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安全的含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建筑工程 安全效益 经济效益
一、安全效益的含义
“效益”是现今市场经济社会最关注的词语之一,是投资者首要考虑的问题。“效益”的字面解释为效果和利益,其实质是价值的体现。
安全效益是指安全条件的实现对社会(国家)、对集体(企业)、对个人所产生的效果和利益。安全的直接效果是人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的保障和财产损失的减少,这是安全的减轻生命与财产损失的功能;另一重要效果是维护和保障系统功能(生产功能、环境功能等)得以充分发挥,这是安全的“价值增值能力”。
二、安全效益的分类
安全的效益又可分为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安全的经济效益是安全投资的无益消耗和经济损失的减轻,以及对经济生产的增值作用;安全的非经济效益则体现在生命与健康、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安全与安定。对安全效益的评价,要重视经济效益的方面,更要重视非经济效益的方面,因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工作环境的要求也在提高,安全的非经济效益体现的愈加明显;在讲求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否则往往会事倍功半。
安全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指“投入——产出”的关系,即“产出量”大于“投入量”所带来的效果或利益。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种是指利润或收益,其理论计算公式为:
第二种是比较性的利益或进展,其理论计算公式为:
与“效益”联系非常紧密的“效率”和“效果”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效率=产出量/投入量×100%
效果=实际产出量/应有产出量×100%
安全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安全投资实现的安全条件,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保障技术、环境及人员的能力和功能,并提高其潜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益。
安全的经济效益从安全投资的物质结果方面,可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指企业等社会单元采取安全措施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为事故经济损失的减损效益;安全的间接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安全的投资,使技术的功能或生产能力得以保障和维护,从而使生产的总值达到应有量的增加部分,主要表现为增值效益[1]。
三、建筑工程安全效益的计算
1.建筑工程安全效益的计量方法
(1) 建筑工程安全效益的计算公式
在对安全效益的定义中,可以得到安全经济效益的表现方式。由于本文中将建筑工程安全社会效益经济化后,并入建筑工程总体的效益中,所以文中建筑工程安全效益既包括有安全经济效益,又包括有安全社会效益,而且由于社会效益已经经济化,计算建筑工程安全经济效益时可以直接使用安全经济效益的计算公式计算[2]。因此,建筑工程安全经济效益的计算公式也有两种具体表现方式。
a.用“利润”的概念来表达建筑工程安全的经济效益 用“利润”的概念来表达建筑工程安全效益有下面“差值法”公式:
建筑工程安全效益=建筑工程安全产出量-建筑工程安全投入量
建筑工程安全效益的数值越大,表明安全活动的成果量越大。
所以,建筑工程安全效益是评价建筑工程安全活动总体的重要指标。
b.用“利益”的概念来表达建筑工程安全经济效率用“利益”的概念来表达建筑工程安全经济效率有“比值法”公式:
建筑工程安全效率=建筑工程安全产出量/建筑工程安全投入量
建筑工程安全效益表明了每一单位安全投入所获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安全成果,用它可以衡量安全投入的效率如何。上面的两种形式都需要知道“建筑工程安全产出量”与“建筑工程安全投入量”两大要素,没有它们就没办法确定建筑工程安全效益。因此,评价建筑工程安全效益,就必须要确定这两大要素。
(2)建筑工程安全投入与安全产出计算公式
a.建筑工程安全投入计算公式 建筑工程安全投入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
建筑工程安全投入=文明施工投入+临时设施投入+施工安全投入+施工机具安全防护投入+其他投入
b.建筑工程安全产出计算公式 建筑工程安全产出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
建筑工程安全产出(减损产出)=∑建筑工程事故损失减少增量=前期(安全措施前)损失-后期(安全措施后)损失
其中,建筑工程事故损失减少量包括建筑工程事故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直接非经济损失和间接非经济损失的减少量。建筑工程安全产出中的本质增益部分包含在建筑工程企业日常管理的效益中,所以没有列入公式。
2.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投入产出分析
投入产出法是研究经济体系中各个部分间投入与产出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方法,该方法在国民经济管理及企业微观决策中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成功运用[3]。它以系统性、全面性、均衡性为其方法论特征,以协调一致的数学工具,为研究社会经济系统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投入产出模型是一种数学模型,目的是表现经济变量之间数量关系,在投入产出模型的求解过程中,为保证模型有惟一解,需要建立一系列的假设条件:
(1)假设每个部门只生产一种产品,而且只用一种生产技术进行生产,以保证每个部门只有单一的消耗结构。
(2)假设反映各部门消耗关系的消耗系数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不发生变动。这样的假定,一是为了使投入产出模型建立在生产技术联系的基础上,二是为了在模型应用中保持消耗系数的稳定性。
(3)假设国民经济各部门投入与产出成正比,投入产出模型是一个线性结构模型。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各种投入和产出之间并不一定存在固定的线性关系。在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一般都有不同的投入产出关系,因此,在承认此假设条件时,就意味着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来分析某个生产发展阶段上的投入产出关系。
安全生产投入指的是一国(行业、部门、企业等)用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包括:安全措施经劳、劳动保护用品费用、职业病预防及诊治费用等。安全产出指的是通过安全的投入,一国(行业、部门、企业)获得的安全产出[4]。安全产出反映的形式与其他有形产品不同,安全产品以一国(行业、部门、企业)一定时期内事故的减少、安全环境的有效改善、企业工作效率的提高、企业商誉的提高等各种方式体现。从理论上说,安全生产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应该可通过投入产出法建立投入产出模型而获取。
随着现代企业目标的多元化,安全管理成为企业常规管理的一部分内容,因此,安全的间接经济效益即增值效益合并入企业正常生产时的效益,企业的安全经济效益只表现为直接经济效益的减损效益。
参考文献:
[1]黄盛仁,罗云.矿山安全增值效益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研究[J].中国矿业,2001,10(3):22.
[2]Health and Safety Executive.The Costs of Accidentss at Work.HSG96,1997:3.
论文摘要:安全是法的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安全是民法和经济法的共同价值目标。本文通过对经济法与民法中关于经济安全理念的比较,以期对安全价值理念的研究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在法学界,大多认为法律的基本价值包括秩序、自由、正义和效益,而安全价值的地位却没有得到同等的重视。人们一般只是把安全视为实现正义价值的一个相关因素,但事实上,安全始终是法律价值体系中不可缺少且不可替代的重要方面。
一、安全价值与经济安全理念的界定
(一)安全价值的界定
“安全”由“安”和“全”两个语素构成,“安全”一般有三层意思,即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安全有两个方面:客观方面指外界的现状;主观方面指人们的心态。所以,安全是一种状态,是指一种主、客观一致的状态。应看到在这两方面中客观方面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因为只有客观方面的安全是可以通过法律规范进行调整的,是法律可以真正发挥其价值的。
在法的价值体系中,安全是一切法的首要价值和基础价值,其他基本价值都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的。而且,安全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最为基本的需求和保障,只有人们的安全得到了保障,才有可能使法的其他价值得到实现。在以往的研究中安全仅是被当作实现正义价值的一个相关因素,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法的安全价值有着与其他价值同等重要的地位和实现意义。
(二)经济安全理念的界定
经济安全已成为现代国家追求的一种基本秩序与正义,并上升为一种新型的安全观念。对经济安全含义的界定,在理论界主要存在三种观点:第一,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主权及基本经济秩序以及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利益或行为的保障程度及其受损害的可能性。”第二,认为“剩余权与经济安全权是经济法的特有范畴。宏观经济法的核心是对人们共同需要的经济安全权作出规定。”第三,认为“国家经济发展,经济利益处于不受外因和国际威胁的一种状态。”
笔者认为,对于经济安全理念的界定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第一,经济安全的范围,本人同意第一种观点,即包括国家经济的基本经济秩序和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相关保障;第二,经济安全的内容,主要是保障经济秩序与经济活动主体免受威胁、危险或危害的客观状态;第三,经济安全的范畴,要想实现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面的、实质的经济安全,需要所有相关的部门法共同作用进行维护和保障。而在各部门法中,最能直接、有效的保障经济安全的应当是民法和经济法,二者在宏观和微观对不同的经济安全的利益进行维护和保障,在经济安全方面处于核心地位。
二、民法和经济法安全理念的联系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经济安全的主体需要的是对其利益全面的、多层次的、直接有效的维护和保障,仅通过单个的部门法是不能起到预期的作用和效果的。而且,经济安全的保障范围包括国家的经济基本经济秩序和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相关保障,所以需要与社会经济关系联系最为密切的民法和经济法的共同作用。
在保障经济安全中具有核心地位的民法和经济法,对经济安全的保障体现为一种互补的关系。从调整范围上来说,由于民法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的不同,因此民法主要是维护个体经济安全,而经济法通过其具体的法律规范为国家的经济基本经济秩序实现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从调整手段来看,民法由于其以个人利益为本位,主要通过意思自治对社会经济关系进行调整,但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仅靠市场的自发调整已经不能起到作用时,就需要经济法以社会利益为本位,运用国家的强制力对国家的整体经济安全进行维护和保障。
三、民法和经济法安全理念的区别
经济法与民法关于经济安全理念之间的区别也是不容忽视的,正是由于两者的区别,才使两者的互补成为可能。 转贴于
(一)在保障经济安全的原因上不同
由于民事主体的自利本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容易使得主体采取非理性、非正当的手段去获取利益。而民法保障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通过民法维护各个体经济安全就变得尤为必要。但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一个社会不仅存在个体与个体的关系,而且在个体与社会整体之间也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这种新的社会关系的出现,使民法的调整显得苍白无力,使传统的部门法体系出现了调整的“缺位”。因此,为了保障国家的基本经济秩序,需要经济法进行调整。
(二)在保障经济安全的内容上不同
郑玉波先生曾将民法的安全分为静态的安全和动态的安全,前者着眼于利益的享有,所以也称为“享有的安全”;后者主要着眼于利益的取得,所以也称为“交易的安全”。而经济法所追求的经济安全是国家整体经济秩序的经济安全,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在积极意义上,表现为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状态;在消极意义上,表现为抑制经济系统中不协调因素,控制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防止经济疲软、过热和动荡以及通货膨胀、经济危机等消极经济状态。”经济法的大部分内容都具有维护和保障国家整体经济安全的功能。
(三)在保障经济安全的实现方式上不同
保障经济安全的实现方面的不同,主要是由于民法与经济法的性质不同而导致的。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主要的价值理念是个人本位,设立的交易安全保障制度实际上是为具体的私人个体服务的。而经济法调整的是国家介入平等主体间的经济关系,主要的价值理念是社会本位,经济法保障的经济安全不仅涉及到私人个体,还涉及社会的整体安全。所以,经济法的经济安全的实现方式仅通过制度设计、当事人防范以及司法救济是不够的,还应通过国家的适度干预来实现其经济安全。
民法和经济法在保障经济安全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民法和经济法在保障经济安全方面都有自身的缺陷和空白点,只有民法和经济法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才能有效地实现个体经济安全和国家整体经济安全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单飞跃.经济法理念与范畴的解析.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2]薛克鹏.经济法定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关键词]公众参与 维护 环境安全 重要性 现实意义
一、公众参与的内涵及形式
“公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tion)从社会学角度讲,是指社会群众、社会组织、单位或个人作为主体,在其权利义务范围内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我国开展公众参与的历史虽然不长,但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各级相关管理部门对公众参与已越来越重视,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与环境安全有关的各种活动。公众的范围包括普通群众、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除政府的行政行为和企业的环境安全责任行为以外,其他所有环境安全行为均可认为是公众参与行为。公众参与环境安全的形式主要有2种:(1) 加强自身修养,规范自身行为,自觉地将环境安全思想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2) 影响和督促他人加强环境安全的行为和意识。
二、什么是环境安全
1.环境安全的概念和含义:国际上,自然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对环境安全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和定义,见之于法律和政策文件的环境安全,主要有两种。一是 environmental safety;二是environmental security。这两者在英文中既有联系,也有很大的差别。下面着重介绍三种环境安全概念。
第一种安全(safety),主要是对人体健康(或卫生,health)和生产技术活动而言,主要指对人的健康没有危险、危害、损害、麻烦、干扰等有害影响,常见的有生产安全、劳动安全、卫生(健康)安全、安全生产、安全使用、安全技术、安全标准、安全产品、安全设施等,这类安全问题简称为生产技术性的安全问题。第二种安全(security),主要是对人为暴力活动、军事活动、间谍活动、外交活动等社会性、政治性活动以及社会治安与国际和平而言,主要指对国际和平、国家、国家治安和社会管理秩序没有危险、危害、损害、麻烦、干扰等有害影响,常见的有社会安全、国家安全、国际安全等,这类安全问题简称为社会政治性的安全问题。第三种安全,即兼顾上述两种安全的综合性安全或广义的安全。广义的环境安全是指人类和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处于一种不受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安全状态,或者说国家和世界处于一种不受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和危害的良好状态。事实上,技术性的安全概念和政治性的安全概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是基于环境问题的安全,都以环境资源作为介质或都直接指向地球环境和大自然,因而很难将这两者截然分开。例如,根据美国的《环境安全规划》,环境安全(Security)包括污染预防、技术、安全(safety)和职业卫生、自然保育(conservation)、符合法律、净化、爆炸安全(safety)以及害虫管理等8个主要因素。因此,在研究社会政治性的国家环境安全问题时,往往离不开生产技术性的环境安全问题,生产技术性的环境安全是基础,社会政治性的环境安全是前者的进一步发展和综合,后者是前者严重化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后者包括前者。
2.环境安全的内容定义:环境安全最根本的内容是国家对关键资源的支配和控制的方式、手段和途径。是指国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着眼于国家环境权益目标,采取各种措施保障环境状况和环境利益不受外部和内部的威胁而保持稳定、均衡和持续发展的一种状态,能够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国民的生存繁衍和富裕起到维持和促进的作用,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战争,而不产生危害和负面影响。国家环境安全具体表现为环境的各要素保持完整和完备,国家环境独立,国家支柱产业竞争力增强,资源、能源供应得到有效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经受国内外动荡的冲击。国家环境安全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控制的主题是谁;②什么是关键的资源;③控制的范围和程度。按照其包括的内容可分为国家生态安全、国家环境权益安全和国家环保产业安全。其中生态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中心,环境权益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基础环节,而环保产业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经济内容。
三、我国的环境安全现状
近几年来,人类和世界各地连续遭遇了海啸、地震、飓风、暴风雪、大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同时,还遭遇了SARS、禽流感、疯牛病、艾滋病等全球大面积传染病的危害和侵蚀,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自然灾难普遍爆发时机,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与过度消耗正在不断造成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毁灭,也造成了生态灾害和灾难的不断发生。自然灾变的频临将成为今后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全世界都将为此作出更多的努力,解决或寻求人类面临环境危机中――求其长久生存以及寻求另外一种生存生态文明!
目前,我国的环境安全现状更是令人担忧,除了上述的灾难和危害曾经出现,且有的危害还在不断发生外,在我国还存在以下影响环境安全的因素:①环境污染严重。水、大气、土壤等污染十分突出。2006年,七大水系197条河流、408个断面中,四、五类水体占28%,劣五类占26%;全国38%的城市环境空气处于中度或重度污染;城市中的居民健康不断遭受到大气污染的侵害,有些城市近几年还出现了非常恶劣的空气污染危害,一遇到大雾或沙尘暴天气城市居民就已经到了窗户不敢开、门也不敢出的地步,一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污染呈现加重趋势;酸雨影响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发生较重酸雨城市的比例已有所增加。土壤污染威胁农产品安全;畜禽养殖业污染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污染,造成农村环境安全的问题已越来越严重。②生态破坏问题突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增长,但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林地流失依然严峻,生态功能不足;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每年增加退化草地200万公顷;有10%~15%的高等植物物种处于濒危状态,物种资源流失严重,有害外来物种入侵每年造成1200亿元经济损失。海洋生态破坏严重,物种急剧减少,赤潮灾害频发;以江河断流、湖泊湿地萎缩、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为主要特征的水生态失衡问题仍未解决并呈扩大趋势。③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土地荒漠化仍呈蔓延趋势。④环境风险居高不下。突发性环境事件进入高发时期。环境事件引发的重要原因,一个是安全生产事故,另外一个就是企业违法排污。这既是一个经济布局和经济结构的问题,又是一个认识问题。一些地方忽视环境安全问题,甚至急功近利,项目建设中选址不当,把一些化工、石化、冶炼等高危行业建在饮用水源地、江河沿岸、城市居民区等环境敏感地区和人群密集地区,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将会造成巨大的环境灾难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⑤群体性环境事件呈迅速上升趋势,污染问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索”。近年来,群众的环境投诉以每年30%的速度上升,因环境问题引发的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严重影响社会稳定。⑥经济结构建设不合理,重要战略资源短缺。经济结构的内在缺陷可能直接导致对国家环境安全的威胁。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拥有量较少,入水资源、耕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等,特别是天然气和石油供给不足,无疑会极大地影响到我国的环境安全。四、公众参与维护环境安全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为了实现和维护环境安全,国外有的学者提出了“环境公共财产论”和“环境公共委托论”。“环境公共财产论”认为:空气、水、阳光等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环境要素,不能象古典经济学的观点那样,认为它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物,因而是一种“自由财产”,任何人无需支付代价即可任意占有和处置。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的环境要素,在当今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以致威胁到人类的正常生活的情况下,不应再视为“自由财产”,不能成为所有权的客体。环境资源就其自然属性和对人类社会的极端重要性来说,她应该是人类的“共享资源”,是全人类的“公共财产”,任何人不能任意对其占有、支配和损害。将环境的产权(所有权)赋予国家,由国家作为环境的所有权人将环境分配给各个利益主体,在利益主体之间形成有序的关系,从而克服市场失灵和“公地的悲剧”,之所以不直接将环境的产权授予各个利益主体,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有些环境要素如大气产权难以界定;二是让国家持有产权可以使国家保留调控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的权力。另外,环境安全按照覆盖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地方环境安全和国家环境安全,如果一种环境安全的效应外溢到到其他地方比较少,就可以将它视为地方环境安全。地方环境安全主要为当地居民提供环境利益,可以由地方政府来营造和维护,国家环境安全为全体民众提供环境利益如大的湖泊或者森林,政府就应承担保护和改善的责任。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环境安全建设中的作用。公民和社会组织所起的作用应理解为帮助和监督政府履行职责,也就是民主机制的一部分,具体表现为公民组成社会团体、公民和社会团体参与政府决策、公民和社会团体监督政府。政府应当在建设环境安全的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公民和社会团体起的是辅助的作用。但是,社会自治在国家之外扮演独立角色,在现阶段起到补充作用;同时,国家对环境的管理是受全国民众的委托行使管理权的,因而又不能滥用委托权。针对政府失灵,不能单纯依靠国家来解决,而应该发挥社会和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参与和监督来避免。这就是公众参与维护环境安全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之所在。
总之,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安全现状,每一位公民和每一个社会团体都有责任和义务积极有序的参与维护我国的环境安全,这也是当今中国政治、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维护国家的环境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履行应尽的职责,企业和相关人士履行应尽的义务,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否则,维护环境安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体,可以通过国家立法机关把自己环境安全意志上升为国家环境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而且可以通过公民自己和各种社会团体的广泛积极参与,依法监督和维护国家的环境安全事务,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公民和各种社会团体有序的积极主动参与维护环境安全,还充分体现了我国民主和法治、参与和秩序、发展和稳定的有机结合,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现阶段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程舸,李冬梅.环境安全概念及重要性探讨.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4).
[2]谢有奎,陈灌春,李永青,谯华,敖漉.环境安全概念探讨.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06,(02).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产业安全经济安全技术安全信息安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技术席卷全球,电子信息技术不仅已经成为一个新兴支柱产业,而且前所未有地影响其他传统产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美国等发达国家严格控制其高端通讯技术、计算技术的应用和传播,比较重视信息产业的安全状况;而我国无论是在主观意识上、技术标准上还是产业管理政策上,都忽视了电子信息产业安全防范。2009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如何维护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经济安全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安全已经提上日程。笔者从产业安全的含义界定、产业安全理论和电子信息产业安全构成三个方面阐述通过加快创新发展,维护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安全。
产业安全的定义
尽管国内外学者们对产业安全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但概括起来有狭义和广义两个范畴的认识问题。从狭义角度看,产业安全仅仅只是经济领域的问题,不涉及技术领域,只是运用经济手段寻求经济的安全性,是指在开放的经济体系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定产业如何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独立的产业地位和产业竞争优势。从广义角度看,产业安全指的是保证产业顺利发展的经济、技术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因此广义的产业安全是指一国重要产业所处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相对稳定,产业内外先进技术推动作用充分发挥,企业持续培养核心竞争能力,使产业在其幼稚阶段、发展阶段能够抵御外来各种因素的威胁,并能持续发展的状态。
产业安全相关理论综述
(一)产业保护理论
产业保护理论是研究产业保护对象、产业保护手段、产业保护程度和产业保护效果的一种产业安全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产业保护的目的是保护产业的竞争力,使被保护产业不断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保护的手段应该是在国际法允许的范围内灵活运用多种保护方法;保护的对象应是在全球产业链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产业、节能的产业和具有强外部性的产业;保护的难点是对开放度和保护度的把握,在国家层面上是开放的,在产业层面上是适度保护的,即应为产业发展提供开放的成长环境和良性的保护措施。可见,产业保护对竞争环境的培育很重要,这种保护应是暂时的、高效的,旨在促使产业自身产生出一种技术外溢,并不断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二)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
从长远来看,只有不断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才是维护产业安全的治本之策,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产业安全的核心。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集合构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是竞争优势的形成及发挥。也就是说,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一国某一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实际显现和形成的优势,它反映了一国某产业的生产力水平。从竞争优势的形成角度来讲,产业国际竞争力更强调和依赖于企业的策略行为和创新能力。为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强化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资源等。
(三)产业控制理论
产业控制理论是从产业控制力的角度探讨产业安全的理论,它主要关注外国直接投资(FDI)通过股权、技术、品牌、经营权、决策权的控制,而对东道国产业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及东道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一国的产业控制力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是本国资本对国内产业的控制力和对市场的占有程度;第二,是本国政府对国内产业的影响力和产业政策效应。产业控制力的高低主要受国际资本进入的影响,大量外资企业的进入会侵蚀本国资本的产业控制力。
电子信息产业安全释义及其构成分析
与一般产业相比,电子信息产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研发投入高、创新速度快、风险性大等特点,因此电子信息产业安全的内容与一般产业安全相比,运行过程中对技术和信息传递的要求更高,具有特殊性。根据产业安全的概念,结合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在考察电子信息产业安全水平时,不仅要从经济角度出发,还要注意电子信息产业中技术开发、使用等方面的安全。
因此,本文对电子信息产业安全的概念做出如下界定:电子信息产业安全是指一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在开放经济背景下,其所处的经济政策环境相对稳定,产业保护措施相对合理,产业发展基础条件相对完善,产业内外先进技术推动作用充分发挥,企业持续保持要素的高投入并持续培养以技术为核心的内在竞争能力,使电子信息产业能够在其幼稚阶段、发展阶段抵御外来各种因素带来的威胁,并能持续发展的状态。根据产业安全理论和电子信息产业安全概念的界定,电子信息产业安全可以分为经济安全和技术安全两大部分。
(一)电子信息产业的经济安全
电子信息产业的经济安全是经济领域中的产业安全问题,主要考察产业所处的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环境是否有利于产业发展;产业在国际上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何在,是否有竞争优势;产业和产业内技术是否过于受国际市场制约;政府和企业对行业的控制程度如何,是否很大程度上受外资和国外市场的影响等。
1.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环境。产业发展环境是产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受到国家产业政策、产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的影响。
电子信息产业政策是指政府部门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通过税收、投资等方式对电子信息产业的资本、人才和技术环境产生影响,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的市场需求,刺激和保护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各种政策。主要包括税收优惠政策、人才开发政策、风险资本政策、科技投入政策等。
市场竞争环境是指我国加入WTO后为了与国际体制接轨,我国的国内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芯片、手机、电脑等高技术的电子信息产品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利用国内外的资源进行生产销售。但同时国外高新技术企业的大量进入,与国内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同一行业或行业之间的企业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能否扩大市场份额,取决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市场竞争能力。
2.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维持产业的生存空间是指国内产业的产销量应该快于或至少不慢于国外产业产销量的增长,只有这样,国内产业才能保持创新和发展的能力余地。而维持产业一定的生存空间要求产业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产业国际竞争力能够显示一国某个产业的竞争优势,揭示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电子信息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电子信息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产业的贸易竞争指数。在国内市场上,电子信息产业处于主导产业地位,其竞争力较强,因此,在影响电子信息产业安全方面,更侧重于其国际方面的竞争力。
3.电子信息产业对外依存度。产业对外依存度主要反映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依存度过低,说明一个国家产业发展过于封闭,而太高又说明易于遭受国际因素波动的影响。考察电子信息产业在对外依存方面是否安全可以从产业的进出口对外依存度、资本对外依存度和技术对外依存度等方面考察。
产业进出口对外依存度反映国内产业的生存对原材料、零部件进口和产品出口外国市场等的依赖程度。产业进出口对外依存度越高,产业受国际市场负面影响因素就越大,产业的生存安全度就更低。参考国际经验,将进口依存度的“基本安全”状态范围定在30%较为合理,上下增减5个百分点可以算出其它安全值。
产业资本对外依存度反映国内产业的生存对外国资本的依赖程度,如果产业资本对外依存度较高,说明对外国资本依赖度越大。如果外资供应有较大的变动(如撤资或垄断),那么将会影响到产业的正常发展。
产业技术对外依存度反映国内产业的生存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在产业技术对外依存度高的情况下,短期存在着技术供应中断可能带来的产业停滞风险;从长期看,如果引进与消化不能协调进行,产业不可能建立起自主的技术研发体系,竞争力就无从谈起,安全更没有保障。一旦外方停止转让技术,而产业自身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又严重不足,将会影响其国际竞争力,进而影响其生存安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中许多行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产业未来发展的主要瓶颈。
4.电子信息产业控制力。与产业对外依存度相同,电子信息产业控制力主要反映本国政府和企业对产业的控制程度。如果控制力过低,某一行业有过多的资本股份和市场份额控制在其他国家或集团手里,说明易于遭受国际因素波动的影响,没有自。反之,如果控制力过高,又不利于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本。考察电子信息产业控制力是否恰当,可以从外资市场控制率、外资股权控制率和外资技术控制率等方面考察。
外资市场控制率反映国内产业市场上受外资企业控制的程度。按照国际反垄断法的规定,该指标的警戒线为20%,上下增减5个百分点算出其他安全值。
外资股权控制率反映国内企业资产股份受外资企业控制的程度。通常来讲,单个企业外资股份额达到20%~30%可达到对企业的相对控制,超过50%即达到对企业的绝对控制。因此,该指标应限制在30%以内,上下增减5个百分点算出其他安全值。
外资技术控制率是从技术角度反映外资对国内产业控制的情况。单个企业的外资技术控制率与国产化率之和为1,可通过国产化率计算单个企业的外资技术控制率,将外资技术控制率按产值加权平均,即可得出产业的外资技术控制率。
(二)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和信息安全
由于电子信息产业对技术和信息高要求的特征,在分析电子信息行业的安全时必须考虑其技术和信息安全。
技术是把“双刃剑”,凡有技术使用的地方,就有安全问题存在,技术发展越快,技术给人类安全带来的威胁就越大,这就是技术的社会后果的具体体现。技术的社会后果,是指技术成果应用于社会之后所产生的负面作用或不良影响。技术的社会后果,一是背向社会后果,二是侧向社会后果。背向社会后果,即技术成果被用在与该项成果创造者的预想和公众利益完全相反的方向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高技术产业,在技术的开发和运用时应考虑好此项技术是否会造成对社会的不良影响,从而加强防范,采取一定措施,利用技术有利的一面而控制其有害的一面,保证产业技术的安全。
而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和电子信息产业本身的特性,此行业对信息系统有很强的依赖性。再加上电子信息企业几乎所有的数据和商业机密都存放在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内,所以这些都给企业的信息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一旦管理不当就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电子信息产业的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从大的方面讲,信息安全主要包括:运行安全(主要是由网络和计算机构成的平台)、交易安全(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内容安全、个人或单位隐私保护。
参考文献:
1.何维达,宋胜洲等.开放市场下的产业安全与政府规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关键词:信息安全;发展;现状;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93.08
鉴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产业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现如今,信息产业已然成了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而信息安全也顺理成章地成了国民必须引起重视的重大安全问题。近段时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断前进,信息问题在经济增长及国家安全中所起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大了。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我们理应对信息安全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及研究。
1 信息安全含义介绍
如今,信息安全已然成了一个出现频率特别高的名词,然而到底何谓信息安全呢?人们对于这一问题仍然缺少统一的认识。对于信息安全这一点,我们必然明确其概念,才能够真正了解信息安全的实质和范围,随后才能在实践中采取恰当的行动。
目前,学术界对信息安全的理解通常可以分为如下两种:其一,信息技术系统安全;其二,特定信息体系安全。这两种理解均涉及到了信息安全的实质,不过其描述均太过片面。尤其是如今信息竞争已然国际化,所以我们更应该将其上升至国家安全的高度。当下信息化进展已不再仅仅是技术的发展或产业的发展,它甚至还会对社会的存在及运行方式的变化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信息化社会已然慢慢出现了。在这一大环境下,信息安全问题理所当然地延伸到了全社会的每一个领域。假如一个国家关键经济信息系统危机四伏,那该国必然会陷入混乱之中,当然整个国家的经济也无法正常运转。所以,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我们理应出台一行列切实可行的战略及政策,以确保国家信息的安全。
2 中国信息安全现状概述
近段时间以来,由于国家宏观管理及支持力度的增大及信息安全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等因素的存在,中国信息安全行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然而,鉴于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发展比较晚,相关体系及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中国信息化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2.1 网络安全自卫水平低下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发展特别快,如今,各企业均先后成立了自己的网站,尤其是“政府上网工程”全面实施后,各级政府部门也纷纷创建了自己的网站。然而由于诸多网站均未配备防火墙设备及入侵监测系统等防护设备,这便导致了网站存在巨大信息安全隐患结局的出现。2007年,美国网络安全公司赛门铁克公司曾公开宣告称:在所有被互联网黑客攻击的国家中,中国所受的损害是最严重的。
2.2 未对国外引入的设备及软件进行有效的管理及技术改造
鉴于中国信息水平整体较低,因此许多公司及部门选择直接从国外引入先进的信息设备。不过在引入信息设备之后,他们却未对其展开必要的监测及改造,最终给黑客入侵系统及窃取信息等非法行为提供了便利。
2.3 缺少自主研究的信息安全产品
中国信息安全产业基础较薄,关键技术对其他国家的依赖性特别大,缺少自主研发产品,特别是信息安全产品。中国信息安全行业所使用的网管设备及软件大多是从国外引进来的,这导致了中国网络安全性能低下局面的出现。鉴于中国缺少自主创新的信息安全技术,因此我国的网络时刻面临着被窃听、监视及欺诈等诸多信息安全的威胁,同时网络安全也处于特别脆弱的状态。
3 推动信息安全发展的策略
毋庸质疑,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在信息安全技术手段与技术装备方面所具有的水平是比较低的,这对于我国信息安全的发展是特别不利的。鉴于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信息化工作系统的普及,中国需面临的信息挑战将越来越大。中国是否能够恰当地处理好与信息安全相关的问题对于我国是否可以在世界竞争中站稳脚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及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强化对信息安全的了解,提高发展信息安全技术的信心及意志,推行恰当的发展策略,促进中国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
3.1 推行信息安全发展策略,完善与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国家信息安全对于国家的生存及发展而言具有举足轻足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进行信息安全发展策略的制定时绝不可仅从某一领域出发,抑或仅从技术防范出发,在制定信息安全发展战略时,工作人员理应从政治、经济及安全等多角度出发,拟定完备的信息安全策略。此外,相关政府部门还应抓紧出台相关法律及法规,汲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及教训,完善与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3.2 致力技术研发,促进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最大不足即技术手段及技术装备比较落后。如今中国信息安全方面所使用的设备及软件大多是通过国外进口的方式获得的,鉴于此,我国的信息安全电脑设备多数是不具备安全机制的,甚至部分设备还可能造成泄密事件的出现。此外,鉴于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发展速度特别快,其他相关措施的创新无法跟上信息化的发展,加之技术手段及技术装备落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中国信息系统潜在威胁从生的情况出现。如果我们想扭转这一不利局面,那么国家便应在技术手段及技术装备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及人力资源,各技术人员应致力于技术研发,加快技术攻关脚步,推动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
除此之外,国家还应出台相关规定,对于那些与国计民生及国家安全相关的关键信息系统一律选用国产设备。在这一方面韩国做得特别好,所以他们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为了确保国家信息的安全,韩国所使用的密码设备及算法都是以自己国家的技术为基础实施研发的。当然针对其他信息系统设施,我们也应站在安全及保密的立场上进行技术标准的拟定。最后,对于引进技术设备这一点,相关人员理应对信息安全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及研究。
3.3 宣传信息安全思想,形成全民道德规范
信息安全具有如下两大特点:其一,涉及面广;其二,层次多。毫不夸张地说,信息安全如今已然延伸到了全球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领域。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宣扬与信息安全相关的知识,形成全民信息安全道德规范,共同努力,才能够达到确保国家信息安全的目的。对于那些在安全系统工作的人员,我们理应对其展开相关的教育,让他们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及道德规范,让安全防范意识成为他们的自觉意识,促进信息安全系统的提升。
3.4 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信息安全
为了更好地促进信息安全行业的发展,相关部门理应加强对与信息安全系统相关人员的监督,尤其应对上网及入网信息、信息设施及相关人员的职业操守进行严格的管理,慎重对待那些与国家核心部门及关键利益相关信息系统的上网及国际联网等诸多事宜。至于国内各网络间的联系,相关部门也应实施分层次管理,力求在达到推动信息交流目的的同时,确保信息的安全。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安全涉及范围特别广,仅进行技术的更新肯定是无法达到信息安全的目的的,所以我们还应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创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以确保国家信息的安全。此外,人们还必须增强对信息安全的关注及防范意识,如此我们才能够为网络信息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最终推动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朝晓华.浅析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5).
[2]潘小刚,周亚明,肖琳子.中国信息安全报告[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