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意识形态考核方案

意识形态考核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意识形态考核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意识形态考核方案

意识形态考核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校意识形态 指导地位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Review of the Guiding Role of Marxism in College Ideological Work

SUN Xiaofang, GU Xiaojing

(College of Political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1816)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creasingly severe test for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in the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cing position, scholars have done a more detailed analysis and propose some practical solutions, play a positive role to consolidate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Marxism in the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ollege ideology; Marxism; guiding role; review

1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

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科学中一直是颇具争议且很难把握的概念。以色列政治学教授伯纳德・萨瑟的观点是:“在人类经历的地图上,意识形态的位置有点特殊,它位于哲学和政治两个王国之间的交界处。其思想来自一地,其实践则适合另一地。”我国学者王逸舟认为“它由一整套通观世界的观念、看法、思维构成,被认为是提供了解释全部现实的基础。它包含了有关目的和手段的价值偏好, 它也说明了达到目标的行动纲领”。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意识形态的内涵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哲学上来看,意识形态是对事物的认知、理解;是观念、概念、价值观等方面的总和,并且以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体系表现出来的。二是从政治学上来看,意识形态作为阶级观念的思想体系,带有一定的价值导向性。

因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内涵从宏观上看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体系,包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法、思想、观念等,并用于指导自己的实际生活;同时,意识形态作为阶级统治的一部分,还需要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符合一定社会或国家主流价值观的有效引导。从微观上来看,高校工作中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认知体系,以及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都属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等等。

2 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

2.1 依存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受到削弱

陈定梁认为:“从经典理论来看,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是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工人阶级是存在和传播的阶级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破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单一经济结构,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导致了收入分配方式的多样化,进而导致了我国阶级阶层结构的复杂化。私营企业主等其他群体逐渐兴起,并日益壮大。工人阶级不断分化成不同群体,主体意识开始淡化,的阶级基础开始逐渐流失。目前高校中的教职工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大都出生或者成长在国内改革时期,生活成长的环境决定了人们不可能自发地产生工人阶级意识。

2.2 多元化思想观念冲击了意识形态一元主导地位

首先,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在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吸收优秀的外来文明的同时也被西方一些负面的价值观念影响了我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乐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大学生也未能置身其外。

其次,国内改革造成的利益多元化和阶级多元化的现状必将导致多元的价值观和社会意识形态并存。学者们认为:“社会现状最终表现为社会转型期中的一元与多元的矛盾和意识形态的统一与多样的冲突。但是,这种现象的出现必然使以主流价值观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遭到削弱,从而使社会成员出现了一系列文化价值判断的困惑。”

最后,反的社会思潮暗流涌动,利用甚至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或直接或间接敌视、攻击、背弃和否定潮。“在我国,反思潮利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鼓吹不适用于中国;甚至利用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的时机,鼓吹全盘西化的主张。”这些思潮虽然未能占据主导地位,但也或多或少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判断。

2.3 互联网给意识形态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

首先,国外信息的纷杂涌入。随着国际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充斥在人们周围,增加了人们鉴别思想是非的复杂性。美日韩等国家的电影,电视剧等纷纷涌入国内,影视作品中综合了不少本国的文化、价值观等因素,人们在观看的同时也渐渐被熏陶以至影响了自己的思想言行。

其次,国内媒体的宣传不力。根据《广州日报》2014年1月17日公布的数据,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了6.18亿。网络对人们的影响无不可忽视。现代大众传媒主体多元,内容形式多样,监管的难度加大。有学者认为:“网络这一全球性的文化传播媒介,使信息交流完全突破了时空边界,它以其全球性、开放性、虚拟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在给意识形态传播带来某种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2.4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欠佳影响了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理论性较强,所以大部分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还是以纯理论灌输为主。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收效甚微。是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和完善的。纯理论的意识形态教育很难使学生理解、掌握;更谈不上用其指导自己平时的实践活动。此外,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仅仅靠思政课是难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方面以及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发力,形成合力。

3 目前高校对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所采取的措施

3.1 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吸引力

现实社会的发展对经典作家的理论提出了新的问题。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这也是马克思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的原因。如何结合现实社会发展,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推动理论创新也是目前学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加强学科建设,加大人员投入,深化理论研究,提高的感召力和公信力,这样才能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攻击。

3.2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

现代大学生呈现出思想活跃性,多样性的特点,单纯死板的理论灌输亦很难满足学生的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增强理论的说服力,不至于让学生觉得理论只是悬在高空中,在生活中毫无用处。不仅如此,单纯的理论教育也违背理论要指导实践活动的宗旨。高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当下热点话题以及大学生关注的问题适时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理解,同时培养爱国精神,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社会中去。

3.3 高校党委牵头,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

加大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正确方向的保证。因此“要进一步明确高校党委宣传部门在统筹协调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地位和职责,配齐班子,配足配强队伍,加大投入,从制度上保障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首先,思政课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瞬息万变的国内外环境以及大学生思维的现代化,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思政课教师在完成平时的教学工作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学会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其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辅导员是整个大学期间与学生联系最为密切的人,对学生的影响举足轻重。现阶段,高校中确实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导致了辅导员队伍流动性较大的现象。如何稳定并不断巩固壮大辅导员队伍,实现由保量到提质的转变是高校目前应该尽快解决的问题。最后,加大研究投入。加大人员和资金的双项投入,鼓励跨部门、跨学科的协同合作,以课题为纽带,共同把理论研究向前推进。

3.4 巧用网络,结合学生兴趣,适时给予正确引导

我们在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屏蔽网络上一些不良思想和观念,净化网络环境的同时,更应该巧用网络,让其成为宣传的有力工具。首先,校园网络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宣传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其次,“高校要积极推进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网络化建设,重点建设一批贯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网络精品课程,用科学理论占领网络教育阵地。”此外,善于利用学生们常用一些社交网站,如微博、论坛等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将意识形态教育贯穿于学生平时接触的网络之中,有利于将课堂学习的知识,在课后进一步巩固加强。

3.5 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将学习与生活结为一体

校园文化是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重要保障,将意识形态教育寓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相对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同感。“高校要从本校的优良传统、学科优势和学校特色着眼,大力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在师生员工中强化的科学文化精神,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渗透到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去,使师生员工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4 结语

意识形态考核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辅协同;范式建构

研究生教育事关国家创新体系构建,是适应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发展要求,培养有灵魂的卓越人才的重要保障。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高校研究生培养成效,直接影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然而,从其发展现状来看,却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必须着眼于研究生群体特点、把握研究生思政教育的独特规律,从新实践中探索新理论、建立新制度、形成新模式。其中,重要的问题在于: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否遵循“导辅协同”的基本思路、能否形成“导辅协同”的工作范式。

一、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辅协同的概念拓展

立德树人应当是也必然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和根本遵循。导辅协同逻辑起源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研究生群体本身的特殊性。从词义上看,“导”即启发、引导、主导;“辅”即帮助、佐助。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辅”与“导”作为矛盾的两方面,其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一方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与质量起决定性作用。此外,唯物辩证法认为,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顺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研究生群体知识水平高、政治参与意识突出、有较强的自我管理和自控能力,总体上思想政治素质高,思想观念更趋成熟,多数已基本形成相对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无论是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抑或是在自身成才发展过程中,其主动性、自主性都极强。因此,与本科生“辅”重于“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同,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导”应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辅”为次要方面。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导”“辅”内涵的理解与拓展、作用的辨析是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和逻辑基础。所谓导辅协同,一般地说,是指基于研究生的群体特征和研究生思政教育特有规律,贯穿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全程的基本线索和总体思路,是构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范式的基本遵循。具体地说,可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进行理解。从狭义上讲,导辅协同主要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中导师和辅导员双主体作用的协同发挥。从广义上讲,导辅协同不仅体现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主体论中,还包括研究生思政教育功能、价值上的导辅协同,研究生思政教育方式上的导辅协同等。构建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广义的意义上理解导辅协同,不断拓展导辅协同的外延,挖掘导辅协同的深义,统筹设计、构建体系。

二、构建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重要且必要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Kuhn,1922-1996年)在其1962年出版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了范式的概念和理论,他以范式及其发展变化为基点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的基本模式。结合库恩有关范式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中国学者对范式的内涵基本达成共识:是同一学科或专业领域内普遍认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这成为该学科或专业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共同的理论基础与框架,规定并指明了该学科发展的方向。本文所指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即在现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识、持用话语、既定模式的基础上,总结本学科或专业领域内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汲取研究生思政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有益发展模式,探求能为人们所认同并施行的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新结构、新形态,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学科或专业领域,应具有的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实践形式。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并非先存在,它孕育、形成、确立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及其科学研究的发展进程中,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性。其标志有多种,如确立了着眼于研究生群体特性及研究生思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不断充实和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学科架构为核心,进而探析特殊规律的学术旨趣;在研究和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以研究生思政教育主体、客体、过程、内容、方法为主的概念体系,确立了着眼于运用此概念体系观察、反思和从事研究生思政工作的基本框架与行动模式,这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理论研究和现实工作意义非凡。但是,面对当今世界所处之前所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之战略机遇期,面对中国改革发展所面临之风险与挑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范式也面临挑战,体现在:我们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运用既定范式思考和回应经济社会新发展所提出的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时,时常发现理论关照和回应现实的不足与无力。(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在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建设中式微政工作队伍建设中式微,导师和辅导员在处理“导”和““辅”的关系中存在“顾此失彼”误区队伍建设是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依靠力量,是决定其工作成效最主要的方面。然而,在当前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建设中却存在“重本轻研”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从大学生总体结构上看,在当前高校中研究生规模普遍小于本科生规模,此外,与本科生群体的整体思想状况相比,研究生群体的心理素质和思想状况相对成熟,在学习活动组织和生活自我管理方面自觉性更强。这使得各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心聚焦于本科生,在制定相关思政工作制度时将优势资源和利好政策向本科生倾斜,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研究生思政工作有关主体积极性的发挥,同时也极大影响了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的充实和完善。另一方面,从客观外部环境来看,我国经济结构虽逐步优化、经济发展前景向好,但由大国竞争加剧、西方“中国威胁”思维惯性导致的意识形态矛盾和斗争,加之西方对华意识形态输出方式和策略的转变,隐蔽性成为其主要特点,这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研究生思政工作的大背景和重点攻坚领域。如果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紧迫性、艰巨性、复杂性预判不足,就会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主体自觉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此外,导师和辅导员是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主体,直接决定研究生思政工作成效,其中,导师负首要责任。当前,绝大多数导师能着眼于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基本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研究生学习指导、科研实践中,较好地完成科研育人的职责。然而,部分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体现出重科研指导而轻学术道德规范教育,重学业专业指引而轻人格品行养成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问题,即“导”而不“辅”。研究生辅导员是研究生思想政治队伍的要素,是骨干力量,也是主攻手。当前,研究生辅导员在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方面总体上是好的。然而,受研究生培养模式影响,很大一部分研究生辅导员存在重日常事务管理而轻思想政治教育、重具体工作实践而轻系统工作统筹等问题,也即“辅”而不“导”。因而,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导”“辅”功能发挥的不平衡、不协调极大影响了研究生思政工作实效。(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两重功能的关系有待调整升级整升级,在实践中偏向重“非意识形态功能”而轻“意识形态功能形态功能”从价值论维度出发,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均具有“意识形态性、非意识形态性”双重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意识形态性”,即向教育客体传导意识形态、使客体形成教育主体期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观念体系,以此引导和规范教育客体行为方式的效能、属性。其首要目的是实现统治阶级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掌控。所谓非意识形态功能,是除了意识形态功能以外的其他社会功能,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非阶级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性要求。在任何国家和社会,“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虽然均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一问题的两个侧面,然而,在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两重特性的地位问题时,仍然要有所侧重、不能偏废。这根本上是由思想政治教育阶级性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要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在发挥其功能时,意识形态性居于主导地位,体现并代表思政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其功能的“非意识形态性”之于意识形态学必须也只能是从属关系,不能独立存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方面,其主旨是将广大研究生培养为我国意识形态战线的有力维护者,其根本目标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培养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水平拔尖的顶尖人才。然而,由于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投入大、见效慢、难度高,且教育效果难以评价和衡量,而对研究生进行非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则相对难度低、可操作性强、效果容易凸显,这与教育主体的教育理念方法更新不足、主体间分工配合不力、教育内容结构不够优化等负面效应叠加,就导致教育主体主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渠道的作用尚未有效发挥渠道的作用尚未有效发挥,社会实践、校园学术文化等教育载体未有效运用教育载体未有效运用,传统教育方式与新媒体新技术相融合的教育潜能有待进一步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引导研究生构建科学“三观”的主要路径之一。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广泛、有效开设已成为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但由于部分教师的授课方式未能着眼于研究生的思想特点,更多地采取灌输方式,对研究生关注的时下热点问题涉及较少;再加上研究生课业、学术任务重,不少研究生只能把主要精力投入专业能力的提升中去,很大一部分甚至只是为了凑学分才勉强选择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上种种,导致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研究生课程体系中被“边缘化”,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主渠道作用未能有效发挥。社会实践始终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对于帮助研究生深入社会、认知国情、锻炼本领、锤品铸魂的作用无可替代。校园学术文化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应有之义,其内涵的育人资源、素材所具有的育人价值不可小觑。当前,大多数高校已经把研究生社会实践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体系和培养方案中,以期促进研究生结合所学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达成研究生专业素质提升和思想政治水平提高双轨并行。然而,由于各级各类高校所掌握的社会资源的不平衡性,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和落实的差异性、不均衡性,使得研究生社会实践教育和学术文化教育缺乏必要的长效机制和保障体系,再加上研究生培养模式所限以及研究生繁重的科研任务,导致部分高校培养方案中规定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教育和学术文化教育流于形式,限制了其作为教育载体的功能的发挥。此外,互联网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主旋律的重要手段,是传统教育方式和载体的必要补充。近年来,校园网建设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各高校开展思政工作的重点,多数高校都能够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利用校园网和公众号为研究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达成教育、引领研究生思想和风尚的目标。然而,鉴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渠道的不可替代性,再加上维护和运用网络新媒体、新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相较于传统教育方式和载体要高出许多,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评估难度相对较大,这使诸多高校在网络育人资源开发和育人平台维护方面望而却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线上线下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合力的形成与发挥。

三、导辅协同视角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构建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其独特规律决定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构筑方式,应遵循导辅协同的基本思路,全面系统地从其主体、功能、内容、方式等方面着手。(一)存在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内的导辅协同同:着眼于构建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德育共同体”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增质提效,队伍建设是根本,实现对研究生意识形态的掌控,有赖于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队伍,这是我党长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从教育主体维度看,“导”即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处的主导地位,“辅”即辅导员是研究生思政工作的关键主体、相较于导师的首要负责人定位,起辅助作用。当前,突出导师和辅导员的双主体作用,当从三方面着手。一是优化顶层设计,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地位,使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规划中的重点,专门安排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经费,实现优势资源和政策有效倾斜;着眼研究生群体特征和教育规律,以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为抓手,高度重视运用制度手段推进工作。二是研究建立健全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德育素质培训体系和机制,着力提升两支育人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参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素养、专业水平,增强育人合力。三是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应苦练内功,在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树立德育共同体观念,立足岗位职责做到既导又辅,增强教育实效性。研究生培养模式决定了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人,其两大基本职责就是教书和育人。因此,导师若想扮演好思想引路人和学业指导者的双重角色,不仅要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还须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教风引导、影响学生,重点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出发,真正理解和践行导师工作的“导”“辅”二重性,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者和研究生成长成才的主心骨,做党委工作的辅佐者和研究生成长的引路人,在保证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着重培养研究生的民族责任感,重视研究生理论水平的提升。研究生辅导员是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作用不仅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把育人作为自身岗位的根本。这就要求研究生辅导员要坚持终身学习,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知识结构和宽口径的知识储备,加强科学研究,从工作作用和工作方法的角度全面认识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辅”“导”二重性,即从辅导员岗位的特殊性出发,做好党委工作的助手、导师教学和科研的助手、学生成才发展的助手的同时,注意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日常事务管理相结合,将系统工作统筹同具体工作实践相结合,加强研究生政治思想引导、情感疏导、行为教导和就业指导。据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双主体作用的协同发挥,必然要求在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导师和辅导员不断转变观念、精诚合作,由传统的各行其是向形成协同攻坚的德育共同体发展。(二)彰显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上的导辅协同同:着眼于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双重功能的优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的协同发挥同样须遵循导辅协同的基本思路,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非意识形态功能必须补充、辅助于意识形态功能。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趋势虽整体向好,但是个别人还存在理想信念模糊、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意识淡薄、知行合一不足等问题,反射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两重特性的发挥亟待优化。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的有效发挥,特别是突出其功能的“意识形态性”,应着力于四个方面。一是加大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力度,提升其对我国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其投身意识形态教育的使命感、自觉性和综合能力。二是立足研究生群体特点,科学构建教育内容体系,优化内容结构,科学设置“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内容的比重,形成以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为核心与主导,兼顾学习观教育、学术规范和道德教育、婚恋观教育、择业观教育的内容体系。三是探索并引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评价机制,为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的发挥提供坚实保障。鉴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效果较难进行量化评价,有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从科研、管理和活动等不同维度设计工作评价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其中,尤其要突出和增加意识形态教育所占权重,坚持以科学引导为方向和以客体效果反馈为中心相结合,更加注重教育主体对客体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实际效果,以期达到表彰和激励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四是在调研并分析现有主体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明确并协调好不同主体间的分工与职责,引导、激励各方着力构建德育共同体,研究并建立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机制,实现全程育人。(三)承接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的导辅协同同:着眼于传统教育方式同新兴教育方式相结合教育方式的适配性、丰富性、多样性直接影响教育效果,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选取、运用必须因时而新。其中,所谓“导”,即继续坚持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然而,从研究生培养的角度看,我国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模式与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无法很好地适配,既定的教学理念、方式受到互联网、新媒体的冲击。因此,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学内容的科学重置,既充分体现理论学科发展的规律性、专业性,还要重视教材建设的实效性,即教材的编写在结合研究生的思想特点及其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同时,还应及时反映国内外最新理论特点。此外,更要重视灵活选择和运用教学方式,以研究型教学为导向,在课堂上重视翻转式、讨论式、个性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并从时展和社会进步的高度引导研究生感知和探究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谓“辅”,即注意发挥校园学术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教育途径的补充作用,结合研究生培养特点,在研究生学术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化实践环节,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的交叉,在推进研究生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同步提高的同时,引导研究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同时,还须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自觉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充分运用校园网、公众号、手机APP等新媒介、新载体,推动研究生思政工作传统优势与新技术相融合,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寻找新的生长点、开创新空间。

四、结语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石”。在新时代,推动研究生思政工作提质增效,需要立足研究生群体的特点,构建导辅协同的新范式,通过优化教育主体的教育方式,促进教育功能的最大限度发挥。

[参考文献]

[1].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刘放桐,等.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任少波,许占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建构初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2):46-52.

[5]沈壮海.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40-46.

[6]石书臣.论思想政治教育中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统一[J].探索,2003(3):81-83.

[7]吴春梅,陈一恒.意识形态导向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功能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4):22-26.

[8]冯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9(10):9-14.

[9]任敏.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7(6):332-333.

意识形态考核方案范文第3篇

建构主义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于90年代随着多媒体的普及而充分发展。该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尤其重视真实学习情景的构建。同时,协作学习也是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建构主义强调“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在先前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建构的”(黄梨,2011),围绕“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四个主题展开建构知识体系。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对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目的”(王湘玲,宁春岩,2003)。“建构主义理论无论是对我国外语教学理论本身的研究还是教学实际效果的提高都有重大启示作用”(黄慧,王海,2007),建构主义在科技英语教学师资不足的情况下,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带动外语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条件、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变革”(同上)。

二、建构主义对科技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在建构主义指导下,科技英语翻译教学围绕以下环节展开:

1.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意激发其创造性科技英语自身晦涩难懂的特点会让学生难以建立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设计环节精心准备,注意兴趣的调动和学习动机的引导,从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学习,并能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其创造性。

2.发挥教师在建构知识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教师应注意角色转换,改变“一言堂”式的被动传授,通过各种预设问题逐步把学生带入自主探索的过程。

3.重视“协作”在知识建构中的积极作用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师生之间应建立起一种协作机制,而非上对下的管理机制。同时,学生之间以集体讨论等形式开展活动,促进团队精神的培养。

4.利用先进教育技术教学引入多媒体、慕课、微课等先进的教育技术,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能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优化最终的学习成果。

三、科技英语为主体的翻译教学模式及策略

理工科院校的优势集中在理工科专业上,学生对本专业知技能的掌握,对本专业前沿理论的了解将极大促进学生的择业和职业发展。因此,依托院校的理工科优势学科,在翻译教学环节引入理工科专业的英文文献,不仅利于跨学科、跨专业发展理念的实施,还能培养学生翻译技能,增加学生对本专业英文文献语言特点的了解,也拓宽了专业知识面。科技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确立要求在教学意识形态、师资建设、教学手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上投入精力,开展系统的建设工作。

1.教学意识形态转变教学管理部门及教师改变意识,统一行动,让管理者、教师、学生都能正确认识科技英语翻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校方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引导是实现科技英语翻译课程体系顺利建设的重要保障。

2.师资建设英语教师对科技英语存在畏难情绪,使科技英语相关课程难以开展。因此,选派优秀教师赴国内外进修科技英语是师资建设的必要环节。同时,在本院校理工科专业中,选择有海外教育、深造背景,具备高素质英语能力的教师,配合英语教师共同开课也是师资建设的可行途径。只有不断开拓思路,遵循跨院系、跨专业发展的理念,才能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力量,建设翻译教学团队。

3.教学手段积极引入微课、慕课教学手段,积极建设网络在线学习平台,改变教师被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局面,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带着兴趣、任务、问题去主动完成翻译任务。

意识形态考核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在岗人员;思政教育;模式创新;方法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经过了新一轮的优化改进,各个领域企业在经营阶段面临着不同的难题,受到了经营者的高度关注,若不及时处理则会阻碍常规化的办公流程。企业员工职业特性决定了经营决策的变革方向,也是影响经营者拟定营运决策的参考要素。顾及到传统思政教育存在的种种缺陷,经营者应通过部门管理的形式来全面调整现有的员工调配机制,尽快构建创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使在岗人员的办事效率得以提升。

一、在岗人员参与思政教育的作用

政府参与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之后,企业在经营规模、业务数量、产品销售等方面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进,适应了新市场环境的营运要求。另一方面,随着业务量指标的不断提升,企业面对的客户订单量、生产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改变,这些都依赖于各个层次员工的共同努力。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方面的疏导工作,能够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多方面的便捷性。在岗人员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表现:

1、规范思想。一个完整的企业有多个部门共同组成,在岗人员从事的职务也大不相同,如何对所有员工进行统筹性的管理,这是经营管理者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思想政治通过引导员工意识形态方面的积极转变,达到转变思想、规范思想、美化思想的目的,让员工在精神意识上建立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念1。例如,新应聘进入企业的职员,其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也不熟悉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经过思想政治教育便有了指导方向。

2、培养素质。职业素质是衡量人才价值高低的参考指标,也是员工绩效考核的必备内容。目前,企业在人才招聘方面的体制逐渐转变,人力资源部在审核新员工时首先考虑的是“德”,再评估职工的“才”,这充分说明了员工思想品德的重要性。因此,在岗人员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培养,对其综合素质培养起到了关键性的提升作用。对于出现思想作风问题的职员,及时实施正确意识形态的指导,使其认识到个人行为举止的不足而促使其改进。

3、指导工作。在岗人员参与思想政治学习活动可掌握丰富的思政专业知识,这对于其处理岗位事务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从局部提升了企业日常办公作业的效率。例如,思想政治涉及到党政思想内容,以及我国法律、道德等方面的思想规定,严格约束了在岗人员的“非正当”行为。其中,思政教育对解决思想腐败、作风腐败等问题提供了辅的策略,利用对意识形态施加压力而强化指导。经过较长时间的教育,员工在工作方面的能力有所改善。

二、在岗人员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加强对员工的传统理想和信念教育,把全体员工的精神和力量凝聚到发展企业业务上来。通过上述介绍,可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对在岗人员职业素养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也是缓解基层职工与管理层之间矛盾的有效措施。面对善于多变的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企业必须拟定更加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使在岗人员发挥出更加优越的职业作用。几种比较创新的教育模式:

1、育模式。要坚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与注重业务相结合的原则。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企业工作能否正常运转的保证,而业务工作又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两者互为条件。如果片面地抓思想政治工作,忽视业务工作,企业社会效益就无从体现,员工福利得不到改善,生活水平不能提高,是不行的2。反之我们只注重业务,轻视对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若员工一时糊涂,不以企业利益为重,工作散慢,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企业工作就无法开展。

2、分层教育模式。根据哲学理论,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其对于外界条件的实际需求也不一样。在岗人员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改革,应当推广分层教育模式的方式。要根据员工不同年龄、文化层次、政治素质、分层次地去做工作。对不同层次的员工采取不同的教育和要求,确定不同教育目标,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不分层次,不看对象,千人一面,用一种尺度量人,必然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3、纪律教育模式。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辅之以相应的纪律约束。做思想政治工作,目的在于统一员工的思想,提高员工的觉悟,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和企业各项条例得到完全的贯彻落实,使全体员工以主人翁的姿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然而,由于广大员工的政治素质、文化程度、知识修养和觉悟的高低各不相同,单靠苦口婆心地做其思想政治工作,也难完全奏效。必须辅之以相应的纪律和规章来约束,对违纪或越轨的行为进行处罚,强制其改变不良习气。

4、思想激励模式。在用传统、理想、信念激励员工,通过思想激励方式带动其参与经营活动的主动性,并且把思想政治理念融入其中。比如在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做“四有新人”教育的同时,相应提出“爱岗、敬业”的口号,提高员工对本职工作的责任心。使其能身体力行,做好本职工作。如果连本职工作都不能做好的人,必然无法做好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3。这就要鼓励员工树立坚定的信念,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技能操作水平,并在自己工作岗位发挥积极作用。

三、未来思政教育模式的变革趋势

人力资源部对在岗人员实施管理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工作的优化改进。必须坚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与注重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只有两者密切结合,才能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同时,应放眼未来企业的规划发展,始终保持思政教育工作的先进性。

1、效益优先。“效益优先”是企业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指导性原则,旨在强调一些活动是为了创造理想的收益。过去市场经济环境条件相对落后,企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水平有限,大部分经营管理策略集中于市场的推广宣传。缺少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阻碍了在岗员工思想意识的优化转变,在办事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成本问题,导致最终经营利润额度的减少。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专门针对岗位职员实施的思想引导工作,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思想教育来提高职员对个人职业素质的关注度,最终提高了职业道德观念的认知程度。

2、团队合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教育决策,其具备的员工培训价值受到了广泛认可,团队合作精神在岗位人员思政教育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思政教育其不仅适用于各个岗位员工的意识引导,更适合在不同时期指导管理者调整对应的营运方案4。思政教育融入日常经营策划之后,整个企业员工执行市场决策时呈现出来极强的文化涵养,这也是决定现代化经营改革是否成功的一大因素。团队合作精神要求员工思政教育工作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能够最大范围地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对员工的教育价值。

意识形态考核方案范文第5篇

一、 紧抓制度建设,加强队伍培养。

(一)在制度建设方面。上半年,我局在2018年制定的《工作纪律考核办法》基础上,全面落实“月请假与当月工资挂钩,全请假与年底绩效挂钩”的请销假管理制度,强化干部职工的纪律意识;

(二)在运行机制方面。我们开展多个信息采集渠道,实行专人收集,即时收集各项工作的实时,保证了工作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坚持周例会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按照按时按量顺利推进;

(三)在素质提升方面。在业务能力上,以科室为单元,加强学习,密切配合,分工合作,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在思想教育上,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提醒做好“人、财、物”关键岗位和人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四)在意识形态方面。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利用“集中讨论”、“互联网+”等方式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思想和价值观,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严守党的各项纪律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各项工作。市容环卫支部紧紧围绕本职工作,服务大局,积极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 立足中心工作,探索管理模式。

(一)在环卫市场化考核管理方面。我局在日常、专项、重点考核方面加大督查力度,通过“安全生产教育、更新考核内容、月度业务研究会”等方式全面增强环卫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形象意识和责任意识,自2018年4月份建立“蔡家湖公园”网格化保洁试点至今,我局将八里湖及赛城湖片区划分16个网格化,全面实行要求5分钟整改的精细化考核,虽未达到时间要求,但大大缩短了问题的整改时间;截止6月底,经培训,已为150名环卫工人配备GPS手环,发挥“微聊”功能,逐步解决问题整改信息传达不到一线工人,造成垃圾滞留时间过长,将网格化考核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体化改革后,真正做到实行18小时保洁制,增加中晚班保洁,杜绝部分时间段路面无工人保洁;据统计,上半年共计督察360余次,发现各类问题6460余处,有效整改率90%。先后完成了第三届九派诗会、八里湖之夜、茗茶名泉博览会、县域经济巡回看变化及省、市各级领导视察等迎检、各项环卫保障活动27次,完成了178起铲冰除雪、垃圾偷盗、石子泼洒、扑灭火粪等影响城市市容市貌的应急处理。有效地维护了新区良好的环境卫生面貌;

(二)在市容管理方面。自2月份环卫市场一体化改革以来,为提升市容秩序、进一步抓好“门前三包”工作,对密集的兴城大道、祥和路、安居路、前进西路、通湖路(怡祥苑及九江一中)、怡庐苑、水葵路、十里河南路(中航城路段)、海韵沙滩、八里湖东路等路段设置24名市容整理员,实行定格、定员、定岗的网格化新管理模式,明确责任,齐抓共管,沟通协调,下步逐渐将管理路段进行延伸;制定《市容环卫局关于开展市容整理工作实施方案》、《市容整理考核试行标准》,对市容整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据统计,上半年下达市容整改督办单共40份,整改率达98%。文明劝导200余次,规范秩序400余次,有效地保证了新区良好的市容秩序;

(三)在垃圾清运管理方面。今年对辖区内社会垃圾清运车加装GPS定位系统,掌握车辆的行驶轨迹,加强行业监管,车辆由敞开运输改装密闭运输,有效杜绝偷倒、跑、冒、滴、漏的现象;全面提高垃圾中转运站的管理水平和保洁质量,以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为契机,以考促管,严格落实消杀制度,全面消杀“四害”和除臭,改善垃圾中转站的环境,建立各项工作记录台账,提高服务质量,完成了打造以翠竹路中转站为模范的生活垃圾中转站;按照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要求,新区2个街道16个村组,所有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村组保洁覆盖100%。日清理垃圾近10吨;

(四)在体制改革探索方面。我局牵头草拟了《八里湖新区农村垃圾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农村垃圾清扫、收集、转运工作的有效衔接。同时,2月份玉禾田公司进场,我区环卫市场一体化改革完成后,制定了《八里湖新区环卫市场一体化作业管理暂行考核办法》、《网格化区域量化考核办法》,将“自检”工作纳入《八里湖新区环卫市场一体化作业管理考核标准(试行)》,每天数以千张自检图片通过“自检群”反应新区卫生情况,完善考核方式,细化考核标准,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三、 狠抓重点工作,打造新区亮点。

(一)在创建工作方面。我局按照文明、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总体要求,制定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并实行了责任包干制,对12条主次干道、2个广场、4个公园景点、2个旅游厕所、2个垃圾中转站等测评点及重点部位进行重新部署,把每一个创建任务责任包干到人,压实责任、层层督导、对标对表,全力完成了6月24日九江市创国卫病媒生物防制专项工作省级检查。在挂点园艺小区帮建过程中,为从源头上治理园艺小区市容环境卫生存在的脏、乱、差等突出问题,我局在区创建办的指导下提前部署各项工作,今年以来,我局先后四次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对园艺小区市容环境卫生开展志愿服务,清理楼道卫生2次,清扫小区内道路卫生4次、规范各类车辆停车50余次、劝导居民爱护环境卫生60余次,帮助园艺社区建成为干净、整洁、宜居,人人称赞的示范家园;

(二)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及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工作方面。紧紧围绕建设“山水名城,最美新区”为目标,整治“三线六边”为重点,对重点部位、重点路段进行重新部署,采取“日检查、月考核”的方式,上半年,共出动人员400余人次,垃圾清运车210台次,清理垃圾160余处,约计180余车,合计清理垃圾210余吨,清理垃圾小广告476处,整改率为100%。4月10日上午,副市长孙金淼调度我市中心城区铁路沿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我局第一时间对新区范围内铁路沿线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先后出动人员60余人次,垃圾清运车30台次,铲车2台,钩机1台,清理垃圾死角20余处35车,共计50余吨;

(三)在厕所革命方面。在14座城区公厕任务中,已有9座免费公厕项目建设正在推进中,总投资400余万元,其中城建项目4座、社会项目5座,主要分布在CBD公园、通畔垄小游园、杏林路小游园、九龙山森林公园二期,中梁地产、碧桂园地产、冠宸地产、美华地产、金鹏城方圆5公里范围内。杏林路小游园公厕已完工;CBD公园B座、通畔垄小游园公厕预计7月底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九龙山二期公园公厕、主体框架都已定购,预计10月底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中梁地产、碧桂园地产、冠宸地产、美华地产、金鹏城地产5座公厕均建在新建大楼公共区域,工程进度已完成50%,将随楼宇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四、 下步工作打算

(一)全市环卫一体化工作。提升自检质量,提高整改效率,细化考核标准、创新数字化管理,精细管理考核,开启新区市容环境卫生新篇章;

(二)文明、卫生创建工作。按照要求,对标对表,严格落实,努力夺取“创建工作”的全面胜利;

(三)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按照“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属地管理”及《八里湖新区农村垃圾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全面推进我区农村垃圾治理工作;

(四)垃圾分类工作。引进垃圾分类专业公司进行管理,不断提高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将垃圾分类从试点迈向全区;

(五)餐厨垃圾管理工作。通过政府采购服务的办法确定专业公司负责新区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置,做到“单独投放、统一收运、集中处置”,实行餐厨垃圾的长效管理;

(六)各类垃圾清运工作。加强辖区内装修垃圾管理,确定专业公司负责新区装修建筑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置,同时环卫一体化保洁公司加强对辖区内的零星垃圾清运,监管工作,实行零星、装修建筑垃圾的长效管理。

五、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由于全市没有统一的垃圾分类末端处理厂,目前新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并未有实质性的进展;

(二)餐厨垃圾管理工作需建立统一的全市餐厨垃圾处理厂,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引进专业餐厨垃圾收集、转运公司,逐步实行餐厨垃圾的长效管理;

(三)一线环卫工人信息传导不畅,导致卫生问题滞留时间较长,同时对数字化管理存在抵抗情绪,管理创新成效不够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