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考核办法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考核办法的意见和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考核办法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考核办法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考核办法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师资队伍 现状 建议

二十世纪初,高职院校陆续成立,满足了企业用人的需求。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进一步调整,高等职业院校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发展的过程中,招生规模的扩大,师资力量不足、毕业生素质下降等问题凸显,给高职院校带来严重的挑战。当前高职院校正处在开展岗位设置管理及绩效工资改革阶段,了解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很有必要。

一、我院师资队伍现状

我院是2004年由一所中专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属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现有在校学生1.2万人;现有编制的专兼职教师229人,其中正高职称10人,副高职称58人,中级职称68人;硕士研究生56人,本科学历硕士学位58人,本科学历110人;年龄56岁以上的6人,51-55岁22人,46-50岁有31人,41-45岁有19人,36-40岁15人,31-35岁50人,30岁以下86人。

二、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在编专兼职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

35岁以下教师占59%,36-50岁教师占28%,50岁以上教师占3.5%。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重,而中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少。原因是学院2004年以前是中专学校,1993-2003年十年间总共引进教师18人,学院升格以后至今引进教师130人。造成学院教师年轻化。

2.在编专兼职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

正高职称占4.5%,副高职称占25.5 %,中级职称占30% 初级职称占40%。职称结构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是2004年以后新进的教师较多,2007-2008年职称评审工作停了两年,导致这期间新进教师无法申报职称。

3.在编专兼职理论教师多,“双师型”教师少

2004年以后,学院每年从高校毕业生中引进专业急需人才,2004-2006年主要是本科生,2007年开始主要以引进硕士研究生为主,但从企业或其它高校引进人才较少。尤其是工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很难引进,更不用说到企业引进了。因此,大部分教师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专业实践经验,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单一。虽然学校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但没有落到实处,在引导教师达到“双师”标准方面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只是停留在拿证上,没有真正利用实践、实习等机会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4.教师教学任务重,很少有进修机会

这几年学院招生每年都在4000人以上,年年引进教师,年年专业教师告急。新进教师7月报到,9月就要承担教学任务,根本没有学习的机会。我们是工科学校,大部分人都没有经过教师培训,对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还不是很清楚,缺乏完整、科学的培训体系,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培训重视也不够。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和奖励制度

学院应在引进人才方面加大投入,制定人才引进奖励及考核办法,拓宽引进人才途径。历年我们都是参加招聘会和在专业招聘网上刊登招聘启事,效果不是很理想。对于一些紧俏专业,一是要深入到重点高校直接和毕业生面谈,达成共识;二是要有针对性地深入到企业引进既有本科以上学历又有实践工作经历的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来校任教;三是聘请有实践经验、身体健康的退休工人来校担任实训指导员;四是外聘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五是从企业里聘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定期来校讲座。要让他们感受到学院的发展需要他们,学院能给他们提供很好的发展平台,提供很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以及物质条件,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套完善的人才引进奖励及考核办法。这是解决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双师型教师少的唯一途径。

2.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

学院虽然重视师资培训工作,每年都派有教师参加专业培训,但随意性较大,没有制定完整的教师培训和进修办法及计划,也没有设立专项培训基金。考虑到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应分层次分专业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一是做好新进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省高校师资培训工作近几年抓的非常有成效,把教师的岗位培训考试与全省申报高校教师资格的教育学和心理学考试结合起来,使培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二是建立导师制,给每个新进教师指定一名导师,负责指导他们的教学,并纳入考核机制。三是培训“双师型”教师,利用寒暑假安排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锻炼,把教师到企业锻炼列入考核项目之一。四是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学院应加大教师进修奖励力度,鼓励教师继续专业学习,在提高本专业学历或学位的同时提高业务水平。

3.建立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

在学院里专职教师都不愿意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原因在于行政人员既要忙于行政事务又要从事教学工作,否则就不能评职称,没有职称待遇就上不去,而专职教师就相对清闲,只要完成教学工作量就可以享受全部的津贴和奖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是教师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师没有竞争意识。只有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打破“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的传统心理,才能使教师既有压力又有动力。

第一,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以下简称意见)文件提高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品行和教育教学能力要求,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

第二,严格实行岗位设置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严格考核,实现教师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有机结合。

第三,完善教师工作考核办法和奖惩办法。按照每级岗位职责要求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和奖惩办法,各院系应该给每一位教师建立业务考核档案,每学期按岗位职责要求的考核项目对教师进行评分,并与绩效考核工资挂钩。

第四,制定符合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办法。职称晋升体现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意见》里提出要加快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完善符合各类教师职业特点的职称评价标准。因此,我们也要制定符合职业特点的教师职称评定条件,引导教师既重视学术论文数量更重视论文质量。

第五,制定合理的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在绩效考核项目设置上,考虑设高学历津贴、学术带头人津贴、双师型教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津贴、科研津贴等,合理拉开分配差距。真正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和待遇留人,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只稳定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关于考核办法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第2篇

(一)扎实开展“十七大”主题教育,服务全市加快发展

1.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利用发改部门的职能优势,创新服务方式和载体,积极开展项目工作业务指导和培训。抽调业务骨干围绕项目前期工作的内容、程序及有关要求,国家产业政策和政府投资重点支持领域,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的要求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内容精心备课,并分赴有关乡镇(街道)、部门开展上门培训,指导乡镇、部门做好项目谋划、项目前期等工作,帮助乡镇、部门干部提高谋划项目、包装项目等项目前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截止目前,累计为妇联、机关工委、四都等乡镇(街道)、部门培训200余人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扎实开展“五百”实践活动。认真按照深化和拓展领导干部“树新形象、创新业绩”要求,开展以“百村强基、百企提升、百策听证、百项扶持、百难攻坚”为主要内容的“五百”实践活动。局主要领导在结对蹲点服务过程中,积极帮助联系村、企业解决困难,通过上下沟通协调,多次跑部进厅,成功帮助联系企业--三友电子有限公司年产2000万套T5型节能灯管灯具项目争取国家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国债资金补助96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项目的建设和企业的发展。同时,积极开展结对帮扶低收入农户奔小康活动,全局46位在职工作人员,每人结对一户低收入农户,在按要求完成调查摸底,做好对接的前提下,积极创新帮扶举措,按照“因户制宜、发挥优势、注重实效”的思路开展结对帮扶,协助低收入农户制定脱贫致富奔小康计划。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计划,认真开展帮扶,切实帮助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3.切实加强“窗口”建设。加快审批制度改革,坚持减项、放权、授权三管齐下进一步扩大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的审批职能。精简审批项目,缩短审批时间,开通“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完善高效、快捷的项目审批程序,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今年1至6月,我局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共审批、核准、备案项目49个,其中审批政府投资项目36个,企业投资核准备案项目13个。窗口在第一季度评比中被评为“五星级”窗口。

4.做好全市作风建设牵头事项。为深化“两年”、推进“两创”活动,打造“四最”投资创业环境,根据《20*年全市作风建设重点工作分工抓落实安排》要求,牵头编制了《推进政府部门内设机构许可职能改革的实施方案》和《非行政许可事项清理规范工作的实施方案》,现已上报市政府审批。

5.积极开展抗震救灾捐款。5月12日四川地震灾害发生后,我局迅速行动,组织全局党员、干部为灾区人民献爱心、交纳特殊党费,以实际行动支援抗震救灾和受灾地区灾后重建,共捐献善款23950元,充分体现了我局党员干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情怀和精神风貌。

(二)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切实履行参谋职能

1.科学分析,合理制定各项年度计划。科学分析和把握国家宏观政策趋向和我市经济走势,在充分调研和沟通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下达了20*年度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指导性计划、政府投资项目投资计划、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计划、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等。全社会固定资产计划投资73亿元;政府投资项目安排114个,总投资48.11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8.37亿元;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计划42个;各级重点建设项目计划74个。上述计划的下达,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打下了良好基础。

2.加强监测分析,确保经济平稳运行。针对今年宏观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加的实际,加强对全市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完善了全市的经济运行监测网络以及以经济运行监测联络员为主体的例会制度和考核制度。召开季度相关部门经济运行监测联络员工作会议,完成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对策建议,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确保全市经济平稳运行。

3.开展重大课题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为了更好地为宏观经济决策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继续在全局开展调研课题竞赛活动,围绕特色主导产业选择、城市发展定位、工业产业差别化扶持、工业平台建设、加快服务业发展等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开展课题调研。目前,所有课题均已开展调研,部分课题已完成调研报告的撰写,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如提出以输配电为主的机电产业、电光源产业、消防器材产业和竹木加工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4+X”工业重点产业培育的建议;针对中部特色工业经济发展区建设,提出建立中部特色工业经济发展区管委会,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政策、统一管理的意见建议,均被市委市政府采纳,即将转化为政策意见。

4.夯实基础,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根据市委交办的任务,认真做好服务业发展的课题调研工作,完成《提升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对策研究》、《优化我市商贸物流业空间布局研究》等两个课题。制定服务业发展工作考核办法。结合市委、市政府对部门、乡镇(街道)的综合考核办法,研究制定了《20*年度服务业重点行业牵头部门工作考核办法》和《*市20*年度乡镇(街道)发展服务业争先考核实施细则》,进一步激发乡镇(街道)、部门做好发展服务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完善服务业项目库建设。对服务业项目进行筛选论证,在原有《*市“十一五”服务业发展重大项目储备库》的基础上,调增服务业储备库项目46个,增加投资39.84亿元。截至20*年6月底止,列入《*市服务业发展重大项目储备库》的项目共110个,项目总投资151.74亿元。

(三)加强项目综合管理,着力增强区域发展后劲

1.牵头做好全市规划工作的综合管理。做好规划工作的考核和前置性审查。编制并由市府办下发《*市20*年度规划编制工作考核办法》和《*市20*年度重大规划编制工作计划表》,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等18项规划纳入考核,明确了责任主体和要求。截至目前止,18项规划全部开展相应的前期工作,其中,已有3项规划通过会审;4项规划已基本完成初稿,8项规划已进入实质性规划编制阶段。牵头组织市环保局、卫生局等8个部门单位参加、对水利局负责编制的《*市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进行规划前置性审查,并与市水利局联合行文上报*市发改委要求组织规划会审。着手开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编制了《*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工作方案》,并以江政办发〔20*〕70号文件下发实施。目前,正按照省发改委的统一部署和我市的总体安排,积极开展相关数据资料的收集工作,并初步形成了“*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提纲。着手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积极跟踪掌握国家、省、*市关于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的动态信息,并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资料收集等相关前期工作。同时,组织人员到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试点县——开化县调研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学习他们在规划编制中好的做法和经验,为我市下一步更好地做好规划的编制奠定基础。

2.加强重大前期项目管理。完善年度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考核办法。在去年的基础上对年度考核办法进行了修改完善,将考核结果列入20*年度市委、市政府对各乡镇(街道)经济发展争先考核和市机关部门工作目标争先考核。对接省“三个千亿”工程,在全市深入开展项目谋划活动,并做好谋划项目的收集、整理工作,截止6月底,共收到全市各部门、乡镇(街道)上报的各类前期项目340个。强化前期工作的督查与协调。健全督查通报制度,对列入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计划的项目,严格执行情况报告制度,不定期开展督查,跟踪了解前期工作进度,帮助协调解决问题。截止6月底,42个列入前期工作计划的项目,小江郎休闲旅游古镇建设等9个项目进展较快;*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等26个项目进展缓慢;*家具城等6个项目暂无进展。*市废旧物资交易市场项目,根据市领导指示精神,已经调出年度前期工作计划。加强项目对接,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主动对接上级宏观政策,精心包装上报项目,加强沟通联系,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今年有7个项目被列为省重点实施项目,其中黄衢南高速*互通至*北接线工程、贺村镇农业综合物流中心2个项目被列为20*年新增省重点建设项目,*至广丰公路(浙江段)被列为省重点建设预安排项目。截止目前,共有20个项目通过发改口子争取各类资金补助1481万元,有效缓解了项目建设的资金要素制约。

3.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制定计划。制定下发《*市“20*-310工程”建设项目计划》,今年共安排“310工程”及备选项目、*市重点、*市“六大百亿”工程和省重点项目106项,不重复项目74项,总投资654493万元,20*年计划投资327918万元。考核激励。配套出台《*市20*年度重点建设项目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将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工作考核结果列入20*年度市委、市政府对各乡镇(街道)经济发展争先考核和市机关部门工作目标争先考核,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督查服务。计划下达后,我局即组织人员对各个重点建设项目进行走访检查,全面了解掌握项目推进情况的第一手材料,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全部项目按进度较快、进度较慢和未开工项目进行分类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编印《重点工程简报》及增刊共6期,及时通报全市重点建设项目推进情况。同时,继续推行和完善市级领导挂联重点建设项目、重点建设项目协调办公会议等行之有效的制度,深入开展项目推进攻坚年活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至6月底,74项市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开建61项,开建率82.4%,比去年同期增7.7个百分点;完成投资154022万元,完成当年计划投资47.0%,同比增4.8个百分点。

4.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为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用能管理,从源头上杜绝能源的浪费,确保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合理利用能源,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试行)》初稿。认真组织政府投资项目会审,促进政府投资项目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投资更加节约,项目审批程序更加规范。1-6月份,共组织政府投资项目初步设计会审6个,取得了良好效果。加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的跟踪调查,及时做好季度投资情况分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9亿元,完成年计划73亿元的49.2%,同比增长32.0%;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0亿元,同比增长35.2%;工业投资完成21.9亿元,同比增长35.1%。

5.加强新墙材管理。召开了全市墙改工作会议,部署20*年度全市墙改工作。制定并下达了《20*年度*市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考核办法》和《*市乡镇、街道墙改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对20*年度墙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落实。积极开展新墙体法律法规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资料等媒介开展《浙江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的宣传普及工作,累计发放宣传台历800本,宣传画册1500多份。同时,将《条例》读本发放到各机关部门、乡镇(街道)和砖瓦企业主手中,并组织砖瓦企业负责人学习《条例》,有效地促进了墙改工作的顺利开展。认真做好关停企业的关停拆窑补偿金的兑现工作,全市共兑现关停拆窑补偿金420万元,并积极帮助关停企业协调解决债务、企业转产等实际问题,得到企业主的好评。

(四)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

1.做好扩权强县各项准备工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完成省发改委扩权强县座谈会材料《关于要求扩大*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建议》。根据省扩权强县专题会议精神,及时召开会议,专题部署扩权强县事项清理上报工作。对照省和金华市下放*市的放权事项,我局会同市法制办、行政服务中心以及相关部门,对我市的扩权事项进行反复的核实清查,确定要求上级部门放权事项600项,研究提出许可事项设定依据、放权理由和放权方式,并及时上报省发改委,为下一步争取列入扩权强县奠定基础。

2.做好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积极牵头做好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通过努力,全市共有143200户农户参加农房保险(其中3246户低保户享受政府全额补贴),全市农房参保面达到100%。全程监督受灾农房的理赔、倒塌鉴定等程序,保障受灾农户利益,截止目前,共有63户受灾户获理赔资金40.6万元,为受灾农户灾后重建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3.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今年是我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最后一年,我市共有能繁母猪、水稻种植、生猪养殖、鸡养殖、林木火灾等5个保险品种列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做好今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参保任务,我局在充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牵头组织召开了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动员大会,制定出台了《20*年度*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意见》,对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了明确,该项工作已于6月份全面启动。

4.做好中心镇培育工作。努力推进省“中心镇培育工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心镇培育工程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07〕13号)和《*市关于进一步加快经济强镇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贺村镇中心镇建设的若干政策》(初稿),并提交市政府审议。

(五)加强监测检查,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和社会稳定

1.加大价格监测力度,健全价格预警机制。针对去年以来出现的粮油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的连续波动,我局加大价格监测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价格监测报告制度,调整和扩充了监测商品品种,建立了本地主要特色商品价格、重要消费品和服务价格、重要生产资料价格、重要能源价格等四大类商品(服务)的价格监测体系,监测商品(收费)从106个扩大到144个;调整和优化价格监测点的布局,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大型超市、批发市场和生产企业等监测点;加大各类价格的监测密度,对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主要特色商品价格、重要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实行每周二报制,对重要生产资料、重要能源价格实行月报制等等,并加强了市场巡视,安排专人现场采价,及时掌握市场动态,1-6月份共上报省、市及本地各类监测报表114份。根据省物价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价格监测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市场巡视,预警报告、应急值班、跟踪监测等各项工作制度,认真对价格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密切掌握市场价格变动趋势,编发《价格监测与分析》,不断提高价格监测预警工作水平。

2.严格落实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加强定调价管理。切实做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落实工作,对我市列入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16家达到一定规模的经营企业经营的粮食、食用植物油、肉、鸡蛋、牛奶、水泥、化肥等七大类商品实行调价备案制度,对这些企业执行调价备案的情况实行日跟踪调查、检查制度,严格成本监审,确保实行临时价格干预的相关商品价格政策的有效落实,促进物价稳定。从严控制政府提价项目出台,对确因价格成本上升,需要调整相关价格的,严格成本审核,根据省局审核的20*年调价目录,按规定程序审批。按照收费标准管理规定和权限,严把收费审批关,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乱收费行为发生。

3.加强专项检查,整顿规范价格秩序。按照上级统一部署,认真开展惠农价格和收费政策落实情况、美容美发业整治等专项检查。截至目前,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7件。深化价格举报工作,采取领导带案下访和现场接访等形式,认真组织开展“百名物价局长下访活动”,共走访单位15家,接待群众50余人次,受到群众的普遍好评。充分发挥12358价格举报热线和机关“110--对话平台”的作用,,共受理各类价格投诉举报87起。其中:*市级86起,省局转办件1起,办结率100%,及时疏导了价格矛盾和纠纷,规范了市场价格秩序。

关于考核办法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第3篇

一、工作目标

全年新开发招商项目25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其中投资3000-5000万元的项目5个,投资5000万元-1亿元的项目10个,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10个(具体任务见附1)。

二、招商项目开发重点

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按照“近期可建,项目可谈”的要求,在突出工业项目开发的同时,积极开发好环保、生态、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加工型项目,以及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大项目。主要有:

1、钨产业:完善钨产业深加工应用项目(高纯金属钨粉、钨电极、特种钢工具)

2、新材料产业:重点开发集成电路及半导体材料(光电子材料、高亮度发光二极管材料、新型电子元器件磁性材料、电子陶瓷材料、高性能封装材料);新能源材料(碳纳米管、聚合物电池材料、LED液晶显示屏材料、新型高效节能环保光源用稀土发光材料);生物材料(医用钛及其合金);新型有色金属合金材料(钛合金材料、粉末冶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

3、新能源产业:完善LED产业配套项目,重点开发LED应用产品,主要是大功率LED照明灯(路灯、日光灯、景光灯、汽车灯),装饰灯,彩色灯带,LED电视背光源等。

4、新医药产业:重点开发中草药提取物。

5、旅游工业产业:重点开发羰基铁粉应用产品(富铁米面制品)、旅游食品(绿色、特色食品)、旅游工艺品(竹工艺品)。

6、现代农业:重点开发杉木丰产基地、草珊瑚基地。

7、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运输公司,大型商业设施,综合文化娱乐场所。

三、工作内容

1、做好招商项目开发工作

县项目办负责做好全县项目开发的指导、协调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招商项目开发工作,指派一名分管领导和专门人员具体抓,确保年内完成招商项目开发任务。

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我县招商项目开发重点,采取自行编制、聘请专家或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等方式编制好招商项目建议书及项目简介。

2、做好招商项目上报工作

各部门、各单位要及时将编制的招商项目建议书和项目简介以书面(一式二份)和电子文本两种形式上报县项目办(。年12月31日前上报-年开发的招商项目在本年投资实施成功的招商项目证明资料复印件(一式二份)。年12月20日前上报项目和报送投资实施项目证明材料。

3、做好招商项目储备工作

县项目办要完善项目储备管理制度,及时更新县招商项目库,筛选并提出县重点招商项目。

4、做好项目推介工作

县委、县政府将通过举办项目推介会和参加国内外举办的招商会,并开发招商项目目录,向国内外大财团、大企业和客商广泛推介我县招商项目,县项目办要每季定期更新招商项目,在县人民政府网站进行网上推介。

四、考核办法

1、项目认定

提报的项目以进入市项目库的入库数为准,其中,工业项目首先选择属于《县年提报产业链项目目录》内项目(具体见附2)。要求提报的项目必须符合项目库准入要求,并达到以下标准,方可计为项目开发任务完成数。

(1)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外商投资政策与环保、用地等有关规定;符合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规划与有关专项规划;能够充分凸显我县资源优势,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各项规划的组织实施和整体推进,具有市场前景广、开发潜力大、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等特点;按照产业链开发项目,着力抓好产业链的延伸、上下游产品配套项目的开发。

(2)项目属于此前没有进入市项目库的新开发项目,单个项目投资额按附1要求的投资额编写,且没有落实投资主体,需要对外招商的项目。

(3)项目材料齐全。上报材料包括书面材料(项目汇总表、项目简介、项目建议书各一份)和电子文本(项目汇总表、项目简介各一份)。

(4)项目建议书达到规范的深度要求。有政策支持的,在项目简介中要说明优惠政策,突出比较优势。只有项目简介、没有上报项目建议书的项目或项目建议书深度不合要求的项目,均不予认定。

(5)上报项目须经单位主要领导审核同意,并在项目汇总表上签字,否则不予认定(项目汇总表见附3)。

(6)单位提供的开发项目实施效果材料须经单位主要领导审核同意。

关于考核办法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第4篇

一、上半年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认真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继续做好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工作。今年上半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点:一是加大对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尤其是《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宣传力度。年初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关于在全市集中开展学习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活动的建议,主动争取领导支持,市里除利用电视讲座、宣传车、张贴标语等形式宣传外,还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对全市818个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分批进行了以学习《土地承包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法规培训。同时,各乡镇也对村“两委”成员进行了集中培训。二是认真抓好各项土地承包政策的落实。我市的土地延包工作全面结束后,我们针对部分乡镇(村)存在的“两园”(果园、桑园)承包问题,本照既依法办事,又切实可行的原则,进行了稳妥处理。部分乡镇(村)的“两园”在土地延包时按当时政策不在5%以内,现在按《农村土地承包法》应计在5%以内,目前已陆续到承包期,为此我们要求有关乡镇(村)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要求,制定工作方案,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三是做好农村土地承包案件的查处工作。为及时查处案件,市经管局设立了科,并建立健全了接待、查处等方面的各项制度,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今年上半年共办理土地承包案件13起,处结率100%。

(二)完善制度,量化考核,促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首先,为解决全市各乡镇存在的农村财务“双代管”业务操作规程不统一的问题,在搞好调查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市局印发了《*市农村财务“双代管”工作规范标准》,同时统一设置了定期报表,从而统一了口径,为统计报表和工作信息准确及时打下了基础。其次,突出抓了资金代管率和代管质量。截止今年5月底,全市818个行政村,已实行资金代管的789个,占总村数的96.5%,全市代管资金结余额达6670万元。再是,强化考核机制,根据*市政府《二五年农村工作综合考核办法》,我局印发了《*市农村财务“双代管”工作百分考核办法》,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分数量化,市经管局每季度对各乡镇工作情况进行一次考核,并将考核情况书面通报到乡镇。

(三)加大督查,落实政策,农村负担工作常抓不懈。在这项工作中,我们主要把握了以下几点:一是加大督查力度,三月份,我局以市减负办的名义向市委市政府上报了关于对农民负担工作进行执法大检查的请示,市委组织减负办成员单位分四个组对全市15处乡镇2004年农民负担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采取看文件、资料、账簿和入村入户调查相结合方式,共抽查了34个村,102个农户,并对检查出的问题制定落实了整改措施。二是认真落实转移支付资金专款专用、粮食直补、“两工”管理、“一事一议”等政策。经查2004年度全市转移支付资金拨付到位,共发放粮食补贴852万元,公益事业金全部取消,“一事一议”资金全面停收。三是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严格实行《农民负担责任制》、《违犯农民政策责任追究制》、《农民负担责任制》等各项制度,市、乡、镇三级都签订了责任状。同时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和报刊限额制。2005年度农民负担卡,已于麦收前发放到农户手中。

(四)农经信息化建设及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工作。今年上半年,我们重点抓了镇级农经信息站的制度建设和信息员业务培训工作。第一季度,市局安排专人在奎聚街道和饮马镇两个信息站抓了制度建设示范,四月份召开了农经信息化制度建设工作现场会,同时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进行了业务培训。拟于10月份对全市各乡镇制度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同时对收放信息条数等量化指标完成情况进行通报。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工作,市乡两级已建立了专门机构,配备了工作人员,全市的统一章程和规章制度正在征求意见当中,各项配套的工作制度和措施即将出台。

(五)工作。为切实做好工作,今年4月份,经报市有关部门批准,市经管局设立了科,配备了专职人员,并逐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今年上半年共办理各类案件15起,处结率达100%。同时,市经管局还对涉农案件的查处工作制定了考核办法,并将考核结果列入全年乡镇经管工作考核内容。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土地承包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由“两园”问题导致部分村叫行地超5%。在进行二轮土地延包时,我市的“两园”大多是采取叫行承包的形式,根据当时的政策,“两园”不在5%机动地以内。《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后,农民普遍要求将超5%部分分地到户,现在“两园”已陆续到期,又鉴于“两园”生产管理的特殊性,群众持分地和分承包费两种意见,不好统一,“两园”问题难以解决。由此引起部分群众上访,这是当前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一大难题。二是《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后,对村级原土地承包方案中一些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款如何变更与法接轨问题,由于在时效等方面上级没有明确规定,基层在具体工作中很难把握。如有的在校学生土地已在省《实施办法》实施前收回,现又上访要求归还。也有的村准备将已毕业的在校学生的土地收回集体,对这方面的和咨询我们很难答复。

(二)农村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会计聘任制难获实效,村级财务人员变换频繁。去年村委换届期间全市各乡镇村级会计队伍的稳定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有的乡镇变动面近四分之一,不少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村会计,由于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坚持原则得罪了人的因素)而被撤换。有不少不懂业务的人上了岗,会计聘任制难以实施。二是部分乡镇经管站对代管资金的管理不够规范,以存单形式管理的资金数额较大。这种方式存在许多弊端,不符合财务制度,必须予以解决。三是全市还有个别村因种种原因尚未进行资金代管,亟待解决。

(三)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方面,从全市组织检查的情况看,仍存在个别中小学收费收据不规范、城建部门借办理审批手续搭车收费、村报刊费超限额等问题。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及对市的工作建议

(一)认真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近期召开各乡镇经管站长会议,全面摸清全市村级“两园”的底子(包括总面积、超5%面积、到期年限等),向市政府写出书面报告,力争今年秋种前,拿出一个既符合法律规定,又切实可行的指导性意见,确保积极稳妥地解决好“两园”问题,维护农村稳定。

(二)在农村财务管理方面。一是立足村级资金“双代管”这个重点,抓好我市制订的村级财务“双代管”工作规范标准的实施,促进农村财务“双代管”的规范化。二是重点协助有关乡镇政府解决好个别村未纳入“双代管”的问题。三是积极做好农村会计培训工作,下半年分批举办全市农村会计培训班,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促进经管工作的开展。

关于考核办法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第5篇

当前经济形势下,地勘单位在切实履行事业职能的同时,还需要突出自身主导优势产业,积极谋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活动领域向深度和广度齐发展,这就需要一系列科学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决策程序做保障。

一、会计核算与绩效目标考核的关系

会计核算也称会计反映,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会计核算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反映。作为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组成部分,合理地组织会计核算形式是做好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对于保证会计工作质量,为领导层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信息具有重要意义。绩效目标考核是一项管理制度,属于财务管理范畴,以提高单位管理服务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约束激励机制、激发提升单位活力为目的。

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会计核算是为反映单位经济发展状况和取得经营成果组织开展的常规性基础工作,绩效目标考核是以预先制定的程序方法评价被考核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经营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管理成效的一项制度,两者均突出了规范经济行为、促进单位健康有序发展的共同目的和特征。同时,会计核算是基础前提,绩效目标考核是评价方法,没有准确的会计核算数据,绩效目标考核就容易产生偏差,就无法对地勘单位的健康发展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

二、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确保绩效目标考核行之有效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许多地勘单位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使会计工作逐步规范,水平稳步提高,也使会计工作在单位经营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会计基础工作中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

1.因内部管理松弛而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会计核算脱离实际情况,造成账目混乱、财产不实、数据失真。

2.会计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不能准确把握核算程序和尺度,主观原因造成手续不清、差错严重、会计资料散失。

3.为了完成指标或达到某些目的,采取伪造、变造虚假的会计资料,掩盖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上述问题,不仅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单位经济秩序,对单位的经营管理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绩效目标考核需要以经济数据、财务指标为评价标准,真实、准确、有效的财务信息是保证绩效目标考核行之有效的前提条件,因此只有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制定科学的绩效目标考核办法,才能使考核工作达到预定目标。没有哪位会计人员愿从主观上去做假账,造成会计信息失真,除了管理乏力、督促检查不够以及制度建设不规范、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外,缺乏责任意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地勘单位应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增强领导、职工的经济和法律意识,加强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培训和职业素质培养,完善规章制度并落实监督检查机制,只有大家都提升了责任意识,强化了自我保护意识,才能进一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使一项经济工作从源头上得到理顺。

三、突破传统会计核算模式,完善地勘绩效目标考核

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侧重事后反映某一时期和时点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滞后性。同时,注重强调会计基础核算,缺乏对会计数据进行精细化的归集划分和分析处理,无法从本质上真实反映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从而影响绩效目标考核的有效性。现试从突破传统会计核算模式谈谈个人设想。

1.突破会计分期假设,科学制定考核周期

会计核算有会计主体、会计分期等基本前提假设及核算原则,不同期间所反映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既有时期指标也有时点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基本能反映出一个单位在某个时期和时点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经营效益状况。但是,会计核算只能事后反映某一时期和时点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滞后性。

制定绩效目标考核是为了寻找和培养地勘单位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和管理不断完善。在考核经济工作方面,不仅考核年度同比各项指标要增长,未来某一时期指标也要循环向上增长。一项绩效目标考核的主体条款往往能适用好几年,这就说明其具有前瞻性,就这点而言,会计核算和绩效目标考核两者是互相冲突的。如何才能将两者相融合,促进考核作用最大化?建议以特定某一年度为考核周期的起点,以地勘单位负责人任期的工作周期,例如三年为考核总周期,相应设立科学、有效的考核总指标,并在充分论证和听取被考核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将总指标科学地分解到各个考核年度,把年度考核指标作为周期总指标的一部分,最终以总指标完成情况做评价依据。

这种方法可以使被考核单位根??主营业务发展规划预测经济发展趋势,稳中有序地发展经济,有利于避免一些刚起步或经济发展不稳定的地勘单位在不同年度的考核成绩波动较大,也能杜绝为了追求考核数据而把经营管理工作当作为完成考核而工作的奇怪现象。同时,对于一些经营管理相对稳定的地勘单位,这种做法同样适用,可以促进其更加合理地安排规划主营业务,使自身的发展更具灵活性。

另外,我们也需要对一些问题灵活处理,比如在总考核中期,单位主要领导工作调动或者遇到重大政策调整,阻碍了考核机制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适时调整考核总周期,以其实际任期为考核总周期,科学公正地开展考核评价。

2.加强推动管理会计,有效提升考核效果

绩效目标考核必须以做好成本收入的归集与分配为前提,正确的成本收入归集分配是保证会计数据质量的关键,体现为收入分配合理、费用划分准确、汇总归集有序。2014年10月,财政部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需要,是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该意见强调了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的目标。因此,地勘单位必须认识到会计核算不能只是单纯地将会计数据进行录入统计,应突破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推动管理会计的培训与发展,不仅为绩效目标考核提供更为精确的财务数据,也为单位的经营发展精准把脉、科学决策。

比如地勘单位的绩效目标考核中,需对当年度地质项目财政性资金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如果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未对项目支出进行分析统计和跟踪监控,就无法直观精准地反映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为了实时掌握相关数据,可以建立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通过收集项目预算,按照地质项目工作手段、费用项目、成本项目的分类对预算数据进行细化录入,之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时更新项目支出金额,保持与会计账套数据的一致性。这就是一种管理会计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模式,不仅能够实时统计分类数据,还能够及时预警报账偏差,指导项目组及时合理地运用项目资金,有效提高预算执行考核指标。

3.灵活制定考核办法,增加设立软性指标

地勘单位各具特色,有的注重发挥公益性职能,有的事业职能与经营生产职能兼具,有的倾向于市场经营。各地勘单位应根据主营业务性质,在上级主管局的绩效目标考核框架下,灵活制定适用于自身的绩效目标考核办法,用以考核内部单位的生产经营成果和管理成效,避免?⒖己税旆ㄉ?搬硬套,影响考核的实际操作性和有效性。

当前地勘单位的绩效目标考核,主要针对地质服务工作、经济工作、精神文明工作、安全工作等方面,忽略了对单位行业影响力、综合竞争力、管理方式创新力、职工队伍凝聚力等软性指标的考核。与精神文明工作和安全工作的考核方式一样,这些软性的考核指标无法通过会计核算工作来计算与衡量,属于一种定性指标,需要结合单位整体情况进行主观评价。

因此,一套科学合理且操作性强的绩效目标考核办法出台,需经过必要的调研,广泛听取各生产部门及职工代表意见和建议,科学设立考核指标,这样才能全面评价单位的整体运行情况,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避免单位发展急功近利,同时也为规范会计行为、拓展会计模式提供有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