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特色新农村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今天,走在户县的乡村,随处可以看到一栋栋外观美观大方、结构合理实用的新民居,一条条整齐平坦的村内道路、出村路向远处延伸……
作为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县份,户县的村庄规划起步早、意识强。早在上世纪70年代,全县就对610平方公里平原地区实施大地园田化建设,修筑了纵横17条骨架主干路,形成棋盘式格局,对平原所有村庄进行了粗线条规划。
与此同时,该县又以千村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村庄建设管理方面,成立了村镇建设管理站,各村庄成立村庄规划建设理事会,把村庄规划建设纳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避免了村庄建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户县按照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尊重农民意愿、突出特色的高标准原则,遵循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做好了生态村、工业村、农民画专业村、农家乐村、旅游村、传统民居村、文化村、文明村的建设规划及民居旧宅的保护工作。
自从中国农村解决吃饭问题以后,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路线上,就一直存在着复制城市和与城市互补两条道路。复制城市就是千方百计搞工业,搞一县一品,搞小而全等等。结果在很多县小化肥小水泥小钢铁小煤矿遍地开花,既污染了环境、毁坏了农产品质量,又破坏了农业社会的千年循环经济传统形成的文化氛围和农民的家乡自豪感。
而一些县则有意识地绕开了复制城市的道路,户县的做法无疑具有鲜明的特色。
“陕西文化第一村”的新探索
作为著名的“陕西文化第一村”,东韩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充分结合自身特点,以生产发展和乡风文明为突破口,利用 “农民画之乡”的优势,发展旅游农业、绿色农业,建设成了集生活、文化娱乐为一体,远近闻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
东韩村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农民画村,著名的户县农民画即源于此,目前,该村有农民画作者30余人。而东韩村的经济也主要是靠农民画带动的。
村党支书史可训说,农民画是他们的一个招牌。作为陕西一个特色画种,农民画以它粗放的线条、大胆的用色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人喜爱。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来观看农民画,具有前瞻眼光的东韩农民开始经营农家乐和其他服务行业,他们留住了参观者,也留住了财富。
2006年东韩村被列入西安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利用这种优势,该村提出了“进农家院、看农民画、体验农村生活”的思路,组织动员该村妇女办起了“农家乐”,目前,该村有“农家乐”旅游接待户78户,村妇女平均月收入800元以上,这已成为农村妇女增收的主渠道。
东韩村以自己独特的别墅式居民建筑、著名的农民画乡、价廉物美的户县风味“农家乐”饭菜,形成了“东韩村”一日游的三大亮点。并最终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中的典范村。2007年该村农民人均收入已达4500元,在全县居于前列。
东韩村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独辟蹊径建设新农村等方面的做法,对于许多落后地区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后寨村的别样发展思路
户县余下镇后寨村至今没有分田到户,多年来仍旧延续着以村民小组为单位集体劳动记工分、年终大队统一核算分红的集体经济模式,村集体企业也与农业一起实行统一管理,这使得后寨村能够在建设新农村浪潮中独树一帜。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后寨村以工业为支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兴办社会公益事业,逐步形成了玻璃制造、交通运输、楼板预制等支柱性产业,走上了工业富村、多种经营富民、全村共同富裕之路。据介绍,后寨村现有农户352户1305人,耕地1200亩,村办集体企业6个,固定资产3800多万元。2006年全村生产总值6400万元,其中,玻璃厂等6个企业实现总产值3000多万元,向国家缴纳税金236.5万元。
该村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对工业的投入,目前已建成玻璃厂、发电厂、预制厂、回收公司、浴池等6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个。后寨村党支部书记张志武深有感触地说:“6家企业全部盈利,玻璃厂和预制厂一星期就可实现产值60多万元,这都是集体办企业的优势体现。在资本运作方面,各企业间也可以相互支持。”
这些集体企业在取得自身良好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一批配套服务产业的发展。个体经济的蓬勃发展把“先富”和“后富”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集体经济是支柱,工业发展唱主角。
20多年来,后寨村始终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农村的发展思路,先后在农业上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并购回农业机械61台,农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农田水利设施配套齐全,农业生产连年丰收。投资162万元铺设水泥街道、安装路灯、修建水塔、浴池、办公大楼和灯光篮球场。村民在澡堂洗澡和使用自来水一律免费,就连盖楼房的楼板也由村上免费供给。
张志武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后寨村将继续坚持走集体化道路,组建企业集团,扩大企业规模,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竞争力,在继续保持工业反哺农业、稳定农业的同时,逐步改变农业投入,直至实现农业的盈利。相信通过经济上的大发展,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建设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一个民营企业的大胆尝试
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应该怎么推进?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欠发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袁钢明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而户县的新农村建设路径,让袁钢明觉得“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尽管户县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但收入远不足以达到“生活宽裕”的程度,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经过实地考察调研,袁钢明认为新型畜牧业是户县的一条出路。尽管当地也有发展畜牧养殖业的传统,但大都是家庭分散养殖,质量管理跟不上,市场销售处于自然状态,必须扶持一些龙头企业,形成养殖规模,发展新型畜牧业。
这时,陕西现代田园奶业有限公司进入了袁钢明的视线。从2004年该公司成立到现在,立足于户县的实际状况,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带动了一方百姓致富。
据介绍,田园奶业实行奶牛犊托养,把牛犊低价卖给农民,并免费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如奶牛养殖培训、防疫和一些常见问题的应急处理等,农民把牛按标准养大后,企业以高价回收,确保了农民利益的最大化。而对于奶牛吃的牧草,田园奶业则实行定向种植,定向收购。
田园奶业总经理史家铭表示:“希望田园奶业的成功,能够引导贫困村民养殖奶牛,或者为他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对此,我充满信心。”
“一村一品”助推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随着一个个新农村的崛起,户县适时地提出了坚持“有进有退”的分类指导原则:一是对资源优势不明显或市场空间不大的产业采取“放”的办法;二是对传统的基础性产业注重提升质量;三是对既有资源优势,又有市场需求的优势产业采取大“抓”大发展的方针;四是对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采取“扶”的政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劳动力分化转移。
在此基础上当地政府还确定“一村一品”重点扶持的规划,把果业、瓜菜、食用菌、苗木花卉、特种种植业;鸡、猪、牛及特色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商贸旅游、手工业等作为重点扶持产业发展。
2007年,户县财政还拿出30万元,设立“一村一品”发展专项资金,用于示范村扶持、新品种引进、技术培训和工作奖励等方面,并将通过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信息进村工程的实施,组织引导群众学习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农业实用新技术,不断促进农民更新观念,适应市场规律,使他们成为发展“一村一品”的主力军和行家里手,力争到2010年,全县发展“一村一品”示范村100个,推进村400个,使“一村一品”成为强大的助推器,推动户县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
户县新农村建设的明天
户县县委书记夏俊山表示:“我们提出要把户县打造成中国第一画乡,一方面是指要继续打造户县农民画的招牌,使户县成为农民画的‘画乡’;另一方面,也是要把户县建设成为风景如画、山水人文交相辉映的‘画乡’。”
关键词:益阳;特色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bstract:YiYang;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Socialist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Key Words:The paper analyses the existing problem and the important meaning of developing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 YiYang;and then offers some suggestions about how to develop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for the socialist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发展特色农业对益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特色农业,是指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以独特的农业资源为基础,以具有明显区域特征和特殊产品品质的农副产品为核心,经过扶持、培育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市场影响力,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现代化高效农业。发展特色农业,对益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发展农业经济
发展特色农业可以迅速的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农业生产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农村现有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发展特色农业要求农业生产现代化,实现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专业化、市场化和规模化,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1.2扩大农民就业
发展特色农业可以就地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特色农业要求农业生产产业化、规模化深度生产,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发展特色农业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人才资源配置效率,释放了一部分劳动力,同时因为产业链的延伸和拉长又增加了不少就业岗位,进而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使农民足不出户便可就地就业。发展特色农业还扩大了劳动密集型的园艺、环艺、畜牧、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的规模,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
1.3保护农村环境
发展特色农业就是有效保护和利用农业资源,按照“原生态、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的思路,统筹农业产业发展布局,改变农村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保护基本农田等自然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就是推行清洁生产,不用或者少用农药、化肥,避免污染耕地,降低土壤质量,从而确保耕地等资源的永续利用;发展特色农业同时也是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环境。发展特色农业对农村土地、水源、种子、肥料、药物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统筹考虑,深度利用农村种植业、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和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城市工业及乡镇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使农村的生活生产环境得到改善。
2 益阳市发展特色农业存在的问题
2.1龙头企业带动不明显
虽然益阳市现有克明面业、口口香米业、益华水产、益阳茶厂等一批装备先进、产业关联度大、外向度高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项目,全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131家,但是这些龙头企业存在生产规模小,管理水平低,辐射带动能力差等不足。由于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关系,农民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和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等一体化服务实体少,导致特色农产品产业化难以形成规模,市场竞争和辐射带动能力差。
2.2规模效应作用不突出
主要表现在特色农副产品优质化、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集中连片发展规模,没有打破行政界限布局,生产基地、农户与加工企业脱节,其根源在于形成的小生产难以集中优势资源,规模化生产,生产效率无法提高,产量有限,难以形成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第一车间,无法延伸产业链条, 加工能力受到原料的限制,经济效益无法彰显。
2.3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
市场设施落后,市场观念不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化交易手段有待完善,另外终端市场网络不健全,竞争仍处于无序状态。除黑茶专业市场外,未建立水产、粮油、竹制品等专业市场,缺乏中小型市场,绝大部分是农贸市场,布局不合理,对农户和收购网点的带动力不强。
2.4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强
益阳市农副产品的加工主要以粗加工为主,其附加值较低,市场份额重的名优产品不多。比如,黑茶产业的发展链条上已经建立了以白沙溪、中粮、益阳茶厂为首的黑茶制造厂,但总的来说规模不大,未形成强有力的市场影响力,作为中国黑茶之乡,却没有形成远近闻名的核心品牌,精深加工能力有限,且绝大多数黑茶家庭作坊设备简陋、方法原始,生产出的黑茶质量无法保证,市场上的黑茶产品更是鱼目混珠,让消费者无从下手。
3 发展特色农业,推动益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1编制特色农业发展布局规划, 统筹全市特色农业发展
首先益阳市政府应当依托本地特色优势自然资源,因地制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统筹特色农业发展,编制符合本市市情的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引导各地、各部门和相关行业贯彻实施。其次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多渠道、多形式收集国内外市场供求情况、价格、技术等优势信息,把握市场供求情况,及时调整发展项目和发展规模。
3.2 提高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延伸特色农业产业链
特色农业要保持其高效益性和高成长性,就必须大力提高品质,加快成为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近年来广受市场青睐、价格陡增。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另外加强与湖南城市学院等市内外科研院校联合,实行“产学研”对接, 组建特色农副产品研究中心、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研发试验中心、特色农副产品策划中心,大力改进特色农副产品,提高农副产品质量,提升精深加工技术,努力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再者要提升“ 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层次。以提高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为突破口, 加大技术引进,设备更新,逐步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3.3 培育特色农业龙头企业, 发挥规模辐射效应
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不仅可以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还可以增加就业和农民收入。目前,益阳市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面粉加工、大米加工、油脂加工等初级领域,今后应着重特色水产品、绿色蔬菜、竹制品等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精深加工产品。龙头企业是家庭经营、生产基地与市场联动的枢纽,是生产经营一体化体系中进行市场交换的核心。企业通过利益联动机制,能够使所合作互助的农户得到实惠,所以培育龙头企业,就是发展农业,帮扶农民。因此,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定要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竞争等方式,整合益阳市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将现有的克明面业、口口香米业、益华水产、益阳茶厂做大做强,并着力组建一到两个具有较强实力、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能及时根据市场状况引导农民调整特色农业生产,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的龙头企业,避免特色农业低水平重复开发和恶性竞争。
3.4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
农业清洁生产是实现农村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核心,也是农村环境建设的难点和重点。农业生产过程的内源性污染己成为农村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益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将农业生产污染的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与产业化增值结合起来,形成农业生态产业链。同时注意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而引起的农业污染与积累的问题,以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发展绿色食品。以无公害粮食、蔬菜、水果生产为主导,积极推广和研制先进栽培技术、高效有机肥料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引进推广可降解农用薄膜,控制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的污染与残留。同时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和水污染综合治理,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推动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开展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严格禁止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建设美丽家园。
3.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尊重村民意愿,突出地域和乡土特色,合理安排村庄建设、农田保护、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科学编制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合理引导农村居民点布局,免费提供经济安全美观、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善农村水利设施。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村集中式供水。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提高道路通达通畅率。加强农村能源改造,改造升级农村电网,大力发展沼气、作物秸秆及林业废弃物利用等生物能源和风能、太阳能。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向农民提供安全廉价的基本医疗服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来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发挥特色农业的辐射效应, 使农民在特色农业产业化生产、加工与销售各个环节受益。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积极鼓励农民用土地使用权、农产品、技术、资金等要素入股,采取合作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逐步与龙头企业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改变农民单纯作为原材料提供者的地位,使农民在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与销售环节都能够获得平均利润,才能真正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以特色农业发展带动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运动建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世元.从特色农业发展看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甘肃金融,2006,(5).
[2]鹿永华. 青岛市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08,(11).
[3] 张强.特色农业布局与发展规划研究—以益阳市为例[J].中外建筑,2011,(12).
[1]此文是益阳市科技计划指导性项目《益阳市特色农业规划研究》(2010jz45)的部分成果。
饮食是乡村旅游六要素的重要要素之一,它不但能满足旅游者基本的生存需求,丰富旅游者的旅游内容,同时也能迎合旅游者追求享受、体验新奇、回归自然的心理愿望。目前,饮食消费在旅游六要素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在国外旅游市场仅次于购物消费,在国内旅游市场已经超过消费购物而高居榜首。凉山州地处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全州总面积6.03万平方公里,有14个世居民族,彝族人口为166万,占全州总人口的42.53%,约占全国彝族总人口的23%。这里物产丰饶,植被茂盛,山川雄奇,美不胜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都十分优越,自古便是民族迁徙走廊的要冲,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千百年来,凉山彝族文化已经形成了一道独具地域文化特征的彝族文化风景线,倍受国内外旅游者瞩目。
一、凉山州彝族特色饮食文化旅游资源
彝族是一个在西南繁衍、发展数千年的一个民族,是西南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彝族特有的饮食文化。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在这里有完整的彝族特色饮食文化。
(一)凉山州彝族特色饮食文化的内涵和种类
饮食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礼仪、习俗、时尚等文化内容。彝族特色饮食是指植根于彝族聚居区(村寨)这一特定的地域,能激发人们产生消费动机并有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地方特有的或有一定知名度的彝族菜品、点心、饮料、餐饮原材料及饮食习俗、特色加工烹饪方法等。它本质内涵是对旅游者有较大的吸引力,同时与游客的饮食需求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二)凉山州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资源
彝族饮食规矩繁多但不缺乏文化韵味,凉山彝族饮食文化独具特色,内容丰富,主要有:
1.苦荞文化。世界苦荞在中国,中国苦荞在凉山。凉山州是中国苦荞麦最大的种植地,种植面积与总产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二。凉山彝族以荞麦为主食,一般将苦荞麦做成馍馍,可烧、可煮,可蒸、可炒。苦荞产于高寒山区,是纯天然绿色无污染的药食同源文化代表。苦荞麦被誉为“五谷之王”,三降食品(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富含多种维生素、18种氨基酸、粗蛋白、叶绿素及其硒、锌、镁、铬、钙等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其独特的营养成分是黄酮类物质。目前在凉山州已形成苦荞麦茶饮料系列、苦荞麦快餐系列、芦丁香菜系列和苦荞麦生粉系列等初具规模的产业。
2.肉食文化。彝族对“肉”有种复杂的态度,如果有客人来一定得“见血”(杀鸡、杀猪、杀羊、打牛等等),然后把肉做成拳头大小的“砣砣肉”,如果主人家杀了猪牛羊等大牲畜,客人可吃三块肉,如果主人家杀的是鸡鸭等家禽,客人则只能吃一块肉,甚至只喝一点汤,多吃肉会被认为是丢脸的事情,为人们所不齿,彝族谚语说:“肉是孩子吃的,酒是老人喝的”。彝族尤善烹制“砣砣肉”,将牛、羊、猪或鸡砍成砣状下水煮半小时后,捞出拌上辣椒、花椒、盐、蒜、木姜子等佐料即可食用。除了砣砣肉,彝族的特色肉食还有烤小猪、辣子鸡、射地(冻肉)、彝族风味血大肠、全羊汤、洋芋鸡、坛子牛肉等等。彝族菜的特色是鲜、嫩、脆、香,味美无穷,令人馋涎欲滴、乐而忘返。
3.酒文化。彝族多居住于高寒地区,酒在生活中非常重要,走访亲友要带酒,参加婚礼要送酒,参加丧葬活动也要送酒,参加宗教活动更离不开酒,就是去探视病人都要带酒。酒在彝族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几乎一切事情,都少不了酒。因此到处可以看到彝族喝酒的场面,但是彝族最看不起喝醉酒的人。彝族最正统的酒文化是“转转酒”,彝族没有强迫喝酒的习俗,有人敬酒要接下,但能喝则喝,不能喝的咪一口就可以往下传。目前转转酒、秆秆酒、坛坛酒已成为了凉山彝族酒文化的象征符号。
4.餐具文化。凉山彝族餐具大多为木制和皮制的漆器。凉山彝族漆器的造型特点是古朴厚重,餐具中的盘、盆、盔、钵和酒器中的“撒勒勃”、“莫耶”等均带有硕大实心的圈足,其色彩为黑、红、黄三色错综调配,间隔使用,色泽明快艳丽、粗放简略。基调是红、黄两色在黑漆底上形成鲜明的冷暖、强弱、明暗的对比,并形成一定的空间感,从而产生出和谐的韵律。此外,漆器的纹饰与图案中还潜存着彝人古老信仰,并有相关的神话背景。
二、彝族特色饮食文化资源在凉山州乡村旅游中作用
(一)乡村旅游活动离不开饮食。饮食在旅游六大要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饮食是旅游总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体旅游产品中一个重要的单项产品或服务,它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经济效益。旅游活动离不开吃,旅游经济离不开餐饮经济,饮食文化的深度开发能促进乡村旅游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彝族特色饮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从旅游文化的角度看,具有鲜明区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文化性的民族旅游饮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它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相关的旅游活动;它具有广阔的旅游市场和开发潜力,对异地旅游者有极大的吸引力,便于其参与、亲身体验异域文化的特征。
(三)饮食文化是凉山州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提高旅游活动的文化价值又能增加当地的旅游经济效益。对于地处西南偏远山区的凉山州来说,扎根于村寨的特色餐饮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特点,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最便捷的方式,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又一路径。饮食文化是旅游经济效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乡村旅游业的繁荣,必然会增加对餐饮的需求量,同时也为当地饮食文化创造了潜在的市场,提供相应的发展平台和空间,旅游业越发达,这种潜在市场就越大,饮食文化可能发挥的作用就越突出。只要看到这种内在关系,注重饮食文化的参与性,潜在市场就会逐步转化为现实市场,饮食文化就能在有效地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自身也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凉山州彝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开发处于初级阶段,文化韵味较弱。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一般都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初级阶段,即品尝旅游阶段,主要目的是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能够品尝旅游地特色饮食;其次是成熟阶段,即饮食健康双重追求阶段,主要目的是在旅游中既要品尝当地特色饮食风味又要达到营养保健的作用;最后是高级阶段,也就是必须在饮食中体现当地特有的礼仪、习俗、时尚等文化内容阶段,让旅游者产生复游愿望或者带来良好的口碑。凉山彝族饮食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以品尝为主,缺少相应的文化韵味,从业者一般都是简单地将特色菜品呈现给旅游者,缺乏应有的文化元素,没有展现凉山州彝族饮食特有的文化魅力,不能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参与性不强,刺激游客消费能力较弱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游客对旅游活动的参与愿望越来越高,在吃方面不在满足常规的“坐等”模式,而是希望自己参与到具体的饮食制作过程中去,达到调节身心、释放各种压力的高度娱乐状态。对于平时难得一见的彝族特色饮食制作,游客们的探求欲是非常强的。而凉山州乡村旅游餐饮市场能够为游客提供参与活动的项目较少,游客吃完就走,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多项消费。
(三)宣传不力、知名度不高
目前凉山州对乡村旅游宣传主要在旅游景点、景区和旅游线路上,没有把彝族特色餐饮产品看作是旅游六要素产品来宣传,从而导致凉山州彝族特色饮文化内涵的发掘和宣传都不给力,不仅使丰富的彝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不能转换为经济资源,很多彝族特色菜品至今“藏在大山无人知”,严重影响了凉山州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四)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饮食卫生较差
凉山州地处西南偏远地区,地形以山区为主,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彝族聚居区长期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客观上导致凉山州的乡村地区在道路交通、医疗卫生、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也不容易完善。同时到凉山旅游的游客多数来自大城市,他们对餐饮的卫生条件要求非常高。但是目前凉山州现有的彝族饮食餐厅、酒楼等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接待设施较陈旧,让大城市的旅游者望而退步。
四、凉山彝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在凉山州如何让特色饮食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使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彝族饮食文化资源更好的服务于当地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
措施:
(一)地方政府应把彝族特色饮食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之一来开发和扶持
饮食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它不但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同时也能促进旅游地经济的持续增长,在乡村旅游产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又一方式和重要手段。因此凉山州政府应从科学规划、开发保护、饮食人才培养、彝族餐饮文化挖掘、资金投入、广告宣传等方面给予引导和帮助,承担起地方政府应有的责任。同时对现有的彝族饮食餐厅、酒楼、彝家乐和彝家客栈等必须依靠政府政策保护和当地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使彝族特色饮食在当地经济经济建设中、在当地乡村旅游向高层次发展中、在当地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注重参与式饮食的开发,提升游客的综合消费能力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城市游客已不再满足于对乡村自然风景的观赏,而是希望在乡村旅游过程中获得一种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因此参与性饮食在旅游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凉山州彝族特色饮食应该摆脱以前提供成品让游客单纯品尝的模式,转移为大胆引入游客参与的模式,不断增加餐饮的趣味性、参与性和自制性,让游客对彝族特色饮食文化内涵的理解更深刻、更形象。如彝族著名的烧仔鸡、烤乳猪等,虽然原材料和制作方式都简单,但这一道原始的菜式,最能体现彝族饮食风俗特色,如果鼓励游客参与,可增强用餐乐趣性,丰富旅游内容,延长在乡村地的停留时间,从而拉动其他消费。
(三)借助于彝族重大节庆,大力宣传彝族饮食文化资源
凉山州可以通过彝族年、国际火把节、毕摩文化节等形式各异的彝族重大节庆活动,向旅游者直接展示、推销彝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改善其长期以来未被人们认识和利用尴尬困境,让饮食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凉山州新农村建设添薪加瓦。同时也可以利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广告宣传,让潜在旅游者了解凉山州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激发他们的出游愿望。
(四)凉山州彝族饮食文化旅游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文化旅游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文化资源能被永续利用是彝族文化产业可持续的基本内涵,强调彝族饮食文化资源既要满足当代人需要和愿望,同时也不能危及子孙后代。“一个民族的文化产业是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发展起来的,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文化资源的持续供给”2。这就要求凉山州政府及相关企业做好不可再生的彝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应以“凉山彝族文化研究中心”为轴心,组织、协调相关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彝族饮食文化的历史渊源、形成背景、影响因素、彝族特色等进行全面的挖掘、收集和整理,以便更好的保护和开发彝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
鹿乡文化是东丰县文化建设的特色和重点。东丰县是我国较早的人工驯鹿基地,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与魅力的鹿乡文明历史和鹿乡文化传统。县委、县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鹿乡文化为依托,以农村文化建设为已任,积极探索如何使农村文化融入市场经济中的途径,寻找文化与经济的结合点,使文化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建设。为此,今年县委先后两次召开常委会议,围绕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目标,就如何做好“鹿乡文化”这篇文章进行专题研究,从大局和长远着眼,制定了《东丰县“鹿乡文化综合开发”总体规划》,明确了以创建具有东丰特色的大文化为目标,以开发文化产品为目的,着力实施开发鹿乡文化系列工程,进一步包装东丰、宣传东丰、推销东丰、发展东丰,塑造东丰新形象,增强东丰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任务就是实施6大工程:文化建设工程重点是出版纪实文学《神州鹿苑》、《中国东丰农民画》画册,《知我鹿乡爱我家乡》中小学生课外读物,制作《春满鹿乡》电视专题片,举办鹿乡文化节等;鹿乡新风工作重点是结婚新人植纪念树、婴儿落户植希望树,建立集体婚礼服务中心,开发公墓等;设施建设工程重点是设置县标和城镇雕塑,开发鹿乡文化天桥灯一条街和鹿产品一条街、建立展馆等;旅游开发工程重点是开发南照山、横道河水库、三合渡假村、扎兰芬围民俗文化园等5处旅游景点;广告开发工程重点是在东丰镇内外设置具有现代化意识和高科技手段的广告牌;鹿产品开发工程重点是依托“神州鹿苑”和“马记鹿茸”的知名度,开发鹿产品品牌,发挥名牌效应。这些工程预计总投资约2亿元,完成30个文化经济项目建设。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今年,为了进一步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我县由政府“埋单”,为农民演戏75场,放映电影2249场。还举办了春节晚会、鹿乡大舞台歌手大赛、大秧歌比赛、元宵花灯展、五一“劳动者之歌”、“知荣耻,树新风”广场文艺演出、宣传《治安管理法》小品专场、“廉政之声”文艺专场、科普大集、书画摄影展览等10余次大型文化活动,中老年秧歌队、京剧票友协会等各类民间文艺社团日趋活跃,民间艺人在全国和我省纷纷获奖。
二、完善机制,打造地方特色文化新格局
地方特色文化是地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标志。农民画是我县重要的特色文化品牌,在全国享有盛名。东丰农民画历经百年,以关东民俗为养分,以现实生活为源泉创作了大量的形象质朴、色彩明快、构图饱满、凝重和谐的农民作品。当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东丰农民画事业蓬勃发展。1988年东丰县首批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2008年东丰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9年东丰农民画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东丰县被中国美协评为“中国十大农民画乡”。县政府也始终把农民画创作队伍和骨干作者的培养作为推动东丰农民画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举措,坚持给地位、给荣誉、给待遇、给条件。自2000年起,先后制定出台了《东丰县鹿乡文化综合系列开发工程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民画发展的实施意见》、《东丰县农民人才奖励办法》和《东丰县农民画专业人员职称评骋办法》等配套完善的政策措施。陆续聘用、录用了21名农民画骨干作者为国家事业单位干部。为加快东丰农民画产业化步伐,县政府于2010年建设了东丰农民画发展基地――“东丰・中国农民画馆”。画馆占地10000平方米,总投资3580万元,2011年10月投入使用。画馆建设以来,免费接待前来考察、学习、参观20余万人次,举办各种展会10余次,培训骨干农民画作者100余人。2012年9月8日,“2012年辽源东丰・中国农民画艺术节暨全国农民画展览”在东丰・中国农民画馆成功举办,本届艺术节,共有31个省、134个市县1000余名农民画作者参与,开创了东北地区举办全国农民画艺术节的先河。同时,组织1988名中小学生共画农民画,挑战世界最大规模艺术课,成功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东丰农民画已成为吉林省的文化品牌,东丰县也因此被第三届吕国巧取节庆创新论坛评为“2012最具投资发展潜力文化旅游县”、被中华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评为“2012文化生态旅游县”。目前,东丰县农民画创作队伍已经达到52000人,其中学生作者40000余人,在农民画方面有收入的5000余人,能独立作画的2000余人,骨干作者400人,知名作者40人,东丰农民画已有580件作品获国家级奖励,185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600多件作品被联合国和世界知名美术馆收藏。东丰农民画多次在瑞士、日本、德国、、阿根廷、印度、斯里兰卡、新加坡等国家和联合国展出。
三、打造品牌,创造民间艺术繁荣新机遇
民间艺术是农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展示平台。民间艺术根植于农民,农民需要民间艺术,农民也能够传承和创新民间艺术。县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文件中肯定了民间艺人的作用和民间艺术的功能,确定了大力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项目的任务和目标,激发了民间艺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近年来,75岁的民间微雕艺人王秉正先后参加了“吉林关东热闹节”、“河南郑州绝技艺博会”、“山西太原艺博会”、广交会等全国性才艺展示,2005年8月,被省文化厅授予“吉林省民间(微雕)艺术家”称号。65岁的马国臣以其踩刀提重(赤脚踩刀刃,双手各提一桶水,口中叼起一桶水)、钢筋刺喉、传统魔术满台献彩等参加省“关东热闹节”并获“民间绝技高手”称号。81岁的徐仁智的书法作品勒石存世于河南郑州的“黄河碑林 ”、辽宁铁岭的“中国观音阁碑林”、山东潍坊的“国际艺术碑林大观圆”和湖北鄂州的“元极碑林”。70岁的杨树有自1963年以来,在吉林、辽宁、黑龙江美术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和杭州西泠印社出版年画80余件110余幅(含四条屏)。65岁的吴强稼以鹿乡人物和历史为素材,创作出版了《解方将军传奇》、《皇家鹿苑传奇》等5部长篇小说。三合乡的“刘家唢呐班”、南屯基镇的“关家唢呐班”还上中央和吉林、浙江电视台。目前,以记述民间艺人坎坷经历、保护民族文化记忆的《中国鹿乡民间艺术人物・关东风情关东情》和《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吉林东丰卷》两部书已经编辑完成出版。农民画、漫画和民间文学被省文化厅誉为东丰文化“三绝”。
民间艺术活动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民参与文化活动,自办文化项目的人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全县有农民电影放映队13个,小剧团8个150余人,文化大院229处,村村都有秧歌队、广场健身舞队伍,并有剪纸、绘画、微刻、根雕、舞蹈、纺织、泥塑、儿童画等多个艺术活动组织。我们相信,这种文化活动不会是昙花一现、稍纵即逝的文化现象,而是与农民生存活力和生活质量相生相伴与时俱进的文化潮流。
四、创新商机,促进文化产业新发展
平坦的水泥路向大山深处的村庄延伸,一座座农家新居在绿树鲜花掩映下熠熠生辉。清澈泉水流尽万户千家,条条银线传递着八方致富信息。靖宇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大胆探索,重点突破,典型示范,形成示范村全力挺进,重点村大力推进,一般村积极跟进的新农村建设新格局。使得全县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走出了一条富有靖宇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新路子。
靖宇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麓,松花江上游。全县幅员面积3094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111个行政村、203个自然屯,总人口1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0043人。靖宇县原名蒙江县,1946年2月为纪念在此殉国的杨靖宇将军易名靖宇县。靖宇县拥有丰富的矿产、特产、旅游资源,优质矿泉水驰名中外;参、蛙、菌、药、绿、林等特产业构成了靖宇的主要支柱产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杨靖宇将军殉国地、松花江、火山矿泉群地质公园最具代表性。在拥有硬资源的同时,软实力也在不断提升,拥有的“中国矿泉城”、“中国西洋参之乡”、“国家火山矿泉群地质公园”、“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最具特色旅游胜地”、“中国矿泉饮品第一县” 和“最具发展潜力魅力县”七张国家级“名片”。依托这一“软”一“硬”两种资源,通过打造“长白山门户”这一目标,重点建设松花江旅游度假区、靖宇红色文化旅游区、国家火山矿泉群地质公园三大景区,使靖宇县成为以抗联文化为底蕴,以个性化、综合化和时尚化的现代服务业为依托,集特色接待、旅游集散、文化产业和全民休闲为一体的名符其实的“中国最具特色旅游胜地”。
2006年省政府确定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国家审计署驻长春特派员办、吉林省交通银行、东北师范大学为靖宇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省级帮扶部门。自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帮扶工作,多次向省级领导和帮扶部门汇报、协调帮扶工作。索维东、张金锁检察长以及省级帮扶部门的多位领导多次深入到靖宇县省级推进村镇和扶贫村实地踏查指导帮扶新农村建设。2006年以来,省级帮扶部门共累计帮扶协调和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4425余万元,帮助解决了靖宇县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有力地促进了靖宇县新农村建设。
市委、市政府及各帮扶部门领导多次到靖宇县调研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市、县两级帮扶部门共投入新农村建设帮扶资金和捐助物资折合现金共计1950余万元。各级帮扶部门投入的资金和物资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村屯环境整治、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扶贫助困等,进一步加快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速度。
为了学习借鉴先进工作经验,扎实推进靖宇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县委、县政府组织县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主要领导先后到江西赣州,河南郑州,山东淄博、寿光、威海,辽源、通化等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进行考察学习,为指导靖宇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长期以来,靖宇县一直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靖宇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结合靖宇农村实际,提出“三化二建一提升”总体工作思路,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为目标,重统筹、强基础、抓投入、上项目、增收入、惠民生,以实现靖宇县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相互促进,相互交织,特色产业园区、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协调,相得益彰。整合各项涉农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强化领导包保和部门帮扶及派驻指导员,完善工作协调配合机制。2006年以来,靖宇县通过整合资源、捆绑资金,共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94000余万元,县级财政共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8800余万元,进一步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从2006年起,靖宇县开始由副县级以上领导牵头、部门联合包保省、市、县、乡四级试点村(镇)、推进村和示范村建设,按照多对一,一帮多多年不变的要求,建立帮扶工作机制。并从全县各部门选派政治素质好、组织观念强、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派驻到各级试点村(镇)及推进村,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县委、县政府以新农村建设工作统领“三农”工作,要求各乡镇和部门(单位)将此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并重点表彰新农村建设工作。靖宇县新农村建设在组织领导和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均有了可靠保证,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局面。县委、县政府每年都组织全县各部门、各乡镇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拉链式检查,对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和部署。
靖宇县农业的优势在资源,出路在特色,打资源牌,走特色路。产业追着资源走,资本围着资源转,这是靖宇人的不懈追求。大力发展资源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统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重点加快以“两参”、林下参、五味子、平贝母等种植加工为主的长白山现代中药产业园区建设。在不断强化、规范化、标准化基地建设的基础上,突出龙头带动,推进精深加工,整合品牌资源,规范生产流通秩序,充分发挥靖宇县的区位、人脉等比较优势,积极为同仁堂、修正、中国医保、中科孚德、炳华、通宝、东北虎等知名企业产品研发和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条件和服务,全县形成以人参为主的北方中药材加工的产业集群,大力开发人参药品、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条,整体提升靖宇县人参产业的竞争力。加快以食用菌、蓝莓、山葡萄、山野菜种植加工为主的绿色山珍食品产业园区建设。县农业产业化继续按照“抓龙头、带基地、兴产业、富农户”的方针建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全县省级龙头企业达到5户,市级龙头企业20户,农村各项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规模化农业产业化基地发展到15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到35个。全县“两参”留存面积稳定在200万平方米,林下参达到51500多亩,食用菌栽培达到220万平方米,蓝莓种植面积达到2000余亩,中药材种植达到29500亩,山葡萄种植达到5000余亩,梅花鹿存栏8000只,特种野猪饲养达到8500多头。
在农业产业化推进过程中,靖宇县委、县政府采取“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整村推进”的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已形成以白江河村为代表的林蛙养殖、以富阳村为代表的长白山特种野猪养殖、以胜利村为代表的大棚蔬菜、以清泉村为代表的山葡萄种植、以南阳村为代表的中草药种植、以珠宝村为代表的香瓜种植、以西头村为代表的食用菌种植、以龙东村为代表的人参种植、以三合村为代表的蓝莓种植等各类专业村47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42.3%;形成各类专业户4130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22.9%;各类主导产业从业人员发展到11000多人,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提高。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民生是新农村建设根本所在。靖宇县于2005年就开展了“四通一改造”,截止到2009年底,全县111个行政村已经全部通水泥路,已有163个自然屯通水泥路,共修筑农村水泥路675公里;已有108个行政村通自来水;111个行政村全部通有线电视;已有107个行政村通程控电话,全县所有行政村都能够使用移动电话,全县所有行政村和自然屯已通电,已在8个乡镇27个行政村建设户用沼气池1683个。从2006年开始至今,靖宇县在财力紧张的条件下,配套823.6万元资金,实施了农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共改造泥草房4471户,建设新式农居341户。赤松乡岗顶村和蒙江乡丁小山村长期以来交通不便、道路泥泞,严重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村民居住条件非常落后。县领导非常关注民生问题,审时度势,利用农村泥草房改造有利契机,异地新建,完成了两个村的整体搬迁工作,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县领导十分重视村屯环境整治工作,多次带领各部门到村屯,特别是对“三线”村庄进行环境整治工作,并研究制定了领导包保、部门帮扶、村民参与的村屯环境整治工作机制。实施中以整村推进为主要模式,以改善农村人居条件、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为建设重点,凝聚各方面力量,集中打造几个精品村。每个村都由县政府出资配备垃圾箱,建垃圾场,由专人负责垃圾集中清运,集中处理,按照乡镇区域分布合理配备排污车,统一清理生活污水,彻底解决农村脏乱差现象。县政府整合捆绑各项资金12700万元,修建围墙(栅栏)16500余延长米,修砌边沟21000米,改建卫生厕所3000余 座。新修文化广场35200平方米,建设完成98个村的信息服务站。通过几年来的新农村建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靖宇县还把提高农民医疗水平做为一项重点,努力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5.88%,参合人数为57568人,受益人数为34257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442人,人口出生率为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