建设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成为一个阶段以来文艺理论工作者关注的话题。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只有在继承古代文论话语体系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形成民族特色,才不会在世界文论中失语。但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古代文论在《文学理论教程》体系建构中的作用?
1.进一步发挥古代文论概念对于文学基本原理的印证解释作用。
古代文论语汇是古代文论家们对文学创作及作品特色的总结,它们本应该有着与现代文学原理间的共同、共通之处,能够真正起到印证解释文学理论的作用。但是当这些文论术语分布于《文学理论教程》各个章节,则变成了散珠碎玉,零星分散,点到即止,缺乏说明问题的力量。要想真正发挥古代文论的作用,就应该对一些重要的古代文论进行解释,揭示古代文论概念的内涵、意蕴,交代古代文论的来龙去脉,展示其与现代文学原理间的共同、共通之处,从而使古代文论真正起到解释文学理论的作用,并成为文学概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2.进一步发挥文论潜体系对于文学理论体系的印证作用。
中国古代文论存在着潜体系。一是个别作家的论著具有体系或潜体系,如刘勰的《文心雕龙》,分本体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大部分,系统完备,体大思精。二是文论史上一些命题的阐述具有潜体系,如意境说经由《周易》的“圣人立象以尽意”、钟嵘的“滋味”、皎然的“取境”、司空图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到王国维的“意境”,已从只言片语发展为有情有意有理论内涵的概念了。梳理范畴内在的演变和传承关系,又使之自成体系,以说明甚至参与我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等,对建设当代中国文论至关重要。
3.进一步将古代文论转换为当代文学理论的重要概念原理。
童庆炳说:“有不少古代文论的术语,根本不用特别‘转化’,就直接进入现代的文论话语体系中,……古代文论与现代文论是有通约性的。因为我们的文学的现代性是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也因为我们的文学理论的转型是中国文论的转型,还因为现代性转型是具有传统文化心理的中国人在做的,它在无意识中就渗透了一些古代的传统文化因素,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①
此话说得很有道理,但是目前《文学理论教程》并没有做好这点,可能也有些古代术语已经转化为了现代术语在使用,但是却没有大量地转换。我的想法是尽量能使这些术语通过阐释后就能够进入当代文论的语境,成为能够解决当代文学实际问题的“范畴”,这才是“现代转换”。
传统文人对文学本质、创作目的、创作主体、作品本体、读者接受都有讨论,如被朱自清称为中国诗学开山纲领的“诗言志”,以及魏晋南北朝开始盛行的“诗言情”一直是中国文人论述中国诗歌本质的主要话语;如陆机“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刘勰“陶钧文思,贵在虚静”、李贽“童心”说等对创作主体想象与心境状态的描述;又如从《周礼·春官》、《毛诗序》以来对赋比兴的表述和解释,到后来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篇、炼字篇、事类篇对于文学创作手法的表达;再如钟嵘“滋味”、司空图“四外”说、严羽“妙悟”、“兴趣”、王士祯“神韵’、王国维“意境”理论对于诗歌审美特质的概括,这些都是古人针对文学表达的理论观点,和他们进行具体诗文批评时所用的话语方式。这些皆可以转化为文学理论的标志性概念原理,成为文学理论的重要构成。
《文学理论教程》在吸纳古代文论、建构教材体系方面的努力有目共睹,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由于古代文论自身的特性,使得它在教材中的地位还显尴尬,未能与当代文学理论更好地融合。因此,加强对古代文论自身意义的阐释,验证当论;加强对古代文论体系的整合,以验证当代文论体系;更好地进行文论的现代转换,以直接运用于理论的表述,值得我们继续探讨。
作为广西高校精品课程教材建设,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银建军教授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已出版并在教学中使用推广。
我们立足于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文学理论的定位,利用汉语言文学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契机,充分开发地方优势教学资源,同时借鉴国内外文学理论教材的成功经验,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中心,来改进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以地方性民族性为定位
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理论教材在不断改革,出版的教材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它们各有特色和定位,在某些内容和体系上也有所建树,但同时也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不尽人意的地方。目前高校中文系使用最多的是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它融合了中国古典文论和西方文论,内容丰富深刻,学术观点新颖前沿,不少章节内容和理论术语直接从西方现代文论中直接引进来。
其定位是高水平的学术性教材,直接使用对象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学生素质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高校中是最高层次的,因此学生可能比较适用。但是对于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的大学生来说,显得比较抽象难学。因此,针对我校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的特点,着力编著本地区高校适用的教材显得尤为重要。
建设立足于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文学理论,我们努力在教材的编写上具有以下几点要求和特征:(1)地方性。文学理论主要是对文学现象的一般规律的总结和概括,但由于学生接受对象的不同,教材的性质也各不相同。河池学院所面对的是地方师范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他们绝大多数毕业后都到基层去从事中小学教师职业。因此教材的编写必须要区别于综合性大学的教材,课程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分析和解决具体文学问题的能力,并侧重在今后教学实践过程中分析文学作品的水平。(2)民族性。文学理论是对文学一般规律的总结和归纳,但是也不乏其特有的民族性特征。
少数民族文学有着自己丰富的口传和书写的民间文学,也有着独有的文学观和审美观,加上他们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生活,这些必然会表现在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学创作中。因此我们在论述文学理论和观点时,充分列举到了广西和河池地方的作家作品来分析,让学生们感受到家乡丰富悠久的文学创作传统和民族文化底蕴,从而激发他们进行文学创作的热情和信心。(3)通俗性。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我们尽可能地使文学理论教材具有通俗性,没有过多地加入编写者的个人观点和思想,让学生能够较为轻松地对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有所了解和掌握。同时,在表达上下功夫,减少晦涩难懂的语言,增加理论的趣味性。教材的行文风格力求轻松活泼,力图把枯燥的、抽象的理论课教学变得形象可感,趣味盎然,使学生能够体验到“享受理论”的乐趣。
在编写《文学理论教程》时,我们还注重优势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河池学院有良好的文学创作传统,学校文学社团丰富繁荣,我们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时,要求学生们写文学批评作品,并推荐高质量的作品发表在文学社团的刊物上。河池市是一个民族文化资源浓厚的地方,包括历史悠久的刘三姐山歌文化、红水河文化、桂西北作家群等。在建设文学理论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时,我们不断挖掘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学和文化资源,去制作和完善我们的教学课件和网络内容,既提高了同学们学习文学理论的兴趣,又起到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作用。
二、以学生为教学中心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主要环节,但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也十分重要。教材需要适应课堂教学,在编写教材和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重要的参与者为教材定位,“尊重教学对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为教材编写的宗旨”。在教学方法上,中国传统的教学是一种生搬硬套的模式,学生总是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对于知识要点的掌握上,不去开发独立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这样很难去培养具有领导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这些不同现状和做法可以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
首先,要确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在中国大学的课程设置中,陈旧的教学模式较为普遍,主要为教师讲授,严重忽略了学生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单位,从而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由教师占主导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改用启发式、探讨式等多样化而高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平等自由地参与讨论和学习。“教学的目的乃出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好主动性,在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好训练学生的能力,就不可能不在家乡中贯穿启发式原则。”启发式教学并非只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也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是要贯穿到整个教学的始终,真正培养起有独立思考和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
其次,要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和挑战。在文学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在紧张而又活泼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素质教育不是简单地减少学生的作业和练习,而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运用和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平时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考勤,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和作业训练,让学生真正地去思考问题并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提高他们的文学鉴别和理论思维能力,以达到培养应用型写作人才的目标。
目前教育部要求高校每一门课程都要有一定的实践课,其目的就是要增加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这样做的理想条件是要分小班上课,教师有独立的办公室,这样教师才有足够的时间来批改学生作业,课后与学生交流或解答问题。教师应该采取新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进行主动的思维,让学生能够挑战彼此和自己的教师。另外,在硬件方面要求教室和图书馆有小型而便利的座位以利于学生讨论作业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物质条件。
最后,改革学生成绩的评价体系。成绩的评价体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效果。现在西方顶级大学的考试,一般来说不会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些史实,而是让他们去解决以前从来没有碰到过的问题,去分析某一个观点的不足之处,同时表达自己的观点。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由教务处统一规定,以期末考试的分数为主,占期评成绩的60%以上,造成了过于重视课本理论知识积累的偏向,本质上还是应试教育的现状,离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
要改变这种状况,最有效而直接的办法就是降低期末考试分数所占权重,同时提高平时成绩的比例,才能体现出素质教育和侧重实践能力的要求。这些平时成绩包括讨论、调查、论文、实验等,这样就不会出现那些平时不认真学习,只在期末努力看书的同学就获取高分的怪现象了,而且也杜绝了那些平时想混就拿学分和毕业的不良现象。
三、密切联系文学实践
文学理论作为文学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应该更多地从具体的文学实践出发,关注当前的文学和文化现象,而不能脱离文学创作现实。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学习理论知识也是为了运用,只有不断地在文学实践中,通过运用不同的形式开展对不同作品的批评,才能锻炼写作的技巧和提高批评的能力。
而我们的文学理论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却滞后于文学创作的实践,不能分析和解决很多现实的文学和文化现象,这将导致文学理论陷入危机之中。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新的文学媒介如电视、网络等逐步取代原有的传统媒介,使得文学开始出现有别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面貌和状态,大众文学和网络文学大量产生,这也导致了这一时期文学理论教材同文学现实的脱节”。要在教材体系上有比较大的创新并不容易。针对这些现状,我们在编写《文学理论教材》教材时,尽量抓住文学理论和文学的密切关系。
在文学体裁上增加了影视文学和网络文学的内容,在文学创作方法上介绍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内容。在文学阅读、文学欣赏、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活动时,强调了对当前我国文学创作现状的关注和分析解读。特别是教师们有一定研究的广西文学、河池文学、仫佬族文学等,都是我们推荐学生学习的优先和重点内容。
从当前文学与文化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概念出发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式。在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理论支点,让学生体会到文学理论的实用性和深刻性。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和阅读能力,结合文学史知识来学习文学理论知识。多开展文学批评实践活动,包括传统的作家作品,可以是影视批评、书刊报刊批评等。其方式可以是课堂发言、座谈研讨、演讲答辩等,也可以是撰写文章,在实践中掌握文学批评的操作技巧和表达能力。同时还鼓励学生关注最新的文艺现状,阅读最新的文学期刊和批评理论刊物,在实践中去培养和训练自己的文学审美体验和分析批评作品的能力。此外,在课后练习与思考中,我们也设置了不少主观性、应用型的题目,以达到加强和训练学生文学阅读、欣赏的目的,提高他们用文学理论来分析和研究文学文化现象的能力。
总之,文学理论课程教材的编写是一项综合而复杂的工程,我们必须考虑到教材编写的困难性,又要吸收各方面成功的教学经验,并最终服务于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个目的,才能把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和台阶。
[关键词]“文学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开放性
[作者简介]唐洁。梧州学院中文系讲师,文学硕士,广西梧州543002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6―0188―04
“文学理论”是高校中文系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在现实中,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该门课程的教学一直处于比较低效的状况。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二:一是教学内容的封闭性。目前“文学理论”的教学,其理论体系十分狭窄封闭,更缺乏与文学实践以及其他人文学科的有机联系。二是教学方法不当。由于该门课程理论性强、概念多、课时少,不少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大容量地灌输知识,不少学生反映,“文学理论”是中文系最难学的课程,艰深枯燥,很难引起兴趣。因此,要提高“文学理论”的教学质量,我们必须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走向开放。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一)文学理论自身体系的开放
美国批评家韦勒克曾说过:“人们把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称为‘批评的时代’,不过二十世纪才真正当得起这一称号。不但数量甚为可观的批评遗产已为我们接受,而且文学批评也具有了某种新的自觉意识,并获得了远比从前重要的社会地位。”从1985年开始,中国学者大量翻译介绍引进西方文学批评的理论与方法,各种理论体系在不同层面有机融合,由此形成了多元的理论格局。但目前有的教师仍深受20世纪50年代苏联文学理论的影响,文学反映论、形象论、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文学批评的标准等占据授课内容的中心,对当代西方的理论较少涉及,理论体系狭窄封闭。这与文学理论的发展极不相称。我们应根据文学理论的发展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广泛吸收有价值的理论,形成开放式的理论体系,开拓学生的理论视野。在构建开放式的理论体系时,我们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注意文学理论的独立性品格。我们都知道,任何理论都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这种普适性归根到底应在一定范围内对某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不能违背科学性而“放之四海而皆准”。如对文艺的起源问题,不少教材沿用的“劳动起源说”,这也是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影响最大的艺术起源理论。实际上,这种艺术起源理论是不够科学的。因为该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而按照这一思路,人类的一切文化活动都可以解释为由劳动而起源,那么,文艺起源于劳动这一命题的独立性又体现在哪里呢?也就是说,“劳动起源说”这一理论涵盖面太大了,反而丧失了文学理论应有的独立性品格。
二是要摒弃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和归纳,而文学现象是错综复杂的,因此应持开放的眼光构建文学理论。如刚才提到的“劳动起源说”将劳动视为艺术起源的唯一因素,很明显就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具体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劳动起源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原始人类的心理因素在艺术起源中的意义,而且也很难解释劳动之外其他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对原始艺术的投影。在艺术起源的阶段,可能正是那些人们已经论及或者尚未认识的多种因素共同推动了艺术的发生。因此,我们不应固守那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而应该从系统的观念出发构建理论体系。
三是要注意概念的严密性。现在有的新教材为了“求新”忽略了概念的严密性。如“文学典型”这个概念,有的教材界定为“典型的必备品格,一是看它在何种程度上表达了人类解放自身的要求和改变现存秩序的愿望……三是要看性格和灵魂是否合乎理想”。按照这两个标准,“文学典型”应是林黛玉之类的文学形象。但稍有文学理论常识的人都知道,文学典型并不都是这种类型,如高老头、葛朗台、阿Q等文学形象的性格和灵魂并没有“表达了人类解放自身的要求和改变现存秩序的愿望”和“合乎理想”,但他们都是文学史中公认的文学典型。对这些问题,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注意纠正。
(二)“文学理论”教学向文学史课程和当代文学实践的开放
“文学理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不少教师上课时只是单纯地阐释教材上的内容,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实际上这是不科学的。因为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文学理论来自于对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源于文学实践而又指导文学实践。文学理论作为文学实践的理论概括,应该为人们解释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提供一种认知方式。因此,“文学理论”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学科,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介绍,而应引导学生将知识上升为能力。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文艺观,而且要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分析、评论文学作品和辨析文艺思潮、文艺现象的能力。而要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将抽象的文学理论与鲜活的文学实践密切结合。具体说来,我们应注意两点:
一是将“文学理论”教学和文学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文学理论和文学史都属于文艺学范畴,两者关系非常密切。历史上任何一种文学理论都是在同时代的文学实践和前人的文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丰富、复杂的文学实践,就没有硕果累累的文学理论。如我国古代诗歌理论非常发达,这与古代诗歌创作的繁荣有直接的关系。但目前“文学理论”的教学与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往往处于脱节状态。这种现状必须改变。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用文学理论分析文学史课程中涉及到的文学现象,使“文学理论”教学走出坐而论道的误区。另一方面,文学史的教学在理论的观照下,也能提高教学效率。如对“文学和政治的关系”这一理论问题,我们若能结合文学史中的文学现象进行阐释,无疑会有助于学生对这一问题有感性的认识,进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二是“文学理论”教学应向当代文学实践开放。文学理论要经受文学实践的检验,而文学实践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文学理论不是僵硬的、停滞的,而是紧紧跟随文学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也就是说,文学活动生生不息,文学理论应热切关注文学实践的发展,聆听文学的要求与呼声,并对新现象、新问题作出迅捷应答。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繁荣,中国逐渐进入了大众传媒时代,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众文学蓬勃兴起,精英文学受到严峻挑战,文学与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纠缠在一起。而文学理论要取得鲜活的生命力,就不能忽视这一趋势的存在。教师不仅应当具有阐释文学经典的能力,还应当具有引导学生对现实社会中丰富复杂的文学现象进行思考的能力。因此,
“文学理论”教学应与时俱进,应立足当代,与当代文学实践紧密结合。具体说来,应从当代的文学观念乃至文化观念出发来看待文学,研究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最关注的理论问题,提出体现当代性的文学价值观,使文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能够体现当代文学乃至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要求。
(三)“文学理论”教学向其他人文学科的开放
在加强学科建设的背景下,我们的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日益专业化和体制化。应该说,这种趋势对培养文学理论的独立品格是有利的。但遗憾的是,文学理论在强调独立性的时候走向了极端,越来越疏远文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联系,致使文学理论成为一种技能化的语言分析工具,丧失了文学理论作为人文学科的文化阐释力。这直接影响到“文学理论”的教学。使我们的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文学研究。我们应对这种理论误区有清醒的认识并进行修正。
文学是语言艺术,以具有审美意义的形象反映生活,这样必然要求文学理论以语言学和美学作为最基本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注意,文学是对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的整体反映,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人类的政治、历史、宗教、哲学等各种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文学理论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揭示文学的审美特征,而应该围绕审美话语涉及其他广泛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也就是说,文学理论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文化学等等人文学科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文学艺术问题不完全是“自律”的,而且也是“他律”的。文学理论应该走出美学领域而进人其他人文学科的领域,从而真正成为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这就必然要求我们的“文学理论”教学向其他人文学科开放,即应在教学中引进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灵活而开放的文本分析取代过去的封闭性阅读,着重透视文学作品的语言特征进而发现其深层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从而扩大“文学理论”教学的边界,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教学方法的开放性
现代生物学指出,生物之所以能生存,是因为它们依靠新陈代谢,即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生物之所以能进化,是因为生物内外环境的随机涨落导致基因的突变。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据此提出了“自然适应性”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活动教学原理”。夸美纽斯认为,教学过程应效法自然,即不仅要使学生理解事物,同时还要使学生参与活动。活动是学生自己参与实践,可以借助练习来进行。他强调,各种活动全部应当凭借实际行动来进行学习。手艺人不是通过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从一开始就在从事实际的工作中来学习的。这样,他们从冶炼场中去学冶炼,从雕刻中去学雕刻,从画图中学画图,从跳舞中学跳舞。所以,在学校里,应该从书写中学书写,从谈话中学谈话,从唱歌中学唱歌,从推理中学推理,使学校变成忙于工作的工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即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种理论着重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意向,认为只有当学习者与外界环境主动地进行交流和联系时,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这就要求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交流、探索、发现和创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国内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者的重视并广泛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可见,要提高“文学理论”的教学质量,我们必须使教学方法由封闭走向开放。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应成为一种多极主体间的交流活动,在该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着频繁而密切的联系。由此课堂教学成为复杂的开放的系统,师生思维始终处在活跃的状态,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要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必须掌握一系列的教学模式,并将其灵活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具体说来,可以运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概念获得模式。该模式致力于通过比较概念及非概念例子的归纳性教学过程帮助学生获得某一概念的含义,同时帮助学生了解界定概念的过程。如对“文学”这一基本概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各种肯定性例子(文学作品)的基本属性,然后与否定性例子(非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将学生导人概念化过程。当概念的所有属性列出之后,教师要求学生自己总结概念的定义。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这一环节不能要求学生得出完美的定义,重要的是使学生参与概念化过程。等到学生得到最初的概念定义后,教师再给出一些肯定性和否定性的例子,检验学生是否能够识别,最后让学生讨论获得概念的过程,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二是概念发展模式。这一模式与概念获得模式有所不同。概念获得模式注重如何获得概念,而概念发展模式则注重探究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新的理解。在概念获得模式中,教师选择例子,指导学生思考,而在概念发展模式中,由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资料。因此,学生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文学形象的分析,将“文学典型”与“文学形象”、“普通的文学形象”、“具有一定典型性的文学形象”等概念进行比较,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需要指出的是,概念是理论的基石,学生要学好“文学理论”,首先必须对概念有正确的、深刻的理解,因此概念发展模式和概念获得模式在“文学理论”教学中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是探究模式。这一模式通过发现和提问传授解决问题的策略。该模式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问题”乃课堂教学的中心;二是引导学生积极面对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三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搜集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四是帮助学生形成他自己乐意形成的学习效果。另外,还有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只有学生感到疑难时才激发他去探究;二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意识到他们自己的思维策略,并能在意识到探究过程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和改进采用的思维策略;三是新的思维策略可以直接教给学生,并且新的思维策略对学生原有的策略有增补作用;四是一切知识都具有尝试性。也就是说,若在教学中运用探究模式,首先教师要选择一个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然后向学生解释探究的程序,使学生明确如何去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接着学生根据问题搜集资料,在搜集和证实资料的过程中可以提出问题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当学生提出一个理论假设时,全班对其进行考查和讨论。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所经历的探究过程,考查如何形成理论来解释问题。如对“劳动是不是文艺起源的唯一因素”这一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探究模式引导学生去寻找答案。
四是课堂讨论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教师通过事实性、解释性和评价性问题引发讨论,激发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美国学者林格伦认为,教师讲课主要是跟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他把这种师生信息交
流分为四个模式:(1)单向交流,教师讲,学生听,效果最差;(2)双向交流,教师问,学生答,效果比前者好;(3)师生间互相问答,效果更好;(4)师生共同讨论,小组讨论,效果最好。从信息交流量看,讨论法在各种教学方法中是首屈一指的,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学习兴趣。运用讨论法,首先要正确把握讨论的主题。选择讨论主题的标准,一是要富有认识意义或实践价值;二是存在意见分歧,可能展开讨论。“文学理论”有不少这样的问题,因为文学理论的一大特点是“争论多”,很多问题尚无定论,有讨论的必要;另外,文学理论很强调学以致用,要求学生用理论去分析文学作品,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部文学作品,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文学理论”的教学很有必要用讨论法。为了使讨论获得成功,教师应注意发动学生认真预习,通过看教材、读作品、查资料、写发言稿等,为讨论发言作准备,保证讨论时条理清楚,言之有物。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讨论模式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教材扩展到更大的领域,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习惯。如在学习“文学批评”这一节内容时,我们可引导学生讨论:“怎样看待卫慧、棉棉的作品?”“怎样看待批评界存在的‘骂派批评’现象?”从而使理论教学真正与文学实践相结合。
五是合作学习模式。该模式以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性方面的成长。马克思认为,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人之所以为人,主要根据在于人自己的对象化、具体化活动。只有在客体的主体化和主体的客体化的活动中,人才能确认自己、表现自己、改造自己,从而实现自己的发展。大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精力旺盛的时期,他们希望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交流,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个性,并与他人建立亲和关系。合作学习模式正可以满足学生的社会接纳需要和亲和需要,从而避免出现亚社会行为和超社会行为。另外,学生在合作小组中相互倾听,团结合作,相互支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之间的互教互学容易采取同龄人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和启发,有时可以起到教师讲解达不到的效果。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时,小组成员要注意优等生和后进生各占一定的比例,以实现先进带后进,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调查目的
文学理论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的文学理论教学水平,提高文科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及时了解学生对涉及文学理论教学工作的教学年级安排、教材体系、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作业情况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我们特地开展了这次调查,以期更好地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调查时间
2013年4月2日——2013年4月30日
三、调查方式
网上问卷调查
四、调查范围与对象
淮阴师范学院2013级与2012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
五、调查问题
你对文学理论课的印象?文学理论课对你学习其它文学课程有帮助吗?文学理论课之外你有阅读其它理论著作的习惯吗?你希望老师推荐相关的文学理论书目吗?老师给你推荐过相关的阅读篇目吗?你的文学理论课教师经常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你认为你所使用的《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怎么样?教材整体编排体例如何?教材理论的系统性如何?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你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对你能力的提高有帮助吗?你喜欢什么形式的作业?教材理论的创新性怎么样?教材概念的严密性如何?教材思路的明晰性如何?你觉得教材适用性如何?文学理论课对你现在学习的影响?文学理论课对你现在学习其它文学课程有帮助吗?其它文学类课程教学与文学理论有联系吗?其它文学类课程教师会使用相关理论分析文学文本吗?你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赏析和评论文学作品吗?你有阅读其它文学理论著作的习惯吗?你对中西方的一些重要理论流派有初步的认识吗?选出你比较熟悉的理论著作或作品(可多选)。选择你比较熟悉的文学理论流派与观点(可多选)。你现在还接触文学理论教材和著作的原因是什么?文学文本解读课程、文学批评课程与文学概论课有关联吗?文学文本解读课程、文学批评课程能拓展你的文学理论知识吗?你希望文学概论、文学文本解读、文学批评三门课程的开设顺序?你认为文学文本解读课程和文学批评课程应以何形式开设?你认为文学概论应在几年级开设?你认为文学理论系列课程对你的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帮助吗?你认为文学理论课程应注重哪几个方面?你认为学习文学理论课程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六、调查数据分析
(一)本门课程开设总体是合适的,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理论素养的提升都很有帮助
本门课程在教学的年级、教学的内容以及教材的体例编排上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认同。虽然本门课程对大一学生来说稍有难度,有占42.1%的同学认为比较抽象难懂,但经过老师的系统讲解与一年的学习后,能有所体悟。尽管大二的学生也认为文学理论学习最大的困难在于涉及理论流派多,知识庞杂(76.8%),并且太抽象(66.1%),但还是认可了目前的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文学概论——文学文本解读——文学批评(117人,占69.6%)。大二的学生认为上文学理论课对二年级的学习产生了必要影响的比例达到了93%,而且对于指导大二学生学习其它汉语言文学课程认为有帮助的为91.2%(其中认为很有帮助的达到了24.6%),认为文学理论系列课程对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帮助的达到了90.9%,而且100%的同学认为文学理论课程与其它文学类课程教学有联系,有利于促进他们加深对其他课程的学习理解。学习本课程以后,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赏析和评论文学作品的比例达到了86%;也有利于促进学生阅读其他文学理论著作(73.2%);形成对中西方的一些重要理论流派的初步认识(89.3%)。
(二)教材的选择与安排很合理,认可度很高
对大一学生而言,要想准确表达出对文学理论课程的感受可能稍显困难,毕竟文学理论属于较为枯燥艰深的课程。所以对教材的评价方面,接近50%的同学表示不好评价;但对于教材的体例安排认为还是合理的总计达到76.9%;认为教材的系统性也比较合理的占到了90%;相对而言,在教材的创新性方面,学生认可度也较高,达到了69.2%,不过认为教材没有创新性的比例也达到了30.8%。100%的学生对教材的严密性是认可的,90%的学生认为教材的思路也较为清晰,在教材的实用性这方面认可度也达到了90%。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与西方的权威理论保持协调,又要结合本民族的具体情况对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进行适当的修正,构建中国特色的易于为学生接受的文学理论。
(三)在教学方法上还可以做一些改进和调整
学生比较喜欢教师就某一文学理论问题展开讨论(87.5%),不太喜欢灌输式地讲授(12.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纯理论的传授,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将理论进行系统化梳理,在丰厚学生理论素养的同时,应当拓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一定要加强师生互动,对文学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专业术语,如文学四要素、陌生化、现代主义、文学创造的主客体、灵感、意象、意境等可以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教师在系统传授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避免艰涩难懂的为理论说理论,没有任何文本分析说明,从而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1.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在新生中有87.5%的同学希望老师能够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教师结合多媒体如U盘、音带,文字教材、音像教材进行教学,既方便了学生记课堂笔记,也有助于实现文学理论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避免了枯燥感。当然,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外在的视角效果应该与教师的分析论证相结合。
2.师生互动与问题探讨。教师可以事先布置问题,请学生收集资料进行尝试讲解,教师适当辅导,两者总体比例达到76.9%。这方面可以让学生尝试结合阅读过的文本分析话语蕴藉;可以结合名家名篇分析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及其现代主义等文学流派;或结合地域特征分析文学风格的民族化与南北不同。教师作总结时,适宜对学生的观点多加鼓励,同时能够将相关的文学与史学知识介绍给学生。另外,可以开辟网上交流平台,给学生提供学后服务,方便师生交流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效果。
3.作业布置。有两项比例较高,最高的依然是问题讨论,占42.5%;而传统的围绕课后习题来做作业排在第二位,也占到了22.5%。结合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应注重的主要方面,教师布置作业,要注意与知识的实际运用相结合(150人,占87.7%),或者能够拓展他们的理论思辨能力(120人,占70.2%)。
4.理论分析应该分门别类的进行详略处理。对学生比较熟悉、兴趣相对较浓的文论著作、文论观点与文学流派,教师适宜多花些课时讲解,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85.7%)、刘勰的《文心雕龙》(78.6%)、诗言志(51.8%)、英美新批评(50.0%)等;而对学生相对不太了解的西方相关文论著作则主要做好讲解普及工作,如维柯的《新科学》(0.0%)、汉斯·罗伯特·姚斯的《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0.0%)、康德《判断力批判》(5.4%)和弗洛伊德的《创作家与白日梦》(8.9%)。
5.将教师重点推荐阅读书目与学生的个人兴趣相结合。有97.5%的同学希望老师能够推荐相关的文学理论书目,而老师也明确推荐过相关的阅读材料的也达到了97.5%。按照人类思维的接受方式,建议由浅入深、有具体到抽象来推荐阅读书目,结合文学院的“百篇经典阅读”,诗歌方面推荐以传统的唐诗宋词为主,辅助推荐唐圭璋与钱钟书的研究文本;散文方面可以突出以乡土情结为主的文本(如韩少功的《山南水北》),辅助推荐陈剑晖的理论著作《中国现代散文的诗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