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业绩激励方案

企业业绩激励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业绩激励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业绩激励方案

企业业绩激励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企业管理;高层管理人员;激励;权变思想

[中图分类号] F27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1-0037-03

[作者简介] 易 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管理、思政教育;

李 昱,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管理、思政教育。(江西 南昌 330013)

一、激励方案中的权变思想

目前,很多企业在制定高层管理人员激励方案时不是从自身实际出发,而往往是照搬一些固定模式,使激励方案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这容易造成激励不到位或激励成本高而效果不佳的问题。因此,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方案设计应采用权变思想。在设计高层管理人员激励和约束方案时,不能期望用一种固定的模式来设计,因为高管人员的激励问题涉及到一个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的规模、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乃至整个经济体制和运行监管体制。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激励高层管理人员,取决于一系列的因素,这些制约因素作为变量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求解方程,某个变量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方程的结果。

二、影响高层管理人员行为动机的激励因素分析

影响高层管理人员行为动机的激励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报酬、控制权、声誉、市场竞争等4类:

1.报酬因素。从人力资本角度说,报酬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是人力资本的价值;但从激励角度来说,报酬是调动高层管理人员积极性、激励约束其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其对企业贡献的奖励。

基于“多劳多得”的简单逻辑,报酬是作为激励因素来满足高层管理人员的生存需要的,但双因素理论认为基本的工资报酬不会激励客体内在的积极性。因此,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报酬应设计多元化的结构,除了包括固定报酬满足其生存需要外,还包括风险收入部分,报酬因素就会随着风险收入的增多而逐渐增加激励力量。

2.控制权因素。掌握经营控制权可以满足高层管理人员两方面的需要,既满足控制他人或感觉优越于他人、感觉自己处于负责地位的权力需要,又使得高层管理人员具有职位特权,享受职位消费,给高层管理人员带来正规报酬激励以外的物质利益满足。

有效的经营者控制权因素的建立完全取决于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有效运作。一般而言,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标准应该是:(1)能够给高层管理人员以足够的控制权自由经营管理公司,发挥其职业经营者的才能,给其创新活动留有足够的空间。(2)保证高层管理人员从股东利益出发而非只顾个人利益使用这些经营管理公司的控制权。这要求股东有足够的信息去判断他们的利益是否得到保证、期望是否正在得到实现,如果其利益得不到保证、期望难以实现,股东便有果断行动的权力。(3)能够使股东充分独立于职业经营者,保证股东自由买卖股票,给投资者以流动性的权力,充分发挥开放公司的关键性优势。

3.声誉因素。在管理学看来,追求良好声誉,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成就发展需要,或归于马斯洛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承认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那么声誉才是一种终极的激励手段。

高层管理人员通过努力经营,不仅仅是为了占有更多的剩余,还期望得到高度评价和尊重,期望有所作为和成就,期望通过企业的发展证实自己的经营才能和价值,达到自我实现。虽然他们的高报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对其社会价值的衡量和认可,但高报酬所带给高管人员的具有比他人更优越地位的心理满足,是不能替代良好声誉所带给他们对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

4.市场竞争因素。如果经济学认为剩余索取权是一种对经营者行为的终极激励手段,那么市场竞争机制就是一种对经营者机会主义行为的终极约束,其前提为市场竞争是充分的。这不仅因为较为充分的竞争市场具有一定的信息披露机制,能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因为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对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的惩罚是“致命”的,是控制权因素、声誉因素发挥约束作用的前提。

三、激励方案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从以上影响高层管理人员行为动机的激励因素分析来看,无论具体的激励方案如何制定,都应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必须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高层管理人员的“劳”不同于一般人的“劳”,他们的“劳”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力劳动的“劳”,也有脑力劳动的“劳”;既有有形劳动的“劳”,也有无形劳动的“劳”;既有市场经营的“劳”,也有日常管理的“劳”;既有按部就班的“劳”,又有创新性的“劳”。

2.必须体现未来原则。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动力绝非一时的当期业绩所能产生出来,高管人员一般更注重长远的业绩。因此,在确定激励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企业未来5年、10年的长远发展,并把高管人员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利益发展直接挂起钩来。如果不体现未来原则,高管人员激励制度的作用就难以真正发挥。未来原则体现发展的无限性与收入的动态开放性,更为重要的是它具有某种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正是激励的魅力所在。

3.必须体现收入层级的原则。收入层级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是要拉开高层管理人员与一般员工收入的差距;另一方面,是要充分体现高管人员收入报酬每个层级的特性和差别,发挥每一个层级应有的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高管人员收入报酬的层级依次可分为:

最低层级:基本工资――维持因素;

第二层级:奖金性薪金――调动因素;

第三层级:保障性薪金――保障因素;

第四层级:股票(包括干股)――刺激因素;

第五层级:期权――激励因素;

4.必须体现市场化的原则。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水平在一定时期、在市场化的影响下,有一个平均的数额,就像产业的平均利润率一样。如果激励水平大大低于平均激励率,激励制度将失去作用;如果激励水平大大高于平均激励率,企业便会付出很多没有必要的成本。另外,市场化原则还要注意利用市场规律来确定高管人员的报酬,可以开展薪资调查,选取市场化的参照系来确定本企业高管人员的激励强度。

四、运用权变思想设计激励方案的基本思路

(一)建立综合激励方案模型

1.激励方案设计的三大目标函数。设计激励方案时主要是设计总激励水平、激励手段选择以及各类激励手段的比例结构三大目标。总激励水平的确切含意是达到某种业绩水平时经营者所获得的总体物质性收入。再考虑选择哪些激励手段,要做到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最后要考虑激励手段的最优搭配,无非是用最少的成本达到最大的激励效果。

2.激励方案的变量选择。可以考虑从三个方面选择变量:一是环境因素,包括行业性质、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市场环境的复杂度等。二是企业因素,包括企业规模、本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产品定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品牌的知名度等)、企业生命周期、企业的盈利状况等。三是个人因素,包括高层管理人员的学历和经历、需求偏好等。

(二)通过变量分析确定参数

1.环境因素

(1)行业性质。企业所处行业对高层管理人员激励方案有很大影响。一般在钢铁、烟草等夕阳产业,高层管理人员激励方案中偏重于现金激励,即主要采用工资和奖金激励,而在IT等朝阳产业偏重于股票或股票期权激励。这是因为IT产业发展前景看好,公司增长潜力巨大,风险也更大,从公司角度讲,授予期权更能激励高管人员追求长期效益。而在钢铁、烟草等行业,由于企业业绩增幅有限,高管人员从期权中所获收益有限,故高管人员更偏爱现金激励。我国对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调查发现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高科技行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最高,其次为房地产业,收入最低的是造纸业以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2)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行业竞争越激烈,对优秀的高层管理人员的总激励水平就要求越高,对物质激励的比重也偏大,否则很可能造成高管人员的流失。

(3)市场环境的复杂度。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越复杂,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判断力、决断力、战略战术的实施能力等要求越高,市场上符合这种高素质要求的高层经营人才资源就越稀缺,因此,对企业的激励方案设计的要求也越高。

2.企业因素

(1)企业规模。一般认为,企业规模越大,高层管理人员的报酬水平就越高。大公司由于其人员一般更多,资产规模更大,项目投资的金额可能更高,因此,高层管理人员面对的是更复杂的问题,决策的风险更大,承担的责任更多,所以应支付更高水平的报酬。怀特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认为,大公司股权更分散,因此协调成本更高,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严重;经营者持有更低比例的股份(即绝对数更高而相对数更低)而降低了股权的相对激励效果,对股利政策更难直接监控,所以倾向于更大强度地激励经营者。

企业规模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方案的结构也有影响。大公司一般更偏爱使用奖金和股票期权计划,更喜欢诸如限制性股票计划一类较复杂的激励方案。

(2)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如果企业在同行业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产品定位属于高端市场或者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那么企业对高层管理人员的要求就更高,必须与企业的地位相称,那么激励的强度也必须与此相称。

(3)企业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主要影响高层管理人员的报酬结构。在投入期阶段,主要偏重长期激励,理由是:企业在投入期急需大量资金,无力支付高管人员的高额现金报酬,企业若步入成长期会有良好的收入,以此吸引和留住经营人才。故投入期一般多偏爱股票或股票期权激励。在成长期,企业有条件改善高管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但成长期的企业仍有较强烈的投资需求,故长期激励手段仍受偏爱。在成熟期,企业盈利能力很强,短期激励手段,如年薪取代长期激励成为主要激励手段,而企业也更有条件改善高管人员的福利待遇,如工资、年风险收入、福利待遇方面的重要性上升。而当企业处于衰退期时,股票或股票期权的吸引力大幅下降,而工资和福利、津贴等变得越来越重要。

(4)企业的盈利状况。一般而言,企业盈利状况越好,就越有条件和可能支付高管人员高额的现金报酬和优厚的福利及津贴;而当企业盈利状况不甚理想时,企业多偏爱使用风险收入或股票和股票期权,这也说明了为什么网络概念企业尽管大多数亏损,但仍能吸引很多优秀人才的原因。

3.个人因素

(1)高层管理人员的学历和经历。这是对高管人员个人素质和过去业绩和能力推定的重要的衡量指标。高管人员的学历越高,经历越丰富,过去的成长历程越快,那么其在目前的经营管理上越可能取得较大的成就,其获得较高水平报酬方案的可能性也越大。

(2)需求偏好。高层管理人员作为个体,各自的需求偏好不同,有的看中金钱,有的偏爱权力,有的喜欢作为大公司经营者的荣耀,有的孜孜不倦地追求事业上的成功等,因此,其激励方案也应相应在激励方法和激励强度上有所不同。

(三)选择激励手段。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早在1999年4月28日到PTIC(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总部调研时,就专门提出了对经理人员应当有足够的激励。他提出,为了确保经理人员为实现股东的目标而努力,不仅要对经理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督,还应当对他们有足够的激励。对经理人员的激励可以通过升级、在职消费、奖金、有补贴地售股和给予股票期权等方式进行。这些激励手段各有优劣,可以综合地加以利用。总的来说,在激励手段的选择上应注意两个结合: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过去我国对高层管理人员偏重精神激励而忽视物质激励,而近年来或许是矫枉过正,对高管人员的激励又出现了偏重物质激励而忽视精神激励的倾向。而实际上,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将“为员工利益”、“实现自我价值”、“在困难中磨练提高自我”、“为社会作贡献”作为职业选择4大目标的高层管理人员,比重分别占到76%、75.4%、54.6%和41%,而将“追求更多收入”作为职业目标的高层管理人员比重仅为10.8%。由此可见,选择激励手段时,要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结合,把外在性激励和内在性激励有机结合。

2.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企业承包责任制应该视为对经营者激励机制改革的尝试,但其突出的不足是企业经营者行为短期化,拼设备、拼资产、不愿在技术改造、产品开发和人才培养上投入,结果使企业普遍缺乏发展后劲。事实上,高层管理人员的决策特别是重大决策对企业的影响时间较长,有些决策的效果要在若干年后才能体现出来,高层管理人员在内部管理上的投入也需要时间才能体现出来。从高层管理人员工作的这个特点看,对高管人员的长期激励不可忽视。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对高管人员短期激励措施。激励若长期不能兑现,会严重影响高管人员现时工作的积极性。因此,为了企业长期的发展,选择激励手段时,应考虑把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有机结合。

(四)制定具体方案。在各项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应提出多种激励方案。通过分析比较每种方案的优劣,选择一个最适合企业实际和个人实际的方案,努力谋求激励成本最低、激励效果最佳,并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具体执行情况继续运用权变思想加以调整,使方案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安德鲁・J・杜伯林.管理学精要[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陈佳贵,杜莹芬,黄群慧.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理论、实证与政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程国平.经营者激励[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4]焦斌龙.中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定价与配置[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5]刘正周.管理激励[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6]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企业业绩激励方案范文第2篇

企业科技档案的管理体制尚未完善,对于加强企业科技档案的管理力度是目前我国需要重视的一大问题。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制不仅能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能体现企业的科技水平,有利于企业的自我认知和未来规划。做好科技档案的保存和有效利用能推动企业科技研发工作到的进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生产力和经济水平的发展。我们要提高对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的认识,了解我国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的现状。

1.1科技档案的管理技术落后,管理人员的认知低

对科技档案的管理上,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管理技术上的不足。由于企业科技档案科学技术性较高,种类多元,类型多样,很多企业的管理技术达不到对电子科技档案的多样化管理。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科技档案的管理任务和需求。同时很多企业的管理认知不足,导致科技管理工作相对松散,造成档案资料的损坏和丢失,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档案管理人员对于科技档案重要性的认知较低,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不严谨。档案管理人员对管理工作的轻视,忽略了科技档案的长远重要性,往往在工作中会出现档案流水,档案损坏等失误。

1.2对技术资料归档的缺失

对于企业现阶段科技档案的管理上,企业更重视的是文件资料的收集工作,而忽视了一些技术性资料的归档。不同于传统的档案管理,科技档案的管理不仅仅需要对数据的采集和归档,还有很多非原件的技术资料也需要做好归档。科技档案旨在做好企业科技水平的记载,为日后企业的发展垫底基础。技术资料是企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直接产生的,具有重要依据的参考资料。但是企业往往会出现传统档案管理上的弊端,忽视对技术资料的归档工作,导致资料的缺失。同时,由于很多企业经济条件的不足,对于企业档案的管理上经费投入较少,影响了档案资源管理工作的进行。

1.3科技档案管理的难度大

科技档案的难度较大。很多科技档案的存档工作不仅是局限于纸张上,还有包括影像,图片资料等电子档案需要进行归档。电子档案的归档比传统的纸张档案的归档保密性更强,要求的技术操作更难,需要管理的科学性和技术性。目前企业档案管理的程序单一,只是按照传统进行简单的档案分类,装订,面对种类多样的科技档案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没有达到其管理价值。科技档案的使用率较高,管理效率的低下会导致破损档案无法及时修补备份,资料丢失。

1.4忽视科技档案的建立和衔接问题

很多企业仍存在对文书档案的建立多过于对科技档案的建立,缺乏对日常科技档案的积累。往往在需要使用到科技档案的时候,才会发现不足。同时企业的项目管理和科技档案管理的衔接上也存在着问题。科技档案的采集主要是针对项目管理中所涉及到的资料,企业技术人员对科技资料的交接工作十分重要。

2.加强企业科技档案的管理策略

要推进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需要我们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企业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档案的管理效率,体现档案管理的价值。企业应该重视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体系。

2.1提高对科技档案管理的重视和管理技术水平

企业应该提高对科技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转变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观念,提高管理人员对科技档案重要性的认识。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相对繁琐,枯燥,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工作素养,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其自身的积极性,全身心的投入到科技管理的工作当中。档案管理人员需要熟悉管理工作的流程,做好资料的采集,记录和整理。同时企业需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管理技术上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做到对管理人才招聘的严格把关。管理人员自身也应该不断学习,开阔视野,了解社会形势和科技发展动态,结合西方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实现管理的方式的多样化,提高管理效率。

2.2建立电子档案的管理模式,严格执行管理规程

企业需要针对电子档案的管理建立独立的管理模式,电子档案的管理同传统的纸质档案不一样,不能仅局限于传统档案的管理模式。电子档案需要将一些影音,图片进行整理入档,应该对电子档案进行规模划分,整理好档案的存储位置,多好文件的分类和标记,方便管理。同时也应该做好网络防护,以防系统中毒而导致的资料丢失。企业也应该严格执行管理流程,做好对科技档案的采集,整理和入档保存工作。企业应该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操作,以防档案资料的丢失。

2.3加强与其它企业在科技档案管理上的交流

要加强与其它企业在科技档案管理上的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认识企业自身在管理模式上存在的不足,有利于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上的相互促进。同时企业也可以采用竞争的方式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重视对科技档案的管理。

2.4做好科技档案管理网络化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科技档案管理逐渐走向数字化,网络化。针对科技档案的管理,企业需要正确的管理软件,做好对科技档案的案卷和文件的录用和检索。

3总结

企业业绩激励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危机解决方案

一、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关于危机的理解

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建设过程中, 首先就会面对一个人力资源危机的挑战,而形成这种危机的主客观因素都非常复杂,但归根结底是员工没有形成对企业的认同和归属感。其次,人力资源不是输出性部门,如果某一个集团公司在不断地往外输出人力资源,那么这个人力资源就存在危机,或许专家会说没有出怎么可能有进呀,保持适当的代谢是好事,笔者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一个员工一旦进入公司,你就要充分的信任他,信任是最好的助推力,在信任的基础上培养他,在培养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制度化的使用他、尊重他,我想这就是企业的财富,如果企业总是进进出出各种人才,这不仅浪费了战斗的时间,也人为的制造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现代人力资源的研究和发现告诉我们,企业总是处于危机中,但是如果这种危机度能降低到20%以下,也就是说大部分有认同感和归属感,那么剩下的20%是正在培养和学习的或者还没有形成价值观的,但不认同的是0.这就是现代企业面对的人力资源危机,应该是如何培养认同和归属感,但事实是恰恰相反。

二、企业人力资源危机分析

(一)品德与忠诚度危机

品德与忠诚度是企业员工的必备条件,是永续发展的资产,但也可能是企业崩溃的源头。企业对新进员工的要求和初期的培养上比较注重这点的培养,这个没有错,但是当一个企业失去了这种品德和忠诚的时候,这个企业势必会崩溃,因为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愿意奉献的人,具有团队意识的人才有可能对企业长期发展提供帮助。

(二)组织结构危机

大市场不是靠单打独斗,而是靠企业群策群力的总体战斗力。然而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若沟通不良,则易造成商场上的无法快速反应,而失去先机。

(三)制度危机

无规矩不成方圆,但错误的制度,将会使企业战斗力大减。企业应设计出能够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制度,使员工愿意全力以赴。业绩考评、职务调动、员工待遇是企业经营的重要支柱,但也经常出错。

(四)人才危机

人才是企业的命脉,人才一旦另择良木而栖,将增大竞争者的优势,对企业形成严重打击。合格专业员工的流失,可能是内在制度有问题,也有可能是外在企业的挖角,而使大批专业员工楚才晋用。内在制度固然要检讨改进,但千万不要忽略外在的挖角,在企业竞争激烈的今天,更要格外注意。

(五)员工丧失工作能力危机

人才是企业经营的一项重要资产,人如果死亡或丧失工作能力,都可能会危及企业经营目标的达到。所以员工的安全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员工肩负着企业发展的重大责任,同时也为许多员工掌握着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机密和重要客户资源和技术能力,所以这些员工都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果这些力量出现了问题,若其突然丧失工作能力,其结果必将造成企业一定程度的伤害与损失形成危机。

(六)法律危机

现代企业是法制环境下的企业运营,所以什么情况下会形成法律危机非常重要,特别是企业招募新员工时,这个新员工有没有涉及到商业犯罪或者潜在商业犯罪,这都有可能造成企业的被动。所以企业要高度的重视,只要企业重视了就可以避免一些麻烦,否则就会造成企业的重大损失,所以不能有丝豪的半点疏忽,自然不可能会侵害他人的营业秘密而触犯有关法律,反之者则构成了犯罪。

三、企业人力资源危机解决方案

(一)吸引人才

强调公司的远景,与吸引人才是非常有关联的,这就是在人才的引入上要设计有诱惑力的薪资结构,这对于吸收有市场竞争力的员工应该有作用。所以强调远景的描绘,是一种对人才的尊重,但要坚持真实的描绘和展望不能夸大其词。具有长程的吸引力,同时若能搭配分红配股的薪资结构,不仅对外号召人才有吸引力,对内也能激发员工潜能、增进绩效、改善组织目标。

(二)签订竞业禁止条款

员工在进入企业时,就签订竞业禁止条款,以约定员工离职后不得到其他经营类似业务的公司服务。基于契约自由原则,只要双方当事人同意签署,就有限制离职员工的法律效力。

(三)增强员工的专业能力

专业技术的升级,工作效率必然提高,顾客服务的品质必然提高,结果消费者忠诚程度必会大幅增加,自己也会以身为企业的一员感到光荣,或为自己的企业完成任务而感到骄傲,随着受到内部与外部的肯定,这种荣誉感还会持续增强,如此可为公司创造持久的竞争优势。

(四)建构永续经营的组织文化

企业温暖化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其内涵包括了企业的价值、信仰、习惯、意识及习俗的综合体。它能塑造员工,同一行为的模式。不同企业有不同的运作文化。事实上,企业的经营模式若无法于时俱进,而且又没有创造一种可长可就的企业文化,那么在企业达到高峰时,也就是开始走下坡的转折点。

(五)制度变革

制度引起的人力资源危机是比较普遍的,所以员工的离职是有这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的,那么企业就要对这个制度进行变革,比如薪资奖金制度问题,收入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另外就加班补助呀、节假日制度也包括出勤和管理制度,在一个大的公司里,员工还要考虑发展空间的问题,所以升迁制度非常重要,企业则必须支队制度的问题点,修正或重新制定制度,使其较符合企业员工的需求,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四、结论

企业就像人的身体一样,体质越好,抵抗疾病的能力就越强。但好的体质来源于良好均衡的营养,企业的素质的提高也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与锻炼。这就需要企业建立适合本企业的战略人力资源体系,包括在企业中建立定期的人力资源诊断并建立危机管理预警系统,甚至还要加强危机管理的仿真练习,通过演练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立法,马志芳.企业人力资源诊断与治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企业业绩激励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安全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拥有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与理念的企业是保证其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基础。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重视这一点,要采取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一、企业安全管理的意义

1.企业安全管理有助于企业实现经济效益

假如企业忽略安全管理,一旦发生灾害,企业就会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或者人员伤亡,这将导致企业长久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以此来达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企业正常运作,保证企业实现相应的经济效益。

2.企业安全管理有助于保持企业的综合实力

企业的安全工作的好环,是影响企业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的基础因素,如果做好安全工作,事故发生的几率就会得到降低,从而保证企业正常运转。而具有安全管理的企业也更受员工欢迎,其能让员工打消自身安全方面的顾虑,这能够帮助企业在行业中招收人才时占据优势。

3.安全管理工作能够营造对企业有利的社会环境

一个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企业的运行,但是一旦企业因为安全管理的不到位而引起安全事故,将会使企业的形象与声誉受损,导致产生不利于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所以,企业应该重视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来营造对自身有利的社会环境。

二、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1.安全管理意识薄弱,思想麻痹

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领导在都比较忽视安全意识,在企业管理中对其并不注重。而还有部分企业领导为了使经济利益更大化,思想麻痹,无视安全隐患。这些都会为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

2.企业员工素质整体较差,忽略安全问题

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很多企业雇佣了许多农民工来做事。这些工人的工资比较低,使企业在工资方面降低了成本,但是由于他们没有接受系统化的教育,完全没有安全意识。所以在实际工作流程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3.尚未建立完善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为了加大在行业中的竞争筹码,往往会减少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投入来保证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投入和生产投入。安全管理的投入少,会造成没有完整的管理制度,从而阻碍了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使得企业安全管理存在风险。

三、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1.风险的回避

在企业安全管理中我们可以采用风险回避的方法来减少风险的产生。而风险回避的方法具体有两个方面:首先,企业应该取消特定的风险方案,比如,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而不去生产具有危险的物品或不去开发某个危险项目;再来,企业在中途放弃特定的风险项目,比如,对危险性比较大、容易产生事故的某些项目或者生产线,采用停产转产的方式来避免其所产生的损失。回避风险虽然是一个很好的防范危险的选择,但是对企业来说却是一种很消极的方法。在企业发展和生存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风险是不可回避的。因此,这种防范方式对于特定的某些项目、环节或者风险单位有使用价值。

2.风险的转移

企业安全管理中出现风险也可以采用风险的转移来进行防范。风险的转移即为风险转嫁,是风险策略中核心思路之一,参加保险是它的主要方法。一旦企业发生灾害,将由保险公司来承担赔偿造成的经济损失,使企业因为各种灾害造成的风险损失能够得到转移。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由于企业灾害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但保险金额是确定的,所以很多时候,并没有产生灾害损失,可是却投入了保险资金,这在一定程度加重企业成本。而且,就算发生了灾害,保险理赔也要经过严格的审理程序,灾害所产生的损失是否能够完全得到弥补,也需要取决于灾害具体情况所对应的相关保险条例。因此,企业在投保时应该从四个方面考虑:一是企业是否具有安全防范能力,保险只是作为对安全防范能力不足时而备用的一种补偿措施;二是综合评估各种风险对策,除去安全防范能力外,在决定投保之前需要想想是否有更加合适的防范对策;三是灾害造成的损失程度与保险金额的关系。企业可以根据风险事故性质、损失形态、风险单位来进行投保;四是企业在产生灾害后的损失承受能力有多少。

3.损失的控制

在面对一些企业无可回避也不想转嫁的风险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望使其损失的幅度与频率得到降低。损失控制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分为损失预防与损失抑制这两种方法。损失预防是预防将要产生的损失,使损失降低到最小化。在采用损失预防时,企业加强对每个部门安全检查的频率,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培养员工安全意识,使安全事故得到防止或者减少。损失抑制是为了缩小风险所产生的损失幅度,可以通过工作场所里安装大量的警报安全监控设备,提前制定事故紧急处理的方案,平时训练员工对各种灾害事故发生时应该怎样做来避免危险产生,比如进行消防演习,提高在发生火灾时的应变能力,从而降低火灾产生成的损失和生命危险。除了这些,损失抑制还可以使用分散风险、风险缩小的方式。比如分散风险就可以将公司贵重物资、机密的商业文件、危险物品等分散保管,这样就算发生事故,也能够使损失得到降低。风险缩小可以用于财务方面,只在企业保险柜里存放少量的现金,而大笔的现金直接及时的存放到银行里,使风险损失的幅度缩小。

四、结束语

安全管理对于企业经营发展有着很大的意义,作为企业的安全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及时发现企业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及时的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来避免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作者:王生林 单位: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张军.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剖析[J].科技展望,2016,(10):188.

企业业绩激励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辅导时间表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035-03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are numbers of studies on the Career Guid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or Career Counseling Program, and including some systematic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counseling. However, the real actions from most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relatively weak, particularly compared with those more developed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lleges for a certain lack of systematic and operational movements. The existing mode of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counseling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is article uses the experience of the management school career center at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This career center designed a Four Year Plan that provides a detailed and useful “checklist” of important career related activities for students, and also provide a career guidance reference for the work of ou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Key words】Career planingCareer counseling programTimeline

职业生涯辅导作为一种全新的就业指导模式起源于美国。在美国,职业生涯辅导经历了从职业指导阶段到生涯指导阶段,产生了有关生涯的发展理论、生涯选择等理论。生涯辅导最先被运用到企业界,后又发展到学校教育体系中。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进行美国高校生涯辅导研究,了解并借鉴生涯辅导方案以便促进我国大学生生涯发展理论研究,可以为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本文以作者毕业的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管理学院的职业规划方案为例,期望为国内大学特别是管理类院校的管理者和广大师生所借鉴。

一、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管理学院及就业中心概况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州立大学,其管理学院专业涉及会计、金融、市场营销、酒店与旅游管理、体育管理等。通过就业中心四年的指导和帮助,一半以上的本科毕业生能在毕业后直接找到管理层工作岗位,2008年年薪起薪接近五万美元。

成功的大学职业生涯规划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毕业找工作,更期望学生能够通过四年的过程,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给自己加压,提高学习动力;帮助学生在职业选择上从“应该做的”逐步过渡到“喜欢做的”;另一方面,它可以提高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减少大学生盲目就业,降低新职工的离职率等。该学院就业中心认为“好的教育成果之一应该是一份好的工作”。多年以来该中心帮助学生得到了许多美国大公司的青睐,同时协助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主要包括两大中心工作:第一,确保高年级学生尽量找到满意的雇主;第二,协助低年级学生寻找实习机会。

他们认为,大学生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开始,就应该着手为今后的实习以及全职工作做准备。美国企业一般都希望能找到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的应聘者,因此那些参与学生社团、学生组织、学生会、半工半读、出国留学、社区服务以及具有领导能力的学生更加容易吸引企业。许多高校在大一学生正式上课前的始业教育中一般都会提及这方面的内容,这已经成为美国大学生的常识。

当然和中国大学一样,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成绩单是很重要的,但是成绩单里的高分并不能确保学生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所以,该校就业中心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研究,设计出一份按时间顺序编制的大学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旨在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突出自己的强项,并且在未来的应聘过程中提升竞争能力。该方案最大的特点就是可操作性强,直接的读者就是学生本身。

二、四年职业规划方案具体内容

1.大学第一年

(1)选择基础课程: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兴趣所在。同时鼓励学生攻读双学位或者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经验。

(2)开始考虑实践工作经验:经历过多种专业工作的学生,在应聘时候,更有机会被录取。这些工作经验包括假期实习、校园工作等。

(3)从咨询就业中心的老师那里获取建议:许多企业招聘来自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学生需要及时了解职业与专业的关系,以及企业的需求。美国许多大学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人才网,学生可以把个人简历放到网上,不少学生通过校园网的搜索引擎找到实习和全职工作。就业中心还提供专门针对管理学院的人才网,只有该院的学生和注册企业才有权限搜索并申请相关工作。学生和企业必须注册登录才能搜索对方的资料。

(4)完成管理学院大一新生始业教育课程:美国大学的管理者和教授们很重视在学生入校之初,就教会他们有效掌握利用校内资源的能力。而一般每个专业都会设有专职的学业指导老师,他们的工作就是给予前来咨询的学生关于选课、出国留学、国内交换生以及实习的建议和指导。

(5)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全校共200多个学生组织,管理学院有21个学生团体可供学生选择参加。在参与这些社团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认识更多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同龄人,学会在组织中贡献,并逐渐培养未来雇主期望的重要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6)开始建立人际网:该校管理学院经常会举行一些校友聚会和企业见面会或者讲座,这些都是在校大学生与外界交流,并建立人际网的好机会。许多美国大学生会在讲座结束时,主动向演讲者提问,或者在会后用E-mail联系。他们中的很多人,就是凭借这样的机会与企业获得了接触并最终获得了工作机会。

(7)开始准备个人简历:拥有一份好的简历,意味着学生将准备好机会的到来。一般学生总等到毕业前夕,招聘会之前才开始忙着起草自己的简历,但是就业中心鼓励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参加简历写作讨论会并咨询就业指导老师,学校的图书馆和就业中心也会有许多免费的资料供学生取阅使用。

(8)参加招聘会:大一学生去招聘会不是为了马上找工作,但是招聘会是一个绝好的了解潜在雇主的场所。就业中心鼓励所有的各个年级的在校生都去研究他们感兴趣的公司,甚至可以去和公司的招聘代表进行交流,以便深入了解招聘企业对实习生和毕业生的能力要求。

2.大学第二年

(1)通过上课和课外活动,继续摸索自己的兴趣:考虑是否需要攻读双学位或者选修专业以外的课程以开阔自己的眼界。如果学生有任何关于选修第二专业,出国留学或者国内交换项目,可以去咨询管理学院的学业指导老师。

(2)采取主动,寻求领导者机会:绝大多数的招聘企业都非常看重学生的领导经历,所以大二的学生可以在社区服务、学校活动和体育活动中寻求适当的领导者岗位。

(3)起草并更新个人简历: 如果学生对于简历写作还没有头绪,就业中心的老师随时可以提供帮助,而且都是免费的。

(4)参加就业中心的项目:就业中心会定期举行一些讲座和讨论会,其中包括专业选择、简历和自荐信写作、招聘会功略、面试技巧、实习始业教育,以及如何建立人际网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参加。

(5)参加招聘会:需要让学生知道学院招聘会的大致时间,以便他们做好准备。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全校性的大型招聘会在每年的二月份,而每个学院甚至是各个专业往往都还有单独的招聘会,规模也不少。譬如该校管理学院的招聘会在每个秋季学期之初。

(6)寻求工作经验,包括实习:多样化的工作经历是雇主非常看中的。学生可以利用就业中心的校友导师项目。校友导师是指在自己的领域中有所成就的从该校毕业的校友,他们自愿在业余时间与在校学生结对子开展座谈或者电子邮件联系,以提供一些专业的职场信息和建议。

(7)通过网络申请实习。

(8)与学校的导师和教职工建立关系:学校的老师和行政人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建议,会影响到学生对专业和职业的选择。许多老师和行政人员与行业联系甚密,也可能成为学生人脉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9)扩展专业领域知识:对于管理学院的学生来说,课本上的知识点是不够的。学生应该自己去阅读管理学方面的刊物,譬如《商业周刊》。

(10)考虑出国留学:美国学生出国留学相对中国学生来说更普遍更方便,因此,想要出国的学生要考虑的更多的是在什么时候出国更合适。

3.大学第三年

这一年,美国许多公司开始到校内来招聘大三实习生,是学生就业前较为关键的一年。该校就业中心因此也将大学第三年的时间表细化到两个学期。

(1)第一学期

1)注册校内人才网,并学会如何搜索实习公司和岗位,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列一个单子,写下招聘企业需要的专业技能,以及自己如何在今后发展并取得这些技能。

2)更新个人简历和自荐信:参加个人简历和自荐信写作讨论会,并请就业指导老师修改,准备面试。

3)尽早寻找实习机会:许多美国公司招收实习生的最后期限在每年十一月,学生可以上网研究工作描述以及招聘企业需要的能力和个性。

4)利用校内人才网寻找实习机会。

5)研究:研究目标公司和行业,并且整理出自己的第一选择和第二选择名单,并着手申请。

6)与招聘方见面:不仅是招聘会,还有其他途径可以与招聘企业见面――实习招聘会,公司推介会、模拟面试、讲座、学生团体活动等等。

7)扩展自己的人际网:可以通过学生团体、专业组织、亲戚、朋友、同学、老师、行政人员等扩展自己的人际网,并且告诉大家你要找的是什么样的工作。

8)利用就业中心的校友导师项目。

(2)寒假和第二个学期

1)留意人才网:许多岗位会在寒假贴出来,学生要时刻留意并申请感兴趣的职位。

2)参加大三学生动员会:一般是在大三第二学期初举行。

3)保持乐观的态度:因为找实习工作可能花费时间较长,学生要保持乐观、灵活和现实的态度,可以重点申请一两个领域的实习,但是不要放弃其他可能的选择。关注各类求职信息和资源,包括网络搜索、网站、刊物、行业杂志、专业协会和通讯录。这些资源一般可以从学校的图书馆和就业中心免费获得,或者学生支付复印费用。

4)提高面试技巧:面试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个别辅导或者是模拟面试。

5)与大四学生联系:许多大四学生本身就掌握着有效的实习资源和人脉关系。

4.大学第四年

许多优秀的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期望在毕业时找到起薪更高、更具挑战的管理层岗位。要在此时就找到一份管理层的工作并不容易,但是通过三年多的持续的职业生涯努力,学生已经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成功。

(1)鼓励学生继续为就业努力,可以告知学生较高的薪资可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供学生参考。

(2)重新整理简历,并为大四就业做出以下策略:列出意向单位和工作机会,可以不断增加或者修改;参加就业中心的简历写作课和面试准备课,并进行操练;利用校友导师项目和资源;利用学校招聘网络寻求工作机会;参加招聘会;学习如何在面试以后跟进,并如何做出选择。

三、对中国高校的几点启示

美国高校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是非常细致而且有计划性前瞻性。有些内容看似重复,譬如每一学年的计划表中都提及了简历、网络申请等内容。其实目的是让任何一个年级的学生在拿到时间表后都能一目了然,马上着手准备,尽量不让学生错过任何一个环节。就如美国人常说的那样:永远不会太晚。但是就是通过罗列这些内容――“手把手”地指导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最终“放手”让学生成为一个独立而成熟的职场人和未来的管理者。我们的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如何去认识职业和选择职业,如何根据市场需要去定位职业,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职业生涯设计简单化。

注重宣传,优化形式,提高效果。除了建立完善的专门网站,该就业中心还将相关内容整理以后按照年级分类印在传单上,每个年级单独列一张,放在教学楼、资料室和就业中心门口等醒目位置供学生免费取用。看似内容很多,但是分摊到每个年级的内容其实并不多,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参阅,根据自己情况对学习和工作做好更好的计划、安排和调整,大学生活也随之更加丰富精彩。

根据校内外资源和学生特点,完善方案。中国大学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学生人数很多,很难依靠辅导员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个别细致的辅导。因此,设计并制定类似美国该所大学的职业规划表,非常有必要。管理者和教授们需要在始业教育阶段让学生认识到资源的存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独立能力,增强他们的就业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Chase Career Center.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Your Freshmen Year[EB/OL].isenberg.umass.edu/career/ Current_ Students/

Undergraduate_Career_Management/Freshman_Year/, 2009.10.15

2 Chase Career Center.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Your Sophomore

Year[EB/OL].isenberg.umass.edu/career/Current_Students/ Undergraduate_Career_Management/Sophomore_Year/,2009.10.15

3 Chase Career Center.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Your Junior Year[EB/OL].isenberg.umass.edu/career/Current_Students/

Undergraduate_Career_Management/Junior_Year/, 200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