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战略管理实践

战略管理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战略管理实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战略管理实践

战略管理实践范文第1篇

关键词:监理企业;建设工程;战略管理;创新实践

现代企业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制定和实施战略管理变得更为必要。现代监理企业的战略管理是指企业的高层决策者根据企业的特点,以对内外部环境分析为依据,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确定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谋划和实施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方式发展的动态过程,强调创造性和实用性。只有这样,才能使现代企业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一、现代监理企业离不开战略管理及创新

建设工程监理是指监理企业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依据施工承包合同,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激励等手段,促使承包合同双方履行各自的义务,最终完成工程项目。现代监理企业的工作特点是独立公正性,现代监理企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化、专业化和高度市场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监理企业离不开战略管理。企业的经营就好像一场博弈,其管理者如同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不仅仅要运筹帷幄,还要统筹兼顾,在团队协调上实现合理部署,从而战胜对手,赢得市场竞争主动权。现代监理企业同时也离不开战略管理创新。战略管理创新是指企业采取全新的经营管理方式,改变以往的竞争法则,重新设立新的规则、新的制度。战略管理创新的原动力是市场机制的倒逼,任何形式的战略管理创新都不开顾客的需求变化,离不开市场机制的约束。

二、创新现代监理企业战略管理的具体实践

2010年以来,我公司围绕可持续发展实施战略,结合公司人力、技术、市场等资源,大力推行观念、管理、业务、服务四大方面创新。一是组织对全体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创新思维与创新工具”为主题的观念创新培训,让领导层充分意识到加强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二是以重点项目为龙头,积极探索片区管理,开展项目互助互查,将重点项目作为人员培训、人才储备基地,创建学习型项目部来带动全员培训。改变以往传统的总监例会,改为总监分组现场交流形式,突出提升总监解决问题的现场服务能力。同时加强了紧缺人才与复合人才的储备工作。三是在做好施工阶段监理,同时向前期咨询、设计阶段监理、项目后期的服务咨询延伸。四是在立足省内市场同时,积极向省外拓展,拓展薄弱项目和潜力地区的业务,承接各地标志性建筑,提高公司的美誉度和影响力。通过以上举措,公司近年产值稳步上升,综合排名位居全省前列,同时进入全国百强监理企业行列,尝到了战略管理创新带来的收获。

(1)观念创新。对于现代的监理企业来说,观念的创新是其实现战略创新的关键所在,而监理企业观念创新的主要是通过人的思想意识的改变来体现。[1]因此,在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监理企业必须要树立起牢固的顾客观念、科技观念以及市场观念,促使监理企业的员工的敢为人先、以人为本等意识得到有效加强,力求企业创新性的观念能够深入人心,并将这种观念的创新性充分体现在每一个员工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过程中。作为企业的监理人员,我们应当跟紧时代的发展步伐,树立自己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到始终保持观念的创新。实践中有两条要求很关键,近年来我公司一直在认真组织实施。其一,监理人员要重视学习当今发展迅速的新工艺、新技术,建立了以“总监负总责”为核心的全年学习培训制度,并严格执行。其二,监理人员要注重学习同行业先进的战略管理知识以及国外先进的战略管理经验,做到随时都能够准确把握工程建设监理行业的发展趋势,紧跟发展潮流,争取将自己所在的监理企业发展成为同行业的先进者。

(2)管理创新。有效的管理是企业研究员工并激励员工,以企业的发展目标为核心,建立决策、组织、协调与控制机制,促使企业形成最佳的时间、人力、财力、物力、技术、信息等资源配置,帮助企业获取最好的效益。现代监理企业要想实现战略管理创新,就不能忽视其在管理方面的创新。实践中我们的具体做法主要有八种:其一,有效融合危机管理与正常管理。现代监理企业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不仅仅要加强正常的管理,还要做到未雨绸缪,对企业潜在的风险、危机等做出准确的预测,制定出反风险反危机的管理方案,一旦风险或者危机降临,就能够及时做出应对,尽量降低甚至是消除风险和危机给监理企业带来的损失。其二,有效结合非工作管理与工作管理。监理工程师长期野外作业,远离城市,生活单调,所以不能忽视企业自身的亲情管理,尤其是一些管理相对松散的、远离本部的项目监理部,更不能忽视对他们的亲情关怀和人文关心。其三,有效结合控制与积极性的调动。监理企业不仅仅要将监理工程师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还要给予适当的控制、约束,做到收放稳妥恰当。其四,有效结合无形资产管理与有形资产管理。企业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品牌和信誉,监理企业也一样。因此,要切实做好无形资产管理,特别是分公司管理、业务分包等业务活动,要注重品牌和公司集体荣誉,不能放任自流,以至损坏公司名声。其五,有效结合被管理者与管理者。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一线施工人员大都来自农村,他们在行为方式及生活习惯上大大区别于城市,所以监理企业在监理工程师的安排方面不能忽视被监理者的特殊因素,即便是监理企业内部也是一样的,要充分考虑被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的组合、层次,创立和谐的工作环境。其六,根据监理企业实际情况,部分有条件的企业要实现战略转型,向高端咨询企业发展。其七,全面推进监理行业和企业技术进步,大力实施信息化管理手段,逐步实现依靠现代化技术、现代化手段和现代化程序管控施工阶段质量安全,而不是长期停留单纯依靠人力现场监督简单的工作方式上。其八,创新人力资源和绩效考核方法。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培养和岗位培训机制。对不同岗位实行不同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绩效考核和绩效薪酬挂钩,让有高素质、熟悉国际市场运作的人才去开拓国际市场。

(3)业务创新。现代监理企业在业务方面的创新具体是指监理企业应重视开拓全新的业务范围和市场领域。当下,我国的大多数监理企业所监理的对象都局限于工程建设的施工阶段,甚至有很大一部分监理企业实际上只是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控制,并没有做到真正的监理。所以,作为现代监理企业,应当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积极将监理的业务范围扩大。其一,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和条件,将前期咨询、设计阶段监理、招投标、审核预决算以及项目评估等咨询工作的业务范围扩大。其二,监理企业应主动开展一些工程项目管理。例如,全方位、全过程的代业主管理工程,从而极力创新现代企业的业务。其三,立足国内监理市场,借助国家对外建设工程、基础设施等投资的战略选择,主动跟踪项目建设,自觉接轨国际通行做法,既要推行自己的成熟做法,也不排斥善学善用,师人长技,自信积极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4)服务创新。工程建设在监理服务上的创新是指工作内容上提供给建设工程单位更全面更完善的服务。[2]其一,在建设单位做出委托的范畴内,监理企业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成熟的工程管理经验以及自身在专业技术方面的特殊优势,致力于严格把控工程项目施工的进度、造价、质量以及安全等工作,为建设单位顺利实现建设目标提供帮助,促使建设单位认可监理企业提供的服务,进而产生物有所值的感觉。其二,监理企业在提供服务方面要做到积极、主动,不仅仅要将监理规范以内的工作内容完成好,还要重视对建设单位在建设施工环节遇到的突出问题、重点问题等进行了解,主动为他们出谋划策,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建议,帮助建设单位体验监理企业所提供的增值服务,为业主提供更多高品质、高质量服务,创造更大、更多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树立监理企业在行业中的良好口碑,为今后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三、结语

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监理企业只有在战略管理上追求不断地创新,才能够充分调动企业人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满足建设单位的具体需求,有效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监理企业的持续发展。监理人员只有保持自身业务水平的优秀,致力于为企业的战略创新出力,才能够为建设单位提供优质的监理服务,为企业塑造良好的监理口碑,最终为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战略管理实践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战略,原则,企业管理,管理目标,物料管理

一、对企业战略管理内涵的理解

笔者通过学量国内外企业管理教材认为:企业实施战略管理也是随着时间推移和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加强对企业战略管理国内外理论发展的了解和研究,这有利于对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解和应用。1965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安索夫根据他在美国洛克希德飞机制造公司等大型公司的实践,出版了著名的《公司战略》一书。他认为公司战略是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之间的一条“共同经营主线”。这条主线决定着企业目前所从事的或者计划要从事的经营业务的基本性质。安德鲁斯于1971年出版了《公司战略的概念》一书,强调战略管理是获胜关键。安德鲁斯和安索夫提出了用于战略分析的实用方法,即SWOT方法。SWOT方法的应用前提是企业对一个或几个业务已经有了初步的选择意向,SWOT分析的目的是进一步考查这些业务领域是否适合企业在集中经营,能否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1980年,波特出版了《竞争战略》一书,提出行业内5种竞争力战略模型,5种竞争力包括潜在的竞争者、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的力量、购买者的力量和竞争对手。他认为5种竞争力的合力决定了公司利润的平均水平和投资回报率。以明茨伯格为代表的战略管理理论认为,传统的战略管理理论强调战略制定是一个自上而下的高度理性化和结构化的过程。他修正了这种看法,认为由于真实世界的不可预测性,低层管理者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战略可以从组织的基层涌现出来,并没有任何预先的意图。他认为战略必须随环境而变化,战略可能自发形成,他以本田进入美国摩托车行业的案例说明战略并非一成不变,也不完全由最高领导层的人士所决定。1989年,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战略意图”的文章,1994年他们共同的著作《为未来而竞争》出版了。他们认为,传统的战略规划模式试图要在内部资源、能力与外部环境造成的机会和威胁之间获得一种匹配,忽略了创建新的资源和能力以及利用未来的机会,这是一种静态的战略管理模式。笔者认为:国外管理学家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定义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些国外著名经济管理学家的经典论述,对指我国企业进行战略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在实施企业战略,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国外经济学家关于企业战略的管理理论;另一方面要认真总结我国在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的理论,来指导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对企业战略管理原则的掌握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总体发展,长期经营规划追求目标和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手段的整体策划。因此,笔者在长期的企业管理工作中,加之学习和掌握的企业管理理论知识,深刻感觉到:企业要实施战略管理,实现战略管理目标。要在指导思想上遵循企业战略管理指导原则。用企业战略管理原则来指导和要求,来设计和谋划企业战略管理。一是全局性原则。企业战略的全局性原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企业战略应和世界的技术、经济的发展趋势相一致。2.应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趋势相一致。3.应和本行业的技术、经济的发展趋势相一致。4.应和本企业的发展趋势相一致。企业战略管理要立足于从企业发展全局出发,没有全局观念,制定的企业战略不会具有科学性。二是未来性原则。制定企业战略的目的,就是要使企业在未来几年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得更好,因此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就必须对未来几年企业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的变化做出预测,成功的战略往往是预测准确的战略。这就要求企业高管及企业管理人员要高瞻远瞩、远见卓识,要博采众长、多谋善断,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战略管理具有未来性,超前战略管理控制。三是系统性原则。本钢是我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特大型企业的战略是一个庞大复杂而又统一完整的系统。一般来讲,一个大型企业,其战略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公司级战略;第二层次是事业部级战略;第三层次是职能级策略。这三个层次在实现战略及战略目标上都不能互相矛盾,要做到同步化及协调化,这就是企业战略的系统性。四是竞争性与合作性原则,制定企业战略的目的就是为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使本企业在与竞争对手争夺市场和资源的斗争中,占有相对的优势。因此,竞争性是企业战略的本质特征之一。但是,企业不只是与竞争对手展开竞争,还要在竞争当中有条件地与竞争对手进行合作,以取得双赢的效果。五是稳定性原则,企业战略必须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性,才能在企业经营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六是相对动态性原则。企业实施战略管理,如果企业的外部环境或内部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企业战略也必须随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因此战略具有对环境的动态适应特点。应当明确:战略管理,稳定性是相对的,动态性是绝对。依据这一原则,企业战略管理应与时俱进,应变调整。

三、对企业战略管理决策科学性与正确性的认识

企业战略管理是一项及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制定的战略管理决策是否能科学,能否正确的超前预测和指导企业充分利用占有资源,使企业外部环境与企业内部条件和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目标三者有机的结合和统一,这是很重的。企业经营战略的科学性就是战略决策与计划有客观的依据,反映事物的发展趋势,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企业战略管理决策的正确性就是主观符合客观,不仅符合当前实际,而且要尽可能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动态变化,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进行战略管理决策,必须认真研究客观实际情况,掌握大量的资料、数据、发展动向,环境要求和限制条件。这些资料数据情况,一方面来自企业内部的各种统计报表,定额、标准、文件等;另一方面来自企业外部,即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动向,了解党和国家有关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令、规定、规划,调查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量和供应量,以及发展趋势。只有掌握以上情况,企业才能保证所指定的战略目标、方针、战略和策略,以及战略规划符合实际正确和科学,才能避免盲目和失误。与此同时,企业的高管和企业管理人员要精通企业管理知识,应用现代经济管理方法和技术,来保证战略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战略管理实践范文第3篇

关键词:战略管理;中职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10-0024-05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中职教育,连续启动并实施了国家、省市两级中职示范校建设项目。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在完成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的基础上,于2014年6月启动了《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与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即天津市中职示范校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示范校项目”)。学校认真总结国家级中职示范校建设项目建设经验,根据本次建设项目特点,尝试应用战略管理理论指导项目建设全过程,高水平完成了全部建设任务,实现了预期建设目标。本文将遵循战略管理基本路径,系统总结学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用战略管理理论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战略管理指导示范校项目概述

战略管理理论源于20世纪60年代。“战略管理”一词是1972年由美国战略管理鼻祖伊戈尔・安索夫在其论文《战略管理思想》中首次提出的,1976年出版的《从战略计划到战略管理》一书在当时管理界带来巨大影响,并逐渐在企业界、经济界的管理实践中推行应用起来。“战略管理”泛指企业或社会组织根据其使命或任务,结合其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确定战略目标,同时为保证目标的实现进行系统的谋划和行动设计,并组织内部力量加以实施和进行过程控制的动态管理过程。由于战略管理理论具有很好适用性和实效性,该理论随时展产生了多种思想,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并广泛应用于管理实践。

(一)战略管理基本理论

1.战略管理内涵

从战略管理操作层面来讲,战略管理就是企业或社会组织为完成设立的远景目标,把它作为一个包括战略分析、规划、实施、评估和控制等过程在内的整体加以管理,而形成的一个系统化管理流程。战略管理具有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系统性、竞争性六大主要特征。

2.战略管理基本路径

战略管理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战略管理基本路径包括战略分析、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保障等四个重要环节。它是实现战略管理的技术支持与保障,正确处理各环节间辩证关系决定着战略管理的最终成败。其中,战略分析是战略管理的基础,它决定了战略规划制定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战略规划是战略管理的灵魂,它完成了建设蓝图的绘制,形成人们共同努力追求的愿景;战略实施是战略管理的核心,是把战略规划具体实现的工作过程,它决定了战略目标能否有效实现;战略保障是战略管理的支撑,是战略规划顺利实施的保证,它保障了战略目标的如期达成。战略管理的过程就是各战略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促成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表明,战略规划固然重要,战略实施同样重要。一个良好的战略规划是战略成功的前提,有效的战略实施才是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保证。

(二)示范校建设项目概况

天津市中职示范校建设项目是“十二・五”期间天津市围绕本市优势产业发展和重点发展领域,调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服务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的重点建设项目。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围绕“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实力,服务于学校长远可持续发展、为学校“十三五”发展建设夯实基础”的项目建设总体目标,从2014年6月开始启动示范校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分两个部分同时进行。第一部分建设期从2014年6月―2015年12月,项目资金总额3 420万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设施提升与专业布局调整”“四大重点专业建设”“学生管理与德育”“数字化校园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全面提升了学校办学实力。项目于2015年12月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并已圆满完成市教委项目验收。第二部分是学校积极争取市财政支持,2015年9月在原项目基础上增补的“学生宿舍加固及消防改造项目”,获追加建设资金900万元,已于2016年4月底开工建设,2016年9月完工交付使用。至此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全部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得到极大改善,示范校建设成果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学生及家长充分肯定,为学校“十三五”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战略管理在示范校项目建设中的作用

1.战略管理是指导学校提升现代化管理能力的有益尝试

示范校项目建设时间长、投资金额大、建设内容涉及学校工作方方面面,要把每一个看似独立的子项目系统集约成为一个服务于学校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大项目,就需要有一个宏观而又思路清晰的总体战略发展目标作引领,有一个“从解决局部、短期问题的战术管理层面升华成实现宏观、长远目标的战略管理层面”的过程作支撑。项目建设过程不单单是完成既定建设任务的过程,更是学校管理更新理念、走向科学化管理,带领全体教工共同走向一个美好目标和愿景的过程。

2.战略管理是指导项目建设实践工作的有效工具

学校遵循战略管理基本路径分阶段开展工作。在认真分析天津中职教育发展规划、区域经济重点发展产业、学生求学需求和外部市场竞争形势等学校外部生存发展环境的同时,结合自身存在的优势与短板、发展需要与局部瓶颈等内部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客观分析、综合判断,通过群策群力制定学校项目建设总体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使每个教工都知道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而通过全面动员、目标分解、组织设置、机制建立、资源配置、制度保证、情况反馈、绩效考核等一系列系统化战略管理手段,使战略规划转变为具体的战略实施行动,有效地组织实施。

3.战略管理是指导项目建设过程规范有序的重要手段

学校现代化管理时代是战略管理、执行管理的时代,规范严谨的项目建设工作程序是做好项目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遵循战略管理基本路径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为项目建设的科学性、规范性、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保证,是确保项目建设在合法合规、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运行的重要手段。

二、基于战略管理的示范校项目建设例析

中职示范校建设项目管理是一种有别于企业完全自主管理的特殊管理主体,这种特殊性主要由表现在项目战略规划要在中职教育宏观发展要求和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所辖范围内进行。为此,学校在制定项目战略管理框架之前,认真学习领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和天津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落实《天津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管理相关文件,深入分析学校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项目战略管理框架,遵循项目战略管理四大重要环节制定项目建设方案,确保项目建设在符合政策要求的范围内按项目战略管理路径有效实施。

(一)项目战略分析

项目战略分析是指在制定项目战略规划之前,对学校外部环境和内部可持续发展需求做出的客观分析,是确定项目建设目标,确保项目建设科学性、可行性的第一步。既要眼睛向外看宏观政策和市场格局的变化,更要眼睛向内、结合项目建设总体目标分析学校项目建设基础和需求。

1.学校外部环境条件

国家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天津市作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市政府高度重视中职教育发展,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优化中职教育环境,为我市中职教育加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中职教育要自觉服务于天津市区域经济发展,瞄准现代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发展产业,加速专业开发建设和人才培养,持续支持天津市产业转型升级,满足天津市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中职教育要不断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教育能力和教育质量,努力办成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

2.学校内部建设基础

第一轻工业学校建于1958年,办学时间较长,教学积淀深厚,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2013年通过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学校办学理念、能力和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果。在重点专业建设上,围绕天津市支柱产业优先建设现代制造业专业群,完成了机械机电、电气控制和食品生物三大类三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专业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学校依托行业企业办学,突出专业特色,聘请食品行业焙烤大师入校讲学,通过创建“大师工作室”引领专业发展,凸显了职业教育特色,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通过国家示范3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对学校其他三大类专业及专业群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发了教师参与专业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学校发展存在问题

目前,学校主要在红桥区、河北区两个校区办学,制约学校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学校专业布局混乱,六大类15个专业随历史形成分散在两校区,专业建设缺乏系统性。二是校区育人功能设计缺乏整体性,勤俭道校区校舍安全隐患亟待解决,两校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有待加强。三是专业建设与发展不均衡,特色专业建设亟待加强。四是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单一,校企深度合作有待加强。五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待加强。六是信息化教育教学平台建设和信息化教学管理能力提升亟待加强等。通过对学校内外部环境优势、劣势以及存在问题进行综合战略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示范校建设项目的战略规划方案也逐渐清晰。

(二)项目战略规划

项目战略规划是在项目战略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建设内容的系统谋划和方案制定,是项目建设方案的核心,对项目建设成败起关键作用。

1.建设思路

本次项目建设尝试并坚持用战略管理理论指导实践,遵循项目战略管理基本路径,以项目战略规划的建设内容为核心,落实具体战略实施步骤,确保战略保障措施及时到位,有效推动整体项目建设有序进行。

2.建设目标

学校拟通过本项目建设“实现全面提升办学实力,服务于学校可持续发展,为学校‘十三五’实现跨越式发展夯实基础”的总体目标。项目战略规划将紧紧围绕这一总体目标确定建设内容。

3.建设内容

按照天津市中职示范校建设项目要求,围绕学校本项目建设总体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从六个方面科学规划、系统制定项目战略规划,涵盖6个一级项目、13个二级项目和98八个具体建设内容。

在项目战略规划制定过程中,学校统筹考虑各级项目中建设内容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共同构建一个以“全面提升办学实力”为核心的相互影响、相得益彰的有机整体。例如,在汽车维修、物联网、电子商务和美术设计等重点专业建设过程中加大“数字化教学资源”和“校内视频公开课”建设,并实现校内网上运行,在丰富专业课教学形式和提升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汽车运用与维修和电子商务专业“引企入校”式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不仅促进了校企深度融合,让专业建设更加贴近市场,为培养和造就满足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创造了条件,而且也丰富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路径,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社会服务的能力;校园环境改造提升在消除校舍安全隐患,丰富校园教育功能,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愉悦了教师和学生身心,激发了学生爱校护校的意识,营造出积极健康、文明绿色的学习生活氛围,大大地提升了学校环境育人的质量。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紧紧围绕“双师型”和“信息化能力提升”展开,不仅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对教师综合素质需要,更激发了教师自尊自强、必学争先的干劲,在教师中形成了主动参与、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项目战略实施

项目战略实施是战略管理的核心环节。项目战略实施以下四个部分。

1.管理机制建设

组建学校项目分级管理责任体系,为项目建设提供人力支撑。校长对示范校项目战略管理负总责,负责组织项目战略分析与规划,督导与检查项目战略规划实施,参与项目建设成果评价;副校长负责组织实施项目战略规划,按职务分工对口管理相应子项目建设内容;中层干部在分管副校长带领下具体组织部门教师共同完成建设内容,并定期接受督导检查和建设内容验收。

2.过程管理驱动

加强项目战略实施的过程性管理,建立自下而上的三级驱动项目建设督导检查制度。一级是学校示范校项目建设办公室负责定期检查各级项目建设内容完成进度和建设成效;建立部门间协商交流机制,协调项目建设中工作交叉环节;及时收集并向校长反馈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学校准确了解并控制项目建设进度,适时适度调整完善项目战略规划提供第一手资料,确保整体建设目标如期实现。二级是子项目分管副校长负责规范并指导所辖建设项目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进度,定期在校长办公会上通报建设情况,反馈发现问题。三级是学校领导班子定期总结研究项目建设情况,针对出现问题及时拿出解决方案并请专家参与论证,尽快确定调整规划方案。

3.应急事件处理

学校对于在项目战略规划实施过程中因客观条件或形势要求变化,可能出现的新问题要有心理准备并积极稳妥加以处理。要充分发挥项目建设专家咨询指导委员会作用,及时向专家通报项目建设情况并就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征询解决意见,同时在充分论证项目战略规划调整方案的可行性基础上,要认真履行项目建设内容变更或新增审批程序,确保项目建设成果的实效性和项目建设程序的规范性。

4.分期成果考核

为确保项目建设按进度保质保量推进,学校建立项目建设定期督导检查评价反馈机制。由学校示范校项目战略管理领导小组研究制定项目建设绩效考核评价管理办法,并授权项目建设办公室结合每月项目建设督导检查结果进行分季度总结评价,并将结果纳入学校学期和年度工作考核体系,实行绩效考核,切实起到督促与激励作用,确保示范校建设项目按项目战略规划如期完成。

(四)项目战略保障

项目战略保障是项目战略管理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由学校领导班子全体组成的示范校建设项目战略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建设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监督指导;成立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项目的组织、管理、推进、协调和反馈工作;成立由高校、企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等组建的示范校建设项目专家咨询指导委员会,对项目建设提供专业咨询、意见建议并指导建设实施;成立由财务、纪检等部门组建的示范校建设项目督查工作小组,负责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保证项目建设运行程序和资金使用安全规范。

2.资金保障

学校示范校项目建设资金投入3 420万元,后追加新增学生宿舍楼加固改造项目建设资金900万元,合计4 320万元。其中,天津市财政拨款3 300万元,主管单位及学校自筹1 020万元。学校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制定并落实项目建设经费使用、管理制度;编制项目建设资金预算和落实方案;积极争取主管单位财政支持,保证项目资金全额如期到位;监控项目资金规范合理和建设效果评价。

3.制度保障

为确保学校示范校项目建设方案按计划有效、规范实施,按照市财政、市教委相关文件要求,制定了《一轻校示范校项目建设实施管理办法》《一轻校示范校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一轻校示范校项目建设设备采购管理办法》《一轻校示范校项目建设绩效考核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项目管理文件,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有效地做好项目建设,为项目战略管理全面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三、战略管理应用于示范校项目建设的启示

(一)领导的治校理念与战略规划要高度匹配

作为项目战略管理主体的校长对项目战略规划的实现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如果校长将治校理念与战略规划密切结合,把握项目全面建设的逻辑起点,充分调动人力和资源优势,科学合理地制定并实施项目战略规划,就能达成项目预期建设目标,有效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如果只是单独成立战略规划制定小组,没有充分吸收和发展校长的治校理念就制定战略规划,则在项目战略实施过程中就会出现协调性矛盾,影响项目建设效果。因此,项目战略规划的制定既要体现学校领导班子的核心意志,也要注意吸纳校长的治校理念,并争取最广泛教工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战略规划的宏伟蓝图。

(二)战略管理实施过程中的督导检查至关重要

人们往往在项目战略管理中只注重战略规划的制定而忽视了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督导检查,直到临近项目验收期才突击完成项目建设内容,最终影响项目建设质量。在项目战略管理过程中实施督导检查要坚持及时性、合作性和反馈调整原则。实践证明,项目战略管理中的过程性督导检查是高质量完成项目战略规划的重要环节。

(三)正确处理好项目战略规划与调整或增补项目的关系

一经审批通过的项目战略规划就具有了严肃性,原则上不予修改。但在项目战略规划实施过程中,有时会因外部客观条件变化或工作重心调整,需要对原有项目建设内容进行调整或增补,此时一定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遵循兼容性原则,即确保调整或增补项目与项目战略规划建设思路方向的一致性。如果增补项目与项目战略规划建设项目具有同根性,可以将调整或追加项目并归为项目战略规划建设项目的下属项目,集中人力和资源优势,提高或保证项目的高品质完成。

总之,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中职学校通过项目建设加速发展将成为一种趋势。进一步开放教育管理思想,通过项目建设探索学校未来战略管理发展之路,是一种有益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查吉德.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新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8):12-19.

[2]刘经南.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战略与管理特色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7(3):18-21.

[3]刘志峰.职业院校战略管理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8):14.

[4]王华,张向力,尹玉玲. 高职院校战略管理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8(32):70-71.

[5]韩骅.校长与教育家:治校理念与治校权[J].高等教育研究,2002(5):53-56.

战略管理实践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现代科学技术

一、科学管理中的管理信息系统(MIS)

现在的企业发展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现代的企业战略管理越来越依赖信息的反馈。在以往原本人性化的企业战略决策中也越来越离不开管理信息系统(MIS),所以在科学的企业战略管理中管理信息系统(MIS)应运而生。

管理信息系统(MIS)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事务处理子系统(TPS),事务处理子系统(TPS)主要包括物资供应、生产作业、产品销售、财务成本、劳动人事、技术开发等等;第二层是管理信息子系统(MIS),管理信息子系统(MIS)主要包括计划、预算等等;第三层是决策支持子系统(DSS),决策支持子系统(DSS)主要包括战略规划、预测等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庞大的信息系统,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层次是一个基础十分稳固的金字塔。最下层是事务处理子系统,主要是处理一些业务往来的资料,是企业最基础的管理信息;中间一层是管理信息子系统,主要是处理企业的计划预算,属于常规的决策指令;最上层是决策支持子系统,主要是规划和预测,在环境和政策发生改变的时候,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新一轮的决策。

在这个金字塔中,管理信息系统(MIS)中的最高层次决策支持子系统(DSS)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它具有辅助和支持决策的功能,正是因为这样,一个企业如果有一个好的决策支持子系统(DSS)是现代企业决策者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和手段,当被形象的誉为克敌制胜的武器。然而企业决策者在决策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的把握好人和系统的关系,从而使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在根本上取得辩证统一的关系。管理信息子系统(MIS)的成熟与发展可以为决策支持子系统(DSS)的开发提供其所需要的帮助。

二、管理信息系统(MIS)在科学的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地位

管理信息系统(MIS)在科学的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地位也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决策者的决策往往需要更多地与之相关的信息技术来支持。所以说企业战略管理中科学的管理往往离不开管理信息系统(MIS)。

管理信息子系统(MIS)的成熟与发展可以为决策支持子系统(DSS)的开发提供其所需要的帮助。决策支持子系统(DSS)不可以直接从事务处理子系统(TPS)中索取数据,因为事务处理子系统(TPS)所提供的数据的浓缩度以及时间的跨度远远不够。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决策支持子系统(DSS)所提供的仅仅只是是一种决策的一种辅助的手段,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决策支持子系统(DSS)是通过一系列的决策模型从而为企业提供某项决策的成功概率和风险程度。但是在企业中的决策往往是一种社会行为,这样的社会行为是有人所发出的,它是比较人性化的一种行为。在企业战略管理中趋势某一个人实施这种决策行为的主观原因比客观原因要多得多。但是在现在的企业战略管理行为中,尤其是现代的科学的管理行为带有很多的客观原因,因为决策往往需要更多地与之相关的信息技术来支持。所以说企业战略管理中科学的管理往往离不开管理信息系统(MIS)。

三、管理信息系统(MIS)在科学的企业战略管理中的作用

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管理信息系统(MIS)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在科学的企业战略管理中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让企业决策者在决策的过程中有更多的依据,有比较坚实的基础、出奇制胜,企业决策者还可以利用管理信息系统(MIS)有教好的逆向思维等等。企业战略管理与决策和指挥作战有着相似的道理,在企业中,作为一个明智的决策者在进行管理与决策的时候往往要深入的了解一下企业的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如下图。

然而,这些信息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可以清晰的看清,不需要企业管理决策者花过多的时间去整理与搜集。企业的决策者可以根据管理信息系统中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决策,这些信息能够让决策者们迅速的了解到了当前的内、外部信息。

四、企业决策者如何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科学的进行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是对企业决策整个过程的科学的管理与全面的监控。然而,企业的战略决策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企业战略决策主要分为:搜集信息、制定方案、实施完善三个阶段,管理信息系统(MIS)与搜集信息、制定方案这两个阶段是相辅相成的。在我们的日常企业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决策并不是因为战略方案的制定而结束的,与之相反的是企业相关方案的制定仅仅只是企业决策的开始。因为,如果要实现战略方案所预期的目标,决策者们还要对企业战略决策与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与全面的监控。

决策者在企业战略决策的实施过程中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想要使得决策者在企业战略中的决策计划与实际完全相吻合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要使得决策计划于实际计划基本一致或者是有所超越还是有可能的,所以说我们在制定方案的时候一定要留有些许的更改余地。所以企业决策者要不断地收集相关的信息与自己根据管理信息系统(MIS)做出的方案作对比,提前发现其中的原因,并且适当的做出更改,这样的管理与监控在企业战略管理中是十分必要的。

企业决策者要适当的做好决策实施后的相关信息动态反馈的工作,这是管理信息系统(MIS)在科学的企业战略管理中的主要作用。假如说,管理信息系统(MIS)在收集信息阶段和制定相关的方案的决断起到了比较可观的辅的作用,那么,管理信息系统(MIS)在实施与完善阶段对企业的战略管理与监控则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主导地位。

五、结语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企业战略管理中的管理信息系统对科学的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关键,并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MIS)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促使我国大部分企业家们吸取目前最为先进的战略管理方法,并且重视企业战略中对管理信息系统(MIS)进行合理的运用,促进科学的管理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关键,从而促使企业得到较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战略管理实践范文第5篇

关键词:航空业 香港机场管理 财务管理职能

一、 香港机场财务管理

如何支持企业战略的实施,香港机场财务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决策支持、内部控制、汇报职能、交易处理。

(一)决策支持:包括成本及表现分析、策略性计划支持等,具体表现在:一是为战略及业务计划的制订与调整提供财务支撑;二是协助将企业战略指标量化并合理分配;三是协助将分解了的量化指标进行绩效挂钩考核;四是为企业战略的实施合理配置资金、资产、成本等财务资源。

香港机场财务职能中,决策支持所占比重随企业战略从10%向22%转变。香港机场财务逐渐从后台走向前台,财务部门承担更多的管理和战略决策、价值管理方面的作用,公司的各种决策更多的依赖财务提供的支持。同时,财务部门将价值管理引入到公司管理中,在战略计划的制订过程中适当的将价值管理和战略计划相结合起来,为公司的价值增长和战略计划实现提供良好的保证。

(二)内部控制:包括司库管理、预算管理等,主要体现在:一是均衡职责,董事会与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维持适当的均衡职责,在目前的组织架构下,董事会负责监督机场的总体事务、策略方向及表现,行政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及处理机管局的日常运作。二是内部监控,设立了审计委员会、建立了内部监控制度、以及周年检讨、权利转授、财务规划及监控等制度。三是制定了《职业道德操守》,并落实对职工符合其经营责任要求的培训计划。四是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通过预算控制、标准成本管理以及有效的内部审计等来监督公司战略的执行。

(三)汇报职能:包括提供财务报表、年报等财务报告。这些财务报告用来解答如下问题:一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 ,如“企业的盈利能力如何、 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哪些、企业的自我可持续增长能力如何、影响企业自我可持续增长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等。二是诊断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如“企业的负债状况如何、企业否具有财务风险、企业的经营风险如何、企业是否面临财务困境或破产风险”等。三是计划未来的经营策略和财务政策 ,如:评价和决定企业未来的投资项目;调整和制定企业未来的资本结构;调整和制定企业未来的融资和筹资政策;调整和制定企业未来的利润分配政策等。

香港机场财务职能中,汇报职能从20%向25%转变。财务部门首先确定自身是业务伙伴的角色,通过财务报告他们具体做到:按月审阅各部门的财务报告及滚动预算,分析说明预算与实际财务表现的差异;协助月末及年末预提费用程序;协助各部门主管每月向管理委员会报告;审核预算/成本重分配/变更及预算项目的合理性;协助各部门每年预算及五年财务计划制定等。

财务部门通过上述工作,对香港机场战略量化后的各项关键指标进行过程跟进,协助各部门战略目标的实现。

(四)交易处理:指财务帐务处理等。香港机场财务开发运用了甲骨文财务系统、甲骨文物业管理系统、机场收费系统、预算及未偿付承担查询系统、预算及财务报表系统等信息系统,由于科技在管理中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帐务处理效率。香港机场财务职能中,交易处理职能从40%向23%转变。

二、 香港机场财务管理的启示

在与香港机场财务同仁的交流中,我们体会到,香港机场财务部通过财务工具,积极参与、配合、协助机场战略的制定、实施和推进,逐步实现了由传统财务职能向适应公司战略的财务职能的转型,有效地支撑了公司战略的实施,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不少可借鉴之处:

加快财务转型,建立适应公司战略的财务职能。在过去长久的思维中,财务部门被认为只是核算、记帐、做报表。这是传统财务职能内容。 随着市场化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这种观念已经在很多的企业变得越来越无法生存下去。财务已经从原来的数据汇总、整理和记录逐步转变为公司战略支持者、决策者和公司变革的积极推进者和主导力量。

从香港机场的财务职能来看,它已建立起适应公司战略的财务职能雏形,在香港机场战略的实施中发挥了有效的支撑、保障作用。而目前我公司的财务仍属于传统的会计核算型和日常理财型,主要工作重点是记账、算账、报账、财务计划、财务收支审核以及财务指标分析,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有很大局限性,对财务管理的重点未形成系统的财务信息库,不能有效支持企业战略的实施;对公司价值及业务风险的维护、公司战略及业务计划的制订及调整关注度不高,不能充分发挥公司战略实施的“助推器”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快财务转型,建立适应公司战略的财务职能。

第一,要转变观念,树立全局观念、服务意识、资源和战略意识三种意识。首先,财务人员应从企业的使命和目标的高度来理解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这个观点,树立全局观念,根据企业战略制定财务战略,从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转变,从静态式管理向动态式管理转变。其次,要树立服务意识,财务管理要从被动支撑向主动服务转变,要从财务资料的搜集者和提供者转变为对财务信息能量的释放者和推动者,从以提供多项任务和交易信息为主,向为业务部门提供更多决策支持的信息分析转变。

第二,要建立财务提前介入的机制。许多决策的失误是由缺乏足够的财务信息和财务论证引起的,建立财务提前介入的机制,可以大幅减少战略管理在财务方面的失误。

第三,提升信息化程度,解放财务部门的生产力。通过信息化,建立业务、财务数据的无缝连接,保证财务信息的有效提供,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这也是财务从会计核算型和日常理财型转为战略管理型的基础。

第四,优化财务工作程序,调整财务工作重心。通过优化流程,健全授权管理等机制,降低日常财务处理的比

重,提高参与和支持决策、以及实施风险控制的比重,充分发挥财务在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三、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功能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战略方针的经营机制,处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位置。香港机场全面预算可借鉴之处主要表现在:

1、重视预算编制环节,突出企业战略导向

香港机场在进行预算前期,会使各预算单位了解明确公司的整体战略、配合公司战略的各预算单位的分战略,给予各预算单位如下资料――整体经济环境、行业趋势、理解公司价值、进行SWOT(优势/劣势/机会/挑战)分析等。

各单位在明确公司的整体战略、分战略、内外部环境情况下,进入预算程序。首先要开展SWOT分析;其次,清晰并量化每一个前提假设,如是否计划进入新市场或采用新的销售策略、供应商的价格是否调整等;第三,评估现在及未来可能的项目以及相关的收入、费用;最后,各单位都要检讨自己编制的预算,如是否忽略了公司的整体目标、预算是否具有自辩性、论据是否令人信服等。整个预算采用由上至下,再由下至上开展。

由此可以看出,香港机场对预算编制环节相当重视,始终围绕企业战略,确保了各单位预算与分战略、以及企业战略的一致。

2、强化预算控制,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预算编制下达后,香港机场强化对预算的控制,以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其预算控制的原则主要包括:

(1) 责任清晰、路径明确――清晰制定管理责任、并且有行动方案去配合预算。

(2)预算刚性原则――强调管理者有责任坚守其预算,只有在获得管理层准许后才可偏离预算。

(3)过程监督与控制――所有实际执行与预算的差异必须有解释,按月按单位进行财务评估,及时沟通。

(4)考核到位――制定出与预算执行结果相对应的考核体系和奖惩措施,并予以严格执行。

香港机场通过对预算的编制、执行、监控和考核全过程控制,确保了企业战略在日常生产经营中的贯彻实施。

四、开展财务评估,支持企业决策

投资活动对于一个公司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投资本身要以财务分析与评估的结论为依据。所以 ,财务分析与评估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公司投资决策的质量以至成败。

香港机场十分重视财务评估工作。所有投资遵守项目预算管理程序,需求方提出资源要求,财务部门对项目进行分析给出建议,管理者以财务评估结果作为立项的主要依据。香港机管局对财务评估的要求是:(1)项目预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内部要求的回报值是10%;(2)持续使用统一的评估方法,公平有效地评估不同的投资项目。由于事先制定了统一的规则,保证了财务评估的客观公正性,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