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林长制工作规章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做过班主任的教师都会慨叹:“世界上最难赚的一份钱就是班主任津贴了。”的确,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压力大,事务繁多,待遇偏低。但是抱怨归抱怨,班主任工作还是需要人去做的,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于是我们的班主任,有一些就像是学生的超级保姆,每天起早摸黑,事事亲力亲为,累得够呛,学生却不买账,典型的吃力不讨好;还有一些班主任,行使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制定一大堆规章制度,以高压的姿态紧盯着学生,监管学生是否违规违纪,搞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俨然成了个土皇帝;更有少数班主任,责任心不强,将学校布置的工作简单交与班干部去做,放任自流,班级组织涣散,班级管理混乱。凡此种种,都是不足取的。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使班级管理工作变得高效有序,使班主任工作变得轻松有趣,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课题。我们在一年多的摸索中,找到了一把好钥匙,那就是构建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二、学生自主管理的概念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教育论》中说道:“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因此,我们的班级管理,不应是老师约束学生,学生被动接受管理,而是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所以,班级自主管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主体素质为目的的班级管理体制或班级管理模式。它是指班级学生在班主任有意识的培养和引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协调一致地实现预定的班级教育管理目标过程。更通俗地说,它是指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班级,即班级的一切事情都由全体学生做主。这种管理模式,能够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能够尊重学生的人格,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我们在学生自主管理中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自主管理模式和值日班长制的管理模式。
三、小组合作自主管理模式的构建
1. 树形目录式的班级管理体系。传统的班级管理运作形式是:班主任是最高层的决策者,班主任将任务交与班干部(班干部或由班主任任命,或由民主选举产生),然后由班干部下达执行。这种模式有许多弊端,比如每一项任务的落实,班干部都要管到全班的四五十人,且班干部之间的管理项目有交叉,目的不够明确,班主任也需监管到每位同学,费心费力。为此,我们采用了先进的树形目录式的管理体系(如图1)将全班四十八位同学分为组,每组6人,班主任直接主管8个组长,组长分管5位组员,分三个层级管理,路径简短,目标清晰,分工明确,管理易到位。
2. 大组长的选拔培养。小组是自主管理的最基层单位,能否真正落实自治,大组长的选拔至为重要。我们采用“自我推荐班上竞选民主投票班主任考核”等系列措施,选出8位大组长,他们要求德才兼备,有能力,有魄力,应该是班上优秀的人才,然后经过班主任的培训上岗。小组里实行大组长负责制,全面统领小组工作。大组长负责组员之间的协调和分工,让每个组员都承担一个角色,每个小组选出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小组长,检查本科学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其他组员可以做组里的记录员等任务,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自主管理机制。
3. 组员的构成。我们的小组组建采用的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小组内部成员间存在着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而每个小组之间的情况基本相同或相似。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相互帮助提供了可能,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我们的生源,并不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较为整齐的品学兼优生,而是参差不齐的。如何协调分配组员,对于班主任来说是一项技术,也是一项艺术。
通常组员调配的方法是:依据入学摸底考试的成绩,将全班男女生分别按A、B、C三个等次排列,每组择取各层次各2人,形成6人小组,然后再兼顾其他,例如,将调皮、自制力差的学生放到稳重、自制力强的组长那里;将性格倔强、脾气暴躁男学生放到性情温和、以柔克刚的女组长那里;将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放到外向活泼的组长那里。这样的搭配,可以互相影响,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小组一旦形成,就将基本固定(个别微调),大组长为小组合作的成效负责。
4. 小组合作自主管理的内涵。小组合作自主管理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业成绩,二是日常行为表现。学习方面主要是确立小组成员的个人奋斗目标以及小组的目标,还有小组间的学习互帮互助措施等。日常行为表现主要包括:考勤、仪容仪表、文明礼貌、课堂纪律、上交作业情况、两操、午休、自习课管理、卫生值日等。每学期开学初小组讨论完成以下表格内容,期中后进行调整改进(见表1)。
在小组合作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强化了自我约束能力,锻炼了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也大大地解放了班主任。
四、值日班长制度的实施
如果说小组自主管理模式是相对稳定的较为长效的班级管理机制,那么值日班长制度就是一种具体的、每日实施自主管理的有效模式。
值日班长制度就是以小组为单位值周,小组每位成员轮流做值日班长,参与班级的管理。值日班长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当天的常规管理工作:记录早上及课间有没有迟到现象,早上有没有抄作业现象,早读是否认真,两操有没有及时到位,是否认真;午休和自习课的监管,课堂纪律情况登记,并且主持放学前的总结,指出当天的优缺点,表扬哪些组,批评哪些组,说明加减分情况,写好班级日志等。有的班主任总是对学生不大放心,认为某些差生自己都管理不好,哪能管别人呢?其实这种思维定势是错误的。对于某些差生,你只要给他机会,他是很珍惜的,也是很认真的,而且在参与管理中会自觉纠正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某些缺点。也许有的学生在第一次做值日班长时表现不够好,但他在实践中学习借鉴别人的好东西,在下一次管理就会表现得更好。
值日班长制度的实施,有效地将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增强了学生的民主意识,锻炼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
五、学生自主管理的考评机制
对于学生自主管理的考评,我们主要依据《中学生守则》和学校制定的德育考核制度,参照班级规章制度,制定并公布量化标准。以每位学生每学期80分为基数,在此基础上进行德育上的加减分。
班级自主管理的考评分三级:一是大组长对组员一天的表现进行考评,按周统计 ;二是值日班长对当天八个大组的表现进行考评,按小组统计;三是八个组长对每天值日班长的表现进行考评,按周统计。每周总结时及时公布量化结果。表扬先进组,要求后进组提出批评,并要求其及时改进。每学期在期中、期末统计德育考评分两次,对先进组及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六、成效与反思
【关键词】班级文化;包容赏识;制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2-0128-02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班级文化就像春天的阳光,它使每个学生感到温暖、快乐,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健康心理的形成,以及良好品质的培养。同时,良好的班级文化还能聚焦班级的凝聚力,使班级井然有序、充满生机。笔者认为,班级文化建设需要班主任和全班学生共同努力,只有全班一盘棋,才能形成融洽的氛围。
一、用包容的心态了解学生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活泼好动,缺少自制能力,良好的习惯和品质需逐渐形成,教师应让学生明是非、守纪律,用宽容的心态去教育、启发他们。例如,笔者班级有一名男生,因调皮好动,卫生习惯不好,成绩也差,大部分学生害怕与他交往,且不愿与其同桌。笔者刚接手这个班级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让他明白不能无视班纪班规。于是,在平时的自习、上课和课间笔者都会对这个学生多加注意。终于,他的坏毛病一一浮出水面,这就有了可以杀杀他威风的理由。就在笔者为这个主意暗自叫好时,没想到他对自己的毛病毫不在意,眼神中还流露出一丝丝的不服与傲气。此时此刻,笔者知道自己的这个“下马威”对他而言多么不值一提。但想到整个班级的凝聚、和谐,笔者并没有放弃,一面不动声色,一面苦思良策。后来,在笔者的精心劝导下,这名学生再也没有调皮捣蛋,而是用心学习,成绩逐渐好转。在每次劳动中,他都积极苦干,动作麻利,得到了同学的称赞,笔者也会抓住契机在班级上大力表扬,大家也不再像以前一样排挤他、害怕他。
其实,对于这样的学生与其绞尽脑汁惩罚他们,不如放平心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去倾听这些孩子内心的声音。马卡连柯曾说过,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孩子的成长总是要走些弯路,教师要给他们改正的时间,用宽容之心、尊重之心、关爱之心,帮助他们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二、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
优秀的班级管理文化就是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孩子,积极鼓励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让孩子在教师的鼓舞下不断取得成功。例如,今年,笔者班级报名参加校运会的学生很少,通过了解得知学生是害怕失败,担心给班级“抹黑”。于是,笔者利用班会课和学生积极沟通。首先表扬了学生这种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告诉他们参加运动会的目的重在磨炼意志、培养拼搏精神。至于得奖谁都希望,但只要尽力了,就都是班里的英雄。因为能勇敢地站在赛场上本身就需要勇气,就是一种胜利。当然,比赛就应该有高低之分,假如害怕失败,那么将永远在失败中徘徊。如果能走出这个阴影,可能胜利的曙光就在前面迎接我们!学生在笔者的鼓励之下,纷纷举手报名。后来,在比赛中,本班学生不仅表现了勇于拼搏的精神,还展示了他们互相帮助的美好品质,并获得年级团体第三的好成绩。
在人人受赏识、人人受尊重的文化氛围中,更加能激发学生主动、自觉、积极地去做某件事情,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这种激励往往比物质激励的效果更好。
三、用合理的制度约束学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的规章制度和组织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是形成良好班风的重要手段。接班之初,就应建立班级制度。每次建立新的班级制度,笔者都要尊重学生的意见,突出班级制度文化的民主性、科学性。除了用《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要求学生外,还根据学生情况制定《班级公约》、班级量化评分表、班级光荣榜、卫生仪表记载栏,使其成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准绳,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这是促进班级文化有序、和谐发展的重大保证。有了这些制度和标准,学生行为正确与否,就可以交给班委和学生去评判、督促,学生开展自我管理也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了。此外,还培养一支兼具责任心与爱心的班干部队伍。
除民主选举班委会成员外,还成立了检查委员会,设置了值日班长和值周班长。公平、公正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再好的制度也需要执行,才能发挥作用。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管理,笔者推行了班务公开制、值周班长制和值日班长制,做到一周一小结、一月一大评,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同时,在班主任和值日小老师的带动下,值周班长和值日班长制的建立和运行,有利于充分展示和锻炼每位学生的组织管理才能,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班级中的积极负责态度,让学生在管理他人的过程中学会管理自己,在为集体和他人的服务中学会负责和互相协作,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四、用多样的评价激励学生
评价是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是衡量班级文化建设效果的有效举措,必须运用好。例如,笔者班级有个学生考试成绩总是倒数,而他的同桌却总是第一名。每次回家,他都会情不自禁地问妈妈:“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每天和别的同学一样上学,写作业,一样听讲,为什么我总是落后呢?”在一次旅行中,他随母亲看了一回大海,母亲指着海边对他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起飞,拍两三下翅膀就飞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笨拙,从沙滩上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却是海鸥。”
母亲对于孩子的评价无疑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评价只是手段而已,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教师评价一定要多样化,一朵小红花、一个微笑、一句肯定的话,都能给学生以春天般的温暖。教师的表扬、同学的称赞、家长的肯定,都会给学生无限的激励。总结并推广创建班级文化经验、促进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才是评价的根本目的。在评价过程中,既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也要兼顾总结性评价。只有教师心中有学生,给学生无限的关爱,才能激发学生的动力。所以,教师要根据结果表彰先进学生,还要在评价过程中发现进步大的学生。
总之,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以良好的文化氛围感染学生,使学生“无意识”地不断完善自我,最终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幼儿园;家长安全教育;问题;对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细致而复杂的任务。”幼儿园的安全是头等大事,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只有做到家园配合,才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安全意识。近年来,我园对家长安全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尤其针对一些家长对幼儿园安全管理不知情、对安全教育不够重视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家长安全观念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1.报名前:家长对入园体检观念滞后
观念滞后表现为:孩子小,不可能有其他传染疾病,如果存在健康异常,作为家长也会更为焦虑;家庭成员不存在传染源;孩子小,肝功化验辛苦,家长不愿看到孩子痛苦;家长潜意识认为入园检查是走过场,没有必要且麻烦。
2.报名后:家长认为幼儿一经入园,幼儿安全问题应由幼儿园单方负责
幼儿一旦入园后,部分家长仿佛感觉为孩子上了保险一样,不论什么事情,不分责任双方,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出现任何问题,都应幼儿园全权负责,忽略了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家园共育以及幼儿监护人的角色转换。
3.进班前:少数新生家长隐瞒幼儿健康状况
在每一名幼儿进班前,家长需要如实填写幼儿健康状况。某些幼儿有过敏史、健康异常、家庭疾病遗传基因和先天疾病病史,家长思想上有顾虑,担心园所不接收,故意隐瞒事实,造成园所不知情现象。
4.进班后:对幼儿园的安全管理不知情,了解甚少
多数家长对新生入园后进餐情况、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认知的提升关注较多,对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重视不足;对幼儿园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关注的多,对幼儿园安全管理、安全措施、规章制度不知情、了解少。
二、家长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1.家长对安全教育家园共育方面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从问卷调查中体现:①部分家长不理解二级晨检的作用(不知情);②“是否参与园所安全管理和安全知识培训”一题中,某些家长认为参加于否均可,看时间(认识不到位)。③从家长参与活动的比率中看到:举办膳食营养讲座,家长参会率为90%以上;举办大型文体活动,家长参会率为95%左右,举办安全教育观摩课,家长安全培训讲座等活动,家长参会率在70%~80%左右,如此数据可以看出家长在对安全教育家园共育方面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2.家长安全教育形式单一,安全宣传薄弱
①幼儿园举办的家长安全教育活动多数以讲座为主,形式单一,内容雷同,对于参加过活动的部分老生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受阻。②对于安全教育内容,园所宣传力度小,没有造成一定声势,使家长的重视程度也相应地受到了影响。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1.从提高新生家长安全意识方面下功夫,确保幼儿入园顺畅
我园快乐体验班已开设4年,帮助诸多幼儿顺利渡过了焦虑期进入幼儿园,受到新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和认可。近年内,根据新生入园发现的一些安全隐患问题,我园将安全教育内容纳入了快乐体验班课程,每次开班的第一节课就是新生家长的“入园安全早知道”内容,以讲座的形式从三个方面向家长介绍新入园幼儿情绪安抚的方法、幼儿健康检查的必要性和家长参与幼儿园各项活动的安全要求,使家长上好安全教育第一课,确保幼儿入园顺畅。
2.从增强家长安全认知方面下功夫,共同承担监护人责任
其一为使家长更了解幼儿园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我园为家长制作了“家长安全知识宝典”,将入离园时间、带药制度、特殊体质幼儿健康报告制度、饮食安全要求等相关内容渗透其中,并召开专题家长会,逐项向家长讲解,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其二严把接送制度和入园探望制度。制作了临时入园、探望登记表,家长临时有事需入园探望或接走幼儿时务必填写登记表并由当班教师和主管领导进行签字,确保幼儿在园安全,共同承担监护人责任。
3.从增强家长责任意识方面下功夫,做好突发事故预防工作
在新生幼儿进班前,幼儿园组织新生家长专题讲座,就幼儿突发事件应急急救措施进行详细讲解,组织家长模仿演练急救方法。针对一些家长对幼儿疾病瞒报、漏报的有关案例进行个案分析,着重强调事件产生后果进行分析。严格履行新生入园疾病报告制度,要求家长如实填写《幼儿园幼儿健康状况家长报告表》,填表率达100%,对有特殊疾病的幼儿家长进行谈话、交流,做思想工作,签订《幼儿园幼儿特殊疾病协议书》,让家长从思想上与园所达成共识,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并通过各种宣传形式,让家长们对安全工作给予更多关注。
4.教育形式多样,调动家长参与园所安全工作的积极性
建立科学的高职高专管理模式,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建立服务型行政、建立民主参与机制。笔者简单谈一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相关问题。
建立有效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立足于高职高专本身,实现高职高专自主办学,实现管办分离,通过相关立法,依法保证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与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现代大学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在国家的政策引导下,高职高专实现自由学术,依法办学,科学管理。从含义上来?f,现代大学制度与高职高专、政府、社会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体现了高职高专对政府的管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高职高专与内部各部门的关系等。从层面上来说,现代大学制度有两个主要层面,分别是宏观层面上的学校与外部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宏观管理、自主办学、市场调节、社会公众参与等等,另一方面是微观上的学校内部的层面,主要包括民主管理、学术氛围、教授治学、校长制等等。
现代大学制度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大学与政府和社会关系的关系、制度规范和行为模式。现代大学制度的共同特征有:政府间接参与大学管理,高职高专自主教学、自主进行科研和社会服务,社会人士积极参与大学决策和治理,形成内部制约和外部监督并存的管理制度,而且建立师生之间关系的保障机制,从而建立一个让师生、家长、社会、政府都满意和认可的高职高专管理制度,达到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目的。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文献,笔者认为耶鲁大学和柏林大学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高职高专去行政化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
1.耶鲁大学
高等教育在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分散式教育,即所谓的三权分立。中央政府负责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教育分配和管理,国家对高等教育并不直接负责,因此高职高专只是一个小的官方机构。国家的各个州基本上有足够能力维持公立大学的自主权,这使得美国的所有大学都拥有着足够独立自主的学术权利和管理权力。
(1)治理主体为高职高专董事会。耶鲁大学董事会,以下简称为“董事会”。是由19个成员组成,这些成员现在是或曾经是企业家,或已经在某一些非营利企业部门担任领导职务。耶鲁大学的董事会被认为是学校领导和管理层非凡能力的源泉,自觉遵守每一个教师的权利义务办事,耶鲁大学董事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主要负责完成学校的重大政策决策,负责实施和监督学校董事会的协商会议结果,并最终批准任命学校的主要行政领导。因此,耶鲁大学的“立法”,实施和监督是由不同的人承担,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权力的不平衡。
(2)大学的首席执行官既是校长。校长作为学校领导,是耶鲁大学所有的原则的指导核心。此外,耶鲁大学教务长是二号行政领导,他参与了学校每个学术委员会,是委员会成员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耶鲁大学在其存在以来的历任校长都是本校教师或教师岗位上的人员,而且是资历深厚的老教师。不仅如此,耶鲁大学的教务长也是一样,包括各院系的院长都是从学校的教授中产生。但与国内不同的是,这些教授在完成行政职务任期以后若有可能还会回到教师岗位上来,这样以来,教师权利和行政权力得到了相互转换,虽角色不同,但都离不开教育的本质,离不开学术。不仅如此,即便是处在校长的职位上,他们也从不忘学习和搞研究,耶鲁大学大部分行政人员从不放弃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研究工作,因此,在学校中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并无矛盾和冲突。
2.柏林大学
与美国耶鲁大学不同的是,德国的柏林大学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决定和政策。但是,虽然取决于国家,但是柏林大学却依然享有足够的自由。德国的高等教育以柏林大学为典范,研究了柏林大学就能很好地了解到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核心管理类思想。因此,柏林大学的管理模式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
(1)管理主题。柏林大学崇尚自由至上,学术自由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在柏林大学,教授的重要性人人皆知,他们拥有着行政人员不同的地位,他们有着学术的自由和思想自由,一切均为实现学术研究和突破而存在,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引导者或者旁观者,适时地提供帮助和不同见解,但是选择权仍然在教授手里。自由和独立这些意念,创造出一流的柏林大学。
一、加强师德教育
教育以德为重,教师队伍建设中师德被视为第一要务。所谓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日常工作当中,处理各种关系,对待他人的一种行为规范以及应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种团队精神,也是道德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4年的全国师德论坛中,教育部长周济表达了三个重要的观点:一、教育是百年大计之根本。二、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三、师德是教师素质最重要的部分。教育的使命不能简单的认为是知识的再生产,培养人,孕育完整的人格精神以及推动社会文明的再生才是教育之根本,而教师教育中最基础的,最核心的部分是教师的德行培养,教师德行的状况对青少年甚至是民族的未来都有直接的影响,也影响着每一个时代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有一句话来概括这层意思: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
作为学校进行改革的一线实施者,教师对待改革积极性和热情直接影响了改革的效果。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压力主要有两种类型,技术性和适应性。不同类型的压力,解决的方法并不相同。所谓技术型的压力,指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带来的挑战,通常这些问题已有固定的解决方法,正因如此,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可以事先预计的。所谓适应型的压力,需用放置在具体的情况之中,解决这样的问题不可能企图用孤立的方式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而需要实践者自身理念的更新,实际行动的全面变更。进一步来说,这样的问题通常于杂乱的状态中出现,人们往往不能清晰的认定这些问题,也很难用一个固定清晰的办法来解决,要成功解决这样的问题实践本身必定要经历世界观、价值观的重大改变。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往往就是遭遇这样的问题,因此,加强师德的培养,使教师能主动的去适应环境,更有助于教师参与到学校改革和学生事务的管理中去。
二、对教师实施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评价制度,其核心在于,改善教师的评价制度,使之更为规范、制度化,从而为教师提供一些帮助,推动教师能力水平的提供,最终带动学校的办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与发展性评价和奖惩性评价不同的是,绩效管理评价是这两种评价的综合,从而有效的避免了这两种评价的弊端。绩效管理评价强调的是教师专业化成长和评价体系的个性化,该评价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涯的未来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教师终身专业成长制度的形成。
放眼全世界,各国对于评价标准的科学性越发重视起来。然而,当下我国对于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标准,仍然以学生的成绩分数高低为主,评价学校管理和校领导依然片面强调升学率,长此以往,有利于学生背记、逻辑、考试能力的提升,却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也容易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而,必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才能够是教师明确发展放心,才能使教师向积极放心努力,才有利于各种教育教学改革的开展。
评价标准的科学合理,需要相匹配的正确的教育理念。当下,我国各种教育改革中主要包括两大理念,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观。人才观主要是指,学校各教育工作者依据时代的迫切要求,通过对学生行为表现观察研究,以及对各种行为的结果把握,以深入理解学生的内在思想精神、性格品性、能力天赋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观主要是指,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有非常明确严格的要求,同时制定相应的有效措施,向教师传递正确的人才观,全面的质量观,保证各教育实践的顺利进行。
三、加强后勤人员专业化发展充分挖掘后勤工作中的育人资源
专业化是属于社会学范畴的概念,是指职业经过长时间锻炼后不断成熟,符合该职业的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得到一定的专业地位的动态过程。学校后勤人员的专业化实际上是指,后勤人员在职业的专业品质和程度不断提高。美国社会学家林伍德提出了关于专业化的五个重要特征,包括,专业的知识体系、专业的判断标准、专业的道德信条、获得社区的认可、专业的文化。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很多学校的后勤人员整体状况与专业化还有很大的差距。而高素质、高专业化程度的后勤人员,有利于学生对学校的适应,因而,学校要对后勤人员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加强适当的引导和管理。
第一,转变传统那种冰冷、呆板的管理方式。必须意识到,体贴、关爱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应该让关怀,体贴贯穿于教育学生的始终,是学生在受教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温暖。事实上,后勤人员对学生生活的管理上,不能只局限于生活技能的管理教育,更应该引导学生建立一种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的能,更有效的帮助学生适应现有的生活状态。
第二,重新定位认识后勤人员的工作。我们对后勤人员的传统认识,仅限于为教学提供辅工作的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后勤人员也具有教育学生的作用。事实上,后勤人员是讲台下的教师。相比于讲台上的教学活动,后勤生活中的教育属于隐性的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无形之中对学生就形成了影响,帮助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三,学校对于各项规章制度应予以完善和健全。要保证学校后勤工作的顺利进行,应该全面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后勤职工对总务处负责,总务处再对学校负责,这样能够使责任明确、分工明确、明晰奖惩,以保证后勤工作的顺利展开。
综上所述,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教职员工参与学校改革的积极性将决定学校的教学质量,最终影响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有效提高教职员工参与学校改革的积极性将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
[2]刘良华,《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