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应急管理制度

应急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应急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应急管理制度

应急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一.消防控制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消防控制室的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二.消防控制室实行每日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应通过消防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持有初级及以上等级证。

三.消防控制室值班每班工作时间为8小时,每班人员不少于2人。值班人员应当在岗在位,在对火灾报警控制设备进行日检查、接班、交班时必须填写《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表》的相关内容。值班期间随时认真记录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设备的运行情况。

三.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确保正常工作状态下,消防设施及其相关设备的电气控制装置处于自动控制状态,严禁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联动控制的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设置在手动控制状态。其他消防设施及其相关设备需要设置在手动状态时,应有火灾时能迅速将手动控制转换为自动控制的可靠措施。

四.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接到报警信号后,必须立即以最快方式确认。火灾确认后,必须立即将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开关转入自动状态(处于自动状态的除外),同时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并立即启动单位内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同时应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

确认属于误报时,查找误报原因并填写《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表》。

五.消防控制室工作人员应按时上岗,并做好交接班工作,接班人员未到岗前交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六.消防控制室工作人员应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不得脱岗、替岗、睡岗,严禁值班前饮酒或在值班时进行娱乐活动,因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到岗的,应提前向单位主管领导请假,经批准后,由同等职务的人员代替值班;

七.消防控制室的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标志,消防控制室内应设置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并配备通讯联络工具;

八.严禁在消防控制室内存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严禁堆放与火灾监控、预防、扑救等无关的物品或杂物,应保证其环境满足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控制室工作人员应确保室内卫生清洁、空气清新;

九.严禁非控制室工作人员进入消防控制室。

消防控制室火灾事故处理程序

一.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在接到火警显示后,应保持镇定、不得慌乱,并按照相应的处理程序进行工作。

二.消防控制室火灾事故紧急处理程序:

1.接到控制设备报警显示后,应首先在系统报警点位置平面图中核实报警点所对应的部位;

2.消防控制室安排一名值班人员或通知保卫人员迅速携带通讯工具和灭火器材赶到报警部位核实情况,另外一名值班人员留在控制室内随时准备实施系统操作;

3.值班人员和保卫人员现场核实报警部位确实起火后,应立即通知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员要马上将系统联动控制装置调整到自动状态,并立即拨打电话“119”,向公安消防机构报警,说明发生火灾的单位名称、座落地点、起火部位、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并按排相应人员到集团路口接应。

4.报警后,要立即向单位领导汇报,请示相应的处理措施。

5.报警后,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利用火灾事故广播系统通知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组织疏散和自救工作;

6.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员要监视系统的运行状态,视情况启动相应的消防设施,保证火灾情况下自动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

三、消防控制室火警误报处理程序:

1.接到控制设备报警显示后,应首先在系统报警点位置平面图中核实报警点所对应的部位;

2.消防控制室领班派一名值班人员或通知现场保卫人员持通讯工具和灭火器,迅速赶到报警部位核实情况,领班留在控制室内随时准备实施系统操作;

3.值班人员或保卫人员在现场核实为火警误报时,应及时通知消防控制室,留在消防控制室的领班应将系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并在值班记录中对误报的时间、部位、原因及处理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

4.消防控制室领班应及时将系统误报的原因及处理情况向上级领导汇报。

四.消防控制室工作人员应熟悉火灾事故紧急事故处理程序,并应定期进行演练,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应急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一、企业规章制度定义

企业规章制度,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并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制定的,明确劳动条件,调整劳动关系,规范劳动关系当事人行为的各种规章、制度的总称,也称为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内部的“法律”。其一般表现为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劳动纪律和奖惩办法等,其主要内容包括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等。

二、企业规章制度管理常见误区

一是制度不合法,很多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只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利益,而未考虑合法性,制定出来制度与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相抵触。如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不执行年休假制度、工资中含加班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等。

二是未通过民主程序和公示程序。有的企业高管自己“闭门造车”,不征求职工民主意见,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规章制度也不公示。

三是制度缺乏实用性、操作性。有些企业移花接木,生搬硬套其它公司的规章制度,造成制度实用性差,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困难重重;有些企业的规章制度缺乏全面性,预见性,规章制度常出现空档和错位,发生问题后找不到执行程序和依据,应急式建立规章制度色彩严重;有些企业规章制度条款表述模糊、笼统,不具有可操作性等等。

四是执行力欠佳。实践中有些企业虽具备较为完善合法的劳动规章制度,但不按章执行,或以企业领导意旨行事,或在执行过程中偷工减料,减少必要的处理环节,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致使企业规章制度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五是规章制度执行中不注意证据收集和保全,发生劳动争议时,临时补全证据资料,造成证据缺失而败诉;

三、企业规章制度管理误区的危害

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管理中的误区,常常会给企业管理带来极大危害。一是易诱发劳动争议发生,企业或将面临行政处罚、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二是造成员工流失,劳动者可单方解除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金。三是影响企业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成效,阻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三是影响企业的劳动关系的和谐,造成劳资关系紧张,损害企业的社会形象。四是影响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

四、企业规章制度管理误区的应对技巧

1.目的明确。制定企业规章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规范劳资双方的行为,保证企业正常运营,进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惩罚仅仅是管理、激励员工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在制定企业规章制度时要注意规章制度的激励功能,而不应过分突出其惩罚功能,避免事与愿违。

2.依法制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有经营自,但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任意制定内部劳动规则。企业规章制度要依法制定,要保障职工各项劳动权利得以实现,不得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定,不得借口强化管理,损害职工的合法权益。应特别注意:

一是主体合法。规章制度制定的主体应该是企业,即便是企业的某个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为防止效力风险,最终应以企业名义。

二是内容合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有助于企业实现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但企业规章制度有效性首要条件是合法性。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内容如果不合法,则会导致受到行政罚;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法律不认可;劳动者可单方解除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金等等风险。

三是程序民主。企业在规章制度制度过程广泛听取劳动者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用人单位应当尊重工会和劳动者提出的意见,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对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可采取劳动规章制度集册、企业内部网、宣传栏等适当方式,及时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同时注意保存规章制度公示的证据,以备日后发生纠纷之所需。

只有符合上述三个要素的企业规章制度才是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才能作为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依据。

3.注意制度科学性、合理性。制度的生命在于运行,不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制度也不具有操作性,就如同废纸一堆,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制度科学性、合理性应把握如下几方面:

一是制度的实用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在对企业的规模、发展阶段、经营目标等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企业规章制度,而不应照抄照搬其他公司的规章制度,与实际情况脱节。

二是制度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合理预测制度实施可能遇到的阻力,尽可能考虑到各方面可能情况,做到有章可循。

三是制度的条款表述简洁、清晰,通俗易懂,不产生歧义;条款前后内容一致、不矛盾,符合逻辑规律。

四要注重责、权、利明晰,特别是对《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未明确的项目进行量化,对违反制度或未达到制度规定的要求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以避免只有禁止而无责任(罚则)的条款。

五是注意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条款的衔接,防止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之间发生冲突。

六是对难以穷尽事项适当运用兜底条款,用技术性术语概括规定,以增加规章制度的覆盖性和灵活性;

4.注重制度执行力建设。再好的制度也不会自行运行,必须有执行的部门及监督部门,否则规章制度会成为锁在抽屉、挂在墙上的装饰和摆设。企业在实施规章制度管理中,明确制度执行部门和监督部门,并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一是在执行对象上,对事不对人,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二是执行时间上,前后一致,防止前紧后松或忽松忽紧现象;三是在执行空间上,要防止执行制度走样,人为削弱制度的严肃性。

5.加强制度管理文本化建设,在制度的制定和管理中注重资料、证据的留存。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可采用会议纪要、讨论情况、公示录像、员工签名等方式保存证据,在执行规章制度过程中,对劳动者的违纪行为,如违纪员工的检讨书、违纪情况说明、政府部门的处理意见等进行证据保全,确保企业内部制度的合法性,提高企业规章制度风险防御性能力。

参考文献:

[1]姜能栋.如何将企业管理纳入法治轨道[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8,12.

[2]石先广.劳动合同法下的企业规章制度制定与风险防范[M].中国劳动出版社, 第1版(2008年4月1日).

应急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为了切实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推进我区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更加富裕、更加文明、更加和谐的新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经区政府同意,现就做好2012年应急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各镇办、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省应急管理办公室关于修订应急预案的通知》(陕应急办函[]21号)等文件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突出重点,细化程序,切实增强预案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同时,要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轮省级专项应急预案演练的意见》(陕政办函[]188号)要求,以提升应急组织能力、避险能力和自救能力为重点,年内组织开展1—2次群众参与度高、应急联动性强的应急演练,并在3月底前将演练计划以书面形式报送区应急管理办公室。区应急管理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指导镇办部门做好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和应急演练的组织实施等工作。

二、全面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各镇办、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完善应急救援组织网络。凡是尚未组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村组和社区,必须在3月底前全部组建完毕,并配齐配强必要的装备。同时,要加强对辖区企业、学校、医院等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帮助和指导这些单位组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并加强相关业务指导培训,适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救援演练,全面提升应急救援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另外,要依托共青团组织、红十字会和其他非政府组织,积极建立形式多样的应急志愿者队伍。

三、不断提高基层应急保障能力。各镇办、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在全面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陕政办发〔〕69号)的要求,不断加强应急物资普查和储备力度,合理确定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种和规模,确保及时补充和更新。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部门行业之间的应急联动机制,完善应急值守工作制度,加强信息搜集报送工作,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必须在第一时间将有关情况上报区政府值班室,确保事件能够及时有效得到处置。

应急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水利水电施工进度控制是整个项目安全可靠、节能优质的施工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进度计划的编制、优化、组织实施和计划控制与全面协调等控制管理行为,确保工程施工按照预定的计划进度进行施工建设和控制管理,不仅会影响到施工企业的整体形象口碑,同时还关系到整个项目施工建设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水平[1]。但由于水利水电项目特殊的工程特性,其施工进度工期的影响因素较多,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和纠正,则可能会引起施工进度工期一拖再拖,导致施工进度失控,严重影响工程施工高效优质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工程施工建设全过程中,在保证工程具有较高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合理优化施工进度,可以确保关键工期目标实现,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巨大利息支出和提前发电回收成本等,保证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按质、按期的竣工投运交付。

1 施工企业自身对水利水电工程进度的影响因素

施工企业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的承包商,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实施主体,工程能否按质、按时高效优质的完成,施工企业项目进度控制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1 施工企业资源投入与工程实际施工不匹配

在新市场环境体系下,公开招标和竞标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一些施工企业为了在激烈竞争中中标,往往采取“报低价以其低价中标”方式进行投标,加上企业自身负重较大,低价中标后,企业在资金紧张的条件下仅能维持项目的日常生产开支,导致其项目进度优化和扩大生产规模的能力不足。例如民用建筑中许多烂尾楼工程的例子屡见不鲜,施工现场所需的“人、材、机”配备与工程实际需要存在不匹配问题,施工设备老化陈旧、施工工艺技术落后、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不足等,直接影响到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内容和进度的高效落实,引起进度控制产生偏差,制约工程高效优质的施工建设。

1.2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缺乏系统性和合理性

一些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由于受传统“重项目承揽、轻现场管理”、“重质量管理、轻进度控制”等项目管理理念的制约,在施工进度计划和控制管理措施制度编制过程中,往往凭经验进行,很少深入到施工一线,编制出的进度计划存在华而不实,缺乏系统性和合理性,与工程施工实际不匹配,导致周周计划一拖再拖,月月施工计划内容完不成,有时只能完成计划内容的75%~90%,有的则还不到50%,严重影响项目施工进度控制质量水平,施工进度计划的随意性、不切实际性,给项目进度控制带来较大困难。

1.3 施工组织设计不完善,施工进度控制措施可操作性差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不完善、不科学和与实际不匹配,导致实际施工进度控制达不到工程实际需求。另外,施工进度优化和调整措施选择过程中,没有与工程实际施工方案、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相匹配,缺乏对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综合论证,导致进度控制和调整措施可操作性差,变动较大等,使项目进度不能有效处于“可控、能控、在控”的良好局面。

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高效优质控制策略探讨

为了确保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高效、按质、按期的施工建设和竣工投运,必须要结合工程施工实际进行有效施工进度优化和控制管理,不仅要明确施工进度管控目标和优化调整原则,同时还要进行施工进度控制资料的收集、记录和分析,采取甘特图法、进度前锋线、S曲线等进度分析法,进行实时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动态对比分析,找出施工全过程中存在的进度偏差,并采取合理进度优化调整,确保各分项内容和项目整体施工进度控制目标的实现。

2.1 建立完善全面的施工进度管控机构体系

施工企业应该严格按照施工合同要求,将打造“优质工程”作为主线,展开项目进度管控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体系建设[2]。通过精心施工组织和进度计划安排,高效优质施工,确保工程具有较高安全和质量,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实现工程施工建设的高效益。应结合工程特性,制定一系列与工程实际相匹配的进度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体系,合理确定各阶段进度控制目标,并明确各分项施工队伍的进度管理职责和目标,形成一套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保年进度甚至保整个工程总进度的项目动态进度控制管理体系。严格按照施工合同要求并结合工程特性,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确保整个项目施工进度不受资金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结合合理经济措施,如进度目标奖励制度等,根据分项工程内容的重要程度、施工难易程度合理设置阶段目标奖和最终目标奖等,通过形成一整套完善的考核和经济激励体系,确保项目工程建设施工进度目标的实现。

2.2 实地勘验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和进度计划目标

自然环境对水利水电工程进度控制影响非常突出,在施工组织和进度计划编制过程中,对工程施工实地环境进行详细勘验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对施工周围环境进行详细的勘查,并结合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等科学分析和预测施工中可能出现对进度控制不利的各种情况。要针对各种不利情况,结合工程特性和相关工程经验,制定详细、科学的应急处理预案,确保工程顺利施工建设。在进度控制方案和策略编制过程中,要采取合理措施和方法,力争将环境影响因素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合理安排各项工程进度和项目总工期及控制目标,确保施工进度方案具有较高可实施性、操作性和灵活性。

2.3 加强施工进度的监控与检查,及时采取合理方法进行纠偏

施工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完成完全同步在项目管理实际中难度非常大,尤其像水利水电工程这种工程规模大、投资资金大、施工工期长的大型工程,进度波动较大,必须对施工进度进行动态调控,以满足项目进度调控需求。施工企业在项目进度监管过程中,必须时刻结合工程施工实际情况,把握进度产生偏差的主要影响因素,认真分析并采取合理的方法措施解决进度调控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及时纠正工程中出现的各种进度偏差,合理优化进度计划和关键路线上的施工内容,确保施工高效优质顺利施工建设,甚至通过合理优化缩短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提高项目施工效益。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进度控制和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分项目进度目标相互制约等问题,要合理理顺各因素间的关系,实现项目进度控制管理的综合协调和总体优化,确保工程施工建设关键工期目标的顺利实现,保证工程施工建设具有较高的整体效益。

应急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民营中小企业追求绩效的过程也就是其生存与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制约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就外部因素而言,缺乏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即未通过ISO9000族标准体系认证是重要原因之一,造成企业在深度和广度上难以进一步融入全球市场,在扩大产品出口,增加对外服务方面失去很多机会。可见,促进民营中小企业加强ISO9000族标准及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满足其提高绩效需求的当务之急。为此,寻找ISO族与内部控制的耦合点,实现二者互相推动、相得益彰,对于民营中小企业节约建设成本,实施现代企业制度大有裨益。笔者试对ISO9000族与内部控制在目标与运行过程上存在内在的联系作出探讨,以在推进民营中小企业绩效建设方面提供一点借鉴作用。

一.ISO9000族与内部控制建设动因方面的内在联系

ISO9000族主要受到利益相关者的外部推动而产生,即由外力催生的。这一点可以从ISO族

产生的背景看出。ISO9000的诞生源于二次大战后美国的军用标准,美国国防部供应局向下属军工企业提出了品质保证的要求,要求承包商在实现合同的所有领域和过程中充分保证品质,如设计、研制、制造、加工、装配、检验、试验、维护、装箱、储存和安装等。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后来美国的这一经验很快被其他发达国家的军工部门所采纳,并逐步推广到民用工业中。概括讲企业利益相关者典型的期望或者需要具备共性特征,具体如下:

利益相关者

典型的期望或需要

顾客

产品质量

员工

职业/工作满意

所有者

投资收益

分供方

继续经营的机会

监管者

真实可靠的信息

社会

认真负责的社会体系

企业在提品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或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期望或需要,使所有受益者能从企业的绩效中得到好处,同时也必然会给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促进企业的发展。

与ISO9000族标准不同,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随着企业追求目标的努力而在企业中内生的。一般认为,近代内部控制产生于18世纪末期,当时美国的铁路公司为了控制、考核遍及各方的客货运业务,采用了内部稽核制度,由于效果显著,各大公司纷纷效仿。内部控制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逐渐从最初的自发性、无意识的阶段发展到自觉性、有主观目的性的阶段,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尽管两者动因的轨迹不同,但是殊途同归,最终的动因都表现为企业内部利益与外部利益的共同作用,民营中小企业避免“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两三年”的局面,需要与其利益相关者实现共生,与利益相关者合作,在合作中发展,实现“双赢”。

由以上动因分析可以推导出二者在建设目标上的内在联系。

二.ISO9000族与内部控制建设目标方面的内在联系

ISO9000族的总体目标是旨在达到顾客满意。即以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为最高标准。令顾客满意的过程仍然离不开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满意程度,因此,确定此目标仅仅代表了表象,其实质仍然隐含着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期望的含义。只是各方的期望可以集中于一个焦点来表述,即主要为顾客的满意。再看内部控制的目标,按照理论界公认的COSO 报告,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是1.营运效果及效率。2.财务报导的可靠性。3.相关法令的遵循。其中营运效果及效率目标,包括获利绩效及保障资产安全等目标。该目标包含两个方面即内部需求(第1项)和外部需求(第2和第3项)。

就我国当前经济大环境而言,主要侧重外部需求,这一点从《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及《独立审计准则》中界定的内部控制的目标可以明显看出。这主要立足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而制订。但是事实上,民营中小企业内部需求的动机更加强烈,主要是由于民营中小企业不存在复杂的委托人与最终人的关系决定的,它一方面想尽量逃避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表现为提供虚假信息减少自身义务如少缴纳税款,争取到的贷款不按期偿还,少支付员工工资及社会保障等。另一方面希望“讨好”利益相关者,尤其是顾客,因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支持,这是一个两难处境。由于每个企业都是市场经济链条上的一点,现代社会是建立在一个经济责任、义务及权利相互交叉的网络上,协调相互责任与义务需要将彼此信息恰当传递,如果经常有意无意中传递出错误或者虚假的信息,传递者最终必定脱离即定链条的轨迹,遭到淘汰。因此,为了生存与发展多数民营中小企业不得不选择协调内部需求与外部需求,最终必定也要去实现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期望的目标。所以尽管ISO9000族标准体系与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表述不同,但含义是一致的,这就为ISO9000族标准体系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

三.推进中小型民营企业ISO9000族及内部控制建设环境

建设环境一方面需要自身创造;另一方面需要利益相关者营造。环境的建设需要依靠企业自身的意识和努力,主要是经营者的意识。环境由企业管理者倡导,全体员工配合来共同营造,它决定了一个组织的基调,良好的环境不仅可以保障相关目标的实现,而且可以保证企业经营的绩效。环境是其他因素构建的基础,如果没有牢固的基础,其他因素即使是构建得再完美,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渗透ISO9000族及内部控制思想,逐步创造条件,最终形成一种企业文化,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民营中小型企业的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造成的企业在管理上的延续性较差以及生产和质量上的相对不稳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