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层民政工作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 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治文明的不断推进,党和国家对民政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民政基层服务工作是民政工作的核心,民政基层工作关系着基层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机关的形象和党的公信力。随着民政工作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基层民政工作的问题需要思考和探讨。要想将这些问题解决,还得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基层的工作建设出发,这样才能良好的促进民政基层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良好实施。
关键词 民政 基层 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在新时期下,基层民政工作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的民政基层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基层人员的不断努力,做好民政基层工作,在社会发展中更进一步发挥作用。社会在加速前进,基层民政工作也要适应时代的进步和要求,加快发展的步伐。基层民政工作的发展,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将社会的责任和群众的力量融合到一起,更有利地来开展基层服务工作。
一、基层民政工作的基本内容
基层民政是涉及内容较多,较复杂且比较繁琐的一项工作,各地方开展的基本业务有救灾救助,优抚安置,婚姻收养登记,殡葬等。为了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基层民政部门要不断拓宽各项业务内容,为低收入群体提供资金救济和物质帮助,为基层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社区服务,这些工作逐渐成为我国为基层群众提供民政服务的主要内容。这些业务的开展与基层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基层工作者要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忧”的工作理念来为这些基层人民服务。基层民政工作也有着非常大众化的一面,可以解决很多基层群众生活中遇到的实际的问题;也有着非常具有难度的一面,因为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时,它的解决方式有着一定的繁琐性。
二、基层民政工作中存在问题
(一)工作任务较为繁琐,人手较为短缺
随着民政工作领域的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基层民政工作成为一项较为繁琐复杂的工作,所以对基层工作人员的要求相对来说较为高一些,不仅需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有着相对较高的素质水平和交流能力,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使基层工作更好的开展。而基层民政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普遍的人手短缺的现象,这就直接影响了基层民政工作的进展。
(二)办公经费紧张,工作开展困难
经费是基层民政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障。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有很多的地方需要费用,物质方面的保障保证着民政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基层民政工作的落实,足够的资金保障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但在部分基层民政单位存在着资金不足的现象。这些情况在一些贫困地区更加明显的表现出来,一些贫困地区建设压力比较大,财政资金规模比较小,大部分资金都用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在民政工作上使用的比较的短缺,致使一些办公的设施无法有良好的提供,开展工作所需的必需品也经常得不到保障,这种现象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基层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足够的经费是开展基层民政服务工作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所以在经费和物资的使用上必不断总结。
(三)宣传力度不够,直接的影响了工作的效率
基层服务工作的宣传在工作顺利开展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民政工作的宣传依然是开展基层民政服务工作中的弱点。基层人民群众对基层民政工作的了解不够充分,这将严重的影响到很多相关政策的落实和实施。在这个科学技术发达的时代,宣传的方式是多样化的。为了良好的开展基层民政工作,必须提高基层民政工作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基层群众了解这项工作,这样才便于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管理体制不健全,人员流动频繁
从一些地区的基层工作状况来看,县市区的民政局对一些民政工作人员的编制和人事权都没有管理权,因为其都在所属的乡镇,所以很容易导致了民政工作人员更换的较为频繁,不够稳定。在一些民政单位中,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导致民政工作很难发挥其职能,安排的工作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工作质量也不能保证,严重地影响了各项民政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因为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所以相关的制度也不健全,缺乏规章制度的制约,工作中出现问题后,容易出现依赖和推卸的现象,给民政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从上述的各种问题综合来看,基层民政工作中还存在着基层民政工作人员队伍的薄弱性,造成基层民政工作的不好落实;救济资金和物质不能及时发放,这严重的影响了基层民政办公的正常秩序,并且影响了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基层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针对这些问题,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法,从而改善和提高基层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三、加强基层民政服务工作的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确立明确位置
随着中央越来越关注困难群体,发展民生事业,越来越多地增加民政部门职能,我国的基层民政服务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和繁琐。这就需要各个基层民政单位的领导明确基层民政工作的位置,深入了解到加强民政基层工作的必要性,从实行“三个代表”的角度,从政府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转变的角度等方面使之认识到做好基层民政工作的重要性,在他们的思想中对基层民政工作确立明确的位置。
(二)重视基层民政工作人员队伍的构建
专业的基层民政工作人员是开展整个民政工作的基础,是实现高效率工作的必须条件。要择优的录用基层民政工作人员,选拔一些处理能力强,热爱民政工作的人员来从事这项工作。加大培训、教育的力度,不断的提高基层民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适当减轻一些工作的负担,不再使他们再兼职一些其他的工作,从而形成一个轻松的工作氛围。培养现有人才是加快基层民政服务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对基层民政工作人员进项定期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操守,加强管理,使之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创建一直具有专业化水平、高素质内涵的民政基层工作队伍。
(三)明确工作机构职能
在开展基层民政工作的同时,要合理设立各个部门,并明确职责。为保证基层民政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上级民政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加强民政工作建设的相关规定,在基层民政单位中明确的确定工作机构名称、个人职责、规章制度、人员配备等等,使基层民政单位的机构逐渐规范。
(四)加强基层民政服务工作的宣传
随着网络时代的逐渐发展,人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和媒体来传递一些信息,而基层民政服务工作的宣传还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所以要加强对基层民政工作的宣传,得到广大民众的理解和支持是一项重要任务任。除了利用传统的电视、报纸等方式,还要充分的利用网络和现代科学给我们提供的一些便利,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对基层民政服务工作进行有效的传播,如微博、朋友圈等等各种途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民政服务工作是政府民生政策的落脚点,在许多方面都有发展和创新的要求。在基层民政服务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与挑战,我们必须对其予以重视,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全方面的解决,提高基层民政领导对基层民政工作在思想上的认识,建立一支专业的基层民政服务工作人才,将基层民政工作的机构明确的构建等等这些,对提升基层民政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宁.浅析转型期基层民政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民营科技,2016(11):252.
[2] 姚琴.我国基层政府民政能力提升路径研究[D].湖南大学,2012.
[3] 张秀鸿.浅谈如何开展民政基层工作[J].改革与开放,2012(20):37.
民政部门承担社会保障,社会组织管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会组织管理等多项社会行政事务,业务面广量大,且都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做好民政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有着基础性的作用。11月份至今,为进一步摸清全县民政工作现状,理清下步发展思路,我先后对全县11个乡镇的民政工作进行了广泛征求意见,主要调查了各乡镇民政所、民政对象,听取了包括相关部门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寻求新形势下民政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增进百姓福祉的新路子。
我们征集了各类意见对方67条,从中发现在民政业务领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主要有: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困难边缘群众脱离的预期变得列为遥远,城乡困难群众明显增多。如老年人、因病致贫者,这些群众都要求政府给予救助以改善生活;公众对乡镇公益设施的需求呼声越来越高,占总人口的14%的老年人及其家庭对养老设施和服务的需求相当迫切;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群众对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和支配更加关注,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见强烈,对基层政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民政事务日益繁重,基层民政工作存在压力很大,有待建立真正与业务工作相适应的民政工作机制和队伍等。这些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群众对共享经济发民成果的期待。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民政工作实际,民政部门将在“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上做好文章,为保稳促调,转型升级提供坚实保障,为我县经济社会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重民生,着力提高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的生活保障水平,保障基本民生,是民政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是要完善和深化城乡是低生活保障制度,稳步推进社会救助工作。我县当前农村贫困人口约22796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6%,其中农村低保对象20250人,五保对象2546人,是目前农村社会救助的主要对象,他们在制度内得到了相应的最低生活保障。今后我们将根据财政投入的实际情况,从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出发,加大救助力度,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同时适度扩大社会救助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全部纳入低保。近阶级会特殊重视新生生活困难家庭,城乡低保边缘群体和农民工家庭的实际困难:落实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及时救助生活一时陷入困境的苦难家庭,对低保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零就业家庭等重点予以关照。二是进一步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提高医疗救助的惠及范围和补助水平,完善及时救助,分类救助,按省里要求将危房改造工作做好落实好。三是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提高农村五保,城镇“三无”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保障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认真落实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尽快完善老年优待政策体系,继续推进敬老院服务,基本满足老年人居院养老的需求。四是推进优抚安置工作,保障优抚对象权益。继续开展“关爱功臣”“永保光荣”等系列双拥活动。继续完善抚恤优待和医疗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优抚对象生活与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同步发展。大力推进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建立重点优抚对想医疗补助即时结算制度。完善城乡一体化,退役士兵安置制度,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帮助退役士兵就业创业。
二、促稳定,着力加强城乡基层民主,社会组织建设。
一是发展城乡基层民主,发挥城乡社区功能,筑牢基层社会稳定平台。坚持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推进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利。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推进农村基层建设。二是推进社会组织有序发展,发挥服务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继续重点培育和扶持行业协会。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传达政策,反映群众心声,疏导社会心理,引导群众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的作用。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鼓励公益性社会组织对生活困难群体提供帮助;促进政府和社会组织,社会各阶层利益群体的和谐互动。加强执法监管。完善社会组织评估机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社会组织和非法组织,维护社会次序,促进社会稳定。
三、我县乡镇民政工作机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我县乡镇民政队伍秉承“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愁”的工作理念。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牢牢记住“解决民生、保障民权、维护民利”的核心职责;牢牢把握“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核心任务。,认真履行社会行政事务管理服务职能,提高社会保障效能,在化解社会矛盾、稳定农村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尊重与好评。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政职能的增加,基层民政工作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加强,反而随着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受到了严重的削弱。主要表现在:
一是机构建设缺位,基层力量薄弱。伴随着2006年乡镇机构改革,全面取消了乡镇民政办公室,改设乡镇民政助理员一职,且多为兼职。二是人员调整频繁,业务知识匮乏。熟悉和准确掌握民政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是干好民政工作的基础和关键。据统计,全县乡镇民政工作人员有17人参加过县及以上专业知识培训,未参加过任何形式培训的有9人、占乡镇民政工作人员数的34.6﹪、占乡镇总数的27﹪,形成了“上面守营房,下面流水兵”。由于乡镇民政工作人员频繁更换,业务知识匮乏,乡镇民政工作无连续性,其结果必是“一年忙到头,万事理不清”,严重影响了我县民政工作的正常运转。三是民政职能增多,队伍兼职过多。民政是为民之政,和谐之基。进入新世纪后,民政职能逐渐增多,尤以社会保障任务繁重。今年省政府实施的民生工程,大部分由乡民政所直接承办,至目前,我县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近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0250人,五保供养对象近2546人,年均发放各类民政优待抚恤、定补救助款物过百万元。随着社会保障措施的到位,民政服务对象、各类款物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眼下乡镇民政工作人员普遍兼任残联理事长,此外还要住村参与各项中心工作。人员过少,任务加重,兼职过多,势必对乡镇落实民政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深度和广度带来严重影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注定大打折扣。
四、加强乡镇民政机构建设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民政工作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民政所涉及的社救、优抚、低保、婚姻登记、殡葬改革、村民自治、社区建设业务,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社会管理,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加强乡镇民政机构建设,高度重视和关心乡镇民政工作,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现实需要,是加强社会建设,抓好民生工程实施的有力保障。
(一)加强乡镇民政机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民政工作是和谐之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城乡低保工作,能有效保障城乡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和利益关系和谐;做好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对于巩固国防,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军政军民关系团结和谐意义重大;加强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依法推进村(居)民自治和和谐社区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对于扩大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推动慈善事业发展,有利于弘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二)、加强乡镇民政机构建设,能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乡镇民政工作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民政的每一项工作都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息息相关,每一项工作体现着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极大关怀。党和政府的爱民之情,利民之意,惠民之举,很多方面是通过民政工作来实现的。在当前,各种社会群体利益分配格局不断调整变化的形势下,乡镇民政工作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要求越来越严格。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出发,切实履行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基本职责,落实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和民主管理权益,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加强乡镇民政机构建设,有利于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民政工作在政府的职能转变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民政工作的基本职能是解决社会问题,调节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发展社会民主,维护社会稳定。社区建设村民自治与民间组织管理等工作,都属于社会管理职能范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等工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可以说,在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服务中,民政社会保障占有极重要位置。此外,如婚姻登记、收养登记、殡葬管理、社会救助管理、行政区划、地名管理等工作都是社会管理的基础,也是政府为广大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总之,民政工作是各级政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是政府必须坚持和强化的主体责任。总理在第十二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深情地说:“作为总理,应该是最大的民政部长,是一个最直接的民政工作者”。这句话充分反映了加强民政的重要性。我们必须从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清加强乡镇民政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加强乡镇民政机构建设,进一步把乡镇民政工作抓实抓好。
五、全面加强乡镇民政机构建设,努力提高民政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总体思路是:按照充实、完善、规范、提高的基本思路,借鉴我省池洲、宣城市加强基层民政工作的好做法,建立健全乡镇民政办事机构,加强人员配备,改善工作条件,从体制机制上构建乡镇民政服务平台,全面承担起为民服务的职责。
充实配强工作人员。总人口在3万人以下的乡镇,民政事务所配备3名工作人员;总人口在3万人以上的乡镇配备4名工作人员。据此全县共需新增配52人。配备的工作人员必须热爱民政工作,熟悉法规政策,安心扎根基层,乐于吃苦奉献。人员可从现有乡镇人员中择优选配或从大学生村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中招聘。
县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民政局机关内设办公室、救灾股、优抚安置股、社会事务股、基层政权股、社会救助股、婚姻登记处等股室,下属7个事业单位,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县福利院、县救助管理站、县老龄办、地名办等。全局在职干部职工47人。乡镇设有19个民政所,全县有28所农村敬老院。
二、县民政工作信息化情况
目前,县民政局承担着救灾救济、优抚安置、社会福利、基层政权、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社团管理、婚姻登记管理、殡葬管理、救助管理、城乡社区建设等工作职能。局机关设办公室、财务股、社会救助股、婚姻登记处、优抚安置股、社会福利股、救灾股、社会事务股、基层政权股、募委办等股室,下属老龄办、地名办、烈士馆、福利院、救助站、慈善会和19个乡镇民政所、28所乡镇敬老院。现有在职职工47人,其中局机关工作人员23人,下属事业单位人员24。全县乡镇民政所有工作人员36人,敬老院工作人员56人。一直以来,我局致力于加强民政信息化建设,但由于专业人员和资金缺乏,目前我县民政信息化工作相对滞后,民政工作只实现了最低层次的网上文件传输和排版打印,民政信息化建设明显成了我县民政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一)硬件情况:目前,县民政局共有电脑33台,打印设备11台,各业务股室均配备了1-3台电脑(仅2012年民政局购置办公电脑8台,一体打印机2台),使用路由器共享2条宽带网络;19个乡镇民政所有工作电脑19台,打印设备19台,均开通了宽带网络,县还建立了县乡文件加密网,文件传输通过县乡加密网进行。各社区、村硬件设施状况相差较大,除个别外,有的没有微型计算机,有的不具备连接网络条件,硬件环境还不健全。敬老院普遍没有电脑。县民政局及基层民政所也无专项的信息化工作经费和人员。
(二)软件情况:局机关各股室办公软件婚姻登记、救灾、儿童福利、流浪乞讨救助、收养登记、民间组织管理以及综合统计等使用的是部委下发的办公软件,低保、五保、优抚使用的是省厅下发的软件。其中优抚信息管理系统、综合统计分析系统、民间组织管理系统属单机版,省社会救助业务系统、省婚姻登记管理系统、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信息系统、收养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儿童福利信息系统、殡葬管理信息系统是网络版。居民家庭收入核对平台尚未建立。
(三)人员情况:目前,县民政局全体工作人员学历构成为:大学本科学历5人,大学专科学历15人,高中(含中专)及以下学历27人。全局无计算机专业人员,也无专门的网络维护人员。各业务股室及民政所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较为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和民政业务软件,有的则不能熟练进行操作。
(四)县及上级民政部门无固定的相关经费投入。
三、问题和建议:
县民政信息化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化建设工作经费紧缺,缺乏专业人才。鉴于民政信息化工作事关民利、事关政府形象、也事关县民政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推进县民政信息化工作。
(一)强化领导,落实保障资金。虽然县民政局致力于加强信息化建设,但由于资金缺乏,还存在很多困难。一是在硬件方面。目前计算机在民政系统中仅配备到各股室和乡镇民政所,由数名工作人员共用,未能做到人手一台。敬老院目前没有配备计算机。为达到民政信息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标准,需努力争取资金,增加硬件设施,为做好民政信息化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在软件方面。民政部门相比其他部门,业务多,任务重,内部业务交叉少,业务软件开发工作量大。要将全部民政工作全部网络,还需积极争取省、市和县委县政府从政策到资金上的全力的支持。
(二)制定规范,统一数据接口。民政工作经常需要与其他部门交流和共享数据,如低保需要与劳动社保、交警、房产经常联系信息共享。民间组织管理更是需要与教育、劳动、文化、体育等主管部门经常联系沟通。但是目前各个部门目前没有统一的数据输出标准,也就是说数据接口标准不统一,各部门之间已开发使用的信息系统各自为政,不相衔接,影响工作效率。建议由县有关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制定统一标准进行规范,各部门在开发信息系统时,有标准可依,可减少大量的重复性劳动,便于各部门之间数据共享和交换,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近年来,随着民政职能的不断拓展、民政领域的不断延伸、民政对象的不断增多,民政联系服务基层更加紧密,群众对民政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与之不符的是当前基层民政力量比较薄弱,长期以来制约着精准救助、有效救助的实施,阻碍着救助政策在基层的落地生根,影响着民政服务困难群众的实效性,主要体现在:一是政策实施有盲区,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社会救助政策没有真正实现全覆盖,影响了政策效应的充分发挥。二是救助形式单一,各部门之间工作缺乏协调衔接,没有形成救助合力。三是审核审批程序繁杂,影响救助时效性。四是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不足问题突出,很多乡镇只有一个民政工作人员员兼职社会救助工作,往往力不从心。
对于如何提高基层能力建设,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基层窗口建设及完善服务流程,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
狠抓基层基础工作,督促便民服务大厅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服务窗口。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要求,全面梳理我镇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服务事项,制定服务流程,并及时以上墙、制作服务手册、口头宣传等形式告知群众。同时,明确社会救助经办人员的工作职责,具体为承办社会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审核等事宜,协助县民政部门开展申请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操作社会救助信息平台、定期开展走访巡查、救助政策宣传等工作,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促使基层困难群众“应救尽救”。
二、督促落实人员到位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对基层民政服务人员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合理确定开展社会救助经办服务所需工作人员,充实加强我镇社会救助力量。实行镇领导班子分片包抓村(居),村(居)民政工作人员分社抓群众,并督促镇民政干部及村(居)民政负责人员对民政事务做到“一口清”。
三、充分发挥村(居)“两委”作用
指导规范村(居)“两委”协助镇做好救助对象排查、民主评议、公示监督,对象动态信息上报、政策咨询、宣传等工作。扎实开展低保、特殊供养等社会救助对象初审初查工作,切实落实“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四、加强培训,提高经办能力
切实把提升社会救助经办人员服务能力作为重点任务,加强管理、严密培训,采取职前、职中培训的方式,始终坚持以训提效,凡入职的社会救助机构经办人员,须有救助管理部门对其进行入职前社会救助业务培训,经政策法规、业务实操、案例处置等环节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入职到岗后,县级民政及乡镇不定期开展职中专项社会救助政策业务培训及抽检,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返至职前培训阶段,通过考核方可重新上岗。
一、加强领导,确保农村综合改革落到实处
20__年,县民政局为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使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和“按标准施保”的目标、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工作,确保我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县民政局及时成立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
组 长:姜光容(局 长)
副组长:刘传树(副局长)
胡友文(副局长)
刘昌顺(副局长)
李贵明(老龄办专职副主任)
成员为局属各股室负责人。
通过成立领导组,民政局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其他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职能股室积极参与、协调配合的格局,为切实维护广大困难群众根本利益,保障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做了充分准备。
二、措施具体,各项改革工作稳步推
(一)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进展顺利
农村“五保户”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弱势群体中的特殊困难群众,对“五保户”实行“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的五保供养政策,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为认真贯彻落实《新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今年以来,民政局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落实“四项制度”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以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为工作宗旨,明确目标,认真履职,狠抓政策、措施落实,对农村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和“按标施保”。
根据国家民政部和省、市民政部门《关于开展农村五保对象一次性调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县民政局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对五保对象再次进行了复核确认、登记造册,并填写了《农村社会救助对象台卡》,建立健全了五保对象数据库。通过开展对农村五保户的调查核实工作,真正做到了家底清、情况明、数据准,为做好农村五保救助工作提供了准确详实的依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县共有农村五保户2501户2624人。为认真贯彻《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进一步做好全县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根据《昭通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通知》(昭政发〔20__〕45号)文件精神,严格按照省、市政府对供养资金的承担要求,县人民政府决定,将纳入省级转移支付的1137户1168位五保老人的生活费用由每人每年720元提高到1200元(省财政每人每年补助720元、市财政每人每年补助120元,县财政每年每人补助360元);对20__年新增暂未享受生活补助的1364户1456名农村五保对象,全部按农村最低生活补助每人每月60元的标准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外,市财政每人每年补助120元、县财政每人每年补助360元的五保供养金,使供养水平达到每人每年1200元的标准。
20__年,全年共支出五保供养金480.05万元,其中:纳入财政转移支付的供养对象月支出11.68万元,全年累计支出供养金140.16万元;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供养对象月支出5.824万元,全年累计支出供养金69.89万元,确保五保供养工作做到按标施保、按时足额发放,切实有效地解决了我县农村五保对象的生活困难问题。
(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完善
实施农村医疗救助,是缓解农村贫困群众就医困难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新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提高农村困难群众的身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__年,民政局在开展农村医疗救助工作过程中,始终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方针,按照及时有效、简便易行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突出资金使用重点,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对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积极开展医疗救助工作,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全年累计农村医疗救助46879人次,其中资助新农合46693人次,资助新农合资金93.39万元;资助参加新农合后二次救助186人次,资助资金16.34万元,切实解决了五保户、特困户、残疾人和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在开展农村医疗救助工作过程中,对医疗救助资金的安排使用作了严格规定,并将医疗救助资金纳入财政社会保障基金专户管理、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确保量入为出、收支平衡,杜绝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积极推动我县农村医疗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稳步推进
20__年,为进一步完善我县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切实保障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农村低保工作会议精神,积极采取措施,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规范、有序、顺利开展。今年,为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民政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县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确保全县社会稳定,为此,县民政局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对今年的农村低保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要求各乡镇切实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审定农村低保对象名单,全面抓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扩面工作。同时,对各乡镇民政所的同志进行了农村低保业务工作的培训,为今年农村低保扩面工作的顺利开展做了充分准备。
2、认真开展农村低保调研工作
今年,县民政局多次组织工作组深入各乡镇,采取听汇报、查资料、走村入户,揭锅看仓等方法,对残疾人、特困户、重灾户等困难群众的缺粮情况、原因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同时,要求各乡镇对农村低保对象的年龄、性别、家庭贫困程度等有关信息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使登记工作切实做到了家底清、情况明,为下一步农村低保生活对象扩面工作打下了坚守的基础。
3、措施具体,狠抓落实
一是为化解物价上涨和成品油价格调整对农村低保对象基本生活的影响,切实做好“提标”工作。根据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和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先后两次下的发通知要求,从20__年1月和7月,按每人每月10元的标准,两次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水平(即:1-6月,1档、2档、3档保障对象月人均补助标准分别为50元、40元、30元;从7月起分别为60元、50元、40元)。为使提高补助水平的政策落实到位,民政局采取各种措施认真复核上半年的发放情况,确保农村低保资金足额发放。此外,20__年新增农村低保对象仍按3个档次实施保障,月人均补助水平50元,从20__年7月起执行,切实保障了农村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权益。
二是根据《昭通市民政局、昭通市财政局关于认真做好农村低保扩面工作的通知》(昭民发〔20__〕59号)文件精神,做好全县农村低保扩面工作。根据市级下达我县20__年农村低保人数45525人(其中:20__年农村低保人数39658人,20__年新增5867人)的指标,经县民政局研究,报县人民政府同意,以20__年县政府下达各乡(镇)的农村低保控制数为主要依据,并综合考虑各乡(镇)农业人口、地区居住环境、贫困状况等因素来确定分配方案。并严格审批程序、明确发放时间,落实补助标准,按时完成农村低保扩面工作。
三是为确保农村低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民政局按照“总量控制、动态管理”的原则和“分档分类施保”要求进行管理。对去年享受农村低保补助的15403户39665人进行了全面审核,对其中不符合《__县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规定的2107户5344人进行了停发,对没有按户纳入的828户家庭进行了调整(调增人数816人),并严格按照“一评二审三榜”原则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审核和审批。
全县共有20181户45525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月发放低保金227.63万元,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2317.59万元,保障面占全县农村人口的11.2%,占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52.74%,切实解决了农村特困群众的实际困难。
4、严格程序,加强管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县、乡、村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同,基层落实”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要求各乡镇要坚持原则,严格工作程序,准确核定保障对象,把好入口关,每年审核一次,避免“一保定终身、养懒汉”等现象。
(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村民自治改革步伐逐步加快
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村民自治,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今年,我县在坚持依法建章立制、规范村民自治活动的同时,注重克服就自治抓自治、就民主抓民主的倾向,把村民自治活动与农村中心工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民主管理的制约和激励作用。
今年,我县继续加快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村民自治的改革步伐,认真抓好村(居)民自治工作,推进村民选举、管理、决策、监督“四权”的落实,全面实行村(居)务公开,使村(居)务公开率达100%。同时,抓好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示范工作,切实搞好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和社区居委会班子建设,把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环境美化、和谐文明的新型社区。认真开展村务公开,一事一议的要求开展工作,促进了干部的作风转变,干群关系密切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增强了。过去,多数村民只知埋头生产,不愿抬头问路,开展村民自治活动以来,村民的法律意识和参政议政意识普遍增强,村民特别是村民代表参与重大村务决策的热情一年比一年高,村民代表素质不断增强,村民代表会议质量不断提高。
二、对基层组织保障长效机制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农村基层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有了一定的保障,乡村组织运转困难问题逐步缓解,农村基层政权运转保障能力工作逐步加强,但就我县总体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
一是基层组织运转经费保障缺少长效机制,难免出现朝不保夕的现象;二是村、组干部报酬低,不利于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出现工作拖拉、不积极、不主动的现象;三是村干部公用经费补助的范围窄,标准低,导致有人愿意出门打工也不愿意当村干部的现象。
建议:首先,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加大招商引资等步伐,从而增加财政收入,保障乡村组织运转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解决乡村组织运转困难问题,切实提高农村基层政权组织运转保障能力;其次,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大对基层组织运转经费的投入,保障基层组织基本经费;再次,鼓励基层干部带领群众开展科技致富,即帮助村民增加收入,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最后,适当提高基层干部待遇,并制定严格奖惩制度,从而提高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民政局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1、存在的困难
(一)乡(镇)民政工作人员少且素质参差不齐,工作任务繁重,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目前,我县15个乡镇民政助理员仅有40人,其中仅12人专职,其余28人兼任其它部门工作及包村蹲点、综合治理、挂钩扶贫、计划生育等其他任务。此外,相当一部分民政助理员是新手,要想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二)贫困面大,绝对贫困人口多,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且灾害连年,所以,需要救助的人多、面广,无疑给民政工作带来极大压力。
(三)县、乡民政办公条件差,部分乡镇民政所办公场所还是六七十年代的土坯房,相当一部分乡镇连装各种档案和资料的文件柜都配不齐备,办公地点狭小,办公设施也极为简陋,老房子、旧桌子、旧凳子、旧柜子在基层民政办公室非常普遍,不利于基层民政干部安心开展工作。
2、建议及对策